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复习必备!
初中语文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生物 |
初中道德 | 初中历史 | 初中地理 |
初中美术 | 初中音乐 | 电子课本 |
第一单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本诗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写的一首抒情诗。
(2)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抒发了经历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饱受风霜、深受灾难而正在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
(3)全诗共分四节,有四个意象群,每个意象群都包蕴着特定的思想感情。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的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陈旧、颓废、贫脊、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象征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第四节,“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喂养”象征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和她代表的一代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这四个意象群,第一节的“蜗行”展现历史悠久的古国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的过去而悲伤之情;第二节写祖国的“希望”总是在贫穷与悲哀中失落,表现了诗人的遗憾之情;第三节的“黎明”象征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诗人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未来而欢呼;第四节的“沸腾”展现中国人民无比的信心、干劲和创造力,表现了诗人要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献身的热情。实际上作者逐层推进地展现了祖国的历史面貌和自己对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深厚情感。
(4)本诗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题,全诗共四节,每节都用一组包蕴着特定思想感情的意象群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独特感情,虽无一词一句的直抒胸臆,却包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这种象征达意的方法,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5)“我”作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在各节中与作为祖国的“你”对举。第一节的“我”是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的显现,与祖国共命运;第二节的“我”是祖国人民克服贫穷、悲哀的希望;第三节的“我”是祖国奋起腾飞的象征;第四节的“我”是祖国的忠实儿女。“我”始终与祖国密切相关,交融一体,是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意象代表,是诗人情感的倾诉主体。
2.《梅岭三章》(1)作者简介陈毅,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2)积累词语阎罗:阎罗王,亦称“阎王爷”。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捷报:胜利的消息。 血雨腥风: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也说血雨腥风。 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3)背诵课文,深入理解。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这两句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总领全诗,追怀往昔,告知我们艰难创业的征战途程。
②“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精神? 运用了借代与比喻的修辞法。“旌旗”,原来是指指挥或者开道用的一种旗帜,这里是借代的用法,指部队。“阎罗”,原指阎罗王,这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反动派。 这两句诗表达了与反动派血战到底,死了都不屈服的精神。 小结:第一则主要是追怀往昔,首句设问,总领全篇,表达了诗人面对当时的必死险境革命新年至死不渝的气节。
③“南国烽烟正十年”中的“烽烟”是什么意思?全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烽烟:原指边境有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用以报警的火,这里借代为战争。
④“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的目的是什么? “国门悬”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作者运用这个典故的目的是: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 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
⑤“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的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⑥“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对人民的镇压应该结束了。 涯:边境。腥风血雨: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
⑦“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表达了怎样的内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手法:用典与比喻。 “取义成仁”借用典故,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表现为真理而牺牲。“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实现。
(4)背诵《梅岭三章》,然后思考这三首诗之间怎样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不暝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 (5)中心思想这三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3.《短诗五首》①《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 并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
②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冬夜的“霜风”“月光”代表着环境的萧森,象征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和传统,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追求独立,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 在严寒下不妥协, 在孤独中不退缩, 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③“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为了说明什么?“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④诗中写“我等待着”,“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
⑤如何理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所表达的情感?有伤悼之情,感伤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生命;有惋惜之情,叹惋萧红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有羡慕之情,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断章》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找出这些景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等。
⑥这首诗中有四幅画面,请你说说这四幅画面之间的联系。前两幅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幅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⑦四幅画面相互联系,说明了什么道理?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世间万物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⑧《风雨吟》诗的前两行中的“卷”和“奔”,有什么妙处?“卷”和“奔”,极为生动、颇有气势地写出了风、雨的动态。
⑨诗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我”作为一个有志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⑩《统 一》怎样理解“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拥有怎样的万千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的传递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4.《海燕》①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一步 掠起(1u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精灵:指民间传说中的恶魔鬼怪。在古代东方某些地方的神话传说中,精灵常指反抗上天统治者的“恶魔”。这里是指海燕英勇、机智的反抗精神。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号叫:这里形容海燕的极度欢乐。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预言家:预先说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的人。 困乏:疲乏。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②概括大意:(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
③课文理解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三幅图画就是全文的三段。第一段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第二段写海燕为暴风雨迫近而欢乐,而号叫;第三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就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全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第一幅画面中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其它海鸟表现怎样?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刻划这些海鸟?这样写有何作用?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用了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等词不达意语来刻划那些海鸟,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
第二幅画面中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第三幅画面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象火焰,闪电象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在这幅图画里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
在文章的结尾,海燕为什么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海燕的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第一单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本诗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写的一首抒情诗。(2)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抒发了经历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饱受风霜、深受灾难而正在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
(3)全诗共分四节,有四个意象群,每个意象群都包蕴着特定的思想感情。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的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陈旧、颓废、贫脊、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象征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第四节,“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喂养”象征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和她代表的一代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这四个意象群,第一节的“蜗行”展现历史悠久的古国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的过去而悲伤之情;第二节写祖国的“希望”总是在贫穷与悲哀中失落,表现了诗人的遗憾之情;第三节的“黎明”象征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诗人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未来而欢呼;第四节的“沸腾”展现中国人民无比的信心、干劲和创造力,表现了诗人要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献身的热情。实际上作者逐层推进地展现了祖国的历史面貌和自己对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深厚情感。
(4)本诗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题,全诗共四节,每节都用一组包蕴着特定思想感情的意象群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独特感情,虽无一词一句的直抒胸臆,却包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这种象征达意的方法,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5)“我”作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在各节中与作为祖国的“你”对举。第一节的“我”是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的显现,与祖国共命运;第二节的“我”是祖国人民克服贫穷、悲哀的希望;第三节的“我”是祖国奋起腾飞的象征;第四节的“我”是祖国的忠实儿女。“我”始终与祖国密切相关,交融一体,是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意象代表,是诗人情感的倾诉主体。
2.《梅岭三章》(1)作者简介陈毅,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2)积累词语阎罗:阎罗王,亦称“阎王爷”。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捷报:胜利的消息。 血雨腥风: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也说血雨腥风。 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3)背诵课文,深入理解。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这两句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总领全诗,追怀往昔,告知我们艰难创业的征战途程。
②“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精神? 运用了借代与比喻的修辞法。“旌旗”,原来是指指挥或者开道用的一种旗帜,这里是借代的用法,指部队。“阎罗”,原指阎罗王,这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反动派。 这两句诗表达了与反动派血战到底,死了都不屈服的精神。 小结:第一则主要是追怀往昔,首句设问,总领全篇,表达了诗人面对当时的必死险境革命新年至死不渝的气节。
③“南国烽烟正十年”中的“烽烟”是什么意思?全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烽烟:原指边境有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用以报警的火,这里借代为战争。
④“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的目的是什么? “国门悬”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作者运用这个典故的目的是: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 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
⑤“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的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⑥“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对人民的镇压应该结束了。 涯:边境。腥风血雨: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
⑦“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表达了怎样的内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手法:用典与比喻。 “取义成仁”借用典故,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表现为真理而牺牲。“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实现。
(4)背诵《梅岭三章》,然后思考这三首诗之间怎样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不暝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 (5)中心思想这三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3.《短诗五首》①《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 并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
②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冬夜的“霜风”“月光”代表着环境的萧森,象征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和传统,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追求独立,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 在严寒下不妥协, 在孤独中不退缩, 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③“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为了说明什么?“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④诗中写“我等待着”,“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
⑤如何理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所表达的情感?有伤悼之情,感伤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生命;有惋惜之情,叹惋萧红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有羡慕之情,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断章》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找出这些景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等。
⑥这首诗中有四幅画面,请你说说这四幅画面之间的联系。前两幅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幅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⑦四幅画面相互联系,说明了什么道理?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世间万物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⑧《风雨吟》诗的前两行中的“卷”和“奔”,有什么妙处?“卷”和“奔”,极为生动、颇有气势地写出了风、雨的动态。
⑨诗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我”作为一个有志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⑩《统 一》怎样理解“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拥有怎样的万千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的传递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4.《海燕》①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一步 掠起(1u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精灵:指民间传说中的恶魔鬼怪。在古代东方某些地方的神话传说中,精灵常指反抗上天统治者的“恶魔”。这里是指海燕英勇、机智的反抗精神。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号叫:这里形容海燕的极度欢乐。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预言家:预先说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的人。 困乏:疲乏。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②概括大意:(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
③课文理解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三幅图画就是全文的三段。第一段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第二段写海燕为暴风雨迫近而欢乐,而号叫;第三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就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全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第一幅画面中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其它海鸟表现怎样?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刻划这些海鸟?这样写有何作用?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用了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等词不达意语来刻划那些海鸟,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
第二幅画面中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第三幅画面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象火焰,闪电象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在这幅图画里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
在文章的结尾,海燕为什么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海燕的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第二单元
第5课 孔乙己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等。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二、故事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9年3月,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当时新文化运动虽已揭开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对复古主义的各种逆流,鲁迅十分愤懑。为拯救青年一代,他写下此文,艺术地再现了深受封建科举制戕害的读书人形象,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三、注音、理解词义
生字注音:茴香豆(huí)唠叨(lāo dǎo)羼水(chàn)笔砚(yàn) 拭去(shì)蘸酒(zhàn)蒲包(pú)舀水(yǎo)
跌断(diē)颓唐(tuí)附和(hè)不屑置辩(xiè)咸亨酒店(hēng)荤菜(hūn)惋惜(wǎn)阔绰(chuò)
涨红(zhàng)绽出(zhàn)哄笑(hōng)间或(jiàn)着了慌(zháo)打折(shé)门槛(kǎn)
缠夹不清:指说话没条理,混杂纠缠说不清楚。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着别人。
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贫困,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颓唐:精神萎靡。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③):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主题。
五、问题归纳
1.小说开头是怎样介绍鲁镇的酒店的格局和喝酒的两种人的,这属于什么描写?目的何在?
鲁镇的酒店的特殊格局——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隔开了喝酒的两种人:一种是“短衣帮”,他们“靠柜外站着”喝,这是穷苦的劳动人民;另一种是“长衫”主顾,他们踱进店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是悠闲、阔绰的剥削阶级。这属于社会环境描写。通过一短一长,一外一里,一站一坐的鲜明对比,揭示了顾客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这是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缩影,为下文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特殊身份作了铺垫,也预示着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2.“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简要说明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渲染了咸亨酒店里势利、冷漠的气氛,为主人公出场提供典型的生活环境。这是文章第一次出现笑,孔乙己是一个连酒店的小伙计都可以嘲笑的人,更加突出了孔乙己被当作笑料的可悲的社会地位,为孔乙己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伏笔。
3. 品析“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反映出孔乙己的思想意识与经济地位的矛盾,“站着喝酒”说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人是这样,他既被上层统治阶层排挤又不容于下层人民,预示着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4.“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两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外貌描写。孔乙己“身材很高大”,具备劳动能力,却不去做活,可见他懒惰或是不屑劳作的迂腐。“青白脸色”,说明他营养不良,生活贫困。“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为下文“短衣帮”们嘲弄孔乙己偷东西挨打埋下了伏笔。“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长衫“又脏又破”,表明了孔乙己好逸恶劳、潦倒不堪,却又死要面子。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5.“排”和“绽”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个“排”字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炫耀似的一个一个拿出铜板的样子,表现了他向他人炫耀的心理。写出了他的虚荣和穷酸。一个“绽”字活画出他被人“揭伤疤”时的窘迫尴尬、又羞又恼的神态。
6.“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请简要说说“捞”字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捞”字显示出酒客们奚落、嘲笑的口吻,表现了酒客们嘲笑孔乙己凭本事不可能考中,只能赌一下运气,像海里捞鱼一样去获取功名。用酒客们的讽刺渲染孔乙己的悲凉,表现了酒客们的冷漠、无情。
7.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当时怎样的思理?
运用神态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活动:先是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傲:我不但认识字,而且知道的很多,不值得和“他们”争辩。后来人们取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戳痛了他心灵上的伤疤,击中了他精神上的要害,“颓唐不安模样”反映出他内心难以掩饰的、不可名状的苦痛。
8. 孔乙己把毫无用处的“茴”字四种写法当作学问,你怎么理解?
