查看原文
其他

在成都 遇见未来 | “飞行汽车”“新一代无人机”...专访解读:成都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背后考量

成都日报 通航圈 2024-04-05

*▌因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导读

核医药、飞行汽车、新一代无人机、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类脑智能……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1月8日,成都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24〕2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成办规〔2024〕2号),塑造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根据《意见》,成都将重点培育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六大赛道,并预研捕捉前沿交叉融合新赛道,通过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赋能支撑作用、补齐成果转化链条的薄弱缺失环节等八大措施,营造发展生态。同时,配套出台的《措施》针对性补充关键环节支持方式,拿出14条“干货”,抢占未来制高点。(全文+图解丨成都市发布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及《政策措施》:近期重点培育飞行汽车、新一代无人机等领域,建强无人机试飞基地


未来产业正在成为谋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代表的产业新领域、新方向、新赛道,极大程度意味着竞争的新优势、新位势。
通读成都日前出台的《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城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的重大机遇,塑造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目的清晰明了。(全文+图解丨成都市发布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及《政策措施》
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打造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都这一重要决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长远考量?1月8日,锦观新闻记者就此专访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政策措施》予以详尽解读。
国家战略需求+自身比较优势=成都未来产业方向
未来产业,是近年来被频频提及的热词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科技革命深度关联产业变革,放眼世界,未来产业从最初的“研讨”,已来到今天的“实战”
国家层面,“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等多部委出台面向未来产业的专项行动方案。国内部分先发省市中,上海提出围绕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建设15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上海市发文研制载人eVTOL及超音速飞机,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发布江苏省计划分3个阶段构建未来产业体系。
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依托新科技、引领新需求、创造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对构建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战略意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的思路是,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动力源泉,以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级化演进为重要依托,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赋能手段,前瞻部署培育未来产业,着力营造未来产业的创新培育生态体系,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产业依托快速迭代的科学技术,往往科幻感十足,外延极其广泛。成都此次锁定了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六大重点培育方向,明确且坚定。“成都锚定国家战略大后方的使命职责,前瞻培育未来产业必须与国家战略相向而行同频共振。”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提到,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是成都前瞻谋划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重要考量。
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再者,成都捋清了当前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在未来产业方向的选择上,充分发挥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基础优势。“成都遵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规律,将大方向上的相对确定性与细分领域的不确定性有机融合。”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举例,例如前瞻培育前沿生物方向,成都依托生物经济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全牌照”比较优势,发挥成都未来医学城、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华西医美健康城、天府中药城、天府现代种业园等生物医药及现代种业集群优势。
而在先进能源方向,成都可依托核能领域大科学装置、氢能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比较优势,发挥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四川最大氢源制备基地优势和能源领军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作用。
短期+中长期梯次培育 描绘成都未来产业“蓝图”
未来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切忌急功近利。此次出台的《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处处可见“精耕细作”和着眼未来的长远眼光。
《政策措施》中,既有依托“蓄势待发”新赛道的短期考虑,也有依托“虽远必至”科技成果转化分阶段梯次培育的中长期准备。成都的考量是,充分考虑成熟技术转化的短期爆发性和高价值科研活动的未来成势性,短期结合“看得见的”技术成果及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前景,衍生培育“触手可及”的未来产业细分领域。
中长期则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推动战略科技平台创新成果的“沿途下蛋”“沿途孵化”,不断孵化熟化未来产业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新政,实则已勾勒出成都未来产业的一幅“蓝图”。未来3—5年,成都将初步搭建重大创新平台的成果衍生转化机制,基本建立适宜未来产业孵育成长的创新生态体系
未来5—10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若干资本市场认可、具备行业号召力未来产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逐步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未来产业新前沿。
将超大城市作为应用场景 成都将更“科幻”
随着未来产业培育的扎实推进,成都将越来越“科幻”。飞行汽车、新未来城等入选!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公布年度“未来之选”

