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谈就业:压力在何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侯欢、梁中华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2-08-21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当前尽管经济底部已过,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2022511日,国常会要求,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随后68日,国常会强调,各地要切实负起保一方民生福祉的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这也意味着近期的政策方向与就业问题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如何?结构性的压力在哪儿?就业保障措施如何推进?本篇报告将对此展开分析。


1

经济底已过,就业仍承压
本轮疫情的冲击使得我国经济原有的复苏节奏受到影响。尽管当前经济底部已过,但是就业压力仍然存在。今年4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自去年10月的4.9%持续回升,步入5月虽然小幅回落,但是仍然偏高。值得关注的是,5月份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9%,就业压力已经高于2020年首轮疫情期间。究其原因,主要与本轮疫情的散发更多集中于口岸城市有关。作为民生之本,当前的就业问题引起诸多关注。今年3月以来,失业等关键词的百度搜索量一度攀升,处于近年同期高位。
短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难度也有所增大。今年我国预期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从实际情况看,今年前5个月,城镇新增就业529万人,同比下滑7.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8.1%,进度不及近年同期水平。回看往年,3月至5月往往是吸纳就业的高峰期,但是今年3月、4月、5月城镇新增就业分别为122万人、121万人、123万人,均处于近年同期低位。然而,今年我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为多年来最高,这也意味着后续的就业压力不容忽视。

2

群体结构:关注毕业生和农民工
进一步看,结构性的就业压力更为明显。
从年龄结构看,年轻群体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我国16-24岁的人口失业率从去年1014.2%升至今年5月的18.4%,目前明显高于近年同期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年轻群体的就业情况往往具有季节性特征,尤其是步入6月以后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究其原因,随着高校毕业季来临,劳动力供给短期高位运行。这也意味着,下一阶段年轻群体的失业率可能进一步抬升。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然而,应届生的就业市场景气度不但自去年3季度开始回落,而且与整体市场的差距明显走扩。根据智联招聘的问卷调研,截至4月中旬,2022届毕业生获得offer以及签约的比重分别为46.7%15.4%,相比2021届毕业生下滑16.1个、2.9个百分点。
从户籍情况看,外来人口的就业压力较高。今年5月本地户籍和外来户籍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5%6.6%,后者的斜率在2月后明显抬升,并且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前者。值得一提的是,5月外来农业户籍人口的失业率为6.2%,相比4月提升0.7个百分点,涨幅高于其他群体。这反映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或遭遇更多冲击。
2021年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2.9亿人,其中省外外出农民工约7000万人,占比达到24.4%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省外外出农民工人数回落6.1%,降幅远高于本地农民工群体。而本轮疫情势必也将再次对省外农民工的就业形成阻碍。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27.1%19%,比重远高于其他行业。然而,近期房地产行业需求较弱,这也对农民工的就业带来不利。

3

行业结构:服务回落,地产走弱
而作为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中小企业劳动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截至2021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4 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03亿,占比约66.9%。考虑到个体工商户平均从业人数为2.68人,这也意味着全国个体工商户解决了我国2.76亿人的就业。但是,20201季度,在首轮武汉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市场主体的注册量同比下滑23.3%。而本轮疫情也使得市场主体的注销比回落,就业压力随之抬升。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而这些行业也更容易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在个体工商户中,服务业的比重高达90.2%。从新增市场主体看,批发和零售业以50.93%的占比位居首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增速靠前。然而,受疫情的影响,餐饮、住宿等接触型行业因消费场景缺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3月以来,中小企业的劳动力供应指数持续回升,而相应的需求指数明显回落,劳动力供需矛盾相比疫情前进一步加深。从PMI情况看,在遭遇疫情后,小型企业的就业景气度的降幅往往高于大、中型企业。此外,与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的就业受到了更多影响。
进一步分行业看,对于制造业,与终端消费相关的商品和服务行业的就业压力较大。与一季度相比,今年前4个月文体娱乐制品、木材加工、家具、纺织平均用工人数的降幅位居前列。
相比制造业,服务业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PMI情况看,今年4月份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显著回落。步入5月,即使制造业的就业压力边际缓解,但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降至45.3%,低于4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景气度降幅较小。相比之下,消费性服务业的就业与疫情前相比差距较为明显。
进一步看,餐饮、住宿业的PMI从业人员指数明显偏低。而在出行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航空、铁路运输业等行业的就业形势也较为严峻。
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就业景气度也有走弱。PMI情况看,今年3月、4月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持续显著回落。究其原因,一方面,房地产需求与建筑业就业密切相关。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需求面临下行压力。今年4月商品房的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下滑39%46.6%。相应地,房地产业、房屋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指数也随之降至低位。另一方面,疫情冲击对建筑施工进度形成阻碍。3月、4月建筑安装装饰业、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强。5月份,房地产销售跌幅小幅收窄,相关行业的就业也边际改善,但是表现仍然偏弱。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内需回落使得就业走弱,但是短期外需保持韧性对相关就业形成支撑。长期来看,多数情况下出口与就业具有较强相关性,近期的背离主因疫情的扰动。如果从出口相关的子行业看,就业仍有不错的表现。

4

政策更加积极,关注就业改善
2022511日,国常会要求,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
随后68日,国常会强调,各地要切实负起保一方民生福祉的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稳住经济大盘。对于地方层面,近期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对12个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开展专项督查。对未纳入此次督查的省份,结合国务院年度大督查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进行督查。地方要结合实际抓落实,聚焦保市场主体、稳岗保就业强化政策支持。
在具体安排上,近期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进一步提高返还比例,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拓宽失业保险留工补助受益范围,由中小微企业扩大至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所有参保企业。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各省份确定,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不重复享受,政策执行期限至今年底。
另一方面,经济边际上会有修复。6月以来,全国疫情形势整体保持平稳。随着人流、物流逐步恢复,复产复工加快推进,经济慢慢修复,就业压力或有所减轻。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疫后上海:政策发力,积极复工(海通总量)

留抵退税: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港币:为何贬值,趋势如何?——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四(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全球“滞”与“胀”:加息能停否?(海通宏观 梁中华)

经济修复,需要多久?(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储能:乘政策之风启航——“能源变革”研究系列二(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美元的“收水”周期:新兴风险在哪里?——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三(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经济恢复几成?(海通宏观 梁中华)

利率和增长:为何背离?——利率研究专题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全球粮价:还会上涨吗?(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70年代的滞胀回忆和资产配置(海通宏观 梁中华)

美联储的加息、缩表,是如何操作的?——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二(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欧洲的滞胀,美国的通胀(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全球的滞胀风险——当货币超发遇到供给冲击(海通宏观 梁中华)

本轮疫情:影响多少投资?(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四大影响——再议中美利率的倒挂(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中美利差倒挂:影响有多大?(海通宏观 梁中华)

面对高通胀:美联储能“软着陆”吗?(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本轮疫情:影响多少生产?(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40年未见的美国高通胀:8次加息够不够?(海通宏观 梁中华)

疫情再起:消费影响有多大?(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大宗的涨价:关注两条主线(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