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政的不“急转弯”——2021年政策分析系列二(海通宏观 梁中华)

梁中华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2-01-23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政的不“急转弯”

——2021年政策分析系列二

(海通宏观 梁中华


海通宏观思考第5
  • 去年稳增长压力较大,无论是狭义财政还是广义财政,都明显发力。而当前经济总量已经回归正常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今年财政刺激规模会有缩减,预计财政赤字率或在3.2%附近,专项债规模或在3.5万亿左右,但没有了1万亿的特别国债。支出方向也会有调整,从去年的稳增长领域转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结构调整、收入分配上。近期政府债融资明显低于去年同期,预示着经济总量正常后,财政短期略偏紧
 -----------------------------------------
1.  2020年:广义财政明显发力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巨大冲击,我国财政体系发力稳增长非常明显。首先看下狭义的财政,截至去年11月,我国的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减少了5.3%,而公共财政支出却实现了0.7%的正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增长6.7%,而支出端却实现了25.8%的正增长,相比2019年的支出增速扩大了将近一倍。
如果将这两本账放到一块去算,用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来代表我国的狭义财政,那么2020年前11个月,我国狭义财政收入减少了接近2%,而狭义财政支出增加了7.4%,二者差值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点。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政府部门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支出。
为了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2020年财政预算赤字率从之前的2.8%提高到了3.6%,专项债额度从2.15万亿提高到了3.75万亿,此外还增加了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
如果考虑到城投债、铁道债、政金债的发行情况,“广义”财政发力稳增长的力度更大。2016年以后,随着稳增长压力的减小,预算外财政扩张明显放缓,我国广义财政增速逐渐下滑,并且截至2017年底一直低于狭义财政增速。2018-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预算外财政有所扩张,但广义财政和狭义财政增速的缺口较小。但2020年,广义财政增速明显高于狭义财政增速,这意味着预算外财政也在明显扩张、发力稳增长。
事实上,前面提到的广义财政还漏算了一块,例如城投债只考虑了城投公司发行的标准债券的净融资,并没有考虑城投公司通过贷款、非标等获取的融资。我们利用Wind数据,统计了发过债券的城投公司的有息负债规模(包含债券、贷款、非标等),发现这一规模的增速在2020年上半年也从10%附近提升到了14%
2.  2021年:规模缩减,方向转变
我们在《“偏热”的总量,“偏冷”的结构》专题中,对当前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GDP总量增速在去年4季度已经回归正常,甚至高于正常水平。所以这意味着总量上稳增长的压力已经减小,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调结构或成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关于财政政策的表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意味着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财政“多花钱”稳增长,但经济总量回归正常以后,财政刺激的量会比2020年有所缩减。但考虑到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财政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所以整体财政规模或仍然比疫情之前水平要高。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2021年财政赤字率或在3.2%附近,高于2019年的2.8%,但低于2020年的3.6%,对应的赤字规模或在3.6万亿附近,比2020年稳中略降。预2021年地方专项债额度或在3.5万亿,也是介于2019年和2020年之间。此外,去年发行了1万亿的特别国债,不纳入赤字率范围,今年预计不会有特别国债。
考虑到稳增长压力的减小,预计城投公司负债、政策性银行负债速度也会有所放缓,所以整个广义财政刺激的力度会有明显下降。
除了规模的缩减外,今年财政重点支出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2020年对财政重点支出方向的定调是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而今年的定调是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所以在经济总量回到正常后,财政支出重点是贯彻新发展理念
例如去年1万亿特别国债中部分可用作基建项目的资本金,今年对基建的投资规划或明显下降,这一点从交通部下调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也可看出。此外,尽管专项债总量下降幅度不会太大,但考虑到化解地方整体债务风险的需要,不能完全排除专项债部分用于进一步地方债务置换的可能性,而这一块占用专项债额度,但并不增加整体社会融资。
3.  短期节奏略偏
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财政的短期节奏略偏紧。201812月的时候,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在2019-2022年都可以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所以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2019年和2020年地方政府都提前获得了部分发债额度,地方债从1月份就可以提前发行。
但今年1月份已经过半,并没有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可以提前发行的公开信息。根据Wind统计的政府债净发行情况,截至116日,政府债净融资仅888亿,而去年1月份净融资规模将近6700亿。如果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从两会后开始,考虑到去年1季度政府债净发行量接近1.7万亿,一季度社融增速或有明显下行,不排除降至12%附近。所以从全年的财政节奏来看,一季度支持力度可能会小一些,而二季度以后可能会有所回升。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宽货币,紧信用——2021年政策分析系列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不一样的“宽松”,不一样的“通胀”(海通宏观 梁中华)

“紧信用”,开始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偏热”的总量,“偏冷”的结构——也谈“需求侧管理”(海通宏观 梁中华)

货币“信仰”的挑战——致资产大涨的2020年(海通宏观 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