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玉门昌马东大沟关隘遗迹初探

王璞 玉门历史文物 2023-09-19

昌马东(董)大沟关隘遗迹是玉门新发现的一处关隘遗迹,对玉门祁连山地区边塞防御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

昌马东(董)大沟关隘遗迹是2013年8月28日,由玉门市博物馆、文物管理所人员在勘察玉门境内唐蕃古道时发现的。遗迹位于玉门市昌马东大沟2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布在东大沟2公里处地势险要的一处山脊之上,距离沟底15米,遗迹主要有以石垒成的墙体,以“品”字形串连分布,因山势台阶分两层,有五座小四合院院落式小墙体,每座小院落墙体长5米左右,高1.7米左右。所有遗迹一面临崖,背靠大山,临崖的一面崖底是沟底便道,可来往行人,是古时东部进入昌马盆地的惟一山道。关隘墙体外围挖有壕沟,在墙体之外南北各50米处有以石砌成的烽墩,烽墩呈圆锥形,底座直径2米,高2米。

一、遗迹位置地处唐蕃古道

一夫挡关,万夫莫开,是这一遗迹最显著的特征,遗迹地处丝绸之路玉门境内南线,即部分专家考证的唐蕃古道,唐朝吐蕃由青海进入河西西部的一条重要通道。

南京大学历史系李宗俊《唐代河西走廊南通吐蕃道考》对玉门唐蕃古道作了系统的研究。他推考历史上吐蕃军队数次从此道进入河西,进而占领河西。

隋唐时的文献中,与玉门南通土谷浑、吐蕃道路的相关史料,一是《资治通鉴》卷181,大业五年有段与《隋书。土谷浑传》大致相同的记述;二是《通典》卷190《边防六  西戎二 吐蕃》,唐代于今玉门市境先后设玉门县或玉门军,此又为吐蕃取道玉门进入河西的一条明证。因该道途径唐玉门军驻地,我们命其名“玉门军道”。

就以上两条史料,近世学者中,严耕望先生在论述唐蕃之间的道路时肯定了该道的存在。其次,陆庆夫先生曾在论及瓜州(今瓜州县)锁阳城的历史时时论及道:”锁阳城(瓜州城)以南不远旱峡口子。正是吐蕃军队进入进出之孔道。后来陈良伟先生根据部分关于西汉以来的汉文史料指出:“该道承载能力相当可观,至少可以承载6000人以上的大部队安然通过。

关于该道的北出具体沿经路线,今结合敦煌文书来看,其走向和大致路况为:从今天青海境的疏勒河上游,过其他河大阪隘口进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至荒田地(这一段因沟壑纵横,一路需翻山越岭,仅为山路,但至今人马可行);再从荒田地起,途经肃北县旧场部、鱼儿红乡,经由玉门市境旱峡山区的红沟(今为大车路),进入走廊区始分为东西两路,向东经朝阳村通往玉门市赤金镇(唐玉门军驻地),向西北经红柳峡通往瓜州县(今瓜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该道进入瓜、肃二州境,继续向北即为经花海------金塔------居延海道,可通往蒙古高原或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由此可见,唐时这条吐蕃进入河西的道路,不仅为吐蕃直接进入瓜、肃二州的一条捷径与间道,而且也为吐蕃联络蒙古高原突厥各部的一条外交通讯要道,更是和平时期吐蕃、土谷浑等民族直接进入河西进行贸易和交往的一条便道,为丝绸之路的一段重要分支。

二、东大沟关隘遗迹匠心独特

2013年8月28日,我们从玉门市新市区(玉门镇)出发,在低卧铺向南顺着走旱峡的便道前行,从红柳峡石窟向西南行就是去昌马的便道。一路上是红柳坂滩,坂滩上的便道为沙石路,作为古道,通行大部队还是可以的。尤其崎岖险峻难行的主要是坂滩南边的一座大山,这里是东面进入昌马盆地的唯一通道,山道很窄,通行部队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控制这里的山道显得非常重要。

坂滩的南面有东西向的山体,穿越四个沟,可到昌马,再去瓜州。在山里,从东到西,依次排列着昂藏沟5公里、红柳沟4公里、打贼沟4公里、东(董)大沟4公里,这四条沟均十分奇险,道路狭窄,地形复杂,便于隐藏和袭击,四条沟里,均有当年石头砌筑的防御设施和路标。明、清至民国均有土匪及起义军出没和通过,历代政府都在此剿匪。都有明确记载。

