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负责任为由推行离婚冷静期,实则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
不知道该文章的作者是不是法律人,是不是接触过婚姻法方面法律实务的法律人,文章作者貌似通晓法律规定,否则不能以专业的口吻告诉读者,根据法律规定,家暴是法院直接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又明显是缺乏实践经验的外行人口吻,不知道现实操作中,通过法院认定家暴的可能性,几率几乎为零。
文章《借问民法典,离婚自由有多远?》延续了某些人一贯主张的,离婚要冷静,要对家庭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告诉读者,“让那些意气用事的离婚且行且珍惜”,法律规定可以让家暴类离婚一次判离的,甚至把离婚的责任推给了“为何结婚之前没考虑过这些问题?”,是不是跟那些告诉大众,受到不公或是心怀不满时要退身自我反思,一样的满满鸡汤口吻?
以上仅是举个例子而已。离婚案件中,不仅存在家暴行为认定难的问题,还存在婚姻财产认定难、孩子抚养权争夺难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能够第一时间帮双方固定证据。很多律师,一听说离婚案件,是拒绝接案的,理由是,举证难,认定难,矛盾很容易激化并引火烧身,到了法院,很多法官也是秉持这样的办案思维。离婚难,才是目前司法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倒好,成了要解决离婚容易问题,甚至告诉社会,法院亦可以家暴为由,一锤判离。
都是成年人,即使不设定什么“冷静期”,到民政局、到法院,也不是动动嘴、跑趟腿、不经大脑就能办成的事,何来不冷静之说?设定所谓的“冷静期”,但凡有点社会经验的都知道,这实则是帮一方或双方掩盖过错行为、转移消耗婚内财产、教唆争夺孩子成分,多过了让双方和谐协商化解矛盾。
近些年,法律界“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一说流传甚广,拥趸者甚众,出口者满满的以对别人负责人的态度,有种置身事外、高高在上的意味。深入考量会发现,这种心灵鸡汤式的宣教,虽然占据了对别人多些理解、本职工作要认真负责的道德制高点,但却是把自己的主观评价强加给了别人的人生选择权,以道德的制高点抵销了本职工作的法律职责,实践中不仅毫无用处,甚至会产生对相对人不负责任的有害影响!
在改革的名义下,有法院已经在离婚案件中,推行什么诉讼之前双方先做份测试题,看双方对婚姻理解是否能达成一致认识,来判断双方感情是否破裂;推行什么诉讼之前先给双方三个月的冷静期通知,案件延后审理等等做法,是不是将职权强加给个人生活选择权的表现?微信群里,有网友估计,冷静期规定的期限届满,大多数离婚者要面对的是,不是婚姻危机解除,而是另一方财产已经所剩无几,孩子不知去向,甚至人也下落不明了。
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最知道,外人只看尺寸鞋码就可以决定穿鞋人的感受吗?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第一责任人,外因什么时候起到了决定作用?冷静期一出,离婚变麻烦了,可能会带来离婚率的下降,但这种对别人负责、结婚是为何不冷静的推卸理由下,会造成多少的家庭悲剧,造成多少的社会矛盾激化,难道不用考虑吗?
往期文章:10万字的《民法典》正式通过,法律人叹:专业选的好,年年似高考
往期文章:某中院又开始招司法辅助人员了,莫让法院成了劳务人员流动站
往期文章:一地公开征集原检察长违法犯罪线索;一地法检原“两长”接受调查;一地两名原法院领导被查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