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恢复几成?(海通宏观 梁中华)

梁中华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2-06-15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思考第44期

 · 概 要 · 

今年3月以来,新冠疫情规模性反弹,对经济的影响集中体现在4月份。5月份以来,经济恢复状况如何?我们可以从疫情范围、人口流动、物资流动、生产、消费、投资等高频指标,对复产复工的进度大致跟踪,以判断经济的趋势。整体来说,5月多项经济指标边际上有改善,但力度相对较弱,更大幅度的改善还需要耐心等待。在经济和就业压力增大时,托底的宏观政策或逐步落地。



1

疫情影响最大阶段:暂时过去

本轮国内疫情冲击最大的阶段集中在4月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数达到2160例,日均新增无症状感染数量为17918例。从4月下旬以来,新冠感染病例数大幅减少,截至5月20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回落至18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回落至951例。

从疫情影响的城市范围来看,在4月份时,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的城市数量最高曾达到147个,这些城市在全国的GDP占比曾达到70%以上;截至5月20日,出现确诊病例的城市数量降至50个,占全国GDP的比重已经降至40%以内。

所以,从新增病例数和波及范围来看,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在逐步改善的。


2

交通物流:或恢复至80%附近

经济运行的正常化,必然需要人口、物资流动的正常化。5月的人口流动相比4月有所改善。从城市内的人口流动来看,百城拥堵延时指数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口流动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因为拥堵指数和人口的流动并非是线性相关的关系。

我们跟踪的17个城市的地铁客流量数据,相比去年同期仍然下滑了40%其中上海同比下滑99.99%,郑州、北京都下滑60%以上,苏州下滑47%,东莞、南京、广州、西安、石家庄都下滑20%以上;即使是疫情已经过去的深圳,地铁客流量也比去年少了18%。这说明不少城市市区内的人口流动并没有回到正常。

跨区域的人口流动也有改善,但仍然受到疫情较大影响。例如,今年4月份国内日均航班数降至3340架次,而去年同期是1.55万架次,同比减少了近79%。而事实上,去年的每天1.55万架次,也没有回到正常的水平。今年5月份国内日均航班数回升至4542架次,跌幅有所收窄,但仍然高达69%。

相比人口流动,物流的恢复程度要高一些。5月上半月,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小幅回升,同比跌幅从4月的27%,收窄至19%。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指数同比跌幅从4月的37%,收窄至28%;公共物流园吞吐量指数同比跌幅从4月的36%,收窄至26%。


3

生产边际改善,消费依旧负增

工业生产端受到疫情的冲击边际有所改善。例如,5月前19天沿海八省电厂耗煤量同比增速为-10.4%,而4月份为-10.7%。但不同行业受影响程度有差别,钢铁生产受到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高炉开工率的变化符合季节性规律,和往年同期水平相差不大。

但化工、汽车等产业链受到影响较大,最新一周的PTA产业链负荷率同比仍然低了12%,但相比4月的16%的跌幅有所收窄;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在4月份相比去年同期降低5.3个百分点,5月第3周已经比去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预计5月份工业生产端受到的疫情的影响或在5个百分点以内,但这其中也有房地产和整体宏观经济趋势性下行带来的影响。

从需求端来说,5月以来房地产销售改善不大。房地产市场更多受到自身趋势的影响,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疫情只是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压力。4月份和5月份前三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跌幅都在一半以上,并没有明显改善。

汽车消费的跌幅有所收窄。根据乘联会的数据,5月前两周乘用车厂家零售同比增速为-10.8%,相比4月的-14.4%,跌幅有所收窄;厂家批发同比增速从-42.6%,上升至-9.8%。

根据前面介绍的人流、物流改善情况,预计服务业消费会在5月份边际改善,但大概率还是会出现负增长。

在投资需求方面,5月前三周百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的同比跌幅仍在50%附近,相比4月份还在进一步恶化;5月第三周,水泥出货率相比去年同期仍低近14个百分点,相比4月份20个点以上的跌幅有所收窄,但跌幅依然很大;5月前三周钢材成交量同比跌幅仍在30%附近,相比4月的34%有所收窄,跌幅也不小。整体来说,投资需求的改善力度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只是影响投资的一个方面,房地产经济的低迷也对投资有明显拖累。


4

GDP压力偏大:政策发力正当时
如果按照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测算,4月单月GDP增速或已转负,短期的经济底已经形成;5月交通物流、生产、消费改善相对有限,整体经济或接近零增长;如果6月复产复工能够更快推进,经济有望短期修复。预计整个二季度GDP增速或偏低,往前看,经济的走势主要还是要关注疫情的变化。
在当前经济和就业压力下,预计积极政策会更快落地,尤其可以参考2020年的部分救助方案。例如给居民部门发消费券,汽车消费下乡,边际上托底消费;为航空、文旅、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部分财政补贴、低成本融资支持;地方主导的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以延缓房地产的下行;专项债快发快用,支持基建领域的高质量增长。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利率和增长:为何背离?——利率研究专题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全球粮价:还会上涨吗?(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70年代的滞胀回忆和资产配置(海通宏观 梁中华)

美联储的加息、缩表,是如何操作的?——美元流动性研究系列二(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欧洲的滞胀,美国的通胀(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全球的滞胀风险——当货币超发遇到供给冲击(海通宏观 梁中华)

本轮疫情:影响多少投资?(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四大影响——再议中美利率的倒挂(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中美利差倒挂:影响有多大?(海通宏观 梁中华)

面对高通胀:美联储能“软着陆”吗?(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本轮疫情:影响多少生产?(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40年未见的美国高通胀:8次加息够不够?(海通宏观 梁中华)

疫情再起:消费影响有多大?(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大宗的涨价:关注两条主线(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广义财政的力度:8.1%(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专项债:投什么?——“基建”稳增长系列四(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SWIFT制裁:有哪些影响?(海通宏观 李俊、李林芷、梁中华)

房地产近况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