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薛英俊:中华道德文明建设需要五个抓好

薛英俊 文字研究 2022-04-25

薛英俊:中華道德文明建設需要五個抓好

 

中央宣傳部辦公廳:

 

 412日,從網友微信知悉徵集建議《公告》,浮想聯翩,夜不能寐。能在文化建設上有爲國建言的機會,實屬難求,一時不能壓抑興奮心情。遂不用揚鞭自奮蹄,集中精神,加班加點,挑燈夜戰,將自己幾十年來領會詮釋傳統經典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心得體認及深入思考,提綱挈領地總結呈奉如下,以表一個民間文化學者的悠悠寸心。疏漏不足,誠爲難免。謹供領導和組織參考。

 

《變化之道》

薛英俊 李桂秋 著 


一、抓好文明主體權界意識,開啟元文字書典工程建築

 

在自然狀態下,就象海底生物群落不會操心水問題;陸地禽獸不會注意空氣問題一樣;各國民眾也很少會去討論和重視文明、文化理論建設問題。

 

原因很簡單,這類環境生態與其當下現實的生死存亡、眼前利益、工作前途似乎遙不可及。於是,不同生活習慣的養成,既成就了其各自的特色,也強化了其怠惰、狹隘的思維。致使一遇變故,茫然無措,任由天地變化,萬象更新。很多飛、潛、動、植的種類,甚至很多人類種族不得不消亡、瀕臨毀滅或融入其他種族,以作爲其對環境生態熟視無睹的報應。因此,《管子·權修·第三》:“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所謂樹人,當然就是文明教化——文化教育、文化建設。

 

薛英俊先生


問題在於,是否重視了,就能夠建設得好呢?不說所謂“四大古文明”,只剩中華文明一脈得以綿延流傳。就以二百多年來世界占主流意識形態的西方神、哲、科文化系統而論,並沒有給予肯定的回答。反倒是“上帝死了”、“哲學死了”、“文本死了”和“西方沒落”、帝國崩潰之聲不絕於耳。成爲讓現代知識份子不敢相信、不敢直視並力圖爲其曲意辯解的現實。

 

由此可見,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長遠性、艱巨性、繼承性、超脫性,皆非任何物質工程建設所堪比擬。

 

那麼,出現文化建設改革、發展這一急迫問題的癥結何在?說來殘酷。竟然是由於500年來,世界強盜、霸主所打造的僞史障眼法,使人們都忽視了兩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其一是中華文明、文化的作業系統主體——漢字、漢語,是所有文化語言中的另類,光照中華民族近萬年。雖然,百年來,中國激進的知識份子,一再喊出“消滅漢語”的口號,但並沒有阻擋住其走向世界的步伐;其二是中華文明、文化的源頭活水《易經》,雖然屢遭現代科學達人批判、指責,但其生命力卻長盛不衰,也越來越被量子力學所發現的物理現象、信息結構所詮釋。

 


在中國,文明是文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文明也就沒有文化可言。文化是文明的教化樣式、種類體裁,以及文字、語言薰陶作用的現實顯現。在西方,因其是次生文化,所以並沒有這一基礎主體的樣式存在。這一結論,一方面已經被以諸玄識、生民無疆、陳大漓等一批辨僞學者的著作所揭露。另一方面曹念明《文字哲學》一書對漢字是自源文字,表音語詞是他(借)源“文字”,討論得很清楚詳細,在此不復贅述。

 

那麼,什麼叫文明?唐·孔穎達云:“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文明,就是能夠像太陽哺育萬物生長一樣,保障人類長生久視的,說解天地萬物的文字體系、自然知識理論格范和信息思維建築。這與下面兩段話是異曲同工的。

 

《周易·繫辭傳》:“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和“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只不過,因爲一直沒有被現代科學所能清楚解釋的“幾”(注:時序幾能)、和被西方宗教理念僵化了的“神”(注:信息威力的可能和無形的靈動象態),才造成了狹隘的誤讀、曲解、不識真面目甚至故意貶低、毀損而已。

 

這,顯然與現代語言知識系統由“城邦”而引出的對“文明”的定義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一者講的是思維建築主體、思想表達間質媒介——文字。一者講的則是人類社會的物質存在、行爲造作而已。二者不在一個思維層級上。

