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镜·建筑丰碑——“国庆十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好建筑留下好时光,这是建筑地标对城市文化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国庆十大工程”作为北京城的建筑地标,可谓是时代之境、建筑丰碑。对“国庆十大工程”的大众传播与科普,无论从建筑评论还是建筑文化的视角看,都有益于让社会理解建筑,让建筑审美普惠公众。
在2020年国庆节之际,“国庆十大工程”也迎来了61周年,值此之际,特别想带大家一起回顾“国庆十大工程”的建设故事,一起感受那段热火朝天、振奋人心的时光吧。
2011年3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41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国庆十大工程”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提案强调,按照周总理提出的“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的原则,在10个月内高质量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当时中国正处于西方的经济封锁之下,“国庆十大工程”成为中国建筑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独立完成的一次现代建筑创作的探索。60多年来,作为北京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标志,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其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动摇的,它们的确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丰碑。建筑作为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艺术,是“镜子”也是“纪念碑”,因为它映射着所诞生的时代。
人民大会堂
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的“国庆十大工程”可以说是政治与文化的产物。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为了迎接建国十周年,在北京兴建一批公共建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镈(1911—1999年)曾回忆道:“当时中苏关系动荡,所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时强调要搞经典工程,向世界证实中国的新面貌及实力。”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
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1959年10月完工,1988年已重建)共10座建筑全部完工。
民族文化宫
民族饭店
195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盛赞这些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尽管20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不一定代表建筑师创作的全部水平,但其意义至少表现在:1)它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2)建筑的集体创作,注定了建筑作品的折中性和先锋性;3)在当时出现了多样化的创作手法,是极其可贵的;4)在新技术上迎合国际潮流,做了诸多以新结构为切入点的中国建筑新探索。作为新中国十周年的建筑丰碑,预示了建筑多元化的先声。
经典是曾经的现代,而现代是未来的经典,新一代设计大师虽陆续接班,新作品丰富着京城,但生机勃勃的建筑离不开对悠久历史的敬畏,因为只有回望设计经典才有望真正塑造未来经典。岁月如歌,重温60多年前的“国庆十大工程”,之所以升腾起敬畏感、启示良多,正是因为它们已成为北京的当代城市遗产,是体现时代精神又不失传统意蕴的建筑气质与城市形象不可缺失的代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佑国曾评介道“1959年国庆工程的民族形式有新的发展,一是将西洋建筑的形制、中国传统的装饰和细部表达到臻于完美的地步,人民大会堂已是典范;二是传统屋顶的使用,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等无一例外地采用不显沉重的攒尖顶,而非宫殿式的庑殿顶和歇山顶,体现了搭配合理的比例尺度,呈现了新中国十周年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方式。”
北京火车站
钓鱼台国宾馆
“国庆十大工程”作为20世纪建筑遗产对当代城市建筑设计的启示至少有三方面:
其一,创作经典要贯彻建设方针。
“国庆十大工程”的设计遵循了周总理“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的指示,从而使十大建筑在体现庄严雄伟的同时又“物为人用”,较好地体现了“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无疑也成为今日“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八字方针的成功实践范例。
其二,创作经典离不开自信的本土化原则。
“国庆十大工程”虽受到当时前苏联设计思潮影响,但中国建筑师的自主设计始终坚守,做到设计比例严谨、民族元素选用得当,坚守本土化,最大限度地应用设计新技术。
其三,创作经典要从传承中创新。
标志建筑要传递城市文化离不开建筑师的历史敬畏感,因为只有懂得传承才能真正创新。十大建筑确为建筑师拓展了充分的创作与想象空间,是60年前百家争鸣自由创作局面的体现。仅从建筑审美看,无论是当下的世界眼光、中国标准,还是北京特色,“国庆十大工程”的绝大多数都不逊色,更不过时。
“国庆十大工程”的“盛名”是名实相符的,愿它继续成为北京乃至国家的“表情”,也希望它终有一日整体步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世界遗产名录》中。
地标建筑是城市生活,也是城市记忆,人类学家艾戈·科皮托夫认为,地标是潜在的“说书人”,承载着传说和故事,在阐明地域的时代演进中,见证了地标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发展。“国庆十大工程”正成为某种文化内涵的符号,对首都北京说来更有感染力,它真实地定格着城市文化,成为当代北京建筑文化面向世界的明证。
北京工人体育场
华侨饭店
如果说,中国当代建筑思想史凝固在长安街上,就是因为在其中可以找到不同时代且不同风格的建筑,从此种意义上讲,1959年“国庆十大工程”正是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符号。在“国庆十大工程”面前,长安街这条东西轴线的象征意义与仪式功能就十分重要,这既是对建筑历史的一种解读,也是建筑新空间对城市影响的解读。具体讲,“国庆十大工程”将建筑荣耀写在新中国发展的旗帜上,使在艰难中跋涉的中国建筑,有了扬眉吐气的经典作品。
后续“北京城市故实”栏目将向大家一一介绍
“国庆十大工程”的十座建筑故事
一起感受那段热火朝天、振奋人心的时光吧
本文作者:金磊、苗淼
供稿单位:《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编辑部
推荐阅读
长安街的变迁:共和国历史的见证
龙须沟治理:北京的“百姓工程”
迎接开国盛典:从垃圾清运到整修天安门广场
北海大桥的改建与团城的保护
建国初期的北京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北京第一条地铁线的诞生
建国以来的北京水源建设——修建水库和引水渠
北京地铁二号线是怎样“环起来”的?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