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党组:教师考评要切实改变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帽子、唯奖项倾向

法研在线 2021-09-15

开启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新征程

中共教育部党组

开启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的基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国教育系统深入贯彻“九个坚持”,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教育取得今天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广大教师的默默奉献。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教师队伍基础地位更加坚实。地位是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概括为“九个坚持”,提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一部分,可见其分量之重、要求之高。2018年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教师工作的文件,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重点支持的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提出了系列提升教师地位的政策。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部署实施教师教育的五项重点任务和十大行动。2020年8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聚焦短板弱项,提出创新举措,推动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队伍履行使命更显担当。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报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施教、立德树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涌现出于漪、高铭暄、卫兴华等“人民教育家”,李保国、黄大年等一批优秀教师典型,以及“时代楷模”钟扬、曲建武、张玉滚、陈立群、卢永根等杰出代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14000多名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成为“最美逆行者”。


教师队伍制度举措更加完善。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围绕重师德、兴师范、强素质、优结构、提待遇等关键环节建章立制,有力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供给。坚持师德为先。印发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出台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系列文件,划出师德师风红线,加大师德违规行为查处和公开通报力度。坚持能力为重。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完善公费师范生政策,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建立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对师范生教育政策予以改进和完善。“国培计划”实施10年来,中央财政投入超过170亿元,培训教师超过1600万人次,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素质能力。坚持管理为要。首次出台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完善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全面实施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启动“县管校聘”改革,县域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印发《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严把选聘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关,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持保障为基。开展专项督导,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为中小学老师减轻不合理负担。实施“特岗计划”,1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10亿元,累计招聘95万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开启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的方向

目前,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区域、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是1732万专任教师支撑起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助力了我国教育的大踏步前进。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必须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升的根基、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的基础;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的制高点;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创新生长点,教师是生长点的生长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教师是根本的根本。


要清醒看到,虽然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付出巨大努力,让人民满意还任重道远。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大;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有待深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


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破除教师发展方面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教师队伍从专项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实现教师队伍从基本支撑向高质量支撑转型,开启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


开启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的重点

“十四五”时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师德为魂、能力为本、管理为要、地位为基,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把这个“第一标准”落实在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中。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励、惩处六大制度,坚持常抓不懈,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有日常的教育督导。打造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突出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握好继承和发展、高线引领和底线要求、严管和厚爱的关系,坚持“四个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师德师风违规行为。


大力振兴教师教育,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要在加强体系上下功夫。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推动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协同育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发挥专业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健全省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要在提升层次上下功夫。提升培养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师范生公费教育,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报师范当老师。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要在质量保障上下功夫。落实院校分类评估,实施三级五类师范类专业认证,守好师范教育质量“生命线”,引导师范院校特色发展、追求卓越。要在创新融合上下功夫。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内生动力,引导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


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让好老师不断涌现。教师资源配置要“更均衡”。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切实发挥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统筹教师配置和管理。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幼儿园倾斜。坚定不移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继续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教师职业发展要“更通畅”。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流动。教师考核评价要“破五唯”。切实改变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帽子、唯奖项等倾向,注重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考核,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贡献,破除SCI至上,边破边立,发挥教师评价“指挥棒”良好导向作用。


不断提升教师地位待遇,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要重投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高参加1+x证书试点职业院校的绩效工资总额,支持高校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内部分配机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要清负担。规范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表及各类社会性事务,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要立尊严。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解决对学生不敢管、不善管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强宣传。健全教师国家荣誉表彰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展现教师新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构建新时代尊师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

来源 | 光明日报、教育部官方网站等。

同一所大学,两篇学位论文现雷同!校方回应

7分钟短片,没一句台词,暖哭上亿人:这辈子你为谁拼过命?

重温求学路 再忆南开情——南开法学四十年征稿启事

《法律与社会科学》征稿启示(延期)

李克强和他的北大法律系同学
2021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
四川省法学会2020年度法治实践创新专项课题立项名单
“贸大法学院学生法律沙龙”第21期征文获奖名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四川省2020年 “百名法学家 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候选人名单
网上的期刊评价信息可靠吗?
黄晓明花3600万买豪宅,掉坑败诉!(附判决全文)
要求硕士在读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诉讼法学理论新苑》征稿启事
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
上海市法学会港澳台法律研究会公开征集2020年年会论文
青岛大学获“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授牌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3期法学论文要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4期法学论文要目
《法律与金融》(第六辑) 目录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要目
《刑事技术》2020年第45卷第5期要目
教育部关于几起高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
梁慧星老师教您如何学民法,如何阅读“大部头”
《三晋法学》(第十四辑)要目
《中国农村法治论坛》(第7卷)目录
公共治理青年论坛“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4期法学论文要目
《经纬法学论丛》(第一辑)目录、《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8)目录
第二届新时代“枫桥经验”与警务现代化高端论坛征文启事
关于“2020年度互联网法治重点研究课题”中标及拟资助情况的公告
高效完成论文的10个原则!
《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5期要目
《法律和社会科学》(第18卷第1辑)目录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要目
《家事法实务》(2019年卷) 目录
《清华金融法律评论》(2019第3卷 第1-2辑) 目录
《家事法研究》(2019年卷/总第15卷)目录
《法律和政治科学》(2019年第1辑)目录


任何道路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贵在努力与坚持

诚挚邀请您加入东小店

京东商城价格PK东小店价格

隆重揭晓!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名单来了!

湘潭大学法学院张庆霖老师在开学典礼上的精彩发言,新生必看!

书到用时方恨少!

开启新征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