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律师摆地摊,何尝不是行业突破之路?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3-04-30

此前,发文《从律师进军地摊经济、律所踢走发声律师,看律师行业的发展与内卷》后,有网友发来了这样一组图片,言下之意,律师业早就在各地走向了地摊经济,而且花样繁多。只不过,很多律师还停留在观念里的高大上阶段而已。


2022年7月17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律师兼职做骑手’展现新就业形态发展前景》的文章。文中指出,美团研究院发布《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2020年上半年,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达295.2万人,同比增长16.4%,近五成骑手每月可获得4000元以上收入,近四成骑手有其他职业,其中不乏律师、舞蹈演员、导演等传统意义上的白领人群。

律师,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领人群,这是大多数人的印象,也是律政剧里的剧情设计,也是很多律师的对外自我标榜。对应的是,很多律师、律所,都是在标榜追求最低收案收费标准的提高,专攻深耕某一领域堪称法律专家,不惜重金打造黄金地段的写字楼和个人人设。在很多人看来,律师行业就是人均收入数十万元、光鲜亮丽的职业群体。

不过,有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执业五年以内的青年律师生活困难。深圳律协编撰的《深圳律师行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尽管深圳市律师事务所2021年实现了比2020年增长了20%多,但主要从事诉讼业务青年律师中有59.19%比例的群体近三年年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下,30%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10万元。

今年一月份,贵州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电子调研问卷等方式,对全省青年律师(35周岁及以下)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收回青年律师填写的有效问卷2866份。数据显示,有73.6%的青年律师税后年平均收入低于10万元,其中39.1%的低于2021年发布的贵州省城镇私营单位社平工资47381元,这部分律师生存压力大,需要给予支持和帮助。
律师的收入,只能依赖案源,除非依赖家庭的支持,没有法律业务委托执业,且严格按照规定不能做兼职的话,再法律精通的律师,也会面临着自身的生计问题。
疫情形势下,不时的传来大厂裁员和商业经营者关门的消息,社会就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网状结构,一环的震动,必将传导到其他行业,而律师行业的兴盛与否,基本可视为市场经济的晴雨表。经济下行可能会带来纠纷的增多,但长期影响,则会是法律纠纷案件和客户支付能力的下降。
俗话说,痛则变,变则通。没有稳定案源,案源不能主动上门,就不得不主动出击,形式应该包括摆地摊吧,尽管律师行业规则规定,律师不能在律所之外设置办公地点。

有文章已经开始鼓励青年律师摆地摊,以解决自身收入低、生活困难等难题。青年律师摆地摊既能增加宣传渠道,获得案源增加收入,又能避免律所提供案源带来的收入克扣问题。

这里面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变化承受力的问题。只要律师们肯转变以往的白领阶层思维,以更贴地气的宣传方式推广自己,肯定是转变的越早,越处于有利位置。

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影响了客户的支付能力,但社会矛盾纠纷却是客观存在的,动辄还是坚守动辄几万元的收费标准、光管理费卡座费就一年几万元的成本,势必会造成很多人因为支付不起律师费而不请律师。

地摊经济,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律师走出写字楼,走上街头摆摊,也会带来律师费的亲民化,大众法律服务的普及化。一个一个律师摊位、随手可见的律师联系方式,更是可以货比三家的供大众选择,也是律师新业态的体现,其他行业更普遍获得法律服务的机会。

今后,当你在街上遇到律师贴在三轮车后的广告,卖袜子衣服的门店贴着法律咨询的广告,甚至有人在路边摆着代写诉状、代理案件的招牌时,不要意外,要认识到,见证律师水平的,不是衣装或摊位,而是法律见解。

  往期文章:法官在法庭上当着当事人的面斥责律师笨蛋,律师应该怎么做?


  往期文章:你认识的男女律师,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头像造型?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吗?


  往期文章:超生婴儿“社会调剂”震惊了世人,更该感触法治进步的弥足珍贵,警惕退步


  往期文章:一年法律服务费1元、0元,一份律师函6.2元、7元,碾压之下如何保证律师的独立性?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