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老子与哈耶克:跨越两千年的两次握手

新少数派 2022-03-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游独立评论 Author 我是北游



老子与哈耶克:

跨越两千年的两次握手

作者 | 我是北游

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昨天的文章里讲到了道家文化,‍说‍我认为成都近些年的发展,要感谢道家文化对它的孵化,为什么呢?是因为道家文化里天然带有某些现代文明的核心元素。

 

比如市场经济所需的自由宽容的文化环境,现代法治所强调对个体权益的尊重,对法治的提倡、对德治的反对,以及对边界感的良好理解,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公民必备的意识。

 

而这些现代意识恰好都和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大道废、有仁义”的基本理念相契合。


更加神奇的是,在我看来,中国的老子与西方的哈耶克居然在两个核心理念上有过两次跨越两千年的握手,我一条一条的说。




01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

和道家的“无为而治”

 

我常说,制度在很多时候往往不是关键因素,没有相应的文化土壤配合,制度就是个屁。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一个同样的制度,放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非洲的利比里亚,因为它完全就是美国在非洲的翻版。

 

美国有50个州,它有15个州,除了数目不同,其他设置完全相同。

 

美国三权分立,它也三权分立,美国有参众两院,它也有参众两院,美国有最高法院大法官,它也同样有。

 

就连美国最独特的选举人代表团制度,你猜这么着?它也每州有选举人票。

 

更加绝的是,连建立利比里亚的那波人,其实都是美国人,是“南北战争”后,美国专门在非洲买地,为了安置遣返部分黑人而特别建的国。

 

所以,大家应该也不奇怪了,为何利比里亚要完全照搬美国?因为除了照搬美国,他们也确实不知道国家还能如何建。

 

好了,制度是美国的,人也是美国去的,结果怎么样呢?

 

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富强的超级大国,而利比里亚建国有上百年了,至今人均GDP不足500美元,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2%,全国可耕地380万公顷,已开发的不足13%,粮食不能自给。

 

如何解释这种反差巨大的事实?唯一的解释,就是制度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更多的时候,文化才是那个权重最高的因素。

 

制度只有在事实上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改变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

 

自发秩序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不是都真正理解了,我看未必。

哈耶克在1967年所撰写的《政治思想中的语言混淆》一文中,对他的“社会秩序分类学”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他说,社会秩序只有两种,一种是生成的,一种是建构的,前者就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后者是指“组织”或者“人造的秩序”。

 

哈耶克进一步解释这两种秩序的区别时说:

 

自发秩序也叫内部秩序,特征是自发秩序不具有一种共同目的的序列,所有的只是每个个人的目的;

 

建构秩序又称为外部秩序,是指由确定或事先具体目的为特征的组织形式。

 

在哈耶克看来,只有自生自发的秩序才是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而社会理论的整个任务,就在于重构自发秩序。

 

那么,什么是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秩序的内容呢?

 

哈耶克在1973年《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做出了最终解答,他在这本书中指出,“道德、宗教、法律、语言、书写、货币、市场以及社会的整个秩序,都是自生自发社会秩序。”

 

哈耶克把所有这些社会秩序都归属于“自发秩序”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是因为哈耶克认为,它们的生成演化的过程都极其相似,都是“人之行动的结果”,而非因设计或计划生成。




从以上哈耶克的阐述中,我们知道,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秩序是无数人参与的一个互动网络,体现的是这个互动网络里所有人有意或无意行动结果所生成的秩序。

 

从这个意义上讲,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秩序,和道家之“无为而治”极其相似。

 

哈耶克反对人对社会的建构,道家反对君王圣人对社会“有为”,内在逻辑都是认为,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即使没有刻意的建构,在对社会“无为”,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这个社会依然会自生自发的形成良好的秩序,即“无为而治”。

 

相反,如果妄图凭个人意志去建构社会,肆意妄为,那么反而会造成秩序崩溃和人间灾难。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为何要强调“无意”,是因为哈耶克观察到,人是一种遵循规则的动物,人不但可以“在拥有知识的时候交流或传播这些知识”,而且“能够在并不拥有必需的知识时应对无知”。

 

哈耶克正是在这一点上把左派知识分子的盲区暴露无疑。

 

02

英美政治传统之“反智主义”

和道家之反智倾向

 

左派知识分子高举理性的大旗,却对于人类的非理性力量毫无察觉,这一方面是对人类理性的自负与傲慢,另一方面暴露了其认识结构上的巨大漏洞。

 

这尤其体现在左派知识分子把宗教及组织不假思索的蔑视为“反智”,而对于宗教教义及其组织在影响人们行动以及拓展自发秩序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正如哈耶克所言,就道德规则的产生而言,“理性本身是毫无用处的”,休谟也说,我们的道德信念不是人之理性的一种刻意发明,而是文化进化的一种产物,是在文化进化的过程中,在人类的漫长实践中检验筛选出来的。

 

这个过程就是自发秩序的生成过程,而个人作为自发秩序中的行动者,其对社会规则的遵循,往往并非是理性认知的结果,很多时候是无意的遵循,比如对教义和习俗的服从,在无意中形成的秩序。

 

这些非理性的力量如此神秘,以至于人类对其原理一无所知,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这种非理性力量在指导人类面对无知和不确定世界时所发挥出的作用,往往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这种非理性的神秘力量,放到市场经济上,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虽然这只手我们看不见,无法形成关于它的知识,但谁都无法否认它的存在和力量。

 

