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led growth(PLG)is an end-user-focused growth model that relies on the product itself as the primary driver of customer acquisition, conversion, and expansion.
PLG是自下而上但早期依然需要标杆和Sales 很多用PLG作为主要GTM的公司觉得,早期只需要有很漂亮的用户基数和增长曲线就可以了。什么KA(Key Account)啊,标杆客户啊,都是“老一辈”的玩法。 真的是这样的吗? 1. 与最挑剔的标杆用户打磨产品 Dylan说,虽然Figma很注重community user的数量,但是他一直清楚,要跟最tough的用户打交道,才能打磨出最好的产品。 所以,他抓住了两个群体: 设计领域的KOL以及,对设计要求最严格的公司。 对于KOL,核心是找到真正在用户社区中有影响力的influencer是谁。 Dylan到Twitter上爬各种数据,找到设计领域的大咖们,然后一个个去私信approach, 介绍Figma, 约咖啡,向别人要产品feedback。他说,产品ship了就要敢于接受别人的feedback。每次产品有什么更新,他也会跟这些KOL update,以此来建立信任。 有意思的是,Dylan说,这群人是通过数据找到的subset里面,通过看他们的作品,我个人personally最感兴趣的。 这里不得不歪楼说一下,为什么创业要做一件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真的好重要! 2020年的一次访谈中,Dylan谈到七八年前这段经历,还是像小孩子般笑得无比纯真。 他说,这当然是很大的工作量,但是自私一点儿说,我这相当于借着工作跟自己的hero们可以喝咖啡交流呀,it’s so much fun! 这种由衷热爱的战斗力,哪里是机会主义者比得过的啊?! 回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标杆客户对PLG公司的重要性。 在发展community的同时,Figma花了很多时间服务Airbnb这样的客户。 Airbnb虽然不是体量最大的公司,但是创始人决定的设计师基因,使得他们是公认的设计师文化非常强的公司。 Dylan说,的确,他们对产品质量和功能的要求都非常苛刻,但是我们知道,他们代表了设计师的最高水准,如果产品能满足他们的use case,那很多客户的需求也都能够被满足了。 Figma这个两手抓的战略效果也很明显。Figma产品2016年底GA,到2018年,Figma的客户就有了Airbnb, Dropbox, Microsoft, Uber这些一流的公司。而且大都是从Sketch migrate过来的。 从Figma的customer stories页面中,你会发现Figma跟这些客户的早期合作有两个特点。 1. 找到大家共通的痛点。这样根据一两个标杆客户开发的产品就可以很快标准化。 以Airbnb为例,2016年,他们就写过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他们整个design system的设计。 其中,就写到了他们使用Sketch的痛点。 这在Dropbox, Uber等公司,都是非常共通的痛点。当然,这也涉及到明确的产品定位问题。后面会展开来说说。 2. Figma把产品与客户共同成长做到极致。 很多时候,创业者要么就是上来都安排了满满的roadmap, 恨不得憋个大招;要么就是做了一个可以被一部分客户接受的产品,就疯狂走量。 其实,对于SaaS产品而言,把产品做厚的过程从来就不能停止,而且最理想的就是跟客户紧密合作。 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当然啦,硅谷的公司都乐意为工具付费嘛!国内可不是。 为了这个,M小姐还去找了一下Figma早年客户的情况。事实证明,要维护好最一流的客户,在哪里都不容易。 比如Figma跟Uber的合作,就是从一开始一两个team, 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team开始使用, 到了2018年底成为Figma 第一个企业级产品Figma Organization 的beta 用户之后,才决定全面把90%的design迁移到Figma上。 同样的,跟Dropbox, Square的合作,即使有内部人的鼎力支持,也经过了大半年的pilot,才能正式开始migration。 这些客户一旦服务好了,他们带来的标杆效应也是相当持久的。 产品做厚,功能和场景是一方面,素材也是极为有价值的积累。这种高质量沉淀,又反哺了社区。 Uber在把整个设计系统迁到Figma之后,不仅写了一系列文章描述他们怎么用Figma构建和维护他们庞大的设计系统,在Medium上瞬间变成网红文,更powerful的是…… 他们还把自己的Base Gallery贡献到了Figma的社区,目前总共被duplicate了3万多次!这是不是都很像是开源社区共建的力量了! 大家总是说,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对于所有B2B 公司,最开始的几个客户,对于公司产品方向的影响其实极大。 敢于直面自己产品的不足,敢于服务最挑剔的客户,当然比服务一些要求不高的第三方公司、或者只要服务就给钱的传统企业,难得多。 但是,直面这样的艰难,也正是伟大的公司跟其他人拉开差距的原因。 Figma CEO说到他们早期的核心用户, We’d placed our bets on a (then) controversial belief that design belonged on the web, like most other industries. There were a lot of naysayers, and our earliest customers were smaller, innovative startups that could take a chance on new technology. 就好像早年,陪伴AWS一起成长的,不是Fortune 500, 不是大型银行,而是Airbnb这样飞速发展的startup。 但是这些startup的技术实力和要求都不亚于大公司,陪伴未来的冠军,或许也是值得中国新一代SaaS公司认真考虑的路径。 提到标杆客户,不得不提到第二个话题: 2. PLG早期也需要(特殊的)Sales 大家谈到PLG的sales,似乎有两个最常见的误解。 1. 国外的PLG公司不需要sales吗? 答案当然是大写的NO. 之前我曾经访谈了几十家头部的SaaS公司,做过一个统计。 平均下来,PLG公司引入自上而下的sales团队大概是在ARR $20-30M的阶段,相当于将近2亿人民币的ARR了。