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aM 五周年|放映计划“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
放映计划
放映计划作为此次“再回现场”展览的特别单元,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将带来三场由不同策展人或平台联合策划的艺术家作品展映,通过错层的切面和视角对有关“身体”的影像创作进行观察和剖析,每个主题放映将会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这个放映计划,也再次呼应了美术馆历史上对于偶发、行为、现场和表演艺术的关注,并试图通过具有差异性的艺术家经验来进入对于“身体”不同的感知和想象,观测到每个切片背后的文化时代背景和思考框架。第一期放映计划由造空间的创始人、艺术家琴嘎策划,带来他自2020年发起的项目“一起游牧”的部分作品展映,来探讨游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带来的另类视角,移动的肉身经验和游牧的当代性,以及身体如何感知、参与自然,与地貌环境发生形神互动。第一期放映计划将持续到12月31日。
放映单
关于“一起游牧”
琴嘎
游牧,传统游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的政治结构和生存机制。随着人类历史文化的演变,游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给世界提供了不同的文化视角。游牧的动态结构,不断改变和跨越固化壁垒的边界。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游牧的当代性已然浸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差异性价值的结构逐渐生成,呈现重构世界的雄心。
在个体的实践中,移动的肉身经验、感性觉知的方式,对于打破惯性认知模式尤为重要。游牧的当代性实践,涉及范围广泛,关乎历史、人文、自然、生活方式等相关讨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体验和见解。通过此次艺术项目的聚焦,多元的个体行动事件汇聚在一起,探讨当代游牧结构的可能性和价值。所邀请的艺术家,在不同的生活区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具体的“游牧”行动与实践。媒介不限,无论绘画、雕塑、装置、行为、影像、声音、音乐、舞蹈等;实施地点,无论在草原、沙漠、山地、城市,亦或是虚拟世界。“一起游牧”是一次开放的“游牧”艺术实验,一次个案的集结和讨论。
放映作品及艺术家介绍
《寻找扎格斯台湖I》
视频,16:9,彩色立体声
10分钟01秒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吉嘎斯台淖尔
那林呼
2020
我再次来到扎格斯台淖尔寻找着记忆中湖边的蒙古包,那是美丽的地方。十月份草原已经寒冷,湖泊被风赶着像海浪一样,没有了夏天的惬意但有了北方的冷峻。
在扎格斯台湖附近有许多小淖尔(“淖尔”即是“湖”的意思),安扎在这里的蒙古包是当地牧民的夏营盘,现在已经没有了人,只有冷冷的湖水。我用声音采样的方式,和简单的乐器设备模拟、附和自然的声音,以此为基础做一次与自然合作的声音实验。表达对自然的敬意,与湖水交流。在这里,自然引领着我,风声、水流声、自然的声音是实验的主体;而我采样、模拟、附和着自然的声音。
现代城市与草原最大的不同是人的能动性控制并改造了自然,自然变成了城市的附属品,人类用尽自己的智慧制造出了以自己为中心、一切为人类服务的现代城市面貌,成为万物的主宰。从此自然在现代人类的生活中逐渐消失,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成了人与自然界的分水岭。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那林呼《寻找扎格斯台湖I》,2020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In Quest of the Jigastai LakeⅠ,Narankhuu, 2020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寻找扎格斯台湖II》
声音装置、视频,16:9,彩色立体声
18分钟39秒
北京宋庄工作室
那林呼
2021
我从草原回到城里的工作室,把同样的水流用机器设备、声音来驱动,我设计制造了一个湖水舞台,一个控制音乐与水流互动的装置,以此为基础完成一次实验展演。这里没有了自然的浪漫与壮阔,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冰冷、准确、人为氛围的营造,这就是城市。
