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真正限制人的,不是金钱的匮乏,而是思想的狭隘

新少数派 2022-08-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都观察家 Author 张鑫



为什么说人文教育是必需品

文 | 张鑫

来源 | 南都观察家(ID:naradainsights)


人文素养的高低对一个人的社会阶层、面对生活的态度,甚至重要关头的人生选择是否明智,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更限制人的选择的,不是金钱的匮乏,而是思想的狭隘。


01


一个人要完成‘阶层跃迁’,仅仅学一项技术或手艺还不够,还需要接受人文教育。”我一直有这个想法,并且在最近的一次讨论后更清晰地浮现了出来。

 

我们做了一个专门服务于流动人群子弟的职业培训项目,希望能为一些难以在应试教育中找到出路的打工人群提供一个融入社会的渠道——有能力好好生活,有可能的话实现阶层跃迁。

 

在讨论如何设置编程课时,一位同事找来了各大学计算机系的课程分布,触动我们的是,国外的一些大学除了编程,也注重人文教育和写作能力。

 

以下是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课表比较: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具体课程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分布

 

斯坦福大学有三分之一的课程关于通识、写作和外语,另三分之二是专业课。清华大学则全是专业课和数学等理科基础课(选修课程可能有不多的“人文通识课”,但未列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


斯坦福的课程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对待,要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人类和社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它注重写作和表达,教人如何交流与合作。这点很打动我们。


02

 

中国的很多家长和学校,想法比较简单,觉得只要学生选个好专业或者学一门技术,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也就不愁过不上好生活。选学校和专业的标准也往往是以“好不好找工作”、“未来的收入高低”为标准,忽略了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价值。

 

人文素养的高低对一个人的社会阶层、面对生活的态度,甚至重要关头的人生选择是否明智,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首先,现代的社会阶层的区分其实不只是看一个人的财产,还要看他的文化水平、精神气质。要实现阶层跃迁,经济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作用,更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提升、眼界的开阔。同样的收入,蓝领工人可能就会被归入中下层,教师却可能算得上是中产。孔子评判君子的标准亦不在富贵与贫穷,而在于他是否追求“道”,是否有品位。这一点在东西方是相通的。

 

其次,现代社会变动不居,一个人贫穷与否,真不是一次选择就能决定。一个人是不是持续努力很重要,同时受自然天赋、运气和社会背景制度的巨大影响,往往身不由己。并不是只要奋斗就能成功。面对自己或好或坏的境遇时,各人态度与心境却会不同。同样是穷,颜回和下岗工人就不一样,同样是富,子贡和贪污犯也正相反。你若是认同“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你若是理解“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则无论贫富,你会比不知道这些而更安然的自处。


△美剧《Shameless》中,Gallegar一家众兄弟姐妹出生于贫民区,各人起起伏伏,一次次面临人生选择。有人辍学,后又抓住机会开始管理餐厅、投资房地产,后来又面临破产;有人考入顶尖大学,又因酗酒等原因退学;有人被精神疾病所困,后来又成为“精神领袖”,却又身陷囹圄;有人早孕,成为蓝领单亲妈妈;有人销售违禁药品,慢慢又立志考入军校。© Shameless

 

再次,更多的人文素养会让一个人更了解这个世界,选择也会更明智。功利一点说,可能还有助于经济能力的提升。


03

 

一次和朋友聊起苏格拉底的那个哲学命题——做清醒而痛苦的人或无知但快乐的猪哪个更好。从纯逻辑的方面讲,是可以大谈特谈,各说各理。但是到了现实层面,一个无知的人会比有知的人快乐吗?

 

我家在东北,下岗就在身边发生,前段时间曲婉婷为涉嫌贪污的母亲辩护,又有许多网友说起东北下岗工人的故事。他们是真的痛苦,而且真的是不明真相又无助的那种痛苦。

 

我妈是国企工人,侥幸没有下岗,但是当时工厂里的那种人心惶惶我也能感觉到。为什么承诺的铁饭碗砸了,为什么会下岗,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要怎么样才能不下岗?今天谁内退了,明天谁走人了,这事儿什么时候能完?那感觉就是天塌下来砸倒一片人,还要求求老天别砸我。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国企要裁员,也没有人在意国企改革的程序和结果也都有失公平,下岗工人的财产权和契约权利都受到了非常任意的侵犯,无论是铁饭碗的承诺还是工作附加的医疗、住房、教育等福利都随着下岗而失去了,并且几乎没有得到对等的补偿。

 

因此他们的生活境况一下子变糟并不是他们不努力,也不是没有技术(我一个舅舅就是很好的焊工,也下岗了,辗转全国各地的钢铁厂继续做老本行),也不能说他们只是运气不好“活该倒霉”。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失当,是背景制度的不公平。这是只有人文教育才能培养出的想法。


△纪录片《铁西区》分为“工厂”、“艳粉街”和“铁路”三部分,记录了重工业基地沈阳一家大型工厂的“衰落”。镜头中失落的工人们,沉入了无奈又简单的各种“娱乐”之中,大多数人基本上不再对生活有要求,关心的只是“公家”可以给多少抚恤金。“铁西区里的小人物,零乱、离散、茫然,一点一滴地,汇聚成海,构成了整个政策投射下的巨大阴影。” © 铁西区

 

你或许会说,即使一个人知道了政策的失当,他又能做什么去讨回自己的正当权利呢?面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他无能为力,面对不正当的背景制度,他无能为力,他不是一样痛苦,甚至更痛苦吗?

