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四) | 圣地三十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2-07-15

独角兽导读

《圣地三十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

——“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四) 

商业文明


延展阅读:

1/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一) 

2/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二)

3/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三) 



4

- 商业文明 -


以色列虎刺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前哨文明的独立精神会不会惹翻了后方文明?会不会由此导致后方文明的援助被全面切断?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前哨文明还有没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这也就是人们经常问的:离开了美国的援助,以色列能否生存?

 

其实,如果回顾一下美以关系的历史,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很清楚的。美国对以色列的大规模援助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事情,特别是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之后的事情。1971年以前,美国给以色列的援助在大多数年份不过一两千万美元,个别年份高一些,但从未超过一亿美元。50年代,美国给以色列的有限援助严格限定于安置逃离阿拉伯国家的犹太难民,一分钱都不得用于军事方面。60年代初,美国开始向以色列提供有限的军事援助,但直到1971年,美国军援的总额不过2.77亿美元,而且几乎全部是贷款。

 

降落在以色列国土上的F-35战机。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知道1948年的独立战争、1967年的六日战争和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是以色列国的生死存亡之战,以色列打赢了这三场战争的前两场都跟美国的援助没什么关系,第三场战争时美国的援助力度有所增强(71-73年美国军援为每年3-5亿美元,10亿美元以上规模的援助是74年开始的事情),但以色列开战初期的险境也有一大半是美国造成的——战前美国严禁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等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使得以色列只能坐等敌人的偷袭。

 

可以说,没有美国的大规模援助,以色列仍有能力绝地求生,化险为夷。但公平地讲,美国的大规模援助使得以色列不必再面对那三场战争那样险境——1973年以后以色列再无生死之战,阿拉伯国家开始承认以色列生存的权利,这里边一半是以色列人打出来的,一半是美国援助所构成的以色列的绝对军事优势保证的。通俗一点说,以色列没有美国也活得下去,但有了美国确实活得舒服得多,平安得多,当然这道理其实不止适用于以色列,其实也适用于这世界上的很多国家。


1973年至今,美国给以色列的援助总额高达1500多亿美元,到2028年美以第三个十年军援备忘录执行完成,美国的援助总额将达到1700多亿美元。这使得以色列成为二战以来美国最大的受援国。每年30亿美元的军援占以色列GDP的1%,以色列国防开支的20%,以色列国防军预算的40%。可以想像,如果美国终止了援助,以色列当然有能力拿出1%的GDP补足军费,但大量的民生项目显然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如果考虑到军援的质量的话,那么军援的数量大概只能算是事情的一个次要方面。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使得以色列获得了美国“非北约盟友”的待遇,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美国最先进的军事装备,甚至比给“北约盟友”的速度还快。2016年12月,以色列获得了美国F-35隐形战机,成为美国本土之外第一个装备这种先进战机的国家。2008年,美国国会明确规定美国的军援是为了保障以色列获得“军事质量优势”,也就是“一种对抗并击败来自任何单独国家、可能的国家联盟或非国家力量的现实常规军事威胁的能力,同时依靠压倒这些单独国家、可能的国家联盟或非国家力量的超级军事手段,足够的军备,包括武器、指挥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军事情报和军事侦察能力,来保证自身遭受最小的损失和伤亡。”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停止军援,以色列每年自己找出30亿美元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失去了美国先进的军事技术,以色列是不可能自己找出替代品的。


同样不可替代的,还有美国几乎无条件的政治支持,包括美国在联合国力排众议,用否决权长期替以色列遮风挡雨;在各种国际组织为以色列撑腰说话;在中东为以色列与邻国的和平努力斡旋,支付巨额相关费用。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美国撤除这些支持,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或者愿意取代美国的角色。


美国为什么这样支持以色列?这是个极其复杂的,写一本书都未必说的清楚的问题。

 

如果从前哨文明的角度看,1967年的六日战争是美以关系的分水岭。(延展阅读:一九六七年的四个瞬间这是一场以色列闯了红灯的战争。战前以色列请美国总统约翰逊帮忙斡旋,算是给了美国一个交代。但在斡旋失败后自主开战,却未与美国商量。当时美国的中央司令拟定过一个军事打击以色列的计划,规定在以色列进攻阿拉伯国家时美军将出动消灭以色列的装甲部队。这一计划在六日战争中未能实施,是因为以色列动作太快,六天就结束了战争,而当时美军的反应速度最快也要一个礼拜。

 

1967年六日战争中,等待进攻耶路撒冷古城的以色列士兵。

图片来源:网络。


六日战争证明了以色列“前哨文明”的地位与价值,这是美国在战前未曾预料到的。因此战后美国改变对以色列的态度,开始提供军事援助,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加强以色列前哨文明的军事力量,使之成为美国力量在中东的延续。第二是借此羁縻以色列,使之不与美国对抗,不做任何美国不同意或者让美国措手不及的事情。

