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传承历史 再创辉煌

小印 北京印迹 inBeijing 2022-04-0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国庆十大工程”作为北京城的建筑地标,

可谓是时代之境、建筑丰碑

“北京城市故实栏目”特别推出

“国庆十大工程”系列故实

带大家一起回顾五十年代十大建筑的建设故事,

一起感受那段热火朝天、振奋人心的时光。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是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而兴建的十大工程之一。1958年9月,与人民大会堂同时开始建设,1959年8月工程竣工,成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这项工程从一开始就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以及全国各地区、各方面的热情支持。在方案设计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方面专家曾多次进行讨论,随着设计和施工的逐步深入,各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又多次参加座谈会,对提高设计、施工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在建筑材料方面,更是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整个工程实际上是全国大协作的成果,并富有时代特色。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1

设计思想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是一所长期展出我国历史与革命文物史迹的大型博物馆。这项工程的建设,除了要满足本身的功能要求外,还要体现其内在的政治意义、符合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规划,这是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天安门广场的南北长度为860米,东西宽度为500米,建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建筑面积约17.2万平方米,而建在广场东侧的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建筑面积仅为6万多平方米。从规划的角度出发,为了配合天安门广场的尺度,均衡人民大会堂的体量,这项工程也需要有相当大的尺度和轮廓。因此,设计中采用了以“目”字形为基础的平面布局,并在入口处安排了空廊,以较小的体量取得了较大的外形轮廓。另外,内院式的布局对参观路线的安排和自然采光,以及在利用大小不同的内院陈列大型展品,供广大观众活动和休息等方面,也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图片来源:《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


2

建筑风格

由于天安门广场的宽度有500米,两侧的建筑物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度,而博物馆建筑从使用要求看,一般层数不能太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最后决定采用加大各层层高的办法来提高建筑的总高度。具体的安排是,整个建筑大部分为三层,局部为四层,其中二、三两层为展览面积,底层及四层为辅助用房。这样,在高度上可以与人民大会堂相适应,同时又避免了施工较困难的地下室工程,对缩短工期、降低造价也十分有利。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占地面积9.2公顷,其内部包括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两个使用单位。在平面布置上,前者占用北部,后者占用南部,公用的门厅、礼堂等位于两者之间。由于全部陈列面积都布置在二层和三层,所以正门门厅设在二层中央,是全楼的交通枢纽,向南、向北可分别进入两个博物馆,向东则可进入中央大厅,该厅可供集会及举行各种仪式使用。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立面处理庄严朴素、明朗大方。在建筑风格上,既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式,又尽量保持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屋檐采用了橙黄色的琉璃砖装饰,增添了立面上部的层次感;廊柱之间的额枋,采用了镂空花饰,并用海棠花纹处理四角形的方柱。这些手法突出地体现了从传统中求革新的精神。在色调上,墙面与廊柱均选用了明快的淡黄色。在琉璃屋檐与红色旗徽的映衬下,显得古朴大方。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主入口柱廊

图片来源:《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


建筑正面的空廊,高33米,长逾100米。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它为整个建筑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立面。根据现在的平面,如果没有这座空廊,建筑的正面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而有了它,则可与对面人民大会堂的实廊遥遥相对,一虚一实,相得益彰。除此之外,这座空廊还把天安门广场的空间引进了内院,使整个建筑与广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思想性来看,空廊造成了一座胜利门的形象,象征着革命的胜利、民族的解放。空廊的上部,在与人民大会堂上面国徽相对应的位置上,安排了一组红色旗徽。当参观的人们通过这座胜利门时,犹如跨过了一座历史的大门,去回顾过去所走过的革命历程,缅怀那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一切的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


3

改造与创新

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合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自1978年始,博物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制定了全馆的八年发展规划纲要,除继续完善通史陈列和文物收藏工作外,还积极参加中外文物交流展出活动,相继出版《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历史与文物资料》等刊物及《中国古代史常识》、《简明中国历史图册》、《明蓝瑛花卉兰石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图录》、《中国历史博物馆》、《华夏之路》、《中国通史陈列》等图书,组织和参加了多项考古发掘,举办了多项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展览,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山西应县木塔辽代文物展览”、“医圣张仲景展览”、“中国南海沉船文物展”、“丝绸之路与茶之路”、“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等展览。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1983年初,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恢复独立建制,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一名称正式暂告一段落。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展示五十年来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文物事业50年特别展览”于国庆节前在博物馆中央大厅展出。同年该馆还成功举办了“盛世重光—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并参加了“雪域名珠—西藏文化展”和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周”的展览工作。

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003年,根据中央决定,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式合并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为适应新时期博物馆发展需要,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提供服务,同时彰显我国大国地位,国博改扩建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经过近4年的施工建设,国博改扩建工程于2010年竣工。2011年3月,新馆建成开放。

从天安门广场鸟瞰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国博的改扩建方式以保留老馆为首要宗旨,巧妙实现扩大体量后的总体协调。改造方案通过科学可行的技术措施,保留原有建筑的西、北、南三段建筑,对其进行加固改造,并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局部加层,将原有博物馆建筑的东部、中部拆除,充分利用拆除后的用地及东扩用地进行新馆扩建,形成“新馆嵌入老馆并向东生长”的规划布局。这一布局,既完整保留了老馆面向天安门广场、长安街的立面形象,体现了对原有建筑的延续与尊重,也使得规划上新馆和老馆构成了有机的联系。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在新馆西侧与保留的老馆之间,形成了中间入口广场和南北两个较大的绿化庭院,可谓继承了老馆原有规划布局的特色和精华。同时,对庭院绿化进行了创新设计,采用具有布景特征的松柏为主题,并用老馆拆除的石材进行铺装,即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亦体现了风格的传承。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入口立面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中国国家博物馆  庭院空间

(图片来源:何乐君. 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建筑典范——中国国家博物馆[J]. 建筑与文化,2014(10).)


如果说新馆的整体布局体现的是对老馆的传承与延续,那么,其东扩加建的新建筑以及馆内空间界定,立面形象塑造及新技术的多方面导入,则是此次改扩建工程的创新之处。例如,为取得与周边建筑体量相和谐的效果,其东扩的部分在保证和老馆相协调的基础上,适当加大体量;在入口大厅位置实现中心放射式的交通线路,从而成功解决超大型博物馆内部观众流线问题;利用最新技术,提供高完成度、最人性化和最安全的设计。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室内空间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新馆现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国博现有藏品数量140余万件,亦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


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发展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旗舰。其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足迹,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同时,这里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宏伟殿堂。


关于“国庆十大工程”概述可点击此处链接进入阅读



参考资料

[1] 北京建设史书编委会. 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M]. 1985

[2] 北京建设史书编委会. 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资料[M]. 1995

[3]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 http://www.chnmuseum.cn/

[4] 何乐君. 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建筑典范——中国国家博物馆[J]. 建筑与文化,2014(10).


注:本文由北京印迹编辑部根据以上参考资料综合整理


推荐阅读

长安街的变迁:共和国历史的见证

龙须沟治理:北京的“百姓工程”

迎接开国盛典:从垃圾清运到整修天安门广场

北海大桥的改建与团城的保护

建国初期的北京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北京第一条地铁线的诞生

建国以来的北京水源建设——修建水库和引水渠

北京地铁二号线是怎样“环起来”的?

时代之镜·建筑丰碑——“国庆十大工程”

人民大会堂:新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经典之作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