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伯陵

其他

没有绝对的历史垃圾时间

今年以来,“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概念比较火,网上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讨论,那么我也从历史的角度,聊聊对这件事的看法。“垃圾时间”,以前是体育赛事的专有名词,指一场比赛中,两支球队的分数差距太大,胜负基本确定,但比分落后的球队即便不能改变结果,也要派出队员继续比赛,直到比赛结束。对于这两支球队来说,从分数差距拉开到比赛结束的这段时间,就是没有意义、空耗精力的垃圾时间。在“垃圾时间”前面加上“历史”两字,意思就变成,两个国家的竞争胜负已定,或者一个国家的败亡已成定局,但还没有出现明确的标志性事件,那么从“胜负已定”或“败亡已成定局”到标志性事件出现的这段时间,就是没有意义的历史垃圾时间。历史的垃圾时间该如何度过,网上的主流观点是躺平,不投资不努力不奋斗,等待历史的垃圾时间过去、历史的红利时间来临,再出来做想做的事。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影射史学”的传统,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概念突然流行起来,无非是疫情结束以后经济低迷,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到以前的美好时代,便借用历史影射今朝,表达自己的情绪。既然是历史的垃圾时间,我们要解开这个问题,就要从历史中找答案。《春秋左传》里有一个故事,就讲到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问题。公元前540年4月,晋平公和齐景公联姻,纳了来自齐国的少姜做夫人,结果数月之后,少姜便去世了。为了巩固晋、齐的盟友关系,齐景公决定再送一个女子到晋国,给晋平公做夫人。次年春,少姜下葬,新人入晋,两国再结盟好。定婚典礼结束之后,齐国的晏子和晋国的羊舌肸,举行了一场私人宴会,两人边喝酒边聊天,逐渐谈到晋、齐两国的现状。羊舌肸问晏子:“齐国现在怎么样?”晏子长叹一口气,说道:“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现在是齐国的衰微末世,我不知道,姜氏公族是不是要被陈氏取代了。陈氏,即齐景公的宠臣陈无宇,因陈无宇是田氏,故而也称田无宇。自从公元前672年,陈国的公子完投奔齐桓公出任工正(管理百工),陈氏在齐国经营了133年,此时,陈无宇已出任上大夫,成为齐国最高层的几人之一。为了收买人心,陈无宇还利用齐国的度量衡,让利于民。齐国的计量单位有五种——升、豆、区、釜、钟,统计粮食的时候,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齐国的一钟就是640升。但陈无宇规定,陈氏的计量单位要扩大一些,五升为一豆、五豆为一区、五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那么陈氏的一钟就是1250升。随后,陈无宇下令,给农民放贷的时候用陈氏的计量单位,向农民收贷的时候用齐国的计量单位,这样一来,农民贷一钟的粮食,便能平白获得610升的利益。此外,齐国的赋税很重,农民辛苦劳作一年,三分之二的收入要缴纳赋税,自己仅留三分之一——“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日子非常惨淡。而陈无宇下令,凡是和陈氏合作工商项目,都没有额外的溢价成本,农民在山上开采的树木值多少钱,运到市场上就卖多少钱,海里捕捞的海货值多少钱,运到市场就卖多少钱——“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这中间的运输成本,只能是陈无宇出钱补贴了。这样一来,农民和渔民的成本没有增加,便拥有价格优势,可以大量出货,购买者的开销没有增加,可以大量进货。齐国的市场经济,就在陈无宇的百亿大补贴下,迅速活跃起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齐国人民受到陈无宇的恩惠,自然要拥护陈无宇,以求保住来之不易的利益,于是齐国人民不断的投奔到陈无宇门下,陈氏的实力持续壮大——“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正因如此,晏子才说,陈氏有可能取代姜氏公族,实际掌控齐国。听到晏子的感叹,羊舌肸感同身受,说道:“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吏,政在家门,民无所依。”羊舌肸说的是三件事——晋国国君的直属军队缺乏战马、缺乏大将、缺乏基层骨干军官,以至于军备废弛无法使用,极大的损害了晋国国君的实力。原本人才辈出的外姓家族,在政治斗争中纷纷败落,晋国的政权被赵、韩、魏、范、中行、知氏等六卿把持,五湖四海演变为寡头政治,六卿瓜分晋国的日子不远了。民间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但晋平公和六卿家族却越来越奢靡。无论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个健康的国家。晏子问羊舌肸:“那你准备怎么办?”羊舌肸能怎么办呢,哀叹道:“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室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晋国公室大宗衰微,旁支远宗绝大部分也衰败了,唯有羊舌氏能留在朝堂。而在羊舌氏中,我是地位最高的人,可我偏偏没有儿子,后继无人。完了,晋国完了、羊舌氏完了。从晏子和羊舌肸的对话来看,他们都认为现在是“季世”,国家将亡,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历史的垃圾时间开始了。但是要注意,晏子和羊舌肸所说的“季世”,都是站在齐国公室、晋国公室的立场上来说的,而不是站在齐国陈氏、晋国六卿的立场上说的。齐、晋公室是周朝开国时受封,距离他们对话时,已做了五百年诸侯,属于旧贵族。齐国陈氏、晋国六卿是春秋中期起家、春秋晚期崛起,属于新势力。换句话说,晏子和羊舌肸所说的“季世”,只是齐晋公室的历史垃圾时间、周朝旧贵族的历史垃圾时间,而不是齐国陈氏和晋国六卿的历史垃圾时间、不是春秋中晚期崛起的新势力的历史垃圾时间。对于齐国陈氏和晋国六卿来说,服从周礼并仰望诸侯的礼序乐和时代,才是他们的历史垃圾时间。现在这种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时代,恰恰是他们的历史红利时间。所以,到底有没有历史的垃圾时间?有。是不是每个人都同时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不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垃圾时间,是否进入历史垃圾时间,要看身处那个时间点的人,站在旧贵族一边、还是站在新势力一边。此后的历史,莫不如此。秦末爆发了楚汉战争,打的尸山血海、十室九空。毫无疑问,这是以项羽为代表的六国旧贵族的历史垃圾时间,却是以刘邦和丰沛功臣为首的平民帝王、平民将相的历史红利时间。东汉的功业远远不如西汉辉煌,其间又充斥着宦官和外戚的血腥政治斗争,完全符合历史垃圾时间的标准。但正是这段时间,各郡县的经学世家在默默积蓄实力,最终在黄巾起义以后,以袁绍为代表的经学世家,彻底掀翻外戚、宦官以及阴、马、窦、梁等东汉开国功臣家族,成为东汉江山的实际控制人。数十年后,河内司马懿在经学世家的支持下,发动“高平陵政变”,逐渐铲除曹魏的统治根基,开启了经学世家最辉煌的时代。可以说,汉末三国是外戚、宦官和东汉开国功臣家族的历史垃圾时间,却是经学世家的历史红利时间。唐末五代充斥着战争、兵变、人相食,绝对是中国历史的垃圾时间,但“兵强马壮可为天子”的时代潮流,恰恰造就了军人的历史红利时间。宋朝成立以后,采用偃武修文的政策,军权逐渐被关进笼子里,军人进入数千年来最严重的历史垃圾时间。但重用士大夫的宋朝,文风璀璨远迈汉唐,文人开始了最辉煌的历史红利时间。再往后,宋朝和明朝分别遭遇了靖南耻、崖山海战、甲申国难,汉人两次进入历史垃圾时间,但这又何尝不是女真人、蒙古人、满人的历史红利时间?用辩证法的眼光来看,从来没有绝对的历史垃圾时间,只有针对某一个群体的历史垃圾时间。而这个特定的群体,往往是长期享受既得利益的旧贵族。历史的经验证明,旧贵族的历史垃圾时间,就是新势力的历史红利时间。如果哪个人觉得进入历史的垃圾时间了,那只能说明,他没有找到新势力、没有参与新势力,仍然处于旧贵族的阴影下。要想摆脱历史的垃圾时间,唯一能做的便是顺应潮流、及时转型。躺平摆烂,绝不是摆脱历史垃圾时间的最佳方式。如果在旧贵族的历史垃圾时间,这个人躺平摆烂了,那么将来新势力崛起以后,这个人仍然停留在属于他的历史垃圾时间。没有给新势力流血流汗,就想分享时代红利,那是想屁吃。至于如何找到代表未来的新势力、新行业、新产业,考验的是个人的认知和眼光。能不能参与到新势力、新行业、新产业,考验的是个人能力。参与的新势力、新行业、新产业到底能不能成功,则是考验参与其中的所有人的命和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世间的分分合合是常态,一味的埋怨历史垃圾时间,对我们个人没有任何意义。在分分合合中寻找历史红利时间,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我的新书《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出版了,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点
2024年8月22日
其他

特朗普和刘邦实在太像了

最近在广州旅游,原本准备停更一周的,但看到特朗普的新闻,还是决定用手机写一点东西。前段时间,特朗普和拜登辩论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希望他是一位伟大的总统,因为那样我现在就不会在这里了。我会在我的众多房产中享受生活。我不会被起诉,因为我不会成为他的政治对手。我希望他是一位伟大的总统,我宁愿那样......但我在这里的唯一原因,是他做为总统太糟糕了,我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尽管“让美国再次伟大”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特朗普在任时就经常说,但看到这段对话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震撼,让我对这个理想主义者充满敬意。对特朗普产生敬意,不是忘记他发动贸易战等针对中国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美两国各自为恢复巅峰期而做出的努力,特朗普想做的,正是我们在做的。尊重特朗普,其实也是尊重我们自己。而将近八十的特朗普,仍然在探寻美国的前途,难免让人想到一句曹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昨天早上,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竞选集会现场做演讲,遭遇枪击。从传出来的视频看,特朗普听到枪声以后,摸了一下耳朵,见手上有血,便立即蹲下身子,藏在讲台后面。紧接着,安保人员迅速冲上讲台,围绕在特朗普的周围。过了一分钟左右,安保人员拥簇着特朗普站起来,准备带着他下台避难,但就在这个时候,特朗普艰难的在人群中露出头来,然后握拳、摆臂、呐喊。见到这样的场景,美联社驻华盛顿特区的首席摄影师埃文·沃奇,冲到特朗普的讲台下,举起相机一顿狂拍,拍出了那张特朗普的刷屏照。在那种生死攸关的场合,换做一般人,早就吓得不敢站起来了,起码也是茫茫然不知所措。特朗普,竟然还能站起来挥拳呐喊。不论是他演技大爆发,还是内心的野性被激发出来,都不能否认,特朗普的内心素质极其强悍,把握住了这个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瞬间。不知你们看到特朗普遭遇枪击,想到了什么,反正在他挥拳呐喊的那一刻,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人:汉高帝刘邦。公元前203年,刘邦亲自统兵坚守荥阳、成皋一线,吸引项羽的主力兵团,彭越在梁地开辟了敌后根据地,不断的骚扰项羽后方,“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而韩信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武力夺取齐国,并大破项羽的援兵、斩杀其大将龙且。项羽困守一隅,意味着刘邦的“三路合围”战略基本成功。迟迟不能消灭刘邦,项羽是非常着急的,战略层面的不顺利,也让项羽有些焦虑,于是他在前线向刘邦喊话,提出两王决斗、一战定胜负的要求。把争天下简化为决斗,刘邦自然是不同意的,回了一句“吾宁斗智不斗力”,然后又开始数落项羽——违背“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把刘邦封在蜀汉。矫诏谋杀卿子冠军。擅自劫持诸侯兵入关。焚烧秦国宫室。诛杀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坑杀秦国二十万降兵。鼓动大将背叛诸侯。无故驱逐义帝。谋杀义帝。为政不平,天下不容。整整十条大罪,颇有一种“我希望项羽是伟大的王,但他实在太糟糕了,我要让天下再次安定”的感觉。而听到刘邦的数落,项羽直接破大防,弯弓搭箭射向刘邦,正中胸部。但刘邦演技大爆发,说道:“虏中吾指”,项羽只是射中脚指了,我没事。刘邦为什么要掩饰伤情?他的动机可能有两个——1、安定基本盘的人心,给支持自己的人一个继续支持自己的理由,不要因为身体健康问题,让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2、数落项羽的十条大罪,让刘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中了一箭却没有伤到要害,更能示敌以强,营造一种天命所归的氛围。在三路合围项羽的大背景下,刘邦掩饰伤情的策略取得极大的成功。次年,刘邦就在垓下大败项羽,在定陶即皇帝位,开创大汉王朝。人类的悲喜,有时候是相通的。美国人的某些价值观,和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也有类似的地方。特朗普中枪之后的挥拳呐喊,和刘邦的“虏中吾指”实在太像了,这是人类政治智慧在一瞬间爆发的耀眼光芒,这是两个老年人在生死危机时刻,将拯救国家的事业推向高峰的垫脚石。有了这次挥拳呐喊,特朗普的人生将被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截。此前,特朗普是个屡战屡败的糟老头子,此后,特朗普将成为美国的一座图腾,成为“让美国再次伟大”理想的现实代言人。如果特朗普仍然不能当选总统,他也会以斗士、不屈、为理想献身的身份写入美国史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那些想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理想主义者,都会奉特朗普为教父,在他的旗帜下努力奋斗。也就是说,大难不死的特朗普,有了开宗立派的资格,有了引领后世青年的地位。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标准来看,特朗普在美国已经摸到门槛了。如果特朗普凭借挥拳呐喊赢得的地位,重新当选了美国总统,那么“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美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必定爆发全方位的激烈争锋。而两个理想主义国家的较量,注定是不输于美苏争霸的人类奇观。我的新书《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出版了,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点
2024年7月15日
其他

用教员的观点分析几个历史问题

1现在流行的《毛选》共有四卷,其中后两卷是教员成熟之后的作品,政治色彩相当浓烈,选题和文风大开大合,颇有一种“天下尽在诸掌”的感觉。而前两卷是教员成长期的作品,里面有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教员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相比起来,我更喜欢读前两卷的文章,每次都有新收获。最近重读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对中国古代、近代的一些历史问题,又有了新的理解。这篇短文,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这些想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写于1928年10月,是教员起草的“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一部分,原名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普遍认为是教员“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开篇之作。在文章的第二段,教员提出两个观点——1、中国各地分散的农业经济,以及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割据各省的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又必然爆发战争。2、因为军阀割据和长期战争,导致各个军阀的势力范围之间,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也就是所谓的三不管地带,这些军阀顾不上的地方,就是红色政权可以扎根生长的沃土。那时是举国悲观的革命低潮期,教员上井冈山一年以后,就能在绝望中发现希望,在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一统天下时,发现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机会,简直是不世出的神人。但教员在文章的第三段又说,这种机会不是永久不变的——“军阀间的分裂和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因此,小地方红色政权得以乘时产生出来。但军阀之间的战争不是每天不停的,每当一省或几省之间的白色政权有一个暂时稳定的时候,那一省的统治阶级或几省的统治阶级,必然联合起来用尽力量来消灭这个红色政权。”也就是说,军阀割据和战争的时候,军阀势力范围之间才有权力真空地带,革命力量才能纵横捭阖。一旦军阀割据和战争消失,权力真空地带便不存在了,弱小的革命力量就要面临生存危机。后来的历史走向,和教员的论断基本一致。1928—1930年间,广州张黄事变、第二次北伐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极大的牵制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精力,让其无法全力应对革命力量。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井冈山、鄂豫皖、湘西等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基本完成了武装革命的原始积累。1930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汪精卫纷纷落败,蒋介石和张学良平分天下。这就意味着,军阀割据和战争暂时消失,蒋介石可以腾出手来,应对革命力量了。于是,各地红军开始面临“围剿”,中央红军也开始了惨烈的五次反围剿战争,最终在百万国军的“围剿”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1936年,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张学良和杨虎城不满蒋介石的“围剿”政策,准备联合红军成立西北政府,并在年底发动了“西安事变。”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和军阀的分裂,红军终于获得喘息之机,在陕北这块根据地生存下来。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出现史无前例的民族危机,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顺势扛起“抗日”的大旗,和各省军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抗日统一战线”,把“你我”变成“我们”,和中国各阶层深度融合在一起。八年后,三万红军就成了百万八路军。日军侵华,事实上做了中国人民的反面教员,推动了中国革命。2用教员的观点,看待中国古代历史里的某些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军,刚起事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屡次被唐朝官军击败,后来把“小范围流动作战”改为“大范围流动作战”,黄巢才摆脱唐朝官军的追击,从山东一路打到广州,再从广州北上攻破长安,一度灭了唐朝。黄巢起义军能纵横天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逐渐演变成藩镇割据的状态,甚至可以说,长安的朝廷也是众多藩镇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巢只要流动作战,不准备夺取藩镇的地盘,那么藩镇为了保存实力,也不会和黄巢死磕。稍微打一仗,放黄巢过境即可,把军队拼光了,被其他野心家兼并了怎么办?正是藩镇割据的社会状态,让黄巢有了纵横天下的基础条件,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拉拢壮丁、裹挟流民,滚雪球一样壮大,直至攻破长安消灭唐朝。这一点,和红军长征非常类似。但消灭唐朝以后,黄巢纵横天下的基础条件就不存在了。因为长安的朝廷能成为最强藩镇,是东南财政通过“江汉漕运”持续供养的结果,而不是长安有多么雄厚的经济基础。黄巢在长安成立“大齐”政权以后,要想取代唐朝的生态位,就需要疏通“江汉漕运”,沟通东南。做为新成立的王朝,东南藩镇显然不可能主动臣服,黄巢必须发动征服战争,才有可能疏通“江汉漕运。”黄巢成立了新王朝,也不可能局促在关中一隅,必须发动兼并战争,消灭各地的割据藩镇,开拓“大齐”的疆土。这样一来,黄巢和藩镇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最终,黄巢在诸多藩镇的围剿下,战败了。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义,则是另一番景象。历来都有人批评李自成是“流寇主义”,不懂得建设根据地的重要性,其实吧,不是李自成不想建设根据地,实在是不具备建设根据地的条件。因为明朝直到崇祯年间,都是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王朝,崇祯皇帝的诏令可以畅通无阻的发到各地,轻而易举的罢免内阁大学士或诛杀六部尚书,各地的地主士绅也紧密团结在北京朝廷周围。从王朝统治构架来看,明朝从头到尾都是铁板一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起义造反,难度是非常高的,李自成不论在哪里建设根据地,都要面临明朝的十面围剿,就像中央红军遭遇五次“围剿”一样。李自成唯一的出路,便是大范围的流动作战,利用天灾人祸发展队伍,然后在运动中歼灭明朝的有生力量,从根本上取代明朝在各地的统治。但问题是,走完这条路要耗费漫长的时间,等李自成消灭明朝的有生力量,初步建立起根据地了,就要立即取代明朝,行使大一统王朝的职责。对于李自成的个人能力、团队的综合素质来说,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事实证明,李自成和明末农民起义军都没有通过考验,在他们“毁灭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间隙,满清一战入关,并利用数十年打造的成熟政权,裹挟九边精锐,拉拢地主士绅,建立了落后的、殖民式的满清王朝。可以说,尽管黄巢和李自成都是流寇主义,但他们面对的统治阶级是不一样的,而统治阶级的分裂和团结,也间接塑造了五代十国和满清王朝。3用统治阶级的分裂和团结,看待近现代的一些事情,可不可以?其实是可以的。自1980年代起,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开始席卷世界,垄断一国市场的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成垄断国际市场的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把全球整合为统一的大市场,但同时也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暂时成了铁板一块,不再是美英日法德割据、分裂的状态。而那时的苏联,早已和中国交恶,所谓的输出革命,也异化为武力争霸,不再是世界革命的灯塔。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继续坚持革命,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做斗争,那就是以小博大、以弱击强,很容易被资本主义世界十面围剿。于是呢,中国暂时放弃革命,积极融入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化大市场,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给中国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切切实实的造福了中国人民,但从国际共运的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走了几十年的长征路。俄乌战争以前,普京一度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融入美国缔造的世界秩序,为了达到目的,普京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并不断的向美国让步。那段时间,因为美俄欧的关系相对亲密,中国便缺乏在国际上纵横捭阖的基础,生存环境不能说逐渐恶化,起码没有太大的进展,尤其是各种耻辱性的新闻,充斥着人民的耳目。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尝试,美国并没有接纳俄罗斯,而且北约持续东扩,俄罗斯的战略纵深日渐缩小。这个时候,普京才明白,美国的目标就是拆解中俄,俄罗斯走错路了。认清了这一点,普京便放弃幻想,逐渐向中国靠拢,中俄关系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俄乌战争爆发前后,俄罗斯和欧美的关系彻底破裂,普京便进一步放宽了远东地区的限制,还在“中吉乌铁路”等一系列问题上松口。而随着美俄欧的分裂、中俄关系的深化,中国在国际事务上便有了更强的话语权,也有资格和美国较量一番。以上两件事的演变过程,肯定和中国内部小气候有关系,但国际上的分裂和团结大气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至于我们个人的工作,也可以用教员的观点做出指导性分析。按照“统治阶级的分裂和团结”的逻辑来看,那些有巨头垄断的行业,毫无背景的年轻人闯进去,大概率要遭到老钱们的十面围剿,很难说有什么前途。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寻找到自己的井冈山,在行业垄断巨头之间的中间地带深耕。而这个中间地带,往往是垄断巨头看不上的行业三、四级细分领域。利益虽然少一些,但起码能活下去,等待天时。如果能跨越两三个行业,通过专业知识、技术、技巧等方式,把两三个行业的细分领域结合起来,那么成事的概率就比较大了。以上就是我重读《毛选》时的简单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咱们回见。点
2024年6月27日
其他

风云激荡的十五年

前文回顾:内部动荡,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危机1大争之世,胜败只在一线之间。很多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便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成为决定大国势力消长的契机。楚庄王称霸以后,晋楚两国的争锋博弈,就和“夏姬”的香艳故事有莫大关系。夏姬是郑穆公和宠妃姚子之女,可能姚子就是大美女,夏姬生来便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到底有多美,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列女传》里用了六个字——“其状美好无匹。”美貌无可匹敌,一张脸大杀四方。尚未出阁的时候,夏姬便和庶兄公子蛮私通,度过一段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稍微长成一些,夏姬又嫁给陈国大夫夏御叔,诞下长子夏徵舒。出门是高官显爵,回家是倾国娇妻,这可能是夏御叔最开心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长,短短12年后,夏御叔便英年早逝,留下夏姬空守闺房。那时,夏姬可能不到30岁,正是最成熟的年纪。而在陈国生活这么多年,夏姬的美貌早已人尽皆知,现在夏御叔不在了,对于那些垂涎夏姬美色的人来说,机会不就来了?于是,陈灵公按耐不住,经常微服私访夏姬的住所。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也常常登门拜访,和夏姬做深入交流。后世的史书上说,夏姬是妖女,勾引陈国君臣。但设身处地的想想,夏姬是远嫁而来的寡妇,在一个国君、两个大夫面前,她又有什么反抗的资本呢?就这样一来二去,夏姬和陈灵公、孔宁、仪行父都有了很深的关系。随着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陈灵公、孔宁、仪行父甚至结伴而行,一起到夏姬居住的株林饮酒高歌,畅谈美好人生。附近的陈国人民群众见状,还给他们写了一首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诗经·国风·陈风·株林》《毛诗序》的注解更露骨——“《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夏姬和陈国君臣的香艳故事,陈国人民群众都知道了,自然瞒不住夏徵舒。有次他们聚会的时候,陈灵公和仪行父说:“夏徵舒和你好像啊”,仪行父没有任何回避,回了一句:“和国君您也好像啊”,两人相视大笑,株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但他们忘记了,夏徵舒就在旁边,亲眼看着这一切,而那时的夏徵舒,已经继承夏御叔的官爵,做了陈国大夫。堂堂一国大夫,被国君和同事如此羞辱,夏徵舒大怒。等他们离开的时候,夏徵舒埋伏在马厩里,一箭射死陈灵公,随后便自立为陈国国君,而陈国太子午逃往晋国,孔宁和仪行父逃往楚国。可能是理解夏徵舒的处境,陈国朝野对夏徵舒自立的事,倒没有太强烈的反应,但楚庄王认为,这是陈国分裂的迹象,随即出兵灭陈、诛杀夏徵舒,迎回太子午,再立陈国社稷,把陈国紧紧绑在楚国的战车上。如何处理夏姬,是件棘手的事。楚庄王见到夏姬,顿时惊为天人,准备把夏姬纳入后宫。但申公巫臣说:“您召集诸侯讨伐陈国,是为了替天行道,如果把夏姬纳入后宫,就是为了美色发动战争,这不足以服诸侯啊。”楚庄王一听,觉得有道理,便放弃了纳夏姬的想法。见楚庄王不要夏姬,楚国司马子反(公子侧)开始心动了,申公巫臣又劝道:“公子蛮、夏御叔、陈灵公、夏徵舒、孔宁、仪行父乃至陈国都因夏姬而亡,说明夏姬是不祥之人。天下美女千千万,你何必盯着夏姬不放呢?”听到申公巫臣的话,子反有些发怵,也放弃了夏姬。为了避免引起纷争,楚庄王便把夏姬赐给连尹襄老为妻,然后收兵回楚。连尹是官名,襄老是人名。不过,连尹襄老的幸福生活,也只维持了一年。公元前597年,晋楚爆发决定性的“邲之战”,晋国大败,楚国赢得问鼎中原的最重要一张门票。在这场大战中,连尹襄老战死,楚庄王之子公子谷臣被俘,这一生一死的两个人都被带回晋国。楚国则俘虏了晋国的知罃(ying),此人是晋国中军佐荀林父之侄、下军大夫荀首之子,地位非常重要。现在夏姬又成寡妇了,垂涎夏姬美色的人,开始出手。第一个出手的人,名叫黑要。此人是连尹襄老之子,听说父亲战死沙场,他便迫不及待的逼夏姬私通。这种私通庶母的做法,称为“烝”。第二个出手的人,便是申公巫臣。他私下和夏姬说:“你想办法回郑国,我明媒正娶你做妻子”,然后通过私人关系,让郑国派出使者召夏姬回国,并通过郑国使者之口告诉夏姬,只要回到郑国,郑国就向晋国讨要连尹襄老的尸体。此时的夏姬孤立无援,非常需要一个靠山,便接受了申公巫臣要求。就这样,夏姬回到郑国,申公巫臣向郑国下聘礼,迎娶夏姬做妻子。不管婚前的承诺有没有做到吧,反正申公巫臣是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了。公元前591年,楚庄王薨逝,申公巫臣又借出使齐国的机会,趁机带着夏姬逃往晋国,晋国任命申公巫臣为邢大夫。见到这样的情景,楚国司马子反立即明白了:“你小子不让我娶夏姬,原来是自己要娶夏姬”,大怒,随即发动兵变,诛杀申公巫臣的族人,并把掠夺的财产占为己有。从此以后,申公巫臣在楚国再无牵挂,开始一心一意的为晋国服务。晋楚争霸的故事,也将围绕讨要尸体、归还人质等线索次第展开。2晋楚的新一轮争霸,战场是齐鲁两国。早在公元前595年,楚国在“邲之战”大败晋国以后,又出兵包围宋国都城商丘,齐、鲁见到楚庄王称霸已成定局,便纷纷倒向楚国。《春秋左传》里写道——“宣公十四年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宣公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公孙归父是鲁国大夫东门襄仲之子,自东门襄仲去世,公孙归父就继任为鲁国大夫,执掌鲁国的军政大权。他这么紧凑的会见齐顷公和楚庄王,目的无非是撮合齐、楚的关系,借机提高鲁国在新霸主阵营的地位。可以说,自楚庄王称霸,晋国就被逼到华北一隅,暂时在各诸侯国中失去了影响力。但晋国是外姓大臣掌控的姬姓大国,这三个身份,决定了晋国不会甘于平淡。公元前592年,即楚庄王称霸的两年后,晋国便命郤克出使齐国,邀请齐顷公会盟。见到晋国使者到来,齐顷公自然安排了隆重的见面仪式。郤克是跛子,从理论上来说,齐顷公应该照顾郤克的自尊心,见面的时候,避免提到跛子的话题,把齐、晋两国的对话控制在国事层面。但在见面的时候,齐顷公专门安排母亲萧同叔子垂帘旁观,结果就是,萧同叔子见到郤克一瘸一拐的走进来,噗嗤一笑。郤克听到笑声,大怒,拂袖而去,回到晋国,郤克就要求出兵伐齐,报仇雪恨。晋景公的态度很坚决,不同意出兵伐齐。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一起严重的外交事故,郤克的愤怒情绪应该是自然流露,诡异的是,齐顷公有刻意破坏见面的嫌疑,晋景公却丝毫不在意。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晋景公命郤克出使齐国,其实是故意试探齐顷公的态度,看他是否愿意支持晋国称霸。齐顷公请萧同叔子垂帘旁观,是故意激怒郤克,以此来试探晋景公,是否能容忍齐国的不逊态度。双方各有各的盘算,各有各的底线。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一轮外交博弈,齐顷公失败了。听闻晋景公没有出兵伐齐的打算,齐顷公以为事情翻篇了,便在晋景公召集“断道会盟”的时候,命大夫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前往参加。然而,晋景公拒绝齐国参加会盟,并逮捕齐国的会盟人员。因为这次会盟的主题是“讨贰”,即讨伐背叛晋国、归附楚国的诸侯国。换句话说,断道会盟是晋国重整霸业的第一步,各诸侯国的忠诚不绝对就等于绝对不忠诚,晋齐两国之前的见面不顺利,意味着齐顷公没有明确支持晋国称霸,自然就属于敌人的行列。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591年,晋景公和卫国太子藏统兵伐齐,一直打到阳谷才停下脚步。齐顷公害怕晋卫联军继续东征,便主动和晋景公会盟言和,并命公子疆到晋国做人质。齐国,暂时臣服于晋国。见到晋齐的关系升温,鲁宣公开始担忧了,他非常害怕晋、齐联手伐鲁。为了自保,鲁宣公向楚庄王求援,希望楚国出兵北上,帮助鲁国抵御强敌。但在那一年,楚庄王薨逝,楚国不能出兵。那么鲁国唯一的选择,便是向晋国示好,借晋国的兵力,防备齐国以“鲁国助楚”为借口伐鲁。下定决心以后,鲁国权臣“三桓”族灭背晋归楚的公孙归父,以此做为给晋国递上的投名状。鲁国,重回晋国阵营。做到这一步,晋国基本从“邲之战”的阴霾中走出来,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国际影响力。但因为齐国的实力没有受损,和晋国做的城下之盟,更像是缓兵之计。更何况,齐国是大国,不把它打疼,它是不可能轻易臣服的。所以现在的局面,表面上是齐鲁归晋,实际上是晋鲁、齐楚互相对立。对于这一点,晋景公是非常清楚的。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出兵伐鲁,攻取龙城、巢丘。随后,卫穆公出兵伐齐,但战事不利,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于是呢,鲁、卫都派出使者到晋国求援,希望晋国出兵伐齐。卫国始终是晋国的铁杆,这次出兵,极有可能是受到晋国的指使,想通过“伐齐”的军事行动,迫使齐国回师,避免鲁国遭受更大的损失。而见到卫国战事不利,鲁国又接连战败,晋景公知道,这场代理人战争失败了,晋国必须亲自出兵,才能遏制齐国,并阻止楚国势力的扩张。想明白这一点,晋景公便命中军帅郤克统帅八百乘战车,以鲁国大夫藏宣叔为向导,再和鲁国的季文子、卫国的孙桓子会师,组成强悍的伐齐联军。6月,伐齐联军抵达齐国莘地,占领齐国和卫国之间的交通要道,然后向东进军至靡笄山,在鞌地大败齐军,一路追到华不注山,最终进入丘舆、马陉。莘地是现在的山东聊城莘县,靡笄山、鞌地、华不注山都在济南,而丘舆和马陉在淄博以南,离齐国都城临淄,不过百里之遥。晋、卫、鲁的伐齐战争,可谓是势如破竹,齐国走到灭国的边缘。这个时候,齐顷公着急了,立即命齐国上卿国佐做使者,到郤克的大营求和,并向晋景公献上礼器、承诺归还侵占鲁卫的土地。郤克认为,这些都不足以表明齐国臣服的态度,必须以萧同叔子做人质、把南北向的田亩改为东西向,才能证明齐国真的臣服了——“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萧同叔子曾经嘲笑郤克的腿脚,又是齐顷公的母亲,郤克让她做人质,不论是对齐国还是齐顷公,都极具羞辱的意味。齐国的田亩都是南北向,而晋国在齐国的西方,那么南北向的田亩便不利于晋国战车行进,一旦齐国田亩改为东西向,事实上就是大开国门,任由晋军在齐国境内纵横驰骋。这么苛刻的条件,齐国自然不能接受,于是国佐说了三句话——“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周朝推崇孝道,如果晋国要求国君的母亲做人质,便违背了人情伦理和社会共识,如何称霸天下?“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根据现实条件决定治国策略,是尧舜禹汤和周文王等先王确立的原则,如果晋国为了方便发动战争,就违背这项治国原则,王道便成了霸道,其他诸侯国会如何看待晋国,晋国如何称霸天下?要尊重各诸侯国的现实,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要一家独霸,让各诸侯国都为晋国利益服务啊。“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如果晋国能尊重齐国,保存齐国的社稷,那什么条件都是可以谈的,如果您一定要消灭齐国,那我们就决一死战吧。听到国佐的话,鲁、卫觉得有道理,同时也害怕齐国背水一战,便建议郤克:“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纾于难,其荣多矣。齐晋亦唯天所授,岂必晋。”差不多行了,见好就收吧。齐晋都是大国,天下霸主之位,晋国做得,齐国做不得?其实他们是被国佐给说动了,害怕晋国给齐国开出的条件,成为一项恶例,以后用来对付其他诸侯国。郤克见鲁、卫不支持自己的处理方案,也害怕再坚持下去,两国就支持齐国反对晋国,便放弃了严厉制裁齐国的方案,接受齐国臣服。随后,郤克命齐国归还侵占鲁、卫的土地,罢兵回国。这次三方会谈的过程,便是《古文观止》第二卷的第三篇文章——《齐国佐不辱命》。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通过这场伐齐战争,晋国也正式迈出恢复霸业的第一步。3楚国做为刚崛起的天下霸主,自然不能容忍晋国恢复霸业,而且齐国是楚国的北方盟友,楚国也不可能放任不管。事实上,申公巫臣奉命出使齐国,任务之一就是约定出兵日期,但申公巫臣到齐国以后,正好见到齐国战败,说了一句“吾不处不胜之国”,便带着夏姬投奔晋国,希望得到晋国的政治庇护,保护来之不易的情场战利品。申公巫臣没有完成出使任务,并不影响楚国的决心。楚庄王薨逝以后,年仅十岁的楚共王继位,令尹子重(公子婴齐),代替楚共王处理楚国军政事务。“鞌之战”是6月结束的,数月后,令尹子重便发动倾国之兵,并联合许、蔡两国,浩浩荡荡的远征卫国,再向东扫荡,攻破鲁国的蜀城(山东泰安)、阳桥(山东泰安),陈兵泰山脚下——“乃大户、已责、逮鳏、救乏、赦罪,王卒尽行。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冬,楚师侵卫,遂侵我师于蜀......楚侵及阳桥。”而在楚国炫耀兵威的时候,晋国却没有任何反应,根本没有东征决战的意思。为什么?《春秋左传》给出的答案是——“晋辟楚,畏其众也。”晋国做为楚国的竞争者,都不敢和楚国正面交锋,鲁、卫等小诸侯国,又怎么敢违背楚国呢?没办法,臣服吧。同年11月,楚国令尹子重召集蔡、许、秦、宋、陈、鲁、卫、郑、齐的国君或大夫们,在鲁国的蜀城会盟,重申了楚国维护天下秩序的资格,巩固了楚国的霸业。晋国刚迈出恢复霸业的第一步,尽管不敢和楚国正面交锋,但看到楚国和各诸侯国会盟,其实是非常不甘心的。于是,晋国君臣认为,恢复霸业的下一个突破口,应该是“伐郑。”公元前588年春,晋景公和鲁成公、宋共公、卫定公、曹宣公组成联军,南下伐郑,理由是郑国在“邲之战”时,拥护晋国的立场不坚定。伐郑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五国联军伐郑,原本以为是稳赢的战争,可能正因为如此,他们有些大意,中了郑国公子偃的埋伏,大败而回。为了向楚国表达忠心,郑国还把俘虏送到楚国,向楚共王献捷。这样一来,晋国就有些尴尬了。和楚国正面交锋,打一场大型国战,刚经历“邲之战”失败的晋国没有信心。想通过伐郑,建立进取中原的地缘优势,同时给各诸侯国信心,也失败了。这个时候,晋国必须放弃争霸的企图,做战略性退让。于是,晋景公决定送楚庄王之子——公子谷臣回楚国,并归还夏姬前夫——连尹襄老的尸体,同时换回晋国前中军佐荀林父之侄、现任中军佐荀首之子知罃。晋国名义上是换人,事实上是向楚国低头。考虑到申公巫臣给夏姬的承诺,就是迎回连尹襄老的尸体,那么晋国做出这样的决定,极有可能是申公巫臣的建议。而对于楚共王来说,连尹襄老的尸体和公子谷臣,都是可有可无的。但如果把知罃送回晋国,可以给主持晋国军政事务的荀首一个面子,有利于晋楚两国发展关系,便同意了晋国换人的请求。临行前,楚共王问知罃:“你怨我吗?”知罃答道:“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晋楚争锋,打仗死人是常有的,我被俘虏是能力不足,怎么敢怨您呢?楚共王问:“那感谢我放你回去吗?”知罃答:“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两国互换俘虏,是为了两国关系长远发展,互惠互利,何谈感谢?楚共王问:“那你回去如何报答我?”知罃答:“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我不怨恨您,也不必感谢您,那我又能报答你什么?知罃的回答不卑不亢,丝毫没有为了活命而低声下气的卑微感,不禁让楚共王生出一种“晋国能人辈出”的感觉,说了一句“晋未可与争”,便隆重的送知罃回去了。可以说,晋国在战场上失败了,知罃却在谈判桌上扳回一局。这就是《古文观止》第二卷的第四篇文章——《楚归晋知罃》。等完成这件事以后,晋楚暂时罢兵休战,两国关系进入稳定期。而利用来之不易的时机,晋国恢复了“六军”制度,并任命韩厥和赵括统新中军、巩朔和韩穿统新上军、荀骓和赵旃统新下军,重新建立起强悍的野战兵团,为将来恢复霸业做准备。历来的丰功伟业都是这样。罢兵休战不是刀枪入库,休养生息不是躺平摆烂,韬光养晦不是装聋作哑,暂时停下脚步,只是为了积蓄实力,奔向下一个目标。事实上,天下各诸侯国都没有放弃晋国。他们承认楚国为霸主,无非是因为楚国的军事实力强大,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心目中,姬姓的晋国是周朝最正统的诸侯国,最有资格维护天下秩序。一旦晋国有抗衡楚国的实力,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背离楚国,投入晋国的麾下。例如鲁成公见晋国伐郑失败,准备再次背晋归楚,季文子就说:“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我族也,其肯字我乎?”这是天下的人心,这是楚国霸业的隐忧,这是晋国恢复霸业的资本。4晋楚罢兵休战,给晋国换来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很快,晋国就等来一次绝地逢生的机会。公元前587年冬,可能是郑国受到晋、楚等大国的挤压,战略纵深逐渐缩小,想从更小的诸侯国那里弥补回来,便出兵侵略许国,占领了大量的土地。许国被迫进行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在许昌西北部的展陂,大败郑军。郑襄公听闻前线战败,不得不亲自统兵出征,把战线反推回去,又占领了许昌一带的大片土地。郑、许爆发大战,晋楚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于是,晋景公命栾书和荀首统中军、士燮统上军,以救援许国的名义,南下伐郑,楚国令尹子重,则命司马子反统兵救郑。不过,晋楚没有直接交锋,试探到各自的底线就回去了。这次战争,尽管晋国伐郑是为了救许,但许国是楚国的铁杆盟友,许灵公并不感谢晋国的救援,反而在楚国司马子反面前,控诉郑国的侵略行为。刚刚继位的郑悼公不服,也向子反申诉侵许的原因。控诉,往往是各有各的理,子反听着头疼,不知该如何处理,便建议他们两人到楚国,请楚共王决断是非——“子反不能决也,曰:君若辱在寡君,寡君与其二三臣共听两君之所欲,成其可知也。不然,侧不足以知二国之成。”公元前586年6月,许灵公和郑悼公都到了楚国,向楚共王说了各自的理由之后,楚共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判定被侵略的许灵公胜诉,发动侵略战争的郑悼公败诉。这样的结果,郑悼公是非常不满意的。楚国要进取中原争霸天下,郑国的支持至关重要。这些年,郑国为楚国付出那么多,非但没有任何补偿,还不允许向许国要些土地。既然无利可图,那郑国支持楚国做什么?想到这里,郑悼公下定决心:“楚国击败郑国进取中原,那都是以前的老黄历了,现在,郑国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同年8月,郑悼公奔赴晋国,和晋国大夫赵同在垂棘会盟,正式背楚归晋。有了郑国的拥护,晋国便又一次打开进取中原的大门,有了和楚国逐鹿中原的资格。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诸侯国看到形势大变,纷纷追随郑国的脚步,背楚归晋,重新回到晋国的麾下。12月,晋景公和齐、宋、卫、鲁、郑、曹、邾、杞等诸侯国君,在郑国的虫牢(河南封丘)会盟,重新确定了晋国的天下霸主地位——“成公五年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从这里就能看出来,郑国虽然国力衰败,沦为二流小国,但因为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依然能起到“一念定乾坤”的作用。可以说,郑国因地理位置沦为大国争霸的战场,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任何一个大国都不愿意其他大国占领郑国,郑国便有了夹缝求生的资本,国祚顺利延续到战国初期。至于宋国,虽然出现在虫牢会盟的名单里,但那时宋国爆发内乱,宋共公也对楚国围城的惨烈景象印象深刻,事实上没有参加虫牢会盟。于是在公元前585年3月,晋国召集卫、郑以及河南的伊洛、陆浑、蛮戎等戎狄部族,以拒绝参加虫牢会盟为理由,浩浩荡荡的起兵伐宋。6月,晋国又以天下霸主的身份,命鲁国出兵伐宋。面对晋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楚国自然要做出回应,不过,楚国的反攻方向是郑国。公元前584年秋,楚国令尹子重统兵伐郑,驻军氾城(河南襄城),晋国害怕郑国承受不住压力,立即统帅诸侯联军南下救郑。这次,郑国归晋的决心非常强烈。不等晋国统帅的诸侯联军发起攻击,郑国大夫共仲、侯羽便指挥郑军击破楚军,并把俘虏郧公钟仪送到联军大营,向晋国献上背楚归晋的投名状。随后,晋、齐、宋、鲁、卫、曹、莒、邾、杞等诸侯国,在卫国的马陵(河北大名县)会盟,重申虫牢会盟的约定,巩固了晋国的天下霸业。此次会盟,郑国有事没去,宋国是实打实的参加了,没有再逃避。可以说,击败楚军的战绩,让宋国对晋国恢复了信心,敢于以晋国做后盾,和楚国做斗争了。按照以往的惯例,晋楚争霸到这一步就差不多了,但申公巫臣觉得,这些远远不够,还可以再添一把火。因为就在晋楚爆发大战的时候,吴国以极其耀眼的姿态,出现在各诸侯国的视线里——“成公七年春,吴伐郯,郯成。”郯国是己姓国,出自少昊氏,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带。成,即和谈的意思。这句史料说明,在晋楚争霸的间隙,吴国异军突起,兵锋深入到鲁国的势力范围以内。而在“吴伐郯”之后,吴国与郯国的言和,几乎不可能是平等交往,只能是郯国向吴国俯首称臣。吴国能跨越千里伐郯,这份实力和战争潜力,地处黄河以北的晋国君臣可能不清楚,但来自楚国的申公巫臣,可是非常清楚的。于是,申公巫臣向晋景公请求,出使吴国,促成“晋吴联盟”,并把晋国的生产技术和军事战术,教给落后的吴国。这样一来,战略层面便形成了针对楚国的大包围圈,战术层面可以命吴国骚扰楚国侧翼,减轻晋国的压力。晋景公大喜过望,随即命申公巫臣,经莒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带着大批工匠、射手、御手到吴国以后,立即开始工作,用最快的时间,把如何制造战车、如何制造弓箭、战车和弓箭如何编组等技术教给吴国。而吴国为了获得靠山,以及持续不断的援助,自然要放弃和楚庄王的约定,改为服从晋国的命令,不断的骚扰楚国东部边疆,让楚国不能全力北上。郑、吴的背楚归晋,深刻说明一个道理,大国要得到小国的拥护,必须让渡一定的利益,和小国共同进步。强行索取和白嫖,终究是行不通的。那吴国骚扰楚国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呢?答案是,效果非常棒。《春秋左传》写道——“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这句话足以说明,吴国圆满完成了晋国交待的任务,并凭借给晋国做工具的机会,崛起成东南地区的地域性大国。5此时的晋国恢复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如日中天,然而,晋国又出了两个问题,差点摧毁来之不易的霸业。其一是晋国统战路线的错误。数年前,齐国侵略鲁国的土地,晋国联合鲁、卫伐齐,夺回被侵略的土地,还给鲁、卫两国。这件事是鲁国拥护晋国的决定性因素。公元前583年春,晋景公可能觉得霸业已成,可以为所欲为了,也可能觉得齐国的国力强于鲁国,那么齐国的统战价值也比鲁国高,便命韩穿出使鲁国,要求鲁成公把那片土地交出来,还给齐国。明明是齐国侵略鲁国的土地,鲁国认为晋国能主持公道,才拥护晋国做霸主。现在晋国让鲁国把土地交出来,不就是随意剥夺他国领土,随意践踏他国尊严吗?这样的晋国,谁相信它能主持公道,维护天下秩序?所以鲁国大夫季文子和韩穿说:“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贰心。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使归诸敝邑。今有二命,曰‘归诸齐’。信以行义,义以成命,小国所望而怀也。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霸,各诸侯国能拥护晋国做霸主,也能把晋国推倒在地。晋国的一举一动,各诸侯国都看着呢,你们不要把路走窄了呀。对于季文子的忠告,韩穿不知可否,晋景公不做回应。很快,这件事就沸沸扬扬的传开了,到了次年春,各诸侯国都知道了,非常害怕晋国来割自己的土地,便有些不拥护晋国了——“成公九年,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尤其是郑国,因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非常害怕被晋国分割或者吞并,于是在楚国的拉拢下,即位不久的郑成公,到邓城和楚国公子成会盟——“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紧接着,晋国伐郑、楚国救郑,闹得不可开交。晋国霸业,摇摇欲坠。其二是晋国爆发内乱了,即众所周知的赵氏孤儿事件。元朝戏曲家纪君祥写了一部《赵氏孤儿大报仇》,说晋国大将军屠岸贾为了夺权,设计谋害晋国正卿赵盾,并诛杀赵氏三百余人,唯独赵武被程婴、公孙杵臼救出来。成年以后,赵武在英雄们的帮助下,诛杀屠岸贾,报仇雪恨。但和元杂剧的故事不同,正史中的赵氏孤儿事件,其实是一个包裹着香艳外衣的政治仇杀故事。《史记·晋世家》只写了一句——“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就这么一句,晋国发生了什么、晋景公为什么诛灭赵氏,统统不提。《春秋左传》写的比较详细,我们来梳理一下。我们以前说过,赵衰陪晋文公周游列国的时候,娶了戎狄部族的叔隗,生下赵盾。晋文公回国之后,赵衰又娶了晋文公之女,生育赵同、赵括、赵婴。也就是说,赵盾和赵同、赵括、赵婴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再后来,赵盾执掌军政大权,成为权倾朝野的晋国权臣,另外三兄弟团结在赵盾周围,为赵氏基业贡献力量,同时也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原本这是一个团结的家族,但到了晋景公年间,环境大变。那时赵盾已经死了,这点非常明确,其嫡子赵朔最后一次出现,是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此后十年,赵朔这个名字再也没有出现过。极有可能,赵朔也死了,留下正妻庄姬和嫡子赵武。庄姬的另一层身份,是晋成公的女儿、晋景公的姊妹。赵武,即晋景公的外甥。这个时候,赵同、赵括、赵婴还在人世,并活跃在历次伐郑、伐齐、伐楚的战场上。这就意味着,在赵氏家族中,赵盾一系已经没有实力了,却保留着数十年积攒的食邑、人口、土地等资产,另外三兄弟依然掌握大权,为自己一系的后代努力奋斗。那么根据“吃绝户”的惯例,这三兄弟有没有可能觊觎赵盾留下的资产?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春秋左传》里写道——“晋赵婴通于赵庄姬。五年春,原、屏放诸齐。”原是赵同,屏是赵括。赵婴是庄姬的叔叔,庄姬是赵婴的侄媳,他们都是赵氏的核心人物,春秋时期的贞操观念又非常淡薄,如果要解决生理问题,他们根本不缺异性,没必要叔叔和侄媳私通,搞出一场乱伦关系。仅看史料文字,很难理解赵婴和庄姬的逻辑。但如果“吃绝户”的假设成立,这段关系就能解释的通了——赵婴觊觎赵盾留下的资产,便靠近庄姬,准备借机转移,或者生育子嗣来继承。庄姬和赵武是一对孤儿寡母,那么庄姬就需要找一个靠山,通过让渡一部分资产的方式,让他保护庄姬和赵武的安全,并想方设法保留一部分资产。这应该是赵婴和庄姬私通的原因,两人各取所需,谁都不欠谁。但赵婴的目的太明显,引起赵同和赵括的不满,他们两人以乱伦的名义,联手把赵婴放逐到齐国,却把庄姬摘出去,丝毫没有涉及到。面对赵同和赵括的做法,庄姬什么都没有说,悄无声息的过了三年。公元前583年夏,庄姬突然发难,向晋景公诬告赵同、赵括谋反,并请栾氏和郤氏做证人,而栾氏和郤氏也向晋景公保证,赵同和赵括确实要谋反——“成公八年,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证。”赵婴被放逐三年,庄姬才提起这件事,而且是把自己的乱伦丑闻公之于众,把灭族的罪名送给赵同和赵括。这不是简单的为情夫复仇,而是庄姬以破釜沉舟的姿态和赵同、赵括决战。为什么?可能是放逐赵婴以后,赵同和赵括的手段太粗暴,事后的一系列问题又处理的不干净,甚至有可能是他们两人的吃相太难看,让庄姬感受到危机降临,这才不死不休。那为什么栾氏和郤氏要帮庄姬?因为在赵盾死后,郤克、栾书等人,要么以中军佐的身份主持晋国军政事务,要么统兵出征,都积累了巨大的威望。以他们的地位,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清理以前的权臣及其家族。栾氏和郤氏帮助庄姬做伪证,目的就是借庄姬和赵婴的事,扳倒赵同和赵括,进而清理整个赵氏家族。栾氏和郤氏的诉求,同样是晋景公的诉求。自从赵盾掌权以来,赵氏家族已经尾大不掉,如果能借机清理赵氏家族,无论对晋国还是晋景公,都不是一件坏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晋景公顺水推舟,立即出兵族灭赵同和赵括一系,但把庄姬和赵武藏在宫里。等事情都处理妥当,又听从韩厥的建议,把赵氏的食邑、人口、土地等资产交给赵武——“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给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赵衰)之勋,宣孟(赵盾)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也。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虚构的赵氏孤儿其实说白了,“赵氏孤儿”就是晋景公为了收回君权、庄姬为了保住资产、栾氏和郤氏为了扩张家族势力,联合起来发动的一场针对赵氏家族旁支的屠戮。尽管身处其中的人有不同的诉求,也有不得不做的理由,但在其他诸侯国看来,晋国爆发内乱,意味着晋国政局不稳。这个印象和晋国失信结合起来,导致各诸侯国得出一个结论,晋国无法守护霸业,必须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晋国现在是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怎么办?亲手造成这一切的晋景公,其实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向楚国服软,维持即将崩溃的霸业。之前晋楚爆发战争的时候,郑国不是俘虏了郧公钟仪么,公元前582年秋,晋景公送郧公钟仪回楚国,并向郧公钟仪流露出和谈的意思,借此机会试探楚国的态度。正好,楚共王刚刚成年,需要一段时间熟悉政务,也想罢兵休战。等郧公钟仪回国以后,楚共王明白了晋景公的意思,便命公子成出使晋国,商量和谈的具体事宜。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坠入厕所身亡,公元前579年,经过宋国的来回奔走,晋楚的和谈条件终于达成一致,刚继位的晋厉公和楚共王在宋国商丘的西门外,举行会盟,约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晋楚共霸天下——“成公十二年,盟于宋西门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既然楚国不再是敌国,那些准备脱离晋国的诸侯国,便没有了继续行动的理由。反正拥护谁都一样,那就放宽心态,一起过日子呗。可以说,晋国放弃独霸天下,选择和楚国共霸天下,在那种危急关头,未尝不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方案。6其实在晋楚和谈的时候,晋国也想与秦国和谈。早在公元前580年,晋厉公就向秦桓公伸出橄榄枝,希望两国在令狐会盟,重建秦晋之好。但因为秦晋爆发过数次大战,令狐又在黄河以东的晋国境内,故而秦桓公对晋厉公有些不信任,害怕到令狐会盟的时候,被晋厉公扣留下来。于是呢,秦桓公走到黄河西岸的王城,就不愿意再走了。晋厉公和晋国外姓大臣是想和谈的,便极力迁就秦桓公,最终达成另一种会盟方案——秦国大夫史颗到令狐和晋厉公会盟,晋国大夫郤犨(chou)到王城和秦桓公会盟。虽然秦晋勉强完成了会盟仪式,但这种互不信任的会盟,又有什么用呢?秦桓公估计也明白,自己的态度得罪了晋厉公和晋国外姓大臣,所以回到秦国首都雍城以后,便派出使者联络戎狄部族和楚国,准备从西、南两个方向伐晋。幸好,楚国准备和晋国罢兵休战,便把秦国的阴谋告诉晋国,然后举行会盟共霸天下,这才没有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不和秦国站在一起,便意味着秦国没有了盟友,晋国却可以借霸主的身份,统帅各诸侯国力压秦国。晋国伐秦的机会,出现了。只要伐秦成功,晋国就能以战促和,抵消“令狐会盟”不成功的影响,同时也能显示晋国的实力,给之前准备脱离晋国的各诸侯国,注入信心。伐秦,百利而无一害。公元前578年,即晋楚会盟的次年,晋国统帅齐、宋、卫、鲁、郑、曹、邾、滕等诸侯国,准备出兵伐秦。为了师出有名,临行前,晋厉公命晋国大夫魏锜之子魏相出使秦国,宣布和秦国断绝关系,然后历数秦国的错误,最后声明晋国被迫出兵的态度,言辞犀利逻辑清晰,堪称是春秋非常经典的战争檄文。魏相的原话非常长,我们在这里截取几段。“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晋。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尽管秦穆公有些小错误,但总体来说,秦晋两国有深厚的情谊,光辉的历史。“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秦国和郑国会盟,挖晋国的墙角,这就得罪了各诸侯国。可晋国并不计较,安抚了各诸侯国,解除秦国的危机,这对秦国是重大恩情。“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殽之师。”秦国不灭晋国誓不罢休,晋国无奈出兵反抗,在殽山打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晋国已经忍耐很久了,也给了秦国很多次机会,原以为你秦桓公继位以后,能再结秦晋之好,可你不思悔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现在再给秦国一次机会,会盟言和则罢,否则晋国就要统帅诸侯伐秦了,勿谓言之不预也。因为魏锜的封地是吕城,所以魏锜也称为吕锜,魏相称为吕相。根据这样的典故,后人便把这段战争檄文,命名为《吕相绝秦》。《吕相绝秦》,就是《古文观止》第二卷的第五篇文章。晋国的立场和态度,在魏相的战争檄文里已经很清楚了,如果秦国能认清形势,臣服于晋国,事情就翻篇了,但秦桓公毫无动静。这就没办法了。5月,晋厉公统帅各诸侯国,正式出兵。诸侯联军势如破竹,直接深入秦国的关中腹地,在麻隧(陕西泾阳)大败秦军,然后渡过泾水,追击到侯丽(陕西礼泉),直逼雍城(陕西宝鸡)。考虑到不可能彻底消灭秦国,需要给各自留余地,诸侯联军就没有继续西征,稍微停留一段时间,便离开关中,各自回国。经此一战,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国际威望,秦国都遭受重创,再也不能向晋国叫板。而晋国通过西征,不仅巩固了西部边疆,也用辉煌的军事胜利,震慑了那些怀有二心的诸侯国,奠定北方霸主的地位,真正实现了晋楚共霸天下。7回顾晋楚争霸的十五年,主线脉络就是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能成为大国势力消长的契机。鲁国归晋,源自楚庄王突然薨逝。晋国伐齐,源自萧同叔子的爽朗笑声。齐国免除灭国之灾,是因为国佐的一句话,触动鲁、卫的软肋。郑国归晋,源自楚共王“公平公正”的判决。晋国联吴,源自申公巫臣和夏姬的爱情。晋国霸业中衰,源自晋景公的信用破产。赵氏孤儿,源自赵盾留下的巨额资产。晋楚和谈,源自郑国俘虏的郧公钟仪。晋国伐秦,源自秦桓公的高傲态度。缺了任何一件小事,这十五年的历史走向,都不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可能正是如此激烈的历史变化,韩非子才能总结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经典格言。那我们能从中总结出什么经验呢?应该有两条。1、不必执着大局、千古等宏大命题,积硅步才能至千里。改变个人的命运,扭转事业的走向,有时候只需一两件小事就足够了。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尽量中正平和的对待每一件事,然后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做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两条,大致也差不到哪里去。即便一不小心走错了,遭遇史无前例的大败局,也能像晋楚和谈一样,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2024年6月17日
其他

