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洪涛追悼会开了,不知道那位发《诉求信》的未入额法官还好吧?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1-04-01


10月18日,在朋友圈发出“绝笔信”后溺亡的,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遗体告别仪式在成都举行。媒体报道,参加仪式的毛书记的亲属、生前好友、同事和学生超千人,大家面容悲戚。据记者观察,校长王清远没有出席追悼会,毛洪涛生前同事称毛洪涛能力特别强,对人友善,自发来送他最后一程。


这几天,关于在体制内浸染多年的厅官毛洪涛为何自杀,一直是网络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他是以死明志的士人风骨,也有人引用他在“绝笔信”斥责“一年来,本人所受到的伤害和不公,今生极致。……”,归咎于个人精神崩溃,身体失调,“因工作失败而结束”生命,更有的观点认为,这种方式离世,太不值得了。相信大家都看到过这样的观点。

关于真实的情况,当地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相信会有一个交待。一个厅级官员,即使自认能力不足而申请调离到别的空闲岗位,今后成为闲云野鹤,所达到的职业高度,已经是绝大多数人一生望尘莫及的待遇和层级了,何必非要自己结束生命来个“以死控诉”呢?这样的观点,这几天并不陌生吧?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老好人”、“明白人”、“聪明人”可谓无处不在。别人遇到的天大的困难和难题,在他们看来,其实根本没什么计较价值,在他们眼里,只要退一步,不就海阔天空了吗?然而,细思量一下,大到关系国家社会的公义事项,小到关系个案是非曲直的人间道义,没有那些较真精神人的争取,这个社会又如何会有进步呢?古人追求的“文死谏、武死战”精神,怎么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是说来听听的,甚至是骗人的?



四十几岁就任正厅职干部,而且担任过市委常委和宣传部长等要职,毛洪涛并非官场小白,是有历练的高级干部。有观点认为,既然死亡都不怕,为何不采取公布举报的方式呢?既然发现了单位内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就应该收集证据,向上级反映配合调查,以正本清源呢?


还真有人举报了。就在这个月,山东一法院的一做过十几年律师,一心考上公务员做法官的未入额法官,在经历了三轮法官遴选推荐失败后,国庆节期间将自己此前给高院院长未果答复的,反映当地法院遴选考评不公的《诉求信》发到了网上(详见《有人辞职,有人退额,有十年律师考公当了员外法官三次遴选都惨败》一文)。《诉求信》最初获得了四五万的浏览量,之后其再发文,点击量直落到几千而已,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了,《诉求信》反映的问题,如石沉大海一般,一点回声也没有了。


在讲求一团和气,不求风浪的某些人眼里,要么适应环境,要么离开环境,别无二途。敢于发出异议闹出动静的,就是不和谐的声音,就像未入额法官文中所称的“有个性”、“不能融于环境”,“让组织被动,给单位形象造成伤害”的“帽子”,随时都会首先被扣上,甚至会被告之“是否同意删除文章?如果同意还有补救,否则纪委要介入。”甚至有律师撰文告诉那位未入额的法官,要么忍,要么离开,做回律师,也是不错的选择。举报,真的就没有代价?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现场采访其学生可知,毛洪涛性格外向刚直,直言不讳,雷厉风行;其治学严谨,理念先进,执行力强;还心底柔软,宽严有度,深受学生的爱戴。这样的性格,在处处讲究人缘不能得罪人、一次次无记名投票的测评中,是否能脱颖而出呢?即使在举报后的上级调查中,是否会有单位同事站出来给他说话呢?


       细心的学生在毛洪涛追悼会上发现,花圈的挽联上,落款也多为毛曾工作过的西财大,成大的寥寥无几。会不会举报不成,自己处境更为不佳,还要面对上级的“盖章定论”呢?这些,作为当事人,能够想到死亡的毛洪涛,应该不是没有考虑过的吧?作为一名十几年的律师、十几年的法官,也不是没有考虑到的吧?


生命只有一次,能够选择更好的活着,没有人会选择离开人世。动辄对别人选择用离世方式进行控诉,发出“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这样的责问,不过是事没临头般的旁观者心态,无视逝去者内心执着和秉性所面临的极度无助和悲凉,也根本不明白世间还有舍身求仁、以死明志的壮举。


谁都有职业追求,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没有人会公然开罪身边领导的地步。动辄对别人提出的异议,给出“要么忍,要么离开!”这样的指点,不过是漠视潜规则的步步退让,无视诉求者内心对于职业道德和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渴望,也不明白任何权利都是经过争取而不是唾手可得的道理。


这几天,看着满屏的评议和追忆毛书记事件的文章,不时冒出些“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评论,烟语君脑海里一直出现的是,那位质疑法官遴选不公平的“员外”法官,不知道他的境遇如何了?


只想说,无论是以死抗争的毛书记,还是敢于揭盖子质疑遴选不公的未入额法官,能够以己之力不怕牺牲自我的将身边存在的问题推到公众面前,而且是对社会公平正义有意义的事项,都是值得尊敬的人。因为,我们,乃至我们的后辈,都是他们行为的受益者,包括哪些质疑他们的做法不值得、不应该者。


没有风清气正的大学氛围,我们的孩子会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没有唯才是举的法官遴选,我们的司法会有公平正义的诉讼氛围?要知道,任何“牺牲”都是有价值的!


 往期文章:不到年底法院进入加班季,这月四名法官猝然离世,如何解?

        往期文章:这是上诉吗?这是律师吗?


        往期文章:最新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出炉: ,浙江第一, 湖南垫底


        往期文章:“第二公诉人”辩护词惹火,律师为何不喜欢做法律援助?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