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孤独症与跨性别社群,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事

坏酷儿厨子 坏酷儿厨房bad queer cook
2024-09-05

本文共7348字,预计阅读时间19分钟。


引言///

今年一月份,孤独症社群多位伙伴发声指控某社群kol的性骚扰和性侵行为,事件详情见 https://www.zhihu.com/people/tttr-49

首先,我们表示无条件相信和支持当事人(无论ta是否选择发声),并希望ta们早日疗愈和重建。同时,在该事件在网上发酵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对于孤独症和跨性别群体不友好或是不了解的发言,这使得本就遭受创伤的社群伙伴更加难以消化情绪和参与讨论。

因此,本文的主旨是,从孤独症与跨性别社群内部视角出发,为应对此类事件经验相对缺乏的简中语境提供良好公共讨论的建议。


一、谨慎处理关于被边缘群体的表述


该事件中的当事人大多具有孤独症谱系人士和女性/非二元性别者的交叉身份,这些身份不仅导致了ta们面对性侵害时的弱势处境,也让ta们在网络讨论中经常遭遇误解,因此在讨论具体事件或话题之前,先去了解“如何去讨论”是很重要的。

1.看见孤独症女性

对孤独症的刻板印象

说到孤独症人士,大众脑海中想到的要么是影视作品中“不懂社交的(白人男性)天才”形象,比如夏洛克福尔摩斯、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认为ta们都是性格古怪、冷漠无情、难以建立友谊和亲密关系的;要么就是需要“慈善爱心”机构照料的“来自星星的孩子”,认为ta们一定伴有智力和语言障碍,需要终身被人照顾,无法独立生活或工作。

但实际上,孤独症是一个谱系(我们不认为它是一种“疾病”,而是属于神经发育多样性),包含许多不同方面的表现, 比如感官敏感、社交障碍、特殊兴趣、刻板行为、空间感知、行动能力等,每个孤独症人士在不同方面上所受的影响程度不一,因此所表现出的状态也千差万别。孤独症人士完全可能和别人产生深刻联结,以及自主学习、生活、工作。

我们建议不要对孤独症谱系人士使用“高/低功能”的说法,因为它暗示了人的能力可以用某个单一的标准(往往是语言功能和学习成绩)来评价,体现着将人异化的、健全主义的思想,不仅否定了一部分人所拥有的才华,也忽视了另一部分人所面临的困难。

更多资料:

《Function Labels: And We’re Supposed to be The Awkward Ones…》

https://neuroclastic.com/the-journey-begins/


孤独症女性被隐形的现状及原因

孤独症谱系作为神经发育的多样性,本不应过多地受到性别因素影响,但现实中被确诊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四倍,这是因为孤独症女性(及性别多元群体)在医疗领域和公共讨论中都面临着被隐形的处境。

孤独症的医学诊断标准本就来自于针对谱系男性的研究,这些标准往往会忽视谱系女性的相关行为表现,导致漏诊误诊。在同龄人中,自闭症女性需要表现出比男性更“极端”的行为才可以获得诊断。谱系女性也会更经常被人说“可是你看起来不像啊”,这说明人们对于孤独症的认识仍然是片面的。

由于社会文化对一切非顺性别男性的人有更多的规训和要求,比如“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等,很多孤独症女性和非二元者都会为了顺应他人期待或者融入群体,而掩饰自身的谱系特质、试图“伪装”(masking)成非谱系人士。孤独症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有更多的与人建立情感联结的需求,她们会通过观察和模仿同龄人或影视角色的行为来应对社交场合,但随着年纪增长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交互动,从而感到非常困惑和挫败。

这些“伪装”很多时候是下意识的,更像是一种被迫发展出的生存技巧(否则会有被孤立甚至霸凌的风险),它给谱系人士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加剧紧张不安、消耗过多精力、损害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也使当事人更加难以获得确诊和所需要的支持。

另外,有数据表明,在神经多样性人群中,LGBT人士的比例比在神经典型人群中更高;在LGBT人群中,神经多样性人士的比例比在非LGBT人群中更高。这一现象目前没有统一的解释,一种猜测是,神经多样性人士因为难以习得社会规范,会更倾向于不遵守与性别相关的陈规。

更多资料:

《女性自闭症的表现》(中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b411q7uN

《8件孤独症女性想让你知道的事》(中英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U4y177xv

2.尊重跨性别者

跨性别友善用语简介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一个人对其作为男性或女性或某种替代性别的深刻而内在的感受。