一定要警惕东林党!

1我们在《曲沃代翼》和《楚庄王》里不止一次的说过,一个强大国家最大的危机不是外敌入侵,而是内部党争。其实历朝历代的衰亡,都有这样的特点。西晋的“八王之乱”导致中原沦丧,东海王司马越的幕府成员,在江南建立东晋,仍然不能消除党争的影响,无法全力北伐。北宋的“靖康之变”以后,康王赵构和流亡群臣建立南宋,但南人和北人之争,极大消耗了南宋的国力,以至于岳飞北伐遭到相当一部分南人的反对。到了明朝末年,党争更加酷烈,结果就是,南京成立的南明,明明拥有数十万大军和最富庶的经济基础,却仅仅坚持了一年,便集体倒向满清。正是平定江南太容易,满清打通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联系,实力越发膨胀,多尔衮才飘飘然,颁布了剃发令、圈地、屠城等暴力政策。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明朝的党争。明朝的党争,基本是围绕两股势力进行的——其中一个是东林党,另外一个是阉党。东林党的起源,和万历皇帝有关系。自从清算了张居正,万历皇帝就开始消极怠工,常年窝在后宫不理朝政,很多朝廷大臣工作二三十年,都见不到万历皇帝的面,导致明朝的很多事情,都积压在宫里无法处理。既然万历皇帝不理朝政,那么最高权力便要离他而去,逐渐转移到地方。大致来说,地主士绅因无人管束,得到地方自治权,努尔哈赤起兵造反,得到辽东军权,顾宪成在无锡的东林书院讲学,团结了大量的江南文人,他们褒贬人事、议论朝政,获得舆论监督权。努尔哈赤的辽东军权,逐渐发育成满清。顾宪成等人的舆论监督权,则培育出东林党。东林党拥有了舆论监督权,便自我标榜为正人君子,把其他人都贬斥为龌龊小人,并希望主导明朝人事、执掌天下大权。而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又成为东林党崛起壮大的催化剂。万历皇帝的太子是朱常洛,但朱常洛的母亲是宫女出身的王恭妃,所以万历皇帝非常不喜欢他,十几岁了都不允许朱常洛出阁读书。万历皇帝喜欢的皇子,是郑贵妃生育的福王朱常洵。于是呢,万历皇帝便想废长立幼,立福王朱常洵做太子。太子是明朝的“国本”,拥立谁做太子,便演变成“国本之争。”对于万历皇帝违背祖制的做法,东林党是极力反对的。他们不仅发动江南的舆论声讨万历皇帝,还通过私人关系,鼓动朝廷大臣反对福王朱常洵、拥护太子朱常洛。这件事在法理上是完全正义的,所以东林党人的意见,很快成为共识。东林党这么做,表面上是维护正义、维护祖制,但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利用祖制和儒家道德逼万历皇帝退步,通过舆论监督权,夺取明朝的日常事务主导权。面对东林党的步步紧逼,万历皇帝自然不肯轻易退让,双方明争暗斗了很多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便爆发了三大案,深深的影响了数十年来的历史走向。公元1615年5月,一名男子手持木棍闯入皇宫,准备袭击太子朱常洛,但打伤守门太监之后,就被宫廷侍卫逮捕。事后,这名男子说,他没有强闯皇宫袭击太子朱常洛的动机,都是郑贵妃的太监庞保、刘成安排的。这就是明末第一大案——梃击案。案件爆发以后,东林党一口咬定,就是郑贵妃指使这名男子袭击太子朱常洛,郑贵妃不守妇道、福王朱常洵不能继位等等。但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里说,万历皇帝和郑贵妃非常恩爱,郑贵妃的人品操守很不错,那些坊间传言,都是东林党的污蔑。总而言之,梃击案和东林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史料和常理推测,基本可以确定,梃击案就是东林党的钓鱼执法。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元泰昌,史称泰昌皇帝。这个时候,明朝皇位已经没有争议,郑贵妃完全认输了,为了晚年的生活,郑贵妃便给泰昌皇帝送了一些美女,希望能讨他的欢心。可能是压抑的太久,泰昌皇帝刚继位就夜夜笙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身体就彻底垮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个仙方丹药,不如试试”,得到同意之后,李可灼便进献了红色丹药,结果服用丹药不到三天,泰昌皇帝就驾崩了。虽然郑贵妃和红色丹药没有关系,但礼部尚书孙慎行、左都御史邹元标等东林党认定,如果郑贵妃不进献美女,泰昌皇帝就不会纵欲,泰昌皇帝不纵欲就不会吃丹药,所以泰昌皇帝驾崩,就是郑贵妃给害的,想趁机抢班夺权。这是明末的第二大案——红丸案。泰昌皇帝驾崩以后,依据祖制是皇长子朱由校继位,但朱由校的年纪小,李康妃和魏忠贤便住在乾清宫,陪着朱由校。李康妃是郑贵妃献给泰昌皇帝的美女之一,魏忠贤是照顾朱由校的大伴,那么在朱由校继位以后,郑贵妃通过李康妃,依然有机会干涉朝政,魏忠贤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通过奏折的批红权,能掌握朝廷事务的最后决定权。这是东林党不能容忍的。于是在朱由校继位之前,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东林党进入皇宫,逼李康妃和魏忠贤离开乾清宫,把朱由校孤立起来,然后拥立朱由校继位,成为历史上的天启皇帝。这是明末的第三大案——移宫案。通过三场大案,东林党步步紧逼,在拥有舆论监督权以后,彻底掌握了明朝日常事务的主导权,成为明朝真正的当家人。所以在天启初年,明朝号称“东林势盛,众正盈朝。”有人得势,必然有人失势。对于东林党掌权的现实,那些不是东林党的朝廷大臣不满意,代行皇权两百年的太监不满意,被东林党孤立的天启皇帝更不满意。于是三方势力迅速合流——天启皇帝推出魏忠贤做代理人,齐党、浙党、楚党等东林党的反对势力,汇聚到魏忠贤的旗下,通过效忠魏忠贤,进而效忠天启皇帝。这三方势力组成的新党,便是声势煊赫的阉党。此后,明朝党争就在东林党、阉党之间展开。阉党得势的时候,天启皇帝做了一个快乐的木匠,魏忠贤成为权倾朝野的九千岁,东林党要么下狱问罪,要么流放荒野,东林书院都被拆毁了。天启皇帝不幸落水驾崩,崇祯皇帝为了对抗魏忠贤,又启用东林党、驱逐阉党,明朝恢复了“众正盈朝”的局面。东林党甚至相继推荐袁崇焕、孙承宗做督师,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辽东的兵权。后来,崇祯皇帝感觉被东林党架空了,东林党又不善处理政务,吐槽说:“朕御极之初,撤还内镇,举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营私图,罔恤民艰,廉谨者又迂疏无通”。为了夺回大权,崇祯皇帝便通过诛杀袁崇焕,打击东林党,然后恢复了太监出镇的祖制。但这已经无济于事了。拥有地方自治权的地主士绅,一边盘剥农民祸乱地方,一边欺瞒朝廷不愿意纳税,直接腐蚀了明朝的根基。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奋起反抗的西北流民,开始纵横中原。拿到辽东军权的满清,一次次的入塞劫掠,兵锋直抵淮河。而不论是自称正人君子的东林党,还是崇祯皇帝派出的太监,都没有能力为国分忧。除非崇祯皇帝能和朱元璋一样,亲自打一遍江山,否则无论他如何勤政,都解不开这个死局。明朝在这样的无序内耗之下,走向1644年。2公元1644年3月,大顺朝的永昌皇帝李自成攻破北京,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紧接着,大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兵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北京易手。明朝是南北两京制,北京陷落以后,南京六部就可以转正,做整个江南的权力中心。但谁做皇帝,是个大问题。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没有逃出北京,天启皇帝没有子嗣,等于泰昌皇帝朱常洛绝后了。那么根据祖制和礼法,南京朝廷的皇帝,需要在泰昌皇帝的兄弟、万历皇帝的子嗣里选择。而在万历皇帝的子嗣里,有继位资格的只有三位——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再往后就是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朱由崧,即福王朱常洵的长子。按照儒家礼法和“兄终弟及”的祖制,泰昌皇帝朱常洛一系绝嗣之后,福王朱常洵一系就是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在福王朱常洵一系里,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新福王朱由崧。但问题是,南京是东林党的地盘,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礼部侍郎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并不愿意朱由崧做皇帝。为什么?东林党在“国本之争”的时候,极力阻止福王朱常洵继位,又通过“明末三大案”打击郑贵妃,可以说,东林党和福王一系已经是不死不休的政敌。现在如果同意朱由崧做皇帝,万一朱由崧翻旧案,清算东林党怎么办?于是呢,钱谦益等东林党就以“立贤”为名,提议名不正言不顺的潞王朱常淓做皇帝。因为潞王朱常淓没资格继位,一旦东林党拥立成功,潞王朱常淓必然对东林党感恩戴德,东林党可以借此夺取江南的一切权力。东林党里,唯独史可法稍微有些底线。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学生,从政治立场来说,他是站在东林党一边的,拒绝拥立福王朱由崧。但从祖制礼法来说,他又不愿意抛弃万历皇帝一系,拥立潞王朱常淓。史可法纠结一番,做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拥立远在广西的桂王朱常瀛。钱谦益等东林党觉得,也行,能接受。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福王朱由崧急了,好不容易逃到江南,如果不能做皇帝,很可能被东林党清算,不能坐以待毙呀。正好,守备凤阳太监卢九德想立功升职,便联合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等总兵,以军队为后盾,拥立福王朱由崧做皇帝。这个决定,还得到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支持。东林党在江南没有兵权,马士英和卢九德有四位总兵支持,福王朱由崧继位,就此成为定局。5月3日,朱由崧成为监国,15日正式继位称帝,改元弘光,朱由崧至此成为南明历史上的弘光皇帝。东林党没有支持弘光皇帝,自然是要排挤打击的。四总兵支持了弘光皇帝,更是需要封赏的。5月17日,弘光皇帝封黄得功为靖南侯、高杰为兴平伯、刘泽清为东平伯、刘良佐为广昌伯,镇守武昌的左良玉也被封为宁南侯。而在5月20日,已经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史可法,就被排挤出南京的决策中心,到扬州做了督师,其他东林党也相继离职,回归在野的身份。马士英则晋升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相当于内阁首辅。这一贬一升,党争倾向已经很明显了。再过一段时间,马士英推荐阮大铖做兵部尚书,两人联手操纵南明弘光朝的军政事务。阮大铖曾经依附魏忠贤,是阉党的重要成员,魏忠贤失败以后,阮大铖又给周延儒提供政治献金,助他行贿,晋升为内阁首辅。因为阮大铖的政治历史不清白,周延儒不能直接提拔他,阮大铖便向周延儒推荐马士英,做凤阳总督。也就是说,阮大铖和马士英,早已是政治盟友。现在马士英做了南明弘光朝的内阁首辅,自然也要回报阮大铖。从政治光谱上来看,马士英、阮大铖是阉党的延续,背后的靠山是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等掌握军权的总兵。钱谦益、史可法是根正苗红的东林党,除了史可法的督师职位以外,最强力的靠山是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因为左良玉的伯乐,是东林党的侯恂。侯恂之子,就是号称“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他和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孔尚任编成戏剧《桃花扇》......总而言之,魏忠贤的失败不代表阉党的失败,东林党和阉党的党争,延续到了南明。南明弘光朝,事实上是阉党建立的。3在1644年的历史节点上,军队拥立的明朝皇帝只有三个——洪武皇帝朱元璋、永乐皇帝朱棣、弘光皇帝朱由崧。前两个是亲自打江山的马上皇帝,他们本身就是最大的军头,唯独弘光皇帝朱由崧,纯粹是军头拥立的,他本人没有任何军功,也没有任何军事能力,甚至连“京营”这种嫡系部队都没有。这样一来,弘光皇帝的军事权威就被消解了,四总兵,事实上成了南明弘光朝真正说了算的人。史可法给高杰宣读圣旨的时候,高杰就非常不满:“旨、旨、何旨也。尔曾见皇极殿中有人走马耶?”这句话说的,和东魏权臣高澄的“狗脚朕”差不多了。黄得功听太监宣读圣旨,如果感觉圣旨里的话不满意,立即站起来驱赶太监:“去,速去,吾不知是何诏也。”如果是洪武年间,谁敢这么对待圣旨,朱元璋不把他的九族都剥皮实草了,都算朱元璋发慈悲,但在南明弘光朝,这就是常态。四总兵凌驾在皇帝之上,那么史可法做为督师,也无法指挥四总兵。刘泽清在淮安营造府邸,发动军人、农民大兴土木,史可法到淮安视察军队的时候,竟然被恶吏视为壮丁,拉到工地扛木头去了,直到刘泽清巡视工地,史可法才跑过去向刘泽清诉苦道:“学生效劳三日矣。”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督师史可法,其实是没有任何权威的。指望一个没有任何权威的东林党督师,指挥四个尝到拥立皇帝的甜头、不需要打仗立功就能升官封爵的总兵,出师北伐收复失地,简直是痴人说梦。对于四总兵来说,掌握部队保存实力是第一要务,防止左良玉东征是第二要务。而对于史可法等东林党来说,以左良玉为后盾,改造或拉拢四总兵,远比北伐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便产生了“联虏平寇”的基本国策。虏是满清,寇是李自成。毕竟,明朝是李自成消灭的,满清入关以后,暂时没有流露出统治中国的意愿,南明弘光朝的君臣,也不认为满清能统治中国。这样的错误判断,让他们认为,“联虏平寇”可以在不出兵北伐的前提下,解除危机。即便满清真的要统治中国,划江而治,也不是不能考虑。《明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二》里,记载了一条史可法的奏疏,就是提议“联虏平寇”的——“在北诸臣,死节者无多。在南诸臣,讨贼者复少。此千古未有之耻也。庶民之家,父兄被杀,尚思穴胸断脰,得而甘心,况在朝廷,顾可漠置。臣愿陛下速发讨贼之诏,责臣与诸镇悉简精锐,直指秦关,悬上爵以待有功,假便宜而责成效。”那时李自成已经退回西安,所以要“直指秦关”,和满清一起消灭李自成。当然了,他们不能和满清作战,自然也不可能真的“直指秦关”,所谓的“联虏平寇”只是纸面计划而已。南明弘光朝,就在党争的内耗中,安稳度过一年时间。公元1645年3月,左良玉以讨伐马士英为名,统兵东征南京,临行前,左良玉把武昌城洗劫一空。马士英听到消息,在朝堂里大骂:“尔辈东林,犹借口防江,欲纵左逆入犯耶?北兵至,犹可议款,若左逆至,则若辈高官,我君臣独死耳。”马士英的意思是,东林党和左良玉勾结,要颠覆弘光皇帝、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控制的弘光朝。满清南征,还有划江而治的可能,东林党和左良玉搞事情,阉党就没有活路了。根据马士英的说辞,左良玉东征,极有可能就是东林党策划的。不过,左良玉走到江西九江的时候,就死在船里,东征失败。4月,满清的豫亲王多铎南下江浙,用大炮轰开扬州城,史可法被俘遇难,随后,多铎下令屠城,扬州死难者达八十万人。刘良佐部、刘泽清部、高杰部、黄得功部几乎不做抵抗,陆续向多铎投降。5月,英亲王阿济格抵达九江,左良玉之子左梦庚,带着数万兵马向阿济格投降。据统计,这些向满清投降的兵马,将近24万人,比多铎和阿济格的兵力总和还要多。5月15日,多铎进入南京,南明弘光朝宣告灭亡。随后,这些投降的兵马,成为满清征服整个江南的主力军,并在各大城市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追根溯源,这一切的源头,不就是党争么?4明朝灭亡至今将近四百年,东林党的名声似乎一直不错,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里,东林党也都被塑造成“正人君子”的形象。但其实吧,东林党和阉党都是类人生物,人间之屑。东林党的名声不错,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东林党以江浙文人为主,而江浙一直是中国的文化高地,四百年来的江浙文人,都和东林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徒子徒孙们,又岂能不给祖宗贴金?相比之下,阉党是松散的大联盟,魏忠贤的名声又太臭,那么阉党就是没有传承的,自然没人重塑阉党的历史形象。另一方面,东林党的重磅武器的舆论监督权,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点江山褒贬时事,凡是不服从自己的就打倒批臭,凡是认同自己的就捧上神坛,用一根道德大棒横扫天下。这恰恰是没有格局的小文人的通病,也是他们在其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出人头地的最后手段。而这种没有格局的小文人,任何时代都是批量生产的,他们就是东林党的精神传人。现在东林党消失了吗?似乎没有吧。只要人性不变,东林党就永远不可能消失,东林党就永远存在。读了明朝灭亡的历史,我们一定要警惕东林党,更要警惕酷烈且无谓的党争。点
2024年6月3日
其他

内部动荡,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危机

1晋文公和秦穆公相继薨逝以后,楚庄王后来居上,春秋的时代主线,便从东西向的“秦晋之好”转为南北向的“晋楚争霸”,而争霸的焦点依然是“伐郑。”因为各诸侯国的博弈、站队变化无常,导致这段历史比较混乱,但如果梳理清楚,就能把晋楚争霸和现在的中美关系对照起来,俄罗斯和欧盟类似于秦国,伊朗或台湾则扮演了郑国的角色。接下来,我们来梳理一下吧。公元前626年,即秦晋爆发“崤之战”的同年,晋国凭借战胜秦国的赫赫声威,稍做休整便联合陈、郑南下伐许,把兵锋深入楚国的势力范围,试图逐步蚕食楚国的生存空间,巩固晋国的霸业。做为回应,楚国命令尹子上统兵讨伐陈、蔡,成功之后又调转兵锋伐郑,试图以攻代守,把战火引向晋国的势力范围,开拓楚国的生存空间。于是,晋楚两军在泜水(河南舞阳一带)两岸对峙,但两军都极为克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经过一番较量,晋楚同时退兵,然后双方都宣称逼退敌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国内。这件事,拉开了漫长的晋楚争霸大时代。事后,晋国和楚国的变化各不相同。楚国的主线是政变灭国。早年间,楚成王准备立公子商臣为太子,为此询问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毫不避讳的说:“您这么年轻,孩子又多,更何况楚国的惯例是立幼子,现在您立商臣为太子,万一将来要废商臣立幼子,必定有损楚国的根基。依我看,立商臣为太子,不妥。”楚成王不听,还是立公子商臣为太子。令尹子上阻止商臣做太子的事,商臣是知道的,始终怀恨在心。于是在晋楚泜水对峙以后,商臣以“楚国耻辱”为名,鼓动楚成王诛杀令尹子上。这样一来,楚成王便失去得力助手。再过些年,果然如令尹子上的预料,楚成王又要废黜商臣,改立公子职为太子。商臣知道,自古废太子都没有好下场,便问老师潘崇:“这可怎么办?”潘崇问商臣:“你能屈尊降贵,侍奉公子职吗?”“不能。”“你能逃离楚国,做一辈子流亡公子,受人冷眼吗?”“不能。”“那你能起兵夺位,做一番大事吗?”“能。”公元前626年10月,商臣和宫廷侍卫结盟,起兵包围楚成王。楚成王见甲兵林立,有些害怕,但还是向商臣提出要求——吃一只熊掌再死。熊掌又肥又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煮熟,所以楚成王要求吃一只熊掌,其实是拖延时间,等待宫廷政变的消息传到外面,然后由宫廷外的军队前来解救他。在这种生死关头,楚成王的算计,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但商臣是楚成王调教出来的,很清楚他要做什么。于是商臣拒绝楚成王的要求,让他自缢而死,留了最后一份体面。商臣,便是楚穆王,在位十二年。楚穆王在位期间,任命潘崇为太师,执掌楚国军政事务。公元前623年秋,楚穆王基本巩固内政,便出兵消灭江国,把“信阳三关”化为楚国疆土,兵锋再度抵达淮河流域。听闻江国灭亡,秦穆公痛哭流涕。因为江国是嬴姓国,不仅和秦国同出一门,又是秦国的战略盟友。江国在,秦国就有淮河流域的据点,可以和楚国争锋。江国不在,淮河流域就和秦国没关系了,必须退回西北。故而秦穆公说:“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惧也。”次年春,楚穆王出兵消灭六国(安徽六安),把楚国的东部边疆开拓到大别山一带,又出兵消灭蓼国(河南固始),巩固了楚国在淮河流域的强势地位。不到两年时间,楚国消灭三国、逼退秦国,意味着楚国逐渐走出“城濮之战”的阴霾,开始尝试恢复国际地位和势力范围。晋国的主线是征伐结盟。公元前626年夏,晋襄公出兵伐卫,攻克戚城。戚城是卫国重镇,同时也是齐、鲁、郑、宋等黄河流域诸侯国往来的交通要道,晋国控制戚城,便是控制了黄河流域的咽喉,方便投放兵员和物资。正是在晋国夺取戚城以后,鲁国大夫公孙敖,直接到戚城和晋国会盟,给晋国霸业投上自己的一票。公元前625年,秦穆公不甘心“崤之战”的失败,命孟明视再次统兵伐晋,两军在秦国的彭衙大战一场,秦军大败而回。同年冬,晋、宋、陈、郑组成四国联军,西进讨伐秦国,再败秦军,攻取彭衙和汪城。短短数年时间,秦晋爆发了三场大战,秦军三败,晋军三胜,晋国牢牢掌握着秦晋邦交的主动权。如果考虑到楚国消灭江国、斩断秦国的臂膀,我们也可以说,秦国被晋楚联手堵在函谷关以西,几乎无法争霸中原。所以秦穆公做为“春秋五霸”之一,在史书里只有“遂霸西戎”的地位。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和晋襄公薨逝,拥有晋国血脉的秦国公子罃继位,史称秦康公,而秦康公支持的晋国公子雍没能成功继位,秦晋两国在令狐爆发一场大战,秦军大败,公子雍不知所踪。最终继承晋国君位的是太子夷皋,史称晋灵公。因为晋灵公年幼,赵盾便代替晋灵公执政,成为晋国权臣。数年间,晋国东征西讨,维护了晋文公留下的霸业,同时力压秦国,保证了晋国的独立自主,但晋国成功的代价就是——1、“秦晋之好”再无恢复的可能,晋国失去强力外援。2、赵盾执掌大权而晋灵公成为傀儡,晋国内政动荡不休。当时人评价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世人需要冬天的阳光,却都躲避夏天的阳光,从这个评价来看,晋国内外都畏惧赵盾,而不是真心拥护赵盾。事实上,正是晋国的内政外交困境,导致晋国在遭遇楚国挑战的时候,逐渐落入下风,不得不把霸主地位拱手让给楚国。2晋国的内部矛盾,很快就爆发了。晋文公刚称霸中原的时候,考虑到形势严峻,便在原有三军的基础上再成立两军,晋国拥有了五支野战兵团,规模仅次于天子六师。赵盾执政以后,可能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也可能是感觉晋国不需要庞大的野战兵团,便裁撤新成立的两军,恢复了上、中、下三军制。那时晋襄公还在,他很清楚赵盾的危险,想提拔一批忠于自己的人,逐渐蚕食赵盾的势力。于是在裁军换帅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意见——原“五军十卿”里硕果仅存的箕郑父、先都统上军,司空士縠、梁益耳统中军,下军留给赵盾分配。但先轸之孙先克是赵盾盟友,直接反驳晋襄公:“狐、赵之勋不可废也”,没有狐偃和赵衰辅佐晋文公,哪有晋国的今天,哪有您的今天?军国大政,还是交给功臣们吧,您安享富贵即可。于是在赵盾的安排下,三军主将开始大换血——箕郑父、荀林父统上军,赵盾、狐射姑统中军,先蔑、先都统下军。同年晋襄公薨逝,狐射姑坚决要求拥立公子乐,和赵盾的意见不一致,赵盾便逼迫狐射姑逃离晋国,任命先克和自己共同统领中军。这六个人里,赵盾是晋国权臣,荀林父、先克、先蔑是赵盾的同党,他们牢牢掌握了晋国的军权。箕郑父和先都没有满足利益,对赵盾非常不满,士縠和梁益耳没有得到军权,也站在赵盾的对立面。而和赵盾结盟以后,先克非常膨胀,直接夺了晋国大夫蒯得的田地,导致蒯得也对赵盾一党有怨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618年春,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等五人结盟,准备推翻赵盾取而代之。政变的具体过程,史书里没写,《春秋左传》只用三言两语写了结果——“文公九年春王正月己酉,使贼杀先克。乙丑,晋人杀先都、梁益耳。三月甲戌,晋人杀箕郑父、士縠、蒯得。”总而言之,政变失败了,赵盾诛杀五人。这件事,史称“五将乱晋”,可以视为晋国外姓大臣互相兼并的起点,同时也向各诸侯国传递了一条重要信息,那就是赵盾执掌的晋国矛盾重重,和晋文公的晋国有天壤之别。楚国朝野,显然捕捉到了这条信息。晋国政变平定以后,楚国大夫范山向楚穆王提议:“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这句话中,范山说出口的是晋灵公年少无知,没有整合诸侯称霸天下的志向,没有说出口的是,晋国内部矛盾重重,赵盾极有可能被反对势力处死,到那个时候,晋国群龙无首,不足为虑。楚穆王非常认同范山的意见,随即派兵北上,抵达河南许昌一带的狼渊,一战俘虏郑国大夫公子坚、公子尨、乐耳。大败之下,郑穆公向楚穆王求饶请和。同年夏,楚穆王出兵讨伐陈国,攻克壶丘城,楚国的势力范围开始越过淮河,抵达河南新蔡、汝水一带。赵盾倒是联合宋、卫、鲁、许等国援救郑国了,但等他们到了郑国的时候,楚军已经打完撤退了,根本没见到楚军的影子。公元前617年,楚穆王亲自到息城和陈共公、郑穆公会盟,随后到厥貊(河南项城)和蔡庄公会盟,讨论伐宋的计划。宋昭公听到消息,一惊,心想与其让楚国出兵来打,不如先投降吧,随即到厥貊迎接楚穆王,归附楚国。不到两年时间,晋国苦心经营的郑、宋、陈、蔡等中原诸侯国,便倒向楚国。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发生在晋国的一场政变。除了中原四国以外,鲁国也是两头押宝。公元前616年,鲁国大夫叔仲彭生(鲁桓公曾孙)到宋国的承匡,会见晋国上卿郤缺,说晋国霸业已经到了危险的关头,如果晋国要弹压背叛者,鲁国一定追随。次年,秦康公命西乞术出使鲁国,送了大量的礼物,希望能联合鲁国讨伐晋国。另一位鲁国大夫东门襄仲(鲁庄公庶子)代表鲁文公,接受西乞术的礼物,并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对秦、鲁关系做了建设性对话。鲁国同时和秦晋结盟,其实就是两头押宝,但秦康公认为,秦、鲁夹击晋国的时机到了,立即起兵伐晋。结果经过几场战争的较量,秦国没有占据上风,撤退回国了。也就是说,在楚国北上轰轰烈烈的时候,晋国抵挡住秦国的挑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曾经的追随者们送上一颗定心丸。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年前归附楚国的卫、郑等国,又积极向晋国靠拢。因为鲁国既支持秦国也支持晋国,双方都没有得罪,于是代表各诸侯国向晋国表忠心的任务,便落在鲁文公的身上。为了向晋国说明自己的无奈,郑国大夫子家,还在和鲁文公的宴席上,做了一首《鸿雁》,把要传递的意思隐藏在诗里——“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子家把郑国比喻为没有自理能力的鳏寡老人,请鲁文公怜惜,同时也请晋国怜惜,不要计较郑国的错误。郑国等诸侯国的姿态这么低,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们都是地处水陆要冲的小国,必须在大国的夹缝里求生存,谁赢帮谁,根本没有独立自主的资格,更没有挑战大国的实力。公元前613年6月,晋国赵盾和鲁、宋、陈、卫、郑、许、曹在宋国新城会盟,重申了晋文公确定的天下秩序,要求各诸侯国服从晋国、抵御楚国。蔡国不参与会盟,赵盾直接命上卿郤缺统上、下两军伐蔡,逼蔡国签订城下之盟。就这样,晋国在晋楚争霸中扳回一局。3如果就这样下去,晋国霸业能维持很久,楚国几乎没有称霸的机会。但很可惜,晋国很快就犯了两个错误。1、宋襄公的遗孀襄夫人,联合公子鲍等权臣诛杀宋昭公,然后拥立公子鲍为宋文公。晋国赵盾认为这是“弑君”,便命荀林父统兵伐宋,结果荀林父进入宋国以后,收了宋文公的贿赂就回去了——“晋取宋赂。”2、齐国数次侵犯鲁国,鲁文公请晋国主持公道,同样是晋国出兵伐齐,收受齐国贿赂就罢兵停战——“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收受贿赂,说明晋国见利忘义,不能主持公道,说明晋国无法履行霸主的职责。这两个错误,彻底宣告晋国和称霸天下的功业渐行渐远。所以在公元前610年晋国召集会盟的时候,郑穆公招呼都不打,直接不去了。晋灵公没见到郑穆公,以为郑国重新归附楚国了,便有些生气,说了一些严厉的话。消息传到郑国,郑国大夫子家害怕晋国伐郑,立即给赵盾写了一封信,为不去会盟做了解释。信件的第一段是回顾历史,子家详细罗列了郑国和晋国的友好关系,并借此向赵盾表忠心,以示郑国没有“背晋归楚”的动机——“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子家)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信件的第二段通过晋楚的关系,说明了郑国对晋国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赵盾,晋国再不降低姿态,郑国就不追随了——“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信件的第三段是以郑国的实力为基础,亮明郑国的最终态度,如果欺人太甚的话,郑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扒下晋国的一层皮——“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子家的逻辑清晰、不卑不亢,既向晋国表了忠心,又保留了一定的姿态,实在是现代社会外交谈判的样本。这就是《古文观止》第二卷的第一篇文章——《郑子家告赵宣子》。赵盾看到子家的信,立即明白子家的意思,便没有继续追究郑国不参与会盟的事,而是命赵穿、公婿池到郑国做人质,做为交换,郑国命太子夷、石楚到晋国做人质,晋郑两国重建互信的外交关系。但,无论写信表忠心还是互换人质,都是郑国的权宜之计。郑国不参加会盟,已经说明了郑国和晋国离心离德,后面做的一切事情,无非是害怕晋国冒然伐郑而已,一旦郑国完成“归楚”的准备工作,和晋国的关系就可以结束了。所以在公元前608年,即子家给赵盾写信的两年后,郑穆公便归附楚国,已经继位六年的楚庄王随即统兵北上,在郑国的配合下讨伐陈、宋。“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于楚。”“秋,楚子侵陈,遂侵宋。”郑楚会盟和楚侵陈宋是两件大事,能够衔接的如此紧密,显然是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已经是既定结果了。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晋国赵盾立即统兵南下,救援陈、宋,但无功而返。想和秦国恢复盟友关系,共同遏制楚国,但秦国毫不理睬。这样的局面,意味着晋国处于楚国挑战、郑国背叛、秦国旁观的困境中,晋文公建立的霸业如昨日黄花,再也不复往日光景。4此时的晋国,理应沉心静气,用一段时间来梳理内部矛盾并重建外交关系,然后再南下遏制楚国,重建天下秩序,恢复霸主地位。然而,晋国爆发的一场权力斗争,直接给晋国霸业衰落按下加速键。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已经继位14年,完全具备了成年人的行事能力,但赵盾没有交权还政的意思。这就导致晋灵公对赵盾非常不满,他准备用自己的方式做掉赵盾,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9月,晋灵公请赵盾饮酒畅谈,正当酒酣耳热的时候,晋灵公埋伏的甲士突然暴起,同时放出一条西北猛犬,专咬赵盾。经过一番惨烈搏斗,追随赵盾的猛士提弥明战死,早年间结下善缘的一名晋灵公卫士为赵盾战死,赵盾才脱离险境,逃往晋国南部边境、河南修武县境内的温山。随后,赵盾的堂弟赵穿诛杀晋灵公、迎回赵盾,继续执掌晋国军政大权。在这件事情中,赵盾付出的唯一代价是,史官董狐在史书里写了一句:“赵盾弑其君”,除了给后世留下一些骂名以外,赵盾的现实利益几乎没有任何损伤。《春秋左传》里写过:“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晋灵公年少,赵穿不可能是他的女婿,那么“晋君之婿”的意思就是,赵穿是晋襄公的女婿、晋灵公的姐夫。理清这层关系,我们就能明白,赵穿诛杀晋灵公绝对是晋国政治的里程碑事件——晋国经过宗室权力斗争(曲沃代翼、尽杀群公子)、新旧外姓大臣权力斗争(五将乱晋)的数次洗牌,已经进行到外姓大臣和国君的权力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外姓大臣的利益受到威胁,国君可杀、盟友可杀、至亲亦可杀。从权力斗争的角度来看,三国司马氏事实上是晋国赵氏的衣钵传人。赵衰即司马懿,赵盾是司马师,赵穿是司马昭。重回晋国朝堂之后,赵盾迎接晋文公的幼子、公子黑臀回国,拥立为晋成公,然后就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重建晋国宗室。在晋国历史上,各支宗室嫡长子出仕做官,称为“公族”,其余嫡子务农、作战、习艺,称为“余子”,庶子陪国君出征,称为“公行”,可谓是一支嫡庶有别、老中青搭配的晋国宗室干部梯队。但在“曲沃代翼”成功以后,晋国历代国君都严格防备宗室,要么直接诛杀,要么流放到其他诸侯国,绝不允许他们留在国内,染指最高权力。《春秋左传》里写道:“自是晋无公族。”既然晋国没有公族,那么也不可能有余子、公行,晋国的宗室干部梯队彻底烟消云散了。可是赵盾发现,这是一个权力真空地带,便利用诛杀晋灵公、拥立晋成公的绝佳机会,提议给正卿、大夫的嫡长子封官授田,做晋国的公族,给其他嫡子封官,做晋国的余子,给庶子安排工作岗位,做晋国的公行。“宣公二年,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嫡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余子,亦为余子。其庶子为公行。晋于是有公族、余子、公行。”这项意见,初来乍到的晋成公无法拒绝,便同意了。封官授田的时候,赵盾认为自己是赵衰和狄女叔隗之子,而异母弟赵同、赵括、赵婴齐都是赵衰和晋文公之女所生,在血脉关系方面,这三兄弟比自己更正统,便请晋成公封赵括为公族,出任大夫职位,赵盾则以余子的身份,平时训练正卿、大夫的余子,战时统帅他们出征。表面上看,赵盾是高风亮节,其实赵盾是务实不务虚。因为赵盾已经是晋国的权臣,再兼任公族大夫的职位,并不能提高他的地位,让赵括做公族大夫,反而可以壮大赵氏的势力。而余子的地位高、人数多,事实上是各个家族的中坚力量,赵盾做余子的老师兼领导,便可以和各个家族结下善缘,进而让各个家族团结在赵氏周围,为赵氏的功业服务。这才是赵盾的真实意图,绝不是所谓的嫡庶之分。做完这件事,以赵盾为代表的晋国外姓大臣,便迈出鸠占鹊巢的最重要一步。从此以后,外姓大臣的势力更加膨胀,并在礼法层面上,破除了取代晋国国君的重要障碍。赵盾是成功的,但政变夺权给晋国造成巨大的内耗,导致晋国更没有精力出兵征伐,维护天下秩序。于是在这个难得的窗口期,楚庄王出动了。公元前606年春,楚庄王利用晋国无力南下的时机,以讨伐陆浑(河南嵩县)的戎狄部族为借口,统兵北上直抵洛水,然后在周朝王畿阅兵示威。楚庄王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周王挑衅,绝不是不懂周朝礼法、用一句“我蛮夷也”就能解释的。楚庄王的真实目的可能有三个——1、宣告楚国有进取中原的军事能力。2、宣告楚国有取代周朝的综合国力。3、试探周朝承认楚庄王为霸主的可能性。周定王见到甲兵林立的楚军,非常担心楚庄王趁机进攻洛阳,便命王孙满到楚军大营慰问楚庄王,表达友好的态度,结果楚庄王问了一句:“周朝的九鼎到底多大多重啊?”“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王孙满见楚庄王野心勃勃,说了一大段辞令,其中有两句千古名句——“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言外之意就是,周朝虽然衰落,但余威尚在,你想改朝换代或者做天下霸主,绝不是阅兵示威就能成功的,而是要给天下提供稳定的秩序。现在你还没机会,回南方去吧。王孙满的这段辞令,就是《古文观止》第二卷的第二篇文章——《王孙满对楚子》。王孙满的话,楚庄王显然听明白了,便没有过分纠缠,随即统兵东进,讨伐了归楚之后、又在晋楚之间摇摆不定的郑国,返回郢都。尽管没有实现最重要的目的,获得周朝承认的霸主地位,但楚庄王此次北上,让各诸侯国看到楚国的军事能力和综合国力,成为各诸侯国都承认的第一流强国。5此后八年,晋楚争霸进入决赛季,两国展开白热化的竞争。谁都没有退路,退一步,即是万丈深渊。郑国处于两国的正中间,自然是晋楚争霸的焦点,而晋国和楚国没有决出最终胜负,郑国便无法做到“谁赢帮谁”,始终在“归晋、归楚”之间摇摆不定,晋楚两国也围绕“伐郑、救郑”激烈交锋——“宣公四年冬,楚子伐郑,郑未服也。”“宣公五年冬,楚子伐郑,陈及楚平。晋荀林父救郑,伐陈。”“宣公六年冬,楚人伐郑,取成而还。”“宣公七年冬,郑及晋平。”“宣公九年,楚子伐郑。晋郤缺帅师救郑。”“宣公十年,郑及楚平,诸侯之师伐郑,取成而还。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宣公十一年春,楚子伐郑,及栎......乃从楚。”这八年时间,晋楚的目的都是拉拢郑国,双方极少发生直接交锋,始终在保持实力。倒是郑国做为战场,在战争的摧残下,极大损耗了国力,逐渐沦为实力不济的小国,失去摇摆不定的资格。而在这个过程中,楚庄王还抽出时间做了两件事——1、消灭舒蓼,然后继续向东征服,把楚国的东部疆界开拓到安徽巢湖一带,并和吴越会盟,初步整合长江流域。2、诛杀夏征舒,消灭陈国,在陈国故地设立一县。但楚庄王考虑到灭国兼并可能给其他诸侯国造成压力,对楚国名声不利,随后又册立陈国太子午为国君,恢复陈国社稷。一边和晋国争霸,一边开疆拓土,可见楚国的实力雄厚,在晋楚争霸中更占上风。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决定不再继续纠缠,一战解决问题,便统帅楚国精锐兵马北上,包围郑国首都新郑。3月,新郑城破,郑襄公肉坦、牵羊出城投降,向楚庄王说道:“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我错了,以后不论到江南做战俘,还是您和其他诸侯国瓜分郑国,我都听天由命。从这个态度可以看出来,郑国彻底服了,没心气了。但楚庄王依然是以前的态度,既不愿意瓜分郑国给其他诸侯国造成压力,也不愿意直接统治郑国故地,拉长楚国的战线,便和郑襄公结盟,恢复了郑国的社稷。6月,晋国见郑国差点灭亡,立即明白,这才是楚国真正的实力,决战的时候到了。于是晋国命士会和郤克统上军、荀林父和士縠统中军、赵朔和栾书统下军,此外命巩朔和韩穿为上军大夫、赵括和赵婴齐为中军大夫、荀首和赵同为下军大夫,希望集结晋国的全部精锐人马,伐楚救郑,取得决战的胜利。结果,晋楚第一次爆发大规模决战,楚庄王便获得大胜,晋国外姓大臣统帅的精锐人马一败涂地,晋军士兵逃命时,为了争抢过河的小船,被砍掉的手指能铺满船底。“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于河上,遂至衡雍而归”——《史记·楚世家》。“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春秋左传》。公元前595年9月,楚庄王为了彻底征服中原,出兵包围宋国首都商丘。宋文公派出使者到晋国求援,晋国大夫伯宗说道:“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拒绝为救宋和楚国开战。这说明晋国在决战失败以后,也丧失了霸主的傲气,服了。到了次年5月,商丘已经沦落到易子而食,没有任何战争潜力了,便向楚军投降,楚宋罢兵言和。经过这三场大战的胜利,楚国如日中天,正式超越晋国,成为天下最强国,赢得晋楚争霸的胜利。自公元前710年楚武王出场,到公元前595年楚庄王称霸,楚国整整奋斗了115年。这份荣耀,最终凝练成《史记·秦本纪》里的一句话:“当是之时,楚霸,为会盟合诸侯。”这期间的主线,自然是楚国历代君臣的努力奋斗,但晋国激烈的内部斗争、郑国的立场倾向、秦国的隔岸观火,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任何一个变量出了问题,楚国都难以成就霸业。而要等待这些变量出现,最重要的是保持战略定力,始终不下牌桌,一旦发现机会就以狮子搏兔之势迅猛出击,争取利益最大化,最终积小胜为大胜,成就无上的霸业。点
2024年5月27日
其他

