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治疗小儿咳嗽应固护阳气

理法方药 2023-07-01



01


小儿体质特点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篇:“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气血脏腑、骨肉筋脉都处于娇嫩状态,生理功能尚在发育当中,生长迅速,与成人有许多不同。《颅囟经·脉法》:“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也。”《医学正传·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故肺金受制而无以平木,故肝木常有余,而脾土常不足也。”《温病条辨·解儿难》:“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首次将小儿称为“稚阴稚阳”之体。由于脏腑娇嫩,生理功能尚不十分健全,易受喂养状况、环境因素影响,寒热虚实变化明显。《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医学衷中参西录》:“盖小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总体来说,小儿体质特点包括: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不足。




02


小儿咳嗽特点





当外邪入侵小儿身体时,容易伤及肺、脾、肾,并且”易感易变,易虚易实。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在祛邪的基础上补益脾肺。由于小儿身体发育的特殊性,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儿多不会咳痰动作,常使痰液潴留气管,反复吸入,以致咳嗽频作,甚至痰鸣喘息,不得躺卧,更有甚者导致憋闷、口唇青紫,古有探吐导痰之法,但是现在基本已经废弃。医院多给予雾化,效果差强人意,更予以输液抗炎,导致闭门留寇,外邪深伏,以致脾胃俱伤,病情迁延,体质更伤,势必病情反复,如此恶性循环,遗害深矣。




03


儿科特点




古代医家将小儿科称为“哑科”,认为小儿病最难治。这就是哑科的难处,第一,问不清。第二,小儿好动,很难安静摸脉。这就要求儿科医生有特别强的耐心及责任心。




04


体会





笔者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多年,深感儿科医生之不易,特将治疗小儿咳嗽感悟略述如下,如有谬误,敬请指正。首先要注意固护小儿阳气。小儿为“纯阳之体”但又是“稚阳”,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食物当中寒凉太过,加上医院每每输液、抗生素等的使用更让小儿阳气受伤匪浅,因而在小儿咳嗽治疗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固护阳气。与此同时又会面临小儿外感容易寒热虚实变化的问题,小儿病变迅速,易化火化热,因而要特别小心用药的寒热配伍,甚至要求用药须要有预见性,根据小儿个体情况合理调整药物的寒热配伍,这也就要求医者要熟悉病程发生发展过程,对每种邪气对不同体质小儿影响程度有个预判。最后是用药要照顾脾胃,小儿“脾常不足”,现在物资丰足,小儿于家庭都是宝,少有饮食缺乏者,大多是有积滞,日久耗伤脾胃,因而小儿咳嗽,尤其是久咳、反复咳嗽者,要注意“土不生金”的因素。





05


验案举隅





案一


2019年10月16日来诊:张某,3.5岁,反复咳嗽3个月。经过儿童医院抗菌消炎、雾化吸入等治疗后好转,但稍不注意又反复,现白天咳嗽多,有痰难咯出,活动时明显,鼻塞,纳眠可,二便调。查:一般可,咽稍红,双扁桃体Ⅱ度肿大,鼻黏膜淡白,可见鼻痂,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滑。

处方:生麻黄4g,炒杏仁(后下)8g,生石膏(先煎)10g,前胡10g,川贝4g,炙百部10g,炙紫苑10g,炒莱菔子15g,苏子10g,地龙6g,茯苓15g,炙甘草10g。6服,水煎服。

2019年10月24日二诊:药后咳嗽明显好转,偶尔咳嗽,偶有鼻塞,纳眠可,二便调,查:一般可,双扁桃体Ⅰ度,鼻黏膜淡红,可见少许鼻痂,心肺(-)。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有力。

处方:白芷10g,炒杏仁(后下)8g,前胡9g,炙百部10g,川贝母3g,炒莱菔子15g,蝉蜕6g,芦根15g,炒枳壳10g,柴胡6g,炙甘草10g。7服,水煎服。

该患儿反复咳嗽,多次于医院抗菌消炎、雾化吸入等治疗,症状可以缓解,但不日又反复,首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症状明显好转,二诊随病情调整用药,2次而愈,至今1月余,随访未再复发。

案二


2019年9月28日首诊。患儿林某,5岁,咳嗽2天,有痰,白天基本不咳,夜间咳甚,纳眠可,大便干,日2次,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细。

处方:生麻黄4g,炒杏仁(后下)8g,生石膏10g,前胡10g,炙百部10g,川贝母4g ,炒莱菔子15g,蝉蜕6g,焦神曲15g,炒枳壳15g,生苡仁15g,炙甘草10g。4服,水煎服。

该患儿外感后咳嗽,用药寒温兼顾,既固护小儿阳气,又防外邪化热,兼顾脾胃,4服药痊愈。

按:咳嗽病因复杂,古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临床表现也纷杂难辨,作为“哑科”医生,小儿病最难治,然而小儿生机旺盛,病变迅速,用药恰当,痊愈也最为迅速。笔者体会首当要注意的就是“固护阳气”,其次对疾病进展有预测,预先切断传变途径,三是注意保护脾胃,在此基础上组方立法要不拘一格,“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临床随证运用诸法,效果显著。(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 孔伯华名家工作室  倪玉婷)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龙江韩氏妇科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韩延华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修班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


国医大师颜正华治疗便秘经验


朱良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