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地产:需要多少资金?(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海通宏观梁中华等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2-08-21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思考第48期


 · 概 要 ·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领域的债务风险就在不断上升,今年还出现了居民断供的问题。那么房地产债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哪些债务是安全的,哪些债务是危险的?要化解债务问题,大概需要多少资金弥补缺口?房地产出清的终局是什么?本篇文章做了一些测算和探讨。


1

 债务为何成为问题?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相关领域的债务风险明显上升,不管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居民部门,债务风险都有一定程度的暴露。今年以来,这种状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加剧。而回顾2020年的时候,尽管在疫情的冲击下,房地产领域还迎来了快速的反弹,债务也没有成为很大的问题。为何几个月的时间内,情况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在分析债务规模之前,有必要讨论一些比较本质的问题,债务为何会成为问题?
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资产价格的变化。从理论上来说,债务的背后都是有资产来背书的,如果资产价格没有太大变化,那债务就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因为随时可以卖掉资产来偿还债务。但是在现实中,资产价格是不可能没有波动的,尤其是在容易产生泡沫的一些资产领域,资产价格的波动往往还很剧烈。
而资产价格的下跌是债务问题产生的根源,因为企业和居民资产端和负债端的波动是非对称的。例如,一个房地产企业借钱10亿买了一块土地,一年之后,如果这块地市场价还值10亿,那企业完全可以随时卖掉土地来偿还本金;但如果一年后这块地只值5亿了,那债务的问题就来了,因为资产缩水了5亿,但负债还是10亿。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房地产企业和居民的债务之所以出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手中的资产价格下跌了。如果资产价格下跌得少,还可以用股权来弥补,但如果资产价格下跌太多,债务就会出现违约风险。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量价齐跌的趋势,如果剔除2020年的极端情况,量价的跌幅已经达到了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导致债务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流动性风险。不仅仅资产端的缩水会带来债务违约风险,负债端的变化也会导致违约风险。例如,一个企业借了钱买了资产,如果“债主”们一起催债还钱,企业如果资本金足够多,可以用资本金偿还负债;但如果资本金不够还债,就只能变卖资产,而如果资产不能快速变现,就会导致违约;如果一家企业变卖资产还债还不会带来较大问题,但如果大量企业同时出售资产,就会触发资产价格下跌、资产缩水,就会导致系统性风险。这种风险可以叫流动性风险,获取现金流动性遇到困难,导致债务违约。
就像银行业的经营,如果少量人正常提取存款,不会带来较大风险;但如果大量储户来银行提取存款,那就叫“挤兑”了,由于银行都是期限错配、借短放长的,短期内并不能快速变现所有资产,就会触发违约风险,而资产的大量甩卖,就会触发资产的缩水,加剧违约风险。
而如果我们将所有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放在一起做个对比,杠杆率最高的是金融业,其次就是房地产。2021年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是92%,非银金融为85%,而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接近80%,部分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甚至超过了90%,接近于银行业的杠杆率。所以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看,房地产开发商类似于金融业的公司,通过较少的资本金,撬动杠杆来开发房地产。既然挤兑银行会导致银行的破产倒闭,短期内房地产公司融资困难,也会导致房地产公司的破产。
往往在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资产端和负债端的问题会同步爆发,资产缩水的同时,流动性风险也会上升,使得债务问题更加突显。

