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劲堃:“广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青年画院”

黄伟哲 020艺术观察 2021-06-30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关注020,持续接收好文章


参加现场活动的部分嘉宾合影



11月22日上午,由广东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岭南画派纪念馆、广东青年画院、广东南国美术馆承办的“无涯•第四届广东青年画院学术成果汇报展”学术座谈会在岭南画派纪念馆顺利举行。



座谈会现场


无涯•第四届广东青年画院学术座谈会(摘录)


座谈会主持:皮道坚

座谈会时间:2018年11月22日10:30—12:30

座谈会地点:岭南画派纪念馆

座谈会嘉宾:(以发言先后为序)李劲堃、刘斯奋、汤小铭、郭绍纲、洪楚平、方土、郭润文、黄一瀚、王大鹏、周湧、胡斌、梁江、陈迹、孙洪敏



李劲堃,广东画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李劲堃:孙洪敏这几年担负了一个画家之外的重任,我深表敬意


非常高兴参加第四届青年画院学术研讨会,今天这里来了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刘斯奋,是当年他的倡议才有了这个青年画院。他是中国第一个青年画院的构建者,使广东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这个平台一直影响至今,我想今后也会继续发挥作用。


我今天有两个身份,一个就是当年在刘院长领导下,第一届青年画院的院长,也是带领青年画院的实践者;另外一个身份,是广东画院的负责人,因此想跟我们的专家,特别是跟青年画院的画家们作一个交流。


刚刚,我看完这个展览,即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值得反思的日子。我认为青年画院当年的创设,主要是想打造一个广东画院重要的学术平台,对青年画家进行公益性扶持,使更多的青年受惠于社会。



许伟东

没完没了

综合油彩

92×157cm



第一,关于组织。如何组织总结我们已有四届的经验?在组织过程中,我还是要跟青年画院说一句:抱歉!因为在整个新画院没有建成之前,旧画院没能给大家带来学习的便利。


第二,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没有第一便利,没有一个共同的空间,让大家可以在那里互相交流、影切磋,而只能在有展览,或者一些活动时才能产生交流,这是我们今后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第三,关于组织者。我任过青年画院院长,孙洪敏也是青年画院院长。青年画院有多苦,可能大家不知道,因为没有前面说的这样的支援,所以组织起来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营造一个学术氛围,能够让青年画家们凝聚起来,在学术交流中相互启发,我想作为青年画院院长的孙洪敏,这几年担负了一个画家之外的重任,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深表敬意。


第四,关于参与与学习。展览上的作品仔细看了,作品具有多样性,但我也发现有些作品跟我三年前见到的样子差不多。甚至其中还看到有些是当年曾经参展获奖的作品,而我希望的是更多看到你们经过三年努力的新作品。



梁振杰

借古·寒林图之一

纸本设色

69×69cm

2017



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我们会不断组织大家忘我创作,但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之下,参与者如何珍惜三年的时间通过创作去改变自己,我想应该是双方的:我们以后如何组织创作?各位如何参与创作?首先我道歉,画院没有给你们提供更好的条件集中起来创作,期待在新画院建好之后,我们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做这个事情。


因此,我更希望这次的座谈会,虽然是结业,但必须传达一种声音,即希望组织者尽力,参与者也尽力。我再次祝贺这些青年画家,在这三年的活动结束之后,能在社会上呈现出一个非常好的辨识度,谢谢!



皮道坚,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红专厂艺术机构艺术顾问,著名美术批评家,策展人


皮道坚:这个展览不是一个结束,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刚刚李劲堃主席的发言,让我觉得他作为广东省多个美术机构的领导,坦率地对大家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他的坦诚、率真让我感动。另外他向青年画院的年轻朋友们,当然也包括孙洪敏院长表示道歉,说没有条件让大家可以集中起创作、学习,这点我深有感受,据我所知,青年画院这三年基本上处于“打游击”的状态,我也知道孙洪敏做这个院长有多么为难。但这种游击的状态,也可说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带来了另一些收获。


