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往中心之北京使馆区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国际交往中心之北京使馆区建设
大使馆是一国在建交国首都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北京在元朝建都后,外国来华使节就在北京开始设办事机构。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和中华民国,使馆区逐步形成。东交民巷被划作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使馆区。
老明信片中的东交民巷旧影
(图片来源: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国际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外交事业蓬勃发展,建交国家日益增多,原有使馆建筑从数量到功能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把使馆从城里迁出集中建馆”的指示,由此拉开了使馆区建设的帷幕。1956年,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研究编制了首都使馆区建设规划草案。
1956年使馆规划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京城市建设规划篇 第二卷 城市规划(上))
1950年代至上世纪末,在北京市朝阳区规划建设了第一、二、三使馆区,在为驻华外交人员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大力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第四使馆区也进入了筹备与规划工作阶段。
使馆区建设
第一使馆区
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开发,70年代初建设完成,西至东二环,东至秀水街,南至建国门外大街,北至日坛北路。
第二使馆区
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开发,80年代建设完成,西至东直门外大街,东至东三环北路,南至工人体育场北路,北至亮马河南路。
第三使馆区
于1987年获得建设用地许可,西至燕莎桥,东至亮马桥东街,南至亮马桥路,北至莱太花卉市场。
第四使馆区
第四使馆区位于朝阳东坝地区,目前正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四大使馆区位置示意图
第一使馆区
20世纪50年代,争取国际社会承认是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当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外交三大决策,赢得了各社会主义国家及一些热爱和平的西方国家的广泛支持,出现了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高潮。
为满足新中国第一次对外建交高潮后外国驻华使馆馆舍需求,于1955年开始,在光华路——建国门外长安街延长线北侧兴建第一使馆区。1957年,使馆区已基本建成,占地约60公顷,20世纪80年代后,又在北侧的日坛地区增加6公顷的使馆用地。
第一使馆区主要聚集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使馆,这些国家较早地承认了新中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使馆一般很宏大,有壮观的大门,大部是俄式建筑。一些亚非拉和东欧部分国家的使馆也被安置在这里。第一使馆区还建有建国门外外交公寓和齐家园外交公寓,供外交官寓邸之用;一些外国新闻媒体的驻华机构也租用外交公寓作为办公场所。
第一批使馆区
(图片来源:北京朝阳公众号)
第二使馆区
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介入的国际性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我国与亚非国家关系获得大发展,迎来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在亚非会议后的一段时期,我国根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打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并初步形成走向全世界的外交格局。
第二使馆区正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建设,考虑到朝外关厢拆迁困难,决定在东直门外三里屯建设,并于1963年建成部分使馆及配套设施,用地面积约为98公顷。
第二使馆区以东直门外大街为界分为南区和北区,即常说的南三里屯和北三里屯。南三里屯建设较早,60年代末基本成规模。而北三里屯建设较晚,80年代才基本成型。该区域使馆馆舍数量较第一使馆区大幅增加,有近80座独立馆舍,且来自亚、非、欧、拉美各国,是我国在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有力体现。
三里屯使馆区
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随着外交政策的调整与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对外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缓和,我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打开局面,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
第二使馆区的建设,满足了我国第二次、第三次建交高潮的需要。其中,北三里屯中的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使馆建成较晚。加拿大使馆1984年建成,澳大利亚使馆1992年建成,德国使馆1998年建成使用。
第三使馆区
随着建交国数量越来越多,以及北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二使馆区规模已无法满足外国驻华使馆的用地需求。
1987年,北京市规划部门根据198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所确定的“外交使馆等外事用房以及部分旅游旅馆等,主要安排在东、北三环路与旧城区之间”的规划原则,研究确定了第三使馆区的选址,为日后第三使馆区建设提供了依据。
1993年修编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进一步明确,“在酒仙桥集团的望京新区沿机场路—侧,安排部分驻华使馆等涉外设施用地”。
80年代末期开始建设的第三使馆区,与第一、二使馆区不同:我国政府不再统一向各国分配第三使馆区馆建用地,而是根据各国提出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用地面积,由各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因此馆舍的建筑风格各异,体现了各国的民族特色,如马来西亚使馆、印度使馆等。
在第三使馆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决策部门始终秉承着早日与国际使馆建设管理惯例接轨的指导思想,规划设计中不仅对使馆区本身进行了规划,同时在其周边规划了相应的外事服务功能,如燕莎友谊商城、凯宾斯基饭店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第四使馆区
进入21世纪后,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与政治多极化发展的深入,我国积极参与各项国际事务,致力于与国际社会建立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良性互动,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而加深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使馆区的规划建设,是我国外交事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具体体现。为服务保障国家外交事业,加强国际交往重要功能和设施建设,打造首都国际交往新承载,将在朝阳区东坝地区开展第四使馆区的规划建设工作。目前第四使馆区正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坝河滨水空间一期(使馆区示范段)效果图
(图片来源:北京朝阳官网)
北京使馆区的规划建设,是全面落实国家外交战略的需要和体现,是做好“四个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首都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使馆区的规划建设,为外国驻华使馆人员的外交活动及其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优美环境;也为优化完善北京的城市功能布局和环境、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文化品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增进我国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文化的交往,建设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成为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中心城市等方面,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北京使馆区今昔[J]. 北京党史,2013(01).
[2] 彭卫.北京使馆区发展、空间演化及区域效应研究[D].2015(05).
[3] 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M].1986(04).
[4]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主编. 王晓燕. 使馆区建设[M]. 岁月回响——首都城市规划事业60年纪事,2009.
[5] 北京城市建设规划篇 第二卷 城市规划[M].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1998(10).
推荐阅读
北京第一条地铁线的诞生
建国以来的北京水源建设——修建水库和引水渠
北京地铁二号线是怎样“环起来”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永垂不朽的纪念!
为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
时代之镜·建筑丰碑——“国庆十大工程”
人民大会堂:新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经典之作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传承历史 再创辉煌
中国第一条城市快速环路 ——北京二环路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