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人都是特朗普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2020-04-01


2017年11月,特朗普上任后首次出访日本。

安倍晋三把他拉到埼玉县的一个乡村俱乐部里,两个人打了场九洞高尔夫。
 
一向大嘴的特朗普并没有公布两人的高尔夫成绩,而安倍则在推特上笑称,

“无论谁获胜,对于两国而言都是国家机密。

成绩或许是机密,但安倍在球场上摔了个两脚朝天的场景,却实实在在的被东京电视台航拍了下来,并迅速传遍全球。
 
 
虽然出了糗,但安倍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在之后的两年里和特朗普打了足足五场球。
 
“高尔夫外交”,这是日美媒体对其的定义,只不过和当年中美“乒乓外交”由专业运动员出马不同,这一次却是两国领导人耍到了一起。


用这种方式,安倍稳稳地把住了特朗普见过的外国领袖次数榜冠军,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特朗普怼天怼地怼盟友,却很少怼日本。

很难说这其中没有个人情绪的影响,毕竟三十年前第一场贸易大战的双方,正是美国和日本。
 
安倍对特朗普的“致敬”还不止于此。从最近处理日韩争端的手法来看,安倍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特朗普式的总统。
 
毕竟,模仿才是最真诚的奉承。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的另一个传统盟友英国迎来了一个跟特朗普不仅神似更加形似的首相——鲍里斯·约翰逊。

他们俩之间的互相恭维,甚至可以出本书。
 
 
不管你想不想承认,从特立独行到争相效仿,我们正在迎来一个“人人都是特朗普”的时代。
 

1
 

特朗普式的国家领导人有什么特征呢?
 
发言经常混淆概念,每天都在制造噪音。不像那些有着精心策划和明确指向性的大政治家,特朗普式的领导人把政坛当做商场,把大国之间的政治变成讨价还价的谈判桌,吹捧机会主义,追求交易艺术。
 
拿日本和韩国之间突然爆发的争端为例。
 
表面上看,日本之所以在上个月宣布限制对韩出口的三种半导体原材料,是为了回应之前韩国法院做出的针对二战劳工索赔的决定,以及两国在军事上的各种小摩擦。
 
然而这并不能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现在?
 
就在日韩爆发第一轮争端的十天后,日本议会的上议院举行了三年一度的选举。安倍晋三如果想在未来两年修改和平宪法,此次选举不容有失。
 
然而,怎样才能解决日本政坛经常出现的选民投票率低,支持力度分散,导致选举容易出现意外结果的难题呢?
 
挑起外部争端,激发爱国主义就是安倍从特朗普那里“偷师”学到的一招狠棋。
 
安倍需要的,是一个他可以定期瞄准赚取支持,同时又不是太难对付的对手。
 
中国的游客对日本经济而言已经太过重要,安倍冒不起这个险,而日韩之间有着如此之多的历史,将矛头对准韩国显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
 
不过,尽管瞄准韩国有助于安倍赢得选民,然而由于日韩商贸联系如此紧密,日本企业将不可避免的遭受损失。

不过这重要吗?不重要。安倍认为,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纯粹的政治利益驱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以牺牲经济和其他成本,同时专找软柿子下手,这正是“特朗普式政治”的核心艺术。
 
所以说,8月份日本进一步宣布将韩国排除在“白色清单国家”之外,谁知道是不是为了应对10月份日本消费税再次上调可能导致的民意反对,安倍再次使出的声东击西之计呢?


 
2
 
早在一年前鲍里斯·约翰逊辞去外交大臣一职,当他谈到特蕾莎的脱欧政策时就曾经说过,
 
“如果是特朗普(来处理脱欧),他会非常强硬。

而今年6月特朗普访英,当被媒体问到认为该由谁接任特蕾莎的职位时,他也正大光明的表示,
 
“我认为鲍里斯会做得很好,我认为他会很棒。

惺惺相惜,说的就是这哥俩。
 
事实上,鲍里斯从一上任就疯狂参考特朗普的“剧本”。
 
第一周,他巡游全国,在威尔士抱起了一只母鸡互动,试图赢得农民的芳心。

第二周,他在唐宁街10号的私人办公室里装上了一个英国脱欧倒计时器,并宣称10月31日之前必须完成脱欧。
 
然而头一天他还在说,如果欧盟拒绝重谈脱欧协议,他就不会和欧盟领导人进行谈判,可第二天又突然表示要与欧盟建立伙伴关系,而非对抗。
 
出尔反尔,冷热交替,鲍里斯的目的无非是要制造噪音,并从噪音中尽可能的获取机会主义的优势。
 
从结果来看,初战告捷。他所在的保守党支持率,已经领先工党十个百分点,而这是过去五个月以来的最大幅度。
 
脱欧不过是他的垫脚石,英国经济在这反反复复间受到的损害也是必须付出的成本,他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政治筹码,最终通过大选胜利来获取长期执政的权利。
 
披着经济的皮,背后却是政治的动机。国与国的外交争端正越来越多的成为政治家手中的筹码,在这个乱世中为自己谋取“选民红利”和“政治红利”。
 
“特朗普主义”,这词儿或许有一天会被写入历史课本,成为后人理解这个时代的最好注脚。
 



3
 

又岂止是日本和英国。
 
从沙特对卡塔尔的仇杀,到俄罗斯对土耳其的制裁,“特朗普主义”正在向全世界蔓延,而牺牲的则是全球经济。
 
这是因为,“特朗普式外交”所带来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对供应链、双边贸易乃至外国直接投资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日韩争端一起,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出口在7月前20天里应声锐减30%,可日本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由于韩国民众开始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的销售额都同比下跌了20%以上。

约翰逊的强硬脱欧则在金融市场的反响更大些。他上任的第一天英镑汇率便创了两年新低,现在离历史新低更是只有一步之遥。股市投资者也用脚投票,富时100八月跌幅接近10%。
 
一方面全球央行轮番降息,十几万亿美元的债券资产沦为负利率,另一方面却是投资者消费者信心双低迷。
 
为何如此?央行行长们有苦说不出。因为没有人知道在“特朗普主义“的阴影下,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会被怎样的政治动机所操纵,也没有人知道下一秒特朗普或者约翰逊会发出什么推特。
 
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消费者而言,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最糟糕的消息。而在这个接近“黑暗森林”的,所有国家都以自身利益为最优先事项的全球秩序当中,随着几代人苦心建立起来的联合国、WTO、IMF等“国际秩序维护者”被政治家们一一抛弃,不确定性的黑天鹅只会越来越多。
 
是乱世成就了特朗普,还是特朗普造就了乱世,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囚徒困境的博弈论框架之下,人人都只能成为特朗普。



宏观:全球化的尽头

股市:洗出一个未来

创业:杀死那个创业者

独角兽:瑞幸不是咖啡店 , 拼夕夕的上市让历史倒退了二十年

P2P:世上再无P2P

行业:生物医药六合彩

公司:打开跌停的康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