总之,他们这三年里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虽然刚才李主席讲到有人拿出的作品还是三年前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其中有几位在这三年里面是很有长进的,有些名字我记不住,我记得的有许伟波,他三年前画的和现在画的差别很大。




许伟波

最好的玩意儿是懒散,却全都化作“欲火”

97×293cm

纸本水墨

2018



刚才李主席说这个展览不是一个结束,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在这点上我非常赞同李主席的意见。广东青年画院作为广东画院后辈人才的培养基地,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的艺术取向。反映在这些年轻画家身上,我觉得他们很开放、多元,对当下时代发生的变化很敏感,这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表现出来了。他们的艺术观念、艺术创作方法和前几届的艺术家都有所不同。这一点我希望今天青年画院的年轻朋友,要保持你们这种艺术探索的勇气,要保持在艺术上不断精进的态度。



刘斯奋,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广东画院原院长


刘斯奋:面对强大的传统加上美院教育体系,怎么突围?


我今天非常高兴出席第四届广东青年画院成果汇报展,说起来广东青年画院成立到现在已经是有十二年,这个路走下来真的不容易。像李劲堃说的,尽管有这个平台,但是资源很欠缺,每一届的院长都是处于这种奉献的精神做下来,真的不容易。那一届一届当年青年画院的画家,在十几年里面早就成长起来了,成为美术骨干,也轮到他们来扶持年轻人,这也是值得高兴的。


当然从第一届发展到今天,跨度很大,整个创作题材的选择、表现的方式、表现的手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异。这也是十几年来,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氛围、整个美术的现状、变迁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青年画家也面临着他们的课题,原来中国几个源流,一个中国传统的国画(工匠画、宫廷画、文人画),加上近代西风东渐带来的现代美术教育,这几块发展到现在,对青年画家形成很大的压力,究竟怎么突围?怎么来继承传统?怎么来出新?怎么样画出这个时代的表现形式?......面对强大的传统加上美院教育体系的夹击之下怎么办?今天这个展览,看得出这批青年画家面对夹击,在努力寻找自身的突破之路。



冯可敬

境象之二

岩彩

150×150cm



则才有一位年轻作者问我,怎么评价他的画?我说无法评价,因为他并不是沿袭原来的标准,没有参照系。我想这也不是一件坏事。中国美术发展到今天,随着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回归,也到了再度反思,出现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种状态在一定阶段内也许是无序的、甚至混乱的。因此目前我不想从自身的标准出发,对他们提出批评意见,我觉得对于青年人来说,这种状态并不是坏事。随着年龄的成长,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艺术的成熟,他们会重新审视和总结自己走过的路,确定自身认为正确的方向。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汤小铭


汤小铭:大家对技法的心思很重


这次展览我看到了什么?——大家对技法的心思很重,以前我们对主题内容的心思比较重,想办法搞内容、找好素材;现在不是,我看到大家每张画都很用功。刚才给一个同学讲,技法上花了心思,但是不要忘记艺术有四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教育功能不要忘记,你给人是正能量还是是负能量?第二,认知,画什么像什么?画什么不像什么?第三,审美教育的功能,什么是美的?我们总不能专门搞丑,不行!第四,愉悦功能,我们同样不能忘掉绘画的趣味性。


皮道坚:谢谢汤小铭老师、刘斯奋老院长,刚才两位都讲了对年轻艺术家作品的观展体会。刘斯奋院长讲了他对青年画家有一种包容的态度,但是包容不等于说原谅你们所有的不足。汤小铭老师思维非常的清晰,他讲了什么是艺术,为什么要有艺术,艺术的背后归根到底是什么?他说你们不太考虑要画什么?表现什么?而考虑得最多的只是怎么去表现?也就是技法问题。我觉得这些意见都非常中肯。另外还谈到黄埔军校,希望大家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恐怕这也是你们未来要面临的,就是要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把自己的艺术搞好。



广州美术学院原院长郭绍纲


郭绍纲:还需要完善奖励机制、交流机制


在我们广东就有丰厚的美术历史前贤,这些人是怎么过来的?我们应该像这些前人学习,我希望大家都应该以他们为自豪,特别是开平那一带有很多博物馆,希望大家有时候多去走走。