性别表达(Gender expression):通过外表、服装、配饰和行为来展现性别认同或角色的个人表达。

出生分配性别 / 被指派性别(Sex assigned at birth):个体在出生时根据外生殖器的外观被分配的性别。

跨儿(Trans people / Transgender and gender nonconforming people),即广义的跨性别者性别非常规者,是指性别认同和/或性别表达与其出生分配性别的社会常规不一致的人,是跨越、挑战和超越了传统男女定义的人。

跨儿包括性别酷儿(非二元性别、第三性别)、跨性别女性(“男跨女/MtF”)、跨性别男性(“女跨男/FtM”)、跨性者(“变性者/TS”)、跨装者(“变装者/CD”)等群体。

以上内容摘自《跨儿心理工作手册》,详见:https://docs.transonline.org.cn/kexl-work/#性别的维度与社会常规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被指派性别”是一个比“生理性别”更恰当的用词,不仅因为它对于跨性别者来说更有包容性,同时也因为“生理性别”这一范畴并不准确,人类实际上的身体状况无法被全然地划分至二元的生理性别框架内,比如间性者、已激素或手术的跨性别者、缺乏某些性激素受体的人等等,身体指标不完全符合二元生理性别划分标准的顺性别者也有很多。

另外,尽管很多跨性别者可能选择自称“男跨女”或“变性人”等,但如果你不是跨儿社群内的一员,请避免使用此类称呼。我们认为,性别认同才是更重要的,而被指派性别除了某些涉及讨论的场合外,可以不必提及。

具体文章写作中如何处理与跨性别者相关的描述,请阅读这篇《中文跨性别友善语言指南》:

https://mp.weixin.qq.com/s/aSNu99lrneB6F7JAQTVI0Q

非二元性别相关概念科普:

https://weibo.com/7289455899/LaS65zoBg


跨性别身份的被污名化和被挪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跨性别者经常成为右翼政治宣传的攻击对象。它们制造各种虚假新闻,散播恐慌和仇恨(比如对厕所问题的炒作和对JK罗琳事件的不实报道), 加深生理本质主义的迷思,使得一部分顺性别女性认为争取跨性别者的权利会损害她们的利益,从而分化女权运动与LGBT运动的联盟,更使得针对跨性别者的仇恨犯罪数量增加。简中的仇跨女权言论也是源于此地大规模性别暴力导致的女性集体创伤,以及缺乏对现实中跨性别者的了解,但我们实在不必落入挑拨弱势群体互相攻击的议程设置中。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跨性别者的身份会被顺直人挪用,比如科罗拉多泉枪击案(一起针对lgbt酒吧的仇恨犯罪)的凶手辩称自己是非二元性别者,但他在案件发生前从未提及此事甚至还发表过恐同言论。国内女权社群内也曾经出现过有人自称性别酷儿、以此接近女权伙伴并实施性骚扰和pua的事件。这些人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消解甚至嘲笑了性别认同这一概念的严肃性和真实性,这种对身份的挪用让本就被边缘化的跨儿群体更加受到误解和歧视。

我们拒绝鉴定谁是“真的跨性别”(即使上述案例中有人是伪装的),因为一旦性别认同需要经由别人“鉴定”才能被承认,受伤害最大的只会是那些长期被系统性地否认的跨儿伙伴。

更多资料:

《拜登推动跨性别者法案引热议:“生理性别”的可疑与“生理优势”的迷思》(关于跨性别者参加体育比赛以及使用公共卫生间等问题的讨论)

https://mp.weixin.qq.com/s/Mwv8QbTrF3sa-G9Ig_zsxA

《Gender Together:身份认同,社区和关于真诚的政治》(这篇很重要!关于性别认同的自决权的辨析)

https://mp.weixin.qq.com/s/jRkoFIf2SrLMjG1p_ib1Ow

一份关于跨性别权利讨论的合集,涉及跨性别者生存困境、身份认定、性别理论和jkr事件等

https://m.weibo.cn/status/4747352420913578


性别身份与性犯罪无关

性犯罪是源于权力不对等,而非特定的性别身份。除了指派性别以外,还有很多维度上的权力关系,比如上下级、师生、阶级、年龄、残障、种族等。在此次事件中,施害人是利用了自己在社群内的kol地位、被害人缺乏社交经验、以及掌握被害人的发育史等隐私,来实施性骚扰等行为。

