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汇通祠到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文末有春节活动福利哦!)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从汇通祠到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伟大的科学家,在天文、水利、数学、测绘及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有很大成就,并享誉国内外。郭守敬主持规划、建设的京杭大运河,为北京近800年来的崛起,为首都交通运输提供了地理依托。依靠这条物流通达的水运航线,才能迅速调集举国资源营造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处于国家陆地版图华北东北隅的首都,由此增强了政令通达、控御全国的能力,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统一。
作为首都须臾不可阻塞的经济命脉,大运河承载的江南漕粮和大量物资,保障了国家机器正常运行。漕运兴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元代的积水潭沿岸出现了以南北交融为特色的商业街市和运河文化景象,是大都最为繁华的城市区域。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与积水潭
(图片来源: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如今,京杭大运河虽然交通发展与环境变迁不再发挥旧时的漕运功能,但它伴随着中国历史进程造就的沿岸地域文化,在空间上展现为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文化带。郭守敬努力将西去的大运河改道北京而做出的伟大贡献,为这部史诗大剧书写了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华彩乐章。
说起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的创立,就自然想到1986年重建汇通祠。
汇通祠原称法华寺,又名镇水观音庵,坐北朝南,红墙灰瓦,石劵山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姚广孝所建。明代在德胜门西设置水关,并在此地堆土为岛,水从两旁入积水潭,岛上建有镇水观音庵。清代,乾隆皇帝下诏疏通河道,重修镇水观音庵,并赐名汇通祠。
汇通祠(图片来源: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1976年,因修建二环路地铁,汇通祠被全部拆除。
1988年,在侯仁之、吴良镛等一辈专家的倡议下,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决定,堆土为山,重建汇通祠,并将复建后的汇通祠辟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以为纪念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的历史功绩。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于1988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开馆时只有山上院内北房,展示面积不到100平方米。2007年汇通祠山上所有建筑都归纪念馆使用,于2008年重新开馆,展示面积扩大了几倍。
祠内楼北侧有吴良镛先生撰文的《重修汇通祠记》:
“元大都建城聚西北诸泉水,流行入都而汇于积水潭。明初改筑京城,在德胜门西置水关,下置石螭。迎水倒喷,并堆土为岛,水从两旁入潭,上置镇水观音庵。乾隆时改建名汇通祠。此处远映西山,南临清波,象征水自山出,归入瀚海,水声淙淙,若海潮音,仅此一端,亦可窥都城规划者之匠心。近至五六十年代,修筑地铁,全岛夷平。十余年后,清华大学建筑系有修复议,得市区政府与专家之积极支持,建筑格局参照旧貌,用为都城规划者郭守敬纪念馆。地面地下建楼房,外覆土石,以广利用,仍置石螭,重兴流水,并寻得旧碑,立亭护之。历数年工将成,蔚为大观,颇为赞赏。北京古都文物因建设发展拆毁不少,无需一一修复。但择其要者,因旧创新,古为今用,虽属新构,略窥文脉。都市发展日新,此城市历史发展之标志得以永存,辟为景点,以利游憩,亦胜事也,此亦汇通祠修复意义所在,是为记。”
其中“寻得旧碑,立亭护之”,指的即是20世纪80年代西城区政府在大规模整治什刹海重建汇通祠时,找回了乾隆御碑,在汇通祠后紧靠北二环路边建一石亭,并将石碑立于其中。
《重修汇通祠记》吴良镛先生撰文
(图片来源: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沿岸部分地区由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其中就包括作为元代京杭大运河终点码头积水潭(什刹海)地区。而位于北京什刹海风景区的郭守敬纪念馆则成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点。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的改陈工作基于西城区委区政府对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的高度重视,随着对大运河文化带认识的不断加深,西城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下大力气整治西海环境,并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改陈工作和汇通祠周边环境再次整修列入了西海整治工程。
利用汇通祠展示郭守敬,是一项恰当睿智的决策,是一项开创性的文化建设工程。纪念馆落成后获得各界好评。但是30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看来,当年的展陈陈列,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空间过于狭小、展示手法单一、灯光效果不足、展室用具已经陈旧、展品制作简单、缺少观众参与的互动体验感等问题,影响了该馆展览功能与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2017年,为服务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整体建设,为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西城区政府启动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工程,并列为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项目。
汇通祠与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全貌图
(图片来源: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经过专家组多次研讨,以及一年多的改造施工,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于2018年重新对公众开放。展馆以“世界名人郭守敬,世界遗产大运河”为主题,讲好“一个人、一条河、一座城”的故事,以“世界名人郭守敬”、“大都水利开新篇”、“通大运河树丰碑”、“前贤遗珍恵后人”、“科普教育展厅”五大展厅依次系统介绍了郭守敬的生平,特别是郭守敬对大都水利系统的规划和贡献,在贯通京杭大运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延续至今的水利遗产。
改造提升后的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图片来源: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室内展陈
(图片来源: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纪念馆除了展示郭守敬的生平功绩之外,还展出了元代北京水系沙盘模型、元代粮船有关书籍等,同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科技手段,诠释了郭守敬一生的丰功伟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室内展陈
(图片来源: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游人至此,既可欣赏积水潭的湖光水色,漫步于曲折小径之上,尽享园林美景,又可睹物思人,追念郭守敬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了解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对古都北京的卓越贡献。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本着“一馆一策”的微改革理念探索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激发小微博物馆活力。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老城整体保护的新形势下,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成为普及大运河文化知识、阐释北京城发展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文化阵地。
感谢: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提供相关图文资料并对本文进行审核校对。
小贴士·文化春节游
春节期间(2月13日初二—17日初六)
大家可到郭守敬纪念馆
参加“牛转乾坤 陪您过年”活动
纪念卡片、音频畅听卡、文化图书、
杂志特刊等多种好礼等您来拿~~
推荐阅读
国际交往中心之北京使馆区建设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水变清流 夙愿成现实
奥运时期北京地铁的发展
北京水源建设——南水北调润京华
薪火相传——清华大学图书馆
首都剧场诞生记
东方红与人民大会堂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