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律师,你连法官面儿都没见到,怎么好意思收那么多钱?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3-12-27

近日,律师界惹人注意的,不仅有俩辩护律师遭遇来宾中院脱鞋安检、禁带电脑等为理由的不带律师开庭,律师不得不将案件辩护工作从法庭搬到了微直播上,同期还有两位律师界的大咖发文,一是讲述自己代理案件遭遇到了“律闹”,一是自己代理案件因为见不到法官而不得不公开写文喊话。综合来看,这三件事其实都是一件事。

来宾中院的事情,已经被“澎湃新闻”这样的媒体报道和评论,在此也就不说了,坐等事件结果吧。事件中暴露出的,法院对于辩护律师权益保障意识,才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而类似的问题,已经被一些法律专家上升到了威胁到律师职业生存环境的认识。

8月6日,有被很多人称之为大咖的网红律师发文附带视频的称,自己代理的案件遭遇到了“律闹”:一强奸罪申诉当事人认为律师在代理申诉过程中,“律师什么工作都没做”,“律师说案子没招儿了”等为由,要求退费,多次去律师事务所大闹,并去司法局、律协投诉,最后索性到了律所不走了。

文中晒出的凭证显示,律师收了十万元的申诉阶段代理费,根据文章所列的律师所做的工作是:前期团队律师接待了慕名而来咨询申诉事项的当事人,收费接受委托之后的阅卷、案件沟通交流、起草修改定稿申诉状(多达二十几页),还回答了一些当事人案件之外的法律疑问,为对方推荐了一些媒体报道的渠道。

案件的结果是,去年九月份接受的委托,今年六月份当事人就以没有任何效果为由闹着要退费。律师感叹,“这样的经验教训也让我们逐渐学会筛选当事人,那么,什么样的当事人不能接受他们的委托,总结以下几点,也是给各位同行避个雷......”

翻遍整个文章,感情律师收费接受委托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阅卷写申诉状,压根就没有以代理人的身份向法院提出申诉交涉啊!而是,“姜某拿着律师为其起草的申诉状以及情况说明四处投递、邮寄、反映情况。”,律师给出的结论是,“即将启动申诉程序递交申诉状时,(姜某)突然变脸,”。
可能是孤陋寡闻了,咱也不知道刑事律师代理申诉案件的收费标准,也不具体了解在北京像作者那个段位的网红律师的收费标准,更不理解律师代理刑事申诉案件是否应包括向法院等司法机关代为申请立案等法律程序,反正从文章可见,前期对律师各种工作很满意的当事人,等了快一年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律师程序没有走完,申诉状没有递交,法院没有处理,认为律师工作没有完成。”,“要求将其签字的申诉状撤回”。
看罢文章,不免令人疑问,为啥都快一年了,律师不给当事人申请再审立案,而是让当事人拿着申诉状自己四处投递邮寄、反映情况呢?既然人家6月份就直接表达不满了,至今又两个月了,律师为啥在申诉案件代理上想法,诸如申诉立案等,继续推进,争取当事人理解呢?
另外一个网红律师8月4日发文是,一封写给北京市某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厅长王法官的公开信。文中交代写文的原因是,自己作为某案的辩护律师,曾经去法院想跟法官当面交流,却被法官助理要求提交书面材料,几次电话探讨案情都是助理接听,而联系不到法官,直到几个月后收到了案件的判决书。

律师在文中认为,这个案件其非常不理解为何严重超审理期限(从中止恢复审理到现在将近十一个月)?当事人和家属是等不及了,才增加其作为辩护人。他接受委托之后,发现案子存在很多问题,去法院要求和法官当面交流未果后,向法官邮寄了《开庭申请书》、《调取证据申请书》、《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和《补充辩护意见》等材料,可一直没有得到回应,直到等来了法院的判决书。

因为没有沟通,律师在文章中疑惑,法官究竟采取了什么措施,能让这个案件可以延长这么久的审判期限,居然可以不顾及各级法院三令五申的清理积案的要求?

让一个律师在案件判完之后,向法官实名喊话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律师看来,这是一件得不偿失,对自己案件结果已经没啥影响,反而容易得罪法官的事情。

窃以为律师的气愤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文章写到,就算法官不知道自己是网络大V,起码其跟法官“多年前和你有一面之缘”,同在一政法大学组织的模拟法庭大赛中一起担任评委。不知道这是不是律师跑到法院找法官的底气,以及吃了闭门羹的怨气?

造成的律师怨气表现不仅在于公开发文质疑,而且还表现在拒不到法院领取判决书上,直接要求法院邮寄送达。想想也好理解,律师跑到法院去找法官沟通案情,法官不予接待的拖了几个月后的直接判了,还怎么叫律师屁颠屁颠的配合工作的跑到法院去领判决呢?

结果接受了当事人的委托,不仅没有改变案件的进程,虽然邮寄了几份材料,可连个庭都没开的就收到了判决书,甚至连法官的面儿都没有见到。虽然不知道这当事人满怀信任委托的“第二茬”律师收费多少,可律师必然面对如何向当事人解释自己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啊!

以上三个都是刑事辩护律师的抱怨,尽管第二个是律师抱怨当事人,可反映的也是律师在推进法院申诉立案上的无力。可见,三个例子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刑事案件律师代理上,与审判法官的沟通并不容易,而是相当困难。

一面是当事人满怀信任找到大咖律师代理案件,一面是律师在推进司法案件进展方面深感无力。或是开庭免检权、出庭权都无法保障,或是申诉立案不力,或是连法官面儿都见不到,不得不通过自媒体喊话的方式,寻求向当事人有个交代。

每次看到那些网络大V在各种场合上给社会大众、案件当事人信誓旦旦的讲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分析案件的法律结果,烟语君都不免疑惑,如此的答复而一旦不能司法实现的话,律师又该如何交代呢?也许,以上的三个例子,就是这样的问题结果吧!

  往期文章:过分了!律师出庭要脱鞋安检、禁带电脑...正在交涉中庭审结束了


  往期文章:少一本正经的忽悠人,行贿就是行贿,哪有什么“无奈”“正当”的


  往期文章:从最高法院再审期间调处8起行政案件看,司法考核能考出公正和效率吗?


  往期文章:再审制度司法指导意见有重大变化,能改变诉讼程序空转现象吗?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不包括朋友圈)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