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傅正之:亂改詩詞,影響國家形象

傅正之 文字研究 2022-04-25

傅正之:亂改詩詞,影響國家形象

傅正之:乱改诗词,影响国家形象


我们让孩子从小就背唐诗,学宋词,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诗词是音乐作品,有专门的歌唱规则(不是念的)。流传下来的古诗词相当于世界名曲。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没听说过哪个国家去乱改的。


昆曲的唱腔,如果哪天按照普通话来注释和朗诵,定会惹得天怒人怨。这怨不仅国人有,恐日本人、韩国人、美国人——只要是听过昆曲的,都会表达不满吧?焚琴煮鹤,谁不心疼。


诗词作为高级音乐的传统延续数千年了。有什么理由任意改动?


这一改动,扰乱了审美,动摇了民族心理和文化认同,就不好收场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的这首七绝,唐朝人、宋朝人、明朝人、元朝人、清朝人、民国人,乃至解放后六十年的我们——“斜”,都读若“霞”,今天非要认“协”,是谁的主意?读“协”如何压得【六麻】韵?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原来的格律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吟诵规则是:平长仄短,平轻仄高,入短韵长


骑,韵书规定:作名词读去声,作动词读平声。今把“骑”改读平声,又是根据什么?且不说不合作者本意,改后格律混乱,又如何吟诵?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



在此诗中,“儿”字自唐以来所有文人都读“倪”音。今天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汉诗吟诵都读“倪”音。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南京大学出版社哪个不是注【儿er】音?


整整和历史、和华夏文化继承者割裂了!


 

《千家诗》中,有四百多个常用字读音注错。这种常识的缺席,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根据格律:看,在此读平声;胜,在此读平声。教材都是注去声。


这又如何说得过去?注音破坏了歌诗节奏,美感减损。



律诗、绝句、宋词、元曲、昆曲、对联,都是按照符合格律的句子创作的(简称“律句”),都有固定的格式。儿童启蒙读物《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就是讲这些规矩的。


不知为何?语文教材不直接选这些,楞是自己新编了对韵歌:


       

爱对很(仄对仄)

       

晚霞对晴空(仄平对平平)

       

惩罚对奖赏(平仄对仄仄)

       

期货对股票(平仄对仄仄)

       

……



这么多平仄、韵律都不对的句式,甚至用词鄙俗。是怎么审核通过的呢?这又如何童蒙养正?孩子这样启蒙,怎会作得诗词?


制定规矩的人不懂规矩,为父师者忧心如焚。



什么叫对韵歌?


对,是句子平仄(偶数)相对、修辞相应、意义相关、审美相合。


韵,是同篇押韵相同。不能出韵,更不能平仄通押。


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方便歌唱。平仄相当于乐谱,节奏隐藏在文字背后。

 

且字的平仄、押韵必须是由韵书规定的,不是根据普通话来定。



隋代陆法言总结前人诗韵规律,审核正音,耗时十年制定了《切韵》。唐政府据此修《唐韵》,宋政府据此修《广韵》(《礼部韵略》是节选版)。南宋以后流行的《平水韵》原名《壬子重刊礼部韵略》,清政府又改名《佩文诗韵》,本是一个东西。(康熙书房名“佩文”)

         

从李白、杜甫,到毛泽东、陈毅,跨域千年,语言千差万别,然作诗用韵所宗一体。


        

可见,韵书是国家文化意志的体现,是大一统的象征。任何政权都要自觉归宗,不能另搞一套。

       

有论者认为,既然读音发生了变化,何不按照今天的语音押韵?

        

字有语音、文音。语言是给百姓用的,文音是给文化用的。

        

语音发生了变化,文音何曾变?

        

文音,有韵书、传统字典守护着,以今天的语音,去改古诗词的文音岂不是“作乱”?

        

韵书捍卫着中国人的歌唱方式、精神共享与内在和谐。因此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同遵守,才保证了诗文创作规范、读音合理、歌唱有法,以及传承有序。

  

没有这个标准,即使有唐诗数万首,今天也很难流传几句。

  

设若唐时,李白用四川话押韵,杜甫用河南话押韵,张若虚用扬州话押韵;到了宋朝,陆游作诗以绍兴话,李清照以济南话,叶梦得以苏州话;大明王朝,江南才子和京城秀才又各不相同,历史的车轮开到今天,我们还有诗歌传统吗?

  

今天倡导以普通话押韵、划分平仄作诗的诸君,以及制定《中华新韵》的专家们,不明一理:

        

普通话是语言,服务的对象是现代汉语。语言具有不稳定性。这几十年光景已经变化很大了。

       

现在押韵,将来不押韵了,怎么办?

       

普通话借助拼音方案,港台日韩不学拼音,又如何统一呢?与历史割裂,对后代又怎么交代呢?