谈到审美观问题,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绘画)基本功练习有很多属于目标模糊,大量的时间在那“模糊”,“打眼放炮”,浪费很多时间,这个非常可惜。时间不仅是金钱,时间是财富,这个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我们期望大家能够把握这个时间用于吸纳精神财富,多一点自省、找距离。


刚才我简单的了解了青年画院画师的签约有什么奖励?有什么补贴?我觉得还需要完善奖励机制、交流机制,能够派出去(交流学习)就派出去(交流学习),在这方面广东应该有费用(支持),(当然,也呼吁大家)出去旅游更重要是看博物馆,主要是看博物馆的收藏。



洪楚平,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


洪楚平:在艺术道路上,要走的是一条正道


年轻的画家是我们艺术的未来,需要老一辈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引导。第四届广东青年画院刚组建,我就从广东画院调离到省文联工作,为大家做的工作十分不够。但不管如何,这几年来,一直都在关注着大家,也是尽我微薄之力支持大家。这届青年画院比前三届更加艰苦,是真正的在千辛万苦“熬”过来的,十分不容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磨炼、一种提升、一种生活经验。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期望你们坚守在艺术道路上,走的是一条正道,不忘初心,并一以贯之坚持下去。



方土,广州画院院墙长


方土:把自己的“小情感”转换成“大情感”


广东美术界对青年画家的扶持与关注,我认为目前已经形成三大品牌:一是广东省美协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倡导并沿用至今的“星河展”;二是广东画院成立的广东青年画院,这个品牌延续至今十二年。我相信会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三是广州画院执行的“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


在这里,我谈一点感想。是关于绘画语言。这里面有一个要思考的,就是说你一旦绘画语言找到了,那么你接下来画什么?我觉得大家几乎在“画什么”这方面动的脑筋不是特别多,甚至会产生惯性——我就喜欢画这样,今年这样画,明年还这样画……。这个问题,不仅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被困扰过,甚至可以说,每个时代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我非常敬仰当年这帮老艺术家。他们的创作题材是被规定的。他们想画什么,没得画。有难度就有高度,没有难度就没有高度。我觉得在他们这代人已经体现出来了。



陈晋

流域计划-本源

105×105cm

综合材料

2018



另外,李劲堃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你关注社会,社会就关注你”。我印象深刻。这其实也是画家的一种境界。我觉得年轻人要参与到这种社会的变革里面去。如刚才郭绍纲老师说的:“你的情感不可能是静态的”。你看黄一翰、周湧的“卡通一代”,他们所有的东西跟社会发生的动态,全部都是有关系的。如果你的作品跟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不对的。你任何一件作品,都要读出有这个时代背景和情感。


我期待年轻人能积极参与到社会,把自己的“小情感”转换成“大情感”。只有这样,你们的绘画语言才能成熟;只有这样,绘画语言方能派上用场;只有这样,你将来在广东画坛,才能拿出一批批有份量的作品来。



郭润文,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


郭润文:不纯粹画画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在我们老一辈的艺术家郭(绍纲)先生年轻的时候,20多岁画的那些现实主义素描,很经典,现在拿出来依旧让人感觉到非常好;汤(小铭)先生、陈衍宁先生等20几岁、不到30岁画的作品,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的作品依然很好。他们能画出来这么多佳作,为什么?那个时代的条件跟现在比是非常的单一,是在约束下面的一种创作,但是为什么画出这样好东西?可能有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对艺术的信仰,崇高的热爱,不受物质利益能够左右的,发自内心的,他就是想画画。脑子里无时无刻有着列宾、苏里科夫不停的支持他们、指导他们,虽然那个条件是非常有限,却画出这么好的作品。比如陈逸飞28岁时,跟我们现在一些人的年龄一比,都是小弟弟,可他画出来的历史画非常经典,现在依旧是非常好的。



