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就:比关心ChatGPT更重要的是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 Author 朱海就
ChatGPT为什么不能代替人
最近ChatGPT大火,那么它能取代人吗?
答案是不能,因为人的逻辑是“行动逻辑”,而ChatGPT的逻辑是人赋予的“机器逻辑”,和人的“行动逻辑”是两回事。
人的行动逻辑是人特有的心智结构的产物。机器是人的心智结构的创造物,而不具有人的心智结构。
人的心智结构是人的心灵中“预装”的,如米塞斯说“人心不是一张白纸”,无论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黄种人,黑人还是白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具有共同的心智结构,这个心智结构是使人能够行动和交流,产生各种经验,编写各种程序,发明各种机器的前提,如ChatGPT是人的心智结构的创造物,但这个机器本身是没有人的心智结构的。
由于没有这样的心智结构,机器不能像人一样有目的地行动,不能代替人进行判断。比如,ChatGPT只能回答“给定的”问题,但它不知道一个人想问它什么问题,也不可能知道不同的人心里面想要知道的答案是什么。
所以,机器只能是被人选择的对象,而不能代替人进行“选择”。人的选择涉及重要性的评价,如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应该把什么放在价值排序的前面,什么放在后面,从而决定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人的心智结构的一个重要功能,正是“重要性”的赋予,即能够进行价值排序。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赋予同样事物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因此价值排序也是不一样的。机器由于不具有人的心智结构,所以不能代替人来赋予不同事物以不同的重要性,这也意味着机器不能像人一样进行选择和行动。
人特有的心智结构,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人的行动的目的性,是人的行动具有创造性的基本因素。人的创造性已经包含在他的有目的的行动当中。
尽管机器可以帮助人提高效率,但机器本身是没有目的的,它只是服务于人的目的,因此机器是没有创造性的。如有人说机器会写“论文”,但这只是按照事先给定的程序写的,这不属于“创造”,而是“生产”,就像生产杯子的机器生产出来一个杯子。
创造性是“人的行动”概念,不是“技术”概念。当技术被有目的的行动引导到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时,技术才是参与了“创造”。这里我们把“创造”视为一个与需求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概念。
企业家不是根据技术的先进性,采取行动,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的。相反,引导企业家的行动的,是价格信号,是企业家对利润的判断。当企业家认为有利可图时,才会采用某种他认为合适的技术,以使自己获得利润,并使他人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企业家不会根据技术的先进性来决定是否采用该种技术,比如,它有可能在企业家看来成本太高。
正是人的行动的目的性,使人的行动具有创造性。也即,如人的行动不具有目的性,那么人的行动也不可能是创造性的。但是,当人有目的地去追求利润,他就是采取了一种有创造性的行动。但是,机器不会像人一样,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去追求利润机会,因此也就不具有创造性。
一个社会的创造性,在于让人的行动的目的性发挥作用。如一个社会限制了人的有目的的行动,那么这个社会的创造性将消失,即便引入了最先进的机器,这个社会也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因为当人的行动受到限制时,人们利用机器,以使机器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所需要的信号将不会产生。这时机器的使用将是盲目的,如被大量地使用到浪费财富的领域中,就使一个社会变得更加贫困。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让人能够行动,去追求利润,这是一个社会具有创造性的前提。只要人的行动合乎正当的法律,他的行动都不应该受到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生产率更高的机器会不断地被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所采用。这时,一些重复性的劳动会被机器取代,但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甚至更多的重复性劳动,如电商的出现,在网购和物流方面创造出了很多的重复性劳动。所以我们不能把“重复性劳动是否被替代”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先进的信号,并且使用先进的机器之后,重复性劳动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是无从判断的。
而且,经济学不是有关劳动的客观属性的,而是有关“价值”的,究竟是使用重复性劳动还是非重复性劳动,完全取决于企业家自己的考虑。
因此,关心如何才能有一个更好地保护私有财产权制度的社会,要比关心ChatGPT重要得多。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 ,人的行动才是既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是满足他人的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包括ChatGPT在内的新科技,还有人们头脑中那些ChatGPT所不具备的隐含知识,才会以创造财富的方式被使用。
194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世界上除了发生很多政治事件外,还有一件“大事”发生,那便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思想史上难得的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全面整合的著作《人的行为》出版。这本书是米塞斯的扛鼎之作,它为奥地利经济学派奠定了系统而清晰的理论基石。
来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作者: 朱海就
▍延伸阅读
跳出传统的革命叙事和政争视角,重看1944-1950的中国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