孔乙己把毫无用处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当作学问来炫耀,可见他的迂腐和当时的教育制度对人的荼毒。孔乙己的态度是主动、热情、兴奋的,而小伙计的态度则是厌烦、冷淡、爱理不理的。一热一冷的对比,更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也更好地显示了当时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9.“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结构上,这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突出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低微,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里可有可无的“多余人”,预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这句平平淡淡的话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对孔乙己既哀其不幸,又批判其麻木不仁和苟且偷生。
15.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11.各种人是如何取笑孔乙己的?应怎样理解?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六、课文主题
小说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底层知识分子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的双重摧残,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民众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教材课后习题
一、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清高,善良而又懒惰、虚荣、无能,可怜又可气的人。
文中对他正面描写的地方比较多,如对孔乙己外貌和绰号来历的描写,对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等。此外还有侧面描写,如第五段和第十段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中,既不融于短衣帮,也不融于长衫客,连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也不理解他、不亲近他。他的腿被丁举人打折了,无人关心,反被嘲笑,可见当时的世态炎凉。综上可见,孔乙己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
二、(1)小说中有四处写到人们的“笑”:
①一处是在第4 段: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原因:孔乙己因为偷了何家的书而被众人嘲笑。
②一处是在第6 段: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原因:孔乙己被人问起为何没有考中秀才, 无言以对而遭嘲笑。
③一处是在第8 段: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原因: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他的表现确实可笑,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④一处是在第11 段: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原因: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
(2)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穷苦人和弱者,用人们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笑是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三、1. “排”字写出了孔乙己想在“短衣帮”面前摆阔的心理。“摸”字表明孔乙己再也没有多余的钱了,暗示他已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
2.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的不屑与嘲讽,他们认定孔乙己是没有用的人,即使得到秀才的功名也纯粹是偶然,何况孔乙己根本考不上功名。“笼”字揭示了孔乙己在灵魂深处的伤疤被戳痛时难以掩饰的痛苦心理。
3. 掌柜并不关心孔乙己的死活,只关心他的账目,他的酒钱。表明掌柜的冷漠无情,揭示当时的世态炎凉。
4. 不矛盾。因为“我到现在”一直没再见过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儿关于他的确切消息,所以用“大约”表猜测。但依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时的悲惨状况,在那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的死又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在“大约”后用“的确”来表明“我”猜测的结论。
四、短衣帮角度示例:做工归来,每天累得要死,可是看到孔乙己,累便减少了许多。这个倒霉的家伙,穿着个破长衫装文明人,其实大家都瞧不起他,他还自以为了不起。他好喝懒做,还偷东西,每天“之乎者也”,没事跟着我们去打个短工,挣钱养活自己多好?唉,真是的。听说这家伙,居然到丁举人家里去偷,腿被打折了,好几个月没来这店里喝酒了。没有孔乙己的咸亨酒店,真没意思啊!
五、《示众》这部小说里,巡警拉着身穿白背心的犯人在街上示众时,秃老头研究起犯人衣服上的字来了,胖大汉以狗肚皮的升降为享受,老妈子以拿犯人来哄自己小孩子开心为乐趣。
《药》这部小说里,英雄夏瑜为了华夏民族的崛起,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地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
这些看客的共同特征:无知愚昧、冷漠麻木、无聊空虚。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通过描绘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把国民内心的孤独、精神的空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民众,只有民众思想上清醒了,中华复兴才有希望。
6、变色龙
一、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等。主要戏剧作品有《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其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
二、故事背景
《变色龙》作于1884年,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及沙皇专制统治。
三、理解词义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精神不振作。
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离奇。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聪明灵活。
名贵:珍贵,难得。
娇贵:把某人某物看得十分贵重而使之处于娇生惯养的地位。
径自:自管自,任意地。
坎肩:无袖的衣服,即背心。
下贱坯子:意即贱种。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5):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个狗咬人事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6-27):描写了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断案”时的五次“变色”。这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五、问题归纳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双关的修辞手法,“无精打采”把门人格化,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双关语,明指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暗指沙皇的统治,具有讽刺意味。整个句子勾勒出萧条凄凉、恐怖压抑的社会环境,暗示了沙皇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2.“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句中的“钻”字有何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钻”字富有表现力,写出人们聚集之快,人们的无聊心态——以看热闹为乐。说明在沙皇时代,极端的专制统治造成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病态现象:贫穷落后,愚昧麻木,无聊透顶,却又不甘沉寂。
3.“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
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楚蔑洛夫官腔十足、装腔作势的性格特点。
4.“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句中的“咳”“拧起”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只用了两个词,这位警官的官老爷架子、装模作样的丑态就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
5.“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这是第三次写到军大衣,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的恐惧心理,穿大衣只是一种掩饰,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将奥楚蔑洛夫凌弱畏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6.“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不假思索,立即表态,唯官是从的性格特点。不变的是狗,变的是人,变的是对狗的评价,不变的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本性。
7.“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赏析“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的好处。
“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的神态配合语言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一副庸俗势利的市侩嘴脸被勾画得淋漓尽致。
8.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恐吓”写出沙皇走狗的真面目。“裹紧大衣”,是第四次写大衣,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力图逞威风,对自己的“表演”也不无难堪,所以裹紧大衣灰溜溜地走了。“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与开头呼应。
六、课文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讽刺了腐朽黑暗的沙皇专制统治,批判了其反人民的本质。
课后习题
一、不是将军家的狗→辱骂狗,要教训主人
不是将军家的狗→弄死狗,坚持正义
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偏袒狗,指责赫留金污蔑
也许是将军家的狗→夸赞狗,辱骂赫留金活该
是将军哥哥的狗→夸赞小狗,恐吓赫留金
二、示例:奥楚蔑洛夫因“狗的主人是谁”而“变色”,根源是其作为沙皇专制统治的走狗,所独具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质。作者通过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透过其言行和本质,揭示了当时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腐败风气,揭示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揭露出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揭示了小市民的麻木、庸俗和愚昧,表达了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能让我们更清楚、具体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
三、示例:文章写了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态度的五次变化。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是主持正义的警察,一会儿化身为趋炎附势者,对狗的主人极尽拍马逢迎、巴结讨好之能事。变化之快,跨度之大,寡廉鲜耻之甚,令人瞠目。小说完全凭借人物形象自身前后矛盾的言行的对比,揭露出沙皇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对比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对当时的沙皇俄国制度和沙皇统治进行了有力的讽刺,让读者在大笑之余产生深深的反思。
四、示例:奥楚蔑洛夫——穿着警察制服,外套军大衣,走路耀武扬威。主持正义时,义正辞严;谄媚起来,又巧舌如簧,一副哈巴狗、奴才相。尴尬时,也面不改色,但是抹额头冷汗、皱眉、声音带颤音。
巡警叶尔德林——穿着警察制服,跟在奥楚蔑洛夫之后,小跟班形象。奥楚蔑洛夫神气,他也神气;奥楚蔑洛夫正义,他也挺直腰杆,扮演正义者,点头、随声附和;奥楚蔑洛夫谄媚,他也点头哈腰,讨好附和。奥楚蔑洛夫尴尬,他机灵地帮助解围。
首饰匠赫留金——一脸油滑、言行夸张,喜欢出风头。举着受伤的手指头,炫耀伤口,博取同情。
7、溜索
一、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出生于1949 年。1984 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棋王》《遍地风流》《常识与通识》《闲话闲说》等。
二、故事背景
本文选自《遍地风流》,略有改动。云南怒江大峡谷, 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 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 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 两岸居民过江, 从前主要靠“溜索”桥。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舒徐有致的节奏,层层烘托,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
三、理解词义
1.盘桓:盘旋;曲折回绕。
2.蓦地:突然地,让人感到意外地。
3.迟疑:指犹豫;拿不定主意。
4.锱铢:锱、铢,均为古代重量单位,是相对很小的重量单位。锱铢用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5.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6.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四、课文分段
开端(1-9):马帮来到怒江边,准备过溜索。
发展(10-17):驮队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18-22):“我”在领队的指导下胆颤心惊地溜索。
结局(23-25):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五、问题归纳
1.小说开篇便写到怒江之险,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危险的。
①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底“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
②作者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非常注意变换角度,将“我”的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③段中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前面牛死也不肯再走”描写出了牛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映衬。此时“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我和牛的惊恐万状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它们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这从侧面更加烘托出怒江峡谷的为同寻常的险恶。此时我“顺风出一口长气”,牛和我仍然相互映衬。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3.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4. 小说中“我”起着什么作用?(难点)
(1)故事(过溜索)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效果)
(2)小说的叙述者,线索作用;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联情节,使情节更简洁,更集中。(情节)
(3)过溜索的参与者,烘托环境,第一处“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写“我”面对峡谷时的表现,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4)过溜索的参与者,反衬主要人物;我“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僵着脖颈盯住天”“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是我在过溜索时的表现,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对比,反衬出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
(5)体验者(代言者),代替作者抒情、议论,体现主旨及情感价值趋向:“我”从战战兢兢不敢过溜索到受到领队及汉子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影响逐渐变得坚强,彰显了文章的主旨: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小说中的“我”:叙述者,线索作用;亲历者,增强真实感;参与者,烘托主要人物;体验者(代言者),代替作者抒情、议论,体现主旨及情感价值趋向。
5.文中用不少笔墨写牛,说说这对表现环境和刻画人物各有什么作用。
写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的情状,从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首领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6.本文写了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马帮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首领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六、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写出了作者对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的精神的钦敬和赞颂,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气定神闲的姿态。
8、蒲柳人家
一、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北京人。他幼年成才,被誉为“神童作家”。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私访记》《山楂村的歌声》等;中篇小说集《鹧鸪天》《烟村四五家》《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长篇小说 《春草》 《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他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其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故事背景
刘绍棠从被放逐的精神荒原上归来,便回到了他那充满了眷恋之情的运河两岸,这魂牵梦萦的故乡的热土,这哺育过他、让他难忘的童年的乡亲,这长着垂柳的河岸,这河滩旁的蒲柳小屋,无处不牵动着他的种种思绪、缕缕诗情,于是《蒲柳人家》诞生了。
三、理解词义
腌臜:脏;不干净。
荣膺: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隐藏、躲起来。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攀高枝儿: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断壁残垣: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一脑门子官司:形容心中含着怒气,不满的情绪流露在脸上。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4):以何满子为线索,引出何满子、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传奇人物。
第二部分(15-35):主要介绍了何大学问的典型性格及其生活经历,塑造了他侠肝义胆、好说大话、爱讲排场的形象。
五、问题归纳
1.“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何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天气炎热,为何满子被爷爷拴在立柱上的情节渲染氛围。
2.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白描的方法,生动活泼、干脆利落的短句,不仅读起来极富节奏感,同时更把一个性格泼辣爽朗、豪放率直的农村妇女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3.“何大学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分析。
侠肝义胆 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4.何满子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好动玩劣,聪慧灵秀;好学好问,伶俐可爱;疼爱爷爷,有爱憎立场,有男子汉气;何大学问:刚正不阿,仗义轻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能说会道,嫉恶如仇。
5.“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这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能镇八方”的一丈青大娘却管不了何满子,衬托出何满子的顽皮及其在奶奶心中的地位,自然地引出下文。
6.“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试分析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写出了何满子在奶奶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比喻生动形象,用词活泼、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了乡土气息。
7.赏析“等到天黑的时候,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这句话。
“一扔”扔掉了所有的担心和抱怨,一“叫”叫出了积久等待的焦灼和盼望,这一细节充分地流露出奶奶对孙子的疼爱。尤其是那一声“小祖宗儿”的呼唤真正喊出了何满子在奶奶心中的地位。
8.小说语言具有什么特色?
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
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9.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占典传统的继承。
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六、课文主题:
小说通过塑造何满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生活在京东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热情地歌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农民。
第二单元
第5课 孔乙己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等。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二、故事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9年3月,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当时新文化运动虽已揭开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对复古主义的各种逆流,鲁迅十分愤懑。为拯救青年一代,他写下此文,艺术地再现了深受封建科举制戕害的读书人形象,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三、注音、理解词义
生字注音:茴香豆(huí)唠叨(lāo dǎo)羼水(chàn)笔砚(yàn) 拭去(shì)蘸酒(zhàn)蒲包(pú)舀水(yǎo)
跌断(diē)颓唐(tuí)附和(hè)不屑置辩(xiè)咸亨酒店(hēng)荤菜(hūn)惋惜(wǎn)阔绰(chuò)
涨红(zhàng)绽出(zhàn)哄笑(hōng)间或(jiàn)着了慌(zháo)打折(shé)门槛(kǎn)
缠夹不清:指说话没条理,混杂纠缠说不清楚。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着别人。
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贫困,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颓唐:精神萎靡。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③):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主题。
五、问题归纳
1.小说开头是怎样介绍鲁镇的酒店的格局和喝酒的两种人的,这属于什么描写?目的何在?