中国政治的一次伟大探索

1用人是一门大学问。有的领导用人不拘一格,尤其喜欢搞五湖四海。这样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办大事,又能分而治之,不让某个团体一家独大,另外还能给不同地方、不同系统的人提供上升通道,有利于长治久安。但有的领导用人方式单一,不自觉的就搞成团团伙伙。凡是私下忠于自己的一概提拔重用,凡是和自己意见相悖的一概贬斥乡野,甚至人为的缩小上升通道,不同地方或不同系统的人难以获得晋升。原因么,自然是上升通道狭窄了,更方便筛选。明朝太祖朱元璋,用人原则就是五湖四海,翻阅明朝洪武年间的史料,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下面简单给大家罗列一些。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求贤:“诚虑有隐居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访以闻”,重点是尚未出仕和沉沦基层的人,试图把天下贤才一网打尽。公元1373年,朱元璋重新厘定选才制度,以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悌力田等名目征召知名士人,以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等名目征召普通士人,以太学搜罗各地学子。朱元璋求贤,肯定有“拉拢士人、扩大明朝执政基础”的因素,但朱元璋的求贤政策以及放手任用、破格提拔的魄力,也确实创造了明朝新气象。翰林院编修(正七品)高启、谢徽的学识不错,朱元璋问什么都能对答如流,不禁大喜过望,当场提拔高启做户部右侍郎(正三品),谢徽做吏部郎中(正五品)。因为跳过的品级太多,两人担心扰乱官场秩序,不敢接受朱元璋的任命。朱元璋也不恼怒,赏赐白金放回原职。元朝遗民方克勤,明朝立国后出任县训导,相当于县教育局长,后来响应朱元璋的征召,参加了吏部开设的官员考试,名列第二,朱元璋直接提拔为济宁知府,做了一方父母。方克勤之子,便是名满天下的方孝孺。礼部主事(正六品)曾鲁,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安南国王陈叔明藏在奏表里的猫腻,维护了明朝的体面和外交利益,由此得到朱元璋的赏识,立即提拔为礼部侍郎,跳过六个台阶。范敏以秀才的身份出仕,做了正五品的户部郎中,负责户口、土地、赋税方面的工作。五年后,范敏的工作出类拔萃,朱元璋青眼有加,任命他做了户部尚书(正二品)。苏恭让是河北玉田人,在朱元璋颁发求贤令以后,被评为“聪明正直”,一步到位,出任汉阳知府。履新数年,苏恭让便名满湖广。除了单独提拔晋升,朱元璋还搞批量晋升。朱元璋认为,论资排辈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的,如果确实有非常之才,就不能用论资排辈的规则束缚他们——“朝廷悬爵禄以待天下之士。资格者,为常流设耳,若有贤才,岂拘常例?”在这样的考量下,公元1378年,朱元璋一次性破格提拔95名官员。四年后,朱元璋又有两次大手笔。其中一次是选拔成绩优异的国子生24人,任命为府、州、县的主官。另一次是任命各地推举的860名士人,做六部、布政使司、府、州、县的各级主官。公元1385年,朱元璋调整六部人事,调太原同知温祥卿做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徐铎做户部尚书、广东布政使徐本做工部尚书,又一次在最高层落实了五湖四海的原则。朱元璋能批量任命新锐官员,和“胡惟庸案”空出大量岗位有关系,但这种客观因素,不能否认朱元璋有求贤之心、用人的魄力。所以《明通鉴》里说:“一时山林岩穴之士,由布衣而登大僚者接迹矣。”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遇到这种“有功重赏、有过则罚”的领导,是不是和打鸡血一样渴望工作,是不是坚决不躺平?2破格提拔以外,朱元璋在其他用人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制度性尝试。例如命朝廷官员兼任太子朱标的东宫官员,并允许朱标预先批阅奏章,练习处理政务的能力。于是呢,朱标不仅成了明朝的常务副皇帝,也事实上承担了宰相的全部工作。皇帝和太子,不再是争夺最高权力的竞争对手,而是互相配合的工作伙伴。例如选拔公侯子弟数百人,到国子学读书,给将来科举入仕、征召做官奠定基础。这样一来,和明朝荣辱与共的公侯子弟们,便可以和士绅地主出身的科举文官分庭抗礼,朱元璋拥有分而治之的条件。例如在立国初期,调湖广左丞周德兴为征蛮将军,晚年调鞑靼指挥使安童做刑部尚书,并以“文武兼备”的理由,驳回礼部要求“立武学、开武举”的请求。朱元璋是要效法汉唐,用出将入相的标准来培养文武官员。公元1384年,朱元璋正式开科取士,但他没有过分提高科举进士的地位。落榜举人,朱元璋要量才录用——“洪武二十四年三月丁酉,赐许观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寻又擢下第举人张孟镛等为主事。”没有参加科举的国子学生,朱元璋可以直接授予布政使、按察使等高官——“洪武二十六年十月丙申,擢国子学生刘政、龙镡等六十四人,授行省布政、按察使及参政、参议等官。”公元1394年,朱元璋派出大量的国子学生,监督各地兴修水利,同时观察民生历练政务。一年后,各地向朱元璋汇报,开塘堰40987处、治河4162处、修筑堤坝5048处。这些水利工程,就是明朝经济复兴的根本保证。可以说,朱元璋能在一片废墟上,亲手缔造出强盛的明朝,和五湖四海的用人政策是强相关的。3但到朱棣做皇帝的时候,明朝的用人政策完全变了。洪武年间那种大开大合、五湖四海的用人政策,在永乐年间的史料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几乎完全消失了。永乐年间的用人政策,影响力最大的只有两条。首先是提高科举进士的地位,尤其是庶吉士的地位。庶吉士是朱元璋设立的官名。每当科举殿试放榜以后,考中一甲功名的进士授翰林院修撰,考中二甲以下功名的进士,择优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职,品级从正五品到从七品不等。那些进入翰林院的进士,以及分配到承敕监、六科的进士,统称为“庶吉士”,而分配到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实务部门的,依然称为“进士。”因为年轻、能力不足、阅历浅薄等因素,没有分配工作授予官职的,则称为“观政进士。”相较而言,观政进士的地位最低,进士的实权最大,庶吉士的地位最清高,但在朱元璋的用人政策下,他们的前途都一样,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在公元1404年,朱棣举行了永乐年间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一次性录取470名进士,授予状元、榜眼、探花为翰林院修撰、编修,同时选拔60名二甲进士进入翰林院。这些进入翰林院的新科进士,统称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以后,观政进士没有了,只剩下翰林院庶吉士和普通进士。而因为翰林院是清高职位,翰林院庶吉士的地位逐渐超过普通进士,成为明朝士人眼中最高贵的人群。所谓的“非庶吉士不入内阁”,源头就在这里。其实不仅是不入内阁,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如果不是翰林院庶吉士,你连六部尚书、巡抚、布政使都不一定能做。对于明朝官员来说,这是真正的一考定终生。至于落榜举人、国子学生、乡野贤才,更是想都不用想了。普通进士的政治前途都受限制,你们这些学渣还想有政治前途?在学历决定一切的永乐朝,如果没有翰林院庶吉士的最高学历,仅凭忠厚、老实、清廉、勇于任事等个人品质,朱棣是不可能发现你的。从此以后,朱元璋的五湖四海用人政策,只留下“考进士、点翰林”这一个窗口。而进士有师承、同年等私人关系,翰林院庶吉士又在同一个大院共事多年,等他们登上高位以后,自然更容易抱团取暖,形成各种各样的团团伙伙。腐败也好,架空皇帝也罢,都是顺理成章的。其次是取消基层官吏的晋升通道。公元1409年,朱棣召见了28名新任御史,发现其中4人的出身是“吏”,类似于办事员、科员,朱棣大怒:“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学识达治体者”,然后便给吏部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御史勿复用吏。”既然御史不能用吏,那县丞和县令能不能用吏?六部主事能不能用吏?科道言官能不能用吏?虽然朱棣没有明说,但不喜欢“吏”的态度已经表露无疑,那么对于吏部来说,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全力培养翰林院庶吉士,降一格培养普通进士,选择性培养出类拔萃的举人,关闭“吏”进入明朝官场的大门。这就导致明朝的“吏”没有上升通道,看不到任何政治前途,那么“吏”做为明朝官场最广大的群体,努力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败、吃拿卡要、盘剥民生。高层搞团团伙伙,基层搞吃拿卡要,明朝的政治生态怎么能清明呢?所以后世评价永乐朝的时候,除了征漠北、下南阳、定安南以外,专门写了一句:“官吏贪残,非复洪武之旧。”4用大历史的视角来看,朱元璋一辈子坚持五湖四海的用人政策,不完全是提拔新人、清洗旧人,为政治斗争服务。我估计,这是朱元璋吸取宋朝科举文官独大的教训,然后参考元朝重用色目人、回回、儒生的经验,逐渐摸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在汉唐贵族政治退场之后,重建一种能调动官员积极性、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内部互相制衡的政治生态,避免和宋朝一样,因为因循守旧的科举文官而亡国。朱棣修改朱元璋的用人政策,事实上打断了这种全新探索,导致明朝的政治生态极大退步,重新走上宋朝的旧路。中国下一次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可行的新路,已经是20世纪了,即教员在革命运动、生产车间、农村劳模、战斗英雄中选拔干部,而不是只重视名牌大学毕业生。名牌大学毕业生确实有专业知识、有开阔的眼界,但工农群众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老同志不是没有独特的经验。脱离他们,就是脱离群众了。教员,从来不是脱离群众的人。公元1634年,明朝又到了科举殿试的日子,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出题,其中两道是和用人政策有关的题目——士大夫的品行不端,吏治败坏,如何纠正——“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唐宋时文武不分,洪武年间能破格提拔人才,现在的文官队伍,为何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希望参加科举的士子回答这两个问题,崇祯皇帝朱由检,注定是要失望的。如果真的想知道答案,不如问问他的成祖文皇帝。点
2024年5月23日
其他

两个英雄奋斗一生,却被外人摘了桃子

前文阅读:《团结和克己,处理政治危机的最佳手段》4晋文公安抚了晋国的外姓大臣,那他是如何回报秦穆公的,又是如何成为春秋霸主的?其实,晋文公回报秦穆公和成为春秋霸主是一件事,或者说,晋文公是在回报秦穆公的过程中,抓住机会成为春秋霸主的。公元前636年,即晋文公即位的那年,周朝和郑国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发生矛盾,导致周襄王联合戎狄部族讨伐郑国,并命周朝大夫颓叔、桃子到戎狄部族做监军。战后,周狄联军攻克郑国栎城(河南禹县),为了报答戎狄部族,周襄王册封狄女为王后。然而因为周襄王和弟弟王子带一直有矛盾,其父周惠王和惠王后甚至准备废长立幼,凭借齐桓公的帮助,周襄王才继承王位。但王子带始终不服周襄王,周襄王册封狄女之后,王子带便和狄女私通,结结实实的给周襄王戴了一顶绿帽子。周襄王大怒,随即废除狄女,并迁怒于王子带。周朝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戎狄部族必然怨恨周襄王,而在颓叔和桃子看来,戎狄部族对周朝产生怨恨,必然是先斩他们两人啊。为了保住性命,颓叔和桃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奉王子带为主,又以复仇的名义调动戎狄部族,攻破洛阳驱逐周襄王。周襄王一路逃到郑国氾城(河南襄城),同样是为了保住性命,便派出两路使者奔赴秦晋两国,寻求援助。对于秦晋两国来说,这是进取中原的绝佳机会。于是见到周襄王的求援使者以后,秦穆公便屯兵黄河沿岸,狐偃也和晋文公说:“求诸侯,莫如勤王”,鼓励晋文公以援助周襄王的名义进取中原。实事求是的说,这次军事行动是以秦穆公为主,晋文公为辅,但《春秋左传》里写道:“晋侯辞秦师而下”。这句话说明,晋文公和秦穆公出兵之前见过面,商议了“出兵救周”的具体计划,但秦穆公可能觉得路途遥远,便放弃了亲自出兵救周,委派晋文公代表秦晋两国执行任务。换句话说,晋文公是秦穆公的代理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晋文公统帅两军,沿着太行山南下,公元前635年4月迎回周襄王,诛杀王子带。事后,周襄王为了回报晋文公,便把阳樊(河南济源)、温(河南温县)、原(河南济源)、攒茅(河南修武)等四座城池封给晋国,晋文公又任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这四座城池都在太行山和骊戎以南、黄河以北,得到这四座城池,晋文公便实现了晋献公遗愿,打通晋国进取中原的东线通道。同年秋,秦晋两国联合讨伐鄀城。鄀城在河南淅川县以南,毗邻汉水和南阳盆地,处于秦楚的交界处,距离晋国非常遥远,唯一的解释是,晋文公追随秦穆公讨伐鄀城,助秦国打通进取南阳盆地的门户。总的来说,晋文公始终是秦穆公的追随者,大事小事都听秦穆公的号令,但这年的两次军事行动,晋文公收获巨大,秦穆公收获较小。5真正让晋文公和秦穆公地位翻转的,是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系列纷争。晋文公周游列国的时候,宋襄公送了二十乘车,即便宋襄公薨逝,宋成公依然觉得和晋文公有善缘,便在公元前634年,脱离楚国归附晋国。对于楚国来说,要北上进取中原,必须掌控盘踞中原的郑宋两国,宋国归晋,对楚国是极大的打击,于是楚成王立即派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统兵伐宋,并借兵给鲁国伐齐。宋国脱离楚国,楚国伐宋即可,和齐鲁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很大。齐桓公薨逝以后,齐孝公成为齐国国君,但齐孝公不能团结宗室,导致兄弟们都流亡在外,其中七个兄弟都在楚国做大夫——“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拥有这么有利的条件,只要楚成王拥立一个齐国公子替换齐孝公,就能谋取齐国。所以他选定了公子雍。而就在宋国脱离楚国归附晋国的同年,齐孝公统兵伐鲁,鲁僖公命鲁国大夫展喜带着酒肉慰问齐孝公,希望借机劝齐孝公退兵,保住鲁国江山。齐孝公一边吃酒肉一边问展喜:“怕不怕啊?”展喜说了一句:“你刚继位的时候,各诸侯国都认为你能继承齐桓公的功业,维护天下秩序,故而鲁国边境不设防。现在刚过去九年,你总不会放弃维护天下秩序的责任了吧,那样的话,置齐桓公于何地?”——“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展喜用礼法、孝道直击齐孝公软肋,击破齐孝公的心理防线,让齐孝公处于进则违背孝道、退则劳师无功的尴尬境地。齐孝公思考一番,决定两权相害取其轻,调转战车回到临淄,放弃伐鲁。这件事就是《古文观止》的第十六篇文章——《展喜犒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楚国要谋取齐国,鲁国有向齐国复仇的欲望,便发生了楚国借兵给鲁国伐齐的事。现在的局面是楚成王下了一盘大棋,一旦成功,郑、宋、齐、鲁都将是楚国的势力范围,楚国的影响力抵达黄河流域,问鼎中原称霸天下再无悬念。晋文公怎么办,要不要出兵?宋、齐都对晋文公有大恩大德,不出兵的话,天下人怎么看他?丧失天下人心,又如何效仿齐桓公“合诸侯匡天下?”可要是出兵,打不过怎么办?一旦损兵折将,损害了晋国外姓大臣的利益,恐怕连国君之位都保不住。晋文公的顾虑很深,迟迟不能下决心。但晋国的外姓大臣没有这么深的顾虑,只要能出兵参战建功立业,他们都愿意搏一搏,输了无非是重新再来罢了。先轸就提议出兵:“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报答私人恩情,奠定晋国霸业,在此一举,咱们别犹豫了,出兵参战吧。狐偃则提出了具体战略:“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曹国刚归附楚国,卫国刚和楚国联姻,楚国为了给其他国家做榜样,鼓励他们归附,一定不会放弃曹卫。如果我们出兵讨伐曹卫,楚国必定前来救援,到那个时候,齐宋的压力就减轻了。而齐宋的压力减轻,极有可能和晋国联手,共同迎战楚国。一句话,讨伐曹、卫营救齐、宋,再和楚国决战。听完先轸和狐偃的分析,晋文公的战略战术逐渐清晰起来,终于下定决心,出兵参战,进取中原。随后,晋文公设立第三军,命狐毛、狐偃统上军,郤榖、郤溱统中军,栾枝、先轸统下军,赵衰为正卿,荀林父给晋文公驾车、魏武子执戈,组建起37500人、1500乘战车的强悍野战兵团。按照周礼规定,三军已是大国的标准建制。公元前632年正月,晋文公统兵过太行山,以雷霆之势攻克卫国的五鹿城,和刚继位的齐昭公会盟,晋齐结成反抗楚国的统一战线。随后,晋文公击败楚国援兵,逼的卫成公逃往襄牛城(山东范县、卫国边境),鲁僖公诛杀统兵助楚的公子买。黄河两岸的战线基本稳定之后,晋文公便调头南下。3月,晋文公伐曹,4月,统帅晋、宋、齐等诸国联军,在卫国的城濮击败楚国令尹子玉、司马子西,而郑国在晋文公的赫赫兵威之下,不敢再站在楚国一边,5月,郑文公和晋文公会盟,归附晋国。当然,向楚成王承诺的“退避三舍”,晋文公确实兑现了,但那是为了引诱楚军继续深入,拉长楚军的战线,不是道德层面的报恩。短短五个月的时间,晋文公横扫中原,令列国胆寒。经过这场战争,晋文公不仅打掉楚国问鼎中原的野心,还把齐、鲁、卫、曹、郑、宋等诸侯国纳入麾下,事实上取代齐桓公的地位,成为维护天下秩序的那个人。于是在“城濮之战”后,周襄王册封晋文公为侯伯,以周王的名义承认晋文公是天下霸主——“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至此,晋文公超越秦穆公,实现了追随者到主导者的逆风翻盘。完成这样的成就,晋文公只用了五年。这期间有楚国北上的外部条件,有秦国距离中原遥远的内部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晋文公以及晋国外姓大臣发现战机、抓住战机的决断能力。很多时候,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拼的就是双方在关键时刻的决断能力,曹操在官渡战场赌赢了,多尔衮在山海关赌赢了,晋文公也赌赢了。6秦穆公拥立晋文公,原本是希望晋国为秦国服务的,现在晋文公抓住历史机遇,成为周朝和各诸侯国承认的天下霸主,稳稳超过秦穆公一个段位,秦穆公有没有不满呢?肯定有。公元前630年的秦晋伐郑战争,就证明了秦穆公的不满,甚至对晋文公有些忌惮。晋文公周游列国的时候,不被郑文公礼遇,难免怀恨在心。郑国脱离楚国归附晋国,也是在晋文公的兵威下做出的权宜之计,郑国实力并没有受损,晋国也没有用实力降服郑国。而郑国和宋国盘踞中原,晋文公要夯实霸主的地位,必须彻底降服郑宋两国,这个现实需求,和楚成王是一样的。“城濮之战”前宋国便归附晋国,现在只剩下郑国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晋文公便联合秦穆公出兵伐郑,抵达郑国以后,晋文公驻扎函陵,秦穆公驻扎氾南——“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函陵在河南新郑以北,紧邻郑国都城,这里的氾南不是氾城以南,而是氾水以南,大致位置在河南中牟县,距离新郑较远。不论是伐郑的理由,还是秦晋两军驻扎的位置,都证明这次战争是晋文公主导的,秦穆公只是辅助配合。如果你是秦穆公,是不是非常不爽?虽然按照盟约的要求出兵了,但潜意识里是不是希望晋文公失败,借此遏制他的气焰?是不是有一种我得不到的,你也不能得到的报复心理?可能,秦穆公就是这样想的,只是不能明说罢了。秦穆公和晋文公的潜在分歧,显然被郑国捕捉到了,于是郑文公命郑国长者烛之武做说客,到秦军大营见秦穆公,希望能借机分化秦晋。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不说客套话,直接抛出三个和秦国利益相关的问题。其一,秦晋伐郑,郑国必亡,但郑国距离秦国太遥远,伐郑对你没好处啊,千里迢迢的跑过来,你到底图什么?——“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其二,秦国要问鼎中原,必须经过郑国,如果你撤兵回国,郑国便向秦国敞开大门,不用付出代价却收实利,岂不美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其三,晋国贪得无厌,消灭郑国以后,将来一定西征,到时候你怎么办?——“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以上三个问题,都是烛之武揣摩秦晋的心理、处境、利弊,知道秦穆公和晋文公的利益不一致,然后实施的分化瓦解策略。这一点,秦穆公不可能不知道,但听到烛之武的话,秦穆公也不可能不动摇。在内外压力之下,秦穆公最终决定,抛弃晋文公,优先获取秦国的利益。紧接着,秦穆公和郑文公会盟,把郑国向秦国敞开大门的承诺确定下来,并命秦国大夫杞子、逢孙、杨孙留下监视郑国,然后招呼都不打,直接撤兵回国。这件事便是《古文观止》的第十七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秦穆公回国了,晋文公伐郑便功亏一篑,但晋文公驻兵函陵,始终威胁着郑国。正好,郑国公子兰很早就投奔晋文公,于是郑国大夫石甲父、侯宣多请求立公子兰为太子,这样一来,公子兰借晋文公的力量继位,郑国又没有实力和晋国抗衡,将来必定亲近晋国。晋文公没有拒绝的理由,便同意公子兰做郑国太子,然后撤兵回国。晋文公拥立公子兰为郑国太子,相当于间接完成伐郑的战略任务,但因为烛之武和秦穆公的承诺,秦国势力也深入郑国,有了问鼎中原的资格,所以下一场战争,必然是秦晋争夺郑国的战争。这一战,很快就来了。公元前628年12月,晋文公薨逝。听到这个消息,负责监视郑国的杞子立即告知秦穆公,并说他能控制新郑的北门,如果秦穆公统兵伐郑,一定能够成功,秦国称霸天下指日可待。但秦国大夫蹇(jian)叔不同意伐郑。蹇叔的理由很简单,秦国和郑国距离太遥远,必须经过的崤山,又处于晋国的兵锋之下,一旦秦国出兵,晋国和郑国就都知道了,怎么可能成功呢?劳师远征孤军深入,可是兵家大忌啊。秦穆公不听,坚决要出兵伐郑。归根到底,秦穆公是被晋文公整破防了。秦穆公费了很大的心血拥立晋文公,结果晋文公反客为主,现在晋文公不在了,还不能力压晋国一头,天下人如何评价他?他已是一把年纪的老人,必须考虑历史定位的问题。更何况,杞子能控制新郑的北门,秦军只要抵达新郑就能进城,无论如何都没有失败的理由啊。所以在秦穆公看来,伐郑利益极大,不伐郑必遭世人耻笑。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628年12月,秦穆公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统兵伐郑。三名大将都是蹇叔的朋友,蹇叔的儿子也在伐郑队伍里,蹇叔知道秦军必败却无法阻止,非常难过,给他们送行的时候痛哭流涕,还说秦国儿郎都将死在崤山下,再也见不到他们了——“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必御师于崤。”这就是《古文观止》的第十八篇文章——《蹇叔哭师》。事实证明,蹇叔是正确的,秦穆公的个人欲望害了秦国。秦军进入滑国的时候,郑国就得到秦军要来的消息。那时郑文公已经薨逝,公子兰成为郑国国君,史称郑穆公,于是,亲近晋国的郑穆公驱逐杞子、逢孙、杨孙等人,厉兵秣马积极备战。而发现郑国完成战争准备,秦军又失去内应,孟明视知道,伐郑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便消灭滑国,稍微弥补一下出兵的损失,然后整军回秦。路过崤山的时候,果然遭遇晋军截击,秦军大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虏到晋国。就这样,秦穆公被挡在崤山以西,彻底失去了问鼎中原称霸天下的资格。可以说,晋文公是时来天地皆同力,秦穆公是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就是命运吧。7尽管秦穆公和晋文公明争暗斗,但并没有破坏“秦晋之好”的大局。晋文公做国君的时候,把庶子公子雍送到秦国,一路做到秦国亚卿,深受秦穆公的重用。晋文公薨逝以后,公子驩(huan)继位,史称晋襄公,而晋襄公的正室夫人是来自秦国的穆嬴。这样的关系,可谓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但后续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还是瓦解了秦晋的关系,导致两国走向不同的方向。公元前622年,赵衰去世,其子赵盾成为晋国正卿,《史记·晋世家》写道:“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赵盾代赵衰执政。”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和晋襄公陆续薨逝,秦晋都要拥立新君。秦国的新君没有疑问,太子罃继位,史称秦康公。秦康公的母亲是晋文公的异母姐姐,即晋文公是秦康公的舅舅,那么对于秦康公来说,自然是希望延续秦晋之好,最佳的选择就是拥立公子雍,成为晋国国君。晋国的赵盾也认为,晋襄公的太子夷皋年幼,不能处理国事,而公子雍已在秦国历练多年,拥立公子雍,不仅能立即开始处理国事,还能延续秦晋之好,让晋国有强大的外援。于是,赵盾和秦康公达成共识,命人到秦国迎接公子雍。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发生了两件事。其一是秦康公为保证公子雍成功继位,给他配备了大量的秦国步兵,防止公子雍回晋国以后被人架空甚至谋杀。很明显,秦康公和公子雍是在防备赵盾。那么在赵盾看来,公子雍继位以后,自己极有可能被剥夺正卿职位,遭遇杀身之祸,甚至是毁家灭族。其二是穆嬴抱着太子夷皋到赵盾府邸,请求赵盾按照礼法,拥立晋襄公的嫡子、太子夷皋继位。一个是可能杀自己的,一个是来求自己的,赵盾做出选择并不难。于是赵盾改变主意,决定拥立太子夷皋继位,随后亲自统兵抵御公子雍,秦晋两军在令狐大战一场,秦军战败,公子雍不知所踪。太子夷皋,便是晋灵公。从此以后,“秦晋之好”成为前尘往事,赵盾崛起为晋国最大的权臣,晋国正式走上“三家分晋”的历史进程。晋文公和秦穆公都是一世英雄,两位国君奋斗了一辈子,以天下为棋盘的明争暗斗,也称得上波澜壮阔,临了临了,却是外姓大臣摘了桃子。这真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点
2024年4月16日
其他

团结和克己,处理政治危机的最佳手段

前文阅读:《国家的兴衰,早已埋下伏笔》1“师爷,当夫妻最要紧的是什么?”“恩爱”“师爷,当县长最要紧的是什么?”“忍耐”恩爱是团结,忍耐是克己,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做到这两条,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春秋时期的晋惠公,既不能团结外姓大臣,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最终被朝野抛弃,而其兄长晋文公,却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团结外姓大臣,兼顾县长和夫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51年9月,晋献公薨逝,大夫里克诛杀公子奚齐和公子卓子,成为把持晋国朝政的权臣。而流亡秦国的公子夷吾,在大夫郤芮的建议下,用五座城池贿赂秦穆公,希望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并许诺继位之后,把汾阳封给里克。秦穆公认为利益巨大,便和齐桓公联手送公子夷吾回晋国,里克得到封地,也不反对公子夷吾,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子夷吾顺利继位,史称晋惠公。“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春秋左传》。“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史记·晋世家》。然而,晋惠公成为国君之后,认为地位已经稳固,便不向秦穆公割让城池,又以权重势大为理由诛杀里克,气的里克大骂了一句:“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尽管晋惠公有千万种理由,但结果是确定的——晋惠公毁约了,丧失了秦国等诸侯国的信任,更让晋国的外姓大臣充满不安全感。简而言之,晋惠公的政治信用破产。公元前647年,晋国爆发大饥荒,晋惠公向秦穆公求救。秦国大夫公孙枝认为,既然晋惠公的政治信用破产,秦国完全可以趁机讨伐晋国,必定大获全胜。但秦国大夫百里奚是厚道人,说天灾流行是正常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秦国呢,秦国应该救助晋国。秦穆公思考一番,觉得晋惠公有错,晋人无罪,秦国不能以晋惠公的错连累全部晋人,便同意了晋惠公的请求,向晋国输送大量的粮食。这是晋惠公挽救政治信用的最佳机会,可惜的是,晋惠公没有把握住。次年冬天,秦国爆发大饥荒,按照百里奚和秦穆公的想法,晋惠公应该向秦国输送粮食,回报秦国的恩情,但晋惠公拒绝了,放任秦国饥荒蔓延,根本没有救助秦人的想法。“僖公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无论是护送回国继位还是输送粮食,秦穆公都对晋惠公有大恩大德,晋惠公不报答就罢了,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秦穆公的底线,秦穆公大怒,便于公元前645年起兵伐晋。秦穆公统兵渡过黄河以后三战三胜,逼近韩原(山西河津县和万荣县之间),晋惠公大惊失色,问大夫庆郑:“怎么办”,庆郑非常不客气:“君实深之,可若何”,这不都是你造成的吗,还问什么问?无奈之下,晋惠公统兵到韩原迎战,结果一战而败,被秦穆公俘虏回秦。军事问题可以在战场上解决,俘虏晋惠公是政治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秦国的公子絷(zhi)提议,诛杀晋惠公以绝后患,但公孙枝说,晋国的国力强盛,现在没有灭亡的迹象,不如送晋惠公回国,留太子圉(yu)在秦国为质。公子絷的提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公孙枝的提议,倒是非常考究。晋惠公是秦穆公拥立的,但因为晋惠公的反复无常,秦穆公没有实现“晋国亲秦”的战略构想,那么用战争教训晋惠公之后,再把他送回去,可以向晋国显示宽大。留太子圉在秦国为质,则可以从小培养他的亲秦心理,给将来实现“晋国亲秦”的战略构想做准备。想明白这一层,秦穆公便同意公孙枝的提议,与晋国谈和。“僖公十五年,公子絷曰:不如杀之,无聚慝焉。子桑曰: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大成。晋未可灭,而杀其君,只以成恶。乃许晋平。”听闻秦国君臣的决定,晋惠公立即命大夫郤乞召来阴饴甥,让他和秦穆公谈判,并拨出大量公田赏赐晋国大臣,希望他们能努力工作,营救自己回国。郤乞是拥立晋惠公的郤芮族人,阴饴甥是晋惠公的外甥,因为吕、瑕、阴三城都是他的封地,所以也可以称为吕饴甥、瑕吕饴甥。可以说,他们两人是晋惠公最亲信的人。10月,阴饴甥到了秦国王城(陕西大荔),见到秦穆公。秦穆公开门见山,问阴饴甥:“晋国战败之后,朝野是否团结?”阴饴甥答道:“国君被俘亲人战死,底层晋人非常愤怒,准备拥立太子圉为国君,然后筹备粮食和军械向秦国复仇。高层大臣虽然知道晋惠公的错误,但依然拥护晋惠公,要求向秦国复仇。”阴饴甥表面上说晋国朝野不团结,实际上已经表达了晋国朝野同仇敌忾的意思。于是秦穆公又问:“晋国朝野对晋惠公的前途怎么看?”阴饴甥答道:“底层晋人觉得,我们要向秦国复仇,秦国怎么可能放国君回来?但高层大臣觉得,晋国已经知罪了,秦国一定不会为难国君。况且秦国惩罚不服从的人,事后又不取人性命,天下诸侯一定称赞秦国的恩德,仅凭这件事,秦国足以成就霸业。这么有利的事,秦国怎么可能不做呢?”阴饴甥给秦穆公戴了一顶高帽子,也给秦穆公释放晋惠公做了理论铺垫。既然不准备诛杀晋惠公,晋国又举国动员准备复仇,释放晋惠公还能获得国际声望,秦穆公释放晋惠公便毫无心理负担。这段阴饴甥和秦穆公的对话,就是《古文观止》的第十二篇文章——《阴饴甥对秦伯》。只读《古文观止》的文章,你可能会有一种阴饴甥力挽狂澜的感觉,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能知道,秦穆公要的是体面,阴饴甥用谈判技巧给了秦穆公体面,从而完成了一场流传千古的谈判。实力永远是谈判的后盾,谈判技巧只是锦上添花。公元前645年11月,秦穆公释放晋惠公,两年后,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兑现了承诺,秦穆公又把女儿嫁给太子圉,正式开始晋国太子培养计划。如果事情就这样下去,公子重耳根本没有机会做晋国国君,晋国也不可能成为秦国的大敌,秦穆公将成为真正的春秋霸主。但问题在于,太子圉做了五年质子,公元前638年便抛弃妻子怀嬴,独自跑回晋国去了,次年九月,晋惠公薨逝,太子圉继位,史称晋怀公。晋怀公独自回国,说明他不在乎秦晋联姻,成为晋国国君不是秦穆公拥立的,他便不会对秦穆公感恩戴德。这两件事意味着,秦穆公的晋国太子培养计划、“晋国亲秦”战略构想都失败了。为了弥补损失,秦穆公必须重新选择一位晋国公子,拥立为国君。2公子重耳自蒲城逃亡以后,虽然有一些颠沛流离,但整体来说,日子不错。他离开蒲城,立即带着狐偃、赵衰、魏武子等亲信跑到母亲出身的戎狄部族,投奔外公和舅舅们。这期间戎狄部族讨伐廧咎如(赤狄分支)的时候,俘虏了叔隗、季隗两姐妹,都送给公子重耳。公子重耳娶了年纪较小的季隗,生下伯鯈(tiao)、叔刘二子,把年纪较大的叔隗送给赵衰,他们两人生育一子,取名赵盾。公子重耳和亲信们在戎狄部族整整住了十二年,等阴饴甥与秦穆公谈和、晋惠公确定送质子以后,秦晋关系暂时缓和,公子重耳害怕晋惠公调兵讨伐,便离开戎狄部族,开始周游列国。他们一路向东,翻越太行山来到卫国,卫文公可能觉得公子重耳没有价值,根本不招待他们。再向东走,便是齐国。齐桓公是雄才大略的天下霸主,非常清楚“流亡公子奇货可居”的道理,不仅把公子重耳视为座上宾,送给二十乘车做见面礼,还把女儿嫁给他。在齐国住了一段时间,公子重耳的意志有些消磨,想住下不走了。但亲信们追随他逃亡是要谋取更大的富贵,怎么可能同意他长期滞留齐国?夫人姜氏也认为,公子重耳应该志在四方,不能留恋温柔乡,于是姜氏和狐偃合谋,用酒灌醉公子重耳,然后离开齐国。路过曹国,公子重耳受到曹共公的羞辱,但在宋国受到宋襄公的礼遇,又收获二十乘车。随后,公子重耳到了郑国,没有受到郑文公的礼遇,便南下楚国。楚成王和齐桓公一样,意识到公子重耳的价值,问道:“如果我送你回晋国,你准备如何回报我?”公子重耳给了明确的答复:“如果你能送我回晋国做国君,将来晋楚两国在中原交战,我主动后撤九十里”——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春秋诸侯行军,每天行走三十里,休息一晚再走,称为一舍,三舍就是九十里。听到这句话,楚成王确定公子重耳是有政治野心的人,值得投资,但楚国和晋国距离遥远,楚成王便把公子重耳送到秦国,一方面可以让公子重耳自秦国回晋,另一方面可以给秦穆公送个人情。就这样,公子重耳和亲信们到了秦国。此时是公元前637年,秦穆公正因为晋怀公的事发愁,准备拥立新的晋国公子取代晋怀公,见到公子重耳,秦穆公都不禁感叹一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于是秦穆公送给公子重耳五个秦国女子,再结秦晋之好,其中一个就是侍奉过晋怀公的怀嬴。而此时晋怀公也犯了大错误。因为晋怀公的根基不稳,害怕公子重耳回国夺位,便要求晋国外姓大臣的家族成员放弃追随公子重耳,并下达最后的归国日期,一旦到了日期还没有回来,就永远不要回来了。“僖公二十三年九月,晋惠公卒。怀公立,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晋怀公是要剥夺公子重耳的政治身份,永远流放国外。狐偃之父狐突是晋国大夫,晋怀公便命令狐突,召狐偃回来。可能是想分别押注,可能是坚持一臣事一主,反正,狐突拒绝召狐偃回国。晋怀公大怒,下令处死狐突。晋怀公想用严刑峻法震慑外姓大臣,但在外姓大臣看来,晋怀公一言不合就杀人,实在太没有安全感了,如果不换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大夫卜偃就说的很清楚:“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其何后之有?”这就意味着,晋怀公在失去秦国外援之后,又失去掌握实权的晋国外姓大臣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636年正月,秦穆公出兵送公子重耳等人渡过黄河,一路向西北前进,令狐、桑泉、臼衰三城陆续投降公子重耳。而晋怀公感受到危险,立即派兵前去阻拦。如果公子重耳和晋军交战,敌众我寡,肯定打不过,怎么办?《春秋左传》写道:“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这句话非常简单,背后却是复杂的政治利益交换。抵达庐柳的晋军都是晋怀公派过去的,愿意服从秦国公子絷的命令退到郇城,有三个可能的原因——1、晋国曾败给秦国,现在不敢和秦国公子起冲突。2、秦穆公在晋军中有暗线。3、公子重耳通过公子絷,向晋军将领许诺,事成以后进行赏赐。如果这三个原因成立,那么狐偃在郇城和秦晋大夫会盟,便是利用会盟的形式,正式承认给晋军将领的赏赐,以及代表公子重耳,重申秦晋之好的诺言。做完这一切,公子重耳便成为晋军的新主人,所以他进入晋军大营,抚慰晋军将士。随后,公子重耳按照晋国国君即位的惯例,回到曲沃,朝拜晋武公庙,同时派兵诛杀已逃往高粱城的晋怀公。公子重耳,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文公。3晋惠公、晋怀公不能团结外姓大臣和秦国外援,又不能克制自己的集权独尊欲望,所以才国破家亡,为天下笑。现在晋文公即位,要想坐稳国君宝座并振兴晋国,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事实上,在丧失权力制衡、外姓大臣一家独大的晋国,国君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外姓大臣深度捆绑,借此获得他们的支持,然后利用外姓大臣希望获得封地、开拓政治版图的欲望,争霸中原开疆拓土。和现代类比的话,晋国的外姓大臣相当于美国的军工集团、金融资本集团,晋国国君相当于美国总统。所以《史记·晋世家》里写道:“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晋文公的政治手段,其实就这么简单,牢牢抓住“团结”和“克己”两项原则,能封的都封,能赏的都赏,尽量不遗漏一人。具体的封赏过程,《春秋左传》里讲了两个故事,很有意思。早年间太子申生自缢以后,晋献公命宦官寺人披讨伐蒲城。原本晋献公的命令是到蒲城以后,休整一夜再战,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但寺人披没有休整,抵达蒲城就去围剿晋文公,逼的晋文公跳墙逃跑,袖口都被寺人披斩下一角。再慢一步,晋文公就没命了。现在晋文公回国即位,寺人披便前来求见,但晋文公拒绝见他,还命人前去责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虽然你是执行晋献公的命令,但就不能放我一马?那只断袖仍在,我忘不了以前的事,你走吧。听到晋文公的话,寺人披说了一大段话,其中两句很高明——“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严格执行国君的命令,是自古以来的制度,为国君分忧解难,要尽全力而为之。这句话,寺人披把自己定位为晋献公的忠臣,而不是晋文公的仇人,言外之意就是,以前我忠于晋献公,以后也会忠于你晋文公。“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当年管仲辅佐公子纠夺位,差点射死齐桓公,但齐桓公不念旧仇,反而任命管仲为相,两人共同缔造齐国霸业,这才是国君应有的胸怀。如果你不愿意效仿齐桓公,那我自己走,不用另行吩咐。但你要想清楚,一旦我走了,晋国朝野会认为你不能容人,到时候走的人更多。这句话,寺人披把自己定位为“千金买马骨”的马骨,而不是谋封赏求富贵的小人,目的就是告诉晋文公,如果你能原谅仇人,其他人就安心了,你更容易团结外姓大臣。寺人披的话,晋文公听明白了,立即召见寺人披,委以重任。寺人披和晋文公的对话,便是《古文观止》的第十四篇文章——《寺人披见文公》。晋文公周游列国的时候,追随者中有一人叫介之推,地位不高,魏晋的杜预说介之推是“文公微臣”,做过的唯一一件大事,是在晋文公没有食物时,从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给晋文公食用。经过漫长的时间,晋文公可能已经忘记这件事了,即位以后又事务繁杂,便没来得及赏赐介之推,介之推也没有主动要求赏赐。为什么呢,难道介之推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不是介之推不喜欢赏赐,而是介之推能认清形势。他说:“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只有晋文公在世,在晋惠公和晋怀公丧失人心的背景下,除了晋文公以外,再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做晋国国君。既然如此,赏赐是晋文公的恩德,不赏赐是晋文公的本分,还争什么呢?说罢,介之推便和母亲到绵山隐居,直到死都没出来。介之推是清醒的人,但不受赏赐而隐居的事,还是在晋国传开了,成了晋文公必须正面回应的舆情。如果晋文公处理不当,那么团结外姓大臣、收拢人心的一切努力都白费,可要是继续赏赐的话,介之推都隐居了,怎么赏赐?晋文公思考一番,决定坦诚相待。他派出人马到处寻找介之推,间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流露出悔改的意思。寻找介之推失败之后,晋文公又把绵山围起来,虚封给介之推,最后说了一句:“以志吾过,且旌善人。”经过这么一番处理,晋文公把对自己不利的舆情,转化为忠君爱国的标志性事件,消除了一场政治危机。说到底,晋文公赏赐介之推这个社会性死亡的人,是给活人看的。这件事便是《古文观止》的第十五篇文章——《介之推不言禄》。就这样,晋文公通过赏赐团结外姓大臣,通过克己和外姓大臣形成权力平衡,君臣深度捆绑,真正坐稳国君之位。全文较长,分两篇发,以上是上半部分,明天发下半部分。点
2024年4月15日
其他

马英九,能不能做台湾的张义潮?

