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包豪斯初步课程研究|下|制衡的力量
4.1 克利的教学情况 4.2 康定斯基的教学情况 4.3 克利的过渡作用 4.4 制衡的力量
实习课和造型课并行,以期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并使他能够掌握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设计的基本法则。……这种有计划培养的初步自我表现能力是所有称为“创造性”的艺术的基础。【注17】
作为“所有创造性艺术的基础”,初步课程通过适时的改革,在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和发展方向上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正文中所说的那样,初步课程的改革情况是一直与格罗皮乌斯的思想变化、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和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动因联系在一起的。
建校初,格罗皮乌斯由于受到战争和战前一些带有左翼倾向的运动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表现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导致学校的发展方向定位过于理想化,强调“艺术与手工艺的统一”,强调恢复手工艺,强调作坊式集体劳作。这种理想化倾向也影响到包豪斯教学体系,甚至是初步课程的安排上。加上学校资金和设备的匮乏,以及伊顿的拜火教信仰,这都导致伊顿的初步课程只能停留在注重材料对个人的移情作用,甚至发展不到手工艺生产层次上。
随着杜斯堡的造访点明了包豪斯过于浪漫主义的问题和带来了元素主义理念,伊顿在学校的影响力过大,时代对工业生产的需求,以及前文没有提到的为了解决学校的经济困境,格罗皮乌斯在矛盾中修正了将作坊作为生产工艺产品基地的理想,转作坊为工作室,作为工业产品前期实验的实验室,并指出工作室向社会承接产品加工与订货的必要性。初步课程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从莫霍利-纳吉的要求掌握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运用技巧,到艾尔伯斯强调规则、注重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出。完成了包豪斯从表现主义到元素主义,从“艺术与手工艺的统一”到“艺术与手工艺、工业的统一”的蜕变。其中不可忽视的是莫霍利-纳吉的推崇元素主义、支持机器地位、认为艺术家有社会责任的个人艺术观点对于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在这一系列变革当中,克利和康定斯基发挥了自己作为艺术家在“艺术”与包豪斯越来越强调的“技术”之间的制衡作用。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包豪斯的这种转变与时代动因的关系。除了杜斯堡造访魏玛期间的一系列影响为格罗皮乌斯确定了改革的信心,这种方向的调整,也是社会层面艺术口味转变的表现。在此期间,德国境内所有艺术门类的趣味都在经历着普遍的转移。表现主义已经被人们宣告结束,代替它的新风格是严守纪律的、冷静的,甚至是传统的风格——NeueSachlichkeit,这个德语词一般被翻译成“新客观性”,它同时还表达着实用性、平常性与直接性的感觉。
让这种改革持续下去的原因,也与外界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变化有关。1923年,亨利·福特的自传第一次发行了德文版,立刻就成了一本畅销书。以福特公司和美国人作为全世界的模范,以生产不断增长带来的利润激增为基础,一个资本主义的乌托邦取代了以往的社会主义乌托邦,似乎一个理想社会的正在形成,所有人都能富足而平等,机器也不再与人为敌。
迫于政府当局的压迫,为了解决学校的经济难题,顺应时代对于机器和新风格的需要,为了展现包豪斯的崭新形象,1923年的包豪斯展览,正是集以上多种原因的产物。而这次展览,强调了前文提到的克利草图的旗子上写的“宣传”和“出版社”的作用,成为了一次公共形象上的胜利。
初步课程正是在这样包豪斯内部外部的多重因素的相互影响下,进行了改革并随之发展。
艾尔伯斯主持时已是1928年,此时的校长是梅耶。梅耶相信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设计出功能性的建筑,借此来改善普通人的命运,从而改善社会。于是梅耶继任校长以后,把建筑系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建筑的理论与实践;二是室内设计,其中包括家具与器具的设计及制作。几乎所有的作坊都被带进了建筑业务,位于从属地位。建筑系被推崇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梅耶的理论与包豪斯早期的社会主义民主运动色彩还是颇为相似的,都有着一种强烈希望社会变革的冲劲。但第三任校长密斯与他不同,作为杰出的建筑师,密斯更注重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家个人感受的体现,它更似一个综合的作品,而不是像梅耶那样把建筑作为社会运动的载体。对于建筑应处于教学中心位置的理解,密斯甚至比梅耶有过之而不无及,他把学校划分成了两个主要领域:建筑外型的设计与室内设计。包豪斯由此变得更像一所传统的建筑学校了。
在把建筑放在首要位置而采取的一些新措施中,有一项就是梅耶允许康定斯基和克利在课程中加入了绘画内容。而此前,在1927年,也就是建筑系建立的这一年,包豪斯设立了自由绘画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绘画班的状况来推想初步课程的境遇。以下是有记载的关于绘画班的描述:
包豪斯的故事虽然到1933年就结束了,但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初步课程,到现在依然影响深远。近一个世纪前,包豪斯处于“手工艺与工业”的剧烈的历史变革时期。今天,我们处在一种“工业与信息化”的迅速变化的社会阶段。因此,充分反思包豪斯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思想价值,而不是直接仿效它的教学体系,重建从社会生活、设计创新、工业制造到信息内容的“造化之链”,也许会为我们解决当代设计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精编|在整个包豪斯中,对物质性的承诺和对非物质性的渴望之间的一种矛盾……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必经之路。
初步课程不仅仅是任课教师推行艺术理念的试验田,也是包豪斯师生相互砥砺,共同探索交汇问题的引力场。这两篇短文都以初步课程的学生习作为个案,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如何构建“材料”与“创造”的关系,也让我们看到了包豪斯在转型过程中的改变与相通之处。
我们的时代由经济主导……经济形式则来于功能与材料。对材料的研究自然先于对功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