       

哪一天拼音不用了,混乱已经造成,如何善后?(教材不废拼音,文脉必断)

  

且使用拼音学习汉字,汉字就成了副产品。汉字的正常学习方法都丢弃了,意义失去了,文载不了道,就断了精神食粮。

  

这也许就是养不出人才的原因之一。输在起点上了。

       

以“人”字为例,对比拼音学习的弊端。

       

传统的学习:

       

文字:先认识“人”的篆书,知道造字本义。“人”像行礼状。释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又万物之灵,冠者之称。


(据此能明白数十字的关联和意义)

       

音韵:音仁。押韵【上平十一真】

       

训诂:天之所生之谓人,天之所赋之谓性。

     

(这样学习八千多个不重复的字,就能通读一切经史子集)


       

今天的学习:

        

ren——人

       

字典解释:会制造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

       

这样拼出来的“人”岂有人的意义?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养成何种情感?又怎知人是【十一真】韵?

      

(学习一辈子,也无法正常阅读经典)

       

这样长大的孩子,做了导演、专家、教师,不就是今天的情景吗?


  

韵律美,是中国人文化心灵的和谐共鸣。押韵必须回到文言上去。任何时期的语言都不能作为标准。

       

语言是百姓交流用的。

        

文言是文化传承用的。

        

比如:菊字,全国上百个读音,那是语言。在文言上只有一个读音。


       

这时文明共识只能在文言上统一。百姓爱读什么读什么,但是韵书必须规定“菊”是入声属仄,给文人一个标准,给历史一个答案。港台日韩学者,心慕我华夏的一切人等,看字便懂。文字连着人心,人心有着共同的精神守望。这是中国文化大一统的秘密。

  

诗韵的背后是意义。

       

平仄代表文字不同的属性,同韵代表有共同的精神气质。这种关系,中国人理了上千年,终于创造了一个自由交流,互相理解的平台。文人与将军在此互相歌唱、江湖与朝堂在此互通声气,庶民与君王在此互诉衷肠,“大漠孤烟”与“渭城朝雨”在此互相牵挂。借助这个体系,千里之外的朋友接到诗稿,只看文字,不用曲谱,即能唱出动人的歌声。

         

这是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如果按照现在制定的“拼音韵”:菊、白、合、七等几百个本该仄声的字,全变成平声了。整个诗词体系全乱了,对联也毁了。果真退出“千年文约”,我们失去的是自隋唐以来的诗歌遗产。

         

后世再读古人诗,不协律、不押韵,如何解释呢?

         

孔夫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改韵之时,就是亡诗之日。


       

《中华新韵》进校园,这是谁出的好主意?

         

如此大事,关乎文脉国运,哪个敢擅做主张?

        

韵书是文化宪法,民心工程,也是文人的基本操守。历史上,需有天子颁布诏书,才能施行。科举时代,有因押韵出错而被削去功名的。即使清朝文化没落时期,在书院读书的廪生,押韵错一字,也要停饩一年。

         

我们今天,人为的,甚至有计划的制造这么多谬误,又该找谁问责?


         

历史学科中,特殊地名人名,仍然保持着特定读音,以示尊重。

         

比如:

         

苏州浒关(浒,读许,不读虎)

         

大月氏(氏,读知,不读士)

         

古诗词,为什么就不能尊重一下传统呢?打破它的专属读音有什么好处。

  

对国人而言,诗词比莫扎特、昆曲重要多了。——它一直养护、支撑着民族情感,形成国人特有的生活观、道德观、哲学观。中国人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是用诗意的形式诠释的。诗者,持人情性,维持风化。

       

《礼记•经解》云: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故诗之失愚。

        

 简言之:

         

诗教流行,会形成人温柔敦厚的品质。

         

诗教缺失,抒情不畅,人容易变得呆滞愚笨。


        

温柔敦厚这样的教养,能生万种品行,产生无尽受用。如果教育得当,对国家建设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惜,这样的思想在现实中重视不够。

  

从央视宣传的病联,到语文教材莫名其妙的对韵歌,到最近拟对古诗词读音的粗暴修改——这都反应了一个现实:

       

以语文代替国文,以白话代替文言之后,文化真的断层了。

        

救亡图存还有谁,爱诗者不能沉默啊!

        

文言是文化的言称方式、表达方式、传承方式,是必须这样认知、学习、施行,文化才能更好的护佑民族国家。

        

诗歌属于文言体系,毋庸讨论。

        

诗歌传统已融入国人性情,成为民族性格和国家形象,是我国引领华夏文化圈的重要精神资源,应该以战略复兴的高度理性对待。

         

这是我的呼吁!






傅正之,苏州复兴书院发起人,私塾先生。

官网:www.fuxng5000.com

微信:13814894405

【相關閱覽】


葉嘉瑩:孩子學古詩詞當從識字始

莫礪鋒:唐宋詩詞是最優雅的文字表達

張海鷗:大學中文系應把詩詞寫作設為必修


小学《语文》古文汇总

小学《语文》古诗词曲汇总

初中《语文》古文诗词曲目录

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四川賽區面試選拔活動

背那么多诗词能当饭吃?在这所高校,可以!

武亦姝与彭敏相约诗词

康震:李白翰林生涯的重要詩歌

陳宣諭《李白詩歌龍意象析論》出版

我看青蓮李白詩歌小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