 

我认为一个人如果理解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他的惶恐、焦虑和痛苦都会少一点。

 

第一,当他认识到是政策的不公正,也会认识到这不是自己的错,也就不会因此而沮丧、觉得丢了面子,进而抬不起头做人。他能保持自尊;

 

第二,他有了为自己讨得权利的行动基础的基本认知,在合适的时机他更可能去诉求自己的权利;

 

第三,他会更有意愿和能力学习其他讨生活的手段,而不是只去做低附加值的工作;

 

第四,他更可能在经济转型期看到机遇,而不只是承受厄运。比如更可能看清国企里安稳的铁饭碗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像承诺的那样稳定,于是就更有勇气跳出体制,更主动的下海经商,从而超越体制所加于他的生活;

 

第五,他也可能选择更加决绝的方式反抗所遭遇的不公平,如伯夷、叔齐般求仁得仁。

 

境遇不同,一个人可能在以上五种或更多种方式中选择,但无论哪一种境遇,一定都是有人文素养和知识的人比没有的少一些焦虑与痛苦,多一些安心和快乐。对于一个逆风的人如此,对于一个顺风的人亦然。

 

是什么让一个人跨越阶层、拥有超越性的思想和行动能力呢?是什么让人更接近心灵平静和获得至福呢?是人文素养。经济能力是很重要——贫穷会限制人的选择,会让人活得有压力,没办法实现自我。但是钱这东西,能维持人的尊严,其实就够了,更限制人的选择的,不是金钱的匮乏,而是思想的狭隘。


△另一部关于东北工业区的剧情长片《钢的琴》则讲述了一个下岗工人面临失业、离婚等境遇,和好友们一起为女儿造钢琴的故事。© 钢的琴

 

不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也没法过。而没有人文教育提供的视野和能力,便不足以反思人生。


04

 

中国教育普遍重视专业而不讲人文,其实正不断制造着的是无知的、不会思考的、表面快乐实际上却迷茫、痛苦的“空心人”。整天刷着短视频被一个接一个“浅快乐”的段子填充近于空虚的生活、从电视剧中获得不完善甚至错误的知识、缺少批判性思维。于是,变得不会辨别真伪,时常掉进圈套,更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受到的各种各样政策缺陷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无法分析背后的原因。

 

能不能活得好也许真的全靠运气,但不应该不明缘由的乐在其中,或是苦在其中。往下掉时不知所措,往上升时找不着北,运气差就忍受贫穷,哭天抢地,运气好时虽然富足,却逃不脱鄙陋的思想,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人类并非无所不能,但是人类太容易骄傲;人类并非一无所能,只是人类太容易健忘。

 

近两年,内、外部环境的剧变,将过去四十年刚落地的人文精神快要破坏殆尽了。然而,越是剧变时代,越要相信好书的力量。为此,特地给您推荐一套徐贲老师的“人文通识四书”,针对当下的种种问题——种种限制中如何坚持独立思考?如何带着时代的问题意识重读经典?如何避免互联网让我们被不自知的“奴役”?徐贲老师的书堪称一针“清醒剂”。


徐贲老师并不是讲一大堆空泛的理论和道理,也没有充满精英口吻的空谈未来,而是从人文思想启蒙的视角,一边回到历史纵深,一边紧扣时代问题,重新思考我们正在遭遇的种种危机:如何求知思考、如何说理、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启蒙缺失下的种种问题……


难能可贵的是,徐贲老师既是冷静清醒的现实批判者,又是热情真挚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作品不是晦涩深奥的学术专著,也不是宣泄情绪的时评杂文,而是“现代文明意义上的清醒人”之日常课程。

 

因此,无论是洞悉我们正在遭遇的危机,以及关乎每个人的重要问题,都不可不读徐贲。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作品在中文界极难出版——这套作品正是他几十年写作的集萃。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相比政治,思想才是历史的主角

“反观人类的心灵,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脆弱、害怕死亡、懦弱和怯于反抗”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在于知识和眼界

张维迎:出版这类书,需要出版社负责人的情怀和担当

看待世界的认知模式,决定了一个文明能走多远

“上帝病”:知识分子左倾的十大病征

四十年,一本书|一份现代文明回忆清单

徐贲,一个“问题型学者”的人文通识启蒙

这四个话题,为何一辩论就友尽?

思想关乎命运:自由与奴役在于个人选择

被遗忘的常识: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徐贲: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