通过这次形同游牧式的项目体验,我在草原与城市间,把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形态用艺术实验的方式呈现出来。毕竟在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相处方式是我们要认真面对思考的议题。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那林呼《寻找扎格斯台湖II》,2020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In Quest of the Jigastai LakeⅡ, Narankhuu, 2021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关于艺术家
那林呼,蒙古族,1981年生于呼和浩特,200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跨媒介艺术家、音乐人、策展人、莫须有工舍创始人、组织策划者、成员,作品涉猎绘画、装置、行为、声音、影像。那林呼的作品致力于让创作更自然的发生,他关注着生命与命运的主题。他曾通过对微生物、化学物质的使用来进行绘画、装置、空间作品的创作。在当下运用生物化学技术表达观念的领域里独树一帜,并保持着温暖和艰涩的工作方式。2015年他开始了对声音艺术的研究,并把声音融入到了新的创作形式中去。2017年那林呼组织创办了跨界实验艺术团体“莫须有工舍”试图找到新的跨界展演的可能性。其通过观念解构现场,使现场装置化、影像化,并通过设定限制的方式使现场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以及多种艺术风格即独立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跨界实验艺术展演形式,为跨界实验艺术展演开辟了先河。
🎞
《盲音》
视频,16:9,彩色 PAL HD
16分8秒
北京三元桥地下通道
盛洁
2018-2020
两个乐手同时来到地下通道,拿出各自的乐器,蒙上眼睛,一边演奏一边往前走,全程没有任何语言的交流,依靠彼此乐器发出的声音作为各自判断方向的指引,当两个演奏者汇合之后再往各自的反方向继续行走,回到自己的起始点,收起乐器并离开。演奏者始终保持同一频率的音和节奏的持续性循环演奏,无需变换,让自己的乐器发出接近于呼吸的声响。视觉被设置为消失之后,听觉在空间里被慢慢放大,身体其他的感知处于未知和陌生的状况。
在繁忙的城市地下通道里有着天然的混响,桥上经过的车辆碾压出的轰鸣声,持续不断,通道里两个乐手借助彼此的声音代替视觉,缓慢的游走在这个通道里,而被蒙住的双眼又将两个人带入另一个空间,那个依靠听觉来构建出的空间与现实中的空间形成一个有趣的关系,小提琴和黑管组合成的声响回应了地面上的车辆和城市的嘈杂。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盛洁《盲音》,2018-2020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The Sound of Blind, Sheng Jie, 2018-2020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关于艺术家
盛洁,汉族,1975年生于北京。2000年-2005年就读于法国斯特拉丝堡高等国立装饰美术学院艺术系(主修录象艺术),获法国国立高等艺术专业硕士文凭。2002年3月交换学生项目三个月,於苏格兰首都爱丁堡美术学院,主修电影电视专业。作品以“听”和“看”作为主要的两种基本语言, 以不同的媒介如:实验音乐,声音, 录像,绘画,电影,装置, 作曲,视听艺术,现场表演等, 将感知的过程进行输出,并探讨其中与空间所构成的场域循环系统。2010年创办shan视听实验室,一个以交流为平台的新媒体艺术私人工作室。2018年-2019年加入先锋作曲组织Maybe Noise担任主要负责人。同年成立DOT视听艺术实验室。2020年3月个人专辑《卵生》,黑胶唱片全球首发。
🎞
《寂静中的时空》
视频,彩色有声
2分43秒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贵勒斯太草原
萨扎布
2021
萨扎布从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贵勒斯台草原长大,如今常从呼和浩特市回到家乡生活,创作行为、视频和声音艺术,亲身体并感受、吸收大自然的力量,在身心与自然灵活互动中更深入地体会它的本性。通过山水、植物、风、空气、土壤等载体与人的身心融为一体,成为和谐的生命链条。
2021年5月,萨扎布回到家乡,在星光闪烁的深夜,聆听自己心跳的声音,脑海里把心跳的声音想象成大自然或宇宙心脏搏动的声音,通过心跳的音波与大自然交流情感,将自己从固有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通过视频投影在身体上的图像,各种颜色以水的结构相融运动,从而产生世间万物不可分割地有机相联的双重意象。