 

必須強調:文字雖然是文明的主體;但是只有元文字,才能高效地承擔和完成經緯天地、照臨四方的神聖使命。這從人類文化、文明、語言、文字的發展史上是可以證明的。

 

如同表音語詞有著眾多的語種樣式一般,文字(注:文字是形、音、義齊全的,而非只是“表意”)也有著幾種不同的字形系統。如倉頡文、甲骨文、籀篆、小篆、隸書、真書、現漢等。其中,只有許慎小篆才符合元文字的標準要求。且其準確名稱應爲“生象文字”(注:此乃由作者提出,也得到一些學者的認可),而非象形文字。

 

根據和理由:一是許慎《說文解字·序》中的定義“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明:文,不是實物圖畫,也不是“抽象”;而是與原物“神似”的信息式法。這是由思維直觀、體驗摹寫、實踐經驗感受所刻劃和描述出來的,能夠儲藏原物全息的特徵標識。且受著文字體系的統一籌畫和整生羅緝(注:此名稱是由筆者根據《易龍圖》提出)的約束選擇。

 

原物就是現實時空中的物質實體存在,而非只是頭腦中脫離了時空的“原象”、理念、實體。這才是“物象之本”的真正含義。字,只有在時序——對偶絕配週期嵌套生命法則,萬物共時同步生長、成藏、漲縮、進退——即,《易經》的思維體系和時空層級描述的意義上,才能深刻領會其內涵。

 

這,已經大大地超越了種子、胚胎空間意義上的原物實體觀念,而上升到了通感、聯覺的“玄而又玄”的層級。這樣的文字,只有用“生象”二字,才能精准地表達出其信息的式法外延。

 

二是《周易·繫辭傳》:“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講的很清楚,空間器物,以形刻劃;思維中所顯示的信息式法,以生象描繪。就是說,生象,就是“情境類似”,是活靈活現、原始要終、萬代一準的。而不是盲人摸象中給人各有所得的物象。

 

三是正是生象與時序的內秉、內生事實,對於人類來講,生象文字才有了陽能的無形的自然動力(所謂天道、無爲、真)。而拼音語詞的指號(注:因語詞形式與所指代的事物沒有直接的信息聯繫,所以只能稱指號,而不應稱其爲符號)“動力”則是陰能的、受外在對象影響和束縛的人爲驅使(所謂人爲、有爲、僞)。

 

四是許慎小篆的六書與《易經》六爻卦式幾能(注:時序“結構”)是同一的。同爲整生羅緝的具像樣式、式法。

 

五是時序超越於人工智慧程式之上的是完整、普適、無限的自然週期持續。彭羅斯《皇帝新腦》所謂的開機、關機問題,揭示的正是人工智慧程式,無法實現“機器人”與環境同呼吸、共命運的尷尬困境。

 

總之,中華文明的思維式法是自然整生羅緝、是時序的。而西方文化的思想方式則是人爲理念邏輯,是空間的。在時序的意義上,時空才是自然一體的,並形成人的全腦思維和健康長壽的道德意識;在空間意義上,時間與空間是人爲割裂的,從而造成半腦思維和精神分裂的意志論、契約遊戲。

 

上世紀中葉世界思想學術界掀起的“世界語”、“元哲學”製造熱潮,之所以最後都悄然消散,沒有產生一片下雨的雲彩。就在於“世界語”這一提法本身就潛藏著“元語言”的地位。而元語言與元哲學是一體兩面的。

 

因著元語言只能以元文字爲根。沒有元文字做根基的語言,是無論怎麼胡編、亂造,都無法成爲“元語言”的。這是由自然法則、人類思維、社會歷史實踐所決定,而不依種族的強盜意志爲轉移的。

 

更爲嚴重的是,由於表音語詞的“無根性、隨意性”,註定了其只能靠寄生存在。一旦脫離宿主,就只有死路一條。這一點,歷史上的“三大古文明”下場,早就擺在了那裡。所以,我們現在就應當開啟元文字書典工程建築,以重登中華文明的妙高峰巔。

