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国栋 | 蓝色的生命意境
艺术家 易国栋
易国栋
1981 生于四川成都
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中国艺术权力榜“2017年度艺术发现”奖
现工作生活于长沙和北京
个人官网
yiguodong.arthub.cn
《中国风景No.2》60x100cm布面油画 2017
蓝色的生命意境
文/王萌
(著名策展人、当代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
生命用何种颜色体现,这似乎是一个很少有人思考的问题。
易国栋将自己的绘画设置在这个富有哲理性的起点,他选择了青花作为生命的底色,蓝色也成为贯穿他绘画的基本色调。自2015年以来,易国栋创作了大量的蓝色绘画。他在绘画中转换了一种生命美学的特性,并以此为出发点逐渐形成了一种意境的转换口,随着绘画行动的展开,艺术家介入绘画的“入口”在绘画过程的通道中渐次放宽,从而形成了在观念语境和表达方式上“多出口”的融入结构。
《生生不息——路No.3》60x160cm 布面油画 2018
《生生不息——不敢停歇的而立之年》60x160cm 布面油画 2018
蓝色,成为了易国栋的生命意境。
就这样,易国栋的绘画保持了一种图像生命的蓝色情境。在那些以青花为出发点的蓝色视域里,一种氛围性的美学伴随着绘画的笔触显现出来,形成了易国栋绘画的独特风格。在这些画面所营造出的意境里,光总是从中心部位透出,与四周的蓝色形成画面的神秘感,进而通向一种蓝色的生命意境。
《生生不息—— 红方》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8
《生生不息——向上的阶梯》60x100cm布面油画 2018
易国栋的绘画非常充分地发挥了绘画性在当代的活力,这成为他作品中生命意境的绘画笔法。在一个图像对绘画形成重要启发和挑战的时刻,“笔触”不仅是作为绘画的底线和尊严而存在的,它也可以成为视觉与图像之外的另一支撑。
易国栋的灵敏性在于,他十分清楚这个时代的绘画所存在的基本语境,一方面他要让绘画获得必不可少的当代性,他选择了新图像学和图像意识为出发的绘画行程;另一方面易国栋又非常渴望将绘画性在图像的视觉语义当中产生其他艺术媒介难以呈现的“主体价值”,他让蓝色的笔触行走在绘画和图像之间,在绘画行动过程的行进中让笔触不仅成为视觉内在链接的价值发起点,而且他要让笔触成为形象构成的转换砝码。
《生生不息——三方银No.1》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8
《生生不息——花瓣雨No.1》100x60cm布面油画 2017
在易国栋那一张张蓝色的绘画中,笔触成为“标记”画面中山体、森林与树木枝干形成“新因素”的支撑点。正是在这种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的探索进程中,易国栋将艺术家生命直觉的敏感释放到画面与图像的内层,生成了我们视觉观看中“可视”的独特意境。
易国栋的绘画实现了让图像与画面生成意境的综合,他的绘画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视觉,在那些蓝色的景象中,走向光和景深处的透明的蓝与前景画家有意思置入画面的走向深蓝与接近黑色的树枝共同构成了易国栋绘画的写意性观念表达,那些贯穿画面错综复杂的枝干的交织以其丰富的延伸和交错造就了“生生不息”的画面,而那些出现在生命蓝色意境中的白马、双飞的蝴蝶、起落的小鸟就像是这世间生命在平等中所面对的共同命运。
易国栋用他的人生经历与绘画实践使我们相信,绘画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是有其意境的!
《生生不息——站在巅峰》60x100cm 2018
《生生不息——长生No.2》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8
《生生不息——梁祝No.2》 100x60cm 2015
Arthub:之前欣赏过很多您的作品,印象最深的就是所有系列中的“蓝色”。您对这一色彩是有何独特的理解,为何对它“情有独钟”呢?可以给我们大致介绍一下您的作品主题吗?
易国栋:创作中的蓝色来最初来源于青花,还因为蓝色与我画的主题:生命,在内沿上是相通的。作品的早期阶段《生生不息》系列是对生命本身的体会,现在这个系列逐渐引申到对人生的感悟,由关注个体走向关注这个时代、关注我们这个年龄段(80后)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群体共性,他们正处于人生复杂而尴尬的而立之年。他们的时代困局、他们的不易,和这个社会大背景带给他们的岁月留痕!
Arthub:艺术作品的题目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您的作品中,《生生不息》系列的作品名都是从何而起的呢?有什么小故事可以分享吗?
易国栋:我2012年左右的一次体检,医生以没有确诊为由没有告诉我具体情况,只叫我连续一个月,每隔几天去医院拍片复查。这个过程极其煎熬,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每次一只脚踏入CT室的心情。体检的后期已做了最后打算了,因为正常人不会这样大量拍片。最后确诊心脏等所有内脏器官都在常人的另一边,健康!这种情况俗称“镜面人”,百万分之一的几率!连续一个月,每隔几天就要去CT,这个确诊过程对我的创作起到了转折性的改变。感觉重新活了一次。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这30年,包括自己的创作。从这之后开始创作与生命题材相关的系列:《生生不息》,生命不止,延绵不息!
