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义财政的力度:8.1%(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侯欢、梁中华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2-04-11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财政赤字率目标设定为2.8%左右,相比去年下调0.4个百分点,相应的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决策层多次强调,今年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赤字率下调是否意味着财政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在支出端和收入端,积极财政如何发力?本篇报告将对此展开分析。

1

狭义赤字2.8%,广义赤字8.1%
今年我国GDP目标增速5.5%左右,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是在财政方面,今年财政赤字率目标设定为2.8%左右,相比去年下调0.4个百分点。仅从预算赤字率看,财政政策的积极性似乎有所减弱,其实并非如此。
依据2022年的财政预算草案,如果我们将公共财政支出减去公共财政收入作为实际赤字的代表,今年实际赤字增加1.3万亿元,相应的赤字率由去年的3.8%升至4.6%这也意味着,今年实际的财政支持力度相比去年是有所上升的。
实际赤字增加,说明今年财政的支持力度边际增加,那么资金来自何处?首先,在狭义财政上,关注一般公共预算的安排。在预算制度上,我国财政共有四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其中最后一本账专款专用,只进不出。但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会通过其他两本账调入资金,叠加结转结余资金后形成收入总量。而这样处理之后的预算赤字,主要通过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来补充。这也意味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的差额即实际赤字更适合反映财政力度的强弱,并且调入资金和结转结余资金也成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来源。
从今年的预算安排看,实际赤字的增加主要源于跨年度调节。
根据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一方面,今年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两本账调入资金9900亿元,相比去年增加8915亿元。另一方面,今年预算稳定调节资金调入2765亿元,相比去年增加1815亿元。通过跨年度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万亿元。从资金量上看,这相当于提高赤字率一个百分点。
此外,地方财政调入及结转结余资金1.06万亿元,相比去年增加841.5亿元。因此,预算赤字虽然下调2000亿元,但是实际赤字增加1.3万亿元,相应的赤字率由去年的3.8%升至4.6%
其次,在广义财政上,关注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安排。在预算制度上,与第一本账不同的是,政府性基金预算以收定支,不列赤字。不过每年初期会拟定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规模,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提供重要支撑,除此之外,还包括本年度的预算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等。值得关注的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也是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的重要来源。
从今年预算安排看,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86万亿元,相比去年仅仅增加0.6%。但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9万亿,同比大增22%。收支缺口主要靠3.65万亿的专项债发行、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和上年结转收入来弥补。
如果我们将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作为广义财政来考虑,今年广义财政赤字率上升至8.1%,相比去年的5.2%有明显提升,基本上可以追赶2020年的8.6%今年狭义预算赤字率虽然下调了,但财政还是边际上变得积极一些。

2

财政支出:节奏前移,发力基建
考虑到赤字率反映的是财政收支的相对变化,而当前经济处于爬坡阶段,在收入难以维持高增的情况下,财政支持的力度需要更多从支出端考量。
在狭义上,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为8.4%,相比去年大幅回升,回到了2016-2018年的中枢水平。而相应的收入增速仅为3.8%,明显弱于支出增速,与去年的情况差异明显。在广义上,如果考虑政府性基金情况,两本账合计的支出增速达到12.8%,涨幅更为明显,且显著高于相应的收入增速2.7%。不难发现,今年财政支出的力度有所增强。
从预算执行情况看,目前收支增速回升,节奏加快。今年前两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0.5%7%,增速相比去年12月明显回升,且高于去年两年平均水平。尤其是预算支出的进度达到14.3%,创下近年同期新高。此外,尽管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9.5%,相应支出仍同比增长27.9%,相比去年回升速度明显加快。
从支出结构看,民生支出依然较高,科技、基建方向或将边际倾斜。依据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教育、社保就业支出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占比分别为15.5%14%,比重较高。此外,科技支出的全年增速将达到7.2%。这也意味着,今年财政对科技、民生领域仍然给予有力保障。今年前两个月,教育、社保就业支出保持较高增速,科技支出增速开始明显回升。
尽管今年的预算草案没有披露基建相关的支出规模,但是从表述上我们仍可以发现,与去年不同的是,下一阶段基建将是财政的重点支持方向。预算草案强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支持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等的重点项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今年前两个月,交通运输、城乡社区、农林水支出的分别同比增长14%7.6%4.5%,高于去年两年平均增速。
此外,财政对基建的支持更需要关注专项债的发行和实物量的形成。今年拟安排地方专项债3.65万亿元,规模与去年持平,比2019年高出1.5万亿元。相比疫情前,今年专项债的规模仍然较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发行节奏也明显前移。去年首批地方专项债于3月份发行,相比往年节奏偏慢。而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已提前下达。2022年前两个月,地方专项债发行额约8775.4亿元,占全年的发行进度达到24%,接近2020年同期水平。从发行用途来看,截至315日,新增专项债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交通基建的比重分别达到41.1%17.7%。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专项债的发行对于基建给予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3

财政收入:减税退税,放水养鱼
在收入端,减税降费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计划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规模达到历史上新高。一方面,减税降费约1万亿元。在具体措施上更加倾向小型企业。今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此外,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另一方面,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其中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在支持方向上,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退税减税达1万亿元的规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受惠也超1万亿元。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百年变局下:初级产品如何“保供”?(海通宏观)

“三驾马车”的现状(海通宏观 梁中华)

目标不低,必须努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专项债:投什么?——“基建”稳增长系列四(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SWIFT制裁:有哪些影响?(海通宏观 李俊、李林芷、梁中华)

房地产近况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俄乌冲突:影响哪些经济?(海通宏观 李林芷、李俊、梁中华)

国内美元资金池:规模有多大?——三议人民币汇率(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各省基建投什么?——“基建”稳增长系列三(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春节经济怎么样?——假期数据大盘点(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不一样的虎年春节:经济有何不同?(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基建投资:力度多大?投向哪里?——“基建”稳增长系列二(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基建投什么?——“基建”稳增长系列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稳增长:抓手和机会(海通宏观 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