“成都将超大城市转型发展,作为未来产业的最大应用场景。”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描述,不远未来,未来产业成果将在你我身边真实的场景应用中加速原型验证、商业模式实测等。在数字诊疗、氢能、飞行汽车、“元宇宙+”等领域,将率先打造一批可示范、可体验、可推广的科技新场景。
未来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量,但其培育长期性、探索性、不确定性的规律特点,意味着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试错在所难免,但要尽可能减少试错成本。”成都的解决方案是,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推动未来产业细分赛道成熟明晰,给予多元技术路线包容试错机会,战略留白前沿交叉融合新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为此,成都将为未来产业的培育营造一个“量身定做”的生态。生态中,有投向未来产业的天使投资基金,有高水平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有多元人才梯队的引育政策,有未来产业研究服务平台。诸多新鲜事物中,即将在成都全域出现的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将为未来产业提供完备的承载空间。
同时,成都还将遴选一批细分领域聚焦、专业能力突显、空间范围“小而精”的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深度链接高能级科创资源,超前发现攻关颠覆性技术,高质量孵化引进硬核科技企业,孕育多点支撑的“未来产业核爆点”。
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即将为未来产业的培育提供赋能支撑。成都将加快建设高等级生物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风洞类、光源类等实验验证设施。建设若干概念验证中心,推动解决前沿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布局未来产业,不能只看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拥有区域发展思维,力争形成区域发展合力,也是成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鲜明特点。据了解,成都将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作,以共建西部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渝国家算力枢纽为契机,跨区域整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成渝共同打造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积极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创新合作,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西部(成都)科学城

MORE


1、为何聚焦6大领域24条赛道?

——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是成都前瞻谋划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重要考量。成都捋清了当前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在未来产业方向的选择上,充分发挥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基础优势。
例如,在前瞻培育前沿生物方向,成都依托生物经济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全牌照”比较优势,发挥成都未来医学城、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等生物医药及现代种业集群优势。在先进能源方向,成都可依托核能领域大科学装置、氢能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比较优势,发挥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四川最大氢源制备基地优势和能源领军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作用。
根据《实施意见》,6大重点领域之下既有24条细分赛道,更有分阶段梯次培育的精细设置。(图片来源:成都发改委)例如,在未来交通领域,成都近期将重点培育飞行汽车、新一代无人机、空天动力、商业航天等细分领域;中远期重点培育超级高铁细分领域,攻关高速磁悬浮核心装置与系统、轻量化车体材料、减震降噪材料等核心技术。
在泛在网络领域,成都近期重点培育卫星互联网、光芯片等细分领域,攻关低轨卫星、高精度导航、光子集成等核心技术;中远期重点培育6G、量子科技等细分领域,攻关太赫兹无线通信、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核心技术。
2、《政策措施》有何创新之处?
——从资金到载体保障产业发展
《政策措施》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精准施策的原则,提出多条富含创新开拓精神的有力举措。
成都将未来产业纳入成都天使母基金的重要投向,市和区(市)县两级协同打造未来产业天使母基金群。组建未来产业天使子基金,建立天使子基金精准发榜机制。探索拉长天使投资基金考核周期,建立年度评价与3—5年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新型研发方面,《政策措施》提出高水平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增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功能,完善新型研发机构工作机制,支持成熟企业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引育未来产业新锐创业团队方面,《政策措施》明确,未来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新引荐(非天使投资项目)的外地未来产业创业团队、初创企业来蓉落户,按落户企业的实缴注册资本和资本公积予以返投认定。若企业形成固定资产,可按在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予以返投认定等。
支持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建设。鼓励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聚焦未来产业重点培育方向,结合自身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申报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市级层面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等科创资源优先在孵化加速园布局。
3、如何让未来产业加速生长?
——“量身定制”产业培育生态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产业成果将在真实场景应用中加速原型验证、商业模式实测等。“成都在数字诊疗、氢能、飞行汽车、‘元宇宙+’等领域,将率先打造一批可示范、可体验、可推广的科技新场景。”
成都将为未来产业的培育营造一个“量身定制”的生态。生态中,有投向未来产业的天使投资基金有高水平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有多元人才梯队的引育政策,有未来产业研究服务平台。即将在成都全域出现的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将为未来产业提供完备的承载空间。
同时,成都还将遴选一批细分领域聚焦、专业能力凸显、空间范围“小而精”的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深度链接高能级科创资源,超前发现攻关颠覆性技术,高质量孵化引进硬核科技企业。
成都将加快建设高等级生物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风洞类、光源类等实验验证设施。建设若干概念验证中心,推动解决前沿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来源:成都日报 锦观新闻 记者 蔡宇。
部分图片来自成都发改委、成都发布、中国政府网及网络。
点击查看《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全文及图解:
全文+图解丨成都市发布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及《政策措施》:近期重点培育飞行汽车、新一代无人机等领域,建强无人机试飞基地


PS:因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