鲁镇的酒店的特殊格局——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隔开了喝酒的两种人:一种是“短衣帮”,他们“靠柜外站着”喝,这是穷苦的劳动人民;另一种是“长衫”主顾,他们踱进店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是悠闲、阔绰的剥削阶级。这属于社会环境描写。通过一短一长,一外一里,一站一坐的鲜明对比,揭示了顾客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这是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缩影,为下文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特殊身份作了铺垫,也预示着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2.“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简要说明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渲染了咸亨酒店里势利、冷漠的气氛,为主人公出场提供典型的生活环境。这是文章第一次出现笑,孔乙己是一个连酒店的小伙计都可以嘲笑的人,更加突出了孔乙己被当作笑料的可悲的社会地位,为孔乙己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伏笔。
3. 品析“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反映出孔乙己的思想意识与经济地位的矛盾,“站着喝酒”说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人是这样,他既被上层统治阶层排挤又不容于下层人民,预示着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4.“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两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外貌描写。孔乙己“身材很高大”,具备劳动能力,却不去做活,可见他懒惰或是不屑劳作的迂腐。“青白脸色”,说明他营养不良,生活贫困。“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为下文“短衣帮”们嘲弄孔乙己偷东西挨打埋下了伏笔。“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长衫“又脏又破”,表明了孔乙己好逸恶劳、潦倒不堪,却又死要面子。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5.“排”和“绽”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个“排”字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炫耀似的一个一个拿出铜板的样子,表现了他向他人炫耀的心理。写出了他的虚荣和穷酸。一个“绽”字活画出他被人“揭伤疤”时的窘迫尴尬、又羞又恼的神态。
6.“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请简要说说“捞”字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捞”字显示出酒客们奚落、嘲笑的口吻,表现了酒客们嘲笑孔乙己凭本事不可能考中,只能赌一下运气,像海里捞鱼一样去获取功名。用酒客们的讽刺渲染孔乙己的悲凉,表现了酒客们的冷漠、无情。
7.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当时怎样的思理?
运用神态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活动:先是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傲:我不但认识字,而且知道的很多,不值得和“他们”争辩。后来人们取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戳痛了他心灵上的伤疤,击中了他精神上的要害,“颓唐不安模样”反映出他内心难以掩饰的、不可名状的苦痛。
8. 孔乙己把毫无用处的“茴”字四种写法当作学问,你怎么理解?
孔乙己把毫无用处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当作学问来炫耀,可见他的迂腐和当时的教育制度对人的荼毒。孔乙己的态度是主动、热情、兴奋的,而小伙计的态度则是厌烦、冷淡、爱理不理的。一热一冷的对比,更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也更好地显示了当时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9.“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结构上,这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突出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低微,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里可有可无的“多余人”,预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这句平平淡淡的话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对孔乙己既哀其不幸,又批判其麻木不仁和苟且偷生。
15.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11.各种人是如何取笑孔乙己的?应怎样理解?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六、课文主题
小说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底层知识分子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的双重摧残,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民众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教材课后习题
一、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清高,善良而又懒惰、虚荣、无能,可怜又可气的人。
文中对他正面描写的地方比较多,如对孔乙己外貌和绰号来历的描写,对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等。此外还有侧面描写,如第五段和第十段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中,既不融于短衣帮,也不融于长衫客,连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也不理解他、不亲近他。他的腿被丁举人打折了,无人关心,反被嘲笑,可见当时的世态炎凉。综上可见,孔乙己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
二、(1)小说中有四处写到人们的“笑”:
①一处是在第4 段: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原因:孔乙己因为偷了何家的书而被众人嘲笑。
②一处是在第6 段: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原因:孔乙己被人问起为何没有考中秀才, 无言以对而遭嘲笑。
③一处是在第8 段: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原因: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他的表现确实可笑,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④一处是在第11 段: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原因: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
(2)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穷苦人和弱者,用人们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笑是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三、1. “排”字写出了孔乙己想在“短衣帮”面前摆阔的心理。“摸”字表明孔乙己再也没有多余的钱了,暗示他已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
2.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的不屑与嘲讽,他们认定孔乙己是没有用的人,即使得到秀才的功名也纯粹是偶然,何况孔乙己根本考不上功名。“笼”字揭示了孔乙己在灵魂深处的伤疤被戳痛时难以掩饰的痛苦心理。
3. 掌柜并不关心孔乙己的死活,只关心他的账目,他的酒钱。表明掌柜的冷漠无情,揭示当时的世态炎凉。
4. 不矛盾。因为“我到现在”一直没再见过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儿关于他的确切消息,所以用“大约”表猜测。但依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时的悲惨状况,在那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的死又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在“大约”后用“的确”来表明“我”猜测的结论。
四、短衣帮角度示例:做工归来,每天累得要死,可是看到孔乙己,累便减少了许多。这个倒霉的家伙,穿着个破长衫装文明人,其实大家都瞧不起他,他还自以为了不起。他好喝懒做,还偷东西,每天“之乎者也”,没事跟着我们去打个短工,挣钱养活自己多好?唉,真是的。听说这家伙,居然到丁举人家里去偷,腿被打折了,好几个月没来这店里喝酒了。没有孔乙己的咸亨酒店,真没意思啊!
五、《示众》这部小说里,巡警拉着身穿白背心的犯人在街上示众时,秃老头研究起犯人衣服上的字来了,胖大汉以狗肚皮的升降为享受,老妈子以拿犯人来哄自己小孩子开心为乐趣。
《药》这部小说里,英雄夏瑜为了华夏民族的崛起,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地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
这些看客的共同特征:无知愚昧、冷漠麻木、无聊空虚。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通过描绘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把国民内心的孤独、精神的空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民众,只有民众思想上清醒了,中华复兴才有希望。
6、变色龙
一、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等。主要戏剧作品有《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其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
二、故事背景
《变色龙》作于1884年,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及沙皇专制统治。
三、理解词义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精神不振作。
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离奇。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聪明灵活。
名贵:珍贵,难得。
娇贵:把某人某物看得十分贵重而使之处于娇生惯养的地位。
径自:自管自,任意地。
坎肩:无袖的衣服,即背心。
下贱坯子:意即贱种。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5):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个狗咬人事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6-27):描写了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断案”时的五次“变色”。这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五、问题归纳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双关的修辞手法,“无精打采”把门人格化,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双关语,明指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暗指沙皇的统治,具有讽刺意味。整个句子勾勒出萧条凄凉、恐怖压抑的社会环境,暗示了沙皇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2.“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句中的“钻”字有何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钻”字富有表现力,写出人们聚集之快,人们的无聊心态——以看热闹为乐。说明在沙皇时代,极端的专制统治造成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病态现象:贫穷落后,愚昧麻木,无聊透顶,却又不甘沉寂。
3.“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
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楚蔑洛夫官腔十足、装腔作势的性格特点。
4.“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句中的“咳”“拧起”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只用了两个词,这位警官的官老爷架子、装模作样的丑态就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
5.“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这是第三次写到军大衣,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的恐惧心理,穿大衣只是一种掩饰,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将奥楚蔑洛夫凌弱畏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6.“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不假思索,立即表态,唯官是从的性格特点。不变的是狗,变的是人,变的是对狗的评价,不变的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本性。
7.“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赏析“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的好处。
“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的神态配合语言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一副庸俗势利的市侩嘴脸被勾画得淋漓尽致。
8.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恐吓”写出沙皇走狗的真面目。“裹紧大衣”,是第四次写大衣,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力图逞威风,对自己的“表演”也不无难堪,所以裹紧大衣灰溜溜地走了。“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与开头呼应。
六、课文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讽刺了腐朽黑暗的沙皇专制统治,批判了其反人民的本质。
课后习题
一、不是将军家的狗→辱骂狗,要教训主人
不是将军家的狗→弄死狗,坚持正义
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偏袒狗,指责赫留金污蔑
也许是将军家的狗→夸赞狗,辱骂赫留金活该
是将军哥哥的狗→夸赞小狗,恐吓赫留金
二、示例:奥楚蔑洛夫因“狗的主人是谁”而“变色”,根源是其作为沙皇专制统治的走狗,所独具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质。作者通过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透过其言行和本质,揭示了当时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腐败风气,揭示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揭露出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揭示了小市民的麻木、庸俗和愚昧,表达了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能让我们更清楚、具体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
三、示例:文章写了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态度的五次变化。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是主持正义的警察,一会儿化身为趋炎附势者,对狗的主人极尽拍马逢迎、巴结讨好之能事。变化之快,跨度之大,寡廉鲜耻之甚,令人瞠目。小说完全凭借人物形象自身前后矛盾的言行的对比,揭露出沙皇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对比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对当时的沙皇俄国制度和沙皇统治进行了有力的讽刺,让读者在大笑之余产生深深的反思。
四、示例:奥楚蔑洛夫——穿着警察制服,外套军大衣,走路耀武扬威。主持正义时,义正辞严;谄媚起来,又巧舌如簧,一副哈巴狗、奴才相。尴尬时,也面不改色,但是抹额头冷汗、皱眉、声音带颤音。
巡警叶尔德林——穿着警察制服,跟在奥楚蔑洛夫之后,小跟班形象。奥楚蔑洛夫神气,他也神气;奥楚蔑洛夫正义,他也挺直腰杆,扮演正义者,点头、随声附和;奥楚蔑洛夫谄媚,他也点头哈腰,讨好附和。奥楚蔑洛夫尴尬,他机灵地帮助解围。
首饰匠赫留金——一脸油滑、言行夸张,喜欢出风头。举着受伤的手指头,炫耀伤口,博取同情。
7、溜索
一、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出生于1949 年。1984 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棋王》《遍地风流》《常识与通识》《闲话闲说》等。
二、故事背景
本文选自《遍地风流》,略有改动。云南怒江大峡谷, 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 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 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 两岸居民过江, 从前主要靠“溜索”桥。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舒徐有致的节奏,层层烘托,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
三、理解词义
1.盘桓:盘旋;曲折回绕。
2.蓦地:突然地,让人感到意外地。
3.迟疑:指犹豫;拿不定主意。
4.锱铢:锱、铢,均为古代重量单位,是相对很小的重量单位。锱铢用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5.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6.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四、课文分段
开端(1-9):马帮来到怒江边,准备过溜索。
发展(10-17):驮队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18-22):“我”在领队的指导下胆颤心惊地溜索。
结局(23-25):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五、问题归纳
1.小说开篇便写到怒江之险,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危险的。
①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底“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
②作者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非常注意变换角度,将“我”的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③段中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前面牛死也不肯再走”描写出了牛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映衬。此时“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我和牛的惊恐万状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它们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这从侧面更加烘托出怒江峡谷的为同寻常的险恶。此时我“顺风出一口长气”,牛和我仍然相互映衬。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3.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4. 小说中“我”起着什么作用?(难点)
(1)故事(过溜索)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效果)
(2)小说的叙述者,线索作用;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联情节,使情节更简洁,更集中。(情节)
(3)过溜索的参与者,烘托环境,第一处“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写“我”面对峡谷时的表现,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4)过溜索的参与者,反衬主要人物;我“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僵着脖颈盯住天”“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是我在过溜索时的表现,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对比,反衬出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
(5)体验者(代言者),代替作者抒情、议论,体现主旨及情感价值趋向:“我”从战战兢兢不敢过溜索到受到领队及汉子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影响逐渐变得坚强,彰显了文章的主旨: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小说中的“我”:叙述者,线索作用;亲历者,增强真实感;参与者,烘托主要人物;体验者(代言者),代替作者抒情、议论,体现主旨及情感价值趋向。
5.文中用不少笔墨写牛,说说这对表现环境和刻画人物各有什么作用。
写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的情状,从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首领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6.本文写了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马帮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首领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六、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写出了作者对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的精神的钦敬和赞颂,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气定神闲的姿态。
8、蒲柳人家
一、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北京人。他幼年成才,被誉为“神童作家”。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私访记》《山楂村的歌声》等;中篇小说集《鹧鸪天》《烟村四五家》《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长篇小说 《春草》 《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他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其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故事背景
刘绍棠从被放逐的精神荒原上归来,便回到了他那充满了眷恋之情的运河两岸,这魂牵梦萦的故乡的热土,这哺育过他、让他难忘的童年的乡亲,这长着垂柳的河岸,这河滩旁的蒲柳小屋,无处不牵动着他的种种思绪、缕缕诗情,于是《蒲柳人家》诞生了。
三、理解词义
腌臜:脏;不干净。
荣膺: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隐藏、躲起来。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攀高枝儿: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断壁残垣: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一脑门子官司:形容心中含着怒气,不满的情绪流露在脸上。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4):以何满子为线索,引出何满子、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传奇人物。
第二部分(15-35):主要介绍了何大学问的典型性格及其生活经历,塑造了他侠肝义胆、好说大话、爱讲排场的形象。
五、问题归纳
1.“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何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天气炎热,为何满子被爷爷拴在立柱上的情节渲染氛围。
2.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白描的方法,生动活泼、干脆利落的短句,不仅读起来极富节奏感,同时更把一个性格泼辣爽朗、豪放率直的农村妇女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3.“何大学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分析。
侠肝义胆 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4.何满子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好动玩劣,聪慧灵秀;好学好问,伶俐可爱;疼爱爷爷,有爱憎立场,有男子汉气;何大学问:刚正不阿,仗义轻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能说会道,嫉恶如仇。
5.“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这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能镇八方”的一丈青大娘却管不了何满子,衬托出何满子的顽皮及其在奶奶心中的地位,自然地引出下文。
6.“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试分析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写出了何满子在奶奶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比喻生动形象,用词活泼、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了乡土气息。
7.赏析“等到天黑的时候,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这句话。
“一扔”扔掉了所有的担心和抱怨,一“叫”叫出了积久等待的焦灼和盼望,这一细节充分地流露出奶奶对孙子的疼爱。尤其是那一声“小祖宗儿”的呼唤真正喊出了何满子在奶奶心中的地位。
8.小说语言具有什么特色?
