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睿评】刘伟: G20应成为全球持续发展的“总枢纽”

2017-07-08 刘伟 全球治理



作者刘伟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本文刊于7月7日《人民日报》。原标题为《让G20继续引领世界》。


编者按: 7月7日,2017年G20峰会在德国汉堡开幕。此次峰会能否在G20杭州峰会之后,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向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方向发展,“中国印记”能否持续对G20和全球治理有重大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重点关注。


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治理的理念和实践不断深化,全球治理的范围不断扩大、主体日益多元、机制持续演进。然而,与此同时,全球治理机制近两年来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世界经济低位徘徊,贸易与投资低迷。欧洲深受难民危机影响,大选年又遇政坛动荡。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再次席卷全球,民粹主义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前景复杂化和不确定性日益凸显,焦躁与期待夹杂,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旗帜鲜明地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针对全球经济病灶开出了“中国药方”。2016年12月,德国接棒中国G20的轮值主席国身份,将峰会主题确立为“塑造联动世界”。而2017年或将成为世界经济版图持续变化和全球增长动力大转型的重要时刻,也将成为G20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G20机制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G20应成为全球风险防范的“减震器”

G20应成为全球风险防范的“减震器”。G20峰会机制是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但是近两年世界经济面对新一轮寒流,各大经济体开始各扫门前雪。一方面,各大央行背离的货币政策趋势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美欧等国以税收政策为抓手的全球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经济的风险因素不断累积,需通过G20强化各国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经济病灶,以协同联动的合作模式,打破全球各国发展失衡的难题。

G20应成为全球风险防范的“动力源”

G20应成为全球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破解全球治理难题必须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缺位”的问题,而全球经济治理再平衡需要的是可持续、包容、互联互通的发展。实现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在G20机制下搭建世界创新体系,推动全球多方面经济治理合作。在实体经济创新当中实现全球创新研发能力以及从产品到市场之间相互转化能力的全球合作。加强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创新产品销售市场和各种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G20应成为全球持续发展的“总枢纽”

通过顶层设计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协调网络,注重与“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的对接,使“金砖”等机制成为G20大政方针的共同承担者。与此同时,在G20机制下,完全可以推进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对接,将“一带一路”议题纳入G20的合作范畴,在全球范围内为G20进程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和强劲的动力,使G20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中枢”。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许多挑战,中国转向为全球治理新时期的开拓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继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入挖掘全球治理体系病灶,高度参与全球治理。而中国的努力,也一定能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让世界逐步走出经济低增长的泥沼,并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未来开辟出一条新路。



关 于 我 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更多阅读:

【G20智汇】王文:中国智库与G20的那些事——来自智库层面鲜为人知的故事与思考(深度好文)

【G20智汇】Trump a wild card at G20 Hamburg Summit

【G20智汇】何亚非:“一带一路”是全球化新变革的解决方案

【G20智汇】张燕玲:谁是G20最好的合作伙伴

【关注】何伟文:从杭州到汉堡 G20长期机制化建设支持非洲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