图1 东大沟北口

图2 董大沟北段沟内山体合围

进入东大沟北口,道路狭窄,仅容一车通过,山壁陡峭突兀,再向里走,山体更加奇险,头顶山体成合围之势,光线昏暗,卫星定位仪接受不到信号,无法定位。行2公里左右,在便道拐弯处的一座山梁上,兀的突出石头砌筑的石墩子(烽燧),我们上去观察,发现有更多的石头砌筑的墙体,每段墙体高2米左右,长3米左右,组成一个四合院形式的防护设施。每个“院落”高低错落,相连互通,总共有5个“院落”,其中正中一个“院落”墙体有两个半米深的石洞,什么用处,尚无法得知。在“院落”外围,有一条宽2米的壕沟,应是水道或者人行通道。在“院落”外围南50米,北50米,各有一座石头砌筑的石墩子,底座直径2米,高2米。石墩子的用处可能是瞭望之用,北面的石墩可瞭望从北边沟道进入的人员,南面的的石墩可瞭望从南边沟道进入的人员,也有可能是起路标的作用,在山下行走,这两个石墩比较明显。两两相望的墩台,无一例外的体现着关隘建造者周密的设计匠心,“防御”之独特个性彰显。     

在东大沟东面,从东往西依次有昂藏沟、红柳沟、打贼沟,地形地貌与东大沟相似,历史上,这四条沟由于地势险要,均是土匪出没的地方,这里还留有很多的军事防御设施的遗迹,尤其是打贼沟更多,打贼沟,顾名思义就是贼多,强盗多,他们流窜于这一带,经常骚扰周边居民。打贼沟我们此次没有能成行,但据熟悉这一带情况的昌马乡文化站站长刘生海介绍,打贼沟的遗迹是最多的。玉门第三次文物普查没有进入这里,所以没有进入玉门文物名录。           

墙体是在山脊低洼处用石块垒砌作边,中间用黄土夹杂小石块填塞而成,壁面较平整,墙体两侧垒砌较为规整。形制为方形,成品字形分布。

图3 北石墩(路标和隐藏瞭望作用)

图4 石砌墙体

图5 石洞

图6 不规则“品”字形墙体

图7 南石墩瞭望南面

图8 壕沟

图9 东大沟南口

三、遗迹修筑年代

1、清代所修遗迹

董大沟遗迹建造年代,早在《重修肃州新志》(1735--1737年)就有记载,在此书靖逆卫部分:“外有捷尔公太口、昂藏口、董大口、大沙陀口、小沙陀口......等名,俱系靖逆汛地。”由此判断清代在这里设过营汛,东(董)大口可为营汛驻地。据此判断,此遗迹应早于该书编撰时期的1735年,即早于清雍正13年。

至于明代,玉门地处嘉峪关国门之外,是赤斤蒙古卫驻牧之地,明代中后期这里战事频繁,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明朝奔突征战的场所。明代修筑嘉峪关及长城时,玉门境内虽未修长城,但将报警防线烽火台向西延伸至玉门境内60公里左右。嘉靖八年(1529年)在嘉峪关外玉门境内添筑骟马城、回回墓等墩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遂增设火烧沟、榆树泉等墩台。据笔者调查和分析,明代国门是以嘉峪关为界,防御体系仅从嘉峪关向西延伸60公里至火烧沟一带。董大沟遗迹明代修筑的可能性不大。

2、昌马汉晋塞防遗迹

汉代在河西西部沿疏勒河修长城,沿祁连山山区修边墙和烽燧,昌马也有汉晋时期塞防遗迹。据《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调查,在肃北、瓜州、玉门南缘,分布有祁连山支脉野马山、鹰嘴山、照壁山等,汉代南塞即利用这些高山深谷为天然屏障,于北麓诸主要山口筑塞墙以绝通道。西起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河东岸之温家台,东到玉门市境,经黑大阪出北麓,止于昌马河大坝西岸,全长约175公里。

实际上根据笔者的调查,这条线路不止于昌马河大坝,而是向西经过天生桥、东大沟、打贼沟等,一直到旱峡口子,大约60公里,都有烽墩分布,甚至向东可能延伸到了清泉乡的青头山一带。今昌马境内有天生桥、拱北滩、碱泉子、河岸等汉代烽燧。

玉门市昌马乡与肃北县石包城乡接壤,地处祁连山区,地理环境相同。西去瓜州、敦煌一线,由于祁连山山大、沟深、坡陡,山内为分散的羌族游牧部落,对汉政府的威胁相对较弱。因此,主要利用祁连山地为天然屏障,并在各山口筑土、石等墙垣,切断北侵河西走廊的通道。西凉王李暠时期又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和重建。