在科技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自己并塑造自我,净化心灵,认知纯真的大自然。而萨扎布则在星夜的草原深处聆听自己心跳的那一刻,感觉到真正地靠近并融入了自然。
《寂静中的时空》,萨扎布,2021,影像截图
图片致谢艺术家
Time Space in Silence, Lkhajav, 2021, video still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关于艺术家
萨扎布,蒙古族,1986年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2010年毕业于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2011年成为蒙古国“BLUE SUN”当代艺术协会会员。现居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主要个展有:时间不可逆·萨扎布草原个展,贵勒斯台草原,2020;无字叙说,扎那巴扎儿艺术博物馆,乌兰巴托,蒙古国,2011;ZOHIMJ,扎那巴扎儿艺术博物馆,乌兰巴托,蒙古国,2010;
🎞
《昨天》
视频
8分9秒
孟根琪琪格·拉哈巴苏荣
2020
“我有自己的内在世界,那里只有时间是有意义的。而似乎是外在世界使人的智慧和潜在意识显现、活跃起来。”
在孟根琪琪格·拉哈巴苏荣的作品中,似乎能感觉到人的大脑在驱动步伐……通过袍子,一切都在一个点上产生频率。时间的停滞、大地的讯息、脚步声、风声,启示我们给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概念”的结点。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孟根琪琪格·拉哈巴苏荣《昨天》,2020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Yesterday, Munguntsetseg Lkhagvasuren, 2020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关于艺术家
孟根琪琪格·拉哈巴苏荣,蒙古国当代艺术家,1986年出生于蒙古乌兰巴托。2009年美术学院毕业,同年举办画展。2011年艺术创作开始从绘画拓展到装置、摄影和行为艺术。2016年参加“第四届蒙古大地艺术双年展”,展出了以马粪为原料的织物装置,荣获特等奖,作品多次在蒙古国、韩国、中国的美术馆和画廊展出。
🎞
《场域记录4:每一动都是仪式》
4K影像、彩色、有声
11分57秒
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
东妮尔
2021
《场域记录4: 每一动都是仪式》,由“草球”、环境、动物、人的基本行动共同组成。“草球”是来自于自然的人造物,如今被放回自然,重新活动了起来;这与艺术家东妮尔的生活背景也不谋而合,她在草原这个原始空间中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情境。在草原,风和动物们让草球活了,“草球”随环境产生精微的互动,此时作品才真正发生。这个过程也是艺术家对舞蹈、编舞重新认识的过程:如果不在人为的系统中、不被单向目标束缚,如果舞蹈不以人有限的标准为中心,风动、人的朴素动态、动物的行为,任何一动,都已经是舞蹈,创造消纵即逝的美。
游牧精神是一个连接流动、协作、神圣和自由的动词;是理想主义并付诸主体行动、是“既出发,必到达”的气魄;也是日常之外的一个“外景地”;有了它,在任何系统中,人就有自主的流动性、就可以“逃逸”。通过作品,东妮尔也问一些关于感知和认知的基本问题:运动如何定义空间? 静止是如何定义运动的? 微小运动如何创造更深入的注意力和情感空间?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东妮尔《场域记录4:每一动都是仪式》,2021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Field Record 4: Every Motion is a Ritual, NiNi Dongnier, 2021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关于艺术家
