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写小说
6
赵紫阳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南京李志
10
起源 解读 龚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写小说
6
赵紫阳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南京李志
10
起源 解读 龚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2年10月24日
2022年10月24日
2022年10月25日
2022年10月25日
2022年10月26日
2022年10月26日
2022年10月27日
2022年10月27日
2022年10月28日
2022年10月28日
2022年10月29日
2022年10月29日
2022年10月30日
2022年10月30日
2022年10月31日
2022年10月31日
2022年11月1日
2022年11月1日
2022年11月2日
2022年11月2日
2022年11月3日
2022年11月3日
2022年11月4日
2022年11月4日
2022年11月5日
2022年11月6日
2022年11月6日
2022年11月7日
2022年11月7日
2022年11月8日
2022年11月8日
2022年11月9日
2022年11月9日
2022年11月10日
2022年11月10日
2022年11月11日
2022年11月11日
2022年11月12日
2022年11月12日
2022年11月13日
2022年11月13日
2022年11月14日
2022年11月14日
2022年11月15日
2022年11月15日
2022年12月29日
2022年12月30日
2022年12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2022年12月31日
2023年1月1日
2023年1月1日
2023年1月2日
2023年1月2日
2023年1月3日
2023年1月3日
2023年1月4日
2023年1月4日
2023年1月5日
2023年1月5日
2023年1月6日
2023年1月7日
2023年1月7日
2023年1月8日
2023年1月9日
2023年2月4日
2023年2月4日
2023年2月5日
2023年2月5日
2023年2月6日
2023年2月6日
2023年2月7日
2023年2月7日
2023年2月8日
2023年2月8日
2023年2月9日
2023年2月9日
2023年2月10日
2023年2月10日
2023年2月11日
2023年2月11日
2023年2月12日
2023年2月12日
2023年2月12日
2023年2月13日
2023年2月13日
2023年2月13日
2023年2月14日
2023年2月14日
2023年2月14日
2023年2月15日
2023年2月15日
2023年2月27日
2023年2月28日
2023年2月28日
2023年3月1日
2023年3月1日
2023年3月2日
2023年3月2日
2023年3月3日
2023年3月4日
2023年3月4日
2023年3月5日
2023年3月5日
2023年3月6日
2023年3月6日
2023年3月7日
2023年3月7日
2023年3月8日
2023年3月8日
2023年3月9日
2023年3月9日
2023年3月10日
2023年3月10日
2023年3月11日
2023年3月11日
2023年3月12日
2023年11月8日
2023年11月9日
2023年11月10日
2023年11月10日
2023年11月11日
2023年11月11日
2023年11月12日
2023年11月12日
2023年11月13日
2023年11月13日
2023年11月14日
2023年11月14日
2023年11月15日
2023年11月15日
2023年11月16日
2023年11月16日
2023年11月17日
2023年11月17日
2023年11月18日
2023年11月18日
2023年11月22日
2023年12月7日
2023年12月7日
2023年12月8日
2023年12月8日
2023年12月9日
2023年12月9日
2023年12月10日
2023年12月10日
2023年12月11日
2023年12月11日
2023年12月12日
2023年12月12日
2023年12月13日
2023年12月13日
2023年12月14日
2023年12月14日
2023年12月15日
2023年12月15日
2023年12月16日
2023年12月16日
2023年12月17日
2023年12月18日
2023年12月18日
2023年12月19日
2023年12月19日
2023年12月20日
2023年12月20日
2023年12月21日
2023年12月21日
2023年12月22日
2023年12月22日
2023年12月23日
2023年12月23日
2023年12月24日
2023年12月24日
2023年12月25日
2023年12月25日
2023年12月26日
2023年12月26日
查看原文
其他
隐藏在《出师表》里的历史规律
Original
温伯陵
温伯陵的烟火人间
2022-10-24
收录于合集 #历史照进现实
88个
1
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克定中原,恢复大汉江山。出师前,诸葛亮给刘禅上了一篇奏表——《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开篇就写了三个重点: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解构归纳一下,诸葛亮的意思很明白,魏蜀吴三国争雄,而蜀汉的经济下行民生凋敝,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候。在这种关键时刻,皇宫和相府必须拧成一股绳,力出于一,避免内耗,才能保护蜀汉政权,进而图谋复兴汉室。
诸葛亮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教训,
君权和相权之争,会造成无谓的内耗,削弱国力。
现在要北伐了,君权和相权不要再争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要做,君相一体共创大业。
自古以来,
皇宫有最高领导权和军权,相府有行政权,相当于一个国家出现两个权力中心,各种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要想君相一体形成合力,要么是开国之君以军功威望压相府,搞强君贤相的模式,如秦始皇和李斯、刘邦和萧何,要么是强势丞相遇到弱势君主,搞弱君强相的模式。
诸葛亮很幸运。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便任命诸葛亮为开府领政的丞相,刘备死前又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而继位的刘禅不管事,尊诸葛亮为相父,于是诸葛亮用“弱君强相”的模式,整合蜀汉的君权和相权,这才有了“疲敝益州”发动的数次北伐。
但诸葛亮又是特例。
历史上,刘家父子和诸葛亮这种路线一致的贴心人,实在太少了,而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没有侵夺君权,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
至于刘邦和萧何这种长期合作的开国君相,也太少了,少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于是呢,诸葛亮以“弱君强相”整合君相权,便成为绝唱,
历史上更多的是君权不断削弱相权,最终达到整合君相权力、凝聚国力的目的。
2
刘邦和萧何去世后,汉朝的“强君贤相”走到尽头,继任君相的刘盈和曹参,很快起了斗争。
曹参在相府不理政务,每天饮酒度日,刘盈召曹参入宫问话:“丞相为什么不管事啊,难道是欺负朕年轻?”