1最近,马英九访问大陆,并得到大领导的接见,给了最高的接待规格。和以往不同的是,马英九这次访问大陆,带了一批台湾青年,还喊话大陆群众到台湾去玩,主动推进两岸交流。可能有人觉得,马英九是在政治失意、国民党惨败的背景下,通过访问大陆来增加政治筹码,给未来政治翻身以及旧部上台做准备。这个可能是存在的,但不可忽略一个事实,马英九已经75岁了,政治生命即将结束,按照历史经验,这个年纪的政治人物,不能不考虑历史定位。所以马英九带着台湾青年访问大陆,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意识到统一趋势不可阻挡,便积极推动两岸青年交流,想在更大的政治空间内,谋生前身后名。如果和平统一,积极访问大陆并推动青年交流的马英九,自然是台湾的教父级人物,同时也是我们必须高高举起的标志性人物。如果武力统一,访问过大陆并做出成绩的台湾青年,必然是统战对象,参与到台湾重建的工作中,到那个时候,他们也要尊马英九。也就是说,马英九想造时势。不论马英九的目的是什么,这种事,起码对我们是有利的。于是我们以最高规格接待马英九一行,配合马英九一起造时势,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增加统一的筹码。所以返回台湾后,马英九重提“九二共识”,发表感言时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我也希望台湾的年轻人抛开意识形态,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连结,不是政治切得开的。”从这次访问大陆的表现来看,马英九已经开始效仿晚唐的张义潮,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去年马英九访问大陆时,我写了一篇张义潮回归大唐的文,今年马英九访问大陆,感觉依然很应景,就重新发一下,我们再来聊聊张义潮和归义军,借用历史的经验,剖析现实,展望未来。2公元755年11月,范阳等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15万,南下攻城略地,掀起改变中国历史的“安史之乱。”那时唐玄宗李隆基正在华清宫,听说安禄山造反,并没有当回事,抱着轻松的态度召朝臣们商议对策。宰相杨国忠说:“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正回朝述职,也对李隆基:“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听到宰相和大将的话,唐玄宗李隆基也放下心来,派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到洛阳募兵6万,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募兵5万,分别出师抵御叛军。由于安禄山麾下都是东北精锐边军,封常清和高仙芝都出自西北边军,李隆基的安排,本质上是用西北边军抵御东北边军。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隆基紧接着又下了一道诏书:“其朔方、河西、陇右兵留守城堡之外,皆赴行营,令节度使自将之,期二十日毕集。”整个河西走廊的西北边军精锐,都被李隆基调到长安,用来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但是因为唐军大意轻敌,指挥不统一,再加上宦官监军边令诚挑拨离间,导致唐军一败再败,“官军狼狈走,无复部伍,士马相腾践,死者甚众。”李隆基大怒,将封常清和高仙芝赐死。唐军失去大将,但战争还在继续,正好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长安养病,李隆基便封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统兵8万,和各路勤王之师一起围攻洛阳。然而出兵之后,李隆基又起疑心了:“安禄山能反,哥舒翰凭什么不能反?”于是不敢让哥舒翰在长安附近驻扎,不断派宦官到军营,催促哥舒翰出关决战。结果准备不足的哥舒翰大败,被叛将火拔归仁绑在战马上,投降了安禄山。此战过后,潼关陷落,李隆基知道长安守不住了,便带着文武百官巡幸四川,刚走到马嵬驿的时候,遇到哥舒翰麾下骑将王思礼,随即封王思礼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即令赴镇,收合散卒,以俟东讨。”在马嵬驿赐死杨贵妃后,太子李亨带着2000兵马离开李隆基,由于他曾经兼任朔方节度大使,便北上灵武,准备继续征调西北边军,东出平叛。公元756年7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随即给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下诏,命他带五千兵马赶赴行在灵武,又给安西下诏,命行军司马李栖筠发七千兵马,助朝廷平叛。.........不到一年的时间,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唐军,就被李隆基和李亨抽调一空,用到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场上。而西北边军调动,意味着大唐对河西走廊、西域的控制力直线下降。盛唐时期,河西走廊是非常繁荣富庶的,《资治通鉴》里说:“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而且安西、北庭、河西三镇节度使掌管13.7万士兵、战马2.7万匹,牧马27万匹、牛羊杂畜百万头。不论是经济、军事、地缘,河西走廊都可以说是大唐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大唐抽调西北边军平叛的结果就是,大唐事实上放弃了河西走廊,和大唐征战百年的吐蕃,便趁河西走廊出现权力真空的机会,不断北上攻城略地。到公元763年,吐蕃便攻陷兰、河、廓、秦、成、渭等州,切断大唐和河西走廊的联系。此后二十年,吐蕃陆续攻陷凉、甘、肃、瓜、沙等洲,兵锋一度进入河套地区,从西北两面包围了长安,正所谓“吐蕃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可以说,河西走廊的陷落,完全是大唐东西边军内战的结果。3吐蕃占领了富庶的河西走廊,但吐蕃的治理模式太落后了,和河西走廊的经济、社会环境根本不匹配。据藏史《贤者喜宴》记载,吐蕃的社会阶级以“告身”为标志,而告身又分为六种十二级,用来区别贵贱,等级最高的是金玉告身,次一级是银,再次一级为铜,分别匹配赞普、尚论、兵马元帅、部落长等吐蕃军政等级。在这种社会等级制度下,赞普是全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赞普把土地和牧场封给贵族,贵族再封给军政官员,军政官员再封给庸奴,也就是真正的劳动者。通过层层分封,吐蕃建立起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这个社会结构,其实就是周朝分封的翻版,相比大唐来说,已经落后一千多年了。所以吐蕃的社会结构是非常粗糙的,运用到日常治理上,几乎充斥着各种暴力行为。占领河西走廊以后,吐蕃得到五十多万人口,但吐蕃统治者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河西人民根本不值得信任,也就不能以“国人”来对待,于是吐蕃统治者将五十多万人口“悉以为奴仆。”换句话说,你们就安心做最底层的劳动人口吧,享乐没你们的份,苦力活必须全包。而且吐蕃的各级统治者,随时可以对河西人民进行肉体处罚,要么挖眼,要么砍掉手脚,要么剥皮,非常残酷。河西人民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自然对大唐故国生出无比怀念之情,以至于每到岁末,必向东方叩拜,聊表思念。公元790年,吐蕃攻陷关中,在一番烧杀抢掠之后,俘虏了一万多青壮男性,路过甘肃安化峡时,吐蕃将领告诉他们:“从尔辈东向哭辞乡国”,但吐蕃将领绝不是发善心,他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是让这一万多人安心到吐蕃做奴隶。结果一万多人齐声痛哭,其中千余人投入峡谷自尽。公元821年,也就是唐穆宗长庆年间,大唐准备和吐蕃会盟和好,大使刘元鼎路过龙支县时,大唐遗老痛哭流涕——“言从军没于此,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问天子安否?”大唐丢失河西走廊已将近六十年,那些从中原到河西参军的老兵们,还是对大唐故国念念不忘,问大唐朝廷是不是记得他们,天子是不是身体健康。可以说,河西人民心向大唐故国,一方面是大唐的辉煌成就确实吸引人,另一方面是吐蕃的统治太落后,根本不能征服河西的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河西归回大唐,便是人心所向。公元842年,机会终于来了。吐蕃达磨赞普有个宠臣,凭借达磨赞普的赏识,做到吐蕃国相。后来达磨赞普死了,这个宠臣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便拥立达磨赞普小舅子的儿子,做了吐蕃赞普。这番操作,相当于大明朝的朱元璋死了,丞相胡惟庸拥立郭宁妃的哥哥、武定侯郭英的儿子做了大明皇帝。这算怎么回事?于是吐蕃朝野都不服气,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名,和青海节度使共同起兵,自称国相,准备夺取吐蕃的军政大权。同年,论恐热便攻克渭州,击败真正的国相尚思罗,本部兵马和招降的俘虏加在一起,总兵力达十余万,史称“自渭川至松州,所过残灭,尸相枕籍。”第二年,论恐热忌惮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亲统大军征讨,结果尚婢婢诱敌深入数十里,并派骑兵截断论恐热的退路,两路夹击之下,“论恐热大败,伏尸五十里,溺死者不可胜数。”从此以后,吐蕃便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中。一百年前,大唐内乱,吐蕃趁机夺取河西走廊,一百年后,吐蕃内乱,那么大唐也要策划恢复河西走廊。公元844年,大唐朝廷听闻吐蕃内乱的消息,便提出恢复河西走廊,并任命给事中刘濛为巡边使,让他准备粮草器械,训练天德军、振武军、河东的兵马,准备西征。但是没等大唐正式出兵呢,在吐蕃一片混乱的局面中,公元849年初,秦州、原州、安乐州、石门关等七座关城便来归附大唐,唐宣宗在延喜门召见河西父老,他们欢呼雀跃,当着唐宣宗的面脱下吐蕃服装,换上大唐衣冠。也就是说,凭借吐蕃内乱的外部条件,大唐曾经出现盛世的内部条件,大唐兵不血刃便恢复甘肃、宁夏一带的大片国土。而就在差不多相同时间,沙洲地区也爆发了一场反抗吐蕃的起义,这场起义真正恢复了大唐的河西走廊,也在史册里留下一个响亮的名号。4在吐蕃攻陷河西走廊的过程中,沙洲(敦煌)抵抗的时间最长,沦陷的时间最晚。早在公元770年前后,为了和吐蕃打持久战,河西节度使幕府便迁移到沙洲,河西节度使周鼎兼任沙州刺史。也就是说,沙洲是大唐在河西走廊的最后一块根据地。随着吐蕃的攻势越来越猛,周围地缘环境的急剧恶化,沙洲逐渐沦为一座孤城,周鼎向安西四镇求援,但安西本来就兵力不足,能坚守龟兹等地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来救援沙洲。周鼎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准备焚烧城池,带着军队和人口东归。但沙洲兵马使阎朝不同意,认为周鼎的做法是投降主义,便杀掉周鼎,亲自统领沙洲的事务。然而在吐蕃的优势兵力面前,沦为孤城的沙洲,也坚持不了多久。阎朝坚守沙洲11年,沙洲的粮食终于耗尽,军械铠甲也年久失修,已经没有再战之力。阎朝得到吐蕃“不迁徙百姓”的保证后,便开城归降吐蕃。但,沙洲人民并不甘心接受吐蕃的统治。因为沙洲做为大唐最后沦陷的地方,在数十年的持久抗战中,接收了大量的河西走廊精英人才,这些人才都把沙洲视为抵抗吐蕃的最后根据地。换句话说,凡是有血性有骨气的河西精英,都到沙洲了。这些人怎么可能甘心接受吐蕃的统治呢?在这样的背景下,世代在沙洲军队服役的张议潮,自然而然的产生了“阴结豪英归唐”的想法。公元848年,吐蕃内乱造成河西走廊兵力空虚,“三州七关”已经起义,此外吐蕃的尚婢婢为了对抗论恐热,也传檄河西走廊,说你们都是唐人,现在吐蕃无主,正是回归大唐的机会——“汝辈本唐人,吐蕃无主,则相与归唐,毋为恐热所猎如狐兔也。”于是,已经积累多年的张议潮,便带领沙洲豪杰们发动了起义。关于起义过程,《资治通鉴》里只有一句话:“议潮,沙洲人也。时吐蕃大乱,议潮阴结豪杰,谋自拔归唐。一旦,率众披甲噪于州门,唐人皆应之,吐蕃守将警走,议潮遂摄州事,奉表来降。”整个过程简单而枯燥。但张议潮起义这么简单,背后却是河西人民百年来不断反抗吐蕃的历史进程,是吐蕃暴政激起的强烈反弹,是心怀大唐故国的沙洲人心。随后,张议潮以沙洲为根据地,陆续收复瓜、甘、肃、伊、西、河、兰等十个州,并丈量田亩申报土地,做为收取赋税的依据,把沙洲部分人口迁徙到新收复的州,做为恢复唐土的长远根基。公元851年10月,张议潮派兄长张议潭出使长安,将河西十一州的版图和户口交给大唐,朝廷为表彰忠义迎回河西,决定在河西十一州设立归义军,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归义军控制下的河西走廊,“西接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至此,沦陷吐蕃七十余年的河西走廊,正式回归大唐。当然了,在河西归唐的宏大叙事下,大唐和归义军还有一些不能摆到台面上说的博弈。对于张议潮来说,在反抗吐蕃暴政、河西人心思唐的大背景下,不可能脱离大唐独立统治河西走廊,那么得到大唐的认可,以节度使的身份做河西领袖,便是最好的选择。但归义军毕竟是沦陷地区的归正势力,要得到大唐朝廷的信任,必须送地位较高、身份最亲的人到长安做人质。于是张议潮的兄长张议潭,就到了长安做人质,做为交换,张议潮以侄子张淮深为接班人,统领沙洲。公元867年,张议潭在长安去世,张议潮放弃归义军节度使的职位,以69岁的高龄到大唐做人质,被大唐封为右神武统军,归义军的军政大权留给侄子张淮深。而对于大唐来说,归义军送人质是远远不够的。河西走廊是张议潮一手收复的,归义军是河西走廊的实际统治者,虽然人心思唐,但大唐朝廷在河西没有实际控制力,把河西走廊的安全,寄托在“归义军不会造反”的假设上,大唐不放心。所以大唐必须寻找一个制衡归义军的筹码。公元863年2月,大唐设立天雄军节度使,管辖秦、成、阶、渭四州。3月,张议潮统帅7000番汉兵马收复凉州,大唐随即设立凉州节度使,管辖凉、西、临、鄯、洮、河六州。连同归义军节度使一起,河西走廊就有了三个节度使。其中天雄军节度使是长安的西部门户,负责拱卫长安。真正制衡归义军的是凉州节度使,因为凉州处于河西走廊的东部,西州在河西走廊的西部,都是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区。大唐控制了凉州和西州,也就控制住了归义军,即便归义军要造反,或者和关东节度使一样胁迫大唐,大唐也能快速出兵解除危机。这就是张议潮带着河西归唐之后,隐藏在水面下的博弈。5公元872年,张议潮在长安宜阳坊的家里去世,以74岁的高龄走完一生。虽然2年后黄巢和王仙芝就起义了,大唐进入风雨飘摇的乱世,但那是因为大唐已经立国二百余年,走到历史周期律的尾声了,和张议潮、归义军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在黄巢和王仙芝起义前,不论是大唐谋划恢复河西,还是对张议潮和归义军的处理都可圈可点,尽最大的努力,兼顾了张议潮、归义军、大唐的三方利益。最终大唐得到了河西走廊的主导权,归义军控制河西半壁二百年,张议潮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进入史册。可以说,这样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现在新的历史版本里,美国相当于吐蕃,中国依然是大唐,台湾则是河西走廊。如果马英九的时势能成功造起来,马英九或者其他什么人,真的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张义潮。那样的话,解放军战士就能避免流血牺牲,避免和美日爆发军事冲突,我们也能把澎湖列岛变为新时代的凉州,“张议潮”和部属们得到丰厚的利益,简直是多赢。点
2024年4月11日
其他

国家的兴衰,早已埋下伏笔

1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君以此始,亦必以终”,指的是国家或个人的成功经验,极有可能成为其衰败的客观因素。春秋时期晋国的“曲沃代翼”,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晋国始祖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周成王时期,周公旦出兵诛灭唐国,便把唐国故地封给唐叔虞,唐叔虞薨逝以后,其子即位,改唐为晋,晋国正式出现在史册里。《史记·晋世家》里写道:“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唐叔子燮,是为晋侯。”从这条史料来看,晋国位于山西南部、汾河以东,大致是现在山西临汾、运城和长治、晋城的交界地区。周朝把唐叔虞封在这里,是有深意的。周朝定都陕西关中的镐京,镐京的门户要地,又是山西西南的汾河流域,而汾河流域遍布戎狄部族,那么周朝分封晋国的目的便是,坚守汾河流域,拱卫镐京,并消灭戎狄部族,开疆拓土。于是呢,周朝给晋国下了一条训辞——“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和戎狄部族的战争胜败,直接影响到晋国的国运,甚至是一种政治正确。周宣王时期,晋穆侯追随王师讨伐条戎、奔戎,结果大败而回,晋穆侯非常不满,回到国都以后,恰逢嫡长子诞生,晋穆侯便取名为“仇”,给人一种铭记战败教训、日后必定复仇的感觉。三年以后,晋穆侯讨伐千亩(山西安泽县)的戎狄部族,大获全胜,正好那年嫡次子诞生,晋穆侯便取名为“成师”,纪念战功。这两个名字,原本都是很正常的,然而在晋国的特殊环境下,这两个正常的名字,却有了不正常的意味。可能在晋国朝野看来,公子仇伴随着战败而生,浑身上下充满不详的气息,如果公子仇成为国君,晋国如何消灭戎狄部族,又如何拱卫镐京?所以在晋穆侯薨逝以后,继位的是其弟殇叔,公子仇逃亡国外。晋国临时变更继承人,事实上是晋国朝野的集体意志,甚至有可能是周宣王在背后操纵,因为周宣王也害怕晋国不能履行职责。直到周宣王驾崩,公子仇才返回晋国,诛杀殇叔,自立为晋国国君,《史记·晋世家》的原文是:“殇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周宣王驾崩才回国,说明公子仇非常忌惮周宣王。“率其徒”,指的是公子仇只有个人势力,没有得到晋国朝野的支持。“袭”,更说明公子仇不是堂堂正正击败殇叔,而是暗杀、下毒之类的下作手段。从此以后,公子仇便成为历史上的晋文侯。正因为晋文侯的合法性不足,便有了极强的投机性。周幽王时期,晋文侯先是支持周幽王讨伐申国、鄫国以及依附申国背叛周幽王的太子姬宜臼,但周幽王战败、太子姬宜臼成为周平王以后,晋文侯立即改换门庭,以最高的姿态护送周平王东迁,换来一句“周之东迁,晋郑是依。”这件事让晋文侯获得周朝的承认,正式成为合法的晋国国君。但晋文侯依然给晋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为晋国朝野不支持晋文侯,那么晋文侯成为晋国国君之后,晋国朝野一定要分化重组,形成山头林立的各路政治势力。晋文侯为了拉拢反对者,必然要让渡大量的利益。于是在晋文侯薨逝以后,晋国政局彻底糜烂,继位的晋昭侯完全控制不住。《诗经·唐风·山有枢》里写了一句:“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你有庭院房屋,却不打扫清除,你有钟鼓,却从来不敲打,等你死去,这些就都是别人的了。这首诗,其实就是晋国朝野发现晋昭侯不能收缴赋税、不能维护礼乐,才写出来讽刺他的。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晋国有多么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晋昭侯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把晋国故都曲沃,封给叔叔成师,此后成师便称为曲沃桓叔。2关于晋昭侯封曲沃桓叔,《春秋左传》里写道:“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故封桓叔于曲沃”,即晋文侯薨逝以后,晋国爆发内乱,晋昭侯为了平息内乱,故而封成师为曲沃桓叔。“故封”两字,是这句话的精髓。那时晋国国都在翼城,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境内,曲沃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境内,这样的地理位置,意味着曲沃是晋国的南大门,同时也是翼城通往镐京和洛阳的必经之路。除了地理位置以外,曲沃的自然资源也非常雄厚。曲沃的汤王山有铜矿,在以青铜器为主的春秋初期,汤王山铜矿便是晋国最重要的军事资源。涑水河经曲沃汇入黄河,那么便有大量的优质灌溉农田,做为曲沃的经济基础。曲沃向南五十公里是盐池,在工业革命以前,盐就等于暴富,等于经济命脉。可以说,有兵、有粮、有钱、有地理优势的曲沃,在晋国的地位相当于汉唐的洛阳、明朝的北平、新中国的上海。所以晋昭侯封曲沃桓叔,应该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以晋国宗室镇守曲沃,防止其他国家侵略晋国,其二是把曲沃桓叔排挤出翼城,防止他谋取晋国国君。用晋昭侯的视角来看,这么做没问题,但曲沃桓叔并不这么看。自从出生起,曲沃桓叔的名字便符合晋国的政治正确,除了不是嫡长子以外,曲沃桓叔的继位资格,远远超过兄长晋文侯。而晋文侯和晋昭侯两代国君,因为合法性的问题,把晋国搞的乌烟瘴气,曲沃桓叔不可能没有“匡扶国祚”的使命感。现在曲沃桓叔得到重镇曲沃,他又怎么可能甘心在晋昭侯之下,亲眼看着晋国衰败?最重要的是,晋国做为立国数百年的周朝诸侯,必定有一批忠臣,他们不愿意晋国衰败,他们有志气匡扶晋国。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便要拥护有雄才大略的晋国宗室。而在那个时候,他们的拥护对象,只能是血缘最近、实力最强的曲沃桓叔。退一万步的说,晋文侯就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的,曲沃桓叔凭什么不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曲沃桓叔发动战争,谋取晋国国君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公元前739,晋国大夫潘父刺杀晋昭侯,准备迎接曲沃桓叔进入翼城,执掌晋国,结果翼城出兵击败曲沃桓叔,诛杀潘父,拥立晋孝侯为晋国国君。翼城不拥护曲沃桓叔,按照常理推测,无非是两个原因——山头林立朝纲混乱,他们才能混水摸鱼,开拓私家势力。曲沃桓叔不是嫡长子,属于晋国小宗,进入翼城执掌晋国不符合礼法,这种情况和晋文侯刺杀殇叔即位,完全是不同性质的。受这两个原因的影响,曲沃桓叔没有一战功成,但凭借雄厚的实力,曲沃桓叔还是立于不败之地。经过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人的努力,曲沃和翼城较量了三十余年,逐渐占据上风。曲沃的决定性胜利,发生在公元前709年。那时的晋国国君是晋哀侯,《春秋左传》写道:“哀侯侵陉庭之田,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史记·晋世家》则写道:“晋侵陉庭,陉庭与曲沃武公谋,九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这两段史料的文字不同,但都是说晋哀侯侵占陉庭的土地,导致陉庭倒向曲沃武公,联合起来消灭翼城的有生力量,俘虏晋哀侯。陉庭之所以重要,和曲沃、翼城、陉庭的地理有关。曲沃东部是历山,北部是景明山,西部也是连绵不绝的低矮山丘,属于三面环山的地形。翼城东部是历山,南部是景明山,西部是低矮的桥山,同样是三面环山的地形。因为景明山在曲沃和翼城之间,我猜测,曲沃和翼城争夺的焦点就是景明山,以及景明山两侧的交通要道。晋国内战迟迟不能决出胜负,地理要占很大一部分原因。陉庭又称荧庭,大致位置在翼城东南部、历山北部、现在沁水县和桓曲县的交界处,控制着晋国通往洛阳的交通要道,即便现在也是临汾到晋城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在曲沃和翼城的战争中,陉庭是唯一的变量,不论陉庭倒向哪一方,景明山都不再是必争之地,而是可以绕道陉庭,出现在另一方的城下,打破焦灼的战局。晋哀侯侵占陉庭的土地,极有可能是认识到陉庭的重要性,希望亲自掌控陉庭,但陉庭想保持相对独立,便倒向更渴望胜利、出价更高的曲沃。决定曲沃和翼城命运的“陉庭之战”,就这样爆发了。曲沃武公统兵进驻陉庭,然后命曲沃桓叔之子韩万驾车、梁弘执戈,亲自冲锋陷阵,一战俘虏晋哀侯,次年处死。“桓公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韩万御戎,梁弘为右,逐翼侯于汾隰,骖絓而止,夜获之,及栾共叔。”从此以后,曲沃彻底夺取战略主动权,曲沃和翼城的战争按下加速键。晋哀侯被俘后,周桓王封其子为晋国国君,史称为晋小子侯,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再次伐翼,诛杀晋小子侯,彻底消灭翼城势力。公元前703年,虢(河南三门峡)、芮(陕西朝邑)、梁(陕西韩城)、荀(山西新绛)、贾(山西襄汾)等五国联军讨伐曲沃,曲沃武公凭借硬实力,击败外国干涉势力。公元前678年,周僖王命虢公出使晋国,正式册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允许设立一军。周礼规定,周王统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两军,小国一军,每军编制为一万两千五百人、五百乘车,周僖王只允许晋国设立一军,显然是想在军队规模方面压制晋国。不管怎么说吧,从曲沃桓叔受封到曲沃武公成诸侯,长达六十七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凭借战争拼杀出来的权威,曲沃的三代人逐渐消灭政敌,整合各方势力,晋国开始以强盛大国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曲沃武公,便成为历史上的晋武公。3虽然曲沃赢得战争胜利,开始执掌晋国,但“曲沃代翼”这件事,还是给晋国造成不可磨灭的后遗症。原本翼城是晋国宗室的大宗,曲沃是晋国宗室的小宗,大宗世代承袭君位是礼,小宗世代拥护大宗是礼,现在小宗取代大宗成为国君,便是破坏礼法,破坏天下默认的政治承袭秩序。那么在晋国宗室诸人看来,兵强马壮者可以做国君,小宗可以取代大宗,以后不需要遵纪守法,只需积蓄实力发动战争,便能复制曲沃的成功经验。公元前677年,晋武公薨逝,其子诡诸继位,史称晋献公。晋献公没有祖辈的战争权威,无法用正常手段,压制晋国宗室的政治野心,曲沃桓叔和曲沃庄伯的旁系子孙们,在政治野心的催逼下,也无法用正常方式对待晋献公,宗室矛盾非常激烈。晋献公如何保住地位乃至生命安全呢?晋国大夫士蒍(wei)给他出了个主意:“第一步,除掉宗室里智谋超群的人,第二步,除掉宗室里剩余的平庸之辈。”“晋桓、庄之族偪,献公患之。士蒍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士蒍的祖父是周朝大夫,因犯事被杀,子孙便跑到晋国谋生,从时间上来看,士氏在晋国没有深厚根基,士蒍可能是凭借智谋超群,被晋献公信任,成为晋国大夫。这就意味着,士蒍有充足的动机,在晋国的政治版图上开疆拓土,而晋国宗室占据雄厚资源,一旦借晋献公之手除掉他们,那些资源便都是士蒍等外姓大臣的战利品。士蒍的野心,晋献公或许明白,但他没有选择,便说了一句:“尔试其事”,你试试看吧,如果能成功,你获利我保命,如果不成功,就用你的性命消除宗室的怨气。事实证明,士蒍成功了。公元前671年,士蒍联合大部分平庸宗室,把小部分智谋超群的宗室,驱赶到国外或边疆,不允许他们参与晋国政务,两年后修筑聚城,把这些平庸宗室都迁到聚城居住,晋献公带兵包围聚城,把晋国宗室屠戮殆尽。“庄公二十三年,士蒍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庄公二十五年,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那些平庸宗室,为什么容易被骗?因为他们都有政治野心,担心将来起事,被那些智谋超群的宗室拔得头筹,自己做陪跑的人。与其如此,还不如借晋献公和士蒍之手,提前清理内部,免得将来给他人做嫁衣裳。但等他们清理了智谋超群的宗室,便没人能给他们分析局势、主持大局了,只能沦为砧板上的鱼肉。说到底,他们的政治野心太强烈,内部分化太严重,晋献公和士蒍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各个击破,一举铲除晋国的不安定因素。做为回报,晋献公升士蒍为大司空,成为晋国位高权重的正卿。晋献公安全了,士蒍成功了,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晋献公和士蒍的合作案例,仿佛是一个抛入水中的诱饵,让更多外姓大臣看到谋利的机会,他们就像嗜血的鲨鱼,立即围上来。从此以后,晋国宗室衰落、外姓大臣崛起成为定局。4晋国宗室衰落、外姓大臣崛起的过程,有两条主线脉络。东线的关键词是废长立幼。晋献公的正室夫人来自贾国,但没有生育,反而是晋献公和来自齐国的庶母齐姜私通,诞下长子申生,便立为太子。晋献公随后迎娶戎狄部族的两姐妹,大戎狐姬生公子重耳,小戎子生公子夷吾。讨伐骊戎以后,晋献公又迎娶骊戎的两姐妹,其中骊姬生公子奚齐,姐姐生公子卓子。这一系列联姻生子,背后有浓厚的政治目的。贾国在汾河上游,控制晋国的北部门户,迎娶贾国夫人可以安抚贾国。齐国是天下霸主,和齐姜私通并立申生为太子,可以用齐国做外援。迎娶大戎狐姬和小戎子,可以安抚晋国周围的戎狄部族。而骊戎盘踞在山西晋城一带,晋献公自陉庭讨伐骊戎,再迎娶骊姬姐妹,便通过骊戎打通了进取中原的东线道路,一旦时机成熟,就能渡过黄河和列国逐鹿中原。所以在不同的时期,这些联姻对象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晋献公刚继位的时候,地位不稳,齐国外援最重要,等晋献公清理宗室以后,能帮助晋国进取中原的骊戎最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子奚齐的地位逐渐上升,太子申生的地位逐渐下降。梁五和东关嬖五是晋献公的男宠,立即揣摩到晋献公的想法,便和骊姬结盟,于公元前666年向晋献公提议:“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建议晋献公命太子申生镇守曲沃,公子重耳镇守蒲城,公子夷吾镇守屈城。提意见的关键是给领导递台阶,让领导能顺势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没有独断专行的痕迹,即便不成功,也有人给领导背锅。梁五和东关嬖五的话,显然给晋献公递了台阶,于是晋献公大喜,随即命太子申生镇守曲沃,公子重耳镇守蒲城,公子夷吾镇守屈城,晋国都城只留下骊姬姐妹和公子奚齐、公子卓子。这样一来,晋献公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骊姬和奚齐留在国都准备继位,梁五和东关嬖五成为国君宠臣,大权在握。“庄公二十八年,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二五卒与骊姬谮群公子而立奚齐,晋人谓之二五耦。”西线的关键词是征伐灭国。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另外成立一军,加上周朝允许的一军,晋国便拥有两军,晋献公亲自统帅上军,太子申生统帅下军。太子申生的地位下降,为什么还能统军?原因可能是晋献公认识到晋国宗室衰落的趋势,便没有立即废除太子申生的地位,命太子申生统帅下军,一方面是强化宗室的力量,另一方面是暂时做替补队员,等待公子奚齐成长起来。于是在两军组建完毕以后,晋献公和太子申生统帅两军出征,并命赵夙给晋献公驾车、毕万执戈,一举消灭霍、耿、魏三国。战争结束,晋献公命太子申生返回曲沃,但把耿国故地赐给赵夙,封为大夫,把魏国故地赐给毕万,封为大夫。赵夙就是赵国的始祖,毕万是魏国的始祖,再加上“曲沃代翼”时的韩万,三家分晋的主角至此齐聚。太子申生远离国都,意味着远离晋国权力中心,赵夙和毕万立功受封,意味着外姓大臣的力量增长,这种晋国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更加巩固了宗室衰落、外姓大臣崛起的历史进程,比前几年的“废长立幼”走得更远。这样的局面,外姓大臣都看出来了,但他们不准备修补晋国政治格局的矛盾,而是推波助澜,继续开拓自己的政治版图。大司空士蒍,以太子申生面临生命危险为由,极力劝太子申生逃离晋国——“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晋国大夫里克,以礼法为由,建议晋献公剥夺太子申生的兵权,把军政事务都交给外姓大臣——“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大子之事也。”虽然太子申生没有逃亡,晋献公没有剥夺其兵权,但从这些事就能看出来,外姓大臣和硕果仅存的晋国宗室的矛盾更激烈了。公元前656,太子申生在曲沃祭祀母亲齐姜,并把胙肉送给晋献公。胙肉送进宫的时候,晋献公正在宫外耕田,骊姬便趁机在胙肉里下毒,等晋献公回宫后,把有毒的胙肉呈给他,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胙肉可能有毒。”晋献公一听,感觉不是不可能,便用胙肉喂狗,结果狗子立即死去,又命侍从吃胙肉,侍从倒地不起。骊姬见状,跪地痛哭道:“太子申生要弑父啊。”消息传到曲沃,太子申生无法自辩,自缢而死。申生死了,太子位便空出来了,但边疆还有两个年长公子,骊姬不放心,和晋献公说:“太子申生献有毒的胙肉,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都知道。”走到这一步,晋献公也没有退路,只能一不做二不休,派兵讨伐蒲城和屈城。无奈之下,公子重耳逃亡翟戎,公子夷吾逃亡梁国。晋国爆发这么大的内乱,按道理说,朝野动荡不休才符合逻辑,然而,晋国朝野非常安静,几乎没人替三公子说话。这背后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已经获得晋国军政大权的外姓大臣,乐于看到晋国宗室内讧,晋国宗室的力量越衰败,他们的力量便越强大,甚至骊姬陷害太子申生,都不排除有外姓大臣的暗中支持。然而,晋国宗室内讧结束之后,这些外姓大臣立即出场,追随晋献公征伐灭国。因为征伐灭国可以立功,立功可以得到封地,得到封地可以壮大势力。换句话说,晋国宗室内讧和晋国征伐灭国,都是符合外姓大臣利益的。这次,他们的目标是黄河以南的虢国,而要消灭虢国,必须经过虞国,于是在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向虞国派出使者,提出借道的要求。面对晋国的要求,虞国贤臣宫之齐极力反对:“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虞国和虢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万一晋国灭了虢国,回师路上再灭虞国,怎么办?虞国国君不同意宫之齐的意见:“晋,吾宗也,岂害我哉”,晋国和虞国都是姬姓国,归根到底是一家人,怎么可能灭虞国呢?听到虞国国君的话,宫之齐发出一句灵魂拷问:“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虞国和晋国再亲近,能亲过曲沃桓叔、曲沃庄伯的子孙吗?他们威胁到晋献公,尚且被屠戮殆尽,虞国做为远支亲戚,又算得了什么?说灭就灭了。但虞国国君不听宫之齐的意见,坚信晋国不会消灭虞国。结果,同年8月晋献公统兵南下,12月消灭虢国,回师路过虞国的时候,顺手消灭虞国,顺利打通进取中原的西线通道。“假途灭虢”,说的就是这件事。而晋国消灭虢、虞两国的全过程,便是《古文观止》的第十篇文章——《宫之齐谏假道》。5晋献公的功业非常盛大,号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二胜”,带着晋国雄踞北方,再进一步,便能进取中原摆布天下,成为周王承认的天下霸主了。但实事求是的说,这些功业是晋献公和外姓大臣共同取得的,他们事实上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传统的君臣关系。这样的政治格局,决定了晋国的赫赫武功之下,隐藏着巨大的政治危机。公元前651年9月,晋献公薨逝。紧接着,外姓大臣便开始争夺晋国最高权力。晋献公希望公子奚齐继位,并任命大夫荀息做辅政大臣,但大夫里克召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的旧部起兵,10月便诛杀公子奚齐。荀息不愿辜负晋献公的嘱托,又拥立公子卓子继位,11月,里克在朝堂诛杀公子卓子,荀息自杀身亡。《春秋左传》和《史记·晋世家》都说,里克想拥立公子重耳继位。但从历史进程来看,拥立公子重耳是里克的政治旗号,他只是不甘居于荀息之下,他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清除政敌,夺取晋国的最高权力。即便公子重耳响应号召回国继位,也不过是里克的傀儡。那晋国没有国君,国内没有近亲公子,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公子夷吾已经自梁国跑到秦国,大夫郤芮便劝他,用重金贿赂秦穆公,借秦国的力量回晋国继位,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反正晋国不是你的,付出多大代价都是赚的——“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于是,公子夷吾许诺,割让黄河两岸的五座城池给秦国——“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郤芮带着公子夷吾的承诺求见秦穆公,又说了一句秦穆公不能拒绝的话:“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不识其他”,公子夷吾不是雄才大略的人,他做晋国国君,绝不会威胁秦国。这,恐怕也是郤芮以及郤芮代表的外姓大臣,拥立公子夷吾的重要原因。承诺割让城池的弱势公子,正是秦穆公需要的,此时齐桓公也出兵晋国火中取栗,秦穆公便和齐桓公联手,送公子夷吾回晋国继位。刚回到晋国,公子夷吾借秦、齐两国的力量,诛杀谋权乱政的里克及其党羽,暂时坐稳晋国国君之位。公子夷吾,史称晋惠公。到这个时候,尽管晋国内乱平息,但按照春秋的国际惯例,晋国事实上已经成为秦国的附属国,国内政务需要向秦穆公及时通报。晋献公的毕生功业,一朝成空。但换个角度来看,晋献公的功业原本就是脆弱的。曲沃代翼平息了晋国的内乱,却又造成更大的危机,晋献公不得不屠戮晋国宗室,而失去晋国宗室的辅助,晋献公又不得不重用外姓大臣。外姓大臣希望开疆拓土壮大实力,可开疆拓土换来的强盛晋国,却逐渐和晋国国君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外姓大臣绑架了晋国,一旦外姓大臣把晋国瓜分殆尽,晋国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三家分晋,其源头就是曲沃代翼。在这么宏大的历史进程中,《宫之齐谏假道》犹如大江中的小水珠,倒显得微不足道了。一个国家的兴与衰,其实早已埋下伏笔。君以此始,亦必以终啊。点
2024年4月8日
其他

齐桓公称霸背后的地缘、谋略、人性

1这篇文章要聊的是齐桓公,以及《古文观止》里与齐桓公相关的两篇文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和《齐桓下拜受胙》。齐国始祖是姜太公吕尚。做为辅佐周武王灭商的最大功臣,周朝刚开国的时候,姜太公便被封为齐侯,定都营丘。周朝初期分封诸侯,并不是把已经占领的土地封出去,而是把想占领却没占领的土地,做为一张空头支票,封给功臣和宗室。如果能把土地打下来,这片土地就是你的封国,如果打不下来,周王便要重新册封诸侯,直到把土地打下来为止。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太公受封之后,前往齐国的路上稍微迟缓一些,就有人说:“您走的这么慢,就不怕夜长梦多么?”姜太公一惊,立即连夜赶路,等到了封国才发现,东夷的莱国正准备攻占营丘,经过一番血战,姜太公才进入营丘,初步兑现了周武王的空头支票。“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随后,姜太公再接再厉,颁布了治理齐国的三条纲领——1、尊重地方习俗,和地方势力深度捆绑。2、鼓励工商,搞活市场经济。3、发展渔业和盐业,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齐国的经济增量。这三条法令非常适合齐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齐国便成为政通人和的国家,留在镐京辅政的周公旦都叹息道:“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将来齐国要凌驾于鲁国之上了。到了周成王时期,周朝爆发“管蔡之乱”,为了安定东部边疆,周公旦代表周朝赐予姜太公一项特权——东至大海、西抵黄河、南至穆陵、北达无棣之间的大片土地,都是齐国的势力范围,齐国国君可以代表周朝讨伐叛乱。“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齐国的经济繁荣,又有周朝赐予的征伐特权,相当于现在的发达国家兼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很快成为一等一的强国,雄据东方。正是因为有如此雄厚的基础,齐国的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才能在管仲的辅佐下,短时间内东征西讨建立霸业。齐桓公和管仲治理齐国的手段,和姜太公非常相似,也是三条纲领——1、重用鲍叔牙、隰朋、高傒等人,和旧势力深度捆绑。2、改革军事制度,全民皆兵。3、发展渔业和盐业,搞活市场经济。“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而在国际事务方面,虽然齐桓公伐鲁败给曹刿,但在其他战场上,齐桓公几乎是每战必胜,无往而不利。“庄公十年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庄公十三年夏,齐人灭遂而戍之。”“庄公十七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庄公十九年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庄公二十年冬,齐人伐戎。”“庄公二十七年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陈、郑服也。”“庄公二十八年春,齐侯伐卫,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庄公三十年,齐人伐山戎。”这些《春秋左传》里的史料记载,拼凑出一幅公元前684年到公元前664年间,齐桓公的征战路线图——消灭谭国,控制临淄到黄河的交通要道。消灭遂国,兵锋直抵鲁国都城曲阜。郑国不朝拜齐桓公,齐桓公便逮捕郑国大夫叔詹。齐桓公和宋、陈两国组成联军,逐渐蚕食鲁国的西部边疆,并出兵讨伐戎狄部族,开始承担起驱逐侵略者、守护华夏文明的历史重任。出兵讨伐卫国,以周朝代言人的身份,要求卫国遵循周礼,直接臣服齐国进而间接臣服周王。燕国遭受戎狄部族侵略,请求齐桓公支援,齐桓公统兵北上,一路打到孤竹才罢兵休战,随后又赠送燕国大片土地,帮助燕国恢复元气,坚守北疆。齐桓公利用周朝赐予的征伐大权,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南征北战,逐步降服宋、鲁、陈、郑、燕、卫等国,把周朝许诺的势力范围化为现实,成为影响力远超郑庄公的春秋霸主。在这样的功业面前,“长勺之战”的失败,根本不足为道。2齐桓公建立霸业的时候,南方的楚国也在蠢蠢欲动。早在数十年前,楚武王便夺取“随枣走廊”、削弱“汉阳诸姬”,开拓了极大的势力范围,楚文王击败蔡国、消灭邓国,打通北渡淮河和进入南阳盆地的通道,于是楚成王刚即位,周王便赏赐胙肉,承认楚国是南方霸主。楚国接下来的开拓方向,必然是继续北上,和各诸侯国逐鹿中原。盘踞中原的郑国,便成为楚国的下一个目标。但问题是,郑国已经臣服于齐国,楚国要征服郑国进取中原,本质上是侵犯齐国的势力范围,蚕食齐桓公的霸业。在国际社会,每个大国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旦遭受侵犯而不反击,便意味着大国的地位动摇,再也无法约束臣服的小国,最终被其他国家吃干抹净,沦为国际社会的失败者。法国不允许北非的卡扎菲失控,俄罗斯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中国数十年来支持朝鲜,归根到底都是这个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齐桓公便不允许郑国倒向楚国,更不能接受楚国北上中原。于是《春秋左传》记载了一件事:“庄公二十八年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公元前666年,楚成王出兵伐郑,齐桓公联合鲁、宋组成三国联军,千里奔袭,打了一场“抗楚援郑”的战争,暂时遏制住楚国的兵锋。面对楚国的野心,齐桓公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他要以攻代守,和北约东扩一样,蚕食楚国的势力范围,遏制楚国的生存空间。《春秋左传》里写道:“庄公三十二年夏,齐侯为楚伐郑之故,请会于诸侯。宋公请先见于齐侯。”公元前662年,即“抗楚援郑”战争的四年后,齐桓公和各诸侯国会盟,准备集结中原各国之力,南下伐楚,彻底打断楚国的国运。宋国紧邻郑国,是不愿意臣服楚国的中原大国,便积极参加会盟,希望齐桓公早日统兵南下。但这次伐楚战争没有成功,因为就在齐桓公厉兵秣马的时候,爆发了戎狄部族侵略邢国、卫国的战争。齐桓公做为华夏文明的守护者,必须统帅诸侯联军讨伐戎狄部族,随后把邢国迁徙到夷仪、卫国迁徙到楚丘,保存两国的社稷,并做为齐国的外围防线。等做完这些事,四年过去了。公元前658年,齐桓公调整战略方向,矛头重新对准楚国,并主导了一次四国会盟——“僖公二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贯城在山东菏泽曹县,那时属于宋国,说明宋国是此次会盟的东道主。江国和黄国分布在淮河两岸,原本臣服于楚国,现在千里迢迢的跑到宋国参与会盟,意味着江、黄两国脱离楚国,臣服于齐国。做为回应,楚国立即出兵伐郑,俘虏郑国大夫聃伯。齐桓公吹响南下的号角,齐楚争霸已成定局,郑国成为夹在齐楚之间的中间势力,到底该何去何从?对于郑国来说,虽然早年间臣服于齐国,但齐桓公更倚重离齐国较近的宋国,郑、宋又是交战数十年的世仇,郑国对齐、宋难免有不信任的情绪。而楚国已经两次攻破郑国,谁都不能保证没有第三次,武力威胁更加直接。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国便有臣服楚国的倾向——“楚人伐郑,郑伯欲成。”一旦郑国臣服楚国,楚国逐鹿中原便再无障碍,齐桓公的霸业将逐步坍塌。恰在此时,齐桓公的后宫发生了一件事,成为齐桓公决定何去何从的评判标准。蔡姬是齐桓公的夫人之一,性格比较跳脱,有次和齐桓公泛舟游湖时,可能是想逗齐桓公开心,便用力摇晃小船。齐桓公害怕落水,极力制止蔡姬的行为,但蔡姬不听,继续摇晃。上岸之后,齐桓公大怒,把蔡姬送回蔡国。蔡姬的性格跳脱不是一天两天,为什么齐桓公以前没有发怒?一日夫妻百日恩,蔡姬摇晃小船并没有让齐桓公落水,齐桓公为什么要恩断义绝?这件事的所有不合理之处,其实都指向一个合理的目标——齐桓公把蔡姬送回去,试探蔡国的反应。蔡国是淮河流域的大国,如果蔡国好言相劝,说明蔡国愿意臣服于齐国,齐桓公便可以逐步向西蚕食淮河流域,构建遏制楚国的坚固防线,切断楚国北上的通道。如果蔡国没有劝说蔡姬回归,说明蔡国不愿意臣服齐国,齐桓公便要放弃蚕食路线,并以此为借口出兵南下,一战解决问题。果然,蔡国的反应非常激烈,不仅没有劝说蔡姬回归齐国,反而把蔡姬改嫁了。“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在齐楚争霸的关键时刻,蔡国的做法,明显是和齐国划清界限,准备站在楚国一边。如果郑国和蔡国都臣服于楚国,再进一步,楚国的势力范围便要推进到宋、鲁一带了,局面对齐桓公非常凶险。齐桓公没有选择,公元前656年起兵,开战。3关于齐桓公伐楚,《春秋左传》里写了一句:“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侵蔡,说明齐桓公吸取“长勺之战”的教训,向蔡国不宣而战。诸侯之师,指的是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组成的八国联军,他们凭借强悍的实力击败蔡国以后,继续南下,向楚国宣战。郑国为什么参加联军?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郑国有臣服楚国的倾向,但没有实际行动,还有争取的空间。另一方面是齐桓公组建起强大的联军,郑国便要做出选择,参加联军臣服齐国可以保存国祚,否则就要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国便打消了臣服楚国的想法,做出参加联军、继续臣服齐国的选择。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可谓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听闻齐桓公统领联军前来,楚国感受到威胁,立即派出使者,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楚国使者向齐桓公传达了楚成王的意思:“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你在北,我在南,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为什么要来侵略我?齐楚两国的战争是争霸战争,是争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战争,不是兼并领土的战争,这一点,楚成王不是不清楚。这番话是顾左右而言他,转移事实矛盾,典型的诡辩。陪同齐桓公出征的管仲,一眼识破楚国的计划,便不和楚国使者谈具体问题,而是用齐国的征伐特权、楚国的历史污点做反驳:“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海是东海,河是黄河,穆陵是湖北麻城境内的穆陵关,无棣是河北秦皇岛境内的卢龙县。根据周公旦赐予姜太公的特权,这四个地方以内的诸侯国,如果不服从周朝、不遵循周礼,齐国都能代表周朝进行讨伐。楚国,就在齐国的讨伐范围以内。管仲重提这项特权,意思是齐桓公统帅的联军,有资格进入楚国境内。齐国有一票否决权,楚国不能反驳。苞茅是包裹起来的菁茅,历来都是楚国给周朝的重要贡品,也是周朝祭祀的必需品。但楚国称王争霸以来,很多年都没有给周朝进贡苞茅了,导致周朝祭祀无法正常进行。这是楚国违反周礼、不服从周朝的具体表现,现在成为讨伐楚国的理由。周昭王是周朝的第五位统治者,曾经到楚国巡视,结果死在路上,没有返回镐京,有人怀疑被楚国谋杀了。管仲重提这段典故,其实是挖掘楚国的历史污点,让楚国处于道德洼地,强化伐楚的合法性。管仲的话层层推进,滴水不漏,楚国使者无言以对,便回了一句:“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不给周朝进贡苞茅的错误,楚国认了,以后会继续进贡,至于周昭王之死,楚国一概不认。不给周朝进贡是小事,谋杀周昭王是大事,楚国使者依然在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齐桓公和管仲大怒,不再和楚国使者做口舌之争,直接统帅联军深入楚国境内,驻扎在陉山。“师进,次于陉。”陉山,是这次伐楚的关键。魏晋年间的杜预认为,陉山在河南郾城县,但河南郾城县在蔡国以北,齐桓公统帅的联军到了这里,便是走了回头路,不符合伐楚的本意。战国时代的苏秦说“楚北有汾、陉,韩南有陉山”,说明陉山是韩楚的交界处,所以王夫之认为,陉山其实是湖北境内的应山。按照常理推断,王夫之的说法更为准确。应山现名广水市,是湖北省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随枣走廊”的正中间,背靠河南信阳的“义阳三关。”楚国北上争霸的道路只有两条,其一是沿着汉水进入南阳盆地,其二是通过“随枣走廊”和“义阳三关”渡过淮河,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齐桓公统帅联军进驻陉山,实实在在的掐中楚国的咽喉,和解放战争时“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起到相似的效果。现在压力给到楚国,到底该怎么办?根据楚国的地缘条件,能做的选择其实只有两个。要么用“围魏救赵”的战略,沿着汉水进入南阳盆地,袭击郑、宋、陈、许等国,但后勤物资无法保证,即便能够成功,楚国首都郢城兵力空虚,必然要被齐桓公的联军攻破。要么经“随枣走廊”到陉山决战,但齐桓公的联军实力强悍,又占据有利地形,楚国未必能打赢。不论怎么选,楚国都没有任何机会。想来想去,楚国决定求和。同年夏,楚成王任命将军屈完为使者,到联军军营和齐桓公会晤,刚一见面,齐桓公便和屈完乘坐战车,检阅诸侯联军。望着如林的旗帜、雄壮的士兵、陈列的战车,齐桓公和屈完说道:“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齐楚曾经关系融洽,伐楚并不是我的本意,不知楚国是否愿意和齐国修复关系?不榖是齐桓公的自称,等同于孤、寡人。齐桓公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楚国继续做南疆霸主,不再进取中原,联军就可以放弃伐楚。屈完听出齐桓公的意思,立即接过话茬:“君惠徼福于敝邑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感谢您给楚国赐福,楚国愿意罢兵休战。屈完以极低的姿态,接受了齐桓公的要求,承诺不再进取中原。见到屈完的态度,齐桓公有些飘,便又说了一句:“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即便楚国不接受要求,联军也能横扫楚国。发现齐桓公的态度略微转变,屈完知道,一旦在谈判桌上输了气势,对方就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到时候楚国接不接受?接受,前面就白谈了,不接受,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于是屈完回了一句:“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方城,指的是楚国周围的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等山脉。汉水,即楚国进取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屈完是在告诫齐桓公,如果再提出过分的要求,楚国绝对不接受,而且要依托山脉和江河,与联军打持久战,保家卫国。齐桓公见榨不出油水,便见好就收,统领联军诸侯和屈完会盟,达成北方归齐、南方归楚的共识,然后就撤回去了。这次行动,齐桓公遏制住楚国的北上野心,维护了自己的霸业,虽然屈完硬气了一次,但楚国签署的毕竟是城下之盟,以是否完成战略目标为评价标准的话,齐桓公毫无疑问是胜利者。以上就是《古文观止》的第九篇文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的来龙去脉。4齐桓公刚压制楚国的野心,周朝又出事了。那时是周惠王在位,他和王后生育了两个儿子——太子郑和少子带,但周惠王和王后都宠爱少子带,不喜欢太子郑,便想改立太子。《史记·周世家》说太子郑的母亲早死,惠王后是他的后母,这才有废长立幼的举动。但《春秋左传》记载了一句太子郑的原话:“不榖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称为母弟,他们必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可以说,周惠王和王后拿的是郑武公、武姜的剧本,太子郑和少子带拿的是郑庄公、共叔段的剧本。为了保住太子地位,并保住身家性命,太子郑便向齐桓公求援。对于齐桓公来说,如果能成功操纵周朝的继承人选,必然可以得到丰厚回报,支持嫡长子继位,可以维护周礼,巩固“尊王攘夷”的政治路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子郑和齐桓公的诉求完美结合起来。公元前655年,齐桓公和太子郑、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会盟,地点是宋国首都商丘以西的首止,唯一目的是拥护太子郑。齐桓公和太子郑的举动,给周惠王造成巨大的不安全感,你们今天能会盟诸侯,明天是不是要攻破洛阳弑父夺位啊?父子之间的矛盾,至此转变为周朝和诸侯的矛盾。为了保住地位和性命,周惠王也要联合诸侯,他的目标是郑国。就在首止会盟进行的时候,周惠王命周公宰孔赶到首止,向郑国国君说了一句话:“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楚和晋都是大国,没有参与首止会盟,更没有臣服齐国,周惠王是希望郑国倒向楚国,再联合晋国,构建一条南北防线,和齐桓公抗衡。周惠王的谋划,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呢?其实是有的。郑国地处中原,属于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齐桓公不遗余力的争取郑国,要的就是这个地缘优势。同样的道理,楚国北上和晋国南下,都要经过郑国。那么面对周惠王的橄榄枝,晋、楚没有理由拒绝。而郑国以前要和周惠王沟通,必须经过齐桓公,现在能建立直接联系,郑国也没有理由拒绝。万一事情做的漂亮,周惠王赏赐郑国一些城池或者特权呢?想明白这一点,郑国国君立即离开首止,不再参与拥立太子郑的会盟。同年,晋国消灭虞国和虢国,向黄河以南开拓。楚国消灭弦国,试图再渡淮河。这两件事,极有可能和周惠王有关系,目的就是向郑国靠拢,构建晋、郑、楚组成的南北防线。齐桓公感到霸业受到威胁,立即发起两次伐郑战争,利用南北防线构建完成以前的空窗期,把郑国打的臣服求和。公元前653年冬,郑国向齐国派出使者,请求会盟,以便正式向齐桓公臣服认错,年底周惠王便驾崩了。时间这么凑巧,极有可能是周惠王遭遇重大失败,精神耗散而亡。周惠王驾崩了,郑国战败了,那么构建南北防线便无疾而终了,晋国和楚国要南下北上,还要继续等待机会,现在的霸主依然是齐桓公。次年正月,齐桓公和鲁、宋、卫、许、曹、陈、郑等国会盟,共同拥立太子郑即位,史称周襄王。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和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公宰孔代表周襄王,给齐桓公赏赐胙肉,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以及代表周朝统帅诸侯的合法性。“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可以说,齐桓公成为合法的春秋霸主,是干预周朝继承人之争换来的。这也是齐桓公拥立周襄王的初衷。会盟期间,齐桓公准备降阶参拜,周公宰孔代表周襄王说,您劳苦功高不需要参拜,但齐桓公要维护“尊王攘夷”的政治路线,坚决降阶参拜、接受胙肉。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双方各让一步,做足表面工作。这是礼。后来,这件事被单独摘出来,成为《古文观止》的第十一篇文章——《齐桓下拜受胙》。至此,齐桓公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走到人生的最巅峰。5后世称齐桓公为春秋首霸,但实事求是的说,齐桓公只能统领黄河中下游的诸侯国,相当于周朝东方诸侯的首领。《史记·齐太公世家》里写道:“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从。”齐楚秦晋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国,但晋国爆发内乱、秦国地处西陲、楚国被打掉锋芒,都无法参与会盟。唯独齐国能给各诸侯国提供局部国际秩序,这才得到周朝的认可、各诸侯国的拥护。换句话说,一旦齐国无法提供各诸侯国需要的国际秩序,便要失去霸主地位,被楚秦晋等大国取代。而齐国要提供国际秩序,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齐国不爆发内乱。2、降服郑国,占据中原。可惜的是,齐桓公晚年,这两个条件逐渐远去。齐桓公固然有雄才大略,但更重要的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又特别听管仲的话。管仲要改革齐国内政搞活经济,齐桓公听了。齐鲁会盟的时候,曹沫(其实就是曹刿)劫持齐桓公,要求退还土地,齐桓公先同意后反悔,管仲建议言而有信,齐桓公听了,逐渐得到各诸侯国的信任。戎狄部族侵略邢、卫,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建议齐桓公统帅诸侯驱逐外侮,齐桓公听了,成为华夏文明的守护者。功业大成之后,齐桓公想到泰山封禅,管仲极力劝阻,齐桓公听了,坚守住“尊王攘夷”的臣子本分。可以说,齐桓公的辉煌功业,背后都有管仲的影子。尤其是齐国的继承人问题,管仲也做了精妙的设计。齐桓公喜好酒色,生育了十几个儿子,但管仲建议齐桓公,册立郑姬之子、非嫡非长的公子昭做太子,并送到宋国读书生活。“郑姬,生孝公昭。”“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大子。”郑姬来自郑国,那么郑国便是公子昭的娘舅。送到宋国,可以培养公子昭和宋国的感情。郑国和宋国是世仇。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意味着公子昭是齐、郑、宋三国的总代表,将来公子昭继位,完全可以调停郑宋的矛盾,并保证齐国在中原的影响力,占据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延续霸业。然而,公元前645管仲去世,再也没人能给齐桓公遮风挡雨,齐桓公又是在位41年且功业大成的霸主,便开始放飞自我,宠信雍巫(易牙)、寺人貂(竖刁)等人,甚至准备废除公子昭,册立卫姬之子公子无亏。太子之位动摇,野心家们便看到机会,齐国朝野立即分化、站队,出现山头林立的混乱格局。国内有奸佞争权,国外失信于郑宋,齐国霸业摇摇欲坠。归根到底,年老体衰的齐桓公,在巨大的功业面前飘了,以为毕生成就都是靠个人能力奋斗得来,以为可以只手摆弄乾坤,以为时间就此停滞。他忽略了各诸侯国的诉求,忽略了祖宗的雄厚遗产,忽略了人性追逐利益的本能。公元前643年,齐桓公薨逝。齐国随即爆发内乱,经过一番血腥屠戮,公子无亏成为齐国国君,公子昭则逃亡宋国,齐桓公的尸体放在床上整整67天,蛆虫爬满屋子。次年,又发生了三件事——“宋襄公以诸侯伐齐。”“郑伯始朝于楚。”“邢人、狄人伐卫。”虽然公子昭依靠宋国重返齐国,做了十年的齐孝公,但郑国见到齐国内乱,不能提供安全感,转身便臣服于楚国,齐国失去中原。邢国和戎狄部族见齐国不能提供国际秩序,立即讨伐卫国,开疆拓土。齐国霸业,一朝成空。回顾齐桓公的称霸过程,不论用人、治国、谋略还是把握战机,都可谓精彩绝伦,但人生的最后两年,齐桓公还是败给人性。创业不易,守成尤难,千古至理啊。千年以后,唐玄宗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亲手缔造开元盛世,亲手造成安史之乱,最终走上齐桓公的老路,孤苦伶仃的度过晚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点
2024年3月11日
其他

