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中国语言文字之最
白冰:中國語言文字之最
白冰:中国语言文字之最
◆我國先秦古籍闡述語言理論最重要的著作是《荀子·正名篇》。《正名篇》主要闡述的語言理論有:1.語言是社會的產物;2.語言具有民族的特點,而思維具有人類共性;3.語言既有穩固性,又有發展性。《正名篇》所闡述的這些理論,至今還是正確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漢字。漢字產生的確切年代我們還不能斷定。從近年考古研究的資料來看,漢字的歷史可以遠溯到五六千年以前。
◆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這種文字是刻在龜甲和各種獸骨上的故名甲骨文。這些刻有文字的甲或骨最先是從商代(又叫殷商)的故都安陽發掘的,經研究,是商代人拿來占卜的工具,因此甲骨文又叫殷墟文字、卜辭、殷契。從這些字形來看,甲骨文字都比較定形,估計在商以前的夏朝可能已經有文字,或有文字萌芽,不過至今還未發現。這只是一種猜測。
◆我國筆劃最多的漢字是《康熙字典》中由四個“雷”字組成的一個字,一共五十二畫,其讀音爲“乒”。這個字現在已不通用。
◆我國最早的字書是周宣王時太史史籀著的《史籀篇》。全書十五篇,今存於《說文》中凡二百二十三字。字體與石鼓文和秦系金文相同。
◆我國最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又簡稱《說文》)它保存了大部分篆體字,共收字九千三百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漢字形體和古代漢語詞匯面貌。《說文》是以小篆爲對象,按照六書原則分析字的形體構造,從而說明字的本義。有些解釋牽強附會,存在一些錯誤。
◆我國最早以“字典”命名的字典是《康熙字典》。它是清代張玉書、陳廷敬等編纂的。共收字47035個,還有1995個重複的古文。
◆我國收字最多的字典是《中華大字典》。它是近代徐元誥、歐陽溥存等人編纂,共收字約48000多,它名叫字典,其實它收集的主要是古語詞。編排按部首。每字用反切注音,釋義詳盡,引用古代文獻以爲說明,對於閱讀古典作品,理解詞義有相當幫助。
◆我國最早的詞典是《爾雅》。它是漢初學者綴輯的。今本十九篇。注釋《爾雅》的著作很多,比較通行的是晉郭璞注、北宋時邢昺等疏的《十三經注疏》。補充《爾雅》或仿其體例以“雅”命名的如:《小爾雅》、《埤雅》、《廣雅》、《駢雅》、《通雅》、《別雅》、《疊雅》等。《爾雅》是漢代經師爲解釋“經書”彙集古代訓詁材料編成的。它把意義相同、相近的字(詞)匯合在一起。分“釋詁”、“釋言”、“釋訓”等十九類。它解釋詞的方法與後代字典不同,它把許多同義、近義的詞集中一起,在後邊加上一個概括性的解釋。
◆我國最早的語源學著作是《釋名》。它是東漢劉熙編的(或說始作於劉珍,完成於劉熙)。體例仿《爾雅》。它企圖從聲音方面去解釋意義,推究事物命名的由來(故叫《釋名》),其中有穿鑿附會之處,但對探求語源,考證古音古義有參考價值。
◆我國最早的方言詞典是西漢楊雄著的《方言》。它的全稱是《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原爲十五卷,今本十三卷。凡九千字。《方言》記載了我國古代不同方言區的詞匯和許多共通語詞匯。它解釋詞語的方法是先列舉各個同義詞,最後用一個共通語的語詞加以說明,然後分別說明某一個詞屬於何種方言。
◆我國最早研究虛詞用法的專著是元代盧以偉著的《語助》。它成書於泰定元年即公元1324年,該書搜集語助辭一百多個,闡釋其意義,分析其用法。
◆我國最早研究歇後語的專著是馬國凡、高歌東著的《歇後語》。本書1979年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對於歇後語的學習和運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國最早研究成語的專著是史式著的《漢語成語研究》,本書1979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探討了成語的發生、發展。對於指導成語的學習和運用有一定的價值。
◆我國最大的一部類書是《古今圖書集成》。它是清康熙時陳夢雷等原輯,雍正初蔣廷錫等重輯。全書一萬卷,目錄四十卷。分爲曆象、方輿、明倫、博物、理學、經濟六彙編。每彙編中又各分爲典,全書共三十二典。每典中又各分部,全書共計6109部。如《文學典》,共分“文學總部”、“騷賦部”、“詩部”、“樂府部”……等四十七部。在“文學總部”下又分“總記”、“文學名家列傳”、“藝文”……等項。這部大類書雖然謬誤甚多,但彙集的資料很多,對某些從事研究工作的同志,仍有一定參考作用,起碼它能提供某方面資料的線索。
