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二十刚出头的我带着对法官的无限憧憬和朦胧认知,考进了法院。那时的我满身书卷气,内心非常渴望能披上法袍、手持法槌,坐在神圣庄严的法庭上,用自己的所学作出公平正义的裁判。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一天工作下来,面对吵吵嚷嚷、互不相让的当事人,感觉满身疲惫,不少时候甚至遭受委屈和痛苦,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那么执着的选择当法官是否错了。踌躇矛盾之中,我读诗聊以慰藉。“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激励我决不能向困难屈服,决不能向挫折妥协。刚进单位,我就被分到了法院“第一大庭”刑事审判庭工作。桌面上一本本厚实沉重的案卷、高墙内一张张忧郁的面孔、庭审中一轮轮唇枪舌剑的激辩,身披法袍的我端坐在法庭之上,在手中法槌敲响的那一刻,无疑成了主宰被告人命运的使者。记得在审理张某盗窃案件时,一天张某的父亲小心翼翼的来到我的办公室,穿着过时的旧衣裳,树根般粗壮斑驳的双手记录了他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当他试图将一个装着钱的旧信封塞进我的口袋时,我的心被刺痛了。我一直以为,行贿者是可恶的,因为他用权钱交易这种方式蔑视了法律的尊严,亵渎了法官的公正。但是,当贿赂来自于这样一个贫穷的父亲时,我茫然了:难道他也是在蔑视法律、亵渎法官吗?难道在人民群众心中,法官就等同于雁过拔毛的贪官吗?看着他那无助的目光,我耐心的告诉他,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请您相信我,相信法律,这笔钱我将作为您为孩子预交的罚金,在量刑时会充分予以考虑的,您就放心吧。他充满感激的望着我,然后转身离开。目送他离去的背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诚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总有一些意志薄弱的法官在欲望中迷失了方向,请客送礼、托人说情等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地向法官袭击。但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官,我清楚的知道,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是用来换取各种利益的工具,身为刑事法官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追求正义的丹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也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时时刻刻警醒我、鞭策我!2014年,我被调到民事审判庭工作。民事案件的繁杂琐碎让我自顾不暇,开不完的庭、写不完的文书,有时面对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案卷材料,看着电脑上只写了开头的判决书,心情总是莫名烦躁。为了追求案件效率,我成了写文书的办案“机器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对民事法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位70岁高龄的老人师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起诉至法院,在查阅卷宗材料后,我发现师某起诉的一名被告田某,系单位聘用司机,其在执行工作任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该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但师某并未起诉单位,在将这一情况向老人讲解后,老人并不相信,误以为我是在为田某逃脱责任。我将案件涉及的法律规定向老人一一讲解,对老人的疑惑进行仔细解答,最终老人增加用人单位为被告,避免了老人的诉累。判决生效后,老人前来申请执行,在给老人办理完执行手续后,他颤巍巍的从身后的布袋里拿出一袋苹果,急忙塞给我,还没反应过来的我下意识的推托说不用了,老人一下子急了,说“当初开庭,见台上坐的是这么年轻的姑娘,心都凉半截,可是开完庭,见你一直给我们调解,我就知道我想错了,我这次遇到好人了,这是咱自家种的苹果,你就尝尝吧。”回到办公室,看着老人给的苹果,心里酸酸的。一个孤独无助的老人因为我的工作而获得应有的赔偿,我本来只是在尽心地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没想到自己的平常之举却为老人化解了心结,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民事法官的快乐与喜悦。我突然明白了,一块石头的威力不足以掀起惊涛骇浪,一颗博大仁义的心却能够温暖整个世界。法官也需要这样一颗心,法官不是对法律条文进行机械的引用,法官是用“心”在工作,用“情”在演绎法律。2018年,我被调到五亩法庭工作。人民法庭每天处理的都是离婚、借贷、赡养、邻里纠纷等案件,繁琐而接地气。为了深入了解纠纷,彻底化解矛盾,法官不再是坐堂审案,而是要跋山涉水,深入村组了解案情,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初冬的一天,阳光才吐出第一缕晨曦,空气中夹杂着一丝寒意,法庭忙碌的一天却早已开始,今天审理的是一起因失火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案件,亢某与魏某两家比邻而居,和睦相处,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却使两家反目成仇。当天魏某家却突起大火,火势汹涌,很快蔓延到了亢某家,两家的房屋及屋内的财产都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经事故认定,起火原因是魏某家电气线路故障而引发,双方因赔偿问题无法达成和解,亢某于是向法庭提起诉讼。受理此案后,我带领法庭干警立即奔赴现场进行勘验。事发地位于偏远山区,交通、通信极为不便,我们沿着崎岖不平、蜿蜒盘旋的山路,驱车三个多小时才到达,经实地察看房屋受损状况,调查走访当地群众后,当场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对损失数额争议很大,亢某提出对房屋受损金额进行评估鉴定,然而鉴定费却高达2万元,且房屋早已焚烧殆尽,面临无法鉴定的风险。考虑到双方均系当地贫困户,为减轻诉讼成本,我决定再次组织双方调解。二次调解我们转变以往“单枪匹马”的思路,特地邀请村组干部、司法所及法律服务所人员参与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依旧对房屋损失确定及赔偿数额争执不下。无奈三次、四次,从双方亲朋好友入手,通过讲证据、析利弊,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一对邻居至此由互相埋怨、相互指责到握手言和、冰释前嫌。过程虽然艰辛,但看到付出终有结果,听到当事人感谢的话语,此时此刻,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感到再多的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值。在一次次的办案中,我明白了“吵”。正是“吵”,当事人才来到法院。一个好的法官,就是要能让当事人从“吵”着进来到“笑”着出去。在一次次的宣判中,我深深体会到当法槌落下,婚姻被解体、财产被分隔、自由被限制的感觉,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法官所肩负的使命。有一句话说得好,“你办的不是案件,你办的是别人的人生”。为了法官的使命,自己在一个个深夜挑灯夜战,翻阅那永远翻不完的法条,永远也写不完的文书。“白加黑” “五加二”的超负荷工作,平均每月结案40件以上,除去休息日,平均每天结案2件以上。除了阅卷、送达、调查、调解、开庭、合议、文书写作、卷宗整理等一系列办案的环节,还少不了扶贫、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尽管每天忙得晕头转向,身心疲惫,可案件数还在那里,不管你想或不想,它们都只增不减。很多时候,我也会厌倦,好想卸下这份沉重,心想,算了吧,这不外乎是一份工作,不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神圣。可是,每看到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大打出手的乡邻握手言欢,闹离婚的小夫妻破镜重圆,辛苦一年的农民工终于从老板那里拿到血汗钱……作为法官,一种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那一刻,内心充满了莫名的感动。柔和东风吹拂,四季冷暖轮回,法院耕耘十余载,历历在目如昨日,人生至美至好的年华燃烧在法庭之上,奉献在自己钟爱的司法事业之中。自己接触最多的是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解决最多的是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我虽然没有能力让人民群众“有栋宇之安,无饥寒之患”, 但我有用为民司法的信念温暖他们的决心。这就是,坚守法律底线,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名法官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