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宁在美又获大奖,我们失去了什么?

难得君 难得读书 2020-09-12

文 | 难得君


01


颜宁一直是个话题人物。


她第一次走进公众的视野,是在2007年,被冠以“清华最年轻美女教授”,这一年她30岁


作为科学家,以年轻美貌而成为学术“网红”,似乎是一个玩笑。


颜宁并不为这些世俗虚名所困,她潜心学术研究,七年之后的2014年37岁的她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博士生团队,在清华的实验室里,攻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来未解的世界难题(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而这个难题是很多美、欧、日科学家努力20年都没能攻克的难题。


这次的成就,让年轻的颜宁闻名于学术界,一跃成为世界最顶尖的生物学家之一。


诚然,作为普通民众,其实对于她的研究并不懂,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研究对于攻克癌症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就够了。



当大家寄希望与她继续在生物学领域取得更大成就的时候,2017年5月颜宁因故辞去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远赴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颜宁被聘为分子生物学系雪莉 · 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这是美国教授的顶级荣誉


这次掀起的波澜让无数的F红们难以接受,忠粉转怒黑,骂她的人多了。


2019年5月,仅仅两年后,颜宁被评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是一个美国科学家能够荣获的最高荣誉


而颜宁忙于教学和科研,被各种祝贺的消息挤爆邮箱,被朋友圈刷屏,连忙问“啥?一醒被贺傻了,什么事?


这时她才知道,自己成为了院士,与她的导师施一公袁隆平等科学家一样,成为美国历史上30位中国籍院士之一


2020年8月,女科学家组织公布了2020年度的荣誉会员奖(共包括三个奖项),将其中的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授予了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颜宁,以表彰她在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这个消息再度引爆了国内的舆论。


02


毫无疑问,颜宁堪称天才,而且是罕见的天才


这位天才出生于1977年,父母都是山东莱芜莱钢的职工,她在农村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大家一起在田野间疯跑,上树、下河,或许正是童年的这些经历,造就了她自然洒脱的性格。


6岁时,她随父母搬到了北京。颜宁从小文科成绩特别优异,她小时候的梦想是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她也是金庸迷,和所有女孩一样喜欢明星八卦,甚至梦想将来做个娱乐记者。


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她原本打算读文科,却被班主任老师劝说读了理科。


到高考报志愿时,事实上她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对于读什么专业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她父亲建议她去学生物,理由很简单,“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这个选择对普通人而言,可能意味着毕业之后,极难找到工作。但对颜宁而言,却无意打开了一扇神奇的门


图源自颜宁微博@nyouyou(右为颜宁 )


1996年,颜宁考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她成绩优异,兴趣爱好广泛,担任过生物系学生会主席,喜欢游泳、国标舞等,2000年毕业的时候,被授予“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称号。


事实上,在大学期间,尽管颜宁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也仅仅是优秀而已,似乎离天才还有不少距离。


毕业的时候,颜宁拒绝了美国在华药企的高薪工作,她说:“我自由自在惯了,让我在等级森严的公司制里待着,肯定不习惯。”


颜宁当时的打算是出国继续深造。


碰巧,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的,回清华做报告。


颜宁给施一公写了一封超级拽的信,她说:“我在各方面都很出色,我想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申请出国很浪费时间,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


普林斯顿大学是全球顶级名校,先后诞生过41位诺奖获得者,10位图灵奖得主,14位菲尔兹奖得主。


不过施一公原谅了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清华学子,通过电话面试了她,而且当场就录取她为自己的学生。


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


颜宁真正迈入学术大门,开始从优秀学生到优秀科学家的蜕变,就是在普林斯顿的四年。


普林斯顿不但有森林,湖水,历史悠久鼎鼎大名的古建筑群,更重要的是她有学术自由,学术至上的精神


在施一公的实验室里,颜宁才知道做学术研究,是“暗无天日”的


她每天差不多能有14个小时“宅”在实验室里;如果在攻坚阶段,她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五六点。


她曾经整整一年半时间,什么都没做出来,实验不成功,更没有论文发表。



巨大的压力会让有些人崩溃,也能让有些人变得坚强


压力使她瘦了30斤,却让她的意志变得更强。


终于在2003年1月11日,她把一个复杂的生化实验从头到尾做出来了,施一公说“你终于会做实验了。”


到颜宁博士毕业的时候,她已经在膜蛋白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因此获得了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这个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只有5人入选。


从普林斯顿毕业的颜宁博士


颜宁毕业之后,谢绝了美国的高薪和荣誉,在导师施一公的鼓励下,回到了国内的母校,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老师。


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她就走到了博士生导师的位置,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



03


2004年到2017年,颜宁在清华大学的13年中,取得的学术成功是非凡的。


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期刊(在业内被简称为CNS)上发表科研论文19篇,其研究成果在2009和2012年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2014年37岁的她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博士生团队,在清华的实验室里,攻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来未解的世界难题(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而这个难题是很多美、欧、日科学家努力20年都没能攻克的难题。这个成就,让年轻的颜宁闻名于学术界,一跃成为世界最顶尖的生物学家之一。


2016年,因为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颜宁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



同时围绕颜宁的话题也总是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比如,她说:“请不要叫我‘女科学家’”。


作为一个科学家,颜宁并不是不苟言笑的刻板模样。她穿着时尚,谈吐幽默,她自称“青椒”(青年教师)


平时在清华校园,她喜欢扎马尾、穿休闲装,和学生混在一起,你根本看不出谁是教授,谁是学生。



2017年她参加央视《开讲啦》节目时,高跟鞋,一头卷发,与主持人随意调侃。


当主持人介绍她为“女科学家”时,颜宁反问道,“其实我对‘女科学家’这个说法,是拒绝的。为什么女科学家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字呢?”