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
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9.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占典传统的继承。
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六、课文主题:
小说通过塑造何满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生活在京东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热情地歌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农民。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 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二、朗读节奏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内容理解
1.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内容结构
(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
①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最后进一步论证,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②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第二段 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
①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其次从反面举贪求“万钟”的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最后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③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方法,所起作用?
排比:强有力的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的行为。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的论点,鲜明有力。
四、重点问题
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 ③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 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的观点。
2.文中出现的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舍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⑴句意思相反,第⑵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5.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6.补充道理和事实论据
(1)道理论据
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②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2)事实论据(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
①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②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泰然赴死,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
③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④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发表最后一次演讲
7.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的?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更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义:道义、大义。言行合乎道德规范,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五、理解性默写
1.哪句话体现了全文的大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不辩礼仪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唐雎不辱使命》
【生字注音】
唐睢不辱(jū)使命 秦王怫(fú)然怒
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
休祲(jìn)降于天天下缟(gǎo)素
秦王色挠(nóo)
【重点字词句义】
1、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置办)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2、古今异义词: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3、词类活用: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③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4、一词多义:
①徒 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
②惠 大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明)
③若 非若是也(像)若士必怒(如果)
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⑴不辱使命(辱没、辜负)
⑵易安陵(交换)
⑶其许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答应)
⑷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⑸故不错意也(所以)
⑹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
⑺逆寡人者(违背)
⑻非若是也(这样)
⑼虽千里不敢易(即使)
⑽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
⑾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⑿布衣之怒(平民)
⒀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
⒁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⒂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⒃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⒄休祲:吉凶的征兆
⒅秦王色挠(屈服)
⒆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⒇免冠徒跣(脚)
6、重点语句翻译: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④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⑤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⑦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⑧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里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⑩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⑾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理解性默写】
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课文内容理解】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8、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9、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0、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11、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2、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13、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
11.《送东阳马生序》
【重点字词】
余幼时即嗜学
嗜:特别爱好
无从致书以观
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录毕,走送之
走:跑。
不敢稍逾约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因此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既:已经 道:学问、学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交流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奔向。执:拿着叩问:求教。叩,请教。
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或遇其叱咄
或:有时
色愈恭,礼愈至
至: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这里指辩解。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等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卒:最终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汤:热水。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再:两次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着
腰白玉之环
腰:用作动词,腰佩
右备容臭
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若神人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
缀:这里意为“跟随”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给予,赠送
凡所宜有之书
宜:应当 不必若余之手录 若:像
假诸人而后见也。
假:借 流辈甚称其贤 贤:贤能
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拜见 余朝京师 朝:朝见
撰长书以为贽
贽: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
言和而色夷
色:脸色 夷:平易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谓:说
是可谓善学者矣
是:这 谓:称作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谓:说
【重要句子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文: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快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6.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文: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
7.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8.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9.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译文: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10.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人了。
11.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坐在大厦里面读书,再也没有奔走的劳累了。
12.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13.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凡是应该有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
1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15.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有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
16.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写了一封长信作为初次见面表示敬意的礼物,言辞很流畅、通达。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候在学习上用心很劳苦。
17.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讲讲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思想感情
本文是宋濂送给同乡马君则的一篇赠序。文章叙述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同乡晚辈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问题探究
1.作者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遇到的苦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抄书之难:手自笔录;
求师叩问之难:趋百里外,谦虚谨慎;
从师道路跋涉之苦: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生活之苦:日再食,缊袍敝衣。
克服的方法:
①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以此得以遍观群书。
②苦无名师引导,长趋百里外,从师叩问。
③用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从未动摇求学的意志。
2.文中先写自己少年求学的艰难与刻苦,目的何在?
目的:激励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4. 本文采用对比的写法,请举出一例,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将同舍生的豪华衣饰和自己的蕴袍敝衣作对比,更为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他不慕虚荣、不畏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的精神。
5.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①学习要勤奋;②求师要诚心;③学习中需要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④学习要又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主持“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
二.背景资料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长烟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3. 赏析下列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头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是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
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和牢固。在“落日”中,边地的孤城及时地把城门关上了。“城”是孤的,但有“千嶂”环绕,“长烟”笼罩,“落日”照耀,就不显得那么孤独无靠。它是坚固的、结实的、严阵以待的。而城的坚固与否,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而且是合理的。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不只坚守,他们并不满足于坚守,他们还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因为只有这样,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边防军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因此,“燕然未勒归无计”七个字就有着深刻的含义了。
(4)羌管悠悠霜满地
承上启下,深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
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
4.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3.赏析下列词句。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
(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狩猎的壮阔场面,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勃发的英雄气概。
上阕:写出狩猎的壮阔场面,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勃发的英雄气概。
(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3.赏析下列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有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小结: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满江红(小住京华)一.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
二.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激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3. 概括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 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
(1)“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2)“四面歌残终破楚”《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3)“不因人热”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5.结合具体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喜悦激动: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苦闷忧愁: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
课堂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 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二、朗读节奏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内容理解
1.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内容结构
(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
①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最后进一步论证,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②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第二段 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
①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其次从反面举贪求“万钟”的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最后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③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方法,所起作用?
排比:强有力的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的行为。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的论点,鲜明有力。
四、重点问题
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 ③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 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的观点。
2.文中出现的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舍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⑴句意思相反,第⑵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5.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6.补充道理和事实论据
(1)道理论据
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②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2)事实论据(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
①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②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泰然赴死,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
③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④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发表最后一次演讲
7.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的?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更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义:道义、大义。言行合乎道德规范,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五、理解性默写
1.哪句话体现了全文的大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不辩礼仪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唐雎不辱使命》
【生字注音】
唐睢不辱(jū)使命 秦王怫(fú)然怒
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
休祲(jìn)降于天天下缟(gǎo)素
秦王色挠(nóo)
【重点字词句义】
1、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置办)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2、古今异义词: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3、词类活用: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③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4、一词多义:
①徒 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
②惠 大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明)
③若 非若是也(像)若士必怒(如果)
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⑴不辱使命(辱没、辜负)
⑵易安陵(交换)
⑶其许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答应)
⑷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⑸故不错意也(所以)
⑹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
⑺逆寡人者(违背)
⑻非若是也(这样)
⑼虽千里不敢易(即使)
⑽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
⑾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⑿布衣之怒(平民)
⒀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
⒁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⒂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⒃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⒄休祲:吉凶的征兆
⒅秦王色挠(屈服)
⒆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⒇免冠徒跣(脚)
6、重点语句翻译: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④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⑤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⑦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⑧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里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⑩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⑾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理解性默写】
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课文内容理解】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8、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9、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0、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11、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2、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13、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
11.《送东阳马生序》
【重点字词】
余幼时即嗜学
嗜:特别爱好
无从致书以观
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录毕,走送之
走:跑。
不敢稍逾约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因此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既:已经 道:学问、学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交流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奔向。执:拿着叩问:求教。叩,请教。
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或遇其叱咄
或:有时
色愈恭,礼愈至
至: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这里指辩解。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等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卒:最终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汤:热水。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再:两次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着
腰白玉之环
腰:用作动词,腰佩
右备容臭
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若神人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
缀:这里意为“跟随”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给予,赠送
凡所宜有之书
宜:应当 不必若余之手录 若:像
假诸人而后见也。
假:借 流辈甚称其贤 贤:贤能
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拜见 余朝京师 朝:朝见
撰长书以为贽
贽: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
言和而色夷
色:脸色 夷:平易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谓:说
是可谓善学者矣
是:这 谓:称作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谓:说
【重要句子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文: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快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6.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文: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
7.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8.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9.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译文: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10.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人了。
11.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坐在大厦里面读书,再也没有奔走的劳累了。
12.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13.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凡是应该有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
1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15.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有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
16.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写了一封长信作为初次见面表示敬意的礼物,言辞很流畅、通达。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候在学习上用心很劳苦。
17.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讲讲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思想感情
本文是宋濂送给同乡马君则的一篇赠序。文章叙述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同乡晚辈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问题探究
1.作者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遇到的苦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抄书之难:手自笔录;
求师叩问之难:趋百里外,谦虚谨慎;
从师道路跋涉之苦: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生活之苦:日再食,缊袍敝衣。
克服的方法:
①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以此得以遍观群书。
②苦无名师引导,长趋百里外,从师叩问。
③用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从未动摇求学的意志。
2.文中先写自己少年求学的艰难与刻苦,目的何在?
目的:激励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4. 本文采用对比的写法,请举出一例,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将同舍生的豪华衣饰和自己的蕴袍敝衣作对比,更为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他不慕虚荣、不畏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的精神。
5.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①学习要勤奋;②求师要诚心;③学习中需要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④学习要又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
12.《词四首》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主持“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
二.背景资料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长烟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3. 赏析下列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头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是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
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和牢固。在“落日”中,边地的孤城及时地把城门关上了。“城”是孤的,但有“千嶂”环绕,“长烟”笼罩,“落日”照耀,就不显得那么孤独无靠。它是坚固的、结实的、严阵以待的。而城的坚固与否,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而且是合理的。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不只坚守,他们并不满足于坚守,他们还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因为只有这样,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边防军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因此,“燕然未勒归无计”七个字就有着深刻的含义了。
(4)羌管悠悠霜满地
承上启下,深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
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
4.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3.赏析下列词句。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
(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狩猎的壮阔场面,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勃发的英雄气概。
上阕:写出狩猎的壮阔场面,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勃发的英雄气概。
(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3.赏析下列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有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小结: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一.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
二.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激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3. 概括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 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
(1)“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2)“四面歌残终破楚”《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3)“不因人热”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5.结合具体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喜悦激动: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苦闷忧愁: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
课堂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怡情(yí) 藻饰(zǎo) 狡黠(xiá) 诘难(jiénàn)
滞碍(zhìài)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怡情:使心情愉快。
傅彩:着色。文中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狡黠:聪明而狡猾。
诘难:诘问,为难。
滞碍:不通畅。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3.学习《谈读书》
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句。圈点批注课文论述的不同内容,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接着,论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的益处。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试举例说明。
①比喻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论述了读书的三种偏向。正面与反面结合,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③归纳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具体论述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面的论述内容加以概括。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并得出结论,这是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更使人信服。
4.学习《不求甚解》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
(3)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名词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②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一味地咬文嚼字,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③对比论证。将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构成正反对比。
小组合作探究:《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①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围绕读书来谈,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方法。②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③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有理有据。
不同点:①两文论证的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从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不求甚解》是驳论,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②论证的方法略有不同。《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法;《不求甚解》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③两文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的语言精练华美;《不求甚解》的语言严谨质朴。
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不可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局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14.《山水画的意境》
(一)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惆怅(chóuchàng) 真挚(zhì) 渲染(xuàn)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心中已有充分的考虑。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二)了解作者及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时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写道:“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三)初探文章,把握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划分结构层次。
全文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作者先点出“意境”这一概念,并做出解答。
第二部分(第5—10段),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认识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认识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意匠。
(四)深入探究,理解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学生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不会。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而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可见,山水画具有独特的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会被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
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这两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人们更熟悉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请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比如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松树坚忍的品质。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
写诗和绘画,它们或叙事,或写景状物;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只有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才能高于现实,最终创造出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五)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的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画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走过了千山万水。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作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15.《无言之美》
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一、走进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二、字词积累
1、重点字
歌谣(yáo ) 契合(qì )旷远( kuàng )
苟安( gǒu ) 拘泥(jū ) 桥堍( tù )
驱遣(qiǎn )怅然( chàng ) 舒适 ( shì )
萌生( méng ) 激昂(áng )
易错警示:‘契合”中的“契”读“qì”,不读“qiè ”。
2.重点词
受用:受益。
契合:投合,意 气相投。说计(旷远]广阔辽远。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拘泥:拘守;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
三、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一: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二: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四、课文图解
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写文字)——所感所想——(读文字)——读者
读者如何欣赏文艺作品: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怡情(yí) 藻饰(zǎo) 狡黠(xiá) 诘难(jiénàn)
滞碍(zhìài)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怡情:使心情愉快。
傅彩:着色。文中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狡黠:聪明而狡猾。
诘难:诘问,为难。
滞碍:不通畅。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3.学习《谈读书》
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句。圈点批注课文论述的不同内容,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接着,论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的益处。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试举例说明。
①比喻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论述了读书的三种偏向。正面与反面结合,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③归纳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具体论述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面的论述内容加以概括。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并得出结论,这是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更使人信服。
4.学习《不求甚解》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
(3)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名词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②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一味地咬文嚼字,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③对比论证。将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构成正反对比。
小组合作探究:《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①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围绕读书来谈,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方法。②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③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有理有据。
不同点:①两文论证的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从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不求甚解》是驳论,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②论证的方法略有不同。《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法;《不求甚解》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③两文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的语言精练华美;《不求甚解》的语言严谨质朴。
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不可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局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14.《山水画的意境》
(一)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惆怅(chóuchàng) 真挚(zhì) 渲染(xuàn)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心中已有充分的考虑。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二)了解作者及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时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写道:“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三)初探文章,把握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划分结构层次。
全文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作者先点出“意境”这一概念,并做出解答。
第二部分(第5—10段),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认识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认识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意匠。
(四)深入探究,理解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学生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不会。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而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可见,山水画具有独特的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会被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
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这两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人们更熟悉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请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比如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松树坚忍的品质。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
写诗和绘画,它们或叙事,或写景状物;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只有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才能高于现实,最终创造出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五)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的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画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走过了千山万水。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作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15.《无言之美》
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一、走进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二、字词积累
1、重点字
歌谣(yáo ) 契合(qì )旷远( kuàng )
苟安( gǒu ) 拘泥(jū ) 桥堍( tù )
驱遣(qiǎn )怅然( chàng ) 舒适 ( shì )
萌生( méng ) 激昂(áng )
易错警示:‘契合”中的“契”读“qì”,不读“qiè ”。
2.重点词
受用:受益。
契合:投合,意 气相投。说计(旷远]广阔辽远。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拘泥:拘守;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
三、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一: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二: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四、课文图解
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写文字)——所感所想——(读文字)——读者
读者如何欣赏文艺作品: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第五单元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想象大胆奇特,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色。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二、故事背景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 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剧中,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和邪恶,爱国和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三、理解词义
1.咆哮: 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2.诡谲: 狡作,狡。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3.瘦削: 形容非常瘦。
4.鞠躬: 1.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也。~尽瘁。2.弯身行礼:~道谢。深深地鞠了个躬。
5.收揽:收买拉拢;广为招纳。~人心。
6.非难: 指摘和责问:遭到~。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的。
7.睥睨: 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
8.污秽: 肮脏的;不洁净的。
9.犀利: 坚固锐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10.景仰: 意思是仰慕;佩服尊重:~先生的为人。
11.虐待: 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或动物。
12.雷霆: 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万钧。大发~(大怒)。这里指疾雷。
13.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哗:喧哗。哗众:使众人兴奋激动。
四、问题归纳
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交代了当时的自然环境: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彻底地消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
3.此处的舞台说明对屈原的动作、外貌进行了必要的交代。试分析交代这些的作用。
为读者理解下文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爱国者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
4.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呼告、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屈原对风的深情呼唤,流露出对风的急切期盼,他希望风能驱走无边无际的黑暗,迎来生机勃勃的世界。
5.如何理解“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一些花草树木”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诗人对风的呼唤,也是诗人充满矛盾的独白。尽管他清楚地认识到黑暗势力强大,但他还是热切地呼唤与祈求风的咆哮,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光明的未来做一点儿贡献。
6.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
其一是针对性 : 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害羞吗 ?”“完全是一片假”;“湘君”“湘夫人”这一对湘水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结果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只有晓得播弄人”。其二是象征性:结合前后剧情可以看出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的正是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7.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三个倒装的呼告句组成排比句,强调了要赶快行动起来。三个“毁灭”构成反复,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他呼唤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不说把黑暗毁灭,而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更突出了与黑暗社会不共戴天的仇恨,表现了他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8.从文中屈原独白部分,你觉得屈原的性格有何特点?你从屈原的身上能否看出作者的影子(或情感态度)?
