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产女青年的尽头,是小红书

局姐团队 地产知识橘 2023-04-07

 
今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了。

虽然似乎年年都是“地产业最难的一年”,但毫无疑问,今年的确是地产人最艰难的一年。

房地产本是绝对的就业大户。据住建部原副部长刘志峰估计,全国在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工作的人数高达四五千万。

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营盘本身都出现大规模收缩,裁员、优化、失业、降薪、冻编……已经成为了今年地产圈最热的词。

数以百万甚至千万的地产人,毫无征兆地被这个一夜“夕阳”的产业黯然除名。

他们去哪儿了?他们正试图留在老本行吗,还是,开始努力尝试全新的可能?

岁末,我们就和你说说这群EX地产人的故事。

 
昨天,我们意外地发现,在头部种草平台——小红书上搜索“地产失业”的关键词,笔记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500+了!


几天前,这个数字还不到1400。

点进去,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吐槽前任+离职后的生活分享。

有前房企设计师在小红书上一边整理作品集,一边复盘职业发展规划——
 


也有年轻的前区域营销负责人,在小红书感慨失业后虽然十分蕉绿,但和曾经夫离子散的生活一对比,当下还是可以享受岁月的静好的——
 


而且!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不仅仅是EX地产人们的“树洞”,也成了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方舞台。

28岁的奔哥在小红书上拥有2.3万的粉丝。


“我是今年10月份被裁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奔哥直言从毕业起就一直在房地产行业,从校招生变成可以独自带项目的“社畜”,从没想过转行的一天。

被裁员前,她在一家base广州的房企,对公司的管理风格挺认同,“日常按时完成工作内容就好,也不用经常加班,不像互联网公司那么‘卷’。”

但奈何,随着下半年房地产行业风声鹤唳,这段职业经历画上了并不圆满的句号。

她曾经想请在其他房企的小姐妹们做做“内推”,但得到的回复大都是——自身难保。

面对突如其来的零收入,她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2019年就和朋友一起“做着玩”的小红书。

当时只是随手分享穿搭和美妆,现在,虽然比不上在房企的高收入,但也能“恰到饭”,接接广告糊口。

“我很感谢两年前决定好好做账号的自己。”奔哥在自己的账号里这样写道。

随着运营越发得心应手,她已经开始琢磨要不要成为一个全职新媒体人了。

另一位深圳时尚博主“孙妃妃feyfey”则是主动“地产转小红书”的典型。

她在自己的账号中说,在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的三年里,经历了无休止的加班和职场PUA,今年9月,终于果断辞职了。

也是同期,她多年以来一直佛系记录穿搭的小红书账号开始了频繁更新。目前,粉丝数量达到1.8万+,足够她平日开开直播带带货了。


当然,在小红书之外,更多EX地产人进入了相对传统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其他自媒体领域。


知乎上,有个房产大V就是这么说的——


毕竟,本来就在地产行业内部摸爬滚打,现在跳出来八卦一下潜规则,教教大家买房什么的,还是多少能说上几句的。

于是,随着房企裁员数字暴增,楼市自媒体的赛道,也越来越卷了。
 

 
当然了,地产人的转型方向,绝不仅仅是五花八门的自媒体。

和许多职业一样,996的尽头,基本都是体制、微商和保险。

只要年纪和专业能找到对口的,不少EX地产人都会愿意去卷一卷各类体制内考试。

比如,土木工程类的可以考一建二建、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证给自己充电,之后再试试当地住建局、房管局的公务员和临时工。

能从万里挑一的体制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那一群EX地产人,虽然收入锐减了不少,但日子确实过得有滋有味。

不用再加班熬夜写方案赶PPT,也不用被领导客户PUA了,总之一个字,就是爽!

这不,都有心思晒晒机关食堂三荤三素水果酸奶这种小确幸了——


而另一群人选择了保险。

毕竟,保险经纪人的从业门槛低,行业前景朝阳,佣金收入还高,后续的回佣现金流也十分稳定。简直就是从“夕阳行业”逃离的地产人们转型的首选。

有小伙伴已经着力学习保险知识了——


就连前房企营销总,都愿意亲自下海加入了——


至于微商嘛……转型起来就更没障碍了。

毕竟,之前在房企的时候,朋友圈本来也天天发公司各种宣传和广告的啊摔……

除了这些,试图“转行不转岗”的地产人也大有人在。

地产行业产业链末端的销售和中介,是危若累卵之下,房企最先“动刀”的一批人。

如今,整个行业正在收缩,找回相似的工作不太容易,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行业的销售岗位,比如……月子中心。


有人甚至考虑去婚庆公司试试,但一想到结婚率近年来连续下滑,害怕过几年又变成了夕阳行业,只能提前放弃了幻想。

营销策划类已经放下了甲方爸爸的身段,积极给广告公司和活动公司投简历,甚至打算自己做个乙方公司。

而不少设计类的小伙伴开始尝试拓展自己专长领域,做做房屋租赁、房屋设计装修之类的。

不过,地产行业不景气,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量都跟着受影响,创业收入不稳定,又需要转换角色,谈何容易。
 

 
但其实,有勇气去努力走出舒适区,都已经算得上是一种英雄主义了。

毕竟,房地产行业一直属于高薪行业,能够进入行业的大都是学历能力俱佳的天之骄子。而收缩这大半年以来,就算在岗的地产人也是异常焦灼不安的。

在知乎上,一个高赞的帖子写道,在今年,以往任何价格战和营销手法都不好使了,购房者全都在观望。


有人抱怨说,五月工资到现在还没发呢——


还有刚刚21届硕士毕业的校招生,进入地产行业才几个月,轮岗回去之后,发现自己的岗位已经不见了……


是接受从硕士生变成案场销售的事实,还是(被迫)辞职?想想心态都能崩。

而当房企花式裁员最终落到了自己头上,每一个人遇上的鸭梨都是巨大的。

有40岁“高龄”被裁员,担心年龄太大无法顺利找下一份工作的——


有已婚未育的女青年担心会遭遇“职场歧视”的。


还有名校硕士觉得这么多年的书白念了,愧对父母的。


还有不少行业小伙伴,直接与公司“开撕”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甚至对还在业内的同行们做起了被裁经验分享——

记得和HR谈话时保留好录音,签名给我看清楚再签了!

算是离开地产行业之前,做出的最后小小贡献吧。
 

 
确实,对地产人而言,2021年是不平常的一年。

以往房地产领域所有的经验法则似乎通通失效了。

不少靠着惯性向前狂奔的从业者,跑着跑着,原本明晰的前路忽然就看不见了。

时代洪流中,一粒灰的重量压到一个人身上,才知道是多么难以承受的重量。

但是,其实地产并没有死去啊!

如果跳出来看看发达国家的市场,就会明白,住房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只是产品会迭代,行业也会螺旋式向前发展。

可以想象,这一波行业出清之后,剩余的行业玩家们无论从市场占有率,还是开发品质,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如果真的热爱地产,不妨放低身段,保持对于行业的关注和学习,蛰伏过这个寒冬,接下来总会迎来春暖花开的时间段。

毕竟,万科那个“不是人”的同事都拿最佳新人奖了……

等到入职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对于行业的了解、创造力和完成度,总是要先拼过24小时插电就能运转的AI们吧!

以上为正文,来自熊先生

更多楼市原生内容,欢迎关注「地产知识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