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动机式访谈(MI)讨论区:话题16~18

MI讨论区 漫语心理MY 2022-10-28


心理咨询又被称为谈话疗法,这充分体现了它是一种通过谈话进行的专业性工作,语言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工作中,一些咨询师虽然学习了不少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但谈话技巧的欠缺影响了他们对个案的理解及理论技术的应用,进而影响了咨询效果。


咨询师欠缺谈话技巧的表现如:


有的谈话先入为主,不能开放地探询自己的未知;

有的谈话浮于表面,不能看到来访者的内在动力;

有的谈话语言冗长重复,不能把握咨询的方向……


漫语心理向大家推荐学习“动机式访谈(MI)”,可有效帮助提升心理咨询师的谈话技能。为协助大家进一步理解MI的助人模式与应用,特开设【MI讨论区】专栏,邀请“王建平团队·动机式访谈(MI)系统培训”课程主讲、《动机式访谈手册》译者——辛挺翔老师及往期参与学习课程的优秀学员,分享他们在MI读书会中的学习交流及问题探讨,希望对您掌握运用MI有所帮助!


往期回顾:

专栏|动机式访谈(MI)讨论区:话题1~3

专栏|动机式访谈(MI)讨论区:话题4~6

专栏|动机式访谈(MI)讨论区:话题7~9

专栏|动机式访谈(MI)讨论区:话题10~12

专栏|动机式访谈(MI)讨论区:话题13~15



话题16


当觉察到翻正反射时候,大家一般会怎么处理?另外《动机式访谈手册》书上15页“当我们觉得当事人非常需要某些信息时,可能是翻正反射悄然发生的时候”  ,我们提供的信息有时候也是心理教育的部分,是否征得来访许可就不算翻正反射?(韩婧)


第一部分我想表达的是翻正反射已经发生,咨询师也有所觉察,这时候如果出现持续语句和不和谐可以参考《与不和谐共舞》章节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听了大家回应,我总结以下两点:第一,反移情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们去判断是来访需要还是咨询师需要;第二,观察咨询中是否有真正的“同调”发生,如果有,多数是满足了来访需求。


辛挺翔老师补充:


关于第一部分,如何觉察“翻正反射”,可以考虑两个维度:一是咨询师自身——我们自己的情绪体验、谈话技术的运用(例如,是直接给出了建议,还是使用了ATA;或者是否都是封闭式提问)、有没有“听见”来访者分享信息/看法/意见/分享;二是,来访者的维度——是在逐渐参与,还是在脱离?(请参考“导进”一课的讲义)有没有不和谐出现?


因为,谈话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所以咨访双方的信号,都可能提示出“翻正反射的发生/或已经发生”,值得我们同时参考。这里需要大家注意,持续语句是矛盾心态正常的部分,来访者有持续语句,并不代表是因为助人者的“翻正反射”而造成的结果。同时,当来访者说出持续语句时,这反而是一个诱发线索(trigger),很容易引发助人者的“翻正反射”。


那么什么是“翻正反射”的范畴呢?请参考对(2)的补充,所以也许可以说“不符合MI的方式,都可能是翻正反射,例如在设定议题时、提供信息、唤出动机时,或者在制定改变的方法/方案时”。所以“翻正反射”可能发生在MI的任何一个过程中。


当我们觉察到“翻正反射”怎么办?最简单的一个思路是,助人者需要调整/改变自己前面的互动方式了。


第二部分,关于提供信息时,征得许可,是否就不算“翻正反射”了?这不好说,因为ATA(或称EPE),的第一个A既有“征求许可”也有“征询意见”的双重含义,所以操作时也需要兼顾;同时,第二个A也很重要,所以助人者也需要寻求并根据来访者的反馈,合作性地决定如何调整“心理教育”的内容,便于来访者接受和理解自己。


话题17


有些急迫需要改变的人,他们越想改变就越想要直接给答案或者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此刻如何用MI引导?(徐波)


对于这类来访者,首先要明确述求是啥?是来倾诉一下的还是想来工作的?他们自己是很矛盾的,这时多用跟,多做反映式倾听,把矛盾面呈现给他,让其觉察。别忘总结反馈以使其感到有收获,激发再来的动机。对于矛盾状态或者情绪很饱和的来访者有时候真是有“动机不是动机,访谈不是访谈”的感觉。


挺翔老师补充:


大家探讨后形成的考虑,已经比较到位了,仅补充几点,供思考:


1.促进“合作”,始终是要优先考虑的。所以,如果来访者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有“错误”了,他们觉得是哪些?自己怎么看的?对自己有哪些影响.....在我们指出之前,先引出/唤出他们自己的觉察与发现,肯定他们的努力与智慧,可能更有助于“促进合作的氛围”。ATA中的第一个A。


2.在1的基础上,助人者再“指出”、“指导”可能也会更高效,避免陈词滥调。ATA中的T。


3.要促进来访者的参与,即便我们提供了指导,也要有意识地去寻求他们的反馈(ATA中的第二个A)。同时,能用他们讲出的发现/领悟(原话)尽量用,这样提升了效能感/信心,其实这种操作也符合CBT的终极理念“协助来访者成为自己的CBT治疗师”。


