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当调气血畅气机,以平为期
治未病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和完善的系统学说,是中医治疗学和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人们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治未病的内涵主要包含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环节。而在这一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的整体动态流程中,“气血的病变和防治”贯穿始终,因气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无论何种健康状态和诊治用药均需与之相应。因此,本人提出“调气血,畅气机,以平为期”作为治未病原则。
学术渊源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一源二歧,血本于气,气寓于血,互相维系转化,不可分隔。若气血不和,则百病丛生。国医大师邓铁涛在五脏相关学说中指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组合体,其中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五脏相关联的基础是人体气血阴阳等物质与功能相互影响的结果。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中和”是机体阴阳平衡稳定的基本态势,可依据“中和思想→中和辨证→中和组方”的体系化思辨诊疗模式,采用调气血、护脾胃、平升降、衡出入、致中和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诊疗。本人认为未病时及时预防使之不发则为“中”,发病时及时控使之不会继续恶化则为“和”,若气血中和则病安从来?同时,需注意与天地和、与脾胃和、静心中和、养生中和等。
学术内涵
“调气血,畅气机,以平为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①.气血是人体身心神活动的物质和功能基础;气血失和是诸多疾病发生的基础,并贯穿始终;调节气血的生成和输布是防治疾病的根本和关键,其中尤应以脾胃调理为中心;②.平和是人体身心神健康的体现,达到平和状态是防治疾病的最终目标;③.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贯穿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调护的整体动态过程,其理念和技术可广义应用于未病和已病各个阶段的防治;④.临床疾病变化万千,在恪守气血为本之时,务必治病求本,不可机械,需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因证、因药而灵活化裁;⑤.饮食习惯、心理情绪、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社会状态等会对疾病产生双向影响,“养心、养德”是首要的养生法则,可助气血通调,人体平和。
具体构成
气血为本,平和为期
人之身心以气血为本。《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气对于人体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作用。血循行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是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有“神为血气之性”之说。人体的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气为血之帅,血为之母,气血的阴阳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气血一旦失和,则百病丛生,《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气血又总以脾胃为本,以心肺为动,以肝肾为根,各脏腑共同参与,协调为平,方可免生疾病,中医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以平和为期。
调畅气机,升降出入有序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日趋增加的生存压力打破了人体的生理机能与社会压力之间的系统平衡,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身心疲惫,失眠,烦躁,记忆力下降等。经过多年的临床总结发现,导致亚健康状态的病因与人类的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最终发展为疾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矣,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就说明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气的升降出入紊乱,就会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从而发生疾病。治未病为疾病防治的核心原则,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身心调理,注重气机的调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体化诊疗与治病求本都重要
天人相应,因地制宜 疾病防治须与地同纪,遵因地制宜的法则。岭南虽阳气旺盛,但由于该地人群腠理疏松,汗液外泄偏多,伤及阴津,阳气无所伏藏,而中焦阳气易虚,上焦则呈虚热之象;阴湿既盛,炼液为痰,痰阻中焦,阳不下降,阴不上腾,故而岭南的特殊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决定了痰湿病证和气虚病症多发。岭南痰湿多为阳虚所致,当用温药温化痰湿,并需时刻顾护内虚体质,所以在岭南地区的疾病防治中常需寒热并用,气血同调,清上热、温下寒、调气血为不二法门。
天人相应,因时制宜 《黄帝内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顺四时变更之道,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苛疾不起”,指出“四时变更之道”是指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若应顺规律养生保健会减少发生重大疾病,而依此规律灵活加减用药也可起到天人相应、药半功倍的效果。
辨体辨证,因人制宜 “辨体论治,辨证论治”是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即辨体与辨证结合,先辨体后辨证,而后在此基础上选方用药。同时,在驱邪治标之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选用平补、清补、温补、缓补之品。
选药组方应动静相宜,升降寒热平衡 在组方选药时也应重视动静升降寒热的平衡。例如,养阴生津为静,补气宣味为动;补血养血为静,祛瘀活血为动。另外,药物有寒热之分,体质和疾病也有偏寒偏热之别,故体质、气候、病邪、病机、处方用药等之寒热偏向应有机结合,以达平衡。
总之,人体以气血为根,以平和为期,以脾胃为本,以未病为准。在临床诊疗中,需详辨天地人病证药之异同,参合饮食运动心理情志之功用,以德为本,以仁为先,以精为要,力做“明”医,多为患者服务。(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瑞芳)
推荐阅读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祝之友:《神农本草经》药物古今临床应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