商鞅的疑问

前几天翻阅教员的年谱,看到《商鞅徙木立信论》和深入群众的时候,感觉教员早年间崇拜过商鞅,晚年也认可“百代皆行秦政法”的观点,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员和商鞅完全是两条路子。教员依靠人民群众是众所周知的,那我们就来聊聊商鞅吧。商鞅准备变法的时候,秦国的人民群众不愿意,朝堂也有巨大的阻力,但商鞅和秦孝公说了一句:“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成大事者,决策圈子越小越好,这样可以降低沟通成本,减少内耗。人民群众不需要参要决策过程,更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变法,只要我们把事情做成,人民群众享受红利即可。即便变法失败,人民群众也可以承担失败的代价。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开始,便不知道为什么结束,茫茫然昏昏然,是变法的绝佳燃料,软着陆的肥沃土壤。这句话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人民群众是牛马,低头吃草抬头拉磨,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商鞅等决策者则是上帝视角,高高站在云端,俯视着疲于奔命的蝼蚁、牛马。“代天牧民”的牧字,就是这种政治生态的凝练表达。兖州牧、豫州牧、雍州牧......每个人划分一片草场,管理草场上的牛马,牛马吃的膘肥体壮可以拉磨,生儿育女可以增加劳动力并生产奶制品,死了以后皮革可以制作盾牌和盔甲。可以说,“代天牧民”就是古代政治大佬的真实立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商鞅徙木立信固然是取信于民,但他真的发自内心的相信人民群众吗?恐怕未必。他要的无非是人民群众服从管理,心甘情愿的奉献一切,成就秦国东出灭国的功业,巩固自己的历史地位。秦国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的红利,都是变法的附属品,并不是说,商鞅变法就是为秦国人民群众服务的。于是呢,商鞅操持秦国变法的过程中,就出现这么一件事——“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其后民莫敢议令。”商鞅颁布的秦国新法运行一年,人民群众都觉得不方便,到秦国首都上访申诉,正好此时太子触犯新法,商鞅便惩治太子太傅公子虔、太子太师公孙贾。商鞅向秦国的统治阶层动刀子,目的是维护新法的权威,让上访申诉的人民群众知难而退。再不退,商鞅的刀子就要向下砍了。那些上访申诉的秦国人民群众,看到商鞅的手段这么狠辣,果然退回乡里,老老实实的执行商鞅的法令。不是他们对新法心服口服,实在是不敢违背了,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没必要无缘无故的送了性命。在严苛法令的约束之下,秦国的社会治安大为好转,粮食产量日渐增加,秦国人民群众体会到商鞅的法令有好处,便成群结队的跑到秦国首都,准备给商鞅歌功颂德。但商鞅说了一句,这些都是败坏新法的人,全部迁徙边疆。给商鞅歌功颂德,为什么是败坏新法呢?站在秦国人民群众的角度,很难理解这件事,但站在商鞅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了,你们都是些牛马,有好处就享受,没好处就承受,好与不好都不是你们能评论呢。管住嘴,迈开腿,尽自己的义务即可,哪来那么多的话。“民莫敢议令”,简简单单五个字,背后是惊慌失措、战战兢兢的秦国人民群众。就这样过了二十年,周天子承认秦国的霸主地位,商鞅也得到十五座城池的封赏,秦孝公赐号商君,秦国变法大成。“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此时的商鞅是秦国独一无二的权臣,功成名就的商鞅有些飘,便问赵良:“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贤”,我商鞅和百里奚都是秦国国相,论治理秦国,谁的功业更高一些?商鞅要和青史留名的百里奚一教高下。面对商鞅的疑问,赵良的回答很有意思——百里奚出身微寒,起自民间基层,出任秦国国相以后,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身边连个警卫员都没有。正因为百里奚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便把百里奚视为自己人,他去世以后,举国哀悼。可您商君呢?您是通过宠臣景监见到秦孝公,提出变法方案,是走高层路线成为秦国国相的,和人民群众没有血肉联系。开始变法以后,惩治了贵族代表公子虔和公孙贾,折腾的人民群众疲于奔命。可能您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便从来不深入民间访贫问苦,每次出门都要配备大量的警卫员,警卫员不到位宁可不出门。您哪里能称一个“贤”字?“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晋置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君之危若照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赵良的意思是,商鞅依仗自上而下的权威,不是自下而上的拥护,一旦支持商鞅的秦孝公薨逝,商鞅的权威也将随之崩塌,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所以赵良建议商鞅,趁早退休,见好就收吧。但商鞅不愿意。从法家学子到秦国权臣,商鞅努力奋斗了一辈子,轻易放弃现在的权势和地位,他实在不甘心。最重要的是,秦国经过变法已经是一等强国,执掌秦国军政大权,便有了摆布天下的资格。那种站在云端俯瞰亿万蝼蚁的爽感,令商鞅非常迷恋,他从未想过离开云端,和他看不起的蝼蚁牛马们混在一起。权力犹如毒品,沾上就戒不掉了。能上能下的永远是少数。五个月后,秦孝公薨逝,秦惠文王继位。刚继承君位,秦惠文王就在公子虔等反对派的支持下,逮捕商鞅。商鞅准备逃往魏国,但魏国不接受商鞅入境,商鞅又回到商於封地,举兵造反,结果被亲手训练出来的秦军击败。秦惠文王把商鞅五马分尸,妻儿子女尽数诛杀。赵良一语成谶。秦惠文王做太子的时候,曾被商鞅惩治过,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喜欢商鞅、不喜欢新法。但登上君位以后,他深刻体会到商鞅新法的精髓,便通过诛杀商鞅团结反对派,继承商鞅新法维护君主权威,成为秦国第二个站在云端俯瞰蝼蚁牛马的人。厌恶商鞅、认可商鞅、干掉商鞅、成为商鞅,这就是秦惠文王走过的一条路。不可否认,商鞅变法塑造了新的秦国,奠定此后两千年的中国生态,但从个人来看,商鞅并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么高尚,什么“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说的和百年前的共产党员一样。真实的商鞅,更像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迷恋权力不顾秦人生死的政治机器。商鞅的政治遗产影响深远,百代皆行秦政法,但商鞅本人并不值得尊重。在中国这个地方,最受人尊重的往往是从基层走到高层,能用商鞅的手段富国强兵,又不忘初心,身在高层心怀基层的政治人物。点
2024年3月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曹刿论战,被逼到绝境的自卫反击

1《古文观止》的第八篇文章《曹刿论战》,起点是一场乱伦谋杀案。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没有出嫁时,便和兄长齐襄公私通。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和文姜访问齐国,兄妹两人旧情复燃,又翻云覆雨做了一回夫妻。鲁桓公知道戴了绿帽子,大怒,要找齐襄公讨个说法。他哪里知道,齐襄公早已定下杀人灭口的计划。鲁桓公进宫以后,齐襄公大摆筵席,并不断的劝酒,鲁桓公烂醉如泥。等酒宴结束,齐襄公命公子彭生抱鲁桓公上车,公子彭生趁机掰断鲁桓公的肋骨,鲁桓公死在车里。国君死在齐国,鲁国自然不满意。齐襄公无奈,诛杀公子彭生,给了鲁国一个交代,随后鲁桓公和文姜之子、年仅14岁的公子同即位,史称鲁庄公。这场乱伦谋杀案结束了,但文姜的丑事在齐鲁大地流传开来,丈夫又因此而死,即便是亲子即位,文姜也不敢再回鲁国,从此便留在齐国度日。但文姜在齐国并不安分,《春秋左传》里有一份详细的文姜行程记录——“庄公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庄公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zhuo)。书,奸也。”“庄公四年春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庄公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师。”“庄公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庄公七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从这份行程记录可以看出来,文姜和齐襄公平均每年见一面,和牛郎织女似的,当真是兄妹情深。齐襄公和文姜的感情如胶似漆,鲁庄公又年少不能理政,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国对鲁国再无顾忌,开始放心大胆的开拓势力范围。公元前693年,即鲁庄公元年,齐襄公便吞并纪国的郱(ping)、鄑(zi)、郚(yu)等三座城池。鲁隐公年间曾有“纪裂繻来逆女”、“伯姬归于纪”、“叔姬归于纪”的记载,鲁桓公年间,齐国曾谋求吞并纪国,纪国命使者到曲阜求援。鲁桓公不愿意救援,纪国便送女儿给周桓王做王后,希望得到外援。可以说,纪国不仅是鲁国的姻亲、附属国,更是周朝王后的母国。齐襄公吞并纪国城池,显然是不把鲁国、周朝放在眼里。既然鲁国和周朝都不能指望,纪国就要自谋出路,于是纪国分裂了。公元前691年,纪国国君的弟弟纪季,带着一部分城池人口投降齐国,次年,纪国国君离开纪国,踏上前途渺茫的逃亡之路。至此,齐国彻底吞并纪国。“庄公三年秋,纪季以酅(xi)入于齐。”“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面对齐国蚕食自己的势力范围,鲁国发生了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其一是“溺会齐师伐卫”,鲁国的公子溺没有得到命令,便统兵和齐国会盟,共同讨伐卫国。其二是“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鲁庄公希望得到郑国的援助,共同支持纪国,遏制齐国的扩张,但郑国拒绝了鲁庄公的邀请。这两件事和纪国分裂发生在同一年,说明随着齐国的扩张,鲁国出现两股政治势力——以公子溺为代表的亲齐势力,放弃鲁国的国家利益,准备追随齐国巩固自己的私人利益。以鲁庄公为代表的亲鲁势力,他们不愿意齐国坐大,希望能保卫鲁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保卫自己的私人利益。明白这样的历史背景,我们才能明白鲁庄公和曹刿的心理动机。2公元前686年,齐襄公遇刺身亡。这场刺杀案的原因并不复杂。前一年齐襄公命齐国大夫连称、管至父统兵到临淄西北的葵丘(渠丘)驻扎,约定以一年为期,时间到了就回临淄,结果那年约定的时间到了,齐襄公的调兵令却没有到葵丘,连称和管至父请求回临淄,齐襄公也不同意。“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约定的时间不作数,是不是要我们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啊?连称、管至父和齐国戍边将士非常不满意,便决定起兵谋反,把齐襄公拉下马来,换一个齐国国君。归根到底,他们发现未来出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决定用手里的武器,给自己和子孙后代寻找确定性。既然要更换齐国国君,那他们拥立的对象是谁?答案是——公孙无知。公孙无知的父亲是夷仲年,夷仲年和齐僖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是夷仲年早逝,齐僖公便把公孙无知接到宫里,给与丰厚的地位和待遇,甚至一度和时任太子的齐襄公平起平坐。换句话说,公孙无知是齐襄公血缘最近的堂兄弟,同时也是齐襄公最大的政敌。“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嫡。”正因为如此,齐襄公即位后极力排斥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感受到巨大的落差,非常怨恨齐襄公。现在连称和管至父准备谋反,便找到公孙无知,双方一拍即合,都称赞对方“看人真准”。齐国的反对势力已经成功串联起来,按照正常情况来说,造反需要内应,那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的内应是谁呢?那个人就是连称的堂妹。连称的堂妹很早就入宫侍奉齐襄公,但齐襄公迷恋文姜,根本不宠爱连氏,所以连氏对齐襄公爱恨交加。对于堂妹的命运,连称非常清楚,于是在造反前找到连氏,让她监视齐襄公的一举一动,随时向宫外传递消息,一旦造反成功,连氏就能做新君公孙无知的正室夫人。连氏的命运已经触底,在齐襄公身边没有改变的可能,为了改变命运赢得新生,连氏便同意了连称的要求,做了齐国反对势力的内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年12月,齐襄公到临淄西北的薄姑游玩,夜晚住在贝丘城。正是在贝丘,齐襄公见到一只大野猪,旁边的侍从都说:“它好像公子彭生啊”。公子彭生替齐襄公杀了鲁桓公,但他过河拆桥,诛杀公子彭生平息鲁国的怨恨,可想而知,齐襄公对公子彭生是有愧疚的。见到貌似公子彭生的野猪,齐襄公以为是公子彭生来索命了,大惊,立即取箭射向野猪。谁知道,野猪受了一箭并没有立即死去,反而前腿离地直立站起,大声哀嚎鸣叫,见到这番景象,齐襄公更加确定,这只野猪就是公子彭生,他来伸冤索命了。齐襄公的心神大乱,失足掉下战车,扭伤了脚部。当天夜晚,连称和管至父便统兵攻入贝丘,诛杀齐襄公,拥立公孙无知为齐国国君。齐国反对势力的行动如此迅速,极有可能是连氏把齐襄公行动不便的消息传递出去,甚至说野猪是公子彭生的侍从,也不排除是连称或者连氏,利用齐襄公暴虐无常发展起来的下线人员。在内外合作之下,一场权力更替的政变,就这么轻松完成了。而早在政变爆发前,齐襄公的诸弟便察觉到危险,鲍叔牙和公子小白逃奔莒国,等政变爆发以后,管仲、召忽和公子纠逃奔鲁国。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女子,和文姜、鲁庄公都是亲戚。此时的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以为要做一辈子流亡公子,鲁庄公也准备供养齐国逃奔而来的公子纠,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公孙无知做了不到三个月的国君,便被曾经的仇人袭击身亡了。齐国君位空缺,各方势力立即行动起来,准备争夺齐国的江山。3公元前685年,鲁庄公已经22岁,具备了处理政务的能力。面对齐国的变故,鲁庄公是怎么想的,其实不难猜测。齐襄公在位的时候,于公,吞并纪国,不断蚕食鲁国的势力范围,于私,和文姜的关系不清不楚,导致鲁庄公难以挺直腰杆做人。现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都死了,齐国君位空缺,只要齐国新君是鲁庄公拥立的,便有可能暂时扭转齐国蚕食鲁国的进程,齐襄公和文姜的绯闻也将一笔勾销,鲁庄公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鲁庄公一定要火中取栗。能助鲁庄公达成目的的人,就是出自鲁国、管仲和召忽辅佐的公子纠。于是在听闻公孙无知死后,鲁庄公立即做了三件事。第一,“公及齐大夫盟于蔇(xi)”,鲁庄公和齐国大夫在蔇城会盟。齐国君位空缺,不仅各诸侯国蠢蠢欲动,齐国大夫们也必定开始站队,都希望拥立对自己有利的公子即位,和鲁庄公会盟的齐国大夫,基本可以确定是拥护公子纠的,他们谈的内容是如何拥立公子纠顺利即位。第二,“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鲁庄公出兵伐齐,准备武力拥护公子纠即位,但公子小白回到齐国的时间更早,做了齐国新国君。鲁庄公已经和齐国大夫约定了,鲍叔牙和公子小白为什么能先返回齐国呢?《春秋左传》里没有写原因,但《史记》里写道——“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厘公(僖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女子,非常受齐僖公的宠爱,可以想见,公子小白的青少年时期一定是幸福的,那么在爱屋及乌之下,公子小白天然拥有雄厚的政治资本。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逃奔莒国之前,就和齐国大夫高傒结交,而高傒的背后是做为旁支宗室的高氏家族,国氏也极有可能是高氏的政治盟友。换句话说,公子小白早已和高氏、国氏结为政治盟友,组成一个稳定的夺权班子、统治班子。等到齐国君位空缺以后,高、国两族立即做出拥立公子小白的决定,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莒国的公子小白,返回齐国即位。这一系列电石火光中做出的决定,没有多年的磨合、相知是做不到的。而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女子,虽然没有齐僖公时期是否受宠的记载,但起码在齐国逐渐蚕食鲁国的齐襄公时期,公子纠必然是受到排挤的,齐国大夫更不会站队公子纠。这次拥立公子纠的齐国大夫,几乎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磨合程度远远不够,便没有及早通知公子纠回国即位。即便如此,鲁庄公的反应并不慢。“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听闻公孙无知遇刺,鲁庄公立即出兵护送公子纠,并命管仲统兵堵在莒国回齐的路上,管仲甚至和公子小白打了一仗,射中他身上的带钩,公子小白灵机一动,立即躺在车上装死。管仲见到这个场景,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命人到曲阜向鲁庄公报捷,说战士射死公子小白,我们赢定了。听到这个消息,鲁庄公是什么反应尚不确定,但护送公子纠的兵马,明显是相信了,抱着稳赢的心态慢慢前进,足足用了六天才到了齐国。而那个时候,公子小白已经即位为齐国国君,史称齐桓公。就差一点,鲁庄公便要成功了。然而天时、地利、人和造成的一念之差,导致时移事易。第三,“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鲁庄公不甘心错失千载难逢的机遇,齐桓公怨恨鲁庄公拥立公子纠,齐鲁爆发了一场大战,结果鲁国战败。这场战争中,亲自在前线指挥的鲁庄公,差点做了齐国俘虏,还是逃离国君专用的战车,换了一辆普通战车才回到曲阜。从此鲁庄公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正面作战,鲁国不是齐国的对手。做为政治和军事的胜利者,齐桓公和鲍叔牙要求鲁庄公诛杀公子纠,并把管仲和召忽送回齐国。鲁庄公无奈,下令诛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请求回到齐国接受处罚,结果被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做了齐国的国相。经过这一番政治、军事、胆识、谋略、机遇的较量,鲁庄公彻底错过改变命运的机会。4齐桓公成功做了齐国国君,但他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他要凭借齐国的强盛国力,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建立霸业。他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鲁国。于公,鲁国是齐国的邻国,削弱鲁国才能保证齐国的安全,于私,鲁庄公曾支持公子纠,如果不能彻底击败鲁国,齐桓公难消心头之恨。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出兵伐鲁。《春秋左传》的原文是——“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这个“伐”字很有讲究。“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春秋时期的战争,如果敌方摆出钟鼓,堂堂正正的交战,称为伐,没有钟鼓说明没有战争理由,称为侵,如果用轻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称为袭。堂堂正正的“伐”是正常作战,“侵”和“袭”是要被世人耻笑的。齐桓公伐鲁,正是带着钟鼓堂堂正正而来。前一年的“乾时之战”已经说明,正面作战,鲁国不是齐国的对手,那面对齐桓公的伐鲁大军,鲁庄公该怎么做?其实除了硬碰硬以外,鲁庄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在关键时刻,曹刿来了。春秋时期的姓氏没有普及,曹刿有姓有名,说明地位并不低,起码祖上是显赫的。鲁国的西南部是曹国,始祖是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而曹国和鲁国的关系非常亲密,《春秋左传》里有“曹大子来朝,宾之以上卿”、“公会郑伯于曹”的记载,曹刿极有可能是来自曹国的公子、公孙。正是有这样的显赫身份,曹刿才能轻松见到鲁庄公,否则绝无可能。曹刿问鲁庄公:“你准备如何打这一仗?”鲁庄公说道:“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我不独自享受豪宅美食,准备减少用度,分给缺衣少食的人。曹刿的评价一针见血:“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你把自己的豪宅美食分出去,又能分给几个人?这种小恩小惠都是形式主义,人民不会认可的。鲁庄公又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神明用的物品,我一定按规定使用,绝不超标。言外之意就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取信于民、取信于神。曹刿依然不认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还是小恩小惠,不会感动神明的,人民更不相信。见到曹刿较真,鲁庄公终于说出真正的答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鲁国的司法案件很多,虽然我不能处理的尽善尽美,但一定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绝不制造冤案假案。人民追求公平公正,但没有追求绝对的公平公正,那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人民要的只是一个态度,国君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来处理政务,哪怕稍微有些过错,人民也能理解。国君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人民便有了希望,愿意追随国君继续向前走。这才是国君给人民的大恩大惠。曹刿听到这句话,直接表态:“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你有这样的态度,说明是懂事的国君,可以和齐国一战了,我和你一起去吧。“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和鲁庄公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遭遇齐军。齐军是带着钟鼓的堂堂正正之军,鲁军也是带着钟鼓的堂堂正正之军,正常情况下,这场战争的流程一定是擂鼓、冲锋、收兵,赢家宣布胜利,输家宣布战败,然后准备下一场战争。不论预估的战争胜率如何,都要按战争流程进行,所以刚遇到齐军,鲁庄公便下令擂鼓冲锋。但曹刿拉住鲁庄公,时机不到,咱们再等等。等齐军擂鼓三次,曹刿才说:“就是现在,咱们冲吧”,然后擂鼓冲锋,一战击败齐军。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对于曹刿来说,“乾时之战”是正面作战,鲁军败给齐军,“长勺之战”同样是正面作战,鲁军战胜的概率并不高。既然正面作战的胜率不高,那鲁军要战胜齐军,必须出奇兵。齐人三鼓,就是曹刿的奇兵。春秋时期,战争爆发以前可以选择不战,拖延敌军的时间,季梁给随国国君提的“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殆寇也”,就是这个思路。可军队一旦开到战场上,鼓声响起就一定要战,这是各诸侯国都承认的潜规则。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军擂鼓三次鲁军却不交战,导致齐军出现两个后果——其一,齐军三次准备作战都没成功,士气暴跌。如果你考公三次都没能上岸、表白三次都没能成功,肯定不会再做第四次了,原因很简单,心气没了。齐军就是没有心气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二,齐军准备堂堂正正和鲁军作战,在齐军的惯性思维中,认为鲁军也会堂堂正正作战。齐军擂鼓就是发给鲁军的邀请函,鲁军三次都不接受,在齐军看来,鲁军极有可能不愿意打仗。齐军伐鲁,鲁却不愿意应战,可以视为鲁臣服于齐,齐军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既然达到目的,又没有再战的能力,齐军便离开战场准备回国。可以说,齐军是遵守礼法的,始终按照各诸侯国的潜规则做事,但齐军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鲁军开始进攻了。有准备打没准备,一打一个准,齐军大败。随后,曹刿下车察看齐军的车辙、旗帜是否混乱,确定齐军真的战败而逃之后,又建议鲁庄公发动追击,彻底战胜齐军。那鲁庄公为什么同意曹刿的战术呢,鲁国是最遵守礼法的,以这种不讲武德的战术击败齐军,鲁庄公就不怕被世人戳脊梁骨?可能曹刿制止鲁庄公以后,鲁庄公也冷静下来,想到“乾时之战”的教训,不敢在战场上赌国运,左右权衡之下,决定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便默认了曹刿破坏礼法、破坏潜规则的战术。总的来说,鲁庄公和曹刿利用齐军遵守潜规则的漏洞,把“伐”转变为“袭”,用不光彩的方式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之所以说长勺之战不光彩,是因为鲁庄公和曹刿,真的颠覆了世人的认知。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享受到最丰厚的红利。战胜齐军保家卫国,长勺之战流传千古,就是鲁庄公和曹刿享受到的丰厚红利。5经过“长勺之战”的胜利,鲁国彻底黑化,不再遵守礼法和潜规则,此后鲁国故技重施了两次。第一次是公元前684年夏天,即“长勺之战”的数月以后,齐桓公和宋国组成联军,进犯鲁国的郎城。战争的策划者,毫无疑问是齐桓公。按照以往惯例,鲁国要堂堂正正的迎战。但鲁国大夫公子偃不同意,命人给战马蒙上虎皮,然后统领前锋悄悄出城,鲁庄公统领大军跟随其后,袭击了立足未稳的宋军,一路追到乘丘。宋军大败,齐军孤立无援,便撤回去了。“庄公十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这座郎城是鲁隐公在曲阜郊外修建的,乘丘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境内,距离曲阜也不远。齐宋组成联军,意味着齐国和宋国结盟,形成夹击鲁国之势。如果鲁军战败,曲阜便要被齐宋联军攻破,鲁国必然要签订城下之盟,沦为齐国的附属国,鲁庄公更没有资格堂堂正正的做人。恰恰是不遵守礼法和潜规则,鲁国才打赢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公元前683年夏,宋国为报乘丘战败的仇,出兵伐鲁,鲁庄公亲自统兵迎战。两军遭遇之后,不等宋军完成布阵,鲁庄公便统领鲁军冲杀过去,一举击败宋军。“庄公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经过“长勺之战”和这两场战争,鲁庄公基本遏制住齐国蚕食鲁国的进程,挽回拥立公子纠失败而造成的损失,保卫了鲁国的江山社稷。清洗鲁国的亲齐势力,巩固鲁庄公的执政地位,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6现在来看《曹刿论战》,我们可以说,最遵守礼法的鲁国,要用违背礼法的手段保家卫国,其实是迫不得已。鲁隐公想重建的政治秩序,因为出身卑贱、遇刺身亡没有建立起来。鲁桓公没有战略定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瞎折腾18年,导致山头林立、卿大夫坐大成为鲁国常态。鲁庄公受命于危难之际,礼法已经成为他的绊脚石,他只能和现在的朝鲜、伊斯兰国家一样,在裤裆里挂两颗手榴弹,谁敢来侵犯就和谁拼命。但他能做的也仅此而已了。鲁庄公凭借个人能力,勉强维持了32年,公元前662年薨逝以后,其弟庆父、叔牙、季友因为继承人问题争斗不休,最终三个家族互相妥协,成为鲁国政治山头、卿大夫势力的代表。因为庆父、叔牙、季友都是鲁桓公之子,史称为三桓。“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强。”鲁国再也无力回天。而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整顿国内政治秩序,用鱼盐之利开拓经济增量,以“尊王攘夷”的口号维护周朝礼法,已经成为公认的天下霸主。“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这个大争之世,唱主角的终究是齐桓公。鲁庄公的毕生努力,更像一场困兽之斗,被逼到绝境的自卫反击。点
2024年3月4日
其他

