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秋重阳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吴思雨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2019-07-25

牛山何必独沾衣


古往今来只如此


不作登临恨落晖


但将酩酊酬佳节


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难逢开口笑


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飞


杜牧


九月齐山登高



重阳节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今年的10月17日),故也称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虽然重阳节的时间、习俗广为人知。但相比春节中秋节,它对于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事实上是陌生的。有人将其归咎于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但司马君认为这是源于重阳节与农耕文明的紧密联系


重阳之喜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从自然的角度看,重阳节位于节气寒露和霜降之间,是为季秋。这是丰收祭天的时间,故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故祭天敬祖,丰收晒秋,大摆酒食,与民宴饮同乐,这是此时节“喜”的一面。


重阳之悲



       同时,季秋九月也是大火星隐去,万物凋零的季节,故有与上巳、寒食迎“火”相对的登高送“火”仪式。但随着以大火星运行规律为基础的火历逐渐被淘汰,祭火的习俗随之消失,但登高避忌的古俗,却因符合阳极而衰的自然理念和人们的生理感受而得以保存,并不断被赋予新内涵。古时生产水平不发达,然在此肃杀季节,人们对节气变化会有明显的感受,同时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逐渐产生了食用菊花、蓬饵等养生食物,以求长寿。《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故登高望远,红衰翠减,感极而悲,转而希求长寿。这是此时节“悲”的一面。


古之重阳



      从人文的角度看,易经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因而谓之重阳,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重阳一日渐渐吸纳了季秋时节的习俗,并在唐朝时成为正式民间节日,而晒秋、宴饮、食菊、登高等一系列与农耕文明息息相关的活动则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今之重阳



      在今天,重阳节远不如古时热闹,晒秋、登高、敬老宴等习俗,也仅在部分农村得以保留发展,这与工业、后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耕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不再对土地有着十分深切、十分依恋乃至敬畏的感情。但尊亲敬老被重视,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又体现了祖国对人权的关注和保护。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以倡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是自然与人文的巧妙交融,是季秋气候特点与易经阴阳观的融汇,更是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司马君认为,同学们在过重阳节时,不一定要追求登高饮菊的形式,更要体会农耕文明的淳朴和天人合一的深刻内涵,切实的做到敬老爱老。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正因为这份亲近,使我们常常忽略了他们的感受。金秋重阳,虽然身在校园内的我们不一定能亲至父母长者身旁侍奉,但只是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句祝福,也足以令父母欣喜,令长者宽慰。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推荐阅读

又见敦煌丨2016级史院闪star西行考察攻略

【史院风貌】杏园史学社读书分享会

【学术活动】帝国·女皇·无字碑——武瞾和她的时代

【杏园读史】张琪:闪电与阳光:革命党人的写照

【史院集萃】王双怀 、王恺 、毛阳光主编《一代明君武则天》出版



文字策划/吴思雨

图片设计/吴思雨

责任编辑/韩佳淇

审核/何秉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