然而,左派知识分子却把这些非理性的力量统统贬低为“反智主义”,殊不知这种被他们蔑称为“反智主义”的东西,恰恰是英美政治传统的一部分。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威廉·詹姆斯就深刻地认识到理性的有限,他认为,理性只是我们认知功能的一部分,它所能认知的世界,是非常有限的。

 

威廉·詹姆斯的态度是:日常理性只是我们认知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在这理性之外,还有广阔的意识维度,只不过它们被理性的薄雾遮蔽了。

薛涌在《反智主义的崛起》一文中,把英美政治传统中的“反智主义”当做褒义词,看做对左翼知识精英妄图利用自身的知识特权来策划社会的企图。他说:


“正象哈耶克所警告的,少数的精英官僚,不管有多么聪明,靠他们的决策也无法有效地改善大多数人的福益。社会太复杂,难以被少数人的智慧所驾驭,必须通过市场博弈、通过每个人的参与来达到健康的均衡。

 

一位欧洲作家曾经观察到:在美国这样的草根民主社会,小民百姓活得是如此地自尊和骄傲,乃至一个没有离开过村子的农夫,也觉得对于干他手里的活计而言,他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人选,绝不会听别人指手画脚。

 

这样的社会,也自然有着强大的反智传统,即对少数人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大众非常警惕,对运用这些人的政府权力更是怀疑。”

 

这些观念无疑是从根本上维护了“反智主义”的价值,确立了“反智主义”在西方构建宪政民主和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贡献。

 

无独有偶,我们知道,道家最为人垢病之处,就是在于它其中所包含的“反智”部分。

 

道家思想里充斥着大量所谓“反智”的主张,并毫不掩饰。

 

比如《道德经》里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智慧出,有大伪”、“绝学无忧”;

 

比如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道家思想里“反智”的表述比比皆是,虽然我们不能把道家之反智和英美政治传统之反智相提并论,但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共同的思维倾向来看待。

 

那就是,道家之反智和英美之反智,都是在对人类的知识自负和知识分子的自负保持充分的警惕,他们从哲学的高度一致反对人类知识的神话,以及知识分子的自我神话。

 

03

 

自发秩序与无为而治,思想体系中共同拥有的“反智”,这就是老子和哈耶克的两次握手。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和站在西方智慧最高处的哈耶克握手的人,可是一个远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人,不得不说,老子是真牛逼!




当然,老子也有资格牛逼,两千年前,他就看穿了儒家大讲仁义道德的伪善本质,并指着孔子的鼻子训诫道:

 

“孔丘,能去掉你一身的傲气与表现在你脸上的诡秘,才是君子之仪表。

 

你这人不老实,净说些浮华言论,要提倡什么兼爱,那不就做作了吗?你说的无私,才是真正的偏私。

 

你要是真想让天下苍生都有所养,不如就顺应天道吧。

 

你看这天地、日月、星辰,自有它运行的秩序,飞禽走兽本都有各自的族群,花草虫鸟也都是各自长的好好的。

 

同样,顺天而行,顺理而作,任凭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得其乐,人的本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哪里需要你敲锣打鼓去刻意安排呢?

 

你标榜仁义的结果,就是离仁义越来越远,你苦苦索求仁义,意在实现人的本性,结果却适得其反,扰乱了人性。”

 

据说,孔子听了老子的训诫,三天说不上话来。

 

当然,虽然孔子在老子面前吃了瘪,但丝毫不影响儒家对中国人的塑造远比道家成功,凡事打着仁义道德之大旗,对“异己者”进行推枯拉朽般的打击,一直都是某些国人的传统手艺。


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作者 | 我是北游
用哲学解构历史与政治,北游给你不一样的解读。





在所有经济学家中,哈耶克可称得上是一大“怪胎”:他虽然从骨子里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但他在外人的眼里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而且他还深度涉猎心理学、社会理论、系统论等领域。


“最接近诺贝尔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这样评价哈耶克的思想:“我读了哈耶克的著作后,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非常欣赏的感觉。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能会与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一样深远和无孔不入”。 


读哈耶克的书,会令人的思想脱胎换骨。世界正在发生巨变的今天,是坏秩序卷土重来,还是好秩序开出文明之花?答案并不确定,这取决于我们对哈耶克这样真正可以穿越时空思想的态度与理解。


对通往奴役之路的警觉,不过是哈耶克思想的一支火苗,而远非全部。如果我们把哈耶克仅仅理解为“自由主义的旗手”时,人类距离真正的自由就还很遥远。


为此,新少数派&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哈耶克作品集”。作为一位深刻影响了,而且仍将影响人类思想及历史进程的思想家,哈耶克的作品,早已走出学术的象牙塔,成为所有热爱自由,忧思人类命运人士的案头必备书。哈耶克的作品,犹如他当年的命运一样多舛,先知书店经多方努力,集齐哈耶克五部作品。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独家书)。



▍延伸阅读

头脑“糊涂”,乃是独立思考之前的一种状态

智慧不仅关乎理性,更关乎道德

刀尔登:世界上最愚昧的事,是允许自己处在愚昧中

哈耶克十大思想:自由与奴役之间,没有第三条道路

人类的文明的精髓是思想

信言不美:哈耶克的启示

哈耶克:“没有传统便不会有自由”

哈耶克:头脑的两种类型

哈耶克:人类认知的有限性

人类迄今最伟大的智慧

历史终究站在了哈耶克一边

布尔费墨:谈谈中国古代的自由主义

刀尔登:讨论中国传统的自由观,李贽为重要一环

鲍鹏山:孔子鼓吹忠君吗?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