一场赌国运的阳谋,开启楚国霸业

这篇文章涉及的地理知识,可参考《南阳和襄阳,绝对不允许团结》。1公元前8世纪末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各路英雄人物都粉墨登场。黄河流域的郑庄公、卫庄公、鲁隐公、鲁桓公搅动风云,长江流域的楚武王自然不甘寂寞,决定趁周朝衰落礼崩乐坏的时机,问鼎之轻重,并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贡献了《古文观止》的第七篇文章——《季梁谏追楚师》。楚国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但夏商时期衰落,甚至和南方蛮夷混在一起,直到周文王策划灭商大业的时候,楚国始祖鬻(yu)熊发现改变命运的机会,亲自跑到周原,和儿子一样侍奉周文王——“鬻熊子事文王。”鬻熊是把全部筹码都押上去,赌周能灭商,然后做为胜利者阵营的成员,分享改朝换代的红利。事实证明,鬻熊赌赢了。周文王在灭商之前薨逝,周武王灭商后两年也撒手人寰,来不及封赏边缘盟友,随后周成王即位、周公旦辅政,回想起鬻熊侍奉周文王的功劳,便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楚子,定都丹阳(湖北省枝江县)。楚国,正式立国。“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史记·楚世家》。虽然楚国是周朝的封国,但楚国芈姓和周朝姬姓没有太深的渊源,楚国又和蛮夷混居的时间太久,并不在乎周朝的礼法秩序。于是呢,楚国便不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有时是父死子继,有时是兄终弟及,有时是政变夺位,蛮夷气质非常浓厚。周夷王时周朝衰落,楚国国君熊渠甚至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随后便自立为楚王,并封长子为句亶王、中子为鄂王、少子为越章王。周礼是周朝的意识形态,更是以周朝为核心建立的政治秩序,熊渠的一句“我蛮夷也”,言外之意便是楚国不再遵守周礼,要另起炉灶,和周朝分庭抗礼了。就像联合国代表二战后的全球秩序,如果哪个国家宣布退出联合国,便是不再遵守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谋求成为新的全球霸主。特朗普的各种退群,也可以视为逆全球化版的“我蛮夷也”。但熊渠失败了。因为周厉王即位后,开始重振周朝权威,熊渠害怕周厉王讨伐,便撤除王号,重新归顺周朝。此后百年,周朝的政治秩序彻底崩溃,楚国也经历数次政变夺位,终于在公元前740年,熊通诛杀侄子执掌楚国,并把都城迁到郢城,史称楚武王。公元前710年,华父督诛杀孔父嘉、宋殇公,宋国爆发内乱。鲁桓公接受宋国的贿赂,把郜鼎藏入太庙,最尊周礼的鲁国开始破坏周礼。面对中原的混乱局面,执掌楚国31年的楚武王,极有可能流露出争霸天下的野心,于是《春秋左传》写了一句:“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楚武王要争霸,和郑、蔡、邓三国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很大。楚国在长江和汉水之间,要争霸就必须沿着汉水北上,夺取南阳盆地,然后兵锋向东,扫荡淮河两岸,完成这一切之后,一马平川的河南便是楚国纵横驰骋的战场。而邓国在南阳盆地南部,毗邻汉水,大致位置是现在的湖北襄阳市,如果楚武王提兵北上,邓国便是首当其冲之地。蔡国是淮河流域最有实力的诸侯国,必然是楚武王北上争霸的第二个目标。郑国的郑庄公正在南征北战建立霸业,而且郑国都城新郑在河南的平原上,一旦楚武王渡过淮河,便可以直接威胁新郑的安全。为了刚有起色的霸业和郑国的国防安全,郑庄公必须遏制楚武王。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国的地位迅速提高,如果邓国倾向楚国,郑庄公便有后顾之忧,如果邓国倒向郑国,楚武王便难以北上。助楚还是助郑,胜败都在邓国的一念之间。于是发现楚武王的野心之后,郑、蔡提前一步,跑到邓国举行了一场三国会盟,目的便是要求邓国站在郑国一边,坚守国土,堵住楚武王北上的通道,如果遇到危险,郑、蔡两国也会全力救援。现在压力给到楚武王,他要如何破局呢?其实楚武王要争霸,沿着汉水北上是最佳路线,但不是唯一的路线。汉水以东有一座大洪山,大洪山以东是河南信阳市,那里有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号称“义阳三关”,属于湖北和河南的门户关卡。而大洪山和河南信阳之间,有一条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因为现在归随州和枣阳管辖,便称为“随枣走廊”。既然经汉水北上的路线被“郑邓蔡联盟”阻挡,楚武王要想实现霸业,便要夺取“随枣走廊”,进而占领“义阳三关”,打通北上的路线。一旦完成这项战略任务,邓国,自然是楚武王的囊中之物。而“随枣走廊”的关卡,便是随国。《季梁谏追楚师》的故事,正式开始。2公元前706年,楚武王迈出夺取“随枣走廊”的第一步。楚武王亲自统帅大军渡过汉水,准备进攻随国,但汉水以东遍布姬姓小国,称为“汉阳诸姬”,虽然每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强,但国家数量较多,和碉堡似的,如果楚武王直接进攻随国,必然激起“汉阳诸姬”的共同抵抗,如果一个一个的攻过去,楚武王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为了减少伤亡,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战略目标,楚武王便命大夫薳(wei)章到随国做说客,希望随国能认清形势,不战而降。楚武王则统帅兵马,驻扎在随国的瑕城等待消息,同时做为遠章的后盾。随国是小国,正面作战不是楚国的对手,面对楚武王的兵锋,随国极力退让,并命少师做使者,到楚武王的军营里,全权负责和谈。“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使遠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董成,就是全权负责和谈的意思。随国少师到了楚武王的军营,理直气壮的说了一句:“我无罪”,根据周礼的政治秩序,随国没有犯错,楚国也没有征伐权,你凭什么来打我们?既然随国少师以周礼为武器,那楚武王便不能谈周礼,否则就进入随国少师的圈套,在谈判中落入下风,于是楚武王说道:“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现在周朝衰落礼崩乐坏,原来的政治秩序已经不作数了,楚国决定脱离周朝,凭借兵马、战车和周朝分庭抗礼,问问鼎之轻重。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少师,时代变了。话虽如此,但楚武王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接受随国的求和,楚国便不能得到“随枣走廊”,被困在江汉平原,和天下霸业无缘,迟早是胜利者的鱼肉。可不接受随国的求和,直接翻越大洪山进攻随国,付出的代价一定超出楚国的承受范围。正在楚武王难下决心的时候,楚国大夫斗伯比说了一番话:“吾不得志于汉东,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楚国不能经略汉水以东,其实是形势使然。如果楚国以武力攻取汉水以东,那么“汉阳诸姬”在唇亡齿寒之下,必然抱团取暖,对于楚国来说,这就是遍地碉堡。随国是“汉阳诸姬”实力最强的国家,如果随国有崛起的机会,极有可能脱离“汉阳诸姬”的穷兄弟们,追求自己的霸业。那个时候“汉阳诸姬”的联盟便破灭了,楚国就有机会联合“汉阳诸姬”消灭随国。就像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乌克兰坚决脱离苏联,那么其他的东欧、中亚国家便失去依靠,对“北约东扩”丝毫没有抵抗能力。随国就是俄罗斯或乌克兰,“汉阳诸姬”就是苏联的东欧、中亚加盟国。所以斗伯比建议楚武王,随国少师是骄傲自大的人,不如向他展示楚国的老弱病残,助长随国的轻敌心态。示敌以弱,诱敌深入。斗伯比的建议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楚武王听进去了,于是“毁军而纳少师”,撤掉精锐兵马,把随国少师迎到中军大帐。斗伯比和楚武王的阳谋,很快奏效了。随国少师见到楚国的老弱病残,果然萌生轻视楚国的心思,回去就建议随国国君出兵,直接和楚国交战,并保证,楚国不足为虑。随国国君非常信任少师,立即准备起兵伐楚,但随国贤人季梁不同意:“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楚国给少师展示老弱病残,目的就是引诱随国出兵野战,这么简单的道理您都不知道吗?何况以小博大能够成功,前提条件是小国有道、大国无道。什么是道?肉食者愿意为人民服务,人民从国家政策中得到实惠,然后由负责祭祀的官员,把现实世界的成果告诉上天神明,这种物质利益和意识形态形成的闭环,就是道。可现在呢?随国人民饥寒交迫,每天都为房子、食物发愁,国君却没有解决办法,负责祭祀的官员为了逢迎国君,大搞形式主义粉饰太平,内政如此混乱却想建功立业,怎么可能呢?随国国君不甘心,说道:“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我用毛色一致的牛、丰盛的五谷祭祀上天神明,挺诚心的呀?季梁都无语了,您怎么就不理解呢?但他不能吐槽,又说了一段长篇大论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粟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这段话看起来繁拗复杂,其实总结起来无非是三句话——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祭祀要以人为本。国君一人富贵是耻辱,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目标。随后,季梁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您只要老老实实的为人民服务,同时和“汉阳诸姬”结成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随国便国祚长久,不用惧怕楚国。内修民生,外结盟友,韬光养晦,不争第一。可以说,季梁提出的政治理念和解决办法,和教员的为人民服务、联合亚非拉国家组成第三世界、邓公的韬光养晦、现在的共同富裕,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听到这番话,随国国君明白了,便不再听少师的建议,撤军回国,楚武王的离间计没有成功,也不敢轻易伐随,撤回郢城等待下一次机会。“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3季梁的建议非常精彩,随国国君接受建议非常爽快,那随国有没有上演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呢?答案是,没有。还记得斗伯比和楚武王说的话么——“少师侈”,随国少师是骄傲自大的人。其实骄傲自大不是关键问题,斗伯比的真正用意是,利用随国少师的骄傲自大,勾出他“以小博大”的赌徒心理,引诱他把随国的家当都押上去,成为一个赌国运的赌徒。赌徒是没有理智的,这样的敌人,能极大提高楚武王的胜率。正因为骄傲自大滋生了赌徒心理,随国少师见到楚国的老弱病残以后,才会建议随国国君伐楚,回到随国也会继续轻视楚国。赌徒心理是人性,无法避免。如果你不是站在上帝视角看这段故事,而是和随国少师一样,以当局者的身份看到楚国的老弱病残,会不会萌生出趁你病要你命、搏一把的心情?这是极有可能的,季梁那种清醒冷静的贤人,毕竟是极少数。既然少师萌生了赌徒心理,听说楚军都是老弱病残、亲自逼退楚武王的随国国君,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就有了《春秋左传》的一句话:“随少师有宠”。有宠,说明随国国君和少师,一定在某些事情上达成共识。只有政治路线一致,国君才能宠爱臣子,只有执行国君的政治路线,臣子才能做国君的宠臣。不出意外的话,随国国君和少师的共识就是——楚国衰落了,伐楚指日可待,随国还要征服“汉阳诸姬”,提兵北上争霸天下。和这条政治路线相比,季梁提出的政治路线虽然是正确的,但成本太高、收益太低,已经被随国国君放弃了。而听闻随国已经进入圈套,楚国大夫斗伯比知道,机会来了,便建议楚武王再次伐随。“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雠有衅,不可失也。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公元前704年夏,楚武王召集诸侯在沈鹿会盟,但黄国和随国不来。黄国在河南信阳以东、淮河以南,是楚武王北上争霸的目标之一,参与会盟是羊入虎口,不来,情有可原。随国不来,纯粹是轻视楚国。但黄、随不来会盟,恰恰给了楚武王出兵的理由。于是楚武王命薳张做使者,到黄国问责,顺便考察山川地形,为日后占领“义阳三关”做准备,随后亲自统帅大军渡过汉水,讨伐随国。随国的战前准备,完全暴露了随国国君和少师的赌徒心理。季梁提议:“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殆寇也”,拖延一段时间再和楚军作战,因为敌军压境却不能保家卫国,随军必然人人愤恨,千里奔袭却不能攻城克敌,楚军必然士气衰落,粮草无以为继,以怒气值爆棚的随军,进攻饥饿疲惫的楚军,必胜。但少师说:“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一定要速战速决,否则楚军的粮草消耗殆尽便撤回去了,我们歼灭楚军扬名立万的机会就错过了,随国的崛起大业也将是镜花水月。随国国君站在少师一边,决定亲自统兵出征。到了战场以后,季梁又给随国国君出谋划策:“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也。”楚国以左为上,那么楚武王统帅的精锐一定在楚军左侧,直面随军右侧。于是季梁建议随国国君,不要和楚武王正面交锋,而是统帅精锐站在随军左侧,进攻楚军右侧的偏师,一旦成功便能包围楚武王,必胜。但少师说:“不当王,非敌也”,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随国国君迎战楚武王,王对王、将对将,才是符合身份的战争,堂堂正正的战争。第二层意思是随国国君迎战楚武王,才能亲自俘虏楚武王,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少师的建议,正和随国国君的心意,于是随国国君站在随军右侧,迎战楚武王。这段战前准备,季梁给出的建议囊括了曹刿论战、田忌赛马的精髓,但随国国君完美避开每一个正确的选择,做出的决定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他笃定的认为,楚国已经衰落,楚武王是虚张声势,他要到战场上博功名、赌国运。一边是精心谋划数年的楚武王,一边是赌徒心理爆棚的随国国君,而且楚是大国随是小国,这种战争,结果是毫无悬念的。随军一战而败,随国国君跳下战车逃离战场,楚国大夫斗丹俘获了他的战车,以及来不及逃跑的随国少师。“随师败绩。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原本楚武王准备彻底消灭随国,但斗伯比不同意:“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斗伯比的话,同样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楚国俘虏了随国少师,那么随国的执政大臣一定换人,新的执政大臣未必是骄傲自大的人,楚国再去伐随,不可能和这次一样轻松。实际意思是随国国君战败、少师被俘虏,意味着随国伐楚、争霸的政治路线破产,随国新的执政大臣一定是认同季梁路线的人,整顿民生、团结汉阳诸姬,楚国伐随,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楚武王清楚斗伯比的意思,便和随国签订城下之盟,回到郢城。虽然楚武王没有消灭随国、夺取“随枣走廊”,但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楚武王一战击败随国并签订城下之盟,必然给汉水、淮河流域的诸侯国极大的震撼,相当于巩固了楚国的北部边疆,于是利用伐随战争的余威,楚武王暂时削弱楚国北部边防,征调兵马渡过长江,征服了湖南西部的百濮,极大开拓了楚国的南部战略纵深。《史记·楚世家》写道:“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失之于随,取之于濮,楚武王的战略眼光,并不亚于郑庄公、鲁隐公。4伐随战争的胜利,让楚武王迈出称霸最重要的一步,此时十余年,楚武王陆续在三个不同方向发动征服战争,给楚国雄踞天下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元前703年,巴国命韩服出使楚国,请求楚国和邓国放弃旧怨,和好如初。春秋时期,巴国在现在的襄阳附近,和邓国是邻国,如果楚国和邓国征战不休,巴国必定受到战争影响,于是巴国想调停楚、邓。楚武王给了巴国台阶,同意停战和好,并任命道朔为使者,和巴国使者一起出访邓国,结果韩服和道朔即将抵达的时候,邓国附近的鄾(you)国突然出兵,抢走楚国送给邓国的礼物,并诛杀两国使者。“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其币,杀道朔及巴行人。”鄾国为什么突然暴起,目前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按照常理推测,无非是两种可能——要么是鄾国贪图财富,便劫杀两国使者抢劫聘礼,要么是郑、蔡、邓会盟以后,郑庄公暗地联系了鄾国,请鄾国监视邓国。我觉得,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鄾国劫杀两国使者,目的就是破坏楚、邓和好,防止邓国倒向楚国,打开楚国进入南阳盆地的通道。而听闻使者被杀,楚武王命人到邓国问责,邓国说“和我没关系”,楚武王大怒,命楚国大夫斗廉统帅巴楚联军伐鄾,唇亡齿寒之下,邓国命大夫养甥、聃甥救鄾,四国爆发了一场混战。这一战,巴楚大胜,邓鄾大败,楚武王将楚国的势力范围,开拓到汉水中游、南阳盆地的南端。“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公元前701年,楚武王命楚国莫敖屈瑕为使者,和贰国、轸国会盟。莫敖是楚国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大司马、大将军,屈瑕是人名,而贰国和轸国属于“汉阳诸姬”,都在“随枣走廊”的南部。但贰国和轸国之间,还有一个郧(yun)国,大致位置是现在的湖北安陆。这次会盟的背景,极有可能是贰国和轸国目睹楚国击败随、邓,便做了“汉阳诸姬”的叛徒,倒向楚国,而郧国忠于“汉阳诸姬”继续坚守“随枣走廊”,楚武王便会盟贰、轸,准备夹击郧国。于是在屈瑕前往会盟的路上,郧国直接出兵蒲骚城,并联络随、绞、州、蓼共同伐楚。“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郧、随、绞、州、蓼都是“汉阳诸姬”,而且郧、随在“随枣走廊”,绞国在汉水上游、湖北十堰市,蓼国在南阳盆地、河南唐河县,州国在湖北监利县,从四面八方把楚国包围起来。大战一触即发,怎么办?这个时候,共同出使的楚国大夫斗廉,向屈瑕说出自己的战术:“郧军驻扎在蒲骚城,依仗四国援兵伐楚,必定戒备不严。不如你带一部分兵马回师郊郢城,我带一部分兵马奔袭蒲骚城,必败郧军。一旦郧军战败,其他四国必定不敢来,如此大事可成。”郊郢城在汉水沿岸,如果随、绞、蓼伐楚,只能沿着汉水南下,屈瑕统兵驻扎在郊郢城,一方面可以堵住伐楚联军的道路,另一方面可以拱卫郢都。而斗廉奔袭蒲骚城,核心逻辑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可以说,斗廉的战术非常精妙。但屈瑕不自信,问斗廉:“要不要请求增援?”斗廉说:“兵贵精,不贵多。”屈瑕:“要不占卜吧?”斗廉:“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不知道如何做才需要占卜,现在战术已经确定了,占卜有什么用,难道不吉利就不打仗了?屈瑕和斗廉达成共识,便开始分兵,屈瑕统兵驻扎郊郢城,防备联军南下,斗廉统兵奔袭蒲骚城,大败郧军。随后,他们和贰、轸两国完成会盟,成功向楚武王复命。这一战,楚国成功分化了“汉阳诸姬”,并以兵威再次震慑“汉阳诸姬”。公元前700年,楚武王命屈瑕统兵讨伐绞国。这次战争是伐郧战争的延续。屈瑕统兵到了绞国,先是驻扎在都城南门,然后命民夫上山砍伐树木,并不设兵力保护,以此来引诱绞军出城争功。如此数次之后,绞军的胆子越来越大,开始大规模的出城抢夺民夫和木材。突然有一天,屈瑕在山下、北门埋伏了两股伏兵。等绞军抢夺民夫和木材的时候,山下的伏兵暴起击败绞军,战败的绞军狂奔向北门,准备回城修整,结果北门的伏兵再起,彻底击败绞军,攻入绞国都城。随后,屈瑕和绞国签订城下之盟,撤军回楚。这一战,楚武王把楚国的势力范围,开拓到汉水上游。5经过三场征服战争,楚武王在正北、正东、西北方向开拓了势力范围,再加上征服百濮开拓的正南方向,可以说楚国已经摆脱最初的地理制约,成为长江、淮河流域的最强国。但随国尚未完全臣服,“随枣走廊”没有成为楚国禁脔,楚武王不甘心。而且没有彻底征服“随枣走廊”,便不能谋求“义阳三关”,这对楚国北上争霸非常不利。于是在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决定再伐随国。自从诛杀侄子执掌楚国,楚武王已经在位51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那年3月,楚武王拖着垂垂老矣的身体,集结楚国的全部兵力,亲自征伐随国。临行前,楚武王感觉心跳加快、精神恍惚,便和夫人邓曼说:“我心神不宁,是不是预示着出征不顺利?”邓曼叹了一口气:“大王,恐怕你的寿命将尽了,心神不宁是上天神明警示你呢。如果此次出征不损兵折将,便是楚国之福了。”楚武王听到邓曼的话,没有犹豫,依然踏上征程,结果刚渡过汉水,走到樠木山的时候,楚武王便薨逝了。“庄公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将齐,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大军出征、楚武王却薨逝于外,怎么办?随同出征的令尹斗祁、莫敖屈重认为,如果此时退回郢城,便是示敌以弱,绝对不可以。现在的最佳办法是秘不发丧,护送楚武王的灵柩兵临随国,彻底解决随国的问题。令尹相当于宰相,莫敖之前说过,相当于大司马、大将军。于是斗祁和屈重统领楚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接到了随国都城。望着兵强马壮的楚军,随国国君害怕了,立即派出使者求和。但负责和谈的屈重说,如果随国不想灭亡,随国国君必须亲自到汉水以西,和楚国会盟。随国国君同意了。“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莫敖以王命入盟随侯,且请为会于汉汭,而还。”随国国君离开国境,亲自到汉水以西、楚国的势力范围内求和会盟,意味着随国臣服于楚国,以后再不敢和楚国争锋,“随枣走廊”完全向楚国开放。等会盟结束,随国国君渡过汉水回到随国,斗祁和屈重才给楚武王发丧,光明正大的护送灵柩回到郢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楚武王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楚武王薨逝的时候,楚国的势力范围是北抵汉水绞国、南至湘西百濮、西达长江丹阳、东到随枣走廊,实实在在的南疆霸主。楚武王之后,其子熊赀即位,史称楚文王,《史记·楚世家》里写道——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邓,灭之。成王恽(楚文王之子)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楚成王的南疆霸主地位,得到周王的正式承认,楚国终于不再是被世人鄙视的南疆蛮夷,成为真正的乱世诸侯大国。这一切,都是楚武王毕生奋斗奠定的基础。《季梁谏追楚师》里的政治理论是千古至理,但没有保住随国的社稷。因为这种千古至理,更适合成熟期的诸侯大国,春秋乱世是重新洗牌的大争之世,不积极进取便只能沦为鱼肉,不开疆拓土只能成为王者的垫脚石。守成需要和平的环境,乱世需要法术诈力。季梁是无双国士,但他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国家、正确的时代。人生际遇之悲,莫过于此。点
2024年2月26日
其他

从张居正丈量田地,再看教员的窑洞对

1《明史·志·卷五十三·食货》有一组田地数量的浮动数据,很有意思,写篇短文和大家聊一下。我们先来看原文。洪武二十六年核天下土田,总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至宣德间,垦荒田永不起科及洿下斥卤无粮者,皆核入赋额,数溢于旧。有司乃以大亩当小亩以符旧额,有数亩当一亩者。步尺参差不一,人得以意赢缩,土地不均,未有如北方者。而诸处土田,日久颇淆乱,与黄册不符。弘治十五年,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官田视民田得七之一。嘉靖八年,桂萼、郭弘化、唐能、简霄先后疏请核实田亩,而顾鼎臣请履亩丈量,丈量之议由此起。万历六年,帝用大学士张居正议,天下田亩通行丈量,限三载竣事。用开方法,以径围乘除,畸零截补。於是豪猾不得欺隐,里甲免赔累,而小民无虚粮。总计田数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视弘治时赢三百万顷。然居正尚综核,颇以溢额为功。有司争改小弓以求田多,或掊克见田以充虚额。北直隶、湖广、大同、宣府,遂先后按溢额田增赋云。这段文言文其实不难理解。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朝的田地数据是850.7623万顷,并规定农民垦荒的田地,永远不用纳税,所有收益都是自己的。但是明宣宗朱瞻基做皇帝时,发下一道诏令,说太祖高皇帝的优惠政策到期了,农民垦荒的田地必须纳税,而且田地管理开始混乱,无论田多田少,都在隐报瞒报,不提供真实数据。到了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明朝的田地数据变成422.8058万顷,相比建国初期减少一半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大臣们要求重新丈量田地,整顿财政和赋税,但因为大臣们派系纷争不断,重新丈量田地始终没有落实。直到张居正成为明朝内阁首辅以后,才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其中就包括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推行的丈量田地。这次重新丈量的田地数据是701.3976万顷,虽然不如洪武年间,但比弘治年间多出将近300万顷。田地数据更高,意味着张居正的改革有成效,张居正领导的明朝远超前代,意味着张居正可以得到更高的历史地位,总结成一句话便是“颇以溢额为功。”于是,各级官吏极力的奉迎张居正,要么用小尺丈量,把一亩田地算成两亩,要么把农民的田地搜刮出来,再算一遍。多出的300万顷田地,有相当部分是这样算出来的。这个过程充满了层层加码、虚报数据、形式主义、好大喜功等官僚主义作风。等最终的田地数据汇报给张居正以后,北直隶、湖广、宣府、大同等地便按照虚假的田地数据纳税。他们不仅没有享受到张居正改革的红利,反而比以前的负担更重了。结果就是,张居正得到政绩,各级官吏得到前程,承担一切后果的,唯有被“无中生有”的农民。2张居正改革的财政成果非常丰厚,我们在《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里面说过,这里就不重复了。但前文也说了,改革确实伤害了农民的利益。我们不能因为张居正改革的成果,掩盖张居正改革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张居正亲手造成的。在清查田地以前,张居正做了一系列的集权工作——第一,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张居正和冯保联手,驱逐了资历深厚的内阁首辅高拱,张居正继任为内阁首辅。随后内阁大学士高仪去世,张居正推荐礼部尚书吕调阳入阁,原因是“调阳暗弱,不敢有所持。”三年后,张居正推荐张四维入阁,原因也很简单,“张居正当国,四维岁时馈问不觉”,张四维对张居正嘘寒问暖,张居正把他当成家人看待,所以推荐他入阁参政。从此以后,张居正独掌内阁,国家大事一言而决。第二,张居正上书请求考察京官,一方面清理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另一方面借此排斥不服从自己的官员,属于公私兼顾性质的政策。第三,父亲去世,张居正需要回乡奔丧,原本万历不想挽留,但张居正担心“恐一旦去,他人且谋己”,便一边上书请求回乡,一边暗示党羽们上书夺情,挽留张居正继续工作。最终张居正夺情成功,那些反对夺情的人,都用“仗六十、仗八十”之类的惩罚,打的半死。第四,张居正请万历皇帝下诏,捣毁六十四所私人书院,不允许民间士人议论朝廷政务,将舆论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朝廷的手里,进而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做完这一切之后,张居正便成为平民出身、科举入仕、宋元明清都绝无仅有的摄政文官,真正做到了代行皇权。其赫赫威势能让万历皇帝下罪己诏,回江陵省亲时襄王和唐王在路边等候,接母亲回京后,两宫太后用“家人礼”接待。皇室都这么低声下气了,更不用说文武百官,他们做每件事,都担心“元辅张先生”不满意。为了逢迎张居正,文武百官把张居正比喻为伊尹、周公之类的辅政圣贤,后来随着张居正的地位越来越高,比喻对象也升级为尧舜禹汤。尧舜禹汤是上古圣王,文武百官和儒家士子仰慕的白月光,不论张居正得到多么高的地位、做出多么大的成果,都不可能和他们相提并论。但被比喻为尧舜禹汤,张居正也“恬然居之”——现在,继尧舜禹汤之后就是我张某人了,你们说的没错。到了这个时候,张居正在明朝可谓是言出法随,想要什么,朝野都会想办法给他送到府邸,想做什么,文武百官都会排除万难来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居正下令重新丈量田地,官员们层层加码制造虚假数据,大兴官僚主义作风,其实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张居正身居高位,文武百官是他唯一的信息来源,文武百官说什么,他就得信什么,没有其他选择。而文武百官害怕犯错误,在执行过程中,必然秉持“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态度。这样一来,极端化是必然的。至于交税翻倍的农民,张居正可能知道真相,也可能不知道,但不论如何,张居正为了自己的千秋功业,都有动机和文武百官站在同一立场,苦一苦百姓。可以说,张居正通过集权推行了改革,但张居正的集权也反噬了改革。3类似的事情,苏联也发生过。1929年4月,苏联开始大规模推行农业集体化,9月,各地的集体化方案酝酿完成,正式付诸实施。从此以后,苏联农民的田地、农具、牲畜都被纳入集体农庄的范围。截止到1930年3月,集体化农户占苏联总农户的比例,从最初的7.6%暴涨到56%,有些地方在1930年1月10日到2月1日之间,短短20天时间,集体化农户和地区总农户的比例,便从10%涨到90%。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本意是给农民稳定的经济收入,并且通过剪刀差给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这个初心是好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数据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中必然夹杂着大量农民利益受损,以及农民为保利益而屠宰牲畜、官员抢夺农民口粮、拆毁农民房屋等不公正行为。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的文章,开始纠正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问题。然而,斯大林的态度引起退出集体化的高潮,导致苏联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到1930年夏天,集体农庄的农户数量,从1400万户暴跌到630万户,集体化农户占总农户的比例,也从60%跌到23.6%。斯大林感觉不对劲,提出“展开社会主义全线进攻”的口号,农业集体化大踏步向前,集体化农户占总农户的比例,年底便恢复到52.7%,到1934年7月增长到71.4%。后来的研究说,斯大林掩盖了自己的错误,把集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推给基层执行不力。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要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斯大林确实是操之过急。这和当时的国际形势有极大的关系,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强大的国力,没有强大的国力就不能保护苏联、不能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斯大林不断的清洗政敌集中权力,让自己的命令成为"正确"的标准,导致基层在执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宁可损害农民的利益,也不敢忤逆斯大林。4归根溯源,张居正建功立业来自集权,张居正损害农民的利益也来自集权,斯大林振兴苏联来自集权,苏联的一系列灾难也来自斯大林集权。集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就伟业,也能造就导致伟业衰败的蚁穴。为什么?自从秦始皇以来的两千多年时间,中国就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绝大部分权力和资源都集中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集中于朝廷,最后集中于皇帝。皇帝一人承担国家的责任,便有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说法。权力是自上而下的,那么各级文武官员便只对上负责,缺乏对下负责的动机。即便有些清廉干吏会对下负责,懂得农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但那是出于个人化的理想主义,而不是现实需求。后来蒙古吸收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俄国又继承了蒙古,在俄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苏联,和中国属于一母同胞的兄弟。张居正改革、斯大林搞农业集体化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就是来自于此。对于两千年传统,我们常常引以为傲。它守护着我们的祖先渡过灾荒,凝聚起庞大的力量抵御外侮,在广袤的土地上实现了长久的和平,但代价就是人人对上负责,内部腐败非常快,进而导致土地兼并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也是中国历代王朝都难以破除历史周期律的原因之一。每念及此,就会想起教员和黄炎培的"窑洞对"——"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从历史的脉络来看,教员的这个观点,不仅是给新中国找到的新路,同时也是给两千年中国文明的BUG,找到的一个补丁。点
2024年2月1日
其他

新老交替的时候,过渡人物的困境是什么?

1如果你是国君的长子,但因为母亲的地位不高,常年遭受国君的冷眼羞辱。成年以后,国君给你娶了另一个国家的嫡女做妻子,即将完婚的时候,国君发现她非常貌美,便临时改变主意,强占了你的妻子。你,会如何看待这位国君父亲?等国君病重的时候,太子年少,根本不能继位理政,需要你这个庶长子担负重任,做一段时间的过渡人物,太子成年以后,再把军政大权交给他。你,会如何做?到底是趁机夺位,发泄数十年积攒的怨恨,还是尊重礼法,坚持做一个过渡人物?这就是《古文观止》的第四篇文章《藏僖伯谏观鱼》的历史背景。2《藏僖伯谏观鱼》是发生在春秋初期鲁国的故事。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周朝最亲近的姬姓诸侯国。但因为灭商以后,周公旦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武王,周武王驾崩,周公旦又要辅佐周成王,便没有到鲁国,而是命长子伯禽代替自己就封。此后,周公旦薨逝,葬在毕地,陪伴在周文王的身边,伯禽则始终在鲁国,事实上成为鲁国的第一代国君。“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辅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自鲁公伯禽开始,鲁国共经历了十二代国君,周幽王死后两年,鲁国第十三代国君鲁惠公即位,我们的故事便正式开始了。鲁惠公的原配夫人是孟子,但这个孟子不是儒家的亚圣孟子,而是宋国女子。孟代表家族排行,和“伯”是同一个意思,在“伯仲叔季”中排行老大,子代表姓氏,宋国就是子姓国,排行和姓氏合在一起,便称为孟子。孟子嫁给鲁惠公以后,没有生育子嗣,很快便去世了,反而是地位不高的“贱妾”声子,给鲁惠公诞下庶长子,称为公子息。根据礼法,妾就是妾,没有资格上位做正室夫人,妾生育的子女,除非过继给正室夫人,否则也没有资格继承国君。于是,鲁惠公又迎娶宋国的仲子做正室夫人,两人生下嫡子公子允并立为太子之后,鲁惠公便薨逝了。按照《春秋左传》的说法,鲁惠公迎娶仲子,是因为仲子出生的时候,手掌上有三个字——鲁夫人,鲁惠公认为是天意,便迎娶仲子做正室夫人。“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我。”而《史记·鲁周公世家》里说,仲子原本是鲁惠公给公子息娶的夫人,结果仲子到鲁国以后,鲁惠公发现仲子非常貌美,便临时换上公子息的新郎礼服,和仲子拜堂成亲。“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春秋》是鲁国的官方史书,必然要为尊者讳,关于鲁惠公再娶的事,只能记录既定事实,不能记录具体过程,还编造了“鲁夫人”的神话掩人耳目。我觉得,《史记》的说法更靠谱一些。因为就在鲁惠公迎娶仲子之后,鲁国和宋国爆发了一场战争,宋国大败,鲁宋的关系降到冰点。正常情况下,一边联姻一边交战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这样推论下来,真相就很明显了——鲁惠公既是好色,也是看不起贱妾生下的公子息,贵族嫡子继承国君是他的执念,为此不惜和邻国开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723年鲁惠公薨逝以后,年幼的公子允继续做鲁国太子,而公子息以庶长子的身份,成为鲁国的摄政,后世称为鲁隐公。“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事实证明,鲁惠公的自以为是,给后人造成巨大的干扰,间接导致鲁国错失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3实事求是的说,鲁隐公有非常出色的治国能力,刚成为摄政不久,他便开始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巩固鲁国的国际环境。“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国是鲁国的附属国,国都在曲阜的东南部,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邾国是鲁国的腹心,只要稳定邾国,鲁国就不会出大问题。就像朝鲜是中国的腹心一样,历来的外交活动,都要把对朝关系放到第一位。所以鲁隐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公元前722年,和邾国国君邾仪父在蔑城会盟。“隐公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虽然鲁宋联姻暂时破裂,但鲁惠公曾迎娶宋国的孟子、仲子,鲁宋的共同继承人公子允又是鲁国太子,属于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所以鲁隐公摄政以后的第二件事,便是与宋国在宿城会盟。而宋国面对既成事实,也没有理由纠结仲子的婚事,毕竟多一个盟友多条路,鲁隐公都放下心结了,宋国有什么放不下的。和解,对两国都有好处。“隐公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公元前721年,鲁国有三项外交活动。其一是鲁隐公和戎狄在唐(棠)城会盟。春秋初期和后世不同,所谓的戎狄并不都是在长城以内,而是遍布中原,各诸侯国的国人一旦离开城池,就有可能遇到戎狄劫杀。鲁国境内,自然也有大量的戎狄部族。鲁隐公和戎狄会盟,会盟地点又在鲁宋交界处的唐城,有利于稳定鲁国的南部边疆。其二是鲁隐公把鲁国嫡长女伯姬嫁给纪国。纪国在鲁国的东北部,紧邻齐国都城临淄,鲁国和纪国联姻,不仅可以稳定鲁国的东北边疆,也能在齐国附近埋一枚钉子,一旦齐鲁爆发战争,纪国便可能站在鲁国一边,抄齐国的后路。其三是纪国和莒国会盟。这件事看似和鲁国没有关系,但因为鲁国和纪国已经联姻,那么两国会盟极有可能是鲁隐公的安排,而纪国和莒国处于山东半岛的南北两端,这意味着通过纪国做中间人,鲁国巩固了东部边疆。短短两年时间,鲁隐公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缓和了摄政初期的不利局面,巩固了鲁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国际环境,放在整个春秋时期,鲁隐公也是一等一的英雄豪杰。但鲁隐公的问题在于,他只是摄政,不是正式国君。这就意味着,鲁隐公统领鲁国军政事务是没有合法性的,只要有机会,其他实力派随时可以取代他。数百年前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的时候,管叔鲜和蔡叔度就不服,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起兵叛乱,更何况鲁隐公是贱妾之子,又没有立国的大功傍身,怎么可能压得住各路实力派,那些鲁国的野心家,怎么可能对鲁隐公心悦诚服?所以在鲁隐公巩固国际环境的同时,鲁国的各路实力派都在蠢蠢欲动。“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这件事没有记录在《春秋》原文里,左丘明写的《春秋左传》才提了一句,因为鲁隐公刚和邾国会盟,鲁国南部的费伯,便在没有鲁隐公命令的情况下,私自修建了一座郎城。春秋初期,城池高大且数量多,意味着实力强悍。费伯没有鲁隐公的命令私自筑城,说明他已经有了不臣之心,准备积蓄实力问鼎曲阜,或者割据鲁国西南,在鲁宋之间左右逢源,获取最大化利益。“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弗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同年冬,郑国共叔段之子公孙滑跑到卫国,郑庄公统帅成周八师和虢国兵马讨伐卫国,并请求邾国出兵支援。之所以要请邾国出兵,极有可能是郑庄公不清楚鲁隐公的态度,便向邾国发出邀请函,试探鲁隐公。正如郑庄公所料,邾国接到邀请以后,便派使者到曲阜汇报,但邾国使者没有直接见鲁隐公,而是去见了公子豫。这说明邾国和鲁隐公会盟是臣服于鲁国,不是臣服于鲁隐公,公子豫极有可能是鲁国的实力派,比鲁隐公更得邾国的青睐。而鲁隐公不同意出兵,公子豫直接统帅邾国兵马出国参战,更说明公子豫和邾国不把鲁隐公放在眼里。面对这样的局面,鲁隐公也试图反击,但失败了。“隐公二年,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无骇是鲁国宗室,官居司空,极是鲁国的附属国,位置在费城西部,费庈父就是费伯。鲁隐公命司空无骇讨伐极国,一方面可以控制战略要地,以兵力威慑费伯,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军功,震慑曲阜的实力派。但费伯敏锐察觉到鲁隐公的目的,在司空无骇刚准备开战的时候,便率先攻灭极国。这样一来,司空无骇便没有理由继续停留,只能原路返回曲阜,费伯反而可以趁机占领极城,实力越来越强。鲁隐公试图集权而发动的战争,彻底失败了。集权失败,比不集权更危险。鲁隐公没有试图集权的时候,有些实力派不知道他的手段如何,可能还有一丝顾虑,但鲁隐公集权失败,底线便暴露了,所有人都知道,鲁隐公暂时没有能力再次集权,这段空窗期是所有实力派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便发生了我们在《石碏谏宠州吁》里说过的一件事——“隐公四年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公子翚)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公子州吁造反成为卫国国君之后,和宋、陈、蔡组成联军讨伐郑国,因为宋鲁是联姻关系,便邀请鲁国共同出兵,但鲁隐公和大夫众仲认为,公子州吁不能成事,决定不出兵参战。鲁国公子翚则坚决要求出兵,希望在战场立功以后,得到宋、卫、陈、蔡的支持,然后回到鲁国执掌权柄。公子翚数次请求出兵,鲁隐公数次拒绝,最终公子翚不顾鲁隐公的命令,私自统兵出国参战。做了四年的摄政国君,鲁隐公虽然在外交战线上开疆拓土,却在鲁国的政治斗争中一败涂地,摄政地位摇摇欲坠。4面对鲁国的混乱局面,鲁隐公的叔叔藏僖伯,感觉再这样下去要出大事,决定给鲁隐公提些建议。公元前718年春,鲁隐公准备到棠城观看捕鱼,藏僖伯认为时机到了,便提了一系列建议,表面上是劝阻鲁隐公到棠城观看捕鱼,实际上是给鲁隐公提出治国理政和政治斗争的方法论。“隐公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藏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物章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棠城,其实就是鲁隐公和戎狄会盟的唐城,在曲阜的西南部120公里左右,紧邻费伯的费、郎、极三城。鲁隐公到棠城观看捕鱼,可能是感觉心累,到那里放松一下,但不排除有另外两种可能——鉴于讨伐费伯失败,鲁隐公要亲自考察行军路线、计算粮草消耗,以及棠城附近的地形,为下次讨伐费伯做准备。鲁隐公以身入局,亲自到费伯的地盘附近,试探费伯的反应。但藏僖伯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凡是对祀与戎没用的事物,君主都不应该关心。君主要做的是制定规矩,让人事物都遵守规矩有序运行。规矩如果破坏,君主就要失败。”这段话是藏僖伯教导鲁隐公赏罚分明,建立政治秩序。“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春蒐、夏苗、秋狝、冬狩都是以打猎的名义习武练兵,这样每年就要进行四次小型演习,三年在国都郊外进行一次大演习,演习结束以后,兵马进城可以震慑众人。而给参与演习的兵马赏赐饮水,可以计算实际参演人数以及需要消耗的物资。一旦在军队建立起森严的纪律、明确的等级,国君的威仪便出来了。这段话是藏僖伯教导鲁隐公,如何练兵、如何掌控军队、如何利用军队确立自己的权威。“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吏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祭祀不用鸟兽的肉,可以保护制造弓箭的羽毛,国家重要礼器不用皮革等,可以保护制造铠甲、弓弩的军用物资。此外,山林川泽里的民用物资、官吏的工作职责,国君都不能随意干预,只要简政放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充分调动社会的活力就可以了。这段话是藏僖伯教导鲁隐公什么是用人,什么是国家经济的底层逻辑。藏僖伯的三段话,完全是针对鲁隐公面临的问题来说的,简明扼要一针见血。藏僖伯的建议是完全正确的,但问题是,这些建议必须由正式国君执行,才能达到目的,而鲁隐公是缺乏合法性的摄政,必须亲历亲为一段时间,用军功和政绩压制各路实力派,才能执行藏僖伯的正确建议。于是鲁隐公听完藏僖伯的话,依然以巡视边境的名义去了棠城,而藏僖伯说自己有病,就不去了。“公曰,吾将略地也。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那藏僖伯的建议,鲁隐公听进去了吗?答案是听进去了。同年十二月,藏僖伯去世,鲁隐公非常悲痛,说“叔父不让我去棠城观鱼,我没听,但叔父说过的话,我都记在心里了”,然后提高藏僖伯的葬礼规格,让他风光下葬,哀荣备至。“冬十二月辛巳,藏僖伯卒。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所谓正确的建议,往往是以完全中立的立场来说的,但听取建议的人,很多时候都被不同的现实环境所左右,不可能有完全中立的立场。那么能不能接受正确建议、能接受多少,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数千年历史上,永远都是谋士易做,主公难当。5既然藏僖伯的建议不适合现阶段的鲁隐公,那么鲁隐公便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诸侯国之间左右腾挪,寻求有利于自己和鲁国的机会。公元前718年,宋国侵犯邾国,邾国知道鲁宋是联姻关系,鲁国不可能给自己撑腰,便向常年和宋国交战的郑国寻求庇护,并愿意放开国境,请郑国绕道邾国,出其不意的进攻宋国。郑庄公统兵出征,直接攻破宋国都城的外城。灭国危机就在眼前,宋殇公立即命使者到曲阜求援,鲁隐公问使者:“打到什么地方了”,使者说“外城已经破了,内城还在坚守”。鲁隐公的重心在鲁国,原本就不想出兵打仗,听到使者的话,大怒:“既然宋国没有灭亡,我们就不去了。”鲁隐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没有出兵救援,自然得罪了宋国。而鲁宋关系破裂,鲁隐公就必须寻找新的西部盟友,谁最合适呢?答案只有一个,郑国。但鲁国和郑国没有联系,数年前公子翚甚至统帅鲁国兵马,参与了诸侯讨伐郑国的战役,如今直接建交不现实。正好,齐国和郑国是盟友,鲁隐公决定从齐国入手,逐步和郑国建立外交关系,用郑国制衡宋国,保护鲁国的利益。“隐公六年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公元前717年,鲁隐公发出邀请,和齐国在艾城会盟,两国决定摒弃前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事实证明,齐国确实是优秀的红娘,鲁隐公很快就收到郑国释放的善意。“隐公八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郑国始祖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受封立国的时候,另外得到山东境内的祊城,在郑国陪同周王祭祀泰山时提供祭品。周公旦辅政的时候,周成王把许昌东南的许田赏赐给他,用来给鲁国朝觐周王和周公旦时提供住宿。现在天下大乱,周王不再祭祀泰山,祊城就是郑国的一片飞地,而许田就在郑国附近,于是在公元前715年,郑庄公向鲁隐公提议:“我们交换吧,祊城归鲁,许田归郑。”一座城池的得失,对于大国来说不算什么,但交易城池的背后,是远隔千里的两个国家,正在发生一段新的外交关系。这对鲁郑两国意义重大。同年,经过齐国牵线搭桥,宋、卫、郑三国和解,并在温县会盟,暂时罢兵休战,鲁隐公向齐国使者说:“敢不承受君之明德”,其实也是在感谢齐国,给鲁郑两国建交做出的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714年,郑国和宋国重新爆发战争的时候,鲁隐公坚决站在郑国一边,并亲自统帅兵马和郑、齐两国伐宋。鲁隐公不是不愿意出兵参战吗,为什么突然改变立场了?因为这次出兵讨伐的是宋国,费伯的三座城池就在鲁宋交界处。一旦成功,鲁隐公就能得到军功,获取巨大的声望,回到曲阜便能顺利推行改革,落实藏僖伯的正确建议,甚至可以利用战争的有利时机,构建起针对费伯的战略优势,为铲除地方割据势力奠定基础。一句话,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这就是鲁隐公等待的机会。“隐公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盟于邓,为师期。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公元前713年正月,鲁隐公和齐、郑两国会盟,约定正式出兵的日期。六月,战争正式爆发。鲁隐公亲自统兵向鲁西南进发,在菅城大败宋国。郑庄公陆续攻破郜城和防城,随后又交给鲁隐公接防。这样一来,鲁隐公便得到三座城池。郜城和防城在鲁宋交界处,离郑国非常遥远,郑庄公为什么要跋涉千里,进攻这两座城池?极有可能,这次作战计划是三国会盟时谈定的——鲁隐公要借助郑国的兵力,扎根鲁西南,郑庄公帮助鲁国完成战略目标,来换取鲁国的支持。于是在战争结束后,鲁国的西南边疆就成了这样——鲁隐公曾两次去棠城,说明棠城始终在鲁隐公的掌控之中。菅、郜、防这三座新占领的城池,牢牢的钉在鲁西南。这样一来,费伯的三座城池,就被包围起来。这意味着,鲁隐公苦心经营八年,终于构建起针费伯的战略优势。走到这一步,鲁隐公既建立军功,又得到地盘,此次出兵的战略目标基本完成,但做为回报,鲁隐公必须帮助郑庄公,完成郑国的战略目标。“隐公十年九月戊寅,郑伯入宋。”“隐公十一年夏,公会郑伯于时来。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公元前713年10月,郑庄公助鲁隐公夺取城池以后,亲自统兵攻入宋国都城。史料里没有记载详细的战争过程,但齐、鲁、郑既然是盟友,那郑庄公攻宋,鲁隐公不可能置身事外。公元前712年夏,鲁隐公和郑庄公到时来城会盟,然后亲自统兵和齐郑攻破许国,和郑庄公完成等价交易。攻破许国以后,齐国建议郑庄公兼并许国土地,郑庄公拒绝了,而是把许桓公迁到许城东部,治理许国故地,命郑国大夫公孙获居住许城西部,名义上是辅佐许桓公,实际任务是监视和镇守。随后,郑庄公说了一段话:“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后的天下归属,谁能知道呢?兼并杀戮只能积累仇恨,不如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今天我保存许国社稷,万一以后郑国衰落,希望胜利者也能留些情面。郑庄公已经看出天下大势,明白天下已经进入乱纪元,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没有人能真正决定自己的命运,能做的无非是走一步看一步,日常行善积德,给子孙留些自保的资本。仅此而已。这段话充满了春秋第一个霸主对命运无常的哀叹,后来被收录到《古文观止》,便是第五篇文章《郑庄公戒饬守臣》。6公元前712年,三国灭许之后,鲁隐公回到曲阜。此时的鲁隐公有显赫的战功、极高的威望,可以说是周公旦和伯禽之后,鲁国最出色的英雄豪杰,不再是那个毫无威信的庶长子摄政了。只要再给鲁隐公十年时间,他极有可能铲除费伯的割据势力,削弱曲阜的各路实力派,落实藏僖伯的正确建议,真正建立政治秩序,重塑鲁国。这一点,公子翚也看出来了。公子翚向来不服鲁隐公,甚至没有鲁隐公的命令,都敢私自统兵出国参战,此时也开始向鲁隐公表忠心:“您虽然是摄政,但公子允依然是太子,再过几年您还是要交班的,不如我替您杀掉公子允,事成之后,您封我做宰相。”“隐公十一年,羽父(公子翚)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鲁隐公到底想不想做合法国君,我们不做过度揣测,但在鲁隐公的计划里,屡次不服从命令的公子翚,必然是铲除的目标之一。和公子翚合作,虽然能成为合法国君,但公子翚的实力必然更加膨胀,以后尾大不掉,再想铲除就困难了。于是鲁隐公拒绝了公子翚:“因为公子允年轻,我才暂摄国政,等公子允成年,我就要交班了,到菟裘城安享晚年。”“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听到这番话,公子翚明白了,既然鲁隐公摆出不合作的态度,那就是不给各路实力派留退路,以后迟早要兵戎相见。而且鲁隐公要交班给公子允,如果公子允知道了这件事,将来也要报复他。这个时候,公子翚彻底没有退路了。为了自己的性命,为了各路实力派的利益,公子翚诬陷鲁隐公要诛杀公子允,并以忠臣的面目,请求为公子允诛杀鲁隐公,整肃鲁国朝纲。公子允同意了。然后,鲁隐公遇刺身亡,十年大业毁于一旦,公子允即位,史称鲁桓公。回顾鲁隐公的一生,他有分析天下局势的能力,有步步为营的耐心,有抓住机遇翻云覆雨的决断力,可惜贱妾之子的身份,导致鲁隐公步步维艰。如果说郑庄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觉醒者,那鲁隐公就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献祭者。从此以后,藏僖伯的建议成为往日云烟,鲁国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堂堂周公旦的封国,沦为大时代的旁观者。点
2024年1月29日
其他