蔡佳琳

40×60cm

布面油画

2018



我们现在条件好的跟过去不能比,我在想,我们平台这么大,这么多支持,并且有强大的经济支持,为什么出现不了这么经典的作品?我认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东西太多了,吸收不了,甚至你不知道哪个东西适合你。当下强大的市场经济,对我们冲击太大了,使我们这些人的信仰缺少了一个支撑点,我们艺术家不爱画画,不喜欢画画,画画有目的性的,不是内心里想画画那种感觉。其实“想画画那种感觉”太重要了,现在有没有?肯定还有!年轻人有没有,可能有。不纯粹(画画)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年轻的艺术家能够把自己喜欢画画、纯粹把自己作艺术家来对待的话,我想我们也不是傻子,现在接触的信息比过去多得多,条件这么好,这么多人维护我们、帮助我们,应该是可以出大师的。


皮道坚:谢谢郭润文老师,他刚才讲的,我归纳为两点:第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即你把什么放到第一位?在今天这个非常物质化的时代,我们热爱的是艺术,还是热爱艺术之外的其他东西。第二点他强调要有一种专业精神,我想在成功艺术家们身上,这两点表现得是非常突出的,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和学习的。



黄一瀚,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黄一瀚:“卡通一代”还没有真真正正的到来,还能继续探索


今年12月28日,是我退休的日子。回顾这四十多年的艺术路程我是有感触的,年轻的时候,浴血奋战,搞“卡通一代”,搞“后岭南”,20多年过去了,在李劲堃领导下,后岭南画派也成为广东今后岭南画派的一个重要画派,现在国家立项下来了,变成了广东美术双年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证明了岭南画派之后,已经遇到了新的对手,就是后岭南画派,自从过去松松散散的30多个人、40多个人,已经演变成了固定下来的是9位画家。


广东青年画院坚持了四届很不容易,特别是孙洪敏老师,她能把这届的展览办好,是非常难得的。现在青年人考虑的事情,包括今天呈现出来的作品,比较各自为政,对文化的考虑的少了。广东有什么文化?在我们新的历史时期,广东究竟要贡献给中国什么面貌?我觉得我们只有去创造无愧我们这个时代、既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我们才能进入中国美术史。



谢应云

乐园·温暖的记忆NO.10

网版

140×90cm

2017



广东生活与北方有很大的不同,广东有独特的审美品格,比如广东的写意、工笔画,都带有唯美主义,有制作的成分,这一点好和不好值得我们青年艺术家去探讨,因为制作过分了变成装饰画,没有制作确确实实又变成了文人把玩,而恰恰文人画是我们广东艺术家比较欠缺的。北方文人画的高度和质量要比我们高得多,北方的传统深度要比广东高的多,这是我们的弱项。我希望我们在座的画家,应该在题材方面和对笔墨塑造上下功夫。


在当下商业社会里,漫天都是互联网文化的大背景下,广东青年生活精神状态跟北方也是不一样,如虚拟世界、智能机器、动漫等等,我个人认为,“卡通一代”还没有真真正正的到来,广大青年艺术家可以再想,还能继续探索。你们不能跟着我们学,你们又有你们自己的文化,你们要有所不同,要紧紧抓住我们独立的审美品格,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属于我们的广东艺术。


皮道坚:谢谢黄一瀚老师非常好的发言,不仅针对青年画院的这些画家,也是对我们大家都有启发,他提出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值得我们认真的去实践,广东如何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他是当代的又是广东的,都是中国的。



王大鹏,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王大鹏:画得好的不得了,但就是打动不了人!为什么?


看了展览我有点感想,年轻人有个心态——“毛笔我玩不转,我就来肌理,因为我的笔头与你们老先生去对着干,我可能十年、八年都赶不上,然后我就抛开笔头功夫,我玩肌理”,老画家是最不喜欢肌理的,而恰恰年轻人最喜欢肌理,喜欢用肌理代替笔墨表达,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工笔画里,在所谓水墨画里面制造肌理,弄得眼花缭乱,都是在技术层面制作,这种现象近几年的劲头非常的强劲(突出)。



罗小颜

沐猴而冠

绢本设色

68×68cm

2018



他们实际上头脑中是没有一个文化概念,只有一个视觉效果概念,没有精神层面的深度,用当下一句时髦的话就是“画得好的不得了,但就是打动不了人!”到底我们的年轻人以后往什么方向走?比如有些石版画、套色石版,原来我们的石版就是依着素描技法,画幅不大,但是现在已经扩展到这么大的画面,里面还有丰富的色彩,多种肌理的追求,是不是跨界跨到水彩画、跨到别的画种上去才叫创新呢?


