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精选】王 静等 |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路径: 科学到决策

王 静等 中国土地科学 2022-04-25
本文为节选,全文刊发在《中国土地科学》2021年6期作者:王  静1,方  莹2,翟天林3,金志丰2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内涵认知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将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均衡性,其目标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生产力和恢复力,保证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关注国土空间全要素,提升国土空间品质,以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以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打造美丽生态国土,减少并解决现在和未来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保障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走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成为必然。走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是新时期绿色理念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它不仅是物质空间的保护与建设导向计划,通过构建融合多目标的多尺度生态网络体系,明确国土空间优先保护区和关键修复区,制定战略性土地保护计划,约束并引导区域建设用地扩展;同时为国土空间提供重要的生态保护效能,提升区域品质和区域活力。此外也强调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优先权,强调生态空间的价值,实施生态补偿和多主体保护与监督,促进保护政策、经济措施与保障政策三位一体,实现多方利益平衡。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对象为国土空间全要素,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之下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海域、滩涂各类自然资源,也包括耕作农田、村庄屋宅、废弃矿山、城市景观、道路设施等非自然要素,其理念将破除单一的工程思维,更强调统筹兼顾,注重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在全域范围内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在保护优先前提下,发挥自然恢复的潜力,同时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系统运用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生物技术等整治修复手段解决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问题。

同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对象也从自然要素转向社会—生态要素,保护和修复的尺度从局地生态系统健康改善转向多尺度生态安全格局塑造,目标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转向人类生态福祉提升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和策略方法不同,应转变过去国土综合整治关注微观尺度的田、水、路、林、村的技术与工程措施,从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和持续性保护和修复角度出发,构建多尺度生态网络和生态安全格局,从疏通经络、全局整治的角度全要素修复生态景观的断裂处及其不完整处,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关注中观—宏观尺度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诊断和多尺度联动保护与修复,有效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效率。



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研究路径:科学到决策


基于上述目标,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路径是以目标和问题为双导向,以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整体保护为前提,突出底线思维,重焕蓝色海洋,连通生态廊道,筑牢生态屏障,优化生态格局,彰显绿色宜居,强化政策引导等策略,有效保护和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生产力和恢复力。其逻辑架构即 “本底调查测度—多维认知—科学识别—价值重塑—规划调控—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从科学到决策的技术框架(图1)。即立足资源环境禀赋,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视角科学测度国土空间类型、功能、服务、居民感知及其社会环境公平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诊断识别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生态网络断裂、退化和不健康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态产品供需失衡、生态功能错配的国土空间,科学认知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关键区域;重塑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调控人类活动的影响,实施规划和政策引导和工程布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复合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效能,引导人口、产业集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


2.1 多维多尺度国土空间本底调查与测度

基于信息理论,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地面调查、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以各类自然资源调查和专项调查为基础,立足资源环境禀赋,从生态系统维度定量测度国土空间类型、结构、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开展多源遥感数据的国土空间类型—结构—功能综合监测与精细化探测;开展生态空间隐形变化探测,如森林砍伐、土壤流失、生物破坏所引起的变化等。同时,通过社会调查等多元数据和社会经济分析,从社会系统维度涵盖需求方居民的需求,定量测度居民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国土空间的居民感知和相互联系,以及国土空间利用的社会环境公平性。

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科学认知与识别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对象是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等,采用综合分析评价、GIS空间分析、模型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从宏观—中观尺度科学认知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关键区域,综合测度国土空间的自然人文要素权衡与协调。综合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多维认知,测度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角度研究构建多尺度生态网络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从经络疏通、全局整治的角度诊断与识别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网络断裂、生态系统健康与风险、生态系统服务产品供需失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扰动与冲突,以及国土空间配置不合理的负外部环境效应,识别国土空间利用方式冲突、结构与功能错配等。在中观—微观尺度,针对生产空间,关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工矿废弃地、低效农用地、污染农田等诊断与识别;针对生活空间,关注低效用地、待修复城市景观与人居环境调查评价,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筑等;针对生态空间,关注退化湿地、河湖岸线、海岸带、森林、草原等功能退化和连通性退化的科学认知与识别。

2.3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价值重塑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成效是其价值重塑的基础。首先应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成效评估研究,包括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大气环境效应、区域气候效应、土壤环境效应等,在中观尺度重点关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空间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研究,定量测度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活力和社会公平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公共产品特性,在理论研究层面,应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土地利用多功能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等,重点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的距离衰减理论、国土空间利用效用价值理论、生态产品价值管理理论等研究;在方法层面,应关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测度方法研究,如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与定量化模型测算方法,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空间制图与定量化表达方法等。

2.4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规划调控与政策引导

规划编制和政策实施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从科学研究到决策的关键。在规划方法层面,应重点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及多目标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的政策仿真和预警调控研究。在政策工具层面,应重点开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研究,以通过政策调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为协调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受益者和实施者、水资源保护的上下游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应重点开展不同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补偿政策与激励机制,“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的实现机制,以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成本和收益调控机制等研究;此外,还应关注区域生态系统安全保障的社会人文要素调控与管理政策,以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适应策略与制度改革措施等。

2.5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与工程实施

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引导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与工程。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开展关键生物栖息地生态景观重建、人口密集区和产业集聚区绿色基础设施重建、河湖岸线与水体生态修复、生态屏障建设与关键生态景观重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污染土地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与废弃地综合整治、城市低效土地再开发与综合整治等关键技术和工程实施技术研发。针对不同类型修复工程项目区,开展低成本环保、对土壤破坏小的植被优势树种选种与生物修复等具体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2.6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监管平台构建

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监管平台,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从科学到决策的基础。以基础地理、遥感、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等多源数据为基础,针对多源、多类型、多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信息,开展网格-地块-行政管理单元-自然地理区等多尺度信息的空间化、空间关联等数据整合技术研究,以及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的多级时空网络和数据库研究;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地面调查技术、分布式处理与网络技术形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信息共享服务体系,获取本底数据和更新数据,研究构建多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监管平台。

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地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信息理论等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的理论基础。国土空间作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整体性保护、系统性管理是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核心,中观尺度的区域或流域将宏观与微观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紧密联系,并与社会经济影响相互关联,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关键尺度。国土空间的载体是土地,土地的功能即土地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重点刻画土地利用提供产品和服务及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程度。 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结构或过程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的来源,对人类可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相互关系具有递进关系,避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不匹配、生态功能错位,权衡和协同土地利用多功能及其产品供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国土空间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解决国土空间开发占用的外部性环境成本问题,通过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引导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及合理配置是研究重点之一。上述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土地利用多功能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需在研究中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往期推荐✦

岳文泽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土地发展权配置的理论思考 

徐玖玖 | 国土空间规划的立法统合及其表达

严金明等 |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公地治理模式优化与政策展望


扫码关注我们
最前沿的土地科学知识最新土地科学研究成果

(本文编辑:陈美景;网络编辑:曾  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