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可爱的人:驰援武钢二院的天津胸科医院医生李毅

天津日报 文明天津 2022-04-25

李毅在“红区”的工作照 医疗队供图

2月中旬的一天,已经驰援武汉半个月的李毅医生按照排班表来到武钢第二医院指挥部。刚进门,一位医院的联络员就过来和他交接工作,谈话间,联络员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李毅心里一震:“咱们旁边的精神科院区里,出现了确诊病例。”

  那段时间,李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精神科院区的办公室,用那里的电脑为疑似和准备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申请核酸检测。

  “我们的指挥部没有电脑,我只能去那边。每次去我只戴了口罩、帽子,而且一待就是2个小时……”李毅在紧张的工作间隙,也会想一下是否会中招。

  好在之后的两周,李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一切都是虚惊一场。现在回想起来,他庆幸:“亏了当时没跟家里人说。”


来了之后,才知“形势太严峻了”

  李毅是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1月28日下午,他和天津市第二批医疗队137名队员启程飞往武汉。李毅当时担任胸科医院9人小组的组长。

  1月30日中午,第二批医疗队进驻武钢二院,病区收治了51名病人,一圈CT片子看下来,有90%以上的病人符合新冠肺炎的确诊标准。李毅清楚地记得,当时重症患者有11例,危重症有6例,“来之前,我们对疫情有些预判。但到了才发现,这病范围之广、程度之严重,完全出乎我们意料。”

  李毅和同事们迅速开展救治,他们清楚,刚进入病区,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患者情绪,为大家树立信心。他们根据现有的药物和诊疗指导,对症下药。

  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他们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同时,及时给予氧疗措施,并配合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则是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这样的治疗办法很快取得成效,2月12日,二队迎来了首批治愈出院的2名患者,这给患者和队员们都增添了信心。

  但在治疗过程中,难点还是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上。6个危重病例中,有1名不到60岁的患者。胸闷喘不上气,手指、嘴唇的紫绀非常明显。医疗队迅速采取措施,为病人吸氧、注射抗生素、对症退热。

  “院区里连个氧气设备袋都没有,我们几个人通力合作,生生把氧气筒转到病人跟前儿,给他吸氧。”但是,病人的病情发展很快,李毅第二个班进“红区”的时候,他已经无法移动,上厕所只能在床前解决,医生护士帮忙倒小便。没过多久,这名患者就去世了。

  李毅说,出发前,每个人都抱着一份救人于生死的决心,但面对此情此景,心里还是产生一种无力感和挫败感。

 

进入专家组,他变得更忙了

  随后一周的时间里,武钢二院运转逐渐稳定。李毅因为专业对口、业务能力突出,从最初的胸科医院9人小组组长,成为第二批医疗队专家组组长。除了正常的“绿区”会诊、“红区”治疗班,还多了很多统筹、协调工作。

  为确保患者病情能够及时传达、准确交接,二队建立了“晨交班、晚碰头”的信息对接机制,李毅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这位医疗组负责人开始担任多重角色,联系人、对接人、填表人……其中最繁琐的,就是为病人申请核酸检测资格。

  “刚开始,我们指挥部没有电脑,我就去旁边精神科住院楼的办公室。”李毅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得知那边出现感染病例后,我会联想到自己。而且除我之外,指挥部的另外两位主任,俞绮虹和肖健勇也去填过表,那时也在担心他们是否有感染风险。”

  还好,这只是虚惊一场。

  

捋顺机制,让挽救更有保障

  二队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同时,武汉的诊疗机制也在慢慢捋顺,这其中李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转诊机制的建立。

  2月10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启动转诊机制,由患者所在的医疗机构通知市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再由转运专班协调安排,将患者转诊到相应的定点医疗机构,遵循就近转诊的原则。

  病区里一名叫何光军的患者,今年50岁。他在感染初期采取居家隔离,后被转运到武钢二院。他的症状并不明显,但从携带的CT影像上看,双肺已经出现实变,被归为重症患者。2月15日,他突然开始咳嗽,并伴随左侧胸痛,医护人员判断是气胸,也就是肺泡破裂,急需通过CT确诊,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何光军的氧合水平非常低,当天他吸了5升氧,血氧饱和度才勉强提高到90%。

  转诊机制随即启动,李毅和“红区”医生紧密配合,快速更新何光军的病历后,就和武钢二院的联络员取得联系,提出了转诊申请。转天中午,武钢二院本部出现空床,医院迅速派出一辆120急救车,何光军顺利实现转诊。

  在这之后,二队又有3名危重症患者成功转院。在3月初回访时,李毅联系到了何光军的爱人。得知何光军已经由重转轻,能救回一条生命,他很高兴。

  团队内外制度不断落实,为增强治疗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在武钢二院奋战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共计治疗105名患者,目前治愈出院人数达到59人。

  

报喜不报忧,不是件坏事

  工作之余,李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家里人报平安。

  爱人李晋和李毅是同事,结婚前在一个科室,结婚后李晋调到门诊工作。疫情发生后,李晋也没有休息,一直在门诊负责分诊、导诊工作。

  随着武钢二院的工作慢慢捋顺,夫妻俩有了更多视频聊天的机会。聊天时间不固定,有时是在出发前,但李晋不喜欢在这个时间和爱人视频。

  “每次他说我去上班了,我心里就像被揪了一下。”正因为是同行,李晋想的会比普通人多,她只能克制自己,“我就多嘱咐他,一定做好防护,别的不敢多想。”

  李毅理解爱人的心情,每次聊天,说的大多还是专业上的事情。之前武钢二院精神科住院楼出现确诊病例的事儿,他没有告诉爱人。

  “她也在抗‘疫’一线,压力同样不小,我还说这些干嘛呢?有时‘报喜不报忧’也不是什么坏事。”

  在武汉,更有好消息传来,由于表现突出,李毅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但说起荣誉,他说,这是大家群策群力、支持配合取得的成绩,自己只能算是其中的代表。

  3月14日下午6点,武钢第二医院剩余72名患者全部转院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至此,武钢二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李毅和第二批医疗队胜利完成任务。

  在从武钢二院回驻地的路上,李毅坐在班车里,他看到道路两旁的树绿了,有的已经开花,这也让他一阵欣喜。

  “我们从最初进驻武钢二院的‘一无所有’,到现在患者实现‘清零’,这一个月的努力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李毅坚定地说,“目前我们的安排是原地休整。如果后续定点医院需要我们支援,我们会义无反顾再次奔赴前线,继续战斗。疫情不散,我们坚决不撤退!”

  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董朗(文中患者为化名)











文明天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