屈原独白部分是屈原性格的缩影,是屈原精神的化身。屈原热爱祖国、人民,愿意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奔涌在他胸腔里的感情,悲壮激越、乐观自信、深沉坚定。屈原是一个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崇高理想、誓为光明和自由而战的不屈战士的形象。作者借历史上屈原的悲剧,展示现实世界中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激烈斗争,屈原的精神正是作者精神的写照。
六、课文主题
《屈原》一文主要塑造了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诗人借屈原遭受陷害后的抒情独白,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一、作者简介
何冀平 (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 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之后,投身影视创作,完成了《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等作品。
二、故事背景
民国初年,北京前门外老字号福聚德烤鸭店的掌柜(老东家)唐德源年事已高,两个儿子又不争气,饭店经营不善。老掌柜去世前,将买卖交给精明强干的同乡卢孟实经营。卢孟实重订店规,调整人员,改良菜式,新建大楼,斡旋于各方势力、各类人物之间,将福聚德的事业推上顶峰。但在东家、官府等的内外逼压、破坏下,卢孟实最终没有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被逼还乡,福聚德也由盛转衰。课文是剧本第三幕的节选。
三、理解词义
幌子:俗称酒帘。古代酒店以其容易引人注目,故用为招牌,以招揽顾客。
侦缉:侦查缉捕。
懦弱:软弱无能;柔弱。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拾掇:整理;收拾。
捣蛋:
凄凉悲惨。
借端生事,制造麻烦,无理取闹。
凄惨:凄凉悲惨。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咬牙跺脚:文中指下定决心。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骂骂咧咧: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四、问题解疑
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舞台说明作用分析法。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热火朝天的气氛。
2.写全赢德的关张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描写了福聚德的掌柜卢孟实善于经营。
3. 作者在此处安排王子西说出老爷子的死因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写老爷子窝囊而死与后文罗大头撂杆子走人,说出卢孟实的身世相照应。
4.为什么要写“给侦缉队送礼”“那可是些惹不起的祖宗”?
说明在那个年月做生意不容易,突出了卢孟实聪明多谋,八面玲珑,也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
5. 通过唐茂昌和王子西的对话,可以看出卢孟实在唐家是什么地位?
唐茂昌根本没把卢孟实放在眼里,只是把他当作唐家的奴仆,从“这儿全是大爷的”“这儿是老唐家的买卖”“柜上的事儿,你得下心”可以看出唐茂昌一直在提防着卢孟实,认为他贪唐家的钱。
6.卢孟实为什么不让店员看落子、听花鼓?
当时人们认为从事这些行当的人主要是服侍他人,社会地位低下。他不让自己的店员看落子、听花鼓,是想用这种做法证明做饭庄子的也是体面的,不能叫人瞧不起,要活出自己的尊严。
7.如何理解卢孟实骂小伙计,给成顺喜幛子钱?
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让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给成顺喜幛子钱,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他为了证明做饭庄子的也是体面的,不能叫人瞧不起。
8.从罗大头与卢孟实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罗大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本题可运用人物性格概括法。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知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撂杆子走人;脾气火爆。不过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
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卢孟实这一人物形象。
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出场,便不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厚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儿,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 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又体现了他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对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他的表现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赔着笑脸应对,这是那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10.本文的语言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 !”“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有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这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
五、课文主题
课文主要描写了福聚德烤鸭店由名噪京师而又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歌颂了卢孟实、常贵等人的聪明才智、事业心与实干精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
一、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写的话剧小品《枣儿》,曾经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二、故事背景
本文选自《剧本》1999 年第1 期。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企盼父亲早日回到故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走进现代化的新生活。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到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企盼中浸透困惑,家庭关系必然发生变化,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理解词义
掸:拂去。
馋:贪吃,专爱吃好的。
威严:威武而严肃。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囫囵:完整,整个儿。
钢盔:钢制的头盔。士兵、消防队员等用以保护头部。
凝视:不眨眼地看。
喃喃自语:连续不断与自己小声说话。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踌躇:犹豫不决。
四、问题归纳
1.戏剧以一首童谣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戏剧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 , 并将人们带入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中。
2.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一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老人希望儿子回来吃枣儿;二是老人希望能有人来吃枣儿,以解孤独、寂寞之感,为下文老人一直挽留男孩做铺垫。“多好的枣儿。”既赞美枣儿,也赞美儿子“枣儿”,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3. 为什么老人非让男孩在他这儿吃枣?
老人的儿子不在身旁,老人非常寂寞,他希望男孩留在身旁陪他说说话。
4. “羡慕”有什么含义?
“羡慕”一词写出了男孩非常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像老人疼爱儿子一样疼爱自己,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暗示男孩与他父亲的关系并不那么亲密,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5.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儿子的哪些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这些事:(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2)儿子只顾摘枣儿竟尿了自己一脖子;(3)儿子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树下。老人所回忆的都是儿子幼时的情景,时隔多年仍历历在目,说明老人对儿子的爱之深,思之切。
6.如何理解“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结束全篇,有力地强化了献身祖国的题旨,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
7.老人为什么提出“学猫叫” “学狗爬” “过家家” “讲故事”?
老人想尽办法挽留男孩,表达了老人对男孩的喜爱,也暗示老人从前总是陪儿子玩这些游戏。
8.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理解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画线句子不仅仅是就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 ,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眷恋。
9.老人讲的三个故事分别有什么深意 ?
老人讲的第一个故事:枣树的由来。故事表明老人曾经有过贫穷但不乏乐趣的童年。老人讲的第二个故事:枣树救过老人的命。字里行间流露出老人对枣树的感恩之情,表现了他对故土的热爱。老人讲的第三个故事:在灾荒年月,是枣儿救了老人和儿子的命。表明老人十分感激老伴儿的无私,也进一步表明在灾荒年月里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10.“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老人紧紧搂住男孩”,这些舞台提示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这些舞台提示,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的交谈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11.结尾为什么又用到这首童谣?
结尾又用到这首童谣,但有所变化,由幕后转为台前,由没有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主题。
12.题目《枣儿》在全剧中有怎样的作用 ?
本剧以《枣儿》为题目,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密切的关系;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
六、课文主题
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第五单元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想象大胆奇特,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色。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二、故事背景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 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剧中,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和邪恶,爱国和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三、理解词义
1.咆哮: 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2.诡谲: 狡作,狡。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3.瘦削: 形容非常瘦。
4.鞠躬: 1.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也。~尽瘁。2.弯身行礼:~道谢。深深地鞠了个躬。
5.收揽:收买拉拢;广为招纳。~人心。
6.非难: 指摘和责问:遭到~。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的。
7.睥睨: 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
8.污秽: 肮脏的;不洁净的。
9.犀利: 坚固锐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10.景仰: 意思是仰慕;佩服尊重:~先生的为人。
11.虐待: 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或动物。
12.雷霆: 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万钧。大发~(大怒)。这里指疾雷。
13.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哗:喧哗。哗众:使众人兴奋激动。
四、问题归纳
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交代了当时的自然环境: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彻底地消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
3.此处的舞台说明对屈原的动作、外貌进行了必要的交代。试分析交代这些的作用。
为读者理解下文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爱国者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
4.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呼告、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屈原对风的深情呼唤,流露出对风的急切期盼,他希望风能驱走无边无际的黑暗,迎来生机勃勃的世界。
5.如何理解“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一些花草树木”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诗人对风的呼唤,也是诗人充满矛盾的独白。尽管他清楚地认识到黑暗势力强大,但他还是热切地呼唤与祈求风的咆哮,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光明的未来做一点儿贡献。
6.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
其一是针对性 : 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害羞吗 ?”“完全是一片假”;“湘君”“湘夫人”这一对湘水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结果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只有晓得播弄人”。其二是象征性:结合前后剧情可以看出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的正是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7.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三个倒装的呼告句组成排比句,强调了要赶快行动起来。三个“毁灭”构成反复,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他呼唤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不说把黑暗毁灭,而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更突出了与黑暗社会不共戴天的仇恨,表现了他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8.从文中屈原独白部分,你觉得屈原的性格有何特点?你从屈原的身上能否看出作者的影子(或情感态度)?
屈原独白部分是屈原性格的缩影,是屈原精神的化身。屈原热爱祖国、人民,愿意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奔涌在他胸腔里的感情,悲壮激越、乐观自信、深沉坚定。屈原是一个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崇高理想、誓为光明和自由而战的不屈战士的形象。作者借历史上屈原的悲剧,展示现实世界中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激烈斗争,屈原的精神正是作者精神的写照。
六、课文主题
《屈原》一文主要塑造了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诗人借屈原遭受陷害后的抒情独白,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一、作者简介
何冀平 (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 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之后,投身影视创作,完成了《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等作品。
二、故事背景
民国初年,北京前门外老字号福聚德烤鸭店的掌柜(老东家)唐德源年事已高,两个儿子又不争气,饭店经营不善。老掌柜去世前,将买卖交给精明强干的同乡卢孟实经营。卢孟实重订店规,调整人员,改良菜式,新建大楼,斡旋于各方势力、各类人物之间,将福聚德的事业推上顶峰。但在东家、官府等的内外逼压、破坏下,卢孟实最终没有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被逼还乡,福聚德也由盛转衰。课文是剧本第三幕的节选。
三、理解词义
幌子:俗称酒帘。古代酒店以其容易引人注目,故用为招牌,以招揽顾客。
侦缉:侦查缉捕。
懦弱:软弱无能;柔弱。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拾掇:整理;收拾。
捣蛋:
凄凉悲惨。
借端生事,制造麻烦,无理取闹。
凄惨:凄凉悲惨。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咬牙跺脚:文中指下定决心。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骂骂咧咧: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四、问题解疑
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舞台说明作用分析法。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热火朝天的气氛。
2.写全赢德的关张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描写了福聚德的掌柜卢孟实善于经营。
3. 作者在此处安排王子西说出老爷子的死因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写老爷子窝囊而死与后文罗大头撂杆子走人,说出卢孟实的身世相照应。
4.为什么要写“给侦缉队送礼”“那可是些惹不起的祖宗”?