沒有元文字書典,對文明典籍、文化文本、語言節目、藝術品類就不會有統一的標準共識和同一解釋。後果就是永遠的口水上的“春秋不義戰”。“大一統”的“大一”,不只是廣大自然,渾倫空式;更是文明書典,整生羅緝。

 

人格,是靠整生羅緝思維、元文字體系凝結的;而不是靠身體、財富和契約打造出來的。

 

文明體系、文化系統是信息思維建築,與物質技術工程建造是兩碼事兒。以物質工程技術建造的思想方式去衡量、評判信息思維建築,就如同用硬體製造的技術去言說軟體設計藝術一樣,是鴨同雞講。

 

許慎《說文解字·序》有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

 

文明不應、也不可能被竊爲私有、己有的,其本就是天下爲公的。狩獵、定居、城邑,農業、工業、商業是人類發展史的物質存在形態,與文明根本就不能在一個層次上去論說。正因爲把無形與有形搞亂,所以,才造成了全世界數不盡的文化領域的豆腐渣工程。

 

二、抓好時序絕學研究,明確道學與哲學的根本區分

 

所謂哲學,就是理(觀)念的辨析與綜合(歸納與公理化命題演算),就是試圖在迷茫的指號語言世界找出一條現實的思想之路。所以,最後走向分科、走向語言遊戲,勢所必然。

 

哲學雖是發端於對指號語詞和拼音語言的模糊性、無根性、隨意性的定義、推理需要,但其最大弊端恰恰就是指號語詞的形式(理念)的無根性。也由此產生了與自然割裂的意志論與僵化封閉的自我中心論的思想壁壘,給人類和世界帶來了深重災難。

 

所謂道學,就是對無形自然的妙解和對有形世界的信息描述,並爲人類長生久視提供修身養性的思維式法。所以,最後走向天下大同,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文明,是自然歸趨。其不但根源于《易經》對天文陰陽、日曆、月曆、星曆、卦曆的研究和成功實踐;而且最大的發明就是揭示出了時序式法陽性幾能的生命源泉作用。

 

所謂時序,就是“大於部分之和”的那個“無形整體”;就是“頭上三尺有神明”的那個“神明”;就是思維這一無形之腦;就是宇宙的自然經緯;就是生命體的無形經絡。

 

也正是由於時序的超越性,所以才造就了萬古不易的絕學——整生羅緝(五行、六書、八卦、六十四卦)道術——道學。世間一切真學問,最終都逃不出道學的“第六感”——思維直觀視域。

人類語言從圖騰(巫觀-符籙)、圖畫(物象)、結繩(借記)、籀篆(大篆)、許慎小篆(生象)的文字體系發展是文明上升期;從象篆(形聲)系統到指號(拼音)系統,從許慎小篆體系到隸書、簡化字系統則是文明的消退期。

 

其一方面,促進了私學(所謂“諸子百家”)的發展,敞開了廣大民眾的會話交流管道;另一方面,也使得“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莊子·天下·第三十三》)。

 

由此造成了“三大古文明”消失後,中西南亞、歐洲、靠理念上帝創造出的宗教“經典”作爲“政教合一”的最高文化形態和“黑暗的中世紀”。歐元十二世紀後,由於中學西傳,才在一隻無形大手的操縱下,被賦予了一定意義的“自然哲學”、“古希臘哲學”、宗教神學等文化理論系統文本——即對中華文明的抄襲、篡改的豐富書籍、理論文章,才導致了現代科學的遞次形成。

 

在中國,則是大一統王朝的消解和仁學、經學、玄學、理學等不同學說意識形態的分立。應驗了莊子的呼號:“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爲天下裂。”

 

如果說“思維與存在的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那麼,思維與時序式法相同一,才是道學的基本問題(注:由此想到費爾巴哈的“同一哲學”。可見,十八世紀以來,西方學人對中華文明的“密碼破譯”達到了何等驚人的程度。也更加認清西方霸權壟斷者,對中國崛起、中華復興所感到的恐懼、慌亂和瘋狂。因爲黑暗,是見不得陽光的)。

 

道學與哲學固然有著文本形式,思維式法、思想方式的不同,但根本卻在生象文字和指號語詞上。並由此造成了各自關注對象和研究傾向的差異。

 