《生生不息——高位》100x60cm 布面油画 2017
Arthub:您的作品辨识度相对来说特别高,代表性忧郁的蓝色、偶尔出现几只蝴蝶、一座小亭子。这些元素在您的作品中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最近您的作品中又多了一些元素,成群的马、花瓣雨、太师椅等,这些新增的元素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易国栋:作品中出现的各种元素是主题表达的需要。是对生命、人生的自我理解。比如蝴蝶。蝴蝶这种生命,生命的前一里程是虫,不受待见,但生命来之前去之后是不随自身意愿而改变的,虫也不愿生来就是虫,无可奈何“造化弄人”,这与人世相似。第二阶段是蝴蝶,美丽、漂亮。人人都喜爱。同一生命,矛盾对立,让人感怀!人生一世白驹过隙匆忙而过,谁不愿如蝴蝶一般光艳、华丽,现实中却又太多人一世遗憾,却是“来之前”就已经注定!任何生命,都值得尊敬,以你为标准,你就是最好的!你会发现这些感悟与人生无异。又如画面中常见的椅子,在中国具有很强象征性,极具“中国性”。椅子是权力的象征,地位的体现。在大型的聚会、重要的会议,你的身份决定了你的座椅位置,坐错了是“致命的”。大人们从小就会教在不同场合与不同身份的人如何坐座位,中国特色。
Arthub: 在您的艺术生涯中,是否有让您特别感触或是影响颇深的艺术家、或是艺术作品呢?
易国栋:我一直喜欢风景作品,读书的时候喜欢国外艺术大师的风景作品,如透纳、康斯太勃尔等。他们的色彩很有想象力。惊讶于他们是如何想象出如此美妙的色彩!但遗憾的是,后来去国外才发现那些色彩不是他们的才情想象,原本的景色就是如此美妙。后来又去过其他流派,风格艺术家他们创作过的地方,发现他们的作品都根基于自身的文化、历史。反观我们国内艺术家的作品是有问题的。在国内的大型展览,如果把名字遮住,你无法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艺术家,全是国外艺术家,而他们大多土生土长,甚至国门都没出,这样的作品是“人格分裂”的,仅仅対形式的借鉴与抄袭。这也使我开始重新审视以前被大多国人鄙夷的中国传统。
Arthub: 您的经历非常的丰富,从成都到北京到长沙再到北京。请问现在为何又选择去北京发展呢?关于成都、长沙、北京这几个城市的艺术环境,您有何看法?
易国栋:成都是个悠闲安逸的城市,工作室房租相对北京、上海要便宜,而且稳定,基本没有强制搬迁。从事艺术成本相对较低。成都的画廊、艺术机构数量不算少,但是偏安一隅,“走出来”深度介入主流艺术活动、展览的不多。成都是一个艺术家的培育基地,早期发展很适合的地方。长沙的艺术生态还不完善,但是最近几年发展的速度很快。
北京是艺术离不开的一个地方。艺术家走到一定高度自然,也是必然要涉及到的一个地方。但是北京相对而言,不是很适合起步阶段的艺术家,除去高成本因素,更重要的是 ,北京是一个特别容易磨灭艺术家原生状态的地方,被同化,失去自我,当代艺术套路化的东西太多,跟风情况严重。特别是自身、内心不够坚定的艺术家。
《生生不息——梁祝No.29》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8
《生生不息——等待No.3》60x100cm布面油画 2017
Arthub: 您最近的个展所呈现的作品主题和以往相比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易国栋:展览主要展示《生生不息》这个系列作品。《生生不息》早期作品关注生命本身,希望生命不止,延绵不息。这个系列现在更多是对自身、个体的点滴体悟。关注当下,关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的群体共性,时代烙印。感受80后这一代人的不易,和时代留给他们的岁月留痕。生命其实很短暂,回望已经走过的前半生,“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希望生生不息,那是理想,现实却是白驹之过隙。记录时代,对于未来现在就是过去,也是历史。
Arthub:在艺术创作中,您会遇到瓶颈吗?如何解决呢?
易国栋:每个艺术家都会遇到瓶颈。创作瓶颈往往是同一主题、方式的认知枯竭在作品上的体现。视界,对某一事物看得多了,认知的界限就提高了。多看多思考,认知的高低在长久的艺术创作中会逐渐体现,而体现的程度因人而异,但对个体而言是成正比的。
《生生不息——西厢记No.1》60x120cm 布面油画 2017
其他作品欣赏
《生生不息——祥瑞图No.1》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7
《生生不息——知己》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7
《POWER—— LONELY》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8
《生生不息——圆》60x100cm 布面油画 2018
编辑:Eunice
往期回顾:
李南 | 释放的灵魂印记
沐晓熔 | 内心深处的天空之城
赵淋 | 捏一把泥土,逍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