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被国际评级巨头穆迪降级的消息,是从前天晚上开始刷屏的——
碧桂园反应很快。昨个儿一整天,我的票圈,被几乎一模一样的辟谣填满了……
非常公正的说一句,穆迪的Ba1评级确实已经属于投机级了,体现的含义大概如图中所示:
但辟谣也真心没毛病,现在的民营房企里,除了龙湖还属于“投资级”,其他房企基本都是“垃圾级”,甚至以下了。穆迪公布的评级下调原因——销售下滑、财务指标恶化和获得长期资金的渠道减弱——放在如今任何一个民营房企前面,都是成立的。5月下旬刚被被监管机构选定为示范房企,还成功发行了5个亿的公司债。都获得了官方盖章的,为啥碧桂园“获得长期资金的渠道”还“减弱”了呢?怀着强烈的好奇,我们去扒了一些资料,这一挖吧,竟然发现了一些,正在被杨老板清退的,隐藏的神秘资金通路。
2006年8月,一家名叫“佛山市顺德区华顺建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的企业,诞生了。华顺建筑规模不大,16年来,实缴资本一直保持在300万元,社保参保人数也就两三个人,主营业务是劳务派遣和园林绿化。诡异的是,这家只有两三个员工的小公司,竟然对外投资了110家公司,而且,还有160次历史对外投资……其中,有一半的投资,投向了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
我随便查了一笔对外投资,华顺建筑的出资额是……66个亿。
保守估计,光给这110家公司投的钱,至少也有上百亿,若按上面这个规模估算,那都得上千亿了……我们查到,这家公司不停出质自己的股权进行融资,已经累计出质16笔股权,其中,一半以上的质权人为信托公司。
从股权上看,华顺建筑不属于任何地产公司,实控人是个自然人,叫吴业能。他是广州市番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是碧桂园(深圳)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也是碧桂园旗下旅游公司——广东凤怡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经理……而华顺建筑参股的公司,背后似乎也总有着碧桂园的影子。2020年6月,碧桂园斥资4.5个小目标,在南阳市拿了个地王。短短三个月后,华顺建筑出资1020万,成为地王项目公司的控股股东,占股51%。
所以,如果将一些占用资金多、负债规模庞大、无法产生即刻收益的项目转给华顺建筑,只要华顺建筑持的股权比例够大,项目就可以顺利脱离上市公司,相关的负债也可以顺利“出表”。类似的操作还有很多,比如珠海华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曾经在2019年的最后两个月,从碧桂园手中紧急接下了多个项目公司股权,遍布全国各地。
吴业能名下控制着一家叫佛山市顺德区荣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金只有600万元。但手下的巨额投资多到什么程度?光注册资本超百亿的公司就有5家。其中,除了广东一众地产大佬搭建的平台——广东民营投资这个特殊投资标的以外,其他的都是私募基金,而且,名下基本没有实体投资。
如果5只基金全部都是实缴资本,注册资本金有接近1400个亿。拆解一下每个基金的股权,大概能发现资金流向的密码。吴业能旗下的荣跃是大股东,碧桂园相关公司是二股东,排名第三的,是具体的金融机构。一位金融老炮告诉我,这个结构大抵指向一种可能性——金融机构通过基金来给资金加杠杆,然后以直接投资,或者购买金融资产的方式投出去,可以顺利绕开企查查之类的公开信息渠道。这可是1400个亿的大投资啊,为啥要刻意隐瞒投向呢?
(仅限房企及金融机构从业者)
友情提示:为保证群聊的私密性,进群需发名片核验身份,介意慎点
不过,我们也发现,“三道红线”出台之后,碧桂园不但在表内积极降负债,也开始逐渐对表外融资收手了。近两年,华顺建筑和珠海华科这两个影子公司都没有新增对外投资的项目,而且2018年以来,退出的项目数就开始超过进入的项目数了。(华顺建筑对外投资和退出的时间分布图)
我们查了一下,退出的,多半是在项目差不多竣工交付的时候,把股权卖回给碧桂园,功成身退。而杨老板最近也在纷扰的消息中,开始清理一些资本盖子。一个多月前,当碧桂园忙着辟谣“监管账户冻结”和“大规模区域合并”的消息时,荣跃管理旗下的私募基金——广东恒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管理部门提出了注销登记;上周日,当碧桂园忙着将“7月美债爆雷”的传闻定义为“谣言”时,恒佳投资迎来了清算公告期的最后一天。销售受阻、还在降债,碧桂园手头肉眼可见的不宽裕,今年以来,在土地市场几乎销声匿迹了——2022年前5个月,只象征性地花了50个亿拿地,大概是去年同期的七分之一。说回这次穆迪的评级下调,不一定爆雷,但一定会增加海外融资的成本和难度,希望国内融资市场可以对官方盖过章的宇宙房企好一点。对了,为了拯救大伙儿的信心,昨天碧桂园发了个公告,强调说,7月份到期的美元债确实提前赎回了——
还完这一笔,今年碧桂园的美债就还完了。这当然是好事,降低了投资者对于违约的顾虑,但是……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市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