4.如果更进一步,结合“改变语句”来考虑,那么来访者说的“我要改变”,可能太泛泛,是算不上“改变语句”的。因为改变语句是有焦点,是针对目标行为的(请参考MI课程讲义)。所以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来访者很着急改善状态/症状,但是他/她却不做咨询中的活动(旧称“作业”)——如果回顾会谈,我们发现来访者可能针对“缓解症状”谈出了改变语句,但是却对“做具体的干预活动/练习”没有任何的改变语句出现(甚至当谈到时,还可能都是持续语句)——这也提醒了我们:动机是针对具体不同方面的,是多面向的;在实操中,助人者需要先聚焦才可能引出具体的改变语句,而且“唤出”是一个连续的工作:针对不同的面向需要持续评估准备度,引出并强化改变语句。这可能也呼应了大家前面提到的“动机不是动机”。


话题18


在咨询中如何做到接纳?“接纳和尊重每个人,即使他的所作所为是我们所不认同的。”想听听大家面对具体个案时是如何做的?(李桐)


1. 相信一个人的绝对价值

(1)理解和共情。就是我们想象一下,这类人,在生活中受到的道德的指责已经很多了,我们怀着接纳和好奇去探索他为什么这么做,尝试去理解这个人,发现这个人的价值观,然后去共情他的需要、渴望。

(2)发现优势并肯定。把这个人身上的优势发掘出来,并给予他而肯定,滋养和呵护当事人。

(3)设想这个人是我们的女儿、儿子、父亲、好朋友,他们这么做了的话,我们会如果对他们,我们可能并不会去埋怨他,可能会生气,也非常理解,并想想怎么帮他一起面对这个结果。


2. 去理解这个人做这个做法别后的功能是什么,肯定这个功能(需求),但调整来访者寻求的方式。


3. 涉及到法律问题要突破保密;面对犯罪的问题,告诉来访者可能会承担的后果,并把改变或不改变的决定权教给来访者。相信人的自主性、自我决定的能力。

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节制评价,尽可能不把关注点放在道德评价上,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少关注“好不好”。

二是对事不对人,如果要作评价,只评价行为,不评价整个人。

三是只从行为对于当事人本人的意义角度评价行为,避免从咨询师的角度或者社会的角度,来评价一个行为是好还是不好、道德还是不道德。


辛挺翔老师补充:


这个话题老师们的分享也很全面,也是仅补充几点,希望可以丰富相关的考量。


关于1,非常认同大家的分享,关注和探索价值观这方面的练习,可以考虑使用中文素材,我们之前提过一些不错的“个人故事分享类”的网站和/或广播节目,或许我们可以去留心听一听主人公们的“看重什么”;我仍然觉得,这也含有一种技能训练的成分,因为相信“绝对价值”是一种心态,但是在真正面对相应的来访者/当事人的时候,助人者能做到“去留心当事人人看重的”、“尽量不带评判”、“真心想要了解这个人自己的参考框架”——这其实并不容易,也是需要练习的。我们在回应阻抗一节PPT中提到“临床正念练习”(这是谢东老师在其“刻意练习”工作坊中分享练习),也许在MI这个“听出/读出价值观”的练习中,尤其时当助人者/练习者面对“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素材时,结合进行,可能更有帮助。

当然,我们助人者也是人,自然也都有局限性。所以我们也需要承认一种事实:“可能对于某些当事人,我真的没有办法理解和接纳对方”,因其言行可能已经大大违背了我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准则,虽然我尝试理解,但是我还是做不到,真的做不到——助人者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认真考虑自己是否适合与这些(某特定领域/问题/文化/群体)当事人工作了;毕竟,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基于合作的,而不是自上而下地改造/纠正对方。


关于2,“去理解这个人做这个做法别后的功能是什么,肯定这个功能(需求),但调整来访者寻求的方式。”,稍添加和改动几个字:


“去理解这个人做这个做法别后的功能是什么/其所希望实现的情况,与其一起探索这些内容,认可(validate)这个功能(需求),这些为什么对其重要,肯定其为了追求这些曾做的努力;同时,引导当事人思考:可能还有哪些方式,哪种方式是最有助于自己实现这些的?”


关于3,助人者也需要考虑“支持自主性”的现实性和可实现性。如果助人者是不切实际地“支持当事人的自主性”,反而可能是非共情性质的,会增加当事人的阻抗/不和谐。例如,如果是被强制来访的当事人(例如在司法矫治等设置下),咨询师说“要不要来接受咨询,其实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这可能有些不切实际,因为此刻已经有外力在影响着当事人的行为了。或许,更切合实际的支持自主性的谈话可以这样说:“你是被要求来做这样的会谈的,同时,这一个小时要如何度过/安排,如何进行,其实也更多取决于你自己,这方面,我希望听听你的考虑。”(举例仅供参考,措辞及具体表达要根据设置/文化背景/语言习惯/来访者特点等等;这里旨在提醒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设置及服务人群,更加灵活地融入MI精神,以及运用核心技术)



参与嘉宾简介


辛挺翔:香港中华动机式访谈法学会(CAMI)会员/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王建平认知行为疗法培训与督导团队秘书/注册助理心理师/天津心帆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咨询部主任


韩婧:小学心理教师、注册心理师、目前阶段的主要来访者是青少年及成年人

徐波:医院护士、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个案多样

李桐:中学心理教师、注册心理师


参与集体讨论的还有:

朱雅文/张乐宇/陈伟萍/王秀玲/陈佳昕/夏宇欣/贾雪萍/徐玥歆


在此感谢。


- 持续更新 敬请关注 -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书籍推荐,可扫码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