柏拉圖的“通種論”,亞里斯多德的十範疇表,康得的十二範疇,黑格爾“有--變”、“質--度”範疇演繹,關注的重心在實體、現象、理念、形式、存在、辯證法等;《易經》的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六十四卦,《道德經》的道、恒、無、有、一、名、玄、妙,《莊子》的卮言、重言、寓言,關注的對象則在陰陽、天、地、道、德、仁、五行時序等。

 

由於中學西化所形成的現代知識系統儘管對範疇語焉不詳,但對名詞概念卻有一個清楚的定義,文本的系統性、邏輯性(一筆劃)也較簡單明瞭,在此也就不再詳敘。而鑒於生象文字的特殊性、自然性、高難度和現代漢語對“六書”思維式法的放棄、批判、亂講和對《周易》整生羅緝的陌生。爲便於領會《莊子》所言的“大體”和“天地之純”,筆者特別製作了《人類思維憲德範疇表》,以示古今貫穿、中西融會的道學基礎範疇的樣式表達。

 

 

說明:橫欄標目是先天空間思維陰儀宏觀序列,縱欄標目是後天時序思維陽儀微觀序列。前者映射著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後者映射著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九宮格是道統思維格范,映射著老子“三生萬物”的羅緝範疇。如此一來,人類、萬物、宇宙、世界、自然的序次關聯關係也就一清二楚了。這樣才能避免範疇的混亂、錯用和誤用而造成的雞同鴨講。而且,尤爲靚眼地是,從表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出中華文明的靈魂:大道,中和之道,仁義道德,黃中通理,時序,等等的自然、時序、時空路線圖(加重)所在。

 

與此相比,被譽爲20世紀傑出哲學家的卡爾·波普爾物質、主觀、客觀知識的“三個世界”理論,就太不夠看了。

 

羅緝與邏輯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自然的,一個是人爲的。孫周興翻譯的海德格爾《在通向語言的途中》一書,對“大道”、“道說”的辯證,就體現出了對元文字和羅緝的朦朧意識。只緣思維沒有擺脫“語言”的困擾,就如同筆者雖然在《變化之道》一書中提出了“真在論”,但對“真”字,並沒有作以信息的解釋,並沒有清楚其時序的本根意義一樣。那麼,思維還在通向文字的路上,也就不足爲怪了。

 

如今,筆者提出元文字與羅緝(尤其是整生羅緝)的信息蘊涵之後,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黑格爾所謂中國有思想無邏輯、孔子只是一個世俗老人等等的污蔑之詞。更澄清了愛因斯坦“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爲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裡德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文藝復興時期)。在我看來,中國的聖哲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令人驚奇的倒是,這些發現<在中國>全都做出來了)”這段話所強加于中華文明之上的不白之冤。更爲諷刺的是:當代辨僞學者用大量史實證明,不但“歐氏幾何”是抄襲、篡改于中國明朝的數學著作;所謂的“物理學”、“萬有引力公式”也是起源於對中國機械鐘製造原理的破譯。

 

所謂“玄之又玄”,一玄在物質之外;二玄在完整、普適、無限性。百年的“科玄論戰”,也該畫上句號了。

 

微信公眾號@中科物理所201239日曾撰文介紹,“時間晶體”“不僅存在空間上的重複,而且存在時間上的重複”,以及“處在持續振盪的狀態中,卻沒有任何能量”。這,已經與地球上晝夜迴圈和中華傳統六十甲子紀時系統之時序外延相類。不但意味著人類對“時間”概念的重新認識;而且對於中華文明的復興,以及對於天干、地支兩個表時序列不同的象數內涵的體會,在自然科學上給予了強大支持。

 

三、抓好《道學》期刊建設,搭建文明智識系統平臺

 

《禮記·孔子閒居》:“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歷史,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文化史、文明史、自然史三重。其中,最可靠的,經得起驗證,能夠令人放心和最當爲人們所關注並能解決人類前途命運的是文明史,而非文化史,“自然”史。

 

時序,是陰陽對偶絕配週期嵌套的。有了這一自然法則,才有因果律、必然性和目的的存在與預知。這是至少具有八千年文明的中華史所一再證明了的。

 