东妮尔,生于内蒙古,编舞、舞者、跨学科艺术家,旷域行动/Field Motion创始人,艺术团体NUUM联合创始人。先后获得北京舞蹈学院学士及硕士(民族民间舞)、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学院访问学者(当代舞)、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编舞与科技)。东妮尔的艺术实践从舞蹈、表演、剧场,延伸到移动影像、编码、软雕塑和文本。根植于北方跨境的游牧文化、自然观、哲学和艺术,核心探索身体和行动的形而上学,以及与特定空间时间的关系。贯穿着对感知、具身经验、迁移、自然景观,及其深层结构和文化缠结的兴趣。近十年往返于北京、纽约、内蒙古生活工作,既沉浸在传统艺术中,又采纳迥异的理解世界的方法,拥抱各种形式和哲学的不和谐挑战,内化为独立的创作角度;善于从看似对立的事物中,发现联系和同质异构之处;对二元论思维提出挑战。
东妮尔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运动实验室、罗伯特威尔逊的水磨坊中心,以及美国舞蹈节驻地,近期委约创作包括Media Art Xploration、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作品在贾德逊教堂运动研究、纽约现场艺术、La MaMa实验剧场| CultureHub、Mana当代艺术中心等展出。
🎞
“蒙古利亚”系列
刘成瑞
2016年,刘成瑞与策展人王澈内蒙古自驾“莽原”项目途中的一组即兴作品,作品名称为《蒙古利亚》。艺术家试图通过一系列行动和表演凝聚现实、想象和历史中的蒙古。他的着装在蓝色西服和绿色传统蒙古服装之间切换。离开草原时,将蒙古服装叠放整齐留在草原作为此行的结尾。
《蒙古利亚》
高清彩色视频
2分35秒
刘成瑞
2016
我用路遇的,蒙古人祭祀用的骨骸完成了一次表演。身后两个朋友(张震宇和闫冰)为我的表演即兴呼麦。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刘成瑞《蒙古利亚》,2016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MONGOLIA, Liu Chengrui, 2016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蒙古利亚2》
高清彩色视频
1分22秒
刘成瑞
2016
我穿蒙古服装努力在河中走出一个正方形,并反复走正方形。
《蒙古利亚2》,刘成瑞,2016,影像截图
图片致谢艺术家
MONGOLIA 2, Liu Chengrui, 2016, video still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蒙古利亚3》
高清彩色视频
10分47秒
刘成瑞
2016
我依次穿蓝色西服和蒙古族传统服装在呼伦湖边完成了两次行动,意图通过石块和水泥柱体缝合湖水和陆地的边界。呼伦湖(Hulun Lake),当地牧人称它为达赉诺尔(Далайн нуу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境内,是内蒙古第一大湖。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刘成瑞《蒙古利亚3》,2016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MONGOLIA 3, Liu Chengrui, 2016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关于艺术家
刘成瑞,汉族,1983年生于青海,现生活于北京。其创作以身体为核心,通过行动,表演,绘画,写作等方式凸显对生命意志的坚守和超越。2006年发起的“十年计划”是其创作的温和基石,期望以约定为纽带和众多参与者在漫长的时间中重塑彼此的生命图景和社会人格。他曾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长沙)、没顶画廊(上海)、香格纳画廊(上海)、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维他命空间(北京)、激发研究所(北京)、labirynt画廊(卢布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A4美术馆(成都)、NIPAF空间(日本长野)、 釜山美术馆(韩国釜山)、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等空间举办个展(个人项目)或实施行为表演。
🎞
《蓝色的觉醒》
行为视频
12分55秒
蒙古国驿站艺术营地
恩和宝力道·陶德弥德希热沃
2020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游牧文化的基本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蒙古人也有着异乎寻常的直觉、观察和想象力。而现代游牧生活正在被改变。