还有一些说工笔也不是工笔、说写意也不是写意,靠印制或者印制完后加(笔),拓印完了再用笔触再去加工的(“作品”),我觉得这等于自觉把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消解了),自己把我们艺术表现的激情、情感的东西都抛掉了,变成静悄悄一个人在那里制作,这里面有情感起伏吗?这个问题我们要思考。


皮道坚:王大鹏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就是传统和当下的关系问题,如何延续我们传统的文脉,来创造我们自己的现、当艺术,这关系到传统和当下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周湧,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周湧:我更注重学生内心层面的东西


幸亏有广东青年画院和“青苗计划”,我们的研究生毕业以后有一个(发展)平台。他们也很幸运毕业后有这么多人关心,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当年我们搞“后岭南”的时候,地域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但是在我们发起“后岭南”以后到现在,这个时代地域文化越来越不重要,我们到北京、到上海等各个城市,我们看到的、吃到的、听到的其实都是一样,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所以地域文化养育出新的一种艺术样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艺术家更多的是受资迅和文化潮流的影响。


我在教学中更强调是一个学生的个人感受,也就是说你此时此刻,你对现实生活,对你身边的生活,对你家人的生活的感受是什么?我更注重学生内心层面的东西。回避一些宏大叙事的东西。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胡斌:作品比较突出视觉效果,但缺乏一种玩味


现在青年艺术家在思想含量和精神含量还是有欠缺,我想谈一些建议。第一,我仍然觉得还是要学习传统,这个传统我们可能很容易把它固定化,实际上我们现在条件很好,可以看到大量的传统作品,要特别善于找到传统的多元性,就像我有一次在艺博院看那个边寿民的小册页,我把它发出来以后很多人都感概这个太当代了。我的意思就是说传统当中有很多复杂性我们没有发现。这个作品受了一点西方素描的影响,然后再加上中国的传统水墨,画的那种静物其实非常有特点,它本身就融合了多种语言和思想的因素。


第二,应该要突破群体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界限,要进行跨界交流。比如说,做当代艺术,可能会去看传统作品的展览,但是我很少发现学习传统的艺术家去看当代艺术的作品。而在媒介方面,还有很多艺术家按照材质、画种在分类。我觉得当下的艺术家要多进行跨界的交流,反复地比较,这个也是丰富自己的艺术感知力,以便于找到自己方向的条件。



陈史军

一纸青花

120×120cm

宣纸水墨设色

2014年



第三,还是要多观察生活,加大思想和精神的容量。现在看到这么多的作品,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但是我觉得还不够。我们的生活、社会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作品能不能从微观的或者宏观的角度体现出来?青年艺术家如何通过个人的视角,去观察到社会层面的时代变迁,并用更好的方式体现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四,艺术家语言形式的问题。很多艺术家在技巧语言方面有相当的能力和水平,但偏向于一种程式化、制作化,给人比较突出的视觉效果,但缺乏一种玩味,比如语言的韵味、张力关系,琢磨得还不太够,更多的是采用一种表层化的肌理,而有些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映也偏于简单化,缺乏艺术转换。



梁江,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梁江:建议青年画院的创作和展览活动加强顶层设计


这个展览体现了广东扶持青年人的传统。其实广东青年画院成立的比较早,影响也比较大。现在看来这个组织方法非常有效,无论是画家能力、作品完整性、艺术水准,都比以往有明显提高,个人风格也拉得比较开,这个展览体现了青年画院的总体水平,达到我们所期许的目标。