但是,隨著五百年來世界資本壟斷集團的霸權操作,這樣的事實卻被人們的“所知障”滌除在了頭腦之外。這不簡單的是“歷史虛無主義”,更是思維建築的險隘與僵化,頭腦意識的頑固與反動。這兩年網上熱傳的張雙南演講視頻就赤裸裸地將這一結論表現得淋漓盡致。僵化的知識系統可以導致:精神崩潰。

 

所以,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不是張雙南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其個人的品質問題,而是思維建築出了問題。很多批判張雙南的網友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其思維式法與張雙南是一樣的。這,也是筆者自身的曾經經歷。

 

工科大學畢業,系統閱讀、研究了西方哲學著作和現代極具代表性的科學論文、科普書籍之後,再翻看《老子》、《周易》內心的感覺就是天塌地陷。腦袋不但懵然不知所措,還哢哢作疼。然而,令人欣慰又有些令人不敢置信的是,當我們的頭腦真正用中華大道文明思維建築武裝起來之後,再看西方的神、哲、科大部頭和前沿探索的學術文論,卻實實在在地輕鬆加愉快。之所以網上的一些民間奇才,批判起科學大咖,評點起中西文化,常常出語驚人,入木三分,秘密就在於此。

 

那麼,如何才能使得被現行的科技知識系統武裝起來的現代知識份子和雖初具中華文明思維但又中外知識儲備不足、學術素養欠缺的民間文化學者,能夠順利走上頭腦轉換的高速、高鐵道路,而不至於在“文化革命”的喧囂中浪費精神呢?

 

筆者認爲其最佳的途徑,莫過於創立中央級的《道學》期刊,搭建一個放開學歷限制、行業要求和身份門檻,以道統思維爲軸心、以元文字羅緝爲作業系統的文明智識系統平臺。只有這樣,各路學者們才能在大道旗幟的引領下,集中精神、振奮勇氣、謹慎思想,成建制地突出重圍。

 

這是中華文明復興、重整的必須,也是同一思維、“統一度量衡”,協同人文、自然各學科同步發展的首要歷經。不然,一盤散沙的私學,分崩離析的“科學”,是建不起人類文明的整體大廈的。

 

《禮記·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四、抓好通儒選拔和中華文明學術團隊及管理組織建設

 

一般地說,辦一份刊物,對於學界本是一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兒。然而,要辦《道學》這份中央期刊,則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任務。因爲,這需要易學家、道家、通儒、科學家、藝術家、倫理學家、創新骨幹的全方位組合。

 

思想學術,雖然形式上是舞文弄墨;實際上,則是體現對自然、世界、宇宙、萬物、人生的思考和認識。如果思想學術界只是囿於成說,被所謂當代學界的“泰山北斗”偏狹的知識系統、專業思維固化;那麼學術也就失去了其生命活力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畢竟思維力、學習力,而非名牌履歷才是幹事創業之母。

 

2004年中央《通知》吹起中華文明復興號角,經2017年兩辦《意見》進入文化實操,到今天已有十七年了。實事求是地講,中國當代主流學界是有辱使命的。好在一代新人在新媒體的扶助下,經過大浪淘沙,逐漸成熟起來。這在互聯網、微信公眾號上都是有所顯露的。但是,蠶蛹是否能夠化蝶,那就要看國家的態度和中央的操作指南了。不在“十四五”期間進行成果檢驗,將坐冷板凳、有造詣的學者及其著作儘快識別出來,而是將其棄置大資料的草野不聞不問,不能不說是對歷史不負責任,對黨和國家事業的極大傷害。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個老大難問題。問題在於,“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去抓就不難。”新時代,靠什麼挺直中國人民的腰杆兒?當然要靠中華大道文明,靠中華八千年的文明史,靠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

 

面對紛亂瘋狂的世界局勢,中國思想文化界已經到了高歌《黃河大合唱》,建立中華民族文明先鋒隊的時候了。那麼,這又該如何著手呢?

