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最敬佩的教研员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今天在廊坊市游学,分享案例中多次提到程翔老师。每次提起程翔,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最尊敬的教研员,我的恩师杜希荣老师。 我踏上语文讲台的第二年,幸遇时为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的杜老师,是杜老师将我从一个“毛头小子”培养为一名比较合格的语文教师。杜老师引领我读书、备课、讲课,带着我到全国各地听名师的课,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我也因此受益至今。 下面贴出一篇回忆杜老师的文章,怀念我的恩师杜老师。我最敬佩的教研员袁建国(本文发表在2016年9月5日《德育报》)参加工作以来接触过许多教研员,但最让我敬佩的是县教研室的初中语文教研员杜老师。杜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激励、指导、引领青年教师,不断地给我们指路子、树梯子、搭台子,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才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我工作认真,又善于学习,工作成绩比较突出。一次县教研室来学校听课,校长便派我讲课。早就听说教研员杜老师博学多才,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非常“苛刻”,一接到任务我的心里就开始打鼓,生怕自己讲砸了影响学校形象。记得那次讲的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评课,杜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只是提醒我语速要慢一些,抽时间要多读书。过后,教导主任对我说:“杜老师向来挑剔,却没给你提多少毛病,看来你小子有戏!”我心里也美滋滋的,自我感觉,课,应该是有一定高度了。后来,杜老师又接二连三地来听我的课,评课也渐渐从形式转到内容、方法、艺术,一次比一次要求高——那种高度,就是与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相比,也应该是先进的。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课差得太多了。想想第一次听课时的“自我感觉”,真是无地自容。后来问杜老师,我课堂上的这些毛病,为什么第一次评课的时候没有全提出来呢?杜老师拢了拢花白的头发,微笑着说:“你是初生牛犊,我不能挫伤你的自信心!所以就每次只提出一个问题,下次改正了,再提出一个新问题。”原来如此!对于我的成长,杜老师真是用心良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次评课杜老师都说我的课堂仅是局限于课本知识,没有拓展,没有升华,没有高度,而且每次都向我提出读书的建议。读书?这个词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地闪现。自己过去还真没认真读过几本书。我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带着这些问题,我向杜老师请教。杜老师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读书能让你的课堂增加文化底蕴,并答应带我到外地去见识一下名师的课堂。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不断地跟着杜老师到外地听课,当时国内的语文名家,像魏书生、宁洪彬、钱梦龙、程翔等,我大多听过不止一次。尤其是程翔老师,我先后听了五次。其中有一次是专程到程老师任教的泰安六中听课,一次是请程老师到我们县城上课。诸多名家之中,程翔老师的课堂对我的影响最大。在程翔老师的课堂上,我找到了杜老师所说的“拓展”、“升华”和“高度”,深刻感受到了名师课堂的强烈震撼。我也学会了与书为友,买书、借书、读书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捧着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心情异常愉悦,心灵得到了淘洗。我的课堂,在受到学生欢迎的同时,也得到了杜老师的肯定,有许多兄弟学校慕名前来听课,我也偶尔被邀请到其他学校上公开课。可惜的是,杜老师后来身患重病,英年早逝。但杜老师对我的影响,刻骨铭心!我一直觉得,有这样的教研员,是我们教师一生的福分! =============================更多教师成长文章,请点击阅读
揭开“最好班主任”的谜底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对待“特别学生”,方法更需要精准 ——从一个“特别学生”的帮扶案例谈起
用阅读反哺教育 ——听邓正锴老师分享“《爱的教育》阅读”有感
如何让家庭教育课题论证会的点评多一点“含金量”,我是这样做的
班级中有拉帮结派的“小团体”怎么办?送您一个“破”“立”锦囊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长
按
解
锁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