 

因此,1967年之后,以色列对美国的独立性大大降低,“闯红灯”的战争再没有发生过。以色列所有的重大行动都会在事前征得美国的同意。以色列固然依靠美国获得了绝对的军事优势,但美国的制约也常常使以色列处于困难的境地。除了上文谈到的赎罪日战争以外,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中,美国禁止以色列轰炸黎巴嫩的民用设施,导致以军缩手缩脚,对躲藏在民用设施中的真主党恐怖分子毫无办法。


前哨文明如何在对后方文明的援助的依赖之中保持自己至关重要的独立性?或者说,以色列如何在得到美国援助的情况下逐步获得并保持“以色列虎刺怕”的精神?这是一个至今未曾解决的问题。

 

然而以色列摆脱美国经济援助的过程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1975年开始,在大规模军援之外,美国还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70年的援助规模是每年数亿美元,到80年代增加到每年10多亿美元,这一援助规模贯穿了整个90年。进入本世纪之后,以色列主动向美国提出终止经济援助,此后美国的经济援助数额逐年下降,到2007年完全终止。

 

这个过程,恰好是以色列工业文明濒临崩溃,通过改革建立商业文明并使之成熟的过程。

 

迄今为止,人类成功的文明模式有两个:一个是传统农业文明,一个是现代商业文明。农业文明使人类获得温饱,商业文明使人类富强。

 

不过在上两个世纪,一种“工业文明”的思潮在很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业文明”本质上是用农业文明的思维来构建现代工业和科技的经济模式,把生产和需求直接联系起来,完全无视市场的关键作用。以色列建国的前三十多年,“工业文明”模式占了绝对统治地位,政府掌控了大量的公有企业,控制包括银行、通讯、交通等关键部门,其结果是政府开支庞大,企业效率低下,竞争力非常弱。5、60年代,以色列的经济问题不算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的巨额战争赔款(估值相当于今天上千亿美元)为经济不断输血,使得亏损等问题未能显露出来,以色列经济反而出现高速增长的势头,国家也趁机完成了基础设施的框架建设。到了70年代,这笔赔款渐渐用完,经济问题日渐突出,到80年代中,以色列出现高达1000%的通货膨胀,国家信用几乎破产(延展阅读:剑履山河——以色列基布兹的神话与现实(四)

 


此时美国及时到来的经济援助在稳定以色列经济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以色列人自己也没有闲着。80年代中期,以色列开始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公营部门,包括关键的基础设施和国防工业部门,都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90年代,依靠改革的成果、美国的援助、中东和平进程(延展阅读:没有巴勒斯坦的中东和平——以色列阿联酋和平协议的意义与启示的起步,以色列的经济开始起飞。到本世纪初,借助以色列在高科技行业的巨大成功,以色列现代商业文明的经济格局基本建成,因此有底气中断美国的经济援助。

 

以色列能否在2029-2038的第四个美国十年军援计划中仿效经济援助模式,逐步削减美国援助的数目,并最终完全摆脱对美国现金援助的依赖?这是很多人探讨了很多年的题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以色列就可以说完全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前哨文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以色列可以完全脱离美国,以色列仍然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政治支持,没有后方文明,前哨文明也不可能单独存在。但不再在金钱上依赖美国,以色列的独立性无疑将大大增加。

 

1973年赎罪日战争中撤下战场的伤病员。图片来源:网络。


以色列能否走通这条道路?没有人知道。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如果以色列走通了这条道路,那一定是因为以色列在建设商业文明的道路上有了更大的进步。说到底,战争是人类最昂贵的活动,支撑现代战争的经济资源,只有成功的商业文明才能提供。

 

乌克兰同样在上个世纪深陷“工业文明”的泥潭,比以色列陷得更深,自我解救起步更晚,而且至今也未建成像样的商业文明。乌克兰真正的挑战可能并不在目前这场战争,而是在战争结束后能否通过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而建立起真正的商业文明。这将是乌克兰是否能成为“扩大版以色列”的终极考验。

 

一个乐观的迹象是:以色列高科技行业技术人手严重不足,25%的技术力量靠雇佣外国科技人才来解决。而向以色列提供了最多的高科技人才的国家是乌克兰,乌克兰高科技工程师占了以色列外来科技人才的45%。或许这两个国家的相似之处真的超出我们的日常印象,或许泽林斯基讲这番话确实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张平 2022年7月14日星期四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延展阅读:

1/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一) 

2/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二)

3/ 乌克兰能否成为“放大版以色列”?——“前哨文明”的机遇与困境 (三)

4/ 一九六七年的四个瞬间

5/ 没有巴勒斯坦的中东和平——以色列阿联酋和平协议的意义与启示

6/ 新书速递 |《密释纳·第2部 节期》

7/ 以色列民众眼中的俄乌战争 

8/ 剑履山河——以色列基布兹的神话与现实(四)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