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国外可能用纯PLG方式可以支撑的ARR规模更高。国内可能要更早地开始Growth/Product + Sales两条腿走路。但是,这不意味着二者就应该脱节。 但是大家喜欢用Atlassian的独特例子说,是不是上规模之前就完全不需要sales了?这在很多情况下也是误解。 一方面,上了规模的PLG公司都需要sales是肯定的。我们都知道Atlassian 不依赖sales但是重度依赖渠道,但是看看他们去年的一个数据:Sales+BD加起来,人数已经仅次于engineering了。 事实上,之前提到的专注做PLG研究的风投Openview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发现截至2019年底,上市的PLG公司2017到2019年间sales人数平均增长45%,而总员工数增长仅为33%。 2. PLG不意味着早期就不需要sales 这里要提到Figma的又一位大将Head of Sales, Kyle Parrish. Kyle以前在典型的PLG公司Dropbox负责过sales和BD。 题外话:注意到人家gap一年跟爱人去环游世界么! Kyle在一次采访中分享了PLG公司打造sales团队的经验。 首先,最早的sales, 其实最好不要传统sales背景。 你需要的是Renaissance Reps. 这个概念来自于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的一个经典模型:Sales Learning Curve. Renaissance Reps,就是说在你刚刚找到product-market-fit的时候,你需要的不是成熟的sales经验,而是聪明、学习能力强、对产品有理解的年轻人,跟你的产品、市场等团队,一起去做最早期的客户沟通和服务,打磨出最初的一套话术和pattern,为日后scale打好基础。 有意思的是,通常几年咨询背景的年轻人,再加上一两年的sales经验,似乎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人选。所以对应的薪酬模式,也需要commission不能占比太高。 因为,这个阶段的重点是discovery,而不是scale. 第二点,在Growth/PLG + sales叠加的模式中,所需要的就不是传统的sales了。 这种PLG模式下的sales有两个特点: 一方面,咨询大于销售。 这就是为什么本文开始,我们要定义把PLG明确定义为,客户在主动接触到公司的sales之前,就可以自行使用并体验到产品的大部分价值。 在PLG增长模式已经证明了product-market-fit的情况下,所以sales介入时,必须有非常明确且强烈的市场信号驱动——最典型的,原本是公司内小团队使用,客户开始主动要求企业级服务,或者,来自单一客户的收入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关系维护。 这时候的sales,不是要告诉客户产品是什么,而是怎么用好,或者帮助企业内部的advocate梳理好各种采购流程、安全合规要求等等的复杂性,推进企业采购。 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用户行为数据的支撑。 与传统的关系导向的、去开拓市场的sales不一样,PLG公司的sales进场的时候,客户对于产品已经不陌生了。Kyle说,他认为Salesforce是这种情况下唯一(!)makes sense的CRM工具! 为什么呢?因为通过把BI、marketing工具等整合到salesforce,什么时候sales要介入,是完全data driven的。同时,Sales进场的时候,对于这个客户接触历史,尤其是产品使用情况都了如指掌。 所以这就是M小姐为什么说,
PLG不是产品战略,是涉及SaaS公司所有职能的一整套系统性方法论和组织战略。
PLG中的sales不是更弱了,在早期,其实对标杆客户的选择和sales的能力,要求反而更高了。
03
PLG产品设计不能只依赖灵感需要结构化思考 很多人以为PLG的产品灵光一现的idea。给我一个张小龙,我也可以长成百亿美金。 其实,PLG的产品更需要系统化的战略设计。 1.战略层面:如何思考产品的定位和核心value 如果我说早期对Figma产品定位影响最大的书是17年前出版的《蓝海战略》,你是不是会有点意外? Figma团队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学术。从单纯的产品开发转向战略思考,得益于一次无情拒绝。即使有着Thiel Fellowship的光环(和$100k纯cash),Figma的融资也不是那么顺利。 最常被CEO Dylan提及的,就是seed round被Greylock的John Lilly拒绝——而且拒绝得非常简单直接: You are great guys, but you guys just don’t know what you are doing. 要知道,Dylan和co-founder Evan Wallace有Figma的想法,就是看到了Mozilla开发的WebGL带来的全新机遇。 而John Lilly, 不仅是硅谷最负盛名的B2B投资人之一,而且还是Mozilla早年的CEO。 John当年是什么意思呢?John Lilly 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说到当时拒绝Figma的两个担心: 一是产品定位。Figma当时没有clear picture. 不应该把自己定义为a web version of adobe.公司的产品核心要解决什么问题,团队没有想清楚。 二是go to market。 John作为B2B的元老,认为团队当时只顾着community,没有思考商业化路径。 在蓝海战略中,这个Four Actions Framework用来挖掘行业中全新的价值曲线。传统的竞争策略,一般是差异化和低成本的取舍,全新的价值曲线就是为了打破这个两难——成年人都要要要! Figma用这个Framework 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助团队统一了产品定位,也就解决了公司产品聚焦和取舍的问题。 Dylan说,因为一开始的出发点是running Adobe on browser。这个应用范围太广泛了,别人问用户可以用这个产品做什么,他们可以滔滔不绝说半小时,完全找不到重点。 最后导致Figma产品roadmap的决策中,也无从取舍。 如果你在被团队的alignment和功能取舍困扰,推荐用这个框架来审视自己的产品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