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律师圈的三个事例,说明三个层级的从业者都在内卷
事例一:“庞九林律师”近期分享的“律师办案故事”写到,自己从朝阳法院办案出来,发现法院门口站着坐着不少揽案的年轻律师。其中一个漂亮的戴着眼镜的小姑娘,用极标准极好听的普通话问我:你好,请问您需要法律咨询吗?律师明显感到,这女孩并不善于推销,来到马路边,向来来往往的人揽案件,不知道爸妈看了会心痛不?律师最后感慨,活着不容易!
能抛开外界或业内赐予律师职业“高大上”虚荣走上街头摆摊揽案的,要么是律所强制指派,要么是实在别无他途而自闯门路,但共同的特征应该都是初入律师职业者。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网友说的,其中很多人是法律公司的冒牌“律师”,专司承揽案件者。律师“办案故事”里点明了她们的律师身份,说明至少其内心确认,这些街头揽案的,确有律师在内。
如果案源不愁,律师何须走上街头揽案?有经验的律师老师教给年轻徒弟的入门第一课,不就是要不忙装忙、没案也要有案的“充门面”提高身价吗?能走上街头搭讪路人“自贬身价”的,说明初入律师行业者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事例三:近日某家顶级律所的一份向省高院领导请求在审案件从轻判决的《紧急汇报》,传遍了法律圈。时间过了很久,居然无人出来辟谣及澄清。《紧急汇报》中提到,作为一家具有为公开债券提供独立法律意见书资质、法律服务企业一万余家的顶级律所,为发行金额超过450亿元的债券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收费总额仅40多万元。有律师感慨,如此低廉的价格,让其他的同行情何以堪、如何收费?
都说只要爬到了行业的顶端,就可以不惧社会大势和行业趋势的潮起潮落,坐拥波澜不惊。以上事例说明,顶级律所不顾司法审判规则的寻求法院领导“关照”,要冒着押上全所命运“毁于一旦”的执业风险,通过不断压低价格才能承揽到没有几个竞争对手的金融业务,谁还能说,内卷只是发生在初级、中级律师从业者身上?
律师行业,有人说脱胎于中国古代的讼师,要知道,历朝历代,是没有这个正式职业的,真正成为职业的,还是来源于现代法律体系的建立。从律师职业诞生之日起,就跟法律地位的高大、法律职业的专业联系起来,被视为白领职业、精英行业。以上的三个层面的事例说明,影视剧表现的、很多人心目中的律师职业,在残酷的竞争中,正在日趋平庸化、中介化。
在很多的统计数据里,律师业务是实现逐年递增的;在很多的区域规划里,律师数量是旨在达到一定数量的,有没有想到的是,律师职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否真的在不断优化之中,身处行业之中的从业者,乃至每年十几万法律毕业生的潜在入行者,究竟面临着如何的执业环境?很多法科生以西方国家的万人律师占比,来规划和预计自己的就业前景,想过没有,是否具有相同的社会环境和职业履职需求?
在很多文章里,律师职业,被划入了医生、教师一类,被视为社会良心行业,概因这些职业,承担着维系现在复杂社会体系正常运转所必须的修复功能。律师,虽然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但却是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下,保证各种社会活动按照法律规则运行所必须的职业。
仓廪实而知礼节,有恒产者才有恒心。保证一个职业的正常发展,保证从业人员的大多数致力专业,前提是要提供从业者公平竞争的执业环境、只要勤勉就可获得基本的收入保障。按照这个要求,医生、教师基本可以实现,可律师呢?规划的律师数量猛增,鼓励大量法律生进入律师行业,是否考虑过行业内的从业环境、市场的真实饱和度、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呢?
最近,南方某地爆出了一名中院法官跟7名律师长期勾兑,利用职权为他们介绍案源,提供执业便利从而互相获利的司法案例。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当下行贿律师的存在,实则加剧了律师行业内部的不正当竞争,令社会其他群体从外部不看重律师的专业性,甚至认为律师执业不过如此进而虎视眈眈,最终危害整个律师的职业环境。
经济下行的大环境非个别因素导致和扭转,可律师行业外部执业环境、内部公平规则这一事关行业发展的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重视、着力解决呢?
往期文章:“霸气”的告知牌:律师,法院不是当事人,不需要你普法
往期文章:劳荣枝律师被立案调查,律师到底能不能发文评议自己代理的案件?
往期文章:行贿律师的盛行,可导致行业性的逆淘汰,伤害法律的公信力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