由于是省画院的青年画院,人们便有理由提出更高要求。我建议青年画院的创作和展览活动尽可能加强顶层设计。除了给经费、给场地,给更多的发展条件,还要做创作和学术的顶层设计。比方围绕重点项目和一定任务,以群体力量攻关。按不同画家特点、特长设计优势项目和突破方向等。现在这个展览,每人几张作品这样拿出来展示,这样有点单薄。若在展品中加入刚进入青年画院最初的作品资料、中期创作的作品、最代表探学性的作品和几年之后结业的作品,让展品形成一个鲜活的比较链,还穿插一些草图、创作过程的文字介绍,大家就会知道作者创作这件作品背后有什么想法,这样就能更清晰看到青年画家的探求进步。现在光看最后成品,有些连标签都看不太清楚,自然也影响观众的价值判断。



林志彬

物语系列之桃子兄弟

布面油彩

67×150cm

2018



其次,现在的组织方式可能有点各自为战。单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做,好处是很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创作兴趣自主发挥,但不易形成一种合力和群体冲击力。这个展览可能还有一些瞻前顾后,没有很放得开,青年人的特点和创造力还要体现得更明显、视觉冲击力还可以更强。很具像或不具像的作品尤其需要观念支撑,但一些作品似乎体现得不充分,画家本人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这次展览特别想表达什么观念,似乎也不太明确。形式语言固然很重要,但青年一代的作品,首先要体现出文化理想,要有艺术观念,不空洞的作品才会有视觉冲击力。



陈迹,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美术理论家


陈迹:何为主因,何为助因?


我只补充一点,刚才胡斌也约略提到,也就是如何看待我们自己传统的问题。青年人肯定对现当代形态的东西兴趣比较高,而中国现当代艺术主要是受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冲击和影响,而我们知道,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演进,有其自身哲学逻辑。我们可以尝试假设,如果没有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冲击,我们自己的传统绘画,是否也会生发出一种新的“现代形态”?当然,这只是假设。


我以为,就绘画而言,最终肯定没有所谓中西之分,任何自限门户的做法,都是在限制自己的格局,但是,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当代艺术家,如果漠视我们自己丰厚的艺术资源而“沿门托钵效贫儿”,我以为也是不明智的。当然,何为主因,何为助因,是可以思考和探讨的,但我不认同我们自己的传统艺术是现当代艺术障碍这样的观点。没有自身“传统”作为背景,“当代”也将难以附丽。



学术座谈会现场,广东画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劲堃(右二)作总结发言


李劲堃:四届青年画院的画家有望在一起联展


感谢各位的参加和发言,这个会真比我想象中的开得好。今天,不单只是总结了以前的做法,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会有很多举措出来扶持青年画家,包括刚刚批复的2000多万“收藏带资助”计划,就是国家以收藏来资助青年画家二至三年的创作计划。另外,我非常同意梁江老师说的,有些想法,想走得远一点又很怕;走得不远,看得又很难受。那些画得特别扎实的,又怕别人说老土,在纠结的空间里不断地消磨时间。这次座谈会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如果众人要求我们去组织日后的工作,期待青年画院有更多更好的运作方式。青年画家要记住:你们想怎么样去做,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我非常欣赏黄一瀚,他总是把一个事情讲得像广告一样来激励自己。最后我想说:如果有能力的话,我就促成前四届青年画院的画家联合在一起搞一次展览,谢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专业画家、第四届广东青年画院院长孙洪敏在学术座谈会上介绍出席的嘉宾



第四届广东青年画院部分画家合影



蔡焕彬

都市造像 No.3

180×97cm

2018



陈水兴

米克诺斯岛港口远眺

69×46cm

纸本

2018



陈文苑

触碰的仪式

53×47cm

纸本水墨

2017年



方壮荣

时·观 之一

纸本水墨

120×120cm

2018



康明

在路上之三

黑白木刻

90×45cm

2016



李骍

布面油画

80×60cm

2018



李长兴

出彩的舞台Ⅱ

套色石版画

85×65cm

2017



张治华

大桥建设者

黑白木刻

120×80cm

2018



张绍基

薄迹岭上望潮州

纸本水墨

138×69cm

2018



许洁娜

你要去哪里

岩彩

80×80cm

2016



温国怀

岁月如歌

纸本水墨

220×145cm

2018年



肖洒

今日无事

纸本水墨

180×97cm

2018



郭楚开

淡韵

直径38cm

2017



何唯铭

花园里的故事

50cmx60cm

卡板油画



黄品川

盛势—铭刻历史的辉煌

布面油彩

160×98cm

2014




总  策 划:李劲堃

策  展 人:孙洪敏

学术主持:皮道坚

主办单位:广东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岭南画派纪念馆、广东青年画院、广东南国美术馆