说明在那个年月做生意不容易,突出了卢孟实聪明多谋,八面玲珑,也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
5. 通过唐茂昌和王子西的对话,可以看出卢孟实在唐家是什么地位?
唐茂昌根本没把卢孟实放在眼里,只是把他当作唐家的奴仆,从“这儿全是大爷的”“这儿是老唐家的买卖”“柜上的事儿,你得下心”可以看出唐茂昌一直在提防着卢孟实,认为他贪唐家的钱。
6.卢孟实为什么不让店员看落子、听花鼓?
当时人们认为从事这些行当的人主要是服侍他人,社会地位低下。他不让自己的店员看落子、听花鼓,是想用这种做法证明做饭庄子的也是体面的,不能叫人瞧不起,要活出自己的尊严。
7.如何理解卢孟实骂小伙计,给成顺喜幛子钱?
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让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给成顺喜幛子钱,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他为了证明做饭庄子的也是体面的,不能叫人瞧不起。
8.从罗大头与卢孟实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罗大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本题可运用人物性格概括法。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知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撂杆子走人;脾气火爆。不过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
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卢孟实这一人物形象。
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出场,便不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厚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儿,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 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又体现了他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对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他的表现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赔着笑脸应对,这是那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10.本文的语言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 !”“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有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这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
五、课文主题
课文主要描写了福聚德烤鸭店由名噪京师而又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歌颂了卢孟实、常贵等人的聪明才智、事业心与实干精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
一、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写的话剧小品《枣儿》,曾经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二、故事背景
本文选自《剧本》1999 年第1 期。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企盼父亲早日回到故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走进现代化的新生活。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到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企盼中浸透困惑,家庭关系必然发生变化,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理解词义
掸:拂去。
馋:贪吃,专爱吃好的。
威严:威武而严肃。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囫囵:完整,整个儿。
钢盔:钢制的头盔。士兵、消防队员等用以保护头部。
凝视:不眨眼地看。
喃喃自语:连续不断与自己小声说话。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踌躇:犹豫不决。
四、问题归纳
1.戏剧以一首童谣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戏剧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 , 并将人们带入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中。
2.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一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老人希望儿子回来吃枣儿;二是老人希望能有人来吃枣儿,以解孤独、寂寞之感,为下文老人一直挽留男孩做铺垫。“多好的枣儿。”既赞美枣儿,也赞美儿子“枣儿”,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3. 为什么老人非让男孩在他这儿吃枣?
老人的儿子不在身旁,老人非常寂寞,他希望男孩留在身旁陪他说说话。
4. “羡慕”有什么含义?
“羡慕”一词写出了男孩非常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像老人疼爱儿子一样疼爱自己,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暗示男孩与他父亲的关系并不那么亲密,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5.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儿子的哪些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这些事:(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2)儿子只顾摘枣儿竟尿了自己一脖子;(3)儿子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树下。老人所回忆的都是儿子幼时的情景,时隔多年仍历历在目,说明老人对儿子的爱之深,思之切。
6.如何理解“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结束全篇,有力地强化了献身祖国的题旨,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
7.老人为什么提出“学猫叫” “学狗爬” “过家家” “讲故事”?
老人想尽办法挽留男孩,表达了老人对男孩的喜爱,也暗示老人从前总是陪儿子玩这些游戏。
8.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理解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画线句子不仅仅是就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 ,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眷恋。
9.老人讲的三个故事分别有什么深意 ?
老人讲的第一个故事:枣树的由来。故事表明老人曾经有过贫穷但不乏乐趣的童年。老人讲的第二个故事:枣树救过老人的命。字里行间流露出老人对枣树的感恩之情,表现了他对故土的热爱。老人讲的第三个故事:在灾荒年月,是枣儿救了老人和儿子的命。表明老人十分感激老伴儿的无私,也进一步表明在灾荒年月里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10.“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老人紧紧搂住男孩”,这些舞台提示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这些舞台提示,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的交谈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11.结尾为什么又用到这首童谣?
结尾又用到这首童谣,但有所变化,由幕后转为台前,由没有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主题。
12.题目《枣儿》在全剧中有怎样的作用 ?
本剧以《枣儿》为题目,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密切的关系;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
六、课文主题
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一、作者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传》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二、故事背景春秋时期,齐与鲁是邻国,齐大鲁小,齐强鲁弱。齐襄公即位后,政令无常,国内危机四伏,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即位后,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公子纠被逼死。但齐桓公仍不甘心,于鲁庄公十年春天,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三、注释
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4.伐:攻打。5.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8.谋:谋议。9.间(jiàn):参与。10.鄙:鄙陋,目光短浅。11.乃:于是,就。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1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15.遍:一作“徧”,遍及,普遍。16.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17.加:虚报夸大。18.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19.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0.狱:(诉讼)案件。21.察:明察。22.情:实情。2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24.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2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27.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28.败绩:军队溃败。29.驰:驱车追赶。30.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31.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32.遂:于是,就。33.逐:追赶,这里指追击。3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35.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36.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37.再:第二次。38.三:第三次。39.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40.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41.伏:埋伏。42.靡(mǐ):倒下。
四、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五、古今异义1.齐师<伐>我 (古义:进攻 今义:讨伐)。2.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3.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5.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6.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7.<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8.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9.必以<信>(古义:实情 今义:诚信)。10.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11.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12.<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13.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4.<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15.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16.<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六、一词多义1.故: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 所以(故逐之) 。2.从:跟从 (民弗从) 。 跟随(战则请从)。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4.以:凭借(何以战)(可以一战)。 按照(必以信) 把(必以分人)5.请:请求 (曹刿请见)。 允许 (战则请从)。6.之:助词,的 (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 (公与之乘)。7.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8. 间:暗暗地,私自(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当中 (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 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会儿,顷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断, (虽与外人间隔)。时刻, (奉命于危难之间)。 偶尔, (时时而间进)。9.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 兼词,于此,在哪里。(惧有伏焉)七、通假字小惠未徧:同“遍”,普遍,遍及。八、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击鼓。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5.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大败。7.必以情: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九、文言句式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忠之属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可以一战: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5.何以战: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6.战于长勺:倒装句,“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7.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的主语应为曹刿十、相关成语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经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十一、课内理解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各国的史实,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2.全文以齐鲁长勺之战(这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为线索,分三段,按战前、战中、战后的顺序来写。第一段,论战前准备。写曹刿帮助鲁庄公认清作战的前提条件——取信于民。第二段,叙战争经过。写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作战,适时反击和追击。第三段,论取胜原因。写曹刿分析如何把握作战时机。(反击要在“彼竭我盈”之时,追击要在对方“辙乱旗靡”之时。)3.全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只在第二段中有少量动作描写),并在对比中刻画人物。 乡人事不关己,而曹刿则执意“请见”、“入见”,因为他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两相对比,突出的是曹刿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在讨论“何以战”时,鲁庄公认为打仗靠的是近臣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而曹刿则明确否定了这两个所谓的战前准备,引导鲁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胜的前提条件。两相对比,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正确的战略思想)。 在战争过程中,鲁庄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帮助鲁庄公取得了胜利。两相对比,突出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后论取胜原因,鲁庄公胜而不知何以胜,而曹刿则侃侃而谈战争之道,突出他善于把握战机的卓越的军事才能。 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是贯穿全文的对比。3.中心归纳: 本文记叙的是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表明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前提条件,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突出了曹刿强烈的爱国热情,英明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战国策》即由刘向编订而成。《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事。善于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三、注释
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修:长,这里指身高。昳(yì)丽:光艳美丽。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ī)镜:照镜子。孰:谁。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甚:极了。及:赶得上,比得上。复:又。 旦日:明日,第二天。 若:如。 明日:又过了一天。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私:动词,偏爱 畏:害怕 欲:想要寝,躺在床上。朝:朝廷 见:拜见。 诚:确实。知:知道。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方:方圆。 莫:没有人,没有谁。 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蔽,受蒙蔽甚:厉害 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受:同“授”。给予,付予。 谤讥,指责、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让……听到。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言劝谏。 时时,不时,有时候。 期(jī)年:满一年 诚:确实
四、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得很,徐公哪里能够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相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客人说:“我同徐公相比,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不如徐公美。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更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上奏章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使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然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五、问题归纳
1.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语句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邹忌以设谕类比的方法进谏的好处是: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益于接受。4.邹忌为什么时候么会劝谏成功?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他是一位责任感强,远见卓识,能言善辩的贤臣,可见邹忌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是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5.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精于思考,能言善辩,巧于讽谏,远见卓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6.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个明君。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齐国是怎样实现“战胜于朝廷”的。邹忌以生活小事喻国家大事,类比推理,大胆含蓄地指出了国家问题所在——建筑君主售受蒙蔽;齐王胸襟宽广,接受建议,广开言路,齐国因此政治清明,国势强大,使四方畏服。这样就做到了战胜于朝廷。8.揣摩妻、妾、客回答邹忌时不同的感情色彩。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用的是反问句,表达一种十分肯定,不容怀疑的口气;妾:口气比妻稍微冷淡点,但彡的仍是反问句,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用的是陈述句,语气更加平淡,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9.就本文最后一段的内容或写法,写出一段译注的文字:本段文字先写纳谏的政策,然后写纳谏的盛况。最后写纳谏的结果。作用:突出了邹忌的善谏;突出了齐王的从谏如流;突出了纳谏的重要意义,提示了文章中心。10.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区别在于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意味着齐王虚心纳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有振兴国家的决心。11.文中三写进谏的效果,告别是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通过列举人数的变化,暗示弊端已经彻底根除,齐国政治日益清明。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出齐王纳谏除弊的深远意义。12.、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与别人交流,使自己的见解被别人接受,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果都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3.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历史意义:邹忌敢于善于进谏,使齐王能够从谏如流,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大,齐国大治。现实意义: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所以要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3)提出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时机,便于别人的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的效果。4)作为领导者应该介质清醒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杀菌剂和缺点。14.文章开头用了哪些语句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表现他什么特点?“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说明邹忌外形魁梧美丽,“朝服衣冠,窥镜”说明邹忌自觉自美,流露出自我欣赏的心理。15.原来邹忌认为自己是齐国最美的人,事实上他并不如徐公美,那么他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惧怕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告诉我他比徐公美。16.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类比的手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把复杂变简明,把逆耳变顺耳,委婉、含蓄而又有较强的说服力。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中的“之“指代什么事?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18.邹忌巧妙地进谏取得了怎样的效果?齐王欣然纳谏,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群臣争相进谏,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不通过武力即可战胜他国。19.从文中可见“妻”“妾”“客”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邹忌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由此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的赞美?妻、妾、客:利益。邹忌:实际情况。启示:要辩证地、理智地、客观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万不可被赞美声冲昏了头脑,迷失了自己。20.创作与本文有关的对联。1)邹忌敢谏乃忠臣,齐王纳言是明主。2)邹忌讽喻进谏以小见大;齐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3)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4)思君主治乱,邹忌推已及人,勇讽谏;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六、课文主题
本文写邹忌有自知之明,从生活小事领悟到深刻道理,他用切身的体会劝谏齐威王,使威王纳谏改过并取得了巨大成效。第22课《陈涉世家》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公元前87)约58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10岁“诵古文”, 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二、故事背景 公元前209年,一群以陈涉、吴广为首的贫苦老百姓被征派到大泽乡去驻守。当时天下大雨,耽搁了他们前往的时间,按秦朝的律例,误了时间要斩首,陈涉、吴广于是鼓动大家揭竿而起,陈涉封自己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天下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杀死秦的贪官酷吏,以相应陈涉的起义军。三、注释1.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陈胜、吴广起义军3.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4.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5.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6.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之,语气助词,不译。7.若:代词,你,指陈胜。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9.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10.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适,通“谪”。适戍,发配去守边。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11.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之列。12.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13.亡:逃跑,逃走。14.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举,举行,实行。下文的“举大名”意思与此相同。15.等:同样。16.死国:为国事而死。17.苦秦:苦于秦(的统治)。18.以数(shuò)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19.上使外将(jià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20.项燕: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21.怜:爱戴。22.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诚,果真,表假设。23.唱(chàng):通“倡”,倡导。24.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宜,应当。25.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26.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27.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28.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书,写。王,称王。29.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zēng),鱼网,这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30.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件事了。以,通“已”,已经。31.间(jiàn)令:暗使。间,私自,偷着。32.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所,旅行或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丛祠,树木荫蔽的神庙。33.旦日:明天,第二天。34.往往语:到处谈论。35.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36.将尉:押送(戍卒)的军官。37.忿恚(fèn huì)尉:使尉愤怒。38.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39.剑挺:拔剑出鞘。40.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41.公等: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42.藉第令毋斩:即使能免于斩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43.十六七:十分之六七。4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45.受命:听从(你的)号令。46.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47: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48.蕲(qí):今安徽宿州南。49.符离:今安徽宿州。50.徇: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51.铚(zhì)、酂(cuó)、苦(hù)、柘(zhè)、谯(qiáo):秦时地名,铚、谯,在今安徽。酂、苦、柘,在今河南。52.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53.比:等到。陈,秦时县名,今河南淮阳。54.守令皆不在:郡守、县令都不在。秦时,陈县属于砀郡,是郡府、县府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55.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56.谯(qiáo)门中:城门洞里。57.三老:封建社会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58.被(pī)坚执锐:披着铠甲,拿着兵器。比喻亲自投身战斗,冲锋陷阵。被,通“披”,穿。坚,指铁甲。锐,指武器。59.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60.号为张楚: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即复兴楚国之意。一说定国号为“张楚”。61.刑其长吏:惩罚当地的郡县长官。刑,惩罚。