性暴力可以由任何性别实施,如果因为某个罪犯属于跨儿群体而去质疑所有跨儿的身份的有效性,这就是在加深对少数群体的排斥。在此我们不去“鉴跨”,因为无论作案者是不是跨儿,都应该为自己伤害别人而承担责任,同时,无论一个人是否伤害别人,也不应被剥夺性别身份,尤其是在这个跨性别权利仍普遍不被承认的社会环境中。

朱迪斯·巴特勒对排跨言论的评论:“假设阴茎是威胁,或任何有阴茎的人如果自我认同为女性,就会进行一种卑鄙的、欺骗性的和有害的伪装——这是一个丰富的幻想,它来自于强大的恐惧,但它并不描述社会现实。

更多资料:

《“我伤害你是因为我爱你”|拉拉们分手的决心》

(如果你是性与性别少数人士,正在经历亲密关系暴力、校园霸凌、就业歧视等问题,可以通过该公众号联系“彩虹暴力终结所”,获得风险评估、法律咨询、律师援助等支持)

https://mp.weixin.qq.com/s/NwMyVBptKoLsbV4V3CopOg


差异、交叉性与团结

女性和性少数本就存在交集,且同样受到父权社会的系统性压迫,在社会中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相通的社会处境促使性少数和女性走向联合,但女性与性少数、女性内部、性少数内部都存在差异,因此要引入跨文化的、去殖民化的、去二元化的交叉性思维,重构尊重平等、多元的性别秩序。

微博@钰珏_别点关注

上文引述自@钰珏_别点关注,该博主关于酷儿女权主义的讲稿内容包括:酷儿女权主义的溯源、跨女权主义、酷儿女性主义在学术界的认识论发展。全文可查看链接:

https://m.weibo.cn/status/4648863707958419

性别的二元划分,以及对跨性别者「是否pass/是否够格做酷儿」的外貌门槛,对顺性别女性同样很不友好。比如顺性别女性也可能有脸颊方正、掉发、肩宽、长胡须等特质,而社会文化对这些特质赋予“不够标准女性”的污名,从而对她们施加外貌焦虑。去反思性别必须与特定外貌特征挂钩的这种标准,也是在推翻父权的这一结构。

神经多样性与LGBTQIA+交叉身份的人,会比顺性别者更加容易遭到性侵害,因为受到多重的社会排斥和污名。多去倾听和理解这些伙伴的经验,也是对所有人的保护。正是在看到更多不同维度的被剥夺者的过程中,我们才对压迫体系的运作获得更透彻的理解,对争取自由的方式获得更丰富的想象。


二、孤独症人士的自主权

1.认可ta们的困境,但拒绝“为你好”

孤独症人士以及性别少数人士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因为自身性别及神经多样性特质被动内化自责和愧疚情绪而难以说不,也难以相信自己的判断。而读不懂社交信号、不懂如何拒绝别人、难以说出自己的遭遇、不被社会理解的少数身份……这些都会使得ta们在面对侵害时更加脆弱、更难获得相应支持。

一些孤独症人士的监护人可能会通过避免ta们与外界接触来试图“保护”ta们,但这不仅否认了ta们的自主性,也忽略了ta们的情感需求。我们要看到这些人群面临的困境,同时拒绝健全主义的、过度夸大个人"障碍”而非社会环境不包容的表述, 尊重孤独症人士在生活、工作、亲密关系等各个方面的自主权。推动建设一个对少数群体更友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助于ta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2.聆听不同的生命经验,重思与性相关的叙事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围绕着的一方面是对性的禁忌态度,另一方面是强制性有性恋(compulsory sexuality)的洗脑,比如“你对某人好就是喜欢ta/你喜欢ta就是想要发生性关系”、默认每个人都想做爱、不应当拒绝伴侣的性请求等,这种强制伤害的不只是无性恋光谱上的人群,也会削弱任何关系中对于性同意的自主权(尤其是处在异性恋关系中的女性)。而性解放话语的滥用常常把“对性的积极态度”和“准备好/愿意做爱”混淆,仿佛拒绝某人的性邀约就是一种观念保守的体现,这一点也会被某些“进步(男)人士”利用作为骗炮的话术。

倾听不同身份的生命经验,会使我们重新思考习以为常的一些话语(比如强制性有性恋是如何伤害所有人),对于什么是性同意有更加深入立体的理解,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和别人。

3.社交边界与社群交往注意事项

社群可以给社群内的伙伴提供安全空间、支持和陪伴,但也可能会发生侵犯边界、触发创伤、性骚扰、性侵等事件。对于社群运营者来说,设立一定的规则来维护社群是很重要的,比如拒绝对各类少数群体的歧视言论、更谨慎地讨论创伤经历、避免发布商业广告或私加好友,以及建立发生冲突时的应对机制等。对于社群成员来说,我们可以推动更加去中心化的社群经营方式,避免让少数kol或组织者占据不对等的权力地位。

