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民纪要》之关于非典型担保

烟语法明 2020-09-17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审判员麻锦亮法官相关观点  转自:聚法

《九民纪要》学习之关于非典型担保

66.【担保关系的认定】当事人订立的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不存在法定无效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虽然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属于物权法规定的典型担保类型,但是其担保功能应予肯定。

67.【约定担保物权的效力】债权人与担保人订立担保合同,约定以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或者质押的财产设定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的担保,因无法定的登记机构而未能进行登记的,不具有物权效力。当事人请求按照担保合同的约定就该财产折价、变卖或者拍卖所得价款等方式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对其他权利人不具有对抗效力和优先性。
68.【保兑仓交易】保兑仓交易作为一种新类型融资担保方式,其基本交易模式是,以银行信用为载体、以银行承兑汇票为结算工具、由银行控制货权、卖方(或者仓储方)受托保管货物并以承兑汇票与保证金之间的差额作为担保。其基本的交易流程是:卖方、买方和银行订立三方合作协议,其中买方向银行缴存一定比例的承兑保证金,银行向买方签发以卖方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买方将银行承兑汇票交付卖方作为货款,银行根据买方缴纳的保证金的一定比例向卖方签发提货单,卖方根据提货单向买方交付对应金额的货物,买方销售货物后,将货款再缴存为保证金。

在三方协议中,一般来说,银行的主要义务是及时签发承兑汇票并按约定方式将其交给卖方,卖方的主要义务是根据银行签发的提货单发货,并在买方未及时销售或者回赎货物时,就保证金与承兑汇票之间的差额部分承担责任。银行为保障自身利益,往往还会约定卖方要将货物交给由其指定的当事人监管,并设定质押,从而涉及监管协议以及流动质押等问题。实践中,当事人还可能在前述基本交易模式基础上另行作出其他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这些约定应当认定有效。
一方当事人因保兑仓交易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以保兑仓交易合同作为审理案件的基本依据,但买卖双方没有真实买卖关系的除外。
69.【无真实贸易背景的保兑仓交易】保兑仓交易以买卖双方有真实买卖关系为前提。双方无真实买卖关系的,该交易属于名为保兑仓交易实为借款合同,保兑仓交易因构成虚伪意思表示而无效,被隐藏的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不存在其他合同无效情形,应当认定有效。保兑仓交易认定为借款合同关系的,不影响卖方和银行之间担保关系的效力,卖方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70.【保兑仓交易的合并审理】当事人就保兑仓交易中的不同法律关系的相对方分别或者同时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21条的规定,合并审理。当事人未起诉某一方当事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追加未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为第三人,以便查明相关事实,正确认定责任。
71.【让与担保】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合同,约定将财产形式上转让至债权人名下,债务人到期清偿债务,债权人将该财产返还给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对财产拍卖、变卖、折价偿还债权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合同如果约定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部分约定无效,但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
当事人根据上述合同约定,已经完成财产权利变动的公示方式转让至债权人名下,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债权人请求确认财产归其所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请求参照法律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对财产拍卖、变卖、折价优先偿还其债权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债务人因到期没有清偿债务,请求对该财产拍卖、变卖、折价偿还所欠债权人合同项下债务的,人民法院亦应依法予以支持。

知识梳理
1.因股权让与担保形成的名股实债是否存在抽逃出资问题
一是在纯粹的股权让与担保场合,投资者不参与经营管理,不以股东身份分配利润,享有的仅是有担保的债权(担保方式为股权让与担保),且仅与股东发生关系,一般不存在抽逃出资或者减资问题,根据合同约定处理就可以了。 
二是“股权转让+股权回购”模式。投资者成为股东,参与经营管理,或者以股东身份分配利润。此时,应当认定其享有的是股权。但鉴于其取得股东是支付对价的,退出时自然不存在抽逃出资的问题。但如果其受让股权时,转让人本身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此时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8条的规定,其可能要与转让人一起承担出资瑕疵的责任,此种责任不是抽逃出资责任。
2.因增资扩股形成的名股实债是否存在抽逃出资问题
增资扩股往往涉及投资人与公司的关系。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投资者如何获得固定收益?履行减资程序。不履行减资程序的,增资后的公司债权人可请求作为股东的投资者承担抽逃出资的责任;增资前的公司债权人则无权提出请求。
二是经减资程序而获得固定收益的行为不构成抽逃出资,因为投资者取得收益是有对价的,且也经历了法定程序。

       往期文章:最高法裁决:分公司借款总公司需要担责吗?


往期文章:新买的宝马竟是喷过漆的瑕疵车,法院判决:4S店“部分欺诈”?

       往期文章:九民纪要后,法院这样认定和处理职业放贷行为(三种结果)


往期文章:最高法案例:伪造公章被判刑,但假公章所签合同仍合法有效



      本号法律支持:姜效禹,山东烟台人,从事法院工作十六年,现山东智峰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微信号:sdyt86,立足烟台诚交各界好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