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摸爬滚打扑抓扎”
“摸爬滚打扑抓扎”
吴 非
语文教师说话与写作,和其他人有没有不同?
——当然,先得确定:是不是该有些不同?
以常识论,一个人受的专业教育,和从事的职业,一定会影响其语言习惯,使之有别于社会一般人,否则,完全没有“职业特征”,人们可能会认为他“不太专业”或“不像”。学生跟从教师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对学生一生会有影响,教学也要有规范的语言,不宜太社会化。
有时看一些老师的教育教学资料,会感到很生疏,主要是语言问题。我常有困惑,不敢相信是语文教师写的,因为缺乏专业水准或太像“社会语文”。我不能说读不懂,而是失望,那些表达,不是语文教师的语文。
比如,自述中常有“一心扑在教学上”,——对不起,这个词既不生动也不形象,而且怪异。能不能换个稍微正常的表述?如果这位老师热爱教学,可以说自己“每天专心地备课上课,改完作业才回家”,平实准确,读者也懂,你为什么要“扑”呢?一般人做不出那样的动作啊。
比“扑”更刺激的,是“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不知为什么,爱用这个 “摸爬滚打”的老师很多(有不少还是中老年女教师),我特别不愿在教育文化中见到这个词,这个短语用于军事训练、习武格斗,也是绿林用语,为什么会到处泛滥?教室是文明场所,你说“一直没脱离课堂教学”,或“我长期担负两个班的语文课”,意思清楚明白,也就行了,为什么要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见到作者本人,往往娴静庄重,温婉斯文,实在无法想象他们在教室里“摸爬滚打”的凶悍与狼狈。
“她在教学上是个拼命三郎”——教育是安静的职业,心平气和地教书育人,有职业姿态,有智慧,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春风化雨,等等,犯得着“拼命”?怎么可以给学生示范“拼命”?教师要和这样的语言保持距离,如别人这样评价你,你要有耻辱感,办法少,就努力进修,不能拿命去拼啊。
又比如说到“赛课”,从区县的比赛,选拔到市里,又进入省里的决赛(在这里不评论所谓“赛课”的是与非),——实在有必要介绍这个业绩,老师们能不能好好说话,你为什么非要说成“力挫群雄”“过五关斩六将”“一口气从县里杀到省城”?不就是上几节课展示一下吗,至于要这样凶残、血溅一路?都是亲爱的同事同行啊,怎么下得了手!平平常常的事,非要说得刀光剑影,不带点血腥味儿就像是缺乏力度似的。
介绍一名大学教师的先进事迹:“他刚从外地开会回来,便一头扎进实验室”,——他为什么不能从容地开门走进实验室?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后来他醒过来了吗?这个,比那个“扑”更加瘆人。这个“一头扎进”也流行,级别很高的媒体,记者语言也常常七侠五义一般。
学校工作的语言,能否和社会保持一些距离?校长们讲教学管理,也是惊心动魄,“狠抓教学”,“狠抓课堂质量不松手”,“一手抓教师,一手抓管理”,“抓学生阅读”,什么都敢“抓”,什么都能“抓”,像个“捕快”;教育局更是“一把手亲自抓”,“抓基层学校”……
是我太敏感,还是老师们从小受环境熏染,早就“和群众打成一片”,浑然不觉了?你是语文教师,你必须比一般人有辨识选择的能力。面对粗俗语言,语言教师不习惯,是正常的;如果一切都无所谓,照单全收,那你的“专业”意识也许很一般。虽然这个“摸爬滚打扑抓扎”未必真的那样耸人听闻,可是高频率地使用,学生跟着模仿,未来会是什么样?这个“摸爬滚打扑抓扎”之类的语言是五六十年前开始出现的,流韵至今,早就不痛不痒,想想无所谓,想想也有点可怕。
从业之初,能从一些人的说话方式上判断其受教育的程度,如果在学校,我们能从教师的表达上大致判断他是不是语文教师,如果一名语文老师说话得体优雅,人们会认为他“就应当是这样的”。上大学选择“志愿”,受了专业教育,从事“教语文”,自然有比一般人规范的语言习惯;言说准确生动,文笔雅致,像专业人士,这是最好的。学校是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之地,语文老师的语文要跟着学生走一辈子。
教师的语文,比教科书更能影响学生。活生生的人在讲台边,用专业语文教学生学习,从这个意义而言,老师也就是“活教材”,学生从我们的语文习惯上能学到一生有用的东西。面对社会流行语和俗语,学生有可能会感到刺激有趣,语文教师可能寡不敌众,不排除一些老师也喜欢用网络语文或市井语文,那是个人趣味,不必干预;但作为专业教师,保持学科标准,提醒学生培育语文习惯,注意语言的品质,也该是专业的责任吧。语文教师应当有文明优雅的表达,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珍惜祖国语文。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师未必有能力对抗一个时期的流行语文,但他可以保持语言规范,让学生看到专业人士的态度。
(文章选自《语文学习》第九期,见“吴非新浪博客” )
本公众号吴非老师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