老俞免小孙,嘉靖贬严嵩

1最近东方甄选的小作文事件,闹的沸沸扬扬,我从开始关注到现在,感觉整个事件的脉络越来越清晰了。东方甄选是电商平台,董宇辉借助东方甄选的平台,成为现象级IP,这是毫无疑问的。很多人说,两年前是董宇辉挽救了东方甄选,这么说其实是不对的。如果没有老俞数十年积累下来的资源,东方甄选如何打造那么庞大的供应链?如果在遭遇双减政策的时候,老俞没有捐出八万套桌椅,狠狠刷了一波好感,那么东方甄选开始做电商的时候,观众就不会对东方甄选抱有同情心,然后去东方甄选买东西。董宇辉的口才、文采确实非常厉害,但在东方甄选的整个产业链中,是锦上添花,是宝塔上的明珠,而不是全部。就像互联网企业的市值非常高,但互联网企业能崛起,是因为中国数十年来完成水利、电网、城市、通信、教育等方面的硬件建设。但问题是,现在的电商、自媒体、短视频领域非常依赖IP的作用。这就导致很多人去东方甄选买东西,是冲着董宇辉去的,而不是冲老俞去的,是冲着现象级IP去的,而不是冲东方甄选的硬件建设去的。然而还有更重要的问题。董宇辉以前的身份是打工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老俞给了他直播的机会,然后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成为现象级IP。那么在老俞看来,你是我培养的,理应听我的。在东方甄选的员工看来,你也是打工人,凭什么以你为主,我上我也行。在董宇辉看来,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东方甄选,你们怎么能搞我?凭我现在的身份地位,即便多拿一些,又算得了什么?三角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这样出现了。而且现在的电商公司和自媒体公司,一般都是老板亲自出镜做IP,如果做不起来就拉倒,可如果做起来了,老板兼IP的身份就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避免一切内耗。老俞做为老板却没有出镜做IP,董宇辉做为IP却是打工人,这种不对等的地位,迟早要出问题。这次小作文事件,打前阵的是CEO小孙,背后有没有老俞的默许纵容,我不敢妄下定论。但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皇帝绝不允许臣子一家独大,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必然要制衡和削弱。一个老板也绝不允许员工风头正盛,那会威胁到老板的地位,同时也给具体业务增加不确定性。所以,老俞是有"去董宇辉化"动机的。唯独出乎意料的是,董宇辉这个IP的号召力太强,直接把"去董宇辉化"的行动给冲了,为了弥补损失,减少战损比,老俞又站出来免除小孙的CEO职务,现在又把董宇辉提拔为高级合伙人。回顾整个小作文事件,小孙其实扮演了严嵩的角色,借皇帝的威严,组建了代表行政力量的严党,帮皇帝稳定朝政,进而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董宇辉扮演了徐阶、高拱、张居正的清流角色,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却是公司内部巨大的不安定因素,需要用严党制衡。老俞则扮演了嘉靖皇帝的角色,高高在上维持平衡,谁对他有利就支持谁,小孙搞"去董宇辉化"的时候他就纵容小孙,眼看小孙要失败了,他又站在董宇辉一边,打感情牌来稳定战线。老俞免小孙又提拔董宇辉,无非是嘉靖贬严嵩又提拔徐阶的翻版而已。2我们是"历史照进现实"的号,聊完现实,还是要说一些历史。嘉靖皇帝是怎么重用严嵩的呢?起因就是"大礼议"事件中,严嵩帮嘉靖处理了突发危机。公元1521年,正德皇帝驾崩,留下遗诏命血缘最近的兴王朱厚熜继承皇位,内阁首辅杨廷和按照遗诏,把朱厚熜接到北京,第二年改元嘉靖,于是朱厚熜就成了嘉靖皇帝。但是按照传统的宗法制,嘉靖必须过继给伯父弘治皇帝做儿子,然后以"兄终弟及"的名义,继承正德皇帝的皇位,那么嘉靖的亲生父母,便只能称为叔叔和婶婶。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称呼,而是朝政话语权。因为宗法制是儒家意识形态里的内容,而掌握儒家意识形态解释权的,是以杨廷和为首的朝廷大臣,如果按照宗法制更改父母的称呼,那就是嘉靖向朝廷大臣们低头。对于从外藩入主中枢的年轻皇帝来说,如果不能打的一拳开,就不能避免百拳来,如果刚到北京不能打开局面,以后再想抬头就难了。于是嘉靖坚决不同意更改父母称呼,一定要给亲生父母的封号里,加入"皇帝、皇后"两字。到了这一步,杨廷和等朝廷大臣也明白了,坚决不能退让,一旦退让,朱元璋和朱棣这种强势皇帝就回来了,朝廷大臣们这么多年得到的权力地位,又要让出去。嘉靖与杨廷和等人就开始硬刚,一直刚了三年。公元1524年,杨廷和感觉非常疲惫,便请求辞官回乡,嘉靖同意了。等杨廷和刚离开北京,嘉靖又命朝廷大臣们讨论,称弘治皇帝为"皇伯考",自己的亲生父母加"皇帝、皇后"称号。眼看嘉靖步步紧逼,朝廷大臣们坐不住了。那时嘉靖住在文华殿,杨廷和之子杨慎便带着两百多名大臣,跪在紫禁城左顺门外(今协和门),一边大哭一边捶门,请求嘉靖改变主意。嘉靖也知道决战的时候到了,立即调动锦衣卫,逮捕五品以下官员134人,四品以上的86名官员戴罪停职,杨慎被贬到云南永昌。经过这次打击,朝廷大臣们明白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便纷纷改变主意,再也不参与"大礼议"事件。至此,嘉靖完全赢得"大礼议"事件的胜利,不仅给亲生父母加上"献皇帝"、"献皇后"的尊号,还彻底夺取大明朝政的绝对话语权。但经过这次事件,嘉靖也想明白一个道理,皇帝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扶持一个拥护自己的班子,有事情的时候让他们去冲锋陷阵,自己高高在上,稳坐钓鱼台。很快,机会就来了。嘉靖在给父母上尊号以后,又想把亲生父亲"献皇帝"称为"宗",请入太庙享受祭祀。时任礼部尚书的严嵩不同意,准备和朝廷大臣们驳回嘉靖的意见,结果是"帝不悦",严嵩可能想到了左顺门案、想到了流放云南的杨慎,顿时一惊,马上改变主意,举手同意嘉靖的意见,并提供了详细的方案。在严嵩的支持下,嘉靖的亲生父亲又成了"明睿宗、献皇帝",仪式完成之后,嘉靖赏赐严嵩大量的金币,表彰严嵩的功劳。这就是一个信号。在严嵩看来,嘉靖表彰他的功劳并赠送金币,意思就是——"追随我,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违逆我,杨慎就是前车之鉴。"于是,严嵩彻底变了,从以前的"颇有清誉",变成"自是,益务为佞悦。"凭借追随嘉靖,短短几年时间,严嵩便以礼部尚书兼任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可谓是位极人臣。而嘉靖感觉到严嵩非常好用,也把朝政都交给严嵩处理——"政事一归嵩。"从此以后,嘉靖借严嵩之手统治天下,严嵩借嘉靖之威弹压异己、谋求荣华富贵,并且组建了严党,全心全意为嘉靖服务。嘉靖和严嵩,就此结为大明朝的攻守同盟。那嘉靖后来为什么不喜欢严嵩了呢?答案就是,严嵩越界了。严嵩借嘉靖的威势执掌朝政二十年,自以为能替嘉靖遮风挡雨,大明朝离开谁都离不开严阁老,但事实上,能替嘉靖遮风挡雨的只有嘉靖自己,大明朝离不开的不是严阁老,而是朱元璋传下来的朱姓社稷。《明史》里用了两句话,说的很清楚——"久之,帝微觉嵩横。""嵩握权久,遍引私人居要地,帝亦浸厌之。"严嵩太横,便意味着嘉靖错了,严党太咄咄逼人,嘉靖同样不满意。就像小孙太横,大众就会觉得老俞用错人了,小孙咄咄逼人的给粉丝们开会,老俞同样不满意。在这样的背景下,嘉靖"渐亲徐阶",然后开始"去严嵩化",先是严世蕃被贬到边远蛮荒的地方,紧接着严嵩退休回乡,最终严世蕃被逮回北京处死,严嵩"寄食墓舍以死。"那这一切是谁在推波助澜呢?答案就是徐阶——"其坐世蕃大逆,则徐阶意也",严嵩和严世蕃不死、严党不灭,徐阶的地位就不稳,就不能成为嘉靖的唯一合作伙伴。同样的道理,小孙做为东方甄选的严嵩,虽然被免职了,但"严党"还在,董宇辉做为东方甄选的徐阶,虽然成为高级合伙人,但并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有提拔起自己的高拱、张居正,甚至没有能够辅佐的裕王。董宇辉和老俞现在是平安着陆了,但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3乾隆、和珅、嘉庆的案例,我们也可以拿来参考一下。在乾隆朝初期,乾隆重用的是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恒。因为乾隆继位的时候只有25岁,但大清的朝政都被满人鄂尔泰、汉人张廷玉把持着,乾隆就像一个刚接手公司的富二代似的,发现自己被元老们架空了。于是,乾隆一方面对鄂尔泰和张廷玉委以重任,另一方面开始提拔自己的亲信嫡系,而和乾隆关系最近的便是傅恒。公元1745年,24岁的傅恒被提拔为军机处行走。公元1747年,傅恒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公元1748年,傅恒刚满27岁,便成为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川陕总督,统领满汉数万兵马。和年羹尧是雍正的西北代言人一样,傅恒也成为乾隆的西北代言人。从此以后,傅恒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并且在军机处任职23年,可谓是位极人臣。在这23年中,傅恒凭借乾隆的信任,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乾隆通过以傅恒为首的嫡系人马,逐渐清除了鄂尔泰、张廷玉等雍正朝旧势力,牢牢的掌控朝政。但就在公元1770年,傅恒因病去世,乾隆不仅少了一位嫡系宠臣,也缺少一把掌控朝政的工具,他必须重新寻找傅恒的替代者。一个偶然的机会,乾隆选中了和珅。很多人都以为和珅是穷苦出身,但其实和珅的起点非常高,高到绝大部分人努力奋斗一辈子,都不能仰望和珅的起点。因为和珅家族世袭三等轻车都尉,这是个从三品的官,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虽然没有实权,却有极高的品级和社会地位。正因如此,和珅小时候才能到咸安宫官学读书。所谓咸安宫官学,是雍正设立的大清朝后备干部学校,专门招收上三旗子弟和景山官学的优秀学生,名额为一百一十人,学习满汉文字和骑射技术,教师则是翰林学士和宫廷侍卫。这么一所学校,穷苦人家的孩子能进去?但和珅进去了,还熟读儒家经典,掌握了满汉语言文字,练了一身的好功夫。就在傅恒去世的那年,年仅20岁的和珅便继承了三等轻车都尉的官职,成为大清朝从三品的大员,随后被任命为三等侍卫,得到正五品的实权职位。所以说,和珅的起点非常高。紧接着,发生了一件事。乾隆读书比较多,喜欢引经据典,有天突然说了一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也",老虎跑出笼子,玉器在木柙里毁坏,是谁的过错啊?正在别人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三等侍卫和珅站出来说:"典守者不能辞其责也",看管的人要负全部责任。乾隆看着和珅,突然就喜欢上这个人了。可能是喜欢他的学识渊博,可能是喜欢他遇到事情敢出头的劲头,甚至可能是喜欢他不顾一切想要向上爬的野心。我觉得三种可能都是存在的。乾隆正在寻找新的宠臣,替他掌握朝政的新工具,和珅这种有知识、有野心、敢出头的年轻人,正是乾隆需要的。于是,和珅迎来火箭式提拔。公元1775年,年仅26岁的和珅,被提拔为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公元1776年,和珅成为军机大臣、户部侍郎、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直接做了位高权重的一品大员。和珅之所以提拔的这么快,除了做傅恒的替代者以外,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在公元1773年的时候,皇十五子永琰被秘密册立为继承人,和珅比永琰年长十岁,正好培养起来制衡永琰。此后的25年,乾隆与和珅结成了攻守同盟。乾隆晚年需要大量的银子,和珅便提出议罪银制度,允许犯错的官员,用交钱的方式来抵消错误,保护官位。乾隆不希望永琰的势力太大,和珅便极力阻止永琰的老师朱珪,回到北京做内阁大学士。总而言之,凡是乾隆想要的,和珅就极力去办,凡是乾隆不想要的,和珅一定要全力阻止。而做为回报,乾隆对和珅贪污腐败,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以此做为对和珅忠勤办事的奖赏。正因为有和珅的全力配合,乾隆的后半生才能那么滋润,以七八十岁的年纪继续掌握朝政。当然了,和珅与严嵩一样,既然走上这条路,那么等乾隆退位、永琰登基成为嘉庆以后,必然要承担一定的代价。和珅贪污受贿得到的财富,是嘉庆渴望得到的,和珅党羽占据的位置,是嘉庆的亲信们孜孜以求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清算和珅就势在必行,如果不能清算和珅的话,那大清朝到底是谁说了算,到底是开展贪污腐败的传统业务,还是开展与民休息的新业务?于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在这个故事中,小孙扮演了和珅的角色,董宇辉扮演了嘉庆的角色,老俞则是乾隆的角色。董宇辉这个嘉庆到底能不能吃饱,还要看小孙这个和珅,到底何去何从,甚至还要看老俞这个乾隆,等这件事尘埃落定以后,到底有没有新打算?4不论是古代王朝还是现代职场,每个领导都要培养一些亲信,然后把自己不方便做的事,交给他们来做。而这些亲信通过给领导做脏活,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亲信做脏活之前,要做好被领导抛弃的准备,领导在委任亲信之前,也要做好弃车保帅的准备。这些事,嘉靖和乾隆肯定门清,严嵩与和珅在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大概率也有心理准备。老俞估计也是有准备的,但不知小孙有没有准备?话说回来,既然身处一个用帝王心术布置的局中,董宇辉这个年轻人,能成为徐阶和嘉庆吗?目前来看是有难度的。点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1最近读了一本古书,书名叫《酌中志》,作者是明朝万历、天启年间的太监刘若愚。一般来说,生计没有着落的贫困家庭,才会把孩子送到宫里做太监,混口饭吃,但刘若愚不一样。刘若愚家族可能在开国初年立过战功,便被封了世袭军职,他的父亲更是在万历初年做到总兵,可以说是高门大户的人家,完全不用为生计发愁。结果在16岁的时候,刘若愚做了一个梦,第二天醒来以后,心有感悟,便挥刀自宫。具体什么梦,他自己没有说,只有一句模糊的"因感异梦而自宫",是个狠人。公元1601年,18岁的刘若愚被选入宫里,正式参加了太监的工作。可能对于他的父亲来说,堂堂总兵的公子,竟然自宫成了太监,简直是侮辱家门,于是便很长时间没有理他,准备让他自生自灭。但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在民间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后来又以总兵的身份运作一番,送到宫里去了。进宫以后,刘若愚一直在司礼监工作,并拜在司礼监太监陈矩名下,属于宫里前景光明的青年太监。到了天启年间,魏忠贤成为统领朝政的九千岁,刘若愚又被调到魏忠贤亲信李永贞手下掌管文书。后来天启皇帝落水,崇祯皇帝继位,然后便和东林党人联合起来清算魏忠贤。刘若愚做为给魏忠贤工作过的人,自然被投入昭狱。他在狱中回首往事,恍然如梦,便写下这本《酌中志》,详细记录了万历到天启年间,在宫中的所见所闻。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买一本看看,很有意思。当然了,这篇文章不是推书的,而是我读完之后,再结合以前读过的《明史》等资料,对"明亡于万历"这个话题,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用一篇短文简单聊聊。2实事求是的说,万历皇帝是很聪明的。早在做皇太子的时候,其父隆庆皇帝在宫里骑马,万历就来劝谏:"陛下天下主,独骑而骋,宁无衔橛忧",您可是天下的主人,要是骑马摔了,可如何是好?不到十岁的孩子能有这份觉悟,很不简单了。公元1575年,万历皇帝已经13岁了,亲自写下"谨天戒、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明赏罚、谨出入、慎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的格言,放到书案上用来自警。历代明君在青少年时期,能做的也不过这样,可以说在青少年时期,万历皇帝颇有一番明君气象。但这么聪明的万历皇帝,却是在非常严格的环境下长大,这对他的性格影响非常大,导致万历皇帝出现了严重的叛逆心理。他的母亲李太后性格严厉——"慈圣训帝严",每当万历皇帝犯错误,李太后就要严厉训斥,然后再加一句:"使张先生闻,奈何?"摊上这么一个母亲,恐怕万历皇帝是非常压抑的。然而内阁首辅张居正更严厉。有次万历皇帝和太监们深夜离开皇宫,穿小衣、骑马、持刀到离宫别苑游玩,结果被李太后知道了,找来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内阁首辅张居正商量对策,最后张居正一锤定音,亲自替万历皇帝起草罪己诏,向全体朝廷大臣公开。差不多同一时期,万历皇帝命工部铸造铜钱做为宫里开支,张居正给停了。言官请求暂停苏州、松江的织造业务,万历皇帝不同意,但张居正也给停了。万历皇帝想重修武英殿,张居正又坚决不同意。陪万历皇帝长大的冯保,同样很严厉。如果万历皇帝和小太监们玩笑的时候,冯保来了,他便立即正襟危坐,说"大伴来矣",可见冯保的威严。李太后是想让他做个明君,张居正想让他养成节俭的作风,冯保想让他勤于政务,但万历皇帝可能就要想了:"凭什么你们能大权独揽,享受豪宅美食,我堂堂皇帝就要过清苦的日子?"叛逆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于是在公元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立即开始清算张居正,不仅剥夺了张居正的太师、上柱国官职,追回张居正的谥号,甚至还派人去张居正的荆州故宅里抄家,以饿死十余人的代价,抄到黄金万两、白银十几万两。一代贤相张居正,在呕心沥血的工作十年之后,最终迎来灰飞烟灭的结局,就连【张居正】三个字,也成为万历年间的禁词——"终万历世,无敢白居正者。"等清算完张居正以后,冯保也被发配南京,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家财,都被万历皇帝夺走,用做潞王的婚礼花费。以兵力支持张居正改革的戚继光,自然也受到张居正的牵连,被迫调离坐镇十六年的蓟镇,前往广东,从此离开大明朝的权力中心。至此,这些完成大明朝中兴的英雄豪杰们,都因为万历皇帝的叛逆,彻底离开了大明朝的历史舞台。3随着张居正以及大明中兴豪杰的离开,大明中兴的局面也一去不复返。因为虽然张居正对万历皇帝非常严厉,但确实完成很多重要成就,尤其是在大明财政方面,张居正的贡献巨大。《明实录》里记载道:万历六年七月(公元1578年7月),诏江北诸府民,年十五以上无田者,官给牛一头、田五十亩开垦,三年后起科。九月,诏苏州诸府开垦荒田,六年后起科。大明朝给长江以北的无地青年,发放一头牛、五十亩地,三年免税,鼓励长三角的农民开荒,六年免税。这是开辟经济增量和新税源。万历七年六月(公元1579年6月),核两畿、山东、陕西勋戚田赋。北直隶、南直隶、山东、陕西有大量的勋贵、外戚田庄,以前都能逃避赋税,现在要重新核实,以后按时交税。这是大明朝的自我革命,在既得利益者身上动刀子。万历八年十一月(公元1580年11月),诏度民田。度民田便是丈量田地,不论是豪强地主或者升斗小民,都要有实实在在的田地数据,以后田多的多交税,田少的少交税。这是盘活存量经济,重塑大明朝的财政来源。万历九年正月(公元1581年正月),裁诸司冗官、裁南京冗官。是年,裁各省冗官,核徭役,汰诸司冒滥冗费。凡是不重要的官职、领俸禄不做事的官员,都在这一年被裁汰了,随之一并裁汰的,还有各部门乱用公费的现象。这是在体制内动刀子,节流瘦身。万历前十年,一切政务都是张居正在处理,以上的改革措施虽然用万历皇帝的名义发布,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张居正的政策。等万历皇帝清算了张居正以后,既然【张居正】这个名字成为禁忌,那么和他相关的一切,自然都是不正确的,张居正发布的这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自然也是需要否定的,需要推倒重来的。于是呢,大明朝一朝回到解放前,以前勋贵占田免税现在依然是占田免税,以后田地数据不清晰现在依然不清晰,以前冗官和滥用公款现在依然照旧。万历皇帝要清算张居正发泄不满,并通过清算张居正拿回最高权力,但他事实上毁掉了大明朝继续向前走的根基。而且张居正执政的时候,纪律严明赏罚分明,达到"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的程度,那么清算了张居正之后,这套效率高超的政治秩序,也被摧毁殆尽,大明朝再次回到因循守旧、效率低下的旧时代。朱棣在靖难之役以后,开创了依赖"强人政治"的大明第二王朝,这就意味着大明朝依靠雄才大略的人物,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张居正便是继永乐皇帝朱棣、嘉靖皇帝朱厚熜之后的政治强人。万历皇帝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继承张居正、取代张居正,即便一定要清算张居正,也必须以皇帝的身份成为新的张居正。但万历皇帝什么都没有做,清算完张居正之后,便在"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的功劳簿上躺平了。但不能开源节流的钱,总有花完的时候——至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乎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至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灾。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灾。宁夏、朝鲜、播州这三场万历中期的大战,共消耗1200万两白银,把张居正留下的积蓄都消耗一空。皇极殿、建极殿、中极殿便是现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三大殿和内朝的乾清宫、坤宁宫相继失火,意味着万历皇帝需要大量的白银来重新宫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库空虚又潜在开支巨大的大明朝,终于迎来严重的财政危机。但张居正重建的财政体系已经废了,怎么办呢?万历皇帝给出的办法是——派出太监到各地征收矿税。从此以后,北直隶、山西、河南、山东、江西、湖广、云南、江西、辽东都遍布着征收矿税的太监。早年间冯保掌权的时候,因为不直接参与经济事务,冯保除了贪点,并没有做危害民生的事,但万历皇帝派去征收矿税的太监,直接和经济事务发生关系,于是便难以控制欲望,一旦想勒索某户人家,就对着他们家的房子说一句"彼有矿",然后就准备拆房挖矿。如果想保住房子和田地,那很好办,交钱。但太监们收到的钱,绝大部分都进入自己的腰包,并没有给万历皇帝交多少。万历皇帝为弥补财政征收矿税的行动,演变成太监打着万历皇帝的旗号,给自己捞钱的合法抢劫。结果自然是确定的——"大珰小监纵横驿骚,吸髓饮血,以供进奉。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尤其是到辽东征收矿税的太监高淮,不仅在辽东盘剥民财,还和辽东总兵马林不对付,利用自己和万历皇帝的关系,把马林调离辽东。从此以后,辽东军政大事都要听高淮的指示。随后,高淮的手伸进军队,一方面在战争中和军人争功,另一方面还统帅兵马到朝鲜索要珍珠、貂皮、宝马等奢侈品,"山海关外咸被其毒。"公元1608年4月,前屯卫兵变。6月,锦州、松山兵变。这些不满高淮的军人,再加上被矿税折磨的辽东汉人,无奈之下,把努尔哈赤视为大救星,纷纷投奔到努尔哈赤的麾下。可以说,明末农民起义和满清崛起,都和万历皇帝的矿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4除了财政政策搞乱天下以外,万历皇帝不上朝以及不确定太子的地位,还引起朝廷的党争,造成大明朝的巨大内耗。关于万历皇帝常年不上朝,这么多年来有很多说法,例如生性懒惰、吸鸦片等等,但我有个看法——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以后,"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的政治生态随之破坏,再次回到以前官官相护、因循守旧的状态,万历皇帝虽然掌握了实权,但他无法真正推行自己的命令,贯彻自己的意志,于是便产生了巨大的疲惫感和无力感,最终躲进后宫,用醇酒和女色把自己包裹起来。简单来说就是,万历皇帝清算了张居正,却没有能力收拾烂摊子,然后便开始逃避现实。但问题在于,大明朝极度依赖政治强人,万历皇帝躲进后宫逃避现实,便意味着大明朝最重要的政治生态位空缺,一切事情都找不到最终负责的人。纲举目张,大明朝缺了纲。在没有政治强人的大明朝,那些大臣们便开始寻找自己认可的政治强人,就像乱世争雄一样,大明朝的朝堂,最终形成山头林立的局面。这就是大明朝党争的来源。而万历皇帝迟迟不册立太子,更加重了大明朝的党争。早在清算张居正之前,万历皇帝经常到慈宁宫拜见李太后,有次见到李太后的宫女王氏貌美,便私下临行了她,然后王氏就怀孕了,生下皇长子朱常洛。但王氏的身份实在不高,性格也不是太活跃,万历皇帝不喜欢这对母子。毕竟都躲进后宫逃避现实了,如果每天面对沉闷的女子,万历皇帝只会更加郁闷,只有性格开朗的泼辣女子,才能真正抚慰他。郑贵妃就是这种甜辣妹,于是万历皇帝最喜欢郑贵妃,以及郑贵妃之子朱常洵。这样的喜好传到朝堂,便引起了"国本之争。"对于朝廷大臣来说,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维护宗法制,维护他们赖以立足的儒家意识形态主导权,维护孔子、孟子、韩愈、朱熹传下来的"道统",于是他们坚持皇长子朱常洛做太子。对于万历皇帝来说,喜欢朱常洵不喜欢朱常洛,是自己的私人事务,而既然朝廷大臣坚持册立朱常洛,那么顶住压力不册立朱常洛,事实上是和朝廷大臣们争夺朝政的主导权。从这个角度来看,万历皇帝的"国本之争",和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之争"是一样的性质。但嘉靖皇帝用霹雳手段制造了"左顺门案",命锦衣卫逮捕杨慎等数百名官员,或流放或下昭狱,从此拿到大明朝军政事务的决定权。万历皇帝没有这份霹雳手段,一直拖到公元1601年,才无奈的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这就意味着,万历皇帝在"国本之争"中输了。这样的结果又产生了连锁反应,那就是朝廷大臣中谣言四起,说万历皇帝虽然册立了皇太子,但不甘心失败,一直在找机会废黜皇太子朱常洛,册立朱常洵。于是在公元1603年,爆发一件事——朝野流传一本名为《续忧危竑议》的书,宗旨就一句话:"帝于东宫不得已而立,他日必易",然后就有九名朝廷大臣串联起来,准备拥立已册封为福王的朱常洵。他们为什么要铤而走险?《酌中志》给出的答案是:"数公皆人杰,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他们要和姚广孝辅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样,拥立福王朱常洵,换取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虽然这次政变没有成功,但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君臣对立的"国本之争",催化了万历皇帝不上朝引起的党争,导致大明朝的朝堂上山头林立,这样的混乱局面,又激起更多人"博一博单车变摩托"的野心。在大明朝这种中央集权制王朝,朝堂烂一点,地方就得烂一片。大明朝的朝堂都是这种样子,可想而知,地方得混乱成什么地步?可以说在万历后期,整个大明朝的政治秩序都走到崩溃的边缘了。5崇祯皇帝曾说过一句话:"神祖时海内少事,今苦多难。"神祖即万历皇帝,那时候天下太平是因为大明朝开国两百年的历史惯性,以及张居正给续命一次,这才有了万历皇帝的数十年好日子。但其实在太平的背后,财政危机、地方穷困、辽东变乱、政治秩序崩溃等乱世的种子已经萌芽。后来的阉党和东林党之争、明末农民起义军、满清入关其实都起源于万历年间。这就是"明亡于万历"的意思了。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清算张居正。从这个角度来看,万历皇帝固然聪明,但在政治上远远不如蜀后主刘禅,典型的又菜又爱玩。点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

小时候读三国,更喜欢曹操,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禁感觉到一种唯我独尊的霸气,年轻人对这样的气质,是毫无抵抗力的。后来曹操起兵征战中原,败袁绍、平吕布、灭袁术、定马超,战功赫赫无往不利,更让人感受到曹操的强大气场,想着如果能追随曹操克定中原平息祸乱,便实现了一生的价值。甚至曹操的梦中杀人、在徐州屠城血流千里,也能让人感慨一句,大丈夫当如是。后来年纪渐长,再读三国,发现刘备其实异常强大。刘备一生屡战屡败,多少次都被曹操逼的走投无路。例如刚得到徐州就被吕布夺走,刚被汉献帝认做皇叔接受衣带诏,又被曹操识破,投奔袁绍受到“去邺二百里相迎”的待遇,紧接着就是袁绍在官渡兵败,投奔刘表不到八年时间,便迎来曹操南征,被迫仓皇逃奔。虽然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但就功业而论的话,刘备是不如曹操的。那为什么刘备让人喜欢呢?俩字,仁义。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备带着部属进军江陵,大量荆州士民也抛家舍业跟着刘备迁徙,等到了当阳的时候,追随刘备的荆州士民已经有十余万、辎重数千辆,导致刘备每天只能行军十几里。有人劝刘备,这些手无寸铁的人就别管了,赶紧去江陵吧,否则曹操追来,你怎么办?刘备说了一句很温暖的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他宁愿和荆州士民一起战败,也不愿把他们扔到混乱的战场,他宁愿损失自己的士兵,也要给荆州士民谋一条生路。仅这一件事,就让刘备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现在再来看“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能理解了。在后世人们的心目中,曹操是宏大叙事、是辉煌的功业、是大丈夫当如是的洒脱,他代表了人类潜意识里的理想。刘备是面对困境时不屈服、是百折不挠的坚韧、是照亮暗夜的微弱星火,他代表了人类潜意识里对生活的渴望。人生在世,固然要有远大的理想,但归根到底要脚踏实地的生活。理想,也必须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曹操如炽热的太阳,光大明媚,刘备如阴柔的月光,抚慰人心。对后世人们而言,曹操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刘备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们向往曹操,却离不开刘备。不论何时何地,总是希望在风雨飘摇的世界,有这么一个人能挂念自己,能用他的力量来为自己遮风挡雨。屡战屡败的刘备,最终能比肩曹操,与此不无关系。点
2023年10月29日
其他

“有些话,是讲给后人听的”

昨天去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剧情中规中矩,不出彩但也不拉跨,不像是专题电影,更像是陈凯歌凑了一帮人拍了一部纪录片。只谈电影的话,能给80分,再加5分的题材分,共85分,不能再多了。最近几年,关于志愿军和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其中不乏口碑爆棚的作品,例如《长津湖》系列就不错。那为什么要重复拍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呢,这种中规中矩的电影,有存在的意义吗?可能片方有商业因素的考量,但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还是有意义的。先谈点历史吧。两千多年前,汉朝立国七十年以来始终面临匈奴的侵略,不是兵临长安威胁首都,就是在边塞郡县抢掠财富和人口,给汉朝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严重打击了汉朝的声望。汉武帝继位以后,不能容忍匈奴的嚣张跋扈,便编练骑兵北伐匈奴。在北伐匈奴的过程中,卫青和霍去病脱颖而出,以外戚的身份纵横草原,斩杀和俘虏的匈奴人口达到数十万,匈奴大伤元气,失去和汉朝打国战的实力。而凭借累积的战功,卫青晋封长平侯、大将军,大司马,霍去病晋封冠军侯、票骑将军、大司马。毫无疑问,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朝的英雄。公元前117年,冠军侯霍去病薨逝,汉武帝给了极高的礼遇——“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命汉军精锐为霍去病送葬,并陪葬茂陵,陵墓修建成祁连山的形状。公元前106年,长平侯卫青薨逝,汉武帝也让卫青陪葬茂陵,“起冢象卢山。”按照汉朝官方的说法,给霍去病“为冢象祁连山”,是为了纪念霍去病开拓河西走廊的战功,给卫青“起冢象卢山”,是为了纪念卫青自代北讨伐匈奴的功劳。那纪念的目的是什么?既是表彰功臣,同时也是把历史化为实体,留给后人看。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固然伟大,但和此后两千年的现实生活基本没有关系,那为什么历代朝廷和文人墨客,还要一遍又一遍的书写封狼居胥的故事?既是用来勉励本朝将领建功立业,也是把伟大的事业告诉后人。司马迁和班固写汉朝历史的时候,对卫青和霍去病颇有些春秋笔法,但最后依然有两段非常公正的评价——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票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祁连。这就是上古史家的伟大之处,他们不太喜欢外戚出身的卫青和霍去病,但依然给予公正的评价,因为他们知道,史书要留给后人看。当后人看到卫青和霍去病的雄伟陵墓,读到描写他们丰功伟绩的语句,便会生出无限向往之心,然后在自己身处的时代,以他们为模板努力奋斗。光辉的历史不是发生过就算了,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传颂记忆的。就像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已经是七十年前的事,虽然我们现在仍然吃着抗美援朝的红利,但我们的现实生活,确实和抗美援朝没有直接关系了。于是现在就有很多人说——美国根本没有进攻中国的打算,是我们误判了。抗美援朝的牺牲太大,人民群众付出惨烈的代价。抗美援朝耽误了解放台湾,如果不派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台湾现在也没机会整幺蛾子。这就是不明白历史的后果,不熟悉抗美援朝真相的后果。那怎么办呢?只能是通过电影、电视这种最普世的宣传渠道,不断的创作此类题材的作品,不断的向人民群众做宣传。让现代人感知到历史的真相,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能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从这个角度来看,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只要登上大荧幕,就有其特定的意义,题材重复根本不重要。因为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不仅是纪念先辈的,同样是给后人看的。当然了,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随便搞一部电影出来,利用观众的爱国情绪收割票房。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有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近代百年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上面有教员起草、总理题写的三段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49年9月30日举行奠基典礼,此后每到重要的日子,国家都要向纪念碑献花,并举行隆重的典礼。这是为纪念百年来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也是为了把光辉的历史告诉后人。尤其是那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就能让后人知道新中国从何而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点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普里戈任还是吃了不读书的亏

1俄罗斯的厨子普里戈任死了,有人说是死在天上,有人说是死在地面然后伪造成死在天上。不论真相是什么,普里戈任总之是死了。要我说,普里戈任就是吃了不读书的亏,尤其是不读中国历史,不懂中国先辈们用鲜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中国有句古话,叫一不做二不休,出自唐朝中期的张光晟。张光晟原本是唐军,“安史之乱”时在哥舒翰麾下做骑兵,哥舒翰在潼关战败的时候,大将王思礼的战马中箭跌落在地,张光晟见到以后,便把自己的战马让给王思礼,助他逃离战场。后来王思礼晋升为河东节度使,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见到了在河东军效命的张光晟,不禁喜极而泣:“吾有今日,子之力也”,然后两人结为兄弟,关系非常亲密。有了王思礼的大力提拔,张光晟的前途一片光明。他不仅得到大量的田宅、金帛赏赐,成为富甲一方的军人,还陆续晋升为河东兵马使、代州刺史,成为位高权重的唐朝高级官员。王思礼死后,张光晟凭借之前的资历,更是做到单于都护、振武军使,实实在在的一方诸侯。单于都护、振武军使的工作地点在河套地区,日常工作是防御回纥侵略,所以在上任前,唐代宗叮嘱道:“北蕃纵横日久,当思所御之计”。张光晟是完全服从命令的,所以到振武镇以后,“威令甚行”,严格约束部队,给唐朝立下汗马功劳,甚至在公元780年的时候,截获了一支拐卖长安妇女的回纥使团,一口气诛杀了千余人,把解救下来的妇女送回长安。从军人的角度来看,张光晟是有大功的,但在新继位的唐德宗看来,张光晟的做法伤害了唐朝和回纥的感情,不利于国际团结,便在回纥的强烈要求下,把张光晟贬为太仆卿。太仆卿是从三品的官职,负责管理唐朝的车马并在皇帝出巡时提供交通工具,地位并不低。但在藩镇崛起的中晚唐时期,被剥夺兵权,意味着政治地位边缘化,而且张光晟自认为是为国击贼,唐德宗却为了讨好回纥而贬谪大将,明显是不能维护国家权威的庸主,于是张光晟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783年,太尉朱泚被“泾原兵变”的士兵拥立为帝以后,张光晟直接投奔了朱泚,被任命为宰相兼节度使。不过一年后朱泚就失败了,张光晟礼送朱泚出城,然后带着五千精兵投降李晟,重归唐军阵营。《旧唐书》里说:“晟以其诚款,又爱其材,欲奏用之”,李晟喜爱张光晟的才能,准备重新重用他。但张光晟毕竟背叛过唐朝,有了明显的政治污点,所以唐德宗不能容忍张光晟,否则的话,唐朝皇帝的威信如何维护?其他唐朝大臣也不能容忍张光晟,一个叛臣都能重用的话,那我们这些忠臣又算什么?反过来说,如果借政治污点把张光晟处死,不仅能体现唐朝忠臣的政治节操,还能把张光晟的职位拿出来重新分配。于是在唐朝君臣的一致要求下,张光晟被处死,临死前说了一句:“传语后世,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要么不做,要做就不死不休。如果不归附朱泚反对唐德宗,张光晟就不是叛臣,和唐朝君臣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坚决拥护朱泚反对唐德宗,或者兵败时自杀,也算始终如一的好汉。可做了叛臣又投降,有了政治污点还想获得重用,哪有那么好的事呢。张光晟不死,所有人都不答应。2要说“第一莫作、第二莫休”,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正反案例。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用的理由是被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那么以此来看,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就可以停手了。但实际上呢,李世民在诛杀两位兄弟之后,立即命尉迟敬德穿着铠甲、手持长矛、带着热气腾腾的鲜血进宫,武装保卫李渊。那意思就是,如果李渊承认李世民的行动,一切都可以商量。如果李渊不承认既定事实,便要送李渊到地下和两位爱子团圆。这哪里是父慈子孝,分明是政敌拆招不死不休。李渊看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说了一句“善,此吾之夙心也”,尉迟敬德仍然不依不饶,请李渊“降手敕”,要求白纸黑字写清楚,省的李渊事后赖账,动用政治势力给李建成和李元吉平反。而李世民做完这一切之后,又杀了李建成的五子、李元吉的五子,可谓是斩草除根,根本不给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任何翻盘的机会。所以玄武门之变过后,李世民便得到“国家庶事,皆取秦王处分”的权力,以最小的代价、最坚决的态度,完成了改朝换代。三百年后,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河朔,也面临类似的局面。那时李存勖统帅河东军和河朔军,在黄河一线和后梁拉锯十年,始终不能分出最终胜负。公元923年,后梁大将康延孝投奔李存勖,透露了后梁的反攻计划:“令董璋引陕虢、泽潞之兵自石会关趣太原,霍彦威以汝、洛之兵自相卫、邢洺寇镇定,王彦章、张汉杰以禁军攻郓州,段凝、杜晏球以大军当陛下,决以十月大举。”后梁准备兵分四路,以段凝和杜晏球的兵马牵制李存勖,其他三路分别攻取太原、镇定、郓州,最后四路大军回师包围魏州,彻底消灭李存勖。所以康延孝建议李存勖,生死成败在此一举,您不要管后梁的作战计划,可以趁后梁大军出击汴梁空虚的机会,统领骑兵直扑汴梁,一旦汴梁城破,后梁就灭亡了,那些派出去的大军便会顺势归附于您。李存勖拿不定主意,去和郭嵩韬商量。郭嵩韬也是同样的意思,我们和后梁作战十年,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攻破汴梁取得最终胜利,那人心迟早要散,以后再想获胜就很难了,康延孝的建议是对的。于是李存勖说了一句:“大丈夫得则为王,失则为虏,吾行决矣”,破釜沉舟的勇气溢于言表,然后以李嗣源为先锋,亲自统兵攻取汴梁,一举灭亡朱温创立的后梁。以上说的李世民和李存勖的事,都是“第一莫作、第二莫休”的成功案例,他们凭借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和勇气,获得巨大的成功,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档的人物。那失败的反面案例是什么呢?最典型的就是东汉末年,袁绍策划了世族和外戚联盟诛杀宦官的行动,并调董卓进入洛阳,准备威胁大将军何进。结果等董卓进入洛阳后,何进已经被宦官诛杀,袁绍的最大威胁已经清除,可谓是握着一把好牌。然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袁绍却不敢和董卓发生正面冲突,导致董卓逐渐整合了洛阳的兵马,袁绍在洛阳没有立足之地,被迫逃到关东。袁绍做了政变夺权的事,却在关键时刻没有做到底,最终兵败身死,为天下笑。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是曹操对袁绍的评语,但实事求是的说,这是袁绍、曹爽、普里戈任之类不能做事做绝的人的通病。3最后说几句普京吧。去年俄乌刚开战的时候,普京当仁不让的成为世界不满美帝的人群的总代表,支持俄罗斯的人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支持俄罗斯、支持普京,只是不满美帝,仅此而已。但是一年来,普京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战争也从闪电战拖延成持久战,从国际层面来看,普京基本失去“反美帝总代表”的身份,俄罗斯也失去超级军事强国的地位。以后普京和俄罗斯,想以反美帝的名义搞国际统一战线,难度必然非常大,起码不会像去年似的一呼百应了。而普里戈任的死,极有可能成为普京和俄罗斯命运的新转折点。虽然普里戈仁没有“第一莫作、第二莫休”的素质,发动了一场半途而废的兵变,死亡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必然事件。但普里戈任真的死亡之后,世人还是不禁要问:“几个月前是普京承诺不追究责任的,现在秋后算账,到底算怎么回事?你一国总统,说话不算数?”在这样的先例之下,俄罗斯军政要员对普京的信任度,大概率要打折扣的,世界上愿意帮助俄罗斯的人,以后敢不敢继续站在俄罗斯的船上,也要打一个问号。但问题是,做掉普里戈任,是普京不得不做的事,起码符合普京现在的利益。因为如果不给普里戈任的兵变做出定性决议,那就是告诉其他人,背叛普京不用承担后果,搞兵变不用承担代价,有任何不满直接起兵就好。那普京的地位如何维持,俄罗斯的稳定如何巩固?现在普里戈任的死,让普京能对兵变做出定性决议,可以暂时压制不满普京的人的野心,但普京的政治信用也丢失了,新的问题即将来到。那普京以后怎么办,俄罗斯以后怎么办?谁知道呢,任何事情都有其代价,所有事情的代价结合起来,就是一份盖棺定论性质的历史决议。俄罗斯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咱们且等风来。点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1周末带娃看了《长安三万里》,一部以高适为男一号、李白为男二号,讲述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诗人群像的动漫电影。虽说是动漫,但其实孩子和成年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点。孩子们自然不必说,精彩的打斗和绚烂的动漫效果,都是非常吸引孩子们的要素。而成年人看的是剧情。高适和李白相识于青春年少时,定下青云之志,想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两人蹉跎半生,都没有实现少年时的理想。李白出身富商之家,还做了高宗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婿,顶着“谪仙人”的称号名满大唐,却始终不能入仕报国。高适出身渤海高氏,祖父更是战功赫赫的平原郡公高侃,却半生潦倒,年近五十才混到编制。抛开李白、高适的名声和历史地位,他们两人的遭遇,现代的普通人绝对有代入感。上学时总觉得天下风云出我辈,工作后遭到社会暴打,等人到中年懂点事了,好家伙,经济下行消费降级了。成年人看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体会自己前半生的过程。总之,《长安三万里》是老少咸宜的,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看点。2网上有人说《长安三万里》的剧情不符合史实,确实有一些。例如电影里说李白入赘安陆许家,子孙后代都得姓许,不能姓李。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李白和许夫人生育了两个孩子,儿子叫李伯禽,女儿叫李平阳,都是姓李的。程元振(程公公)刺杀李辅国,也不是为了给高力士(高公公)报仇。原本程元振和李辅国是政治盟友,共同拥立唐代宗继位,立下“定策之功”,随后李辅国骄横难制,被所谓的盗贼入室斩首,程元振便取代了李辅国的职位,统领禁军,军中称为“十郎”。杀死李辅国的盗贼,大概率是唐代宗和程元振派去,帮助他们夺权的。这些不符合史实的问题,重要吗?历史不是戏说,改编不是胡编,电影不符合史实甚至有移花接木的嫌疑,对于历史剧来说,确实重要。但我觉得吧,只要不是太离谱,不符合史实只能算次要矛盾,不是主要矛盾。现在中国历史剧,甚至是传统文化作品的关键问题,是门槛太高,看懂的人不多,能投入到剧情里感同身受的就更少了。所以每次说到文化产业的时候,我总说形式比内容重要、受众范围比史实重要、影响力比考据重要。不论大俗还是大雅,归根到底是要大,在大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谈论俗和雅。那些一板一眼做出来的内容,最大的问题是没人看,既然没人看,就不能起到宣传传统文化的作用,更达不到繁荣文化市场的目的。脱离群众闭门造车,考据的再详实,又有什么用呢?《长安三万里》虽然略微有些史实问题,但胜在形式普世、受众范围广、影响力大。通过一部动漫电影,让孩子对唐朝诗人的经历有更深的了解,亲身代入了唐诗的写作背景,也让成年人重温一遍曾经背过的诗,对于文化产业来说,这比什么都强。尤其是《将进酒》的片段,李白和高适等人驾鹤直上银河,和九天诸神共舞,一步步推进着《将进酒》的写作节奏,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短视频博主意公子提过一个观点,说李白的诗要放声的读,感受情绪的张力带来的痛快,感受与天地同在的气魄带来的痛快。这个观点说的非常好,《长安三万里》的将进酒片段,就有这个意思了。相信看过之后,这些痛快的片段,能长久的留在观众心中。在这样的结果面前,略微欠缺的史实,已经不重要了。3以前说到文化产业,我总说文化要推陈出新,和美帝一样传播到海外。但我今年重新思考了一下,觉得文化产业出海之前,还有件事要做——文化复兴。美帝的文化直接继承了近代欧洲的文化,近代欧洲的文化起源于文艺复兴,到现在已经起六七百年了,这中间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所以美帝可以站在六七百年的文化积淀上,总结提炼推陈出新,借助美帝的国力和军力,把美式文化推广到全世界。而我们虽然有五千年文化积淀,唐诗宋词和诸子百家都很精彩,但是很遗憾,我们从农业国到工业国、从清朝到共和国、从落后到崛起的过程中,文化是出现巨大断层的。我们现在拿起唐诗宋词,只知道机械的复读背诵,拿起诸子百家,只知道一些笼统的概念。唐诗宋词是如何写出来的,格律和布局又是怎样完成的,诸子百家的观点和中国文化脉络有什么联系,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懂,甚至很多教育工作者也是了解皮毛而已。结果就是,我们依然使用中文,但精神内核和思维体系,现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要想文化出海,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伴随祖国的复兴,来一次文化复兴,把出现断层的文化重新接续起来。我说的文化复兴,绝不是照搬儒家的三纲五常和君君臣臣,更不是呼唤地主乡贤,而是在传统文化的政治因素被革命涤荡之后,把文化因素重新找回来。一句话,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那座长安城曾经破败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修补长安城,让这座伟大的城市光耀万年。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那我们这代人能做到吗?我相信是可以的。就像《长安三万里》说的两句话——只要那些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点
2023年7月10日
其他

给世界构建一个算法

前几天和朋友聊起“算法”这个东西,得出几个共识结论。其中一个结论是明线上的,当平台的用户发布了一条内容,图文也好、短视频也罢,首先会进入一个极小的流量池,让这个流量池里的用户观看。如果点击率和完播率表现良好,那么这个内容就会进入下一个较大的流量池,再进行新一轮的数据检验。就这样不断滚动,每个内容都有病毒式裂变传播的机会,让全网的人看到,博主也有机会在短暂的时间内,成为全网知名的网红。反过来看,如果这条内容的开头不够劲爆、逻辑不够完整、结构不紧凑,那么点击率和完播率就表现的不好,不能贴合算法,永远停留在第一层的小流量池。可以说,算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播学的逻辑,让工业革命时代的新闻学,成为一门落后于时代的学科。另一条结论是暗线上的,即算法永远是扶小抑大的。如果你关注短视频平台,应该知道网红的迭代非常快,颜值类网红往往能一年更换好几波,知识类网红可能更新换代慢一些,但巅峰期最多也只有三年。除了那种真正天赋异禀的人,绝大部分网红很难长久保持高流量。对于网红来说,这种算法是很不友好的。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那么多年,摸索平台的算法规则付出那么多成本,结果刚刚走红,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所以江湖上一直说,没有算法的微信公众号,是对创作者最友好的平台。但扶小抑大的算法,损害的只有网红的利益,却能实现平台的利益最大化,也让大量的新人抱有希望,不断有新生力量成长起来。也就是说,算法在一定程度上革了网红的命,保持了平台的新陈代谢。从这个角度来看,“算法”在互联网平台上,充当了“天道”的角色,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数据,都是算法构建平台生态的工具,真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数据组成的互联网平台,算法可以充当天道,但在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社会,却没有一种“算法”来构建社会的健康生态。在现实社会中,每个积累到粉丝、获得高流量的“网红”,大概率都能保持长红的状态,自己这一代收割到利润以后,还要更改平台规则,想让子子孙孙继续收割下去。那种新生力量不断成长起来的健康生态,如同昨日黄花,一去不复返。于是就有了“家族传承吾辈则”的江西周公子,有了“指鼠为鸭”的黑色幽默,有了张雨绮在郝邵文直播间说699买不了一双袜子,有了劝你“失业以后把房子租出去”的专家。现实社会没有算法,不能对这些人和事进行新陈代谢,那么新生力量就不能成长起来,只能躺平摆烂。直线降低的生育率,只不过是新生力量通过不生孩子,减轻自己的人生负担,进行自我松绑。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直线降低的生育率将导致不健康的人口结构,给未来的社会埋下极大的隐患。但从个体层面来看,这么做不能说是错的,他们只是在人生的困难面前,做出了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毕竟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每个人的活动和意识,构成了这个社会的运行轨迹。当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做出同一种选择的时候,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对的。这个无解的问题,一百多年前的哲学家们提出过解决办法。那就是用无产阶级专政,完成对资产阶级的新陈代谢,然后实行全民公有制的经济制度,配以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调度资源分配利益。贫者富之,富者贫之,先实现公平公正,再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马克思等哲学家提出的“算法”。在这套理论之下,国际共运轰轰烈烈的启动了。国际共运的理论有很完美的逻辑,但在最终点上,有个始终无法解决的漏洞,即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实行专政以后,如何才能不脱离无产阶级的队伍,蜕化为新的统治阶级?这个漏洞,导致很完美的理论始终不能形成闭环,但马克思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列宁和斯大林没有提出解决办法,教员同样束手无策。这个问题不解决,地上天国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国际共运在20世末期的重大失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都和这个漏洞有极其重要的关系。观古鉴今。我们要解决当代的困局,开拓未来的新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回答马克思、列宁、教员没有回答的问题,补上国际共运理论的漏洞,构建世界的算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社会才能迎来新生,全人类才能走出资本主义的囚笼和原教旨共产主义的束缚,开创新的世界。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目前谁都没有答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绝不能重走一遍过去的失败路子。左派不能沉浸在20世纪国际共运的宏大叙事中,右派不能想着照搬欧美的制度和理论,以前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都只是参考,和现代实际相结合,这些经验才有生命力。教员对未来是非常有信心的。1965年1月9日,教员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斯诺,斯诺问教员:“关于中美关系改善,有没有希望?”教员回答说:“我看有希望,不过需要时间。也许我这辈子没有希望了,我快见上帝了,也许你们有希望。”斯诺继续问:“客观条件使革命变成不可避免的,现在没有这种条件了。现在中国条件不同了,下一代将怎样?”教员:“我也不知道,那是下一代的事。谁知道下一代干些什么,无非是几种可能,一是把革命继续发展,一是否定革命,干坏事,跟帝国主义讲和,把蒋介石接到大陆上来,同国内百分之几的反革命站在一起,这就叫反革命。你问我的意见,我当然不希望出现反革命。将来的事由将来的人决定,从长远来看,将来的人要比我们聪明,如同资本主义时代的人比封建时代的人要聪明、要好一样。”随后,教员和斯诺谈起了人的定位。斯诺说:“您一面搞革命,一面给许多教授提供了职业,现在可能很多人成为毛学专家。”听到斯诺的话,教员不屑一顾:“现在我的这些东西,甚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东西,在一千年以后看来可能是可笑的了。”从这段对话就能看出来,教员对后辈充满信心,但他不希望自己的东西,成为不能违背的金科玉律,他更希望后辈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到更宽广的天地,创造更光明的世界。点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黑人问题?