游牧思维对于当下的社会框架有一定的依赖性,它汇集了不同的生活体验,在游牧文化和自然法则的关系中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和人类的意识,因此游牧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当代蒙古人在城市和牧区生活间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但在教育、文化与传统、经济、机器与科技等方面却相互依存。乌兰巴托的中心城区的公有土地和绿地并不多,市政规划很不规范。而在市郊的山口处既有高层建筑,也有成片的蒙古包,这样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蒙古包的住户大多是从牧区涌入城市的牧民。站在这里,城市的地平线在眼前延伸,他们眺目远方,希望在那里能够谋得生计。在成片的蒙古包周围,尽管经常会有气井,土地也受到了污染,许多的家庭仍在后院开辟了小块的绿地,使用各种节能方法。他们有信心让乌拉巴托变得美丽,保留住游牧文化,在未来成为一座与众不同的城市。
恩和宝力道·陶德弥德希热沃的作品主要涉及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保护以及限制个人空间与社会的影响、人际关系等主题。有了土壤和能量的交流,每当迁移到一个新的地点,我们都会感受到它的味道。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恩和宝力道·陶德弥德希热沃《蓝色的觉醒》,2020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Blue Awakening (Khukh Serekhui), Enkhbold Togmidshiirev, 2020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关于艺术家
恩和宝力道·陶德弥德希热沃 ,1978年出生于蒙古前杭爱省 Guchin-Us 苏木。1997年至2000年在乌兰巴托的设计学院学习,2005年毕业于美术学院的绘画专业。2005至2011年,任教于美术学院。2005年加入蓝太阳艺术中心后,接受策展人安努·维莱纽斯的建议,开始参加各种国际展览和项目,创作主要以装置和行为艺术在国际艺术界而闻名,他善于从传统的蒙古游牧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行为、装置艺术探索蒙古传统生活材料和神话故事的当代性意义。作品多次在芬兰、荷兰、韩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展出,先后参加了2010年曼彻斯特亚洲三年展、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2018年第九届亚太三年展等国际性展览。
🎞
《绵延》
视频
8分钟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新高勒嘎查
新塔娜
2020-2021
往返于草原和城市之间
已成为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四季中的体悟
生命的气息生动而坚韧
遗留的祖辈们用过的游牧器具
对我是有温度的
血脉使我归属于这片土地
要找的东西其实在自己家的柜子里
没必要去别处找
回到原点再看的时候
其实更接近心底的力量
草原是我的底色
艺术创作就像每天进献的奶茶一样
时间不止,生命轮回
信念坚定,生生不息......
草原上,门是不锁的
有一天毡房的门被锁上了
从此没人能进入
钥匙在我的怀里
“套瑙”是蒙古包的天窗,与羊毛毡,牛粪灰、石头、雪,以艺术行为的方式重制身边的物。在四季更迭的自然中,“套瑙”与我一起在呼吸。
“放映计划”第一期“:“一起游牧——游牧的身体”现场
图中放映作品:新塔娜《绵延》,2020-2021
“再回现场: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现场,上海,2021
Duration, Shinetana, 2020-2021
Screening Project #1, Go Nomadic Together: Nomadic Body
Installation view at “Back to Stage: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Shanghai, 2021
关于艺术家
新塔娜,蒙古族,1983年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2006年和2016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主要以绘画、影像、装置媒介为主,探索游牧文化的精神结构,从不同途径撷取了一些历史和生活片段,思考游牧文化在今日的社会处境和游牧人的生活现实。现居于呼和浩特市。主要个展:个人项目“棚圈工作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新高勒嘎查,2020-2021;个人项目“呼和浩特日记2019、2020”,呼和浩特;“对神与灵的造型追寻”个人绘画展,呼和浩特,2015。
