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官年人均结案1264件,真给愚人节应景!

2018-04-02 烟语法萌 烟语法萌

       昨天愚人节,尽管是西方节日,网民们还是不忘在群里忽悠一把,骗到一个算一个,故愚人节看到的新闻就得打个问号,万一信了可能被人怀疑智商有问题。也就在昨天,法律群都在传这样一个新闻——《33名员额法官人均结案量全国第一,这个法院是怎么做到的?》。别被忽悠,一查,人家法院官网挂出来的新闻,肯定不是假的。新闻载到:




      33名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名,2017年人均结案1264件,在全国基层法院中名列榜首。有数据为证:2014年,受理案件16008件,人均结案229件;2015年,受理案件25046件,人均结案373.9件;2016年,受理案件36963件,人均结案620件;2017年,受理案件50827件、审执结41709件、人均结案1264件,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小编学文科的,数学水平一般,不过基本的算术还是会的。2014年,受理案件16008件,人均结案229件,对应法官70人;2015年,受理案件25046件,人均结案373.9件,对应法官67人;2016年,受理案件36963件,人均结案620件,对应法官60人;2017年,受理案件50827件,人均结案1264件,对应法官40人,审执结41709件、人均结案1264件,对应法官33人。



    根据报道,该法院案件数每年真是突飞猛进,但对应的法官人数却是少了一半,人均结案数不翻倍才怪。常理讲,人少了案件多了,人不得累坏了?可人家法院法官是这样回答的:“成立工作室之前加班是常有的事,现在我可以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如此先进的工作方法确是值得学习,该法院是如何做到了那?再往下看报道:


  “组建以法官为核心、辅助人员相协助的33个新型审判团队,将金融、房屋买卖、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家事纠纷等不同的案件分交不同的团队进行审理,为每名法官标配4名法官助理,”“每增加一名法官或辅助人员,分案数量也相应增加。”



    噢!1个法官配四个法官助理(报道原话),如果再配上数量高过法官助理的书记员、法警、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等等,浩浩荡荡十几个人,赶上一个小型法院了呀。按此规模,将十几个人的成果年均结案1264件,算到一个法官的头上,还会不会让人感到惊奇?把一个小型法院的工作量算到一个法官的头上,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味道?


  查询可知,五十年多前有媒体报道某地水稻亩产3万多斤,随后还有专家科学论证,亩产上万斤完全是可行的。后经解密,所谓亩产上万斤,不过就是将别人其他地里种的水稻收割称重的时候搬到这片地里、算到这片地里。一亩地产量也就是几百斤,几十亩上百亩的产出算到这一亩地上,亩产上万斤的新闻也就诞生了。



  现在看来这样荒诞的新闻怎么会有人信?事实上,当时真的有人就信了,而且是英明的领导。在毛主席秘书的回忆录《直言——李锐六十年的忧与思》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在谈到粮食“放卫星”问题时,李锐问毛主席:你是农村长大的,长期在农村生活过,怎么能相信一亩地能打上万斤、几万斤粮?毛泽东说看了钱××写的文章,相信科学家的话。(此段话百度可查,非小编杜撰)



  信了亩产上万斤的后果是什么?吹牛是要上税的,按亩产这个标准上交公粮吧,反正是你自愿报的数字。之后的挨饿三年父辈们记忆犹新。如果信了每个员额法官年结案上千起的后果是什么?推广全国,按此标准要求法官年结案任务吧。以此标准计算,全国12万多入额法官,年结案1000起计,应该年结案1亿2千万起,而目前全国法院2017年受案才2000万起,结案潜力无限呀。以后哪个法院还喊“案多人少”,拿出人家人均结案千起的新闻,一下就怼住嘴了吧?


  就在昨天,网上又传出《陕西法官积劳成疾离世:累倒在审判椅上,妻子卖房助女求学》的报道,其中报道“王俊汉和他的审判团队一年结案156件,在全院居首位,公正、效率各项指标创下新高。”为达到这个工作成绩,“王俊汉开足“马力”。白天,他像陀螺,又开庭,又接待当事人;晚上,经常挑灯夜战到深夜两点,查阅案件材料,赶写庭审提纲,制作裁判文书。” 




    唉,都是官方媒体,究竟是该说积劳成疾的陕西法官能力不足,还是该说河南哪个法院法官个个都是“神人”那?


愚人节,看来真的要有点甘做愚人的精神,这种报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人家说的都是有理有据。至于是不是个笑话, 自己看着办吧,谁信谁知道。



         往期文章:十五年前进法院的那五个书记员还剩两个......


          往期文章:哪门子专家理论:法官辞职是因水平差,怕追责?


          往期文章:“案多人少”不该成为“员外”继续办案的理由


          往期文章:一个上午连开68个庭”vs“积案消化周期130天”

          往期文章:立个案还能打起来,是不是太夸张?




          本号法律支持:姜效禹,微信号:sdyt8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