3、唐、明、清时期周边防御

昌马之地的照壁山,山凹之间自然形成许多蜿蜒曲折的峡谷与山口,成为沟通南北的孔道。这些峡谷山口,如东大沟、红柳沟、打贼沟、昂藏沟等,往往在历史上游牧民族进犯河西走廊的进退之路。中间山谷地段狭窄,多分布关隘等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聚落堡寨。无论战时还是战备状态,关隘都可实时监控敌人侵犯,有效防范防区安全。

玉门唐蕃古道,自青海北上,入肃北县,然后入玉门旱峡口子,可去昌马,再去瓜州,这也是丝绸之路在玉门境内的南线,靠近祁连山,水源较多,对长途跋涉有利。在旱峡口子,有两条路可通昌马,一条是直接西区有旱昌便道54公里,此道山路较多,不便走。另一条是先北上18公里到红柳峡,再从红柳峡向西南行可去昌马,此路比较好走,距离67公里。分别是红柳峡--东大沟21公里,东大沟4公里,东大沟南口--天生桥33公里,天生桥--昌马乡段11公里。总计67公里。除了东大沟是山道,其余都是坂滩。东大沟、天生桥是整个古道最为惊险地段。

此地因地形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除唐代吐蕃进入河西的通道之外,明、清、民国也是兵匪进出通道。尤其是历代起义军和土匪藏匿的地点之一。东大沟关隘遗迹的建设势在必然。

明清边防匪防形势严峻。玉门境内边防设施除了汉代,明代在清泉乡修筑了数座墩台。。《嘉峪关志》记载,正德元年(1506年),杨一清总制陕西、延绥、宁夏、甘肃等处防务。八月,杨一清建议修筑陕甘各边边墙。时,适值兵备李端澄驻节肃州,命承信校尉王镇督工修建嘉峪关城东西二楼各三层,高三丈九尺(13米),又添筑城关角墩共六座,敌台二座等建筑,于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完工。

清时。驻军营以下设汛,汛的长官为千总、把总,外委千总、外委把总。营以下有哨、司两级,其编制是与城守营、分防营的汛地相结合,一般来说一哨或一司的长官都领一汛,因此绿营兵只分营、汛两级,有的汛由于汛地宽广,在其下又设若干墩塘小汛或堆汛。分汛防兵则更多的担负警察或地方官府差役的职责。在玉门,清代设靖逆大路军台共12处,即红山墩、惠回堡墩、七里墩、火烧沟墩、八楞墩、青山墩、赤金峡墩、高见滩墩、三十里井子墩、沙岗墩、头道沟墩、二道沟墩。另设靖逆南汛,自青头山起,至那木克渡止,共有卡墩17处。靖赤北汛,自后柳湾(即柳湾)起,至水龙止,共有卡墩13处。东大沟(董大口)石墩遗迹处在靖逆南汛线上,应是17处卡墩之一。大东沟汛防遗迹应是靖逆南汛的17个墩卡之一。

这一带自唐以来就是战事频繁的地方,唐末的唐蕃之战,明代的明与吐鲁番鞑靼的战争,清回民起义军与政府军的战事,时常在此活动。清代在昌马周边祁连山修有墩台,1727年,马尔泰巡视新建十三墩,见布鲁湖、昌马河、石包城、伯颜墩四处。现昌马大坝有清代烽燧和障城保存完好。

民国时仍有匪患,红柳峡石窟洞窟墙上曾有民国剿匪的题记。如有一个是“民国30年3月10日本部队伍□前往马□一带追缴哈比到此,匪已西窜无存以鼓,我部兵困马乏返至此,因作一绝句为纪念。‘趟趟千里路甚遥,拔(跋)山涉水妄徒劳,堪叹马乏兵又困,哈匪终于在脱逃’——100师骑兵连无名氏题。”匪已西窜无疑就是窜到了东大沟一带的山里。

参考资料

1、南京大学历史系李宗俊《唐代河西走廊南通吐蕃道考〉

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

3、《重修肃州新志》1984年酒泉博物馆编



往期好文:

玉门考古100年

地质时代的玉门——玉门许多古生物化石为我国首次发现

那河  那城  那文化 ------玉门寻古

诗歌  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

珍藏在大不列颠博物馆的玉门文物

玉门·玉门关历史文化考察

玉门考察记

玉门:甘肃仍在沿用的最古老行政地名之一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玉门市博物馆参观预约电话:

0937-3338708

投稿邮箱:189906039@qq.com

玉门市博物馆官网:

http://www.ymsbwg.com

玉门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