🎞
《轻柔的风》
9分16秒
蒙柯卓兰
2021
我⼀直很喜欢蒙古⻓调,每次听都会被简洁的旋律和⾃由的演唱⽅式所打动。歌者们模仿着⾃然的声⾳,勾勒出⼭川⼤地的景象。让我觉得最特别的是,在固定旋律的基础上即兴加⼊的装饰⾳,和⽆法确定的节奏控制。这种⾃由的演唱⽅式会随着歌者情感的波动⽽不断变化,不同的歌者会带给歌曲不同的样貌。
这⾸作品选⽤了锡盟东苏⽊的⼀位⽼者演唱的⺠歌《轻柔的⻛》,旋律部分的歌词是描绘春⻛的景象,叙述为远嫁的妹妹送⾏。在装饰⾳的部分,歌者模仿春⻛吹动树梢发出的声⾳,来⽐喻⾃⼰悲伤的⼼情。同时加⼊了很多⼤跨度的下滑⾳,类似于哀叹,增加了对亲⼈的不舍。⻓调歌曲中装饰⾳的部分是我最感兴趣的,我认为这是歌者最真情流露的表达。现代⾳乐拓展了我们的表现⽅式,所以我想将这两种元素结合,运⽤电⼦⾳⾊来演绎歌者的情感,并通过现代⾳乐的写作⽅式,来强化和放⼤这种体会。
《轻柔的风》,蒙柯卓兰,2021
图片致谢艺术家
The Wind Is Gentle, Munkhjul, 2021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关于艺术家
蒙柯卓兰(吕佳佳),蒙古族,曾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大学攻读作曲专业,师从作曲家唐建平先生。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Ecole Normale de la Musique de Paris),取得“高级作曲家文凭”。师从作曲大师Yoshihisa Taira先生和Edith Lejet女士。个人音乐专辑有:《哑语》(Sign Language)当代室内乐;《秘戏图》(Hidden Game)当代室内乐。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2013年组建《蒙古癥》先锋室内乐团,并多次在国内外音乐节演出。作为即兴音乐演奏家,曾与“北京自由即兴联盟”及其他中外音乐家们合作,进行诸多富于实验性的现场即兴演出。
-END-
扫码购票
展期内开放时间可无限次进入场馆
推荐阅读
McaM 五周年公共项目丨“日常肢体剧场”系列
McaM 五周年丨《光》演出回顾
McaM 五周年丨演讲表演《离隔志》及《去年,网格号:K》回顾
McaM 五周年丨展演艺术季明日开放
McaM 五周年丨再回现场:五周年展演艺术季
McaM 五周年丨文献回顾+邀请展 & 放映计划
McaM 五周年丨展演艺术季来袭 & 活动预告
正在展览
BACK TO STAGE
明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展演艺术季
McaM 5th Anniversary Art Festival
2021.11.13-2022.02.13
出品人
李松坚、凌菲菲
总策划:邱志杰
策展人:钱诗怡
策划团队:蔡昀庭、唐子钦
艺术家
泽维尔·查 Xavier Cha丨郭奕麟 & 陆奇 Daniel Kok & Luke George丨发梦茱莉 Dreaming Julie丨何其沃 Er Gao丨未来主人(马汀滢和康康) Future Host (Tingying Ma & Kang Kang)丨草台班 Grass Stage丨侯莹 Hou Ying丨杨·罗威斯&尼德剧团 Jan Lauwers & Needcompany丨金锋 Jin Feng丨马可·多纳鲁马 & 吴艳丹 Marco Donnarumma & Nunu Kong丨派特里克·特雷塞特 Patrick Tresset丨后感性小组 Post-Sense Sensibility Group丨萨里娜·沙伊德格 & 希梅娜·克罗塞里 Sarina Scheidegger & Jimena Croceri丨施金豆 Lane Shi Otayonii丨石青 Shi Qing丨Siedl/Cao丨社会敏感性研发部 Social Sensibility R&D Department丨孙大肆&神炁现形 Sundasi & SHENQIXIANXING丨总体艺术工作室 Total Art Studio丨梅田宏明 Hiroaki Umeda丨文慧 Wen Hui丨姚尚德 Sunteck Yao丨张云峰&李海光 Zhang Yunfeng & Li Haiguang丨志豪 Zhihao丨周滔 Zhou Tao
*参与艺术家名单持续添加中
主办方
明园集团、McaM明当代美术馆
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永和东路436号
McaM明当代美术馆
票价
85元
*展期内开放时间可无限次进入场馆
*残障人士、现役军人、1.2米以下儿童及70周岁以上免票
预约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