四、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五、问题归纳1.文章为何一开始就列出吴广?突出陈胜是本文中心人物,同时也暗示吴广在起义中的特殊地位,这样开头,为下文写陈、吴二人合谋举事,并对吴广在谋划起义和建立张楚政权中的作用埋下了伏笔。2.为什么文章要先安排这一段,可不可删去?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3.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天下苦秦久矣”指出人民与统治阶级矛盾激化之深,显示了起义的正义性、必然性。指出项燕、扶苏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可假借他们的名义,发动起义,就可以一呼百应。这都是起义的有利条件。从中看出陈胜的政治远见。
4.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对这种做法你是任何评价的?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树立威信,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中看出他们的斗争才智。5.陈胜为何杀尉后才“召令徒属” (反映了他们什么精神?) ?其目的是什么?计划周密,机智勇敢,富有谋略,以防不测。晓之利害,坚定起义信念。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思想含义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7.“世家”是司马迁记王侯的,为什么他却把出身低微的陈胜列入“世家”呢?①陈胜“首事反秦,功大”,也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②说明司马迁肯定他首先发动反秦起义的历史功绩及引领全国反抗斗争的精神。③体现司马迁看重功业,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立传思想。8.理清全文思路,课文是如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的,思考:文章哪些内容是详写?为什么?哪些内容是略写?为什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尉”、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六、课文主题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第23课《出师表》
一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
故事背景
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于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考虑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以期他能稳定国内政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
三
理解词义
注释出:出征。 师:军队。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先帝:指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先:称已死的人,多用于尊长。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基业。 未:否定副词,没有。 而:表转折,却、但是。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益州:这里指蜀汉 此:这。 诚:确实,实在,果真。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刻。 然:表转折,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臣。 内:指宫廷内。 外:指宫廷外。 士:将士。 忘身:舍生忘死。 盖:副词,表示整句系解释原因,原来是。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 开张:扩大。 圣:古时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以:用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气:勇气。 妄自菲薄:自己随便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轻视。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引:称引。喻:譬喻。义:适宜,恰当。 以:以至于。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俱:全,都。 体:整体。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 异同:偏意词,这里偏重再异,不同。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做奸邪事情。 科:科条,法令。 及:以及。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评判。 赏:受赏。 刑:受罚。 以:用来。 昭:彰显,显扬。 平:公平。 明:英明。理:治理。 偏私:偏袒私心。 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弥补,补救。阙,通“缺”,缺点。 有所广益:增益实效。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性行:性情品德。行:品行。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此。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áng)阵:指军队。 和睦:团结和谐,和谐相处。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先汉:西汉。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倾颓:衰败。 每:常常;每次。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因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激奋。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尾数。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所以:用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反复衡量。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或有所兴革)。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zōu),询问。 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遗诏(zhào):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2]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胜(shēng):尽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滴落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译文 先帝创建基业(建功立业)还不到一半,却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已分三国之势,我们蜀汉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的确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地作战。这是因为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报答这份恩情啊。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恢复振奋有志之士的士气,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至于堵塞了大臣们尽忠尽善、直言规劝的道路。 皇宫中的近臣和朝廷中的官吏,本来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为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是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该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啊。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善良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才选拔来辅佐(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可以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加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善平),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如果都能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都能各得其所。 亲近贤良的忠臣,远离奸佞(nìng)的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一次不叹息并且感觉到痛心和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大官。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三次到草庐中来探访我,拿当代国家大事来询问我,因此我感慨激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军事失利,(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我)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从那时起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严谨慎重,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才在(建兴三年)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充足,应当勉励并统帅军队,北上去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的帝业,迁回到旧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重任委托给我,(如果)不见成效,那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的追念先帝遗愿,(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奏表,禁不住眼泪就流了下来,不知说了些什么。
四
问题归纳
1.诸葛亮为什么要从分析当前形势入手?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不利方面:先帝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去世了,天下分成三国,益州疲弊,形势危急。这样说的目的是提醒后主要有危机感,鞭策刘禅发愤图强。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要悲观,因为还有有利条件:宫廷臣子,尽心尽力;守边将士在浴血奋战。这是激励后主,要有信心,并为下文提建议作铺垫。2.诸葛亮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是怎样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开张圣听”( 广开言路)。这条建议是在分析了不利和有利的条件之后提出的,诸葛亮提醒后主要发扬先帝广开言路的优良传统,因为这是修明政治的先决条件。3. 诸葛亮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诸葛亮提出这条建议,是鉴于汉末王朝颠覆的教训:懦弱无能的皇帝容易亲近宫中近侍,受他们的牵制,与朝中执政官员对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而后主宠信宦官,这一点诸葛亮不会没有觉察。4.在本段中,作者两次提到“不宜”,其目的是什么?在本段中两次提到“不宜”,是针对执法中可能存在标准不一和“偏私”这两种情况对后主提出告诫,强调要依法办事。5.为什么要提到这是先帝特意选拔出来的 ?强调他们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他们是值得信任的;另一方面也是劝诫刘禅要效法先帝知人善任,重用这些先帝选拔的人才。如果不提这点,不免有教训人之嫌,而又有失人臣之礼,效果就一定会大打折扣。6.诸葛亮提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他是怎样进行阐述的?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诸葛亮采用对比的手法进行阐述。先汉与后汉,一兴隆,一倾颓,原因在于君王对待贤臣与小人的态度不同,对比鲜明,强调了亲近贤臣的重要性,有极强的说服力。7.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是什么?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8.三条建议中 , 哪条最重要 ?为什么 ?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9.诸葛亮为什么要回顾三顾茅庐一事 ?回顾三顾茅庐一事,既称颂先帝的宽宏气度,也表明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关系非同寻常,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希望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不忘创业艰难,激励其发愤图强,兴复汉室。10.结尾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尾句是表文的结语,表明诸葛亮临行前百感交集,既有无限眷念之情,也隐含着他对国内政局及对后主能否采纳建议的担忧。这本来是“表”这种文体的套语,但在本文中却显得情真意切,诸葛亮的忠诚之心尽显。11.本文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本文议论、记叙和抒情完美结合。诸葛亮上这篇表是为了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多次提到“先帝”,勉励后主继承先帝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容易接受,从而达到规劝的目的。中间叙述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明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知恩图报的心情。12.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所以他把完成刘备未完成的事业当成自己的责任,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做法值得肯定,这符合“士为知己者死”的儒家思想,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做法为他赢得千古美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对诸葛亮的绝好评价。
五
课文主题
本文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师北伐前对刘禅上的表文。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同时表明了自己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心。
相关资料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一、作者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传》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二、故事背景春秋时期,齐与鲁是邻国,齐大鲁小,齐强鲁弱。齐襄公即位后,政令无常,国内危机四伏,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即位后,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公子纠被逼死。但齐桓公仍不甘心,于鲁庄公十年春天,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三、注释
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4.伐:攻打。5.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8.谋:谋议。9.间(jiàn):参与。10.鄙:鄙陋,目光短浅。11.乃:于是,就。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1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15.遍:一作“徧”,遍及,普遍。16.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17.加:虚报夸大。18.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19.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0.狱:(诉讼)案件。21.察:明察。22.情:实情。2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24.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2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27.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28.败绩:军队溃败。29.驰:驱车追赶。30.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31.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32.遂:于是,就。33.逐:追赶,这里指追击。3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35.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36.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37.再:第二次。38.三:第三次。39.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40.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41.伏:埋伏。42.靡(mǐ):倒下。
四、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五、古今异义1.齐师<伐>我 (古义:进攻 今义:讨伐)。2.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3.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5.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6.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7.<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8.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9.必以<信>(古义:实情 今义:诚信)。10.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11.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12.<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13.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4.<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15.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16.<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六、一词多义1.故: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 所以(故逐之) 。2.从:跟从 (民弗从) 。 跟随(战则请从)。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4.以:凭借(何以战)(可以一战)。 按照(必以信) 把(必以分人)5.请:请求 (曹刿请见)。 允许 (战则请从)。6.之:助词,的 (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 (公与之乘)。7.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8. 间:暗暗地,私自(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当中 (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 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会儿,顷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断, (虽与外人间隔)。时刻, (奉命于危难之间)。 偶尔, (时时而间进)。9.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 兼词,于此,在哪里。(惧有伏焉)七、通假字小惠未徧:同“遍”,普遍,遍及。八、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击鼓。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5.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大败。7.必以情: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九、文言句式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忠之属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可以一战: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5.何以战: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6.战于长勺:倒装句,“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7.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的主语应为曹刿十、相关成语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经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十一、课内理解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各国的史实,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2.全文以齐鲁长勺之战(这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为线索,分三段,按战前、战中、战后的顺序来写。第一段,论战前准备。写曹刿帮助鲁庄公认清作战的前提条件——取信于民。第二段,叙战争经过。写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作战,适时反击和追击。第三段,论取胜原因。写曹刿分析如何把握作战时机。(反击要在“彼竭我盈”之时,追击要在对方“辙乱旗靡”之时。)3.全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只在第二段中有少量动作描写),并在对比中刻画人物。 乡人事不关己,而曹刿则执意“请见”、“入见”,因为他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两相对比,突出的是曹刿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在讨论“何以战”时,鲁庄公认为打仗靠的是近臣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而曹刿则明确否定了这两个所谓的战前准备,引导鲁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胜的前提条件。两相对比,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正确的战略思想)。 在战争过程中,鲁庄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帮助鲁庄公取得了胜利。两相对比,突出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后论取胜原因,鲁庄公胜而不知何以胜,而曹刿则侃侃而谈战争之道,突出他善于把握战机的卓越的军事才能。 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是贯穿全文的对比。3.中心归纳: 本文记叙的是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表明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前提条件,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突出了曹刿强烈的爱国热情,英明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战国策》即由刘向编订而成。《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事。善于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三、注释
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修:长,这里指身高。昳(yì)丽:光艳美丽。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ī)镜:照镜子。孰:谁。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甚:极了。及:赶得上,比得上。复:又。 旦日:明日,第二天。 若:如。 明日:又过了一天。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私:动词,偏爱 畏:害怕 欲:想要寝,躺在床上。朝:朝廷 见:拜见。 诚:确实。知:知道。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方:方圆。 莫:没有人,没有谁。 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蔽,受蒙蔽甚:厉害 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受:同“授”。给予,付予。 谤讥,指责、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让……听到。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言劝谏。 时时,不时,有时候。 期(jī)年:满一年 诚:确实
四、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得很,徐公哪里能够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相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客人说:“我同徐公相比,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不如徐公美。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更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上奏章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使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然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五、问题归纳