1前些天在抖音上刷到一条视频,说是非洲某国的大街上有张硕大的海报,海报上写着:“兄弟们,赶紧到中国去吧,那里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特别是女孩长的特别聪明高贵漂亮,全世界公认的,一旦娶一个,你目前悲惨的命运将彻底改变。你们去了赶紧和他们恋爱结婚,多多生子,记住,一定要多生孩子,这样以后天下就是我们的了。”这是很早以前的一条谣言,已经被辟谣了,海报其实是“无国界医生”运动的公益广告,号召遭受性侵的女性及时就诊,原海报中的女性也不是中国女孩。但就是这么一条已经被辟谣的谣言,在抖音的热度不断飙升,用户制作的视频数量从25万很快到了100万以上,几乎每五条视频就能刷到一条。在众多短视频APP里,我蛮喜欢刷抖音的,但这类视频的热度还是让我大受震撼,尤其是评论区,味道太冲了。我是女生已经刷到!穿我华夏汉裳,兴我礼仪之邦,着我汉家衣裳,嫁我华夏儿郎。我说中国女性,站在这片土地上,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我是华夏女子,此生只做华夏儿郎妻。中国男生要保护中国女生。这些评论和十五年前的“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钓鱼岛是中国的,马化腾免费送五十个Q币”一样,看起来很热血,实际上毫无逻辑可言。从治安层面来说,中国有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警察,女孩们被保护的很好,从来没有哪个黑人敢在大街上,当众对女孩进行犯罪活动。从婚姻层面来说,婚姻是自由选择的,只要中国女孩远离黑人,不和黑人恋爱结婚,就生不出有黑人血统的孩子。黑人是移民和留学生,不是侵华武装。只要中国男孩能爱党爱国,做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中国女孩的审美正常,按部就班的生活,那么汉族的后代就黑不了。如此热血沸腾的喊打喊杀,大可不必。2既然黑人不是有计划的“改换人种”,那中国的大量黑人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原因也简单。在世界近代史上,中国和非洲国家都是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有这样的历史渊源,中国和非洲国家就很容易达成“反帝反霸”的统一战线。而从现实利益来说,虽然非洲国家穷、弱、莽、没文化,但他们在联合国里都有选票,在国际事务上有一定的发言权。当年教员创立三个世界的理论,并把中国归入第三世界,和亚非拉国家站在一起,其中一个目的便是团结大多数,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中抱团取暖。1971年,中国能重新获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非洲国家的投票,是立下大功劳的。也正因为团结了亚非拉的国家,中国才成为和美苏比肩的世界第三极。后来中国改革开放,深度参与了世界贸易体系,那么除了非洲国家的国际支持以外,非洲的矿产、资源、市场也是中国极度需要的。于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便保持了密切友好的关系。既然非洲国家支持了中国,中国也需要非洲,那么中国就要给予非洲国家回报,例如人道支援、粮食救济、商业贷款、招收工人等等。非洲黑人在华留学生,每年能得到丰厚的生活费,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因为非洲国家的普通人生活都没保障,更不可能读书求学了,能到中国留学的非洲黑人,基本都来自非洲各国的中产甚至高层家庭。他们在中国期间受到关照,认可了中国,等回到非洲参加工作以后,便有可能把这份感情带入工作中,和中国继续保持友好的关系。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和非洲国家都是互惠互利的关系,绝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境内就有了大量的黑人,非洲各国也有大量的中国人做生意。只能说,中国境内的非洲黑人是政治经济交流的附属品,我们要得到什么利益,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很公平。3面对中国境内的大量黑人,很多人不理解,经常说中国是汉族的地方,其他人不能进来。要我说,大汉族主义要不得。中国在处理种族关系时,有一条自古遵循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匈奴鲜卑也好,契丹蒙古满洲也罢,只要认同中国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就是中国人。例如南北朝名将慕容恪是鲜卑人,但历朝历代都认可他是中国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长孙无忌是鲜卑后裔,我们难道不承认长孙无忌是中国人么?蒙古宰相耶律楚材是契丹人,纳兰性德是满洲叶赫那拉氏,仓央嘉措是西藏喇嘛,他们同样是中国人。这就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可如果有黄皮肤黑头发,却不认同中国的价值观,反而信奉欧美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资本主义价值观,那就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他们在实质上已经被开除中国国籍了。这就是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正因为这样的哲学文化,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包容的地方,同时也是生命力最顽强的民族,中国能屹立五千年不倒,这种哲学文化是有决定性功劳的。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有一条自古遵循的基本原则——“藏天下于天下”,即中国不设边界,认为中国就是天下,天下就是中国,那么普天之下苍穹之内,所有国家都可以和中国达成统一战线,也都可以融入中国。我们现在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说到底,就是起源于“藏天下于天下”的基本原则。以上两条基本原则,现在依然是我们看待种族关系、国际关系的依据。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必须坚持的。但主体民族的身份,不应该是独裁垄断的民族,而是和其他少数民族团结起来,形成以汉族为核心的民族版民主集中制。这样才能藏天下于天下,中国少数民族的名单里,将来才有可能写上东瀛族、高丽族、班图族、阿拉伯族等等。如果坚持搞大汉族主义,那就是自我设立边界,而自我设立边界等于固步自封。按照大汉族主义的逻辑,中国就只能保留汉地十八省,北至长城、东至大海、南至广东、西至嘉峪关,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就不应该属于中国。这可以吗?当然不可以。所以我说,大汉族主义要不得。大汉族主义看似热血沸腾,实际上却是自断臂膀的错误道路。在黑人的问题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团结黑人,那么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就不能持续下去,中国的国际主义理论就不能逻辑自洽。甚至反过来说,如果中国不团结黑人,那还要不要团结藏族、要不要团结维吾尔族、要不要团结蒙古族?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黑人问题不仅仅是黑人问题,黑人问题的背后是政治、经济、哲学理论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很多路就走不通了。至于说黑人在中国的待遇太高、有时不遵纪守法,可能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等将来中国的实力再进一步,国际影响力再沉淀一些,国际统一战线再扩大一些,就不必完全依赖非洲国家的支持,才有足够的底气把“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落实到位。到那个时候,便可以通过法律约束中国境内的黑人,真正解决黑人问题。总的来说,发展中遇到的种族问题和国际问题,需要用发展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群体无意识的政治盲动来解决。点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一百年,中国的两次农村包围城市

1“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核心战略,那“农村包围城市”为什么能够落地,百年前的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这个问题。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大清和大英帝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这五座城市,做为中外的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这五个通商口岸名为自由贸易,实际上是欧洲列强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地。此后数十年,随着欧洲列强的侵略逐渐深入,通商口岸的名单上也增加了天津、潮州、登州、温州、汉口、苏州、杭州、重庆等城市,总数达到104个。仔细看看这些城市,要么是东部沿海城市,要么是长江水系的重要城市。这些通商口岸城市的分布,也说明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基本是以东部沿海城市为根据地,沿着长江水系,逐步向内陆大城市渗透。而欧洲列强进入通商口岸城市以后,由于语言不通、不熟悉当地的环境,便必须把侵华贸易中国化,具体做法就是寻找当地的头面人物,与其结盟,让他们协助欧洲列强倾销货物和获取利益,事后按比例分配利润。这些和欧洲列强结盟的人,就是我们说的买办。所以在晚清民国的大城市里,存在着两套统治秩序。一套是传统的中国秩序,中坚力量是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信奉儒家的三纲五常君臣父子,一套是欧洲列强带来的秩序,中坚力量是欧洲洋大人和中国买办,信奉欧洲的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革命的重心放在大城市,便不可避免的要和两套统治秩序做斗争。但相比两套非常强大的秩序来说,不论是国共合作的大革命也好,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罢,力量都非常弱小,斗争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于是在1920年代,就出现两个结果——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放弃了革命的目标,和中外两套统治秩序媾和,成立了接替大清和北洋的南京国府。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左派革命者,遭到中外两套统治秩序和南京国府的联合打击,在“四一二政变”中损失相当惨重。那此后怎么办?继续以城市革命为主,是根本没有出路的,只有离开城市下沉到农村,才能稍微避开两个强大的敌人,逐渐积蓄革命力量。而且大城市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各种思想争论的非常厉害,留在大城市,我党要统一革命队伍的思想是有难度的。但在识字率不高的农村,农民在思想理论方面却是一张白纸,可以不受干扰的接受我党的共产主义理论。这样一来,下沉到农村的中国革命,就有了避开强敌和壮大队伍的优势。在这方面,教员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就成为革命武装力量下沉到农村的先行者,做了一次伟大的尝试。2那下沉到农村以后,中国革命就一定能成功吗?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不能说一定成功,起码是有成功机会的。在晚清民国时期,虽然经历了洋务运动和各省的初步工业化,但中国的经济格局,依然是农村农业占绝大部分份额,城市工业占小部分份额。农村的小农经济,拥有全中国75%以上的人口,生产的农产品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5%,农村的小船、牛车、人力车的总运输量,也是城市铁路和航船运输量的三倍以上。而城市人口基本上是官员、商人、军官、文人、工匠、伙计等等,城市的近现代工商业产生的经济总量,只占中国的7%左右。换句话说,农村是生产者,城市是消费者。只有把农村和城市结合起来,用农村的生产补充城市的消费,城市才能得到必要的养分。但问题是,南京国府放弃了农村。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意味着蒋介石和南京国府放弃了改造农村的革命目标,1928年6月的财经会议,南京国府正式决定,放弃征收农村的田税,交给各省征收。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用田税利益,换取各省对南京国府的支持。这样一来,南京国府便放弃了65%的经济总量产生的赋税,只能以关税、盐税、外国贷款来维持正常运转,其中军费又占了很大一部分。税基这么小的中央政府,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根基极不稳定。那各省征收田税,不一样可以建设地方吗?理论上这么说没问题,但在实际上却行不通。因为南京国府不参与田税征收,就意味着在田税征收上面,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各省在征收田税时,有了很大的暗箱操作空间。于是呢,最基层的官员谎报土地数量成为常态,地主富农通过关系逃税成为家常便饭,地方主政官员随意加派苛捐杂税,成为人人都懂的潜规则。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各省的军阀官僚还大量发行没有担保的货币,例如在1924年,广西就发行了50亿没有担保的货币。国府在名义上统一中国以后,各省的敛财方式改成发行债券、种植鸦片、兵痞抢劫等等。看了这些操作,大明宝钞也得直呼内行。结果就是,农村经济生态造成极大破坏,一个农民要承担的赋税,往往要到法律规定赋税的40倍以上。所以民国的农村,是占中国经济总量大半,欧洲列强和国府无力进入,最终被军阀官僚地主豪商肆意盘剥,急需进行“拨乱反正”的地方。如果有一个人、一个组织能完成这项任务,其实就在事实上取代了南京国府。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有成功机会的根本原因。3有成功机会是一码事,能不能成功却是另一码事。一百单八将上了梁山,最终落得兄弟凋零的下场,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为什么能席卷天下建立新中国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革命的愿景不同。在《水浒》位面,晁盖做山寨之主的时候,梁山的愿景还是“造反、聚义”,这个愿景不是最革命的,但起码是独立自主的。但自从晁盖死后,宋江就做了山寨之主,他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把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改为顺天护国。忠义,忠的是大宋,义的是伦理纲常。顺天护国,顺的是大宋法统,护的是赵氏祖宗传下的江山。可以说,自从宋江更改梁山路线以后,梁山的愿景也跟着变了,从独立自主的山大王,变成大宋朝的跟班,赵氏的泛走狗。既然宋江下定决心跟着大宋朝走,那么他就不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革大宋朝不合理的制度,清理大宋州县的冗余,也不能团结不满大宋朝的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结果,梁山好汉们觉得非常拧巴,大宋朝也不把梁山武装当成自己人。在内耗和外力的影响下,梁山走向消亡。在现实位面,梁山的角色是南京国府,宋江则是蒋介石。而创建红军的教员在上井冈山之前,就想明白了革命的愿景,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看到了吧,他明白了中国衰落的症结在哪里,就有了非常长远的愿景,不会轻易动摇。下沉到农村并改造农村,才是他要做的事。上了井冈山以后,教员领导红军和地方组织,通过打土豪分田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通过教育农民埋下农村变革的种子,通过波浪式扩大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通过征收田税和贸易建立了健康的财政制度。以上的事情做成,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翻了封建宗法关系、地主和佃农的生产关系,达到改造农村的目的。而且农村是生产者,经过改造的农村,反过来又给红军提供了庞大的物资,尤其是粮食。“反围剿战争”时,蒋介石曾给前线部队下命令,要求对红军根据地严防死守,不允许人员和物资流通,准备把红军困死在根据地。结果没有红军根据地出口的粮食,江西、福建的十几座城市马上缺粮,缺口大到蒋介石从北方调粮都补不上,没多久,各地就用现金、武器、药品等城市物资向红军根据地买粮食。可以说,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政治上对南京国府进行了降维打击,在经济上也掐住蒋介石的软肋。后来,我党我军改造的农村越多,控制的物资就越多,这就对南京国府釜底抽薪,让他们的势力集中在孤零零的几座城市里。一旦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我军便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围点打援也好,三大战役也罢,都是宏大历史进程的收尾工作了。而当占中国经济总量65%的农村完成改造,接下来的改造全中国,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到这个时候,农村包围城市,也就彻底成功了。4总的来说,农村包围城市不仅是军事战略,更是政治战略和经济战略。这个大战略的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政治上避实击虚,经济上整合生产者围堵消费者。所以在这个百年未有大变局中,我国一方面坚持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鼓励实体企业的生产,保证城市生产力,努力建设新时代的“井冈山。”在国际上,我国始终在谈和平,尽力推动和欧洲、亚非拉国家的贸易,即便在台海地区也坚持不打第一枪,这是要建设新时代的“赤白贸易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赤白贸易线”做为“井冈山”的触手,将把亚非拉等“世界农村”,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下,这就完成了改造农村的任务。一旦生产力被整合起来,围堵的就是那几个消费型“城市。”到那个时候,“三大战役”也即将打响。一百年,中国搞了两次农村包围城市,一次彻底改变了中国,一次试图改变世界。而在两次农村包围城市中,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不能出宋江,不能重复梁山的投降主义。点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经济和制度的悖论

1公元636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给唐太宗李世民提了一个建议:“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可得数百万缗。”缗是串钱用的绳子,一缗能串一千钱,所以缗也就成了货币单位,一缗等于一千钱,数百万缗就是数十亿钱。在百废待兴的贞观年间,不管怎么算,这都是一笔庞大的财政收入。但李世民拒绝了权万纪的建议:“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李世民说,他贵为皇帝,要的不是钱而是人才,随后李世民以“专言税银之利”,罢黜了权万纪,让他回家闭门思过。这件事有好几种解读角度。可以说是李世民求贤若渴,可以说是儒家的道德观削弱了国家财政,甚至可以说是权万纪不懂为官之道,但这篇文章想说的是另一个角度——“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来,古代王朝不讲经济,唐太宗李世民都不能免俗。”秦汉隋唐是中国历史的上升期,国力强盛四夷宾服,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的衰落期,除了短暂的雄起以外,总是国力不济社会疲沓。中国历史的两个千年截然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代王朝不讲经济”起码是原因之一,也是汉唐强盛明清衰败的历史规律之一。2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中国就是中央集权制国家。不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郡县制、军功授田也好,隋唐的三省六部、州县制、计口授田也罢,社会经济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也可以说是政府官员主导的。而秦汉隋唐时期的生产力不发达,市场经济也不繁荣,那么在政府主导社会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很容易实现大一统,利出于一。这样一来,中央政府可以有效统筹财富和资源,进行日常运作、救灾、战争等大型事务,却很少遇到纯粹经济层面的抵制和反弹。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对抗,几乎都是地方豪强和中央集权的权利矛盾,而不是政策调整、作物种植等经济问题。于是在制度层面,中央集权的国家和政府,完全可以涵盖社会经济,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人才的合力,打造出强悍的国家机器。强汉盛唐,就这样走入历史。可以说,生产力不发达,以及市场经济不发达,是汉唐强盛的重要基础。于是“不讲经济”的秦皇汉武唐宗,才能尽情挥洒天赐的雄才大略,秦汉隋唐和周边部族的技术代差,也被强悍的国家机器无限放大,千年来总体是走上坡路的。3但是从宋朝开始,随着江南开发成熟、占城稻的种植、炼铁水平进步等因素,中国的生产力极大发展,这意味着市场经济有了存在的基础。于是宋元明清的主要经济力量是市场经济,秦汉那种国家垄断大部分经济的模式很难生存下去,隋唐那种国家分配土地的模式也没有复兴的可能。中国历史的后一千年,土地买卖租赁和远程贸易的规模,逐渐壮大起来。在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国家里,中央政府不能如臂使指的主导经济,就意味着政权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而且王朝政权内部和市场经济主体内部,都有复杂的派系斗争、地域斗争、市场斗争等等,为了生存下来,市场经济的主体们必须在政权内部,寻找一座靠山,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这种例子有很多,如李鸿章和盛宣怀、左宗棠和胡雪岩、严嵩和沈一石。结果就是,市场经济繁荣了,人民有了更多的选择,但这也导致政治和经济不能形成合力,很多时间都处于剧烈内耗之中,并衍生出强大的官僚资本势力。在宋元明清时期,国家想回到汉唐那种强盛的局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出现王安石、朱元璋、乾隆这种不世出的强势人物,凭借强人的力量,压服朝野各派,凝聚共识。所以在中国历史的后一千年,王朝总是出现几个高光时刻以后,便迅速回到疲软拖沓的状态,很难和汉唐一样,长期保持进取的势头。4那市场经济的主体执掌政权,能不能把中央集权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呢?历史给出的答案是不能。重文抑武的南北宋,土木堡之变开启的中晚明,其实就是中央集权和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的政权,结果可谓是两场大灾难。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中国只能实行中央集权制,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来调集、分配财富资源,这种上层建筑传导到社会上,便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那么当市场经济的主体拥有政权以后,首先要做的就不是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到长城大海以外开拓市场,而是利用到手的权力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利益被他人侵占。等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以后,他们便成为不劳而获的食利者,然后要做的,便是掀起残酷的内部斗争,加固这份权力。宋明那些拥有土地、当铺、丝绸店、矿山的士大夫们,就是这么做的。这点和美国很不一样。美国源自西欧,西欧源自罗马和希腊,历史和地理决定了这些国家不需要政治上的、制度上的中央集权,也就没有这样的传统。于是当资本主义理论、共同的利益、社交圈子把市场经济的主体团结在一起时,他们通过竞选议员、推举总统等方式,便形成了经济层面的、虚化的中央集权,比较容易形成政权和经济的合力。不论他们有什么内部斗争,起码在共同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是有共识的,也比较容易建成国内高层的统一战线。所以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就成了世界资产阶级最后的退路,即便几十年后美国衰落了,可能这层属性也不会改变。5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前一千年,中国的制度优势,产生了秦汉隋唐等强盛国家,指哪打哪所向披靡。但后一千年的市场经济逐渐繁荣起来,除了政治强人整合资源,缔造短暂的强盛局面以外,总趋势是疲软甚至走下坡路的。以上就是这篇文章要说的历史规律,可以做为解释中国历史变化的角度之一。这个历史规律,用到现代也是相通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公有制经济,实现了经济层面的大一统,于是经济、政治、军事、意识形态形成合力,虽然不怎么富裕,但举国一致,不管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后三十年实行了市场经济,人民群众的政治属性减弱,幸福指数直线上升,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代价就是举国一致不再存在,各种内耗都出来了。当然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有着先后继承关系,不能互相否定,这篇文章也不是要评价前后三十年,只是聊个历史规律罢了。至于以后如何在国家政权和市场经济之间,形成持久的平衡,并提出一套大家都认可的理论,凝聚人民的共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这种事就和算法似的,只要有大量的案例、经验、事实投喂,终究是可以做到的。毕竟现在的生产力和古代的生产力,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应该比古人更聪明。点
2023年4月13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您已关注《温伯陵》满1年,诚邀您免费加入易经学习交流群!扫码进!

(一定要添加班班才能加入学习交流群)点“阅读原文”报名,即可免费加入!
2023年2月2日
其他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南北之争

1这篇文章回答一个问题——司马光和王安石到底在争什么?这事说来话长,不过来龙去脉是清晰的。北宋和汉唐明等王朝相比,有个很特殊的地方,就是用兵变的方式黄袍加身,直接篡夺了后周的江山,在“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乱世立国。这样的时代背景,塑造了北宋的基因。因为江山是赵匡胤继承自后周的,那么为了团结后周的文官,从朝廷到地方的政府班子要保留下来吧,否则就是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赵匡胤的江山就坐不稳。五代十国的战争和兵变都很频繁,结果就是武将权重,赵匡胤为了降低反抗的烈度,就必须保留武将的地位,并且赏赐他们丰厚的经济利益。文官和武将都原封不动,那么地方上的地主也不能动,北宋便没有进行土地重新分配,也就没有数量庞大的自耕农阶层。由于以上的特点,北宋自从立国起,就有了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汉唐明用一百年走完的路,北宋直接一步到位,相当于别人六十岁做保安,你二十岁就做了小区保安,少走四十年弯路。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吸取了五代十国到处是骄兵悍将的教训,决定进行科举扩招,重用文人士大夫们,并且在土地、工资等方面给与优厚的待遇。这样一来,北宋的既得利益集团便越来越膨胀。而得到利益的人,最直接的反应是保住利益,尽量避免任何变动,于是北宋养成了“不折腾”的政治风气。大国崛起不需要、土地分配不需要、改革制度也不需要,只要大家能岁月静好,一切都是OK的。但问题是,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膨胀,必然造成人民负担加重、国家财政萎缩的双重困境,体现在政治层面,就是教科书里说的冗员、冗兵、冗费。到了宋仁宗年间,官员人数从1万人暴涨到2.4万人,导致“食禄者日众,力田者日耗”,禁军人数到了80万,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借用了这个数字。而官员和禁军的数量膨胀,再加上皇帝逢年过节的例行赏赐,结果就是“天下财赋岁入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亿万以上。”挣的多花的多,赤字水平保持的非常稳定。范仲淹等文人士大夫们觉得不行,这样下去迟早要完,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才能延长国祚,避免出现江山倒易的危险。北宋的主流政治风气,逐渐从“清净”向“有为”转变,改革变法成为有抱负的士大夫们的共识。于是宋仁宗年间出现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改革的理念星火相传。1063年宋仁宗去世,宋英宗简单过渡几年,1067年宋神宗继位,把头发梳成大人的模样,雄心勃勃的准备改革图强。此时,北宋有两种改革方向,代表人物就是司马光和王安石。没错,司马光不是顽固守旧派,他是主张改革的,只是和王安石的理念不同。司马光建议,“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必力救其弊”,即不要大规模授官、取消对文武官员的不必要赏赐、皇帝节省用度、朝廷减少开销。减少开销降低税赋,让朝廷和百姓都能喘口气。司马光的思路是,既然重新分配土地不现实,那就在不改变现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进行温和渐进的改革,能苟一年是一年,真到了大厦将倾的时候,那也没办法。而王安石建议,“窘乏非今日之急,得善理财者,何患不富”,即现有的财政开销可以继续保持,关键在于国家调整“理财”方式,增加财政收入填补国库。那什么是理财呢?其实王安石的理财,不是代表劳动人民清算官僚地主的阶级运动,也不是改变生产关系或者促进生产力,而是国家改变财赋的征收方式,用一切手段搞钱。用王安石的话说,“今之税,亦非重于先王之时,但不均,又兼并为患耳。”看到了吧,王安石不是均田地,是均赋税。如果理财的刀砍到官僚地主身上,那就说声对不起,如果理财的刀砍到百姓身上,那就苦一苦百姓。反正,我王安石就是要钱,你们看着办。所以,司马光和王安石不是改与不改的分歧,而是改什么、如何改的分歧,这是改革的路线斗争。2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改革理念,很难说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司马光不动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肯定不可能彻底改变北宋积重难返的局面,无非是把致死病调理成慢性病,延缓历史周期律的到来。但动了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就能改变北宋的局面了吗?大概率也不行。北宋走到那个时候,已经立国百年了,如果算上五代十国的既得利益者,整个历史周期律已经走了一百五十年,可以说,既得利益者是北宋的支柱。如果彻底推倒重来,既得利益者们必然抛弃赵官家,重新选择利益代言人,那结果就是天下大乱改朝换代,北宋连一天都苟不下去。司马光的改革理念,不是最好的,但起码不是最差的。而王安石的改革理念完全着眼于理财,同时以理财为手段抑制兼并,但王安石又怎么能保证,理财的改革政策一定能抑制兼并呢?比如青苗法是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给农民贷款,秋收后连本带息一并偿还,年息是两分,比民间私人贷款利息低很多。政策是有利于农民的,但金融贷款的权力收归官府,官府又没有适当的监督,结果就是腐败和层层加码。很多地方春季发放一次贷款,秋季收回本金和两分利息,然后秋季再发放一次贷款,春季收回本金和两分利息,这样一来,两分的年息变成四分。相当于贷款十万块,王安石规定收利息两万,地方官府能收回四万甚至更多。这些钱自然都出在农民身上。那农民不借高利贷行不行?不行。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借钱就活不下去,而且官府有放款指标和盈利指标,完不成任务是要摘乌纱帽的,所以官府会主动给农民放款,留下一句话:“这些钱你拿着,半年后连本带息给我,就这么定了。”青苗法,就这样演变成官府强制发放的高利贷。在徭役方面,原本北宋实行的是差役法,即轮到出徭役的时候,富人出钱,穷人出力,各尽其能。此外还有大量“下户”可以免徭役。王安石认为,没钱的人强制出徭役,必然耽误农时,不利于北宋的经济发展。于是王安石推出免役法,不论家庭资产多少、上户还是下户,都要给官府交钱,官府用这些钱招募劳动力做工程,这样便不耽误农时。对于富人来说,差役法和免役法没有区别,反正都要出钱。但对于穷人来说,实行差役法的时候可以“以身代钱”,现在实行免役法必须“以钱代身”,那些免徭役的下户也得出钱。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而穷人的有余是身体,不足是钱,王安石的免役法恰恰反过来了,损了穷人的不足。保甲法是兵农合一的强制征兵制度,这就导致农民在出钱之后,还得出人当兵,司马光评价为“舍耕桑、事战阵、一身两任。”最关键的问题是,王安石改革政策的核心是货币,但在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之前,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始终不足,所以唐朝用绢帛做为货币的替代品。在王安石追求货币的改革政策下,原本就数量不足的货币,价值开始迅速攀升,可能之前一文钱能买一斤米,现在一文钱能买五斤米。于是为了给官府交够规定的钱,农民必须多卖粮食,有人甚至卖田卖房、典妻鬻子。在这个过程中,官府、官员、豪商又能赚一波。回顾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可能本意是好的,但实际操作的结果就是,既要农民出钱出力,又要农民感恩戴德,还要富国强兵,典型的献了钱再献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样的改革,很难说比司马光的改革理念强到哪里去。所以王安石改革几年以后,被剥夺经济利益的地主豪强不满意,被以改革之名排挤的官员不满意,被剥削财产和身体的农民不满意,但朝廷的财政收入,从宋真宗景德年间的683万石,增长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的5201万石。说到底,王安石改革是一场不发展生产力、不改变生产关系的国进民退。3同样是改革派,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治理念为何截然不同,王安石又凭什么认定,他的改革理念是完全正确的?答案很简单,南北方的经济基础和政治风气,塑造了王安石和司马光。五代十国的各系军阀里,太原李克用和汴梁朱温是实力最强劲的,923年李存勖灭后梁,河东系开始一枝独秀,此后建立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本质上都是是河东系的延续。所以北宋的政治法统,源头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政治上属于北方政权。从人事构成上来说,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幽州涿郡人,开国功臣赵普是幽州蓟县人,后来的宰相里,吕端是幽州安次人,吕蒙正是河南洛阳人,寇准是陕西渭南人,韩琦是河南安阳人,富弼是河南洛阳人,文彦博是山西介休人,司马光是山西夏县人。这些都是清一色的北方人。也就是说,北宋初期是由北方人主导的北方政权。但是自从宋太宗赵光义搞科举扩招开始,南方人逐渐通过科举参与政治,并且希望在北宋的政坛中,开拓南方人的生存空间。经过近百年的积累,到了宋神宗年间,南方人的代表便是王安石。所以王安石的早期政治生涯,结交了韩琦、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北方人,一旦执掌政权开始改革,搜罗的改革派成员便都是南方人,如王安石是江西抚州人,吕惠卿是福建泉州人,曾布是江西南丰人,章惇是福建南平人。可以说,王安石借北方人的支持执掌朝政,然后联合想夺取北宋政权的南方人搞改革,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北方人的反对。王安石和司马光之争,表象是改革路线之争,背后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地域性权力斗争。而改革路线之争、地域性权力之争,最终目的是夺取朝政的主导权,制定倾向于己方的政策。其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南北方的经济基础。北宋时期的南北方经济总量,差不多是五五开,比汉朝的北富南穷、明朝的南富北穷均衡一些。但经济总量的均衡,不代表经济模式相同。北宋的北方,依然是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里种出来的粮食用做口粮、种子、交税,没有大量的市场交换,货币流通量也很少。这样的经济基础,显然更适合司马光等北方人的改革路线——经济上降低财政开销,政治上不折腾,以稳为主。而南方经过六朝和晚唐的开发,农业已经完全成熟,再加上内陆的江河湖泊和海外贸易,导致南方产生“农商并重”的经济结构,市场经济繁荣,货币大量流通。所以南方的经济基础,更适合王安石等南方人的改革路线——以货币为中介物,在经济上解放人力,在政治上推动官民交易,最终士农工商围绕货币,重塑国家模式和社会结构。站在司马光和王安石的立场上,他们都有各自的道路,但北宋是大一统国家,不可能根据南北方经济基础的不同,就搞一国两制。到底用哪种经济模式的政策改革,那就需要争一争了。宋神宗选择了王安石,把适合南方经济的政策推广到北方,于是便产生了南方喜气洋洋,北方怨声载道的局面。北宋文人邵伯温就说:“吴蜀之民以雇役为便,秦晋之民以差役为便”,即北方人喜欢旧的差役法,南方人喜欢新的免役法。罗从彦也认为:“安石之法,正如杨炎之两税,东南人实利之”,说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只适合东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成为南方经济的代言人,激进的改革派都到了王安石的旗下,司马光成为北方经济的代言人,温和的改革派,拥护司马光为拨乱反正的老同志。所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之争,归根到底是南北方的经济模式之争。4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从秦到唐,中国历史的主线是关东和关西之争,从宋到清,中国历史的主线是北方和南方之争。如果说安史之乱是东西之争的终点,那么王安石和司马光之争,就是南北之争的起点。终北宋一朝,围绕王安石改革产生的新党和旧党,始终在政治斗争的最前线,新党上台清算旧党,旧党上台清算新党,直到女真南下,把汴梁一锅端了,才结束这场六十年的斗争。后来南宋不积极北伐,并且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和新旧党争未尝没有关系——既然争不出结果,不如南北分家另起炉灶,用自己的经济模式过自己的日子,不必照顾另一方的感受。后来朱元璋混一南北,再造中华,但南北方的隔阂依然很严重,直到朱元璋在科举上分南北榜,朱棣迁都顺天府、疏通大运河,才在政治经济上打通南北,重新奠定中国大一统的根基。不过在人事方面,明朝阁老们还是以南方人为主,难得出一个北方籍的内阁首辅张四维,还是以清算张居正改革的面目,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张四维和张居正的斗争,也可以视作王安石和司马光的翻版。到了明朝末年,不论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还是北方地主和满蒙结盟征服南方,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北方小农经济对南方货币经济的清算。而清朝末年,要求独立西化的革命党兴起于东南沿海,保皇派则集中在北方内地。千年历史上,真正混一南北的政权,只有以全民公有制为经济基础、政治上党领导一切、人事方面讲究五湖四海的新中国。没有区别了,人心也就定了。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南方沿海地区迅速崛起,国企和重工业基地集中的北方积重难返,南北方重新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基础。所以现在要求全球化自由经济的,大多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人,崇尚计划经济和体制的,北方人居多。最近疫情放开,江浙政府马上组织企业出国抢订单,北方省份还在纠结要不要做核酸、病毒大规模传播怎么办。这些行为的背后,还是经济基础决定的现实理念。所以吧,司马光和王安石之争远远没有结束,以后还会以相同的内核、不同的形式,继续演变下去。点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隐藏在《出师表》里的历史规律

1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克定中原,恢复大汉江山。出师前,诸葛亮给刘禅上了一篇奏表——《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开篇就写了三个重点: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解构归纳一下,诸葛亮的意思很明白,魏蜀吴三国争雄,而蜀汉的经济下行民生凋敝,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候。在这种关键时刻,皇宫和相府必须拧成一股绳,力出于一,避免内耗,才能保护蜀汉政权,进而图谋复兴汉室。诸葛亮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教训,君权和相权之争,会造成无谓的内耗,削弱国力。现在要北伐了,君权和相权不要再争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要做,君相一体共创大业。自古以来,皇宫有最高领导权和军权,相府有行政权,相当于一个国家出现两个权力中心,各种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君相一体形成合力,要么是开国之君以军功威望压相府,搞强君贤相的模式,如秦始皇和李斯、刘邦和萧何,要么是强势丞相遇到弱势君主,搞弱君强相的模式。诸葛亮很幸运。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便任命诸葛亮为开府领政的丞相,刘备死前又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而继位的刘禅不管事,尊诸葛亮为相父,于是诸葛亮用“弱君强相”的模式,整合蜀汉的君权和相权,这才有了“疲敝益州”发动的数次北伐。但诸葛亮又是特例。历史上,刘家父子和诸葛亮这种路线一致的贴心人,实在太少了,而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没有侵夺君权,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至于刘邦和萧何这种长期合作的开国君相,也太少了,少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于是呢,诸葛亮以“弱君强相”整合君相权,便成为绝唱,历史上更多的是君权不断削弱相权,最终达到整合君相权力、凝聚国力的目的。2刘邦和萧何去世后,汉朝的“强君贤相”走到尽头,继任君相的刘盈和曹参,很快起了斗争。曹参在相府不理政务,每天饮酒度日,刘盈召曹参入宫问话:“丞相为什么不管事啊,难道是欺负朕年轻?”曹参劈里啪啦说了一大推,总的意思是,你的能力不如高帝,我的能力不如萧何,既然他们定下了规矩,我们就别管了,照办就是。这次君相的问对,表面上看留下“萧规曹随”的美谈,但实际上是刘盈的君权约束不了曹参的相权,只能对相府的做为听之任之。但问题是,西汉的皇帝不是刘禅,西汉的丞相不是诸葛亮,这两个权力中心怎么可能不斗争呢?斗争,就这样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要对外讨伐匈奴、对内整顿诸侯王和豪强,事情多任务重,必须搬开所有的绊脚石,实现绝对的令行禁止,所以汉武帝受够了无效率的君相扯皮,决定兼并相权,毕其功于一役。于是汉武帝开内朝,选拔亲信的人,授予侍中、常侍、散骑之类的官职,让他们和朝廷的三公九卿博弈,由于有汉武帝的支持,朝堂博弈往往是内朝官获胜。长此以往,汉武帝和内朝官便得到行政权,相府沦为橡皮图章式的执行部门,真正实现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结果我们都知道,汉武帝的功业,让汉朝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的名字。隋唐吸取以往丞相大权独揽的教训,用的是“群相制”,把曾经独属于丞相的行政权,分散到中书、门下、尚书这三个省,每个省的长官都是相,而且还独出心裁的创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得到这个头衔的人,也可以进入政事堂参与政务。群相制确实分散了丞相的行政权,但到了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群相制又会造成群相之间的扯皮,不利于君相一致形成合力。于是唐玄宗李隆基,走了和汉武帝相反的路,19年间独宠李林甫,无论大小事务都交给李林甫处理。虽然其他人也能做群相之一,但也只是签字盖章,没有丝毫的行政权。所以在唐朝中期,唐玄宗为了应付突厥、吐蕃、契丹崛起的军事外患,均田制、租庸调制崩溃造成的财政内忧,几乎废除了立国以来的群相制,采取了专宠李林甫的独相制。唐玄宗和李林甫,也达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目的。到了明朝初年,八百年前创立的三省群相制早已异化,门下省和尚书省被废除,只留下中书省一家独大,由左右丞相一起掌握行政权。隋唐的群相制,又回到汉初的独相制。白手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又怎能忍受相权对君权的制约,于是借“胡惟庸案”废除中书省,朱元璋亲自处理六部和一十三省的政务。朱元璋在法律意义上,把相府搬到宫里,终结了千余年的君相之争,明朝初年的君权,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其实不论是诸葛亮的“弱君强相”也好,汉武帝、唐玄宗、明太祖削弱相权也罢,本质上都是为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打通治理国家的权力壁垒。只是诸葛亮和刘禅的组合绝无仅有,才让削弱相权成为主流。不过抓住“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个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3虽然君权削弱相权是历史主线,但真正能做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时期,其实也只有秦皇、汉武、蜀汉、唐宗、明祖这几个特殊时期。原因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其一是开国之君军功极大、威望极高,可以压制相府,搞强君贤相的模式,甚至直接废除相府,亲自处理行政事务。其二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下,朝野军民形成共识,倒逼君相一体团结一致。从本质上来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一种特殊状态,要么是成功处理危机造成的结果,要么是为应对危机做的准备。等到开国之君故去,或者国家的危机解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共识便会破灭,君权和相权博弈的戏码会再次上演。于是汉武帝身后,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和汉昭帝、汉宣帝的斗争。晚唐有士庶的牛李党政和宰相(南衙)、宦官(北司)、藩镇的制衡。中晚明的君权分散在内阁和司礼监,不仅有大学士和宦官的斗争,更有严党、清流、阉党、东林党、楚党、浙党的斗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历史经验上来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合,能处理危机并做成很多事情,一旦分了,其实也未必是什么好事。不过合与分,都是客观历史规律,不是人力能改变的。我们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看事情,就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答案。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点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如果佩洛西窜访台湾,送来的军功,利好中国三十年

今天是2022年最惊险的时刻,历史是否转向,今晚便见分晓。对于佩洛西窜访台湾,不仅我们非常关注,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也很纠结。民进党执政的台湾省政府,很清楚佩洛西的窜访,可能带来新一轮的台海危机,甚至遭遇灭顶之灾,于是便撤回邀请佩洛西访问的信函。佩洛西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窜访台湾,蔡英文的班子无奈继续邀请。这是台湾省要保命,不想佩洛西窜访,但必须接待佩洛西。昨天佩洛西到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当面告诉佩洛西,中美关系稳定很重要。言外之意就是,不要窜访台湾,不要激怒中国政府。这是李显龙害怕台海爆发战争,新加坡遭受池鱼之殃。也就是说,东亚是中国军事力量的辐射范围,台湾省和新加坡都知道,美国是当代之雄,中国是未来之雄,谁都得罪不起,那就不如保持现状。美国内部的博弈就很有意思了。特朗普说,佩洛西最不应该插手的就是中国事务,她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蓬佩奥说,拜登政府没有给佩洛西足够支持,反而任由美国被中国欺凌,虽然自己不认同佩洛西的某些观点,但拜登不应该拆佩洛西的台。而拜登和美国军方,不希望佩洛西窜访台湾,曾经劝阻过她,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佩洛西窜访台湾的事情上,美国党争之酷烈显露无疑。特朗普是借佩洛西反抗政府积攒人气,蓬佩奥是借佩洛西搞拜登,拜登是被架在火上烤,默念“为之奈何。”现在历史转折的方向盘,掌握在佩洛西的手里。如果佩洛西虚晃一枪,没有窜访台湾,那大家相安无事,继续过安稳的日子,等我们再用几年时间捋顺内部矛盾,以虎扑之势收台更稳妥。如果佩洛西真的去了台湾,那我们也没有退路。这么多天外交部一直在警告佩洛西,一旦窜访台湾必定付出代价。东部和南部战区也在积极备战,昨天起又开始持续五天的军事演习。国内民心更不用说了,始终躁动不安。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佩洛西来了却不付诸行动,那就在世界面前下不了台,以后还怎么吸引邻国靠拢,还怎么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纵容佩洛西窜访台湾,就是向美国示弱,以后在美国面前更抬不起头来。所以佩洛西来了,可能就是冲突乃至战争的开始。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不喜欢战争,刚过了几十年好日子,也不想失去来之不易的太平安稳。但是没办法,刀架在脖子上了,不战也得战,退无可退。抗美援朝爆发的时候,我们也不想打仗,但是毛主席力排众议:“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最终出兵朝鲜,打出70年的和平。现在又走到这样的十字路口,我们能做的,还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有些网友说,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都一概反对,哪怕是祖国统一的战争也要避免。说这种话的人,可能是看不清客观规律的小布尔乔亚,但也不排除是人类本性中对战争的恐惧。要打仗就会有牺牲,牺牲的可能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可能是多年工作积累的存款,可能是国家大政方针的改变,可能是熟悉的世界走向陌生的世界。这些牺牲都是未知的,对未知的恐惧是人类的本能,可以理解。但战争就没有好处吗?当然是有的。拿下台湾便得到进入太平洋的通道,以此来挟制日韩的航运,威压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可以进一步整合东亚地区。拿下台湾是堂堂正正的打破美国霸权,自此以后,天下三雄并立,再也不复往日的旧世界。这两点是老生常谈,不必多说,下面说点没人说的。本届政府的大政方针是非常好的,甚至规划了建国百年的任务。但问题是,疫情的冲击以及今年的很多事情,都在消耗此前十年积累的信用。具体表现就是,今年开始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前两年,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国际矛盾,更关心中美争锋、更关心中国如何强大。但从今年起,主要矛盾变成阶级矛盾,我们更关心个人生活,对某些官员豪强的痛恨更甚于美国。如果就这样下去,反贪腐、抑豪强、提升生产力、团结人心的工作,可能会遭遇一定程度的挫折。到那个时候,等不到走出去,内部就先出问题。国强,个人才能好。要把既定的工作推进下去,国家政府需要更强的威望和执行力,而威望的最直接来源就是军功,现在能产生军功的地方只有台湾。从这个层面来说,军功对国家的意义,可能比收复领土更重要。国家政府有了赫赫军功,贪官污吏便瑟瑟发抖,地方豪强将毫无还手之力,整顿内部矛盾也会顺理成章。可以说,国家政府有了军功,只要想做,就能做成任何事情,而不必像现在一样畏手畏脚。毛主席时代能改天换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革命三十年的军功威望,让国家政府产生了神性,只要认为是对的,便可以力排众议的推下去,虽然中间走过弯路,但总体是功大于过的。我们现在的很多事情,就需要借军功来继续推动,并且以军功重塑政策路线的合理性。所以这一仗,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打起来就是稳赢,赢了就是利国利民。写了这么多,我畅想的很美好,至于能不能实现,就看佩洛西来不来,来了我们又怎么应对。今晚,揭晓答案。点
其他

你们怎么敢得罪小镇做题家?

我想了七天都没想明白,官媒怎么敢得罪小镇做题家。前段时间,易烊千玺考编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结果还没等闹出结果,《中国新闻周刊》便于7月8日发文评论,里面有两句话特别恶心:“人们还煞有介事地关心招录程序是否公平的问题。”“考编的普通人大有人在,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关心招录程序还“煞有介事”,把努力奋斗的普通人称为“小镇做题家”,这是官媒该做的事?小镇做题家,我理解的群体是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为了个人前程和报国理想,努力读书刷题,想通过公平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及国家命运的人。自从有科举以来1500年,历朝历代的小镇做题家们,都是国家的掌中宝,出台各种政策优惠给以鼓励扶持,从来不敢和《中国新闻周刊》一样出言不逊。那个写稿的杨时旸,恐怕不知道得罪小镇做题家,到底有什么后果吧?唐朝末年的黄巢曾经努力做题,希望习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是因为唐朝科举不封姓名籍贯,有私下内定的传统,导致没有长安高层人脉的黄巢屡考不中。终于有一天,黄巢投笔长安城下,说老子不做题了,结果在数年后,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些嘲讽小镇做题家的公卿贵戚们,被黄巢麾下的大军挫骨扬灰,洒在长安天街。二十年后,祖上做过节度使、却屡考不中沦为小镇做题家的李振,怨恨公卿贵戚们勾结垄断职位,便在白马驿劝军阀朱温,说他们不是清流么,不如投入黄河,永远成为浊流。朱温笑而从之。那一刻,李振肯定有一种报复的快感,这是小镇做题家把高高在上的打翻在地、把自以为是的踩在脚下的快感。北宋张元年轻时才气纵横,但是赵官家有眼不识货,在殿试时黜落张元,张元意气难平,便润到西夏,决心在异国一展所学。后来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提拔张元做了中书令,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元也不负李元昊的知遇之恩,在好水川之战中大败宋军,斩杀一万多人。望着满地的宋军尸体,张元题了一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为足奇。满川龙虎撵,犹自说兵机。意思就是,所谓的成功人士也不过如此,就你们这几块料,有什么资格妄言天下事。历史无数次证明,惹怒小镇做题家是很严重的,他们在这里看不到希望,要么用你教的东西来反对你,要么润到别的地方来反对你。所以小镇做题家不是阶级敌人,而是和国家互相成就的。小镇做题家们努力读书博取功名,换来自己的前程锦绣,也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国家长治久安。国家用公平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满足了国家的人才需求,也起到牢笼志士避免资敌的作用。各取所需,互相成就而已。自宋朝以后,历朝历代都是笼络读书人,争取把小镇做题家们吸收到体制内,最差也要让他们具有统战属性,从来没有把小镇做题家当成阶级敌人,往外推的。唯一把小镇做题家往外推的是清末废科举,他们没了上升渠道,又和国家政权切断精神联系,便成了不受约束的力量。六年后,这些小镇做题家们推倒了满清皇权。所以我始终没想明白,那家官媒、那个写稿人,怎么敢去嘲讽小镇做题家,怎么敢得罪小镇做题家。现在的情况当然没有废科举那么严重。但是今年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先是疫情引起的失业,然后是村镇银行雷暴,最近又是烂尾房和业主停贷。这么复杂的社会环境,小镇做题家这么庞大的群体,正是需要维稳的对象,也是可以安抚进而统战的对象,《中国新闻周刊》竟然火上浇油,羞辱了小镇做题家。现实杀了小镇做题家的人,《中国新闻周刊》诛了小镇做题家的心。杨时旸之流的既得利益者,吃相太难看。还是想问问,你们到底是怎么敢得罪小镇做题家的,还是默默无闻的小镇做题家,压根就不是你们选定的统战对象,头顶流量的易烊千玺才是?不管是吃相难看的杨时旸,还是破坏考试公平的易烊千玺,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点
2022年7月14日
其他

全世界都恨犹太人

争取说清楚为什么全世界都讨厌犹太人。
2021年11月23日
其他

阿里被罚182亿,背后是中国两千年不变的国策

而且他们在完成财富转移之后,用“二选一”严重伤害了小商的利益,蚂蚁没有科技创新,也不从事生产,却薅了几年羊毛,损害的是“农(白领+万千家庭+实体制造)”的利益。
2021年4月12日
其他

欧盟和HM永远不懂,中国能为新疆付出多少牺牲

新疆不是穷么,但是办工业需要资金,怎么办呢?王震在动员大会上说:“我们要在新疆建钢铁厂、纺织厂等项目,但是不能向毛主席伸手要钱,也不能剥削新疆人民,我只能问你们要。”
2021年3月25日
其他

这里是关系中国命运的地方

就要在河西走廊保持战略进攻。
2021年3月11日
其他

在数百万年的冰河时代里,人类的时间只剩10000年

恐龙在地球上没心没肺的生活2亿年,直到6000万年前一颗彗星撞击地球,紧接着引起大规模火山喷发,遮天蔽日的粉尘进入大气层,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恐龙的食物链断裂,造成恐龙灭绝。
2021年1月29日
其他

为什么说毛泽东决定了中国的气质?

对比一下被美国绑架的日本和韩国,就能知道独立自主有多么重要,看一下土豪遍地的印度,就明白铲除地方山头有多么重要,再看如今种族分裂的美国,就知道搞定民族问题才能不拖国家后腿。
2020年12月21日
其他

48年前的毛主席说:他们懂什么是资本主义?

所以上位不久,普京便以侵占国家资产的名义拘捕古辛斯基,以洗钱和欺诈的名义指控别列佐夫斯基,逼二人出国避难,然后在机场抓捕霍多尔科夫斯基,将其麾下的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低价卖给俄罗斯石油公司。
2020年12月14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民主能颠覆国家,也能毁灭文明

「黑命贵」是美国人的政治正确,美国人可以心里看不起黑蜀黍,可以「内隐性歧视」,甚至警察可以把黑蜀黍乱枪打死,但是「种族歧视」的事情可以做,「种族歧视」的话是一定不敢说。
2020年10月22日
其他

长征前后的毛泽东,完全是两个人

他在长征前写过情诗:“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写过少年的雄心壮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还写过对现实的志得意满:“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2020年7月17日
其他

新疆千年往事

公元765年,既为了收复失地,也为了恢复贸易线,更为与吐蕃进行博弈,郭子仪上书唐代宗:“请遣使巡抚河西及置甘、凉等州长史。”
2019年12月1日
其他

孙小果案件:庙堂终将收回遗失的江湖

而孙小果们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正在被一点点铲除干净。曾经空有其名的战斗堡垒,已经被武装到牙齿,不说小果,巨果也能吞下。
2019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