媒体支持:南方日报、广州日报、020艺术观察

参展画家:(按照姓氏拼音排名)蔡焕彬、蔡佳琳、陈  晋、陈史军、陈水兴、陈文苑、方壮荣、冯可敬、郭楚开、黄品川、何唯铭、康  明、李  骍、李长兴、梁振杰、林志彬、罗小颜、温国怀、肖  洒、谢应云、许洁娜、许伟波、许伟东、张绍基、张治华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22日—12月1日(上午9:00至下午5:00(逢星期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

展览地址: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内)




更多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林风眠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李可染石鲁高剑父关山月潘天寿黎雄才杨善深黄胄关良方人定赖少其陆俨少叶浅予程十发杨之光宋雨桂吴大羽姜今卢沉崔子范王学仲林丰俗刘书民贺友直刘济荣丁聪启功李叔同陈卓坤陈望郭石夫吴冠南吴悦石马文西鲁慕迅卢禹舜方严马海方卢中见潘喜良陈佩秋刘二刚刘斯奋卢辅圣卓鹤君杨福音张捷孙其峰黄永玉刘国松陈耀年刘国辉周韶华苏百钧刘文东黎明郭全忠莫肇生黎柱成江汉城许固令陈炳佳梁占岩朱道平贾又福王子武郭子良方向田黎明朱颂民郝鹤君李玉田罗渊李孝萱杜滋龄何家英陈章绩陈湘波林墉陈新华史国良董希源陈金章彭先诚袁武梁江梁如洁朱振庚范治斌朱涛何加林周午生马国强赵跃鹏韩天衡马顺先马骏李津梁君度李小可王西京林容生施大畏谢志高陈平周京新吴山明陆抑非莫晓松蒋兆和张蓉喻继高戴卫叶其嘉唐勇力程大利何水法郭怡孮陈骏张立辰陈子奋陈大羽李宝林吕云所罗兵纪光明林散之张旭光徐章曹宝麟孙晓云吴茂长陈永正许鸿基于右任麦华三林蓝戴士和俞晓夫周刚贾科梅蒂潘行健袁炽彬张志祥

“是不是画画这块料,就看他的速写吧。 ”

30年前的老照片,看懂的人都老了

“如果这辈子只能拥有一件艺术,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贾科梅蒂”

袁炽彬:印版画不是盖印章!

潘行健:别小看速写,起步不易,坚持更难,速写毕竟是一辈子的事

潘天寿:昨晚一幅画拍了2.5亿,其实,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

公告|这60幅陈大羽作品都是假的,怎么看都觉的别扭!

陈半丁:笃厚蕴藉 朴拙平淡(附40幅精品)

艺坛“老炮儿”郭北平

百年前的深圳,您见过吗?

每月速写日•大家画速写、大家谈速写(70幅作品)

刚刚,著名版画家潘行健捐赠400件作品永藏于广州美术学院,回报母校培养

周刚:绘画语必由衷,言必有物,所作主题万不可无病呻吟

戴士和:写生可以是一种方法,写意却是追求的方向

俞晓夫:艺术,最好少折腾,要静下心来搞

刘三齐画展将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郭全忠:画速写让我感悟到平时看不见、相机拍不到的一个崭新世界

旅美油画家何岸:美是永恒的生命力,让作品来说话吧。

陈衍宁:写实是画画的初衷,我会用一生去付出

杨福音:当下许多国画,没有笔墨,只有制作和模仿!

林蓝:唯真唯美 求实开新

黎柱成:以书写性花鸟走入自然的深处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广州541794294@qq.com(微信)

深圳517172580@qq.com(微信)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

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