对于有一定社交困难的孤独症人士来说,拒绝别人可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建立人际关系边界是非常重要的,坚守清晰的边界是我们作为神经多样性人士避免受到骚扰和剥削的有效方法。

关于作为孤独症人士的社交经验,以及如何识别和拒绝性骚扰,可以参考b站up主@阿星球的阿星人

【个人阿斯社交经验分享Part1-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z4y1S715

【阿斯伯格的性与亲密关系|识别性骚扰 拒绝性骚扰 勇敢对性骚扰大声说 “不” 「No Means N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U4y1b7u9


三、社群的责任

1.社群支持与自我倡导


长期以来,幸存者往往需要自揭伤疤、叙述创伤经历,才能获得外界支持,这对当事人来说是很消耗也很残酷的。因此我们应当选择无条件地信任当事人,支持当事人的发声、疗愈和重建,不对ta们进行任何指责或提出要求。

同时,同社群内的伙伴在面对这样的事件时可能会遭遇替代性创伤,或者因为有类似经历而被触发创伤。这时暂停和暂时脱离是一些能够帮助应对创伤的办法。可以使用冥想,瑜伽,运动,拥抱(自己或ta人),触摸舒适之感的物品等方式让自己回归当下/身体,同时也可以和同伴相互支持与照顾。

但暂停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选择自我消化和退出公共生活。行动也是一种自我赋权和疗愈。我们还可以尝试营造更有建设性的讨论、进行叙事实践和公共写作,以及作为少数群体进行自我倡导等。

更多资料:

《创伤与危机应对,维系自我、社群与行动【给行动者的创伤知情的心理韧性支持资源】》(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实用的自我抚慰技巧和练习)

https://mp.weixin.qq.com/s/Rg5e-q-rZK2YZJV8MhiYgg

《我们如何继续前行:保持自我可持续 / 工具包》

(“疗愈正义”将个人恢复与群体解放联系起来;为“负面”情绪正名;复原也是一种重要的行动)

https://mp.weixin.qq.com/s/50jrkB0ncIPzN7aO3vW4lg

2.社群问责制度以及其它救助资源

在司法体系不公的情况下,常见的法律手段比如报警等可能会失效(警察系统本身就是父权暴力系统),笔录、立案、庭审等流程对于当事人来说更是一遍遍重复痛苦的记忆;又或者出于种种原因,当事人选择不诉诸法律手段,这时ta如何获得应有的支持?这需要我们去探索在现有体制之外的问责制度,以及培养对暴力的预防而非惩戒。

变革性公义干预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但通常包括:

(1)在康复和安全方面支持幸存者,并与伤害者合作以对ta们造成的伤害负责

(2)培养社区成员的能力,以便ta们能够支持干预,以及对ta们参与的任何伤害负责和治愈;

(3)以及支持社区成员培养防止暴力发生的技能,使得ta们可以在暴力发生时及时介入和阻止

摘自《社群责任 | 变革性公义简述:不再让暴力延续在我们的社群中》

https://mp.weixin.qq.com/s/UtB7_TZWUN4dcRhfC‍_ZqQg

更多资料:

关于性侵的自助&助人工具包:


陪伴热线:


  • 每周三、周四晚,智同同志全国热线02087001276。给您陪伴,为您服务。周二欢迎拨打拉拉热线 020 87001276 ,自己人陪伴自己人。提供出柜解疑,自我认同,亲密关系、暴力咨询,同伴辅导,性病咨询,社群资源链接等。智同公益承诺,热线咨询完全免费,通话费按照运营商标准收取,智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作者:宝珠

对此文做出贡献的社群伙伴:月亮、芝麻、三花、Myan


欢迎关注///

「坏酷儿厨房Bad queer cook」扮演的是你的赛博坏酷儿邻居,希望可以有更多机会分享坏酷儿和朋友们的对话和思考,就像我们可以有机会见面一样。我们关注在主流语境中常被误解的神经多元(孤独症谱系、ADHD等)与性多元(LGBTQ+)议题。

未来可能会涵盖的内容包含:酷儿艺术/边缘生命体验书写/边缘社区工具包翻译文本/线下线上活动招募……


更多联系方式///

QQ资讯墙(可以留言,会稍后查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坏酷儿厨房bad queer cook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