◆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它是我國明代永樂年間由解縉總負責編纂的,原名《文獻大成》。該書輯入各類圖書七、八千種,包括經、史、子、集、釋藏、道經、戲劇、平話、醫藥、工技、農藝等門類。全書22877卷。凡例和目錄共60卷,裝訂成11095冊。現有殘存本。
◆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按韻編排的類書是《韻府群玉》。它是宋元之際陰時夫所編,全書一共二十卷。
◆我國最大的以韻收字的詞書類是《佩文韻府》。它是清代張玉書等編纂。正集440卷,拾遺112卷。引錄文章典故很豐富,依韻分列106部。
◆我國最早的韻書是《聲類》。它是魏時李登著。全書十卷,已失傳。
◆我國最早著錄甲骨文字的書是《鐵雲藏龜》。它是《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搜集、拓印、編輯的。該書出版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編者爲最早的甲骨收藏者之一,本書系就其所藏五千餘片中舉印1058片。
◆在甲骨文通讀方面最有研究的書是《卜辭通纂》、《殷契粹編》、《考釋》。這些書是郭沫若纂寫,至今仍是初學者最好的入門書和研究者必備參考書。
◆我國最早的語法書是《馬氏文通》。這本書通常都認爲是馬建忠(1845-1900)著的。該書十卷,分正名、實字、虛字、句讀四個部分。從經、史、子、集中選出例句,參考拉丁語法,求其所同所不同者,寫成此書。此書間有用拉丁語法強解漢語之處。
◆我國最早一部全面地系統地研究白話文的語法著作是黎錦熙的《新著國語文法》。本書192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共分二十章,以句法爲重點,並採用圖解法,有利於對語句的理解。本書材料豐富,條理清晰,在語法研究上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足的是沒有完全擺脫英語語法的影響,提出了“詞無定類”的主張。
◆我國最早的一部修辭書是《修辭格》。它是唐鉞1923年仿照納氏菲爾德的《英文高級作文法》寫的。該書以講“修辭格”爲中心。
◆世界上頁數最多的書是《四庫全書》該書編於清代乾隆年間,這套書一共八部,有31200冊,這套書原書是用毛筆抄寫,大約十億字。
◆我國最早的漢字改革運動是清末的切音字運動。這次運動發生在1892年。是我國人民自覺的文字改革運動。揭幕人是盧戇章(1854-1928)。這一年盧戇章用自己設計的字母出版了一本廈門方言的拼音課本,《一目了然初階》(切音新字廈腔)。他把這種方案稱爲“中國切音新字”,故稱這次運動爲“切音字運動”。自此以後應者接踵而起。從《一目了然初階》出版到辛亥革命十年當中,提出的個人方案共二十八種,主要類型可分爲三種:漢字筆劃式、速記符號式、拉丁字母式。
◆中國最早的一本速記的書是《傳音快字》。《傳音快字》作者是蔡錫勇,一八九六年在武昌出版。《傳音快字》是以北京話爲標準,仿照英語速記創制的。它的基本符號是從正圓形和正米字形的線條中分解出來的,筆劃分粗細線,直行書寫。有二十四個聲母符號,三十二個韻母符號,一共有五十六個基本符號,用變換符號位置的方法來表示四聲。這是我國最早的全面表現漢語聲韻調的速記方案。
◆我國最早把現代漢語和邏輯結合起來進行系統研究的專著是陳宗明著的《現代漢語邏輯初探》。本書1979年3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這本專著結合現代漢語來研究邏輯,提出了一系列新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它敲開了我國現代漢語邏輯這一邊緣科學的研究大門,值得廣大語言工作者和邏輯工作者閱讀。
◆我國最早搞實驗語音學的人是劉復。他的《四聲實驗錄》講了實驗聲調的方法,講了與聲調有關的樂理,記錄了十二種方言(北京、南京、武昌、長沙、成都、福州、廣州、潮州、江陰、江山、旌德、騰越)的聲調。這本書在理論方面相當高明,但在實踐方面做得很差。劉復在北大創立了語音樂律實驗室,發明聲調推斷尺,積極提倡實驗語音學。他爲中國實驗語音學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文字輸入 曾珍
文字一校 曾珍
文字二校 胡非才
相關鏈接:
易龙云:“否定西方语言学文字观,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发言文稿
罗洪涛:“否定西方语言学文字观,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讨会发言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