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蒋博物 | 6 蜗牛和蛞蝓

老蒋 老蒋博物 2022-10-24

野外自然观察中,有时会遇见蜗牛和蛞蝓之类的小家伙,它们都喜欢潮湿环境,比如腐殖质丰富的密林下或长满苔藓的墙根边,我会把它们记录下来,然而我并不了解它们,照片在我的电脑里存放多年,近期找了些资料学习,梳理后才略知一二。

  


软体动物起源于海洋,除了已经灭绝的古化石物种以外,现今仍有众多种类生活于海洋及淡水中,而腹足纲是唯一成功登陆的种类最多的第一大纲。蜗牛和蛞蝓都归于腹足纲,自带移动住房的是蜗牛,无房户则是蛞蝓。

 

在英语中,不分水生还是陆栖,凡带壳的都叫snail;而在汉语中,腹足纲中水生的有房一族叫某某螺,例如耳熟能详的钉螺、福寿螺、织纹螺等,海洋种类多于淡水种类;蜗牛通常是陆栖有房族的笼统泛称,不是一个目或一个科的名称,更不是种名,据说地球上存在两万五千多种蜗牛,恐怕专家穷尽一生也未必能一一弄明白,我辈能认得本地几个常见种就算不错,其他就不作奢望了。

 

大致说来,蜗牛们共同的特点是陆栖,有房不愁高房价,长着一双有柄的眼睛(所以归于柄眼目),利用众多细小牙齿刮取植物叶片为食,喜欢夜间活动,雌雄同体却异体受精等等。这最后一点很不可思议是吗?其实不难理解,雌雄同体是说每一只蜗牛既当爹又当妈,异体受精是因为它虽然同时拥有雌雄两性器官却不能自交,必须异体交配才能生宝宝。举例来说,A与B交配时,A将精子给了B,这时候A是B未来所生宝宝的爹;过后A与C又交配,A接受C给的精子,这时A就成了未来宝宝的妈,当爹的是C。交配完成后接着产卵,受精卵靠土温自然孵化,直到小蜗牛破壳而出。

 

有趣的是,蜗牛的螺壳绝大部分右旋,左旋蜗牛相当少见,仅占5%左右。这是为什么呢?一说和地球自转方向有关,然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何导致蜗壳右旋,二者怎么联系在一起,谁也说不清,至今此说无从证实。另一说螺旋方向和交配方式相关,因为蜗牛的交配通常取69式(参见下文图4广德岛蜗牛),右旋和右旋、左旋和左旋都能顺利交配,左旋和右旋交配则比较麻烦,久而久之大家都从众了。至于为什么右旋占优势而不是左旋占优势,可以用随机事件和路径依赖来解释:最初出现右旋只是随机事件,长期演化中的路径依赖造成子孙后代右旋占据优势。笔者以为,这后一种说法虽然也是假说,有待更多的科学研究去证实或证伪,但是相对而言,比前一种说法更合理一些。

 

蛞蝓和蜗牛一样,同为陆栖,眼睛也长在触角的顶端,同属于柄眼目。比较大的差别就是蛞蝓外壳退化或半退化,粘滑的肉体直接暴露在外,或身大壳小缩不回去,体表分泌很多粘液起保护作用,民间常叫作鼻涕虫或蜒蚰(不是蚰蜒)。大多数蛞蝓也以植物为食,但有少数蛞蝓会取食蜗牛的卵,甚至钻入蜗牛壳内猎杀蜗牛。

 

蜗牛和蛞蝓以植物为主食,有些吃半腐烂的枯枝落叶,有些吃植物活体。

 

以腐叶为食的种类,扮演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角色,帮助固定于植物尸体中的碳、氮、磷、钾、铁、锰等有用元素释放出来回归大地,进入下一轮的生命循环。

 

吃植物活体的种类,于植物有损害,其中部分种类危害农作物,大量发生时会造成农业损失。

 

蜗牛和蛞蝓处于食物链的下层,它们在取食植物的同时,也成为许多昆虫、蛙类、蜥蜴、蛇类、鸟类和兽类的猎物,比如萤火虫的幼虫多以蜗牛为食,一旦蜗牛消失,你想在夏日的夜晚看到闪闪的流萤就会成为难以实现的梦中奢望;而蜥蜴和鸟类等猎食者的消失则可能导致蜗牛大爆发,带来森林破坏或农业损失。生态系统就是这样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和其他环节存在或隐或显的联系,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会影响到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近日请教这个领域的达人,沉睡多年的照片终于有了各自的名字,我也尽可能找佐证核查,然而资料稀少,水平有限,仅供参考。尽管定种未必准确,但有了大致类别或科属,总比笼统知道腹足纲或柄眼目更有用。当然,不同的分类学家,不同的分类系统,有时会把同一物种归入不同科属,学术分歧体现了对生物演化和系统发育的不同认识,科学正是在各种争议中逐渐趋近真相,这不奇怪,我辈门外汉只记录不评判。

 

腹足纲在我国有两个著名入侵种,这就是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详见《入侵大螺》一文。



以下介绍几个本土原生种,摄于2007~2019年。

 

1.弗氏巴蜗牛(亦名左旋巴蜗牛) Bradybaena fortunei  巴蜗牛科(或并入坚螺科),蜗壳螺纹左旋,少见,一说平浆萨摩蜗牛 Satsuma uncopila,待查,摄于浙江杭州。 


2.同型巴蜗牛 Bradybaena similaris 巴蜗牛科(或并入坚螺科),摄于浙江杭州。 


3.班卡拉蜗牛 Satsuma batanica pancala 巴蜗牛科(台湾文献归入南亚蜗牛科),蜗壳螺纹左旋,少见,仅空壳,未见活体,摄于台湾垦丁。

 
4.交配中的广德岛蜗牛 Nesiohelix moreletiana 坚螺科,摄于浙江杭州。 


5.多带黄皮坚螺 Camaena xanthoderma polyzona 坚螺科,摄于广东深圳。 


6.迟缓巨楯蛞蝓 Macrochlamys segnis 拟阿勇蛞蝓科,体大壳小,蜗壳半退化,摄于云南大理。

 
7.双线嗜粘液蛞蝓 Meghimatium bilineatum 嗜粘液蛞蝓科,杭州最常见的一种蛞蝓,喜阴湿环境,啃食树皮、真菌、腐物等。

 
8.皱纹蛞蝓 Meghimatium rugosum  嗜粘液蛞蝓科,摄于浙江庆元。

 
9.贡嘎高山蛞蝓 Anadeninus gonggashanensis 高山蛞蝓科,摄于四川西岭雪山。



谢谢浏览,欢迎指正。



点击可阅相关的

1.关于博物学的在地化

2.浙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看看你去过几个?

3.入侵大螺

4.大肆入侵的克氏原螯虾

5.天目山蛭



--------------------------- 

《老蒋博物》主要用作自然观察记录,兼供同好分享。新浪上的老蒋博客,写了十几年,只要新浪不关闭,我会继续写下去。那儿的材料我会精选后逐步迁移过来,但十几年的内容都搬过来没那么快,若需要更多资料,暂时请大家移步老蒋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zjh1763。



我用镜头探索生命的奥秘

展示生命的美丽

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和我们共同的家园

长按上面二维码,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