2

  居民债务:只是阶段性风险
尽管房地产价格下跌,我们认为,我国居民部门的债务并不会产生特别大的问题。这是由破产制度决定的,尽管资产端缩水,但居民并不能像企业那样破产。就像日本在1991年房地产泡沫崩溃后,房价暴跌的情况下,居民部门的债务规模并没有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当时日本居民并不能轻易破产,如果破产,房产要被拍卖清算,而且需要用其它资产和收入偿还债务。也就是说,如果居民自己拿出40万,再从银行借出60万,去买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如果房产价值跌去50万,居民部门并不能不要房子就不还银行贷款了,债务是要一直追责的。
而我国的居民部门也是不能轻易破产的,如果房产拍卖后不够偿还银行债务的,那居民需要用未来的收入来弥补缺口。虽然目前出现了部分“断供”的情况,但如果最终居民拿到了交付的房产,居民就要继续偿还银行的贷款。其实根据法律,即使没有拿到房产,居民也是要偿还银行贷款的。所以居民部门“断供”的现象,只是阶段性风险。
当前政府已经明确了保交付的方向。从保障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的角度看,政策上最终会努力保交付。从经济的角度看,保交付的成本是比较低的,也可以做到。我们不妨假设房地产交房期为3年,假定过去三年销售出去的期房住宅都没有交付,未交付住宅的销售价值为41万亿;如果按照40%的建安成本占比(实际可能更低),完成建设大概需要16万亿资金;如果按照10%的违约停建比例来测算,也只需要1.6万亿的资金。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比这个要好一些,完成交付并不需要这么多资金,所以这里测算的是一个上限的概念。
而如果将房子建好、交付给居民,居民部门就没有理由不还贷款,接近39万亿的居民住房贷款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2019年时我国房贷的不良贷款率只有0.3%。因为居民部门不能破产,房贷资产对于银行来说是非常优质的资产。即使违约率有所上升,也问题不大,因为与市场化的利率相比,我国房贷利率本身就高出接近2个百分点。即使房贷违约率提高到2%,银行投放房贷仍可盈利。

3

 房企债务:才是问题关键所在
居民部门不能轻易破产,所以居民债务就不会出现特别大的问题。而企业部门是可以破产的,这才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总负债规模为86万亿,2021年的最新数据还未公布,但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贷数据做估算,大致为90万亿。当然这90万亿不仅包括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还有经营负债。
从理论上来说,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80%,所以整个行业来看,房地产公司应该可以抗住20%的资产价格下跌。但现实的情况可能需进一步关注,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一方面是小城市在之前的刺激政策下,泡沫化程度较大;另一方面,在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资产的大量出售也会加大价格跌幅。
我们做了几种情景测算:如果资产价格下跌20%,整个行业的坏账规模为0;如果资产价格下跌30%,坏账规模为12万亿;如果资产价格下跌40%,坏账规模为23万亿;如果资产价格下跌50%,坏账规模为34万亿。
而即使整个行业来测算不会出现违约,对于单个的开发商来说,也有很大可能出现债务违约。这是因为每个房地产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率差异挺大的。例如,截至2021年底,有7家上市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在90%以上,个别的甚至在95%以上,所以资产价格稍微波动一些,债务违约风险都会比较大。

4

 房企违约的连锁反应:也值得关注
大量房企或从市场中出清。当前政策上保交付的工作方向已经比较明确,所以出现问题的房企的项目可能会被陆续收购掉。而且在收购的初期,大概率会优先收购资质较好的一些项目。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好的项目逐渐被拿走,剩下的是差的项目和负债,大概率是会破产倒闭的。
部分金融机构也可能受损,但系统性金融危机可能性较小。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居民部门的债务大概率不会违约,问题主要还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如果部分金融机构对于房企的债务敞口较大,可能也会受到波及。但我们认为,政策上救助金融机构的可能性更高。由于居民已经承担了一部分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金融机构出现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大。
原材料供应商的风险也值得关注。问题房企的资产处置后,优先偿还农民工工资和保交付,其次才是偿还金融机构的借款,再之后如果还有资金剩余,才是偿还经营负债。
目前来看,即使是保交付,其实也是保已经违约的项目的交付工作。企业违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所以对于居民来说,并不能完全确定自己购买的房子能否保障交付,哪怕是当前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房地产企业,未来也很难保证不出现违约。而这仍会对房地产需求端构成压制,而需求端问题不缓解的话,房地产市场的出清可能还要继续。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与“纸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服务业“政策”(海通宏观 梁中华)

日本消化地产泡沫:为何用了10年?(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汽车消费刺激:作用有多大?(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多少经济可以恢复?(海通宏观 梁中华)

如何预测社融与信贷?(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加息的关键变量:美国通胀怎么走?——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五(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告别“高回报”:利率如何走?——利率研究专题二(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转机——2022年海通宏观中期观点(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再谈就业:压力在何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港币:为何贬值,趋势如何?——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四(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全球“滞”与“胀”:加息能停否?(海通宏观 梁中华)

留抵退税: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修复,需要多久?(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