1.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语句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邹忌以设谕类比的方法进谏的好处是: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益于接受。4.邹忌为什么时候么会劝谏成功?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他是一位责任感强,远见卓识,能言善辩的贤臣,可见邹忌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是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5.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精于思考,能言善辩,巧于讽谏,远见卓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6.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个明君。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齐国是怎样实现“战胜于朝廷”的。邹忌以生活小事喻国家大事,类比推理,大胆含蓄地指出了国家问题所在——建筑君主售受蒙蔽;齐王胸襟宽广,接受建议,广开言路,齐国因此政治清明,国势强大,使四方畏服。这样就做到了战胜于朝廷。8.揣摩妻、妾、客回答邹忌时不同的感情色彩。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用的是反问句,表达一种十分肯定,不容怀疑的口气;妾:口气比妻稍微冷淡点,但彡的仍是反问句,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用的是陈述句,语气更加平淡,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9.就本文最后一段的内容或写法,写出一段译注的文字:本段文字先写纳谏的政策,然后写纳谏的盛况。最后写纳谏的结果。作用:突出了邹忌的善谏;突出了齐王的从谏如流;突出了纳谏的重要意义,提示了文章中心。10.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区别在于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意味着齐王虚心纳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有振兴国家的决心。11.文中三写进谏的效果,告别是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通过列举人数的变化,暗示弊端已经彻底根除,齐国政治日益清明。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出齐王纳谏除弊的深远意义。12.、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与别人交流,使自己的见解被别人接受,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果都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3.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历史意义:邹忌敢于善于进谏,使齐王能够从谏如流,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大,齐国大治。现实意义: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所以要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3)提出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时机,便于别人的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的效果。4)作为领导者应该介质清醒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杀菌剂和缺点。14.文章开头用了哪些语句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表现他什么特点?“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说明邹忌外形魁梧美丽,“朝服衣冠,窥镜”说明邹忌自觉自美,流露出自我欣赏的心理。15.原来邹忌认为自己是齐国最美的人,事实上他并不如徐公美,那么他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惧怕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告诉我他比徐公美。16.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类比的手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把复杂变简明,把逆耳变顺耳,委婉、含蓄而又有较强的说服力。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中的“之“指代什么事?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18.邹忌巧妙地进谏取得了怎样的效果?齐王欣然纳谏,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群臣争相进谏,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不通过武力即可战胜他国。19.从文中可见“妻”“妾”“客”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邹忌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由此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的赞美?妻、妾、客:利益。邹忌:实际情况。启示:要辩证地、理智地、客观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万不可被赞美声冲昏了头脑,迷失了自己。20.创作与本文有关的对联。1)邹忌敢谏乃忠臣,齐王纳言是明主。2)邹忌讽喻进谏以小见大;齐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3)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4)思君主治乱,邹忌推已及人,勇讽谏;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六、课文主题
本文写邹忌有自知之明,从生活小事领悟到深刻道理,他用切身的体会劝谏齐威王,使威王纳谏改过并取得了巨大成效。
第22课《陈涉世家》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公元前87)约58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10岁“诵古文”, 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二、故事背景 公元前209年,一群以陈涉、吴广为首的贫苦老百姓被征派到大泽乡去驻守。当时天下大雨,耽搁了他们前往的时间,按秦朝的律例,误了时间要斩首,陈涉、吴广于是鼓动大家揭竿而起,陈涉封自己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天下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杀死秦的贪官酷吏,以相应陈涉的起义军。三、注释1.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陈胜、吴广起义军3.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4.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5.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6.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之,语气助词,不译。7.若:代词,你,指陈胜。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9.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10.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适,通“谪”。适戍,发配去守边。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11.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之列。12.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13.亡:逃跑,逃走。14.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举,举行,实行。下文的“举大名”意思与此相同。15.等:同样。16.死国:为国事而死。17.苦秦:苦于秦(的统治)。18.以数(shuò)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19.上使外将(jià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20.项燕: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21.怜:爱戴。22.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诚,果真,表假设。23.唱(chàng):通“倡”,倡导。24.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宜,应当。25.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26.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27.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28.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书,写。王,称王。29.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zēng),鱼网,这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30.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件事了。以,通“已”,已经。31.间(jiàn)令:暗使。间,私自,偷着。32.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所,旅行或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丛祠,树木荫蔽的神庙。33.旦日:明天,第二天。34.往往语:到处谈论。35.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36.将尉:押送(戍卒)的军官。37.忿恚(fèn huì)尉:使尉愤怒。38.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39.剑挺:拔剑出鞘。40.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41.公等: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42.藉第令毋斩:即使能免于斩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43.十六七:十分之六七。4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45.受命:听从(你的)号令。46.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47: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48.蕲(qí):今安徽宿州南。49.符离:今安徽宿州。50.徇: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51.铚(zhì)、酂(cuó)、苦(hù)、柘(zhè)、谯(qiáo):秦时地名,铚、谯,在今安徽。酂、苦、柘,在今河南。52.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53.比:等到。陈,秦时县名,今河南淮阳。54.守令皆不在:郡守、县令都不在。秦时,陈县属于砀郡,是郡府、县府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55.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56.谯(qiáo)门中:城门洞里。57.三老:封建社会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58.被(pī)坚执锐:披着铠甲,拿着兵器。比喻亲自投身战斗,冲锋陷阵。被,通“披”,穿。坚,指铁甲。锐,指武器。59.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60.号为张楚: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即复兴楚国之意。一说定国号为“张楚”。61.刑其长吏:惩罚当地的郡县长官。刑,惩罚。
四、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五、问题归纳1.文章为何一开始就列出吴广?突出陈胜是本文中心人物,同时也暗示吴广在起义中的特殊地位,这样开头,为下文写陈、吴二人合谋举事,并对吴广在谋划起义和建立张楚政权中的作用埋下了伏笔。2.为什么文章要先安排这一段,可不可删去?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3.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天下苦秦久矣”指出人民与统治阶级矛盾激化之深,显示了起义的正义性、必然性。指出项燕、扶苏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可假借他们的名义,发动起义,就可以一呼百应。这都是起义的有利条件。从中看出陈胜的政治远见。
4.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对这种做法你是任何评价的?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树立威信,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中看出他们的斗争才智。5.陈胜为何杀尉后才“召令徒属” (反映了他们什么精神?) ?其目的是什么?计划周密,机智勇敢,富有谋略,以防不测。晓之利害,坚定起义信念。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思想含义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7.“世家”是司马迁记王侯的,为什么他却把出身低微的陈胜列入“世家”呢?①陈胜“首事反秦,功大”,也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②说明司马迁肯定他首先发动反秦起义的历史功绩及引领全国反抗斗争的精神。③体现司马迁看重功业,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立传思想。8.理清全文思路,课文是如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的,思考:文章哪些内容是详写?为什么?哪些内容是略写?为什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尉”、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六、课文主题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第23课《出师表》
一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
故事背景
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于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考虑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以期他能稳定国内政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
三
理解词义
注释出:出征。 师:军队。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先帝:指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先:称已死的人,多用于尊长。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基业。 未:否定副词,没有。 而:表转折,却、但是。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益州:这里指蜀汉 此:这。 诚:确实,实在,果真。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刻。 然:表转折,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臣。 内:指宫廷内。 外:指宫廷外。 士:将士。 忘身:舍生忘死。 盖:副词,表示整句系解释原因,原来是。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 开张:扩大。 圣:古时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以:用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气:勇气。 妄自菲薄:自己随便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轻视。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引:称引。喻:譬喻。义:适宜,恰当。 以:以至于。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俱:全,都。 体:整体。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 异同:偏意词,这里偏重再异,不同。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做奸邪事情。 科:科条,法令。 及:以及。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评判。 赏:受赏。 刑:受罚。 以:用来。 昭:彰显,显扬。 平:公平。 明:英明。理:治理。 偏私:偏袒私心。 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弥补,补救。阙,通“缺”,缺点。 有所广益:增益实效。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性行:性情品德。行:品行。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此。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áng)阵:指军队。 和睦:团结和谐,和谐相处。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先汉:西汉。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倾颓:衰败。 每:常常;每次。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因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激奋。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尾数。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所以:用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反复衡量。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或有所兴革)。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zōu),询问。 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遗诏(zhào):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2]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胜(shēng):尽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滴落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译文 先帝创建基业(建功立业)还不到一半,却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已分三国之势,我们蜀汉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的确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地作战。这是因为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报答这份恩情啊。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恢复振奋有志之士的士气,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至于堵塞了大臣们尽忠尽善、直言规劝的道路。 皇宫中的近臣和朝廷中的官吏,本来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为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是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该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啊。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善良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才选拔来辅佐(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可以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加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善平),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如果都能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都能各得其所。 亲近贤良的忠臣,远离奸佞(nìng)的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一次不叹息并且感觉到痛心和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大官。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三次到草庐中来探访我,拿当代国家大事来询问我,因此我感慨激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军事失利,(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我)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从那时起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严谨慎重,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才在(建兴三年)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充足,应当勉励并统帅军队,北上去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的帝业,迁回到旧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重任委托给我,(如果)不见成效,那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的追念先帝遗愿,(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奏表,禁不住眼泪就流了下来,不知说了些什么。
四
问题归纳
1.诸葛亮为什么要从分析当前形势入手?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不利方面:先帝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去世了,天下分成三国,益州疲弊,形势危急。这样说的目的是提醒后主要有危机感,鞭策刘禅发愤图强。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要悲观,因为还有有利条件:宫廷臣子,尽心尽力;守边将士在浴血奋战。这是激励后主,要有信心,并为下文提建议作铺垫。2.诸葛亮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是怎样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开张圣听”( 广开言路)。这条建议是在分析了不利和有利的条件之后提出的,诸葛亮提醒后主要发扬先帝广开言路的优良传统,因为这是修明政治的先决条件。3. 诸葛亮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诸葛亮提出这条建议,是鉴于汉末王朝颠覆的教训:懦弱无能的皇帝容易亲近宫中近侍,受他们的牵制,与朝中执政官员对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而后主宠信宦官,这一点诸葛亮不会没有觉察。4.在本段中,作者两次提到“不宜”,其目的是什么?在本段中两次提到“不宜”,是针对执法中可能存在标准不一和“偏私”这两种情况对后主提出告诫,强调要依法办事。5.为什么要提到这是先帝特意选拔出来的 ?强调他们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他们是值得信任的;另一方面也是劝诫刘禅要效法先帝知人善任,重用这些先帝选拔的人才。如果不提这点,不免有教训人之嫌,而又有失人臣之礼,效果就一定会大打折扣。6.诸葛亮提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他是怎样进行阐述的?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诸葛亮采用对比的手法进行阐述。先汉与后汉,一兴隆,一倾颓,原因在于君王对待贤臣与小人的态度不同,对比鲜明,强调了亲近贤臣的重要性,有极强的说服力。7.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是什么?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8.三条建议中 , 哪条最重要 ?为什么 ?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9.诸葛亮为什么要回顾三顾茅庐一事 ?回顾三顾茅庐一事,既称颂先帝的宽宏气度,也表明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关系非同寻常,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希望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不忘创业艰难,激励其发愤图强,兴复汉室。10.结尾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尾句是表文的结语,表明诸葛亮临行前百感交集,既有无限眷念之情,也隐含着他对国内政局及对后主能否采纳建议的担忧。这本来是“表”这种文体的套语,但在本文中却显得情真意切,诸葛亮的忠诚之心尽显。11.本文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本文议论、记叙和抒情完美结合。诸葛亮上这篇表是为了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多次提到“先帝”,勉励后主继承先帝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容易接受,从而达到规劝的目的。中间叙述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明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知恩图报的心情。12.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所以他把完成刘备未完成的事业当成自己的责任,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做法值得肯定,这符合“士为知己者死”的儒家思想,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做法为他赢得千古美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对诸葛亮的绝好评价。
五
课文主题
本文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师北伐前对刘禅上的表文。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同时表明了自己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各课同步朗读+图文视频精讲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2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备考攻略,人手一份!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四种特殊句式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131题,每天练习10道题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与100条写作必备名人名言!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讲(后悔知道晚了)
人教统编版 | 初中语文7-9年级指定阅读名著
统编版7-9年级语文全册必背古诗文128首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备考攻略,人手一份!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抓紧看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汇总
初中所有数学公式、定理汇总,初一用到初三
23张思维导图,搞定初中英语全部语法
初中英语语法大全:学习词性、时态、从句必备
高分学习 | 人教版7-9年级英语下册必考作文都在这里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和技巧
初中历史大事件汇总表,每年都会考,抓紧背!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整理汇总,精华知识,一看就懂!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各课同步图文视频精讲
人教版 | 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测试卷下载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汇总(课文朗读+图文+视频精讲)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汇总(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册汇总(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图文知识点微课精讲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全册图文知识点微课精讲+课件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汇总(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相关辅导资料推荐
人教版初中数学7-9年级(上下册)汇总(课件+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部编版初中物理8-9年级(上下册)汇总(课件+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部编版历史7~9年级(下)全册图文知识点微课精讲+课件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汇总(课文朗读+图文+视频精讲)
课件+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汇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汇总
人教版初中数学7-9年级(上下册)汇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8-9年级(上下册)汇总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汇总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汇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全册图文精讲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册汇总1-9年级各科目 各版本 电子课本
关注以下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源
▼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更多资料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更多资料
请按如下步骤领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