她强调女性的独立,称:我将女为悦己者容,改成了女为己容。


她也刷微博,也追剧,追星。看不惯那些学术造假的人,无论是谁都敢硬怼。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好奇为什么43岁的颜宁依旧单身?


其实,这个问题,我不想多聊。普通人通过婚姻获取成就感,满足感,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也许科研成就带来的满足感远远超越婚姻。


科学家一辈子用于探索无限未知世界的时间是很短暂的,相比于为人类做出贡献而言,或许结婚生子对她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她在谈及自己的理想时说:“发现某些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04


不少人说,颜宁更应该留在清华,而不是去普林斯顿。


有些人甚至给她扣上了一顶不爱国的大帽子。


其实对这个问题,我个人是这样看的。


先说大一点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改变我们人类进程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们,其实是没有国界的。他们做出的伟大贡献是给整个人类的,而不是某个国家的。


我们回忆一下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牛顿,欧拉,普朗克,爱因斯坦......


这些人类杰出的科学家,他们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前进,你还在乎他们是哪国人吗?


再说小一点,伟大的科学家应该在最适合的环境成就伟大的事业。


在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科学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领域的发展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天才的科学家,只有在最适合科研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比如说杨振宁,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杨振宁有多牛!(可点击回顾)。文章里谈到,杨振宁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研究,最适合他的环境就是美国。而且杨振宁的岳父是杜聿明,当时那个形势,他回国会是什么下场,可想而知。而钱学森回国,对制造原子弹、导弹研究作用很大,所以他们各自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假如杨回国搞技术性研究,那么人类物理学领域将丧失一个天才物理学家。


这个世界上,人才很少,天才更是百年难遇


天才,通常都是能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命运的人。


颜宁是不是这样的人,我不敢断言,毕竟在生物学领域,我没有发言权。但是仅仅看她目前取得的成就、学术界对她的评价,假以时日获取诺奖,成为全世界顶级的生物学家,是有可能的。


但是颜宁的离开,却值得我们反思。


她在接受了一家杂志采访时说:


问:你认为你的职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颜宁:自由。我可以自由地安排工作、自由地选择项目、自由地选择合作者和工作团队。
问:是什么激发了你对科研的兴趣?
颜宁:我享受灵活的工作时间,喜欢自由的选择课题,更何况还有“全世界第一个发现的巨大诱惑。”


没错,“自由”是她用过最多的一个词,而不是待遇,金钱,荣誉


人类的创造创新,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由,离开了自由,人类将一事无成。


反观我们的学术和教育环境,科学家有多少自由呢?


再说的难听点,就算很多科学家不在乎“院士”之类的荣誉,可是人家要不要是一回事,你给不给是另外一回事。


颜宁在清华时不是院士,离开两年后成为美国院士,是因为她突然学术成就突飞猛进吗?其实不是,而是公正与公平。


看看同样从美回来的科学家饶毅,获得诺奖的屠呦呦,我们的院士评选真的就如饶毅所骂的那样腐败。


改开四十年,中国在诸多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静下心来,我们要知道和科技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卡住我们的喉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科学文明的进步,其实秘诀无非四个字:公平、自由


仅此而已!


作者简介:难得君,一个三观比五官正的温情大叔,985硕士,曾任企业高管,大学教师。为防走散,关注微博@我是难得君。难得君原创文章:

1个人打15个,就问你服不服?

女孩被前男友当街杀害,最悲愤的不是冷漠

陈寅恪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对鲁迅只字不提?

信仰才是制度的根本
“钱学森科技大学”真的要来了?
扔扔扔
记住那个被砍头的校长
中国1.76亿独生子女的困境已经来临

脑残当道的日本曾经祸害了半个地球
百年来最神奇的一家人
未来5年日子很苦,要“含泪活着”
中国究竟有多少男女在出轨?
被遗忘和严重低估的伟大学者

免费好电影特辑:

最权威的BBC《二战全史》纪录片26集
最新、罕见的电影29部
再推20部不太容易看到的电影
周末推荐10部你平时看不到的电影

小说(点击阅读☟)

欲海   尴尬的姿势    青云直上    干爹法则    省委一秘    权色仕途:走近女领导     走错房门     空降的女领导    女领导的选择    县长的长成   小科员发现上司与人妻的秘密  漂亮女网友竟是市长儿媳   女婿丈母娘   风骚医生    风流官途

为防失联    请添加备用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