 

子曰:“禮失問於野。”《韓非子·顯學》:“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起于卒伍。”只要中央、國家放開手腳,把視野擴大到主流學術圈坐冷板凳的官科學者和民間草根文化學者,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

 

這裡,謹就自己的一孔之見,提出入選這一隊伍的人員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一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犧牲奉獻精神;二是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扎實的科學基礎知識;三是熟悉易學、道學、儒學主要經典,無論出版與否,至少完整詮釋過三部傳統經典文本或有一部以上融合易道儒三家思想的著作稿本;四是具有打通中西學術範式門檻的能力和超越理念邏輯的藝術功力;五是具有專家的素養,廣博的知識,道學的羅緝;六是一定的政府或公共事業部門工作履歷和現代社會基層實踐經歷;七是熱愛生活,樂於助人,有協調和組織能力。

 

關鍵在於,這件事只有由中央、國家直接一手操辦,下大力氣統一、公開、集中組織、並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才能真正突破學閥、門閥、學霸、圈子的層層堡壘,達到黨和國家的目的要求,以及廣大人民的良知期盼。華爲企業技術創新遭遇狙擊和扼殺的事實,就是失去國家機器強力保障、錯將魔獸當天使的前車之鑒。

 

五、抓好百花齊放、百鳥合鳴、百家撰德文化機制建設

 

文化建設是服務人民的百年工程、千年大計,是保障一個民族及整個人類文明精神萬年不衰的功德事業。

 

在市場經濟時代,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固然不是問題;但要百鳥合鳴、十個指頭彈鋼琴、從長遠利益出發幹事創業,在效益第一的現實下,確實是困難多多的。尤其在“格式塔轉換”的21世紀,更將遭遇無盡的非凡挑戰。

 

所以,這就需要有一個凝心聚力的靈魂口號,這就是:百家撰德。那麼,這裡的德又所指爲何呢?就是道的外化、現實化。如果說道是無形的、思維的;文字是語言的、筆頭的;那麼,德就是行爲的、實踐的。

 

換句話說,德就是向真、向善、向美的思維所達成的高質素、高學養和爲人處事的交際、行動力;對使命的承擔力;對所負責任的執行力。只有“百家撰德”,才有一同奮進、欣欣向榮的社會活力和自然界的歲月靜好。

 

所謂人類命運共同體,靠的就是德的能效來維持運轉的。這也是在相同意境上,德比才高、大、全的境界所在。

 

中華文明根本靈魂,說到底就是道德文化。道、德,是內外不分家的。是人類大腦的一體兩面。故有《論語·泰伯》中孔子之所言:“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更進一步講,社會主義國家文化機制與資本主義國家文化體制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是否堅持“百家撰德”這一中心思想。

 

“互聯網不僅是一種技術,而且是一種思想,所以是一種未來”。百家撰德,說到底就是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幹哪一行,都不要被動物性自私所困,都不要總是在低能的物格境界重複低水準爭霸的自我毀滅之路。就是要有上進心,要有家國情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而不能唯利是圖,做寄生蟲;就是要開闢人類真文明、大市場、新生活。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正像歷史長河浩蕩入海一樣,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是任何自取滅亡的勢力都阻擋不了的!

 

【作者簡介】

薛英俊,網名風行九天。當代道家,《變化之道》一書作者。19632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克東縣,軍轉幹部,自願退休公務員。1993年出版詩集《手中的華》。從2005年在網易崛起論壇發貼開始,一度在道學門戶網站《人龍網》任版主、超級版主、總版主。2006年,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詮釋《道德經》著作《變化之道》。2009年起在“大道學莊—薛英俊”博客,發表詮釋《大學》、《中庸》、《周易》、《文心雕龍》、《說文解字540部首讀識心訣》等電子書稿文章、學術論文280餘篇,一千多萬字。2020年,在微信公眾號@大道中合盛亦華發表《憑啥說<說文解字>有中國人的一套羅緝系統》、《以鼎字鼎卦爲例,解說六書-六爻的一套整生羅緝》、《生象文字卯定時序,自然會使大道文明具備思維格範》等貼文若干篇。

 

【聯繫方式】

微信號:xyj3691 風行九天

郵箱:xyjddxj@163.com

 

【相關閱覽】


钱穆:以道德精神救世界,是中国人的宗教

陈宇:学习《道德经》的当代意义

劉羅堤:老子《道德經》“絕學無憂”芻議

问道华夏:《道德经》的“无”和“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