曹参劈里啪啦说了一大推,总的意思是,你的能力不如高帝,我的能力不如萧何,既然他们定下了规矩,我们就别管了,照办就是。
这次君相的问对,表面上看留下“萧规曹随”的美谈,但实际上是刘盈的君权约束不了曹参的相权,只能对相府的做为听之任之。
但问题是,西汉的皇帝不是刘禅,西汉的丞相不是诸葛亮,这两个权力中心怎么可能不斗争呢?
斗争,就这样延续到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要对外讨伐匈奴、对内整顿诸侯王和豪强,事情多任务重,必须搬开所有的绊脚石,实现绝对的令行禁止,所以汉武帝受够了无效率的君相扯皮,决定兼并相权,毕其功于一役。
于是汉武帝开内朝,选拔亲信的人,授予侍中、常侍、散骑之类的官职,让他们和朝廷的三公九卿博弈,由于有汉武帝的支持,朝堂博弈往往是内朝官获胜。
长此以往,汉武帝和内朝官便得到行政权,相府沦为橡皮图章式的执行部门,真正实现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结果我们都知道,汉武帝的功业,让汉朝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的名字。
隋唐吸取以往丞相大权独揽的教训,用的是“群相制”,把曾经独属于丞相的行政权,分散到中书、门下、尚书这三个省,每个省的长官都是相,而且还独出心裁的创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得到这个头衔的人,也可以进入政事堂参与政务。
群相制确实分散了丞相的行政权,但到了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群相制又会造成群相之间的扯皮,不利于君相一致形成合力。
于是唐玄宗李隆基,走了和汉武帝相反的路,19年间独宠李林甫,无论大小事务都交给李林甫处理。
虽然其他人也能做群相之一,但也只是签字盖章,没有丝毫的行政权。
所以在唐朝中期,唐玄宗为了应付突厥、吐蕃、契丹崛起的军事外患,均田制、租庸调制崩溃造成的财政内忧,几乎废除了立国以来的群相制,采取了专宠李林甫的独相制。
唐玄宗和李林甫,也达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目的。
到了明朝初年,八百年前创立的三省群相制早已异化,门下省和尚书省被废除,只留下中书省一家独大,由左右丞相一起掌握行政权。
隋唐的群相制,又回到汉初的独相制。
白手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又怎能忍受相权对君权的制约,于是借“胡惟庸案”废除中书省,朱元璋亲自处理六部和一十三省的政务。
朱元璋在法律意义上,把相府搬到宫里,终结了千余年的君相之争,明朝初年的君权,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
其实不论是诸葛亮的“弱君强相”也好,汉武帝、唐玄宗、明太祖削弱相权也罢,本质上都是为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打通治理国家的权力壁垒。
只是诸葛亮和刘禅的组合绝无仅有,才让削弱相权成为主流。
不过抓住“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个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
3
虽然君权削弱相权是历史主线,但真正能做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时期,其实也只有秦皇、汉武、蜀汉、唐宗、明祖这几个特殊时期。
原因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
其一是开国之君军功极大、威望极高,可以压制相府,
搞强君贤相的模式,甚至直接废除相府,亲自处理行政事务。
其二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下,朝野军民形成共识,倒逼君相一体团结一致。
从本质上来说,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一种特殊状态,要么是成功处理危机造成的结果,要么是为应对危机做的准备。
等到开国之君故去,或者国家的危机解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共识便会破灭,君权和相权博弈的戏码会再次上演。
于是汉武帝身后,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和汉昭帝、汉宣帝的斗争。
晚唐有士庶的牛李党政和宰相(南衙)、宦官(北司)、藩镇的制衡。
中晚明的君权分散在内阁和司礼监,不仅有大学士和宦官的斗争,更有严党、清流、阉党、东林党、楚党、浙党的斗争。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从历史经验上来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合,能处理危机并做成很多事情,一旦分了,其实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不过合与分,都是客观历史规律,不是人力能改变的。
我们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看事情,就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答案。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点 击 下 方 名 片 可 关 注 公 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司马懿,是谁把你“逼”成了千古罪人
揭秘诸葛亮墓1700年无人敢盗的真相,背后竟藏着这两个惊人原因!
他才是PUA之王。
安锦:《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的后代都怎么样了?
